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概论第三章防火防爆共7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2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2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安全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是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原则。

根据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爆炸的发生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所以最理想的原则是把这三个要素同时消灭控制,但不经济,有时也不可能。

火源很难控制,特别是一些静电火花(一)控制易燃易爆物质及助燃剂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尽量不用或少用易燃易爆物品,通过不断的工艺、技术革新,使用不燃的溶剂或火灾爆炸危险性小的难燃溶剂代替易燃易爆物质,从而降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加强密闭,使生产设备和容器尽可能密闭,减少“跑、冒、滴、漏”现象,防止易燃易爆物质在空气中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注意通风排气,尽管容器、设备采取了一定的密闭性措施,但危险物品的泄露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排气工作,以降低火险的危险性。

严格工艺参数控制,在生产中要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教育,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料比等工艺参数,使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跑料的可能性。

(二)着火源的控制与消除1着火源的种类种类举例开放性火焰(明火)焊接与切割、酒精灯等火花、电弧焊接、切割火花、汽车排气喷火,电火花、撞击火花、电弧炽热物体电炉、烙铁、熔融金属、白炽灯化学能氧化、硝化、分解和聚合等化学反应2明火的控制类型安全措施明火作业1划定厂区的禁火区域,设置安全标志;2制定动火制度,严格执行动火施工安全措施和审批手续的;3禁止在Q-1、G-1、H-1级爆炸危险场所动火明火炉灶1禁止在我Q-1、G-1、H-1级爆炸危险场所设置明火炉灶;2明火灶与生产工艺装置、贮运装置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规定间距;3禁火区域设置临时明火炉灶,应取得批准3火花电弧的控制与消除类型安全措施磨擦撞击火花1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蒸气的甲类生产车间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乙类生产车间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2在Q-1、G-1、H-1级爆炸危险场所,禁止砂轮打磨等产生火花的工作;3在盛有可燃易爆介质的容器、设备管线上插盲板,禁用铁器工具。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范本(三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范本(三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范本化工生产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很容易出现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化工企业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火防爆技术,并提供一个____字的技术范本。

一、防火技术措施1.1 防火隔离将不同的危险区域或装置隔离开来,防止火灾蔓延。

通过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实现区域的隔离。

同时,确保通风系统、电气线路、管道系统等设施能够耐火,防止火势扩散。

1.2 防火材料选择在化工生产中,应优先选择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如耐火砖、耐火板等。

对于容易燃烧的材料,应采取措施降低其燃烧性能,如添加阻燃剂、涂覆防火涂料等。

1.3 灭火系统安装灭火系统是防火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消防水带、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经过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1.4 储存和处理危险品化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将危险品分类储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例如,易燃液体应储存在防火储罐中,易燃气体应贮存在密闭容器中,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应与其他物质隔离存放等。

此外,对于废弃物的处理也要注意防火措施,避免发生意外爆炸等事故。

1.5 防火演习和培训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防火演习,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爆培训,使其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工作安全意识。

二、防爆技术措施2.1 防爆电气设备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特殊的防爆电气设备,如防爆开关、防爆灯具等。

防爆电气设备必须经过认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2 防爆工具和设备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防止静电引起的火花。

还可以采用防爆工具和设备,如防爆搅拌机、防爆电动工具等,确保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

2.3 防爆通风系统易燃易爆场所必须安装防爆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并通过排风或过滤等方式将有害气体排出去。

2.4 防爆仪器和检测设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防爆仪器和检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例如气体检测仪、防爆照明仪表等,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防火防爆技术》课件——23-化工生产中的防火与防爆

