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可口可乐公司介绍

3P策略:
Pervasive(无处不在)——使可口可乐产品随手可得
Piece relative to value(物有所值)——可口可乐产品
必须物有所值
Preferred(情有独钟——使可口可乐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首选
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市场皆处领导地位,其销 量远远超越其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被列入 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饮料行业的霸主。
可 口 可 乐
Andrew
目录:
1.公司简介
2.营销战略
公司简介
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 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
可口可乐(中国):
可口可乐早在1927年就在中国天津、上海建立装瓶厂, 197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重返中国市场, 自1981 年起先后在北京、大连、南京、西安、武汉、杭州、广州等地建立合资 瓶装企业, 并于1988年在上海建立可口可乐浓缩液厂,除使中国大陆装瓶厂摆脱使用进口 浓缩液外,还出口东南亚。 可口可乐成为中国市场最畅销的饮料品牌。
名称由来
合伙人罗宾逊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 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的K改C,于是 CoCa-Cola便诞生了。
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 还比英文更有寓意。 可口可乐四个字生动地暗示出了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 好喝、清爽、快乐——可口亦可乐。让消费者胃口十足,“挡不住的感觉”油然而生。 上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已在上海 生产,一开始翻译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中文名字, 叫“蝌蝌啃蜡”,因听起来怪诞,口味也新奇,所以销量一直不好。于是可口可乐 专门负责海外业务的出口公司,公开登报悬赏350英磅征求译名。当时身在英国的一 位上海教授蒋彝,便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为可 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口可乐宏观环境分析

可口可乐宏观环境分析可口可乐公司一般宏观环境分析一、可口可乐公司简介世界最大的软饮料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亚特兰大。
1989年资产额82.825亿美元,雇佣职工2万多人。
可口可乐公司1919年9月5日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
1960年进入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的行列;1983年居第48位。
1960,198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资产额和净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2,、11.5,和12.3,。
可口可乐公司制造和分配浓缩软饮料和果汁,它的产品可口可乐是从可口和可乐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取出液汁制成的一种饮料。
作为该公司主要部门的软饮料每年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80,。
软饮料产品占公司总利润的 88,。
可口可乐美国公司(CoCa-Cola USA)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销售商;该公司食品部制造和销售冷冻、浓缩柑橘和各种果汁、柠檬晶、咖啡和茶。
酒类部门生产和销售各种牌号的酒,主要销于国内市场,是美国第四家最大的酒类生产和销售者;该公司还生产塑料薄膜以及其他消费产品如防臭剂、湿手巾纸等。
可口可乐公司是举世闻名的汽水大王,它在全球各地有500余种产品销售,其中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芬达四大品牌,在全球最畅销汽水前5位中独占4位。
Coca-Cola 广告遍天下。
该公司重视国际市场,在外国就地制造,就地销售,获取厚利。
1981年,该公司在国外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2,,销售活动分布在145个国家和地区。
在饮料、食品和其他方面,该公司在国外拥有8家子公司。
在国外的装瓶厂子公司有15家,在美国特拉华州的2家子公司——可口可乐国际公司和可口可乐出口公司,参加可口可乐公司的出口活动。
可口可乐早在1927年就在中国天津、上海建立瓶装厂,197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重返中国市场,自1981 年起先后在北京、大连、南京、西安、武汉、杭州、广州等地建立合资瓶装企业,并于1988年在上海建立可口可乐浓缩液厂,除使中国大陆装瓶厂摆脱使用进口浓缩液外,还出口东南亚。
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Coca Cola
五、New Operational Management Structure
Background
Atlanta, march 4, 2001- Consistent with its strategy to meet the changing needs of consumers everywhere, the Coca Cola company (NYSE: KO) today announced a new operational management structure. COMPANY CHAIRMAN AND CEO Doug Daft said, we enter the next phase of our company growth, it is clear that our new business model demands a new management approach.
