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
小学青春期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教学重点:1. 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
2. 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1. 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青春期安全的故事,引起学生对青春期安全的关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青春期有哪些变化?二、新课讲授1. 青春期生理变化(1)教师讲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如:身高、体重、声音、第二性征等。
(2)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青春期生理变化。
(3)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青春期生理变化经历。
2. 青春期心理变化(1)教师讲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叛逆心理、自尊心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青春期心理变化经历。
3. 青春期安全教育(1)教师讲解青春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如: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性侵等。
(2)介绍一些自我保护方法,如:避免单独行动、学会拒绝、求助等。
(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遇到危险时如何应对。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在青春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青春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回家后,与父母、亲朋好友分享本节课的内容。
2.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青春期安全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以及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了青春期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安全意识。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青春期安全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小学青春期教育教案

小学青春期教育教案篇一:青春期教案古佛寺小学冯莎莎小学青春期女生生理卫生教育教案教学内容: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及防性侵教育教学目的:1、让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及自身生长发育的程度。
2、掌握一些基础的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及性健康教育知识。
3、在与人交往中学会正确的自我保护及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特征及生理、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变化教具准备:课件及相关视频资料教学对象:小学高段女生。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师:同学们,经过了一个冬天,现在夏天又来了,老师发现在座的一部分女同学个子长高了,而且还比以前懂事了,老师特别的高兴。
老师想要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家小时候总喜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
师:“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吗”?(学生自由的讨论)师:用答案引入到今天学习的主题—青春期二、讲授新知:(一)生理卫生健康1、什么叫青春?师:青春之所以被称之为青春,其中有个意思是:人生的春天,是我们青葱的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
青春的你们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活力。
在这个时候你发现自身慢慢的变化了吗?可能有的变化让你惊恐不安,有的变化让你感觉神奇,这些变化为什么会突然间出现呢?这就是—青春期。
2、什么叫青春期呢?师: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我国,一般把12~18岁这一年龄段看作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各脏器如心、肺、肝脏功能日趋成熟,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成人标准。
一般情况下,女孩青春期要早男孩一年左右,从乳房开始发育到月经初潮,大约需2~3年,继而腋毛、阴毛长出,骨盆变大,全身皮下脂肪增多(尤其胸部、肩部等),形成女性丰满的体态。
伴随着青春期的性发育,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3、青春期特征有哪些?对于女性,青春期是指从月经来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小学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背景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青春期教育也是一道必修课。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班会教育的形式,传递青春期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在这个阶段健康成长。
二、主要内容和目标本次班会主要内容如下:1.青春期的定义和时期;2.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解释和相关知识;3.预防青春期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次班会的教育,我们的主要目标是:1.学生对青春期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2.学生可以正确地理解和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并争取在发展过程中避免或减轻问题;3.学生了解如何预防不良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在班会开始,老师介绍本次主题,并对青春期给出一个简明的定义。
步骤二:概念讲解刚才提出了简要定义,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青春期。
这里我们主要讲解青春期的时期和生理、心理变化的解释。
步骤三:参与讨论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进行小组分组,引导学生就青春期相关话题进行组内讨论和交流。
这将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四:问题解答在这个环节,教师会针对学生在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解答,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关心的问题和困扰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
步骤五:行为指导在这个阶段,我们将为学生提供预防青春期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我们可以利用漫画或幽默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对于一些看似小问题的正确处理方式。
步骤六:总结反思老师召集全班学生,询问他们是否已经能够正确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预防问题的策略。
并鼓励学生在个人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以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四、教学重点在本次班会教育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青春期价值观;2.着重介绍应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3.利用亲身体验或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不良行为的后果。
五、教学效果评估我们将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评估本次班会教育的效果:1.学习笔记: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理解和认识;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班会的态度以及对青春期的应对能力等方面;3.讨论总结:在班会结束时,总结交流本次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精选5篇)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精选5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体型及怎样使自己有一个较满意的体型。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和体验,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变化。
教学过程:活动一:学生说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在体型方面出现的各种烦恼。
体验:自卑活动二:说出人的体型的五种类型。
高胖型、高瘦型、矮胖型、矮瘦型、运动匀称型,其中运动匀称型是最健美的体型。
事实上,这几种体型各有可爱之处,高有高的气魄,矮有矮的韵致,胖有胖的神采,矮有矮的风度。
体型只是美感的载体,只要自然、和谐,就是美。
活动三:如何面对体型美外形受遗传影响,美不仅指容貌美和体型美,真正的美出自人本身的气质和修养、学识、人品等等各种内在美的品质。
世上不少体貌不扬的伟人、名人。
如果外形不好,则可在才智和勤奋上寻求补偿。
活动四:青春期关心体型美是正常的进入青春期后,男女体型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性别角色的分化,对体型的关注,既有对身体发育是否正常的担忧,也有对未来形象的憧憬,这种过于敏感的心理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活动五:思考:怎样获得自己较满意的体型?(取决于营养状况和运动锻炼的状况。
)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认识到内在的气质修养比外表美更重要,不盲从社会风尚,从而做到“以健为美”,重心灵美。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大脑,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学会学习、学会休息。
教学重点:怎样正确用脑教学过程:活动一:教师举例:甲学生成天泡在书堆里,但成绩并不太理想,乙学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习时玩乐时尽兴,但成绩拔尖。
鼓励学生大胆分析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学生可能会总结到:这是合理用脑的问题。
青春期教育的教案8篇