《防火防爆技术》课件——23-化工生产中的防火与防爆

防火防爆技术
掩埋在事故中死亡的孩子 6
防火防爆技术
事故主要原因: 一个45吨的甲基异氰酸酯储罐受外
界影响,温度升高,造成压力急剧升高, 安全阀失灵破裂,加上报警系统失灵, 紧急处置系统失效,气体排放时火炬又 未能点燃,终于酿成了至今为止全世界 化工行业最大的一次化工安全事故。
事故现场生产装置
7
案例3: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是
险的物质主要是化学物品,因此必须 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例》,切实做好危化品在生产、储存、 运输、经营、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的安 全规定,防止危化品的着火和爆炸。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了解各种物质的 物理化学性质,根据不同的性质,采 取相应的防火防爆和防止火灾扩大蔓 延的措施。
防火防爆技术
危化品仓库 16
物料温度均匀,防止局部过热。生产过 程中如果由于停电,搅拌器脱落等因素 造成搅拌中断时,应立即停止加料,并 采取有效降温措施。降温后采用人工传 动搅拌器或开数转后立即停止搅拌,同 时观察温度上升情况,逐步恢复搅拌。 投料过程一般应注意适时搅拌。
防火防爆技术
23
③防止干燥温度过高。 某些易燃和易分解物,如偶
防火防爆技术
祭奠在核电站爆炸中死亡人员 5
案例2: 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
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 市的一家农药厂发生45吨剧毒的 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死亡 2500余人,20万人中毒受伤且其 中大部分人双目失明,67万人受 到残留毒气的影响,大批牲畜死 亡,空气、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一起发生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重大安全 事故。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 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 难(其中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 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 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 居民55人)、8人失踪(其中天津消防人 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 家属3人),798人受伤(伤情重及较重 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 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 受损。

《化工安全技术》教案项目四任务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化工安全技术》教案项目四任务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员工培训
未来化工企业将更加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通 过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技能的方法
定期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 知识、应急处理措施以及个人防护方法。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使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对火灾和爆炸的能力, 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
详细描述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是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关键措施 之一。通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的控制,可以有 效地减少或消除可燃物、氧化剂的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度 ,从而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防火防爆设备与设施
总结词
通过安装防火防爆设备和设施,如阻火器、防爆门、防爆窗等,来预防火灾和 爆炸的发生。
人员培训与演练
总结词
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爆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和爆炸的能力。
详细描述
人员培训与演练是预防火灾和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爆安全培训 和演练,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和爆炸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 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事故损失。同时,培训和演练过程中可以发现并纠正员工的
安全文化推广
建立和推广企业的安全文化,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对安全 的重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设备与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设备和设施包括 阻火器、防爆门、防爆窗等,它们可以有效地阻止火焰和爆炸冲击波的传播, 从而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总结词
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员工行为,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知识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知识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知识化工安全生产知识——化工生产防火防爆知识第一节发生事故的特征和原因一、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特点:1、严重性火灾和爆炸引起损失和伤亡,往往都比较严重。

2、复杂性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

如物体形态、数量、浓度、温度、比重、沸点、着火能量、明火、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等等因素非常复杂……。

3、突发性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特别是爆炸事故,我们很难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发生,他往往在我们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的时侯发生,在我们工作疏漏的时发生。

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经大量的事故调查和分析,原因基本有以下五个方面:1、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业务知识;事故发生前思想麻痹、漫不经心、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违章作业,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不冷静处理,导致事故扩大。

或有些人思想麻痹、违规设计、违规安装、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埋下隐患。

2、设备因素---由于设备陈旧、老化,设计、安装不规范,质量差以及安全附件缺损、失效等原因。

3、物料因素---由于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品性质、特性、危害性不一样,反应条件、结果和危险程度也不一样。

4、环境因素---同样的生产工艺和条件,由于生产环境不同则结果有可能就会不一样。

如厂房的通风、照明、噪声、……等等环境条件的不同,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

5、管理因素---由于管理不善、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违章作业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以上五个因素,也可归纳成人、设备、环境三个因素。