可口可乐的特许装瓶商:(A) 独立经营,具有 不同的利润水平和资本结构,难以形成统一价 格;(B)长期独占销售权,不积极推动销售 规模的扩张;(C)缺乏资本,无法投资于新 的装瓶技术、交货技能和方法。 这种生产和销售体系逐渐成为大型占领大型超级 市场和高利润销售区域的障碍。
Coca Cola
四、新的经营模式
5、进军海外市场
进军国际市场所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就 是市场的不连续性问题。所以跨国企业 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属地化问题。 可乐公司致力于与若干东道国的大型的、 先进的“骨干”装瓶商进行合作,为所 在地区或国家提供可口可乐。目前,已 经在东欧、西欧、拉丁美洲、澳大利亚、 东南亚等地建立了 强大的骨干装瓶商的 网络。
采用资本运作等有效手段,增 加股东的价值
可口可乐公司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可口可乐公司产品营销策略分析系 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经济学专 业: 经济学学 号: 0806111088姓 名: 毛亚林指导教师: 管琳 2012年5月12日装订线可口可乐公司产品营销策略分析摘要可口可乐公司,自1886年创立以来,一直以其可口的碳酸饮料系列产品及出色的市场营销策略风靡全球,历经126年长盛不衰。
文章先对碳酸饮料市场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面对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他们之间营销方式的不同,重点研究可口可乐公司营销策略,得出其在世界市场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
文章重点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实施的品牌与包装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以及广告策略,并对其策略进行分析,得出其成为国际碳酸饮料企业巨头的原因和方式。
相信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的分析,定会使国内饮品企业有所感悟。
关键词:可口可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国内饮品企业ABSTRACTCoca-Cola Company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886, its delicious carbonated beverage series products and excellent marketing strategy has been sweeping the world, after 126 years of enduring.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 the marketing environment of the carbonated drinks market, the marketing environment faced by the Comparison of Coca-Cola Company and PepsiCo, the analysis of their marketing methods, focus on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Coca-Cola Company, drawn to its success in the world market the secret lie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ca-Cola brand and packaging strategies, pricing strategy, distribution strategy, and advertising strategies, and its strategy for analysis, obtained as the cause and manner of the giants of international carbonated beverage companies. I believe tha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Coca-Cola products, will make a domestic beverage companies have some perception.Keywords: The Coca-Cola Company Market marketing strategy Domestic drinks enterprise目录前言 (1)一、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2)(一)可口可乐公司的产生 (2)(二)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二、碳酸饮料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一)碳酸饮料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二)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营销环境对比分析 (3)三、可口可乐营销策略分析 (5)(一)可口可乐的品牌与包装策略 (5)(二)可口可乐的定价策略 (6)(三)可口可乐的分销策略 (7)(四)可口可乐的宣传策略 (7)四、可口可乐公司营销策略的评价 (9)(一)市场调研越细越好 (9)(二)营销队伍的日常科学管理 (9)(三)区域市场深度营销 (10)(四)销售网络构建与市场覆盖密度相协调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合肥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前言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战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为实现其整体经营战略目标,在充分预测和把握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变化的基础上的,对企业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市场营销所做的计划[1]。
可口可乐促销计划书

可口可乐新年促销计划书一、可口可乐公司简介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目前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
可口可乐自1979年重返中国后,已在中国投资达20亿美元。
截止2009年10月,可口可乐在中国区已建有39家装瓶厂。
过去5年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业务持续以两位数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已是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
二、市场现状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人均每年饮用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数量是28瓶,在中国具有先发优势的可口可乐在一线城市优势比较明显。
目前在北京市场,可口可乐现调饮料机的数量有2000多台。
整个北京市场上可口可乐的市场占有率比大概是60%。
可口可乐去年在中国一年内新增了近3000名销售人员、29万个销售点以及14.6万台冷饮设备。
通过新厂的建立和投产,这家公司提高了更多区域的覆盖和渠道的开发,开始占领或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夺新的市场。
2009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装瓶厂总数达到39家,可口可乐希望在3年的时间里投入20亿美元来拓展中国这个新兴市场。
可口可乐销售对象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从几岁的小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人,而主要销售对象仍是年轻人。
三、促销活动内容(一)促销目的此次促销活动的主要目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激发消费者重复性购买以及提升产品销量10%。
(二)促销对象此次促销活动主要目标客户群定为16—28岁的年轻人群。
由于可口可乐的形象定位是“激情,时尚,快乐”,所以消费者定位在积极向上、接受能力强、青春活力、追求时尚激情的年轻人,而16—28岁是最符合定位的群体。
(三)促销主题本次促销方案主题是围绕新年的促销方案,通过与超市联合促销的形式,以产生同超市双赢的结果。
此次促销活动的宣传语:“可口可乐,新年幸福的选择”。
(四)促销地点和时间活动地点:北京18家大卖场(例如沃尔玛,乐天玛特)活动时间: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月4日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26日前期准备2010年12月27日——2010年1月4日正式促销2011年1月5日——2011年1月6日活动总结(五)促销产品本次活动主要促销原味可口可乐的罐装和600ml及2.5L家庭装的。
可口可乐简介

一、简介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 beer(沙士),水果国度(Fruitopia)以及大浪(Surge)。
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
除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可口可乐外,可口可乐公司还生产全球前5大饮料中的另外3个,包括健怡可口可乐、雪碧和芬达,以及大量其他种类的饮料,包括无糖饮料、水、果汁和果味饮料、茶、咖啡和运动饮料等。
通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2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每日享用超过13亿杯可口可乐产品。
二、理念当我们能够使员工快乐振奋而有价值,我们就能够成功地培育和保护我们的品牌,这就是我们能够持续地为公司带来商业回报的关键!老朋友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三、可口可乐之父因为他相信将来这种饮料主要是在饮料机中的销售。
