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清酒历史
日本的酒文化

日本的酒文化日本的酒文化日本的造酒文化源于中国,日本的风土将其精练,并发展成现在的清酒。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日本的酒文化,供大家阅览!日本酒文化的等级日本的造酒文化源于中国,日本的风土将其精练,并发展成现在的清酒。
它的发展历程是经验不断总结、完善和高质量原料的追寻过程。
清酒种类繁多,该如何分辨呢?从前,日本人以特级、一级、二级等不同等级来区分日本酒的好坏。
但是现在日本酒的分等制度已经废除,因此一般人无法一眼就分辨出日本酒的优劣。
目前,日本酒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有特定名称的日本酒以及称为普通酒(或经济酒)的日本酒。
特定名称的日本酒从本酿造酒到大吟酿酒,一共分为8种,这些酒都属于从前一级以上的特级酒。
而相对较便宜的普通酒则占了所有日本酒的8成。
日本酒文化的流派根据日本造酒工会中央会的调查,日本各地每年酿制的日本酒大概有140万公升。
最近10年来,产量略有减少的倾向。
不过,价位较高、有特定名称的日本酒却大受欢迎,以明显的幅度持续增长。
以本酿造酒为例,1986年的年产量大约有8.7万公升,到1992年就增长了一倍多,达到21.2万公升。
包括大吟酿酒在内的吟酿酒也同样由9500公升成长到2.65万公升。
从日本酒的名称可以猜得出日本酒的等级,从酒瓶上的标示也可以看出酒的.来历。
一般日本清酒的标示内容包括产地、酿造者(日文汉字以杜氏称之)出身地、原料米比例、日本酒度以及氨基酸度等。
从酿造者的出身地可看出不同流派的酿造法。
日本北部的口味较清淡、西部的味道来得较为丰润,品尝时可以从中体验不同的风味。
日本酒文化的j传说日本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有这么一说,每年成人节(元月15日),日本年满20周岁的男男女女都穿上华丽庄重的服饰,所谓男着吴服,女穿和服,与三五同龄好友共赴神社祭拜,然后饮上一杯淡淡的清酒(据日本法律规定不到成年不能饮酒),在神社前合照一张饮酒的照片。
此节日的程序一直延至今日不改,由此可见清酒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酒类知识---清酒

二战后清酒这一古老
的工业,受到了啤酒 的巨大冲击 。
A
4
⑵⑴
清
浸精
酒
泡米
制
作
流
程
A
5
清酒制作流程
⑶蒸煮
A
6
⑸⑷ 发制 酵曲
清 酒
制
作
流
程
A
7
清酒制作流程
⑹压榨 ⑺装瓶
A
8
清酒的分类
按照酿造方法分类:
(1)、本酿造酒:每 1吨白米的料液加 100% 的 酒 精 不 超 过 120L的酒。
A
19
清酒的选购
从日本酒的名称可以猜得出日本酒的等 级,从酒瓶上的标示也可以看出酒的来 历。
一般日本清酒的标示内容包括产地、酿 造者出身地、原料米比例、日本酒度等。
日本酒度,代表的是酒的辛辣程度,负 号代表的是甜味、正号代表口味辛辣。
A
20
清酒的选购
较昂贵或高级的清酒印有吟酿或大吟酿, 或有中吟酿。
菊正宗清酒有独特 “干口” (DRY)的口
香及色泽。
感,其口味非常芳香
浓郁
A
14
清酒的著名酒牌
其他比较著名的品牌有:
上善如水—意是“饮酒的
感觉就像奔流的水一样向 四面八方流淌”。
朝香—意即“酒的清香就
像清晨扑面而来的空气一 样,怡人惬意”。
松竹梅—松、竹、梅,日
本庭园中高贵的植物,此酒
就像它们一样给人和谐自然 又不失高贵的感觉。
的“僧坊酒”方法。
16~19世纪,在封建社会中,
清酒的酿造方法和技术广泛流 传,清酒酿造业得到迅速发展。
A
3
清酒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日本酒的文化

ごあ ざり いが まと すう 。
日 本 酒 の 文 化
日本酒的历史
弥生时代<BC4世纪~AD3世纪>中国传入水稻文化,日本酒文化开始起源
大和时代<4世纪~7世纪> 酿酒文化开始传播
奈良时代<710年~784年> 奈良时代初期,以米趜的酿造法开始普及,朝廷 酿造体制正式成立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 清酒出现在政治祭祀,和宗教仪式上 鎌仓 室町时代<1185年~1573年>现在的清酒酿造就在这时代成了最初的原 型 安土 桃山时代<1568年~1600年>清酒的产量和质量飞跃大增,正式开始了 近代清酒工业的时代 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政府开始征收酒税,同时禁止自家酿造清酒 大正 昭和 平成时代<1912年~现代 >不段加入新的酿造技术元素和饮酒文 化元素
日本是一个礼节之邦 ,和中国一样爱好有 朋自远方来共饮一杯 ,爱好以酒做礼互相 赠予,但讲求很多。 如若有朋自远方来三 五知己把酒言欢自少 不了冰上一壶松竹梅 。
与中国人在大酒店大摆筵席 不同,日本人喜欢在小酒馆 喝酒,而且喜欢去同一个酒 馆 。日本人喜欢去“居酒屋 ”,首先是因为这种酒馆一 般都是风情万种的老板娘经 营。其次,这样的小酒馆应 该是日本工薪阶层发泄感情 的最重要的场所 。
日本的9大清酒品牌:大关、日本盛、月桂冠、 白雪、白鹿、白鹤、菊正宗、富贵、御代荣。
白鹤清酒
日本国白鹤酒造株式 会社创业于1743年, 有着250多年的悠久 历史。长期以来,白 鹤清酒作了一种高品 位的名酒而在世界上 享有盛誉
月桂冠清酒
月桂冠的最初商号名称为 笠置屋,成立于宽永14 年(1637年),当时的酒品 名称为玉之泉,其创始者 大仓六郎右卫门在山城笠 置庄,也就是现在的京都 相乐郡笠置町伏见区,开 始酿造清酒,至今已有 360年的历史。
日本清酒扫盲大百科