管理因素可认为是人为因素,物料因素可认为是设备因素。

第二节燃烧学说和理论人类用火己有几十万年,但对燃烧的原理至今没有明确结论,目前,燃烧的理论较多,如《燃素学说》、《燃烧氧化学说》、《燃烧分子碰撞理论》、《活化能理论》、《过氧化物理论》、《着火热理论》、《链锁反应理论》等等。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讲义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讲义
实施要求: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防火防爆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 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监督与考核: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对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进行处罚, 对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
PART FOUR
选用阻燃材料,降低火灾 风险
安装防爆设备,预防爆炸 事故
PART SIX
检查易燃易爆物 品存储和使用情 况
检查电气设备安 装及使用情况
检查消防设施配 备及使用情况
检查安全出口和 疏散通道是否畅 通
定期进行防火防爆安全检 查,及时发现隐患
对发现的隐患进行评估, 确定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落实整改责任人,确保整 改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确 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 能力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 意识
选用合格的防火 防爆设备,符合 相关标准和规定。
定期对设备进行 检查和维护,确 保其正常运转。
选用具有安全认 证的设备,提高 设备的安全性能。
了解设备的操作规 程,正确使用设备, 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根据火灾类型和 场所选择合适的 灭火器材
使用灭火器材前 应先检查其完好 性和有效期
人员伤亡:火灾和爆炸事故常常造 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环境破坏:火灾和爆炸产生的烟雾、 废气等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 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财产损失:火灾和爆炸会烧毁建筑 物、设备等财产,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
社会影响:火灾和爆炸事故会引起 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人们的心理产 生不良影响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安全生 产的重要保障措施
演练要求:参与人员要认真对 待,听从指挥,按照规定的程

第三章 化工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三章 化工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化工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第三章化工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化工防火防爆基本要求第二节主要化工防火防爆技术第三节化工消防技术补充考点:化工防火防爆基本原则一、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二、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的火源;三、采取一切阻隔手段,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展。

第一节化工防火防爆基本要求一、控制可燃物的措施★★(P255)(一)利用爆炸极限、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二)利用闪点、自燃点等特性控制液态可燃物(三)利用燃点、自燃点等数据控制一般的固态可燃物(四)利用负压操作对易燃物料进行安全干燥、蒸馏、过滤或输送(1)真空干燥和蒸馏在高温下易分解、聚合、结晶的硝基化合物、苯乙烯等物料,可减少火灾危险性。

(2)减压蒸馏原油,分离汽油、煤油、柴油等,可防止高温引起油料自燃。

(3)真空过滤有爆炸危险的物料,可免除爆炸危险。

(4)负压输送干燥、松散、流动性能好的粉状可燃物料,有利于安全生产。

以2020真题为例:尝试针对过氧化反应精制阶段的工艺控制提出可采取的技术措施?1.安全连锁控制—精制阶段安全连锁。

2.工艺控制—考虑到有机过氧化物的稳定性,尝试减压、真空干燥(精馏)。

【模拟题—单项选择题】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可燃物达到防火防爆目的的措施不可行的包括()。

A.利用爆炸极限、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B.利用闪点、自燃点等特性控制液态可燃物C.利用燃点、自燃点等数据控制一般的固态可燃物D.利用密闭操作对易燃物料进行安全干燥、蒸馏、过滤或输送【答案】D二、控制助燃剂的措施★★(P257)(一)密闭设备系统把可燃性气体、液体或粉体物料放在密闭设备或容器中储存或操作,避免与外界空气接触而形成燃爆体系。

(1)对有燃爆危险物料的设备和管道,尽量采用焊接,减少法兰连接。

补充:1.周期性检测、压力容器年检。

2.气密性试验。

3.易泄漏处增设探测器。

(2)所采用的密封垫圈,必须符合工艺温度、压力和介质的要求,一般工艺可用石棉橡胶垫圈;有高温、高压或强腐蚀性介质的工艺,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垫圈。