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Kandler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在1919年,Elntst-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Asa Kandler的继承人手里买下Coca-Cola公司,到了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Coca-Cola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Coca-Cola的CEO,Woodruff开始与公司装瓶特许经营商一起努力,无论消费者何时向地想要Coca-Cola都能得到满足,他推动装瓶商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并且强调如果Coke不能在消费者口渴时立刻得到,那么市场将永远失去。
可口可乐公司的ERP模式简介

商猜测未来商品需求,负起零售商补货的责任,在供 给链中,各成员互享信息,维持长久稳定的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
(三)ECR(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
即“有效客户反应”,ECR是1992年从美国的食品杂 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它是在商品的 分销系统中,分销商和供应商为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 成本和费用,是价值链最短,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展开D&,需求和营运计划)项目。这个项 目通过推动10大流程,建立了一个基于需求预测管理的供 应链计划流程。
增加了一个中央规划功能,于200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集 团供应链计划中心,以统一的规划预测做出最经济合理的 资源分配。
供应商JDA的ERP系统,建立了一个整合的系统平 台,从而支持整个可口可乐集团饮料市场区域整合 的规划与协调。
六、可口可乐ERP的优缺点及建议
优点
建议 缺点
(一)优点
优点一 ERP最大的特点是标准化,通过眼和手管理不到的 则可以透过信息系统来进行管理。
优点二 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管理思想、管理要求真正落地, 因为系统里的数字是造不了假的。这样就避免人为 造成的疏漏
优点三
整个业务全部进入ERP系统,保证了集成性。能够支 持企业未来与多种异构系统实现高效整合。而且该平 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
七十年代
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 市场需求变动加快, 企业对内部资源计划 管理的范围随之扩大, 从以前单纯的物料计 划扩展到对生产过程 的物料、人力和机器 各项资源进行计划和 控制,为此闭环MRP 增强了生产管理的应 变能力和进一步提高 市场竞争力。
可口可乐公司简介,战略,目标,文化

⟦∗∗∗∗∗∗∗∗∗∗∗∗∗∗∗∗∗∗∗∗∗∗∗∗∗∗∗∗∗∗∗∗∗∗∗∗∗∗∗∗∗∗⟧1.公司简介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 (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 beer(沙士),水果国度(Fruitopia)以及大浪(Surge)。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1核心技术能力可口可乐的核心技术就是它的独特配方———神秘“7X”。
这属于可口可乐的特有基础资源,也是可口可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可口可乐公司核心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他的神秘配方,自1886 年在美国亚特兰大诞生以来保密达120 年之久。
截止到2000 年,知道可口可乐秘方的不到10人,而在合作伙伴的贸易中,可口可乐一直向合作伙伴提供半成品。
获得许可的生产厂商只是得到将可口可乐的原浆配成可口可乐成品的技术和方法。
得不到原浆的配方。
可口可乐秘方的传奇故事也被广为流传。
可口可乐里的占总量不到1 %的“神秘物质”。
维系了可口可乐100 多年之久。
2.2核心文化能力可口可乐公司的核心企业文化能力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项: 2.2.1可口可乐的大众文化底蕴。
强调可口可乐是大众化的清凉饮料,消暑解渴,提神爽胃,奠定了可口可乐长期可持续展的基础。
可口可乐非常贴近大众贴近生活。
可口可乐在得到顾客的认同后,保证质量与口味的稳定。
长期以来人们把喝可口可乐当成了一种习惯。
因此在20 世纪30 年代经济大萧条和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口可乐的制造商们仍旧能够才赚很多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 beer(沙士),水果国度(Fruitopia) 以及大浪(Surge)。
苏醒(revive)是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为配合可口可乐公司的软饮料市场推进计划,特进行本次广告策划,本次策划将为“苏醒(revive)”饮料塑造独特的市场形象,并以全新的方式推向市场。
本次策划书的文本结构如下:市场分析-饮料中国品牌发展历程产品分析-自身产品特点/对手产品特点销售与广告分析企业营销战略-企业目标与市场策略企业广告策划-广告目标/广告对象和市场/广告策划主题/广告创意设计广告媒介策略-公共关系策略-广告效果预测,评估-实施策略一 :市场分析(一)饮料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1980年全国饮料产量达到 368.0万吨,2000年产量达到2845.72万吨,比1980年增涨了7.73倍。
