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动火作业分级1、固定动火区外的动火作业一般分为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
遇节日、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注:企业应划规定固定动火区及禁火区。
2、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上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3、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4、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动火作业基本要求1、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器具安全程序,保证安全可靠。
2、动火作业应由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使用的消防器材。
3、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GB50016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特殊动火作业规定执行。
4、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5、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距用火点15 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6、在有可燃物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惊醒动火作业时,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7、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21%。
8、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动火安全消防管理规定

动火安全消防管理规定
通常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用于规范和管理动火作业的安全消防工作。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的规定要点:
1. 动火作业前必须申请批准: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向相关部门或机构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批批准。
2. 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动火作业证书,并在作业期间佩戴。
3.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在动火作业开始之前,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并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
4.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告标识: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警示他人注意火源,并设置警戒线。
5.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箱等消防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6. 特殊情况下需要防火护盾或防火围挡:对于特殊情况下可能引起火源飞溅或火星飞散的动火作业,必须设置防火护盾或防火围挡,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7. 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穿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帽、防火手套等。
8.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维持通风良好:动火作业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9. 不得在易燃或易爆物附近进行动火作业:禁止在易燃或易爆物附近进行动火作业,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10.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验收和记录: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验收,确保消防安全措施完全执行,并进行相关记录和归档。
请注意,这些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具体规定要遵循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三篇)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特殊危险动火作业是指在特殊危险环境中进行的动火作业,包括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殊条件下的动火作业。
这类作业如果没有正确的安全措施,极易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非常重要。
下面是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一、合理规划作业过程:1. 在进行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认真的安全规划。
规划应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和紧急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2. 确定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范围和具体步骤,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并明确参与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特殊危险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确保安全资料和装备完善:1. 在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前,必须准备好相应的安全资料和装备,包括安全操作手册、专门防护器材、消防设备等。
2. 安全资料和装备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特殊危险条件。
3. 安全资料和装备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其功能和性能的正常运行。
三、严格执行安全措施:1. 在进行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前,必须明确相关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2. 安全措施包括人员培训、防火措施、防爆措施等方面。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必须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确保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防火措施包括对作业现场的火源控制、隔离措施、消防设备等的设置和使用。
4. 防爆措施包括对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储存和使用,对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定和保护等。
四、确保相应的安全防护:1. 在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2. 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火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安全防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
五、做好消防工作:1. 在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2. 消防设备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火灾风险。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4 页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申请表,报经安全主任同意(签批)后,方可在消防员现场监督下进行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申请表,报经厂安全消防科同意后,安排消防员现场监督,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作业时须办理动火作业申请表,报经厂安全消防科同意后,安排消防员跟进,即可进行动火作业。
4三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作业时报经厂安全消防科知道,不用安排消防员,即可进行动火作业。
5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方可动火作业。
6动火作业前要检查操作场所及下方,确定无易燃物品,否则须清理、移开,如不能清除或移走时,应用不燃材料遮挡。
7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
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8在生产、使用、储存液化气等易燃品的设备上禁止动火作业。
9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10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第 2 页共 4 页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11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12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13在厂区公路沿线(15米以内)的动火作业,遇装有化学危险物品的车通过或停留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14凡被化学物质或油脂污染的设备,都应清洗清后方可动用明火。
15焊接/气割操作时,严禁带压设备动用明火,带压设备动火前一定要先解除压力,设备零件内部留有易爆物,外面不易检查到的严禁动火。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2篇)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化工企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生产连续性强。
在生产和检修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必须立即进行设备的补焊堵漏,否则可能导致有毒物质扩散、爆炸、环境污染、人员伤亡或中毒等影响面很大的公众伤害事故。
连续生产设备的补焊堵漏需要进行特殊动火作业,危险性很高,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事故。
本文以合成氨生产为例,介绍特殊动火作业的分类及安全技术要求。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涉及易燃易爆介质的生产装置、储罐、容器、管道等部位,以及无法置换或很难置换的部位、无法拆除或很难拆除隔绝设备的动火作业,属于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证,除按一类动火办理审批手续外,还需由动火点所在单位中提出施工方案的主管领导负责初审签字,再经安全主管部门、保卫消防部门复查签字后,报公司负责人、总工程师或生产主管终审批准签字。
分类及应用范围在连续生产中,塔、槽、管道、反应釜等突然发生泄漏,又无法进行排空、清洗、置换时,只能进行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泄漏时动火危险性很高,必须有严密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要查清设备、管道泄漏的根本原因。
如果管道、设备等容器壁大面积减薄、设备运行温度很低、泄漏处缺陷过大,就不能采用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因为即使暂时修复,不久后泄漏仍会扩大甚至发生爆炸。
经检验分析,能够断定泄漏是由于单位的点腐蚀或微波裂纹所致,修复后可恢复原安全性能的,才能动用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一)正常生产时设备管道的补焊堵漏方法是:对漏点处进行堵漏处理→打卡子、塞塞子或模具堵漏→打包箍焊接。
各类盛有可燃气体、加热不分解液体的管道和设备,只要介质成分含量不在爆炸范围内,均可采用此法动火,具体见表1所示。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低压部分设备管道的修补应急处理,如洗氨塔、变脱塔、洗气塔(脱硫、变脱的再生槽,脱碳的常解再生塔除外)等设备的损伤,或连接管道出现的点腐蚀。
动火情况要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停车检修时作进一步的更换处理。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最新版本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动火作业分级1、固定动火区外的动火作业一般分为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
遇节日、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注:企业应划规定固定动火区及禁火区。
2、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上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3、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4、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动火作业基本要求1、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器具安全程序,保证安全可靠。
2、动火作业应由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使用的消防器材。
3、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GB50016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特殊动火作业规定执行。
4、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5、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距用火点15 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6、在有可燃物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惊醒动火作业时,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7、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21%。
8、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动火作业分级及作业安全要求

动火作业分级及作业安全要求1 作业分级1.1固定动火区外的动火作业一般分为二级动火、一级动火、特殊动火三个级别,遇节日、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注:企业应划定固定动火区及禁火区。
1.2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1.3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1.4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2 作业基本要求2.1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防火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需求。
2.2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的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露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隔离措施。
2.3凡在盛有或盛装过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设施及处于GB50016、GB50160、GB50074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3规定执行。
2.4拆除管线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根据所要拆除管线的情况制订安全防火措施。
2.5在有可燃物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2.6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23.5 %。
2.7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动火作业要求及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要求及安全措施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或高温火焰进行的作业,包括焊接、切割、热作业等。
这类作业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和安全防范,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安全措施进行操作,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火作业的要求和安全措施。
一、动火作业要求。
1.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全面了解作业现场的环境和安全风险,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排查,清除易燃易爆物品,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3. 动火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包括作业的具体内容、操作步骤、安全防范措施等,确保作业有序进行。
4.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作业现场,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5. 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器材和急救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二、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1. 确保作业现场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引发爆炸。
2. 作业现场必须严格禁止吸烟、使用明火或电动工具,避免引发火灾。
3. 对作业现场进行严格的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布覆盖易燃物品,设置防火隔离带等。
4.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5. 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无残留火源或易燃物品,避免引发事故。
6. 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综上所述,动火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且严格执行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只有做到严谨细致,才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广大作业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动火作业要求和安全措施,共同维护作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
求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2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
3动火作业前,生产车间应通知生产调度部门及生产部,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
禁负压动火作业。
5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便使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