3防火防爆技术解析

3防火防爆技术解析
18
表 某些可燃气体的热值
化工安全技术
19
?二、爆炸的基础知识
化工安全技术
? 爆炸
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 能量的现象。
20
1、爆炸的分类? 1)按爆 Nhomakorabea能量来源分 a. 物理爆炸
指由物理因素(如温度、 体积、压力)变化而引起 的爆炸现象 。
化工安全技术
21
化工安全技术
b. 化学性爆炸 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 量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 了质的变化。
24
?2、化学性爆炸物质 依照爆炸时所进行的化学变 化,化学性爆炸物质可分为 以下几种:
1)简单分解的爆炸物 这类物质在爆炸时分解为元 素,并在分解为元素的反应 过程中产生热量。
化工安全技术
25
化工安全技术
(2)复杂分解的爆炸物 这类物质包括各种含氧炸药,其危险性较简单分 解的爆炸物稍小。含氧炸药在发生爆炸时伴有燃 烧反应,燃烧所需的氧由物质本身分解供给。 如 苦味酸、 TNT、烟花爆竹等都属于此类 。
?表 某些气体在空气中的火焰传播速度
14
? b. 液体的燃烧速度 液体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
化工安全技术
15
表 不同液体的燃烧速率
化工安全技术
16
化工安全技术
?c. 固体的燃烧速率 固体燃烧速率,一般要小于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 不同固体物质的燃烧速率有很大差异。
17
化工安全技术
? 3)热值 指单位质量的可燃物质在完全烧尽时所放出的热量。 可燃物质燃烧爆炸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压力 及爆炸力等均与物质的热值有关。
b. 分解燃烧 难挥发可燃液体的燃烧是受热 后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进行 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名称
丁烷 戊烷
闪点
-60 <-40.0
自燃点
365 285
物质名称
苯 甲苯
己烷 庚烷
-21.7 233
-4.0
215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闪点
11.1 4.4 72.0 25.0
自燃点 物质名称 闪点
555
四氢呋喃
-13.0
535
醋酸
38
463
醋酐
49.0
525
丁二酸酐
88
自燃点
230 315
辛烷
36
点燃时,可燃物整体温度一般不高,只有在与明火直接接触处局部温 度很快升高而引起燃烧,可是燃烧时旨在热边界发生,然后依据火焰传播 特性向可燃物的其他部分传播。
(二)闪点与燃点的区别
燃点时燃烧的不仅是蒸气,还有液体,移去火源能够继续燃烧。 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行熄灭。
表3-1 可燃液体的闪点和自燃点(℃)
3.核爆炸
• 三、爆炸极限
1. 定义

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
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火源能
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
上限)。
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范围之间才能发生爆炸!!!
510~530 380~425 350~380
重柴油 蜡油 渣油
>120 >120 >120
自燃点
300~330 300~380 230~240
液体根据闪点分类分级表
种类
级别 闪点/℃
举例
易燃液体 Ⅰ Ⅱ
t≤28 28≤t≤45
汽油、酒精、甲醇、乙醇、乙醚、苯、 甲苯、丙酮、二硫化碳
煤油、丁醇
可燃液体 Ⅲ
壬烷
31
205
癸烷
46.0
205
乙烯
425
丁烯
-80
乙炔
305
异戊间二烯 -53.8 220
环戊烷
<-20 380
环己烷
-20.0 260
氯乙烷
510
对二甲苯
乙苯
萘 甲醇 乙醇 丙醇 戊醇 乙醚 丙酮 丁酮
25.0
525
15
430
80
540
11.0
455
14
422
15
405
32.7
300
-45.0 170
3.固体的燃烧
固体
熔化蒸发 或分解
液体
气体
蒸发
熔化蒸发或分解
氧化分解
着火
燃烧
图3-2燃烧时间与温度的变化曲线
三、燃烧的类型
1.闪燃和闪点
当可燃液体表面蒸气达到一定浓度,且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性气体混合 物时,若有明火与该液体表面接近,液体表面的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即自行 着火,产生瞬时燃烧,即为闪燃。
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为该液体的闪点。
45<t≤120 苯酚、戊醇、柴油、重油