2012年1、2月份全国的饮料产量达到1592.86万吨。
据有关专家估计全年产量有望突破一亿吨。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饮料市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9 混沌中前行可口可乐作为第一个外资企业重返中国市场,世界第一品牌将为中国饮料行业带来无数痛并快乐的回忆。
可口可乐公司与中粮签订协议的时间比中美宣布正式建交还早四天,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早五天,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但国产品牌如如后春笋一般冒出。
1982年年初,可口可乐开始在北京市场进行内销。
4月,呼和浩特市国营红旗奶牛场领取营业执照,该牛场是伊利集团前身。
1983年,三鹿率先研制、生产婴儿配方奶粉。
此后三鹿多次开国内同行之先河:率先创造并推广“奶牛下乡、牛奶进城”城乡联合模式等。
1984年健力宝饮料问世。
1985年,广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成立。
1987年杭州娃哈哈成立,后来连续10年稳坐中国饮料行业龙头的位子。
1988年,百事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前身为广东东莞黄江保健饮料厂的太阳神也于当年成立,之后其生产的营养饮料畅销全国,也是国内第一个运用CIS成功的典范饮料企业。
1989年乐百氏创办于当年,创始人为何伯权。
3月,上海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成立。
这段期间,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料市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产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第二阶段——1990——1999 摸索中发展这一阶段,是饮料群雄并起的时代,特别是水在这一阶段超越碳酸饮料成为第一大品类。
国内本土的企业也逐渐登上舞台表演,上演一幕幕苦辣酸甜的人间喜剧。
渠道策略上,两乐的直控终端模式开始慢慢发力,健力宝和旭日升的大代理商+批发的渠道模式将逐渐被打败,就想当年火枪洋炮打败中国的土枪石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虽然这个过程让很多国人痛苦。
1990年亚运会上,健力宝成为最大的赞助商,一举奠定饮料霸主的地位。
上海百事可乐工厂也于该年投产,以后其工厂的年利润将超过1亿人民币,在所有中国百事可乐合资厂中是最高的。
全国饮料产量猛增到330万吨。
1992年,北京汇源成立,主营果蔬汁饮料。
“娃哈哈”一举跻身全国工业企业利税500强行列。
1993年怡宝公司成立,其以后在华南的水市场多年稳居第一。
河北冀州供销社改名为旭日升集团。
1994年在全国有108家灌装厂,实力最强的天府可乐——终于不敌洋可乐的凌厉攻势而与百事合资成立了公司。
1995年国内饮料市场正在酝酿多元化的格局。
娃哈哈、乐百氏的乳酸菌饮料在儿童饮料市场初露锋芒,椰树在长江以南颇受欢迎,露露则称雄北方。
饮料包装也呈多元的局面,市场开始出现PET瓶,同时马口铁罐、利乐包也分去了玻璃瓶的一大部分市场份额,铝罐也不再是单一的三片罐,两片罐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经营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本年成立。
1996年,农夫山泉于该年成立,功能饮料红牛这年进入中国,旭日升在这一年打出冰茶的广告,法国的达能于这年与娃哈哈合资。
1997年纯水企业数量激增,数量达到矿泉水企业的数倍。
但年产过5万吨的只有娃哈哈和乐百氏,后来者的农夫山泉以“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差异化品牌策略打动了亿万国人。
这一年的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排名中国饮料行业第一。
1999年,牛根生的蒙牛正式注册成立。
在1999年底第一次超过碳酸饮料成为饮料业第一大品类。
第三阶段——2000——2008跨越中反思这一阶段是中国饮料史上的大发展阶段,饮料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
但同时也是外资巨头控制中国饮料市场的格局的形成阶段。
2000年,农夫山泉将瓶装水的价格降为1.5元/瓶,瓶装水价格战爆发。
饮料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跨国饮料公司借此加快了中国的步伐。
本年度的饮料热点当属统一的鲜橙多,不经意间销了10个亿,创造了一个成熟市场少有的神话。
2002年一番龙争虎斗之后,康师傅夺得茶饮料的霸主地位,卖了近13亿瓶茶饮料,统一、娃哈哈紧随其后。
可口可乐的酷儿果汁以独具特色的产品定位迅速打开市场。
一直是瓶装水市场老大的娃哈哈在这一年各类饮料总产量首次超过了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饮料总量,达320万吨,逾150亿瓶,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
这是娃哈哈十年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让饮料市场稍显冷清。
乐百氏趁机推出了运动饮料“脉动”,销售情况出人意料的好,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销售额达到了几亿元。
