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特性(4.1--4.3)同步练习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4.1-4.4)综合拔高训练(有难度 ,含答案)

七上第四单元:4.1-4.4 质量密度比热容综合拔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物质一般在固态的体积最小说明这时分子间已没有了空隙2.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A.75kg B.7500g C.0.075t D.7500mg3.将某种液体倒出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体积、质量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
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5.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5.1克,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4.2克,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A.等于0.9 克B.大于0.9 克C.小于0.9 克D.无法确定6.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g铁比100g棉花质量大B.一根生锈的铁棒,用砂纸把表层的铁锈除掉,铁棒的质量变小C.一杯水放到冰箱结成冰块,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质量也随着发生改变D.一瓶饮料宇航员把它从地球带到月球上,饮料的地理位置发生改变质量也随着改变7.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g。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综合测评试题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综合测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A. 沸点B. 熔点C. 比热D. 质量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1.0×104毫克的是()A. 一枚大头针B. 一只鸡蛋C. 一支圆珠笔D. 一块砖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 凝固点低B. 凝固点高C. 比热容大D. 比热容小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A.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B. BC段时物质仍吸收热量C. 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分钟D. 该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为48℃5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 78.5水银-39 357铅328 1740A. 80 ℃的酒精是液态B. 铅的凝固点是-328 ℃C. -39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气温接近-50 ℃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6.小明将试剂瓶中的部分蒸馏水倒入量筒后(如图),试剂瓶中剩余的蒸馏水和量筒中的蒸馏水相比,一定相同的是()①体积②比热③质量④密度A. ②③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已知水的沸点是100 ℃(在标准大气压下),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只要将水加热到100 ℃,水就会沸腾B. 水温升到100 ℃,还要继续对水加热,水才会沸腾C. 将100 ℃的水放在100 ℃环境中,水就会沸腾D. 以上说法都正确8.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在面积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A. 水的温度B. 水的表面积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 上述三个因素都是9.小叶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调节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调节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向右移动游码10.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B. 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C. 沙的比热容较小,故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11.制酒工业中,人们用蒸馏法来提高酒精度,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给含水较多的酒加热,将蒸气引出,再经过冷凝管(冷凝管是双层玻璃管,冷却剂从管口a流入,从管口b流出),冷却成纯度较高的酒精溶液。
2018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4章 物质的特性 阶 段 性 测 试(六)

阶段性测试(六)[考查范围:4.1-4.4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这说明(D)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C)A.形状不同B.所处地理位置不同C.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D.速度大小不同3.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瓶内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A)A.啤酒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B.啤酒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C.啤酒结冰后,质量和体积均不变D.啤酒结冰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4.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D)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第5题图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B)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6.自2018年3月11日开始,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
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C)A.0.80×103 kg/m3B.0.75×103 kg/m3C.0.72×103 kg/m3D.0.70×103 kg/m37.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8.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物质的特性》单元练习

第一册第四章第1、2、3节A组一. 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晶体特有的性质的是()A. 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B. 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C. 一定是透明的D.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2. 下列各项事例中,能说明该物质是晶体的是()A. 放在箱子内的樟脑丸变小B. 铝能制成各种各样形状的铝制品C. 铁在变成铁水的过程中要吸热D. 海波在48℃才会逐渐熔化3.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烧开水时,看到壶嘴喷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B. 灯泡用久会变黑是因为脏了的结果C. 碘变成碘蒸气是一个汽化的过程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4. 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C. 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 非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5. 物质吸热后()A. 一定升温B. 一定发生物态变化C. 一定升温,但不一定发生物态变化D. 不一定升温,也不一定发生物态变化6.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并且迅速汽化,由此可以起到防止火箭被烧坏的作用。
这是因为()A. 熔化和汽化都要放热B. 熔化和汽化都要吸热C.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7. 一盆0℃的水放在气温是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对它吹风,则()A. 水可以结冰,因为水达到了它的凝固点B. 水可以结冰,而且冰水总质量等于原来水的质量C. 水可以结冰,结冰后房间内空气的温度要降低D. 水不能结冰 .8. 雾与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
A. 升华B.汽化C. 液化D. 凝固9. 如图所示,铁匠将烧红的铁器打制后放入冷水中时,水面上会升起一团“白气”,这个“白气”是由()A. 水升华形成的B. 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C. 铁水汽化形成的D. 水汽化形成的10. 在水循环过程中,水气凝结成液态的水主要发生的阶段是()A. 降雨B. 蒸发C. 降雪D. 成云11. 小明早上出门时发现周围一片大雾,当太阳出来一照射,他发现雾就消失了,雾散去的变化是()。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 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C. 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D. 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2.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A. 分子很小B. 分子之间有间隙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分子由原子构成3.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分子间存在间隙D. 分子无规则运动4.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A. 分子间隔增大B. 分子个数增多C. 分子质量增大D. 分子体积增大5.“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6.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填“加剧”或“减缓”)。
7.空气可以被压缩,是由于________。