>120
润滑油、桐油、植物油、矿物油、甘油
表3-3 一些常见可燃物质的燃点(℃)
物质名称 燃点
物质名称 燃点
赤磷
160
聚丙烯 400
石蜡
158~195 醋酸纤维 482
硝酸纤维 180
聚乙烯 400
硫磺
255
聚氯乙烯 400
物质名称 燃点
吡啶
482
有机玻璃 260
松香
216
樟脑
70
第二节 爆炸的基础知识
• 一、爆炸概述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
时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特点:
1. 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 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 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4.使周围建筑物或者装置发生震动或遭受破坏。
30~74
>74
燃爆逐渐减弱 不燃不爆
表3-5 一些气体或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
物质名称
天然气 城市煤气 氢 氨 一氧化碳 二硫化碳 乙炔 氰化氢 乙烯 苯 甲苯 邻二甲苯 氯苯 甲醇 乙醇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下限
上限
4.5
13.5
5.3
32
4.0
75.6
15.0
28.0
12.5
74.0
1.0
60.0
• 二、爆炸的类型
1. 物理性爆炸
特点是造成发生爆炸的介质化学性质不变。

(变化的是介质状态参数,如锅炉爆炸)
2.化学性爆炸

特点是经过化学反应转变成另外的物质,在极短
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产物(冲击波)。

简单分解爆炸:叠氮银爆炸
分类: 复杂分解爆炸:硝化甘油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3.0
15.5
第三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一节 燃烧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爆炸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防火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 第四节 燃爆扩散及蔓延的控制 第五节 消防安全技术 第六节 常见火灾的扑救 第七节 案例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燃烧的基础知识
一、燃烧概述
1.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燃烧特征:
1.5
82.0
5.6
41.0
2.7
34.0
1.2
8.0
1.2
7.0
1.0
7.6
1.3
11.0
5.5
36.0
3.5
19.0
物质名称
丙醇 丁醇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甲醛 乙醚 丙酮 汽油 煤油 乙酸 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硫化氢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下限
上限
1.7
48.0
1.4
10.0
5.0
15.0
爆炸下限 低于下限,体系内含有过量空气,其冷却作用阻止火焰蔓延; 爆炸上限 高于上限,含有过量可燃性物质,氧气不足,火焰也不能蔓延。
表3-4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不同体积比例组成的混合物燃爆情况
CO在混合气中所占体积/% <12.5
燃爆情况
不燃不爆
12.5 12.5~30 30 轻度燃爆 燃爆逐步加强 燃爆最强烈
2.自燃和燃点
可燃物在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后,在不接触火源的情况下而自行燃烧 的现象。
燃点是物质能被点燃的最低温度。
3.点燃和着火点
可燃物质与明火直接接触引起燃烧,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 的现象。又称为强制点火。
注意!!!
(一)自燃与点燃的区别:
自燃时可燃物由于受到外界热源间接加热,受热比较均匀,发生燃烧 时可燃物整体温度较高,燃烧几乎是在整个可燃物或相当大的范围内同时 发生。
放热 发光 生成新物质
2. 燃烧条件(必要): a)有可燃物存在;
b)有助燃物存在;
c) 有点火源。
燃烧充分条件:三个必要条件达到足够的量才能发生。
第一节 燃烧的基础知识
二、燃烧的过程
1.气体的燃烧 情况简单,比较容易燃烧
2.液体的燃烧 通常先蒸发成气态,而后蒸气氧化分解开始燃烧。
蒸气燃烧 分解燃烧
-10
-14
甲酸甲酯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乙胺 丙胺 二甲胺 二丙胺 氢 硫化氢 二硫化碳
<-20 450
428
-37.2 430
-18
<-20
-6.2
7.2
560
260
-30
102
表3-2 一些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
油品名称
闪点
汽油 煤油 轻柴油
<28 28~45 45~120
自燃点
油品名称 闪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