但同时,市场的变化趋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饮料市场逐步进入多元化发展局面。
2004年,本年的饮料热点当属功能饮料。
乐百氏的“脉动”、娃哈哈的“激活”、养生堂的“尖叫”、雀巢的“舒缓”、统一的“体能”、康师傅的“劲跑”、汇源的“他+她”等功能性饮料品牌,掀起了继“碳酸饮料——瓶装水——茶饮料——果蔬汁饮料” 之后的功能饮料的第五次浪潮。
2005年蒙牛乳业与湖南卫视联合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年度赛事,这一赛事成为当年的一大热门,并帮助蒙牛酸酸乳从7个亿增长到23个亿,销量直追伊利。
2007年达利集团正式进军饮料市场,其主打产品也是绿茶和凉茶。
但是饮料渠道和休闲食品的渠道还是有很多的区别的,导致了达利园的饮料不能迅速的达到终端,浪费了很多广告费。
果汁饮料替代碳酸饮料成为第二大饮料品类。
本年饮料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流行刮瘦身风,成本的上升是一大因素。
2008年王老吉取代可口可乐成为中华第一罐,并为灾区人民捐款一个亿,同时利用网络营销使自己的品牌美誉度和销量都进一步提升。
宝矿力由于有先见之明,很早就赞助了国家体育总局,成为运动员训练专用饮料,在奥运期间其上镜率反而高过其他奥运真正饮料赞助商,美誉度和销量都有不小增长。
接着先是康师傅矿物质水的水源门危机爆发,之后是三鹿事件的爆发使整个牛奶行业元气大伤。
饮料行业开始整体反思诚信和质量安全问题。
在这一年,饮料行业的产销量超过6000万吨,比三十年前的20多万吨,增长了近300倍。
(二)现有市场竞争格局发展2011年十佳饮料公司: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椰树、汇源、统一、娃哈哈、露露、康师傅、红牛和卡夫。
十佳茶饮料:原叶茶饮料、娃哈哈、康师傅、王老吉、麒麟KIRIN、立顿茶饮料、三得利差饮料、农夫山泉茶饮料、黄振龙凉茶、邓老凉茶。
十佳运动饮料:红牛、健力宝运动饮料、宝矿力水特、佳得乐运动饮料、脉动运动饮料、怡冠运动饮料、体饮平衡饮料、尖叫运动饮料、力水运动饮料、维体运动饮料。
本土饮料企业的竞争力不足,特别是两乐在中国一二线市场的布局都已经基本成熟,一二线市场,几乎是外资饮料的天下,两乐、达能、麒麟、三得利、朝日、乐天。
国内饮料企业中,能与几大外资抗争的,屈指可数。
只有娃哈哈、农夫、王老吉等几家而已,蓝剑饮品、怡宝、润田、惠尔康、今麦郎、天喔等只是偏安一隅,很难向全国扩张。
当年全国实力最强的八大老国有碳酸饮料厂家是:重庆的天府可乐、广州的亚洲汽水、北京的北冰洋饮料,山东的崂山可乐、河南的少林可乐,上海的正广和、沈阳的八王寺汽水厂、天津的山海关。
但是,“两乐”凭借凌厉的市场攻势在碳酸饮料市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国产碳酸饮料节节后缩,兵败如山倒。
当时,国产八大饮料中只剩上海的正广和还没有被“洋化”,这就是被我们称之为“两乐水淹七军”的饮料事件。
所以,本土饮料企业的整体营销竞争力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并不如同销量一样让人感到欣慰。
(三)消费者分析在产品知名度上,调查发现现有的饮料市场的众多品牌之中,多数消费者能首先想到的品牌以可口可乐、康师傅、达利园居多,比例分别是21.05%、15.79%、13.16%。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汇源、康师傅和可口可乐这三个品牌是多数人都曾经喝过的饮料品牌,所占比例分别是15.74%、14.47%和13.19%。
而消费者最常购买的饮料品牌分别是可口可乐、康师傅、以及百事,其中可口可乐占的比例最大,占15.46%,康师傅占14.43%,百事占13.40%。
但是消费者最喜欢的品牌中,康师傅、可口可乐、王老吉和娃哈哈分别以15.87%、14.29%、12.70%以及12.70%的比例位于前列,而口感好喝品牌形象好成为消费者喜好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王老吉,由于在汶川地震后慷慨解囊,在众多人心中树立了很好的品牌形象。
在饮料购买频率方面,绝大多数人的购买周期是几天一次,占了总体的65.12%。
其中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方面又有差异,女性的购买频率略高于男性。
18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购买频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购买频率总体是呈下降的态势。
而在购买地点的选择还是那个则以就近购买和超市购买为主,分别占42.22%和37.98%。
(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一方面,总体而言,在金融危机下,对饮料行业整体的发展其实影响不大。
但对中高端饮料的影响可能大一些。
08年第四季度、2009年来看,经济的不景气对中高端饮料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比如,红牛08年在东莞、深圳,销量都下滑不少,09年业绩整体也不乐观;王老吉08年在北方的增长也受阻,09年则全面下滑。
中低端的饮料则应该继续保持15%左右的速度发展,从最近几年来分析,饮料行业的产量增速大致是GDP的两倍左右。
其实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比如美国和日本,在经济不景气时饮料行业还是可以增长,只有当人均饮料消费量达到一定临界点时,超出世界饮料平均消费水平十几倍之后,才会停滞和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