而如右图所示,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看到不能将水压缩,这是由于________所致。
二、中档题8.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 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 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 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9.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 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10.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检测卷带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是化学变化B.煤燃烧是化学变化C.用粉碎机将矿石粉碎是化学变化D.火药爆炸是物理变化2.下列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分子运动的缘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4.下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5.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6.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其原理是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易熔化和凝固的微胶囊物质。
下列关于这种微胶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胶囊物质一定是晶体B.微胶囊物质的比热一定越小越好C.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D.熔化和凝固时,构成微胶囊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7.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于乙B.乙的质量小于丙C.乙的质量大于丙D.甲的质量小于乙8.把0℃的水和-8℃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的状态是()①冰;②水;③冰水混合物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或③9.一根均匀的铁棒,质量是m,密度为ρ,比热容是c,去掉1/2,则剩余部分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分别为()A.m、ρ、c B.1/2m、1/2ρ、1/2cC.1/2m、ρ、2c D.1/2m、ρ、c10.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铜〈ρ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D.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11.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A.一直吸热且状态不变B.一直吸热且由固态变为液态C.先吸热,后放热;先熔化后凝固D.先放热,后吸热;先凝固后熔化12.一量筒中原有50毫升水,现在往里而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A.6cm3B.18cm3C.12cm3D.24cm313.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第4分钟时,水开始沸腾B.在第6分钟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C.在第4~6分钟的过程中,水不吸热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克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厘米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千克/米315.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燃烧时温度需要高于100摄氏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温度不会高于100摄氏度C.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16.某同学用称量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衡量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质量是75.2克,则铁块实际质量是()A.74.8克B.75克C.75.2克D.65克17.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2p1p2/p1+p2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p1+p2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ρ1/ρ2)m0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p2/ p1﹣1)m0二、填空题18.氯气有下列性:①呈黄绿色②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③密度比空气大④红热的铜丝能在氯气中燃烧⑤氯气和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 B.金属块的体积为10 LC.金属块的密度为3.9×103 kg/m3D.金属块的密度为3.94 kg/cm3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杯质量为40g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4.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
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
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
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A.偏大B.无偏差C.偏小D.无法确定5.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正确的是(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二、填空题6.测物体密度的实验原理是要先测出该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用到的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物质的特性)同步练习 浙教版 试题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一、熔化与凝固1、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凝固。
熔化需要热量,凝固需热量。
熔化和凝固是逆过程。
2、晶体熔化时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3、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固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叫做晶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热量。
晶体举例:、、海波(大苏打、硫代硫酸钠)、明矾、石膏、水晶、……。
非晶体举例:、、、、……。
4、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5、在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态;熔化时温度,状态为;熔化后温度,态。
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6、熔点是晶体固液两态的分界温度:当物质的温度大于熔点时为态,当物质的温度等于熔点时为态,当物质的温度小于熔点时为态。
7、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8、与熔化相反的过程叫,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
同一晶体的和是相同的。
凝固时物体要热量。
9、记住几种晶体的熔点:水、硫代硫酸钠(海波),常见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水银、酒精。
二、汽化与液化1、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汽化。
需要吸收热量,需要放出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是在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
蒸发是在液体进行的,沸腾是在进行的(填部位)。
3、两种汽化方式的比较:汽化的方式蒸发沸腾不同点温度条件可以在下进行温度达到时进行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进行在液体和同时进行剧烈程度平和的、缓慢的剧烈的相同点都是由态变成态;都是热的过程。
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5、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6、沸点是液体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因为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所以同一液体的沸点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同的。
