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历年真题祥解-浙江卷

合集下载

历年自然灾害试题(自己整理)剖析

历年自然灾害试题(自己整理)剖析

历年高考自然灾害试题汇编2021年〔2021•新课标全国2〕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2021•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

图19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9分〕〔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2021•山东卷〕45.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或一日数震,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021•新课标全国1〕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

202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2021•海南卷地理〕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21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

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

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

以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分析阿布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

滑坡村庄(2021•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

2017版浙江选考总复习地理(选考部分B版)习题: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A卷) 含解析

2017版浙江选考总复习地理(选考部分B版)习题: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A卷) 含解析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A卷)1.(10分)下图示意黑龙江省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省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最大值区形成的原因。

(6分)(2)简述为减轻水稻冻害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4分)解析第(1)题,根据初霜冻发生概率等值线归纳分布特点,其高值区成因可从地形和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两方面分析.第(2)题,防御气象灾害应加强监测预报。

对农作物而言,应选择耐寒品种,进行地膜覆盖,适时灌水,增大热容量。

答案(1)北部最大,南部较小,东、西部最小。

原因:北部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且山地地势高。

(2)关注天气预报;培育耐寒品种;地膜、稻草覆盖;提前灌水或喷水.(任答3点)2.(10分)东北地区有连片多年冻土分布,河流发育。

近年来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和危害越来越大.下图为东北地区泥石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读图分析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河流较多,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水;地势起伏大,山麓沉积物多,东北地区冻融作用强烈,土层松脆,因而泥石流多发。

答案东北地区冻融作用强烈,土层松脆,河流发育,山麓冲积扇沉积物较多,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降雨集中,多暴雨;河网密布,汇流速度快,易形成洪水;春汛致使山体下滑。

3.(10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分)(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分)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的经纬度与湖泊轮廓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降水多,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第(2)题,A地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可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位于平原湖区,可采取修建堤防,退耕还湖、疏浚湖泊等措施。

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浙江省高考自选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常见问题归类、例题)(文科生考一本就靠她了!!!)

浙江省高考自选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常见问题归类、例题)(文科生考一本就靠她了!!!)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归纳****如何预防某灾害或减轻某灾害带来的损失可采取的措施(通法)****1.建立某某灾害的预警系统,做好监测与预报工作;2.建立、完善相关灾害的应急预案及防灾救灾机制,制定防灾、抗灾规划与措施,及时应对突发的灾害,提前做好防灾工作;3.宣传有关自然灾害的常识,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4.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灾害的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5.其他:发展科技,加大科研投入和相关课题的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开展保险业务等。

一、气象灾害1.洪涝(1)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原因:季风的不稳定性,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人为因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

解决措施:上游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保护植被;中上游修建水库,退耕还湖;河道裁弯取直,疏通河道,保护湖泊等湿地。

(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破坏植被;过牧,过垦,过樵;陡坡垦荒;山区开矿。

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态恶化;泥沙淤塞河道和中游湖泊,造成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3)荆州地区多洪涝的原因及措施:植被破坏,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河流淤积,上有来水,泄洪不畅,缺少湖泊调节;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上游流量大,排洪能力弱。

加固堤坝,河道裁弯取直,建立分洪区和泄洪区,加强防灾意识,建立洪灾预警机制。

(4)长江流域放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长江支流南北分布,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正常年份洪峰会错开;中游众多湖泊的调节作用。

(5)多雨涝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共同之处:季风区;地势低平(或平原区)。

(6)分析我国多发旱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我国的旱涝是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造成的,当夏季风强时,锋面雨带很快移到北方,北方多雨,而南方少雨,造成北涝南旱;当夏季风弱使,锋面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南方,造成南方降水过多,北方降水偏少,从而形成北旱南涝。

2.干旱(1)华北某年干旱可能的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长时间无效降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旺盛;冬季盛行西北风,大风天气较多,蒸发加强。

自然灾害最后复习高考卷讲解

自然灾害最后复习高考卷讲解

“增”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2、防灾与减灾2.(10浙江参考卷3)【自然灾害与防治】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面积不大,但自然灾害多发,台风、旱涝、寒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是影响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灾害类型。

读“浙江省级重点防分)10治某种灾害隐患点分布”图,回答问题(.判断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并指出该自然灾害在这些地区多1 分)发自然原因?(6分).简要分析该自然灾害的危害。

(42冰碛物、】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B.40题(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2009【例2:福建卷”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5.1211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图为“分区示意图。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1(((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8分)能体现了考核要求中“5.12【解析】本题以“”汶川地震和相关地质灾害的分布图为背景,这一层次的考查,它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对地理概念进行描述和阐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知识结合已有知识,要正确回答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地质灾害的概念以及地质释,体现了新课程学会学习的目标。

灾害成因之间的关联性。

,结合题意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第(1)小题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后半题则是把握这些地质灾害的本质规崩塌、滑波或泥石流。

害类型可以得出前半题答案:(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答案: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律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东南走向分布)。

根据题干和实际情况,可得出唐家山堰塞湖主要由泥石流、崩塌阻塞河)小题第(2加剧了重力作用。

②降水量大,“流”可得出,①当地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道而成,根据根据“泥石”可得出,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④旱季的风化作用提供了大量松散的碎屑物质;⑤这些物质滑落,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试题及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试题及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题一,选择题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④大雨或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读图,完成3~4题。

3.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 )A.①B.②C.③D.④4.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 )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5~7题。

5.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B.25°C.20°D.15°6.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一A.①B.②C.③D.④7.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3),回答11~14题。