青春期教育的教案8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教案的科学设计可以使课堂更具吸引力,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青春期教育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青春期教育的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确异性交往的需要,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异性交往行为。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分组讨论和现场表演等形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时间:星期三第八节班会课教学地点:XX班教室教学过程:一、班主任老师讲故事1、通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引入话题青春期需要异性交往小结: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10、12岁---16、17岁)是青少年社会的重要时期,要经历躯体和身体的心理上的急剧变化。
2、影响生长的物质主要是人的脑垂体前叶的五种激素(即五种荷尔蒙)其中的两种---促黄体酮生长激素(lh)和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产生性腺,他们可使男女产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而激素产生的效应显而易见-----异性相吸。
3、歌德有诗青年男子谁个不钟情,妙龄女子哪个不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某中学组织同学外出野餐。
第一天,老师让女男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
第二天,老师让同学男女合席而食,则出现了另一番风情:男生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
小结:男、女同学表现出想与异性交往的行为是一种自然而然正常的现象,适当的异性交往是必要的,大可不必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心理剧表演收到一封烫手的信情景一、一男同学收到信,在同伴中炫耀。
情景二、一女同学收到信(写信的男生她看不起)在教室中当场把信撕了。
情景三、一女同学收到信以后,对写信人不做任何答复。
讨论:如果你收到这样一封信,你将会怎么办?小结:异性交往的原则:原则一、注意交往的方式青少年男女以集体交往为宜,在异性的集体交往中,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免除了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一些喜欢交际的同学,则满足了与人交往的需要。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青春期》,我们将结合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进行讲解。
主要包括青春期的定义、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2.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学会自我调适。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2. 应对青春期困惑和挑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青春期教育》2. PPT课件3. 讨论卡片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期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青少年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
6.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青春期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定义2. 生理变化3. 心理变化4. 应对方法七、作业设计2. 请学生思考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并尝试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来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青春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青春期的书籍和资料,加深对青春期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青春期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青春期》,我们将结合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进行讲解。
主要包括青春期的定义、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这些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范文5篇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小学青春期教育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变化》,具体包括: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男女生的生理差异、如何正确对待身体变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基本特点,认识到男女生的生理差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身体变化的态度,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的身体变化,克服心理障碍。
重点: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及男女生的生理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青春期教育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讨论青春期身体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和疑惑。
2. 讲解:结合教材,用PPT展示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讲解男女生的生理差异。
3. 举例: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一些青春期生理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现象是正常的。
4.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扰,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扰。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2. 男女生的生理差异3. 正确对待身体变化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青春期健康教育相关资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针对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需详细讲解男女生的生理差异,强调这些差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的身体变化,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1. 利用PPT、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和生理现象。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主题为《青春期》,具体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认识到这是正常的人生阶段。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能力,增强心理素质。
3. 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克服心理困扰。
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青春期故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正常现象。
(2)分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心理困扰。
(3)分享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春期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3. 应对青春期心理困扰的方法4. 人际交往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影响。
(2)举例说明如何应对青春期心理困扰。
(3)谈谈你在人际交往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2. 答案:(1)青春期生理变化:身高、体重、发育等。
影响:心理压力、自信心等。
(2)应对方法:保持乐观心态、寻求帮助、参加集体活动等。
(3)答案因人而异,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学生是否掌握了应对心理困扰的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解答疑问。
(2)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剧、团体辅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地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结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特征出现。
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出、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第二课时: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心理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心理上最显著的特征。
(性器官发育,第二特征出现)活动二: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
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
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态度。
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了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
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脑,羡慕成年男子嫉妒周围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
1、了解性心理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异性的关注转移到其他有益的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书、淫画等。
教后: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
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侯,总留恋这一花季。
钱场镇小学
201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