7、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酒精的沸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特性(4.1--4.3)一、单选题(共20题;共30分)1.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C.分子与分子之间没有空隙D.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微粒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D.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排列规律一样3.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 )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A.②③B.①③C.②④D.以上都是4.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解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空隙C 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A.AB.BC.CD.D5.观察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1cm3水中有3.34x 1022个水分子B.铅板和金板长时间紧压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C.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小于原来两者体积之和D.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6.在测量金属块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王涛同学正确读得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则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正确且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7.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C.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8.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克,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称量质量约为150克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克,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减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 )A.100克↓、20克↓、20克↓、5克↓B.100克↓、50克↓↑、20克↓、20克↓、5克↓C.100克↓、50克↓↑、20克↓、20克↓、10克↓↑、5克↓D.50克↓、100克↓、50克↑、20克↓、20克↓、5克↓9.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D.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10.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0克以下用游码。
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在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
其合理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1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盒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 ( )A.在左盘中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调节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出其质量D.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12.在实验课上,小米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观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码为5克,接下来小米未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即开始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平衡后,在右盘加上20克砝码,正好使天平达到平衡。
此时小米的同桌小李刚从教室外回来,小李主动要求读数,于是小李根据正常的方法读得天平的示数为22克,则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20克B.18克C.22克D.25克13.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B.2∶1C.2∶9D.9∶214.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的过程中,其体积会增大,下列关于氢气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15.如图所示是用烧杯盛装某种液体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像不能求得烧杯的质量B.根据图像可以求得烧杯的质量为60gC.根据图像可以求得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D.因图像不过原点,所以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关系16.分别由a、b、c三种物质制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17.由同种材料组成的A、B两金属球的质量分别为81g、50g,体积分别为30cm3、25cm3,若其中有一个金属球是实心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金属球一定是空心的B.B金属球一定是实心的C.该材料的密度可能为2g/cm3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为2.7g/cm318.有两只质量和容积都相同的瓶子装满了不同液体,经测定一瓶是水,总质量是5千克,另一瓶是煤油(ρ煤油=0.8克/厘米3),总质量是4.2千克,那么 ( )A.瓶子的质量是0.5千克B.瓶子的质量是0.8千克C.瓶子的容积是4分米3D.瓶子的容积是3.8分米319.在某装满氧气的钢瓶中,瓶内气体的密度为8kg/m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四分之三,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A.2kg/m3B.4kg/m3C.6kg/m3D.8kg/m320.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ρ酒精=0.8×103kg/m3),则该混合液的密度是( )A.大于0.9×103kg/m3B.小于0.9×103kg/m3C.等于0.9×103kg/m3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7题;共21分)21.如图所示,由左、右两个相同容器连成的装置中,先将阀门K关闭,向左边注入50毫升较咸的食盐水,向右边注入50毫升较淡的食盐水,然后打开阀门K。
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左边的食盐水变______(填“咸”或“淡”),右边的食盐水变________(填“咸”或“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同时还会发现左、右两边容器中的液面略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第21题图第22题图22.图中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23.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甲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首先将________,接着他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乙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
24.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的质量为1.5千克,则该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__立方米,它最多能装________千克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立方米)。
25.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写着: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0.8×103kg/m3,煤气瓶容积0.015m3,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________(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________元/瓶,如果按质量计算,煤气价格应是________元/千克。
26.某同学要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密度。
他现有的器材有: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小铁块,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出小铁块的质量m2。
C.使石蜡块和铁块都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刻度V1。
D.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
E.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F.用细线把铁块系在石蜡块的下面,只让铁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刻度V3。
(1)请将必要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
(2)写出石蜡块的密度:ρ蜡=________。
27.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厚度不计)内装有600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现在向瓶内投入质量为20g的玻璃球,当投入24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球后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
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__cm3,瓶中水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之比为________;玻璃球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8分)28.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长方体圆柱体圆环形碎块橡皮泥质量m/克28 28 28 28(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A.类比法B.综合法C.归纳法D.等效法29.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对准________的中央刻度线。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克。
(3)图丙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
(4)若砝码生锈了,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果要测《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从课本上撕下一张纸,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B.从课本上撕下一张纸,把它揉成团,再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C.先在天平上称出教科书的总质量,再把称出的总质量除以教科书的总页数D.先在天平上称出教科书的总质量,再把称出的总质量除以教科书总页数的一半第29题图第30题图30.某班同学在“探究某种液体的特性”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一个可以直接读出液体体积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多次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