8.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⑤9.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台风C.泥石流 D.干旱10.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a B.bC.c D.d图31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综合题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综合题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题综合题1.(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2.(2013高考题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3.(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

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2013高考题浙江自选模块卷)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⑴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⑵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在山谷中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4分)。

⑶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5.(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6.(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完整版)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7-2014年自然灾祸历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4 新课标 I 卷)43 ,( 10 分)自然灾祸与防治图所示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沿的断裂带, 2013 年 4月 20 日,这里发生了 7.0 级激烈地震, 2013年 4 月 21 昼夜至 24 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地区次生地质灾祸严重的原因。

( 2014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祸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倒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祸的多发区,图9 表示该地区1990-2006 年地质灾祸各月多年均匀发生的次数。

概略该地区地质灾祸月际散布特色,说明 6 月、 7 月地质灾祸发生次数差别的自然原由( 2014 福建卷) B.[ 选修 5———自然灾祸与防治 ] 图 15 表示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滨湖地域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 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由。

(9 分 )(2) 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纳的主要举措。

(6 分)( 2014山东卷)44、(10分)[地理—自然灾祸与防治 ] 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三江源地域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 世纪 50 年月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添。

该地域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域,但近 60 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降落趋向,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显然上升趋向。

图11 为三江源地域1950-2011 年各月雹灾积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域冰雹灾祸的年内散布特色。

⑵剖析近60 年来三江源地域冰雹成灾次数奉上升趋向的原由。

(2014 海南卷 ) 25.(10分)自然灾祸与防治早春气温渐渐高升,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消融,并因重力作用向下挪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 13 所示地区年降水量约1500— 1700 毫米,年雨日约180 天,甲地海拔约1000 米,平原均匀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 米。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十三自然灾害与防治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一、自然灾害概述、类型和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自然灾害的特点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4.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bbcd2019浙江4月选考,29(2),4分2018浙江11月选考,28(4),3分2018浙江4月选考,28(3),4分2017浙江11月选考,28(2),4分2016浙江10月选考,27(4),2分2016浙江4月选考,29(2),4分泥石流的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及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火山喷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旱灾的自然原因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地面塌陷的成因★★★★★1.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2.主要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3.虫灾和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ddb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与减灾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某地或某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列举防治措施cd2017浙江4月选考,29(2),5分2015浙江10月选考,28(1),5分分析白灾的成因及人类抗灾能力增强的原因旱灾的成因及其防治★★★☆☆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b分析解读本专题考查的核心内容是自然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常考的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浙江考试中本专题内容的考查题型主要是综合分析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知识理解,建议与必修Ⅰ的内容联系起来综合复习。

题目考查中涉及知识点的细节,如教材中的“活动”“阅读”等内容建议给予重视。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集训】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类型和分布1.[2020届浙江五校10月联考,2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小的国家之一,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自然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

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

材料二厄瓜多尔概况及两城市气候统计图。

简述厄瓜多尔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浙江自选模块卷
F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图例
1= 1
冈阻区中凤磴区Ift风瞪

20Km
⑴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
⑵ 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________________ 等自然灾害。

当你在山谷中遭遇
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

(4分)
⑶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灾害的关联性,以及应对地质灾害主要措施。

【解题技巧】第⑴题,地质灾害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的地质、地形地势、植被覆盖率及气候等因素有关,
从图12可以看出图示地区断层发育广泛、地形复杂、起伏大,尤其是高风险区断层发育强、地质不稳
定,地形地势陡而复杂成为该风险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第⑵题,断层发育、复杂地形、坡度大为地质灾害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除了引发泥石流、滑坡之外,还容易引起山体崩塌和山洪的发生;因泥石流是沿着山谷由高处冲向低处,所以当遭遇泥石流时, 最佳的逃生方法是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第⑶题,图中甲城市位于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区,
防灾减灾中既要搞好减灾又要做好预防工作,因此在应对灾害中要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建立预报、预警系统,强化立法监督与管理;做好防范,减轻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灾害
损失;建设护坡、排水等工程;严禁对当地地质地貌、生态造成破坏的工程建设等。

【答案】⑴断层、坡度⑵崩塌、洪灾。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

⑶在易发地段加强监
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

2012浙江自选模块卷
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1)〜(3)题。

A. 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 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 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 ①飓风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海啸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 .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 .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 •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试从地
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答案】:
12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
(1) C
(2) 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解析】
(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
(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
(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2011浙江自选模块卷
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鮎鱼”的袭击。

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 ) A.广东 B .福建C.海南 D .山东
(2)22日16时,鮎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 )
A .东面
B .南面C.西面 D .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

你认为泥石流
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1) B (2) A ( 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浊;泉水停止等。

2010浙江自选模块卷
2、(10 分)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题。

0會処是台风统计次数,
100* E 110* E 120* 6
# low ffi(hPa)
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1) 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

A . 5〜6月
B . 6〜8月C. 8〜10月D. 10〜11月
(2) 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 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____________ 。

A . 5〜6月
B . 6〜7月C. 9〜10月 D . 10〜11月
(3) 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答案:(1) C (2) B ( 3)狂风;暴雨;风暴潮。

2009浙江自选模块卷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答案为:
(1)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

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

(3)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
河道淤积
解析:第(1)〜(2)题,由图分析,我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呈东北一
西南走向,分布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 (图中A字母表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 (图中B字母表示)。

由图例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主要与该地区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有
关。

云贵高原因其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第( 3) 题,图中C地位于黄河下游地区,黄河冬季有结冰期,又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

本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黄河含沙量大,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