日本清酒扫盲大百科日本菜以鱼类海鲜为主,吃日本菜喝威士忌,因酒性太烈,破坏了日本菜的鲜美,喝啤酒又觉得“味”不足,还是香醇爽口的清酒配上日本菜才有滋有味,再合适不过了。
自古以来,日本人最喜欢清酒却是名不虚传。
★所谓清酒所谓“清酒”,是用秋季收获的大米,在冬季经发酵后酿成的。
可以说,“酒是米、水以及酒曲子的艺术结晶”。
古时候日本只有“浊酒”,没有清酒。
后来有人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淀,取其清沏的酒液饮用,于是便有了“清酒”之名。
由于最近的五百年间日本本土战事不断,国家政策动荡,改革浪潮汹涌,日本清酒的近代史还是相对曲折的。
在经过了一系列黑历史之后,因为发现了适宜于酿酒的被称为宫水的优质水源,并出产日本酒的主要原料的优质大米,再加上海运变得便利,日本兵库县的滩五乡逐渐享誉日本全国,成为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最重要的清酒产地。
★所谓辛口“辛口”这个词在大部分日本料理菜单上都能看到。
就是“辣”的意思。
与之相对的“甜”,日本人将之叫做“甘口”。
日本人喝清酒也有辛党和甘党,就像中国也有咸党和甜党之分。
不过据说在日本有这样一个习俗:只有经济大好的时候才流行喝“辛口”;经济一衰退,人人愁眉苦脸,还喝什么“辛口”?当然流行甜的。
★所谓吟酿日本清酒的等级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历史悠久。
主要是受欧洲葡萄酒和烈酒分级的影响,想着自己也算是个发达国家,于是也开始为自己的清酒划分出等级。
日本人认为:大米表层是由蛋白质组成,影响清酒的口感,大量抛光后仅剩米心部的淀粉,可让清酒口感达到最佳,并会具有香蕉、苹果这样水果的香气。
于是,日本人在酿造一款清酒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磨米,将大米最外层的“粗糙”部分磨掉。
而剩下用于酿酒的那部分,日本人用“精米步合”来衡量磨米的程度。
(“精米步合”这个词在英语里有的人索性直接翻译成“waste”……)在传统日本语的说法中,用“几割几分”来表示精米步合,如“四割五分”就是45%的精米步合。
现在的日本清酒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分级:纯米大吟醸:由纯米酿造,精米步合低于50%,是清酒中的极品纯米吟醸:由纯米酿造,精米步合最高为60%本酿造:可添加食用酒精,精米步合70%以下即可著名美食作家蔡澜曾这样形容过大吟酿:““大吟酿”为什么身价百倍?主要是浪费!真正会喝的人,只欣赏未削过的米酿成的所谓“普通酒”,不去碰造作的“大吟酿”。
日本清酒的发展史

日本清酒的发展史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日本清酒的发展史》的内容,具体内容: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
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
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
发展历史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
1...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
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
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
发展历史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
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
在大型的宴会上,结婚典礼中,在酒吧间或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清酒。
清酒已成为日本的国粹。
据中国史书记载,古时候日本只有"浊酒",没有清酒。
后来有人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淀,取其清沏的酒液饮用,于是便有了"清酒"之名。
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朝鲜古国百济与中国常有来往,并成为中国文化传人日本的桥梁。
因此,中国用"曲种"酿酒的技术就由百济人传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酿酒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到了公元14世纪,日本的酿酒技术已日臻成熟,人们用传统的清酒酿造法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尤其在奈良地区所产的清酒最负盛名。
自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之后,日本清酒的质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酒商往清酒中对入大量的食用酒精,以增加酿酒量,牟取暴利,使清酒所具有的独特风味黯然失色。
因此,日本老人称这种低劣的清酒为"乱世之酒",赞誉原来纯正的日本清酒为"太平之酒"。
由于清酒酿造业受到历史上"乱世"的影响,给日本消费者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加上新一代日本人崇尚饮用啤酒和烈性酒,所以清酒的销售量逐年下降。
今天,日本清酒的质量虽然已恢复其原来的水平,并且利用现代酿造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但其产品仅占日本酒类市场销售量的15%。
日本清酒

日本清酒清酒(せいしゅ)也称为日本酒(にほんしゅ),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日本特有的造酒技术酿造而成的。
就是我们所说的“米酒”了,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分类,主要是以喝法不同,才有了冷酒(れいしゅ)和热酒(热涧、あつかん)之分。
冷酒必须冷藏后喝,而热涧必须加热后喝。
清酒的诞生日本的造酒文化源于中国大陆,2000年前、江浙一带的大米种植技术和以大米为原料的酿酒技术传到了日本。
日本的风土将其精炼并发展成现在的清酒。
奈良县的三轮神社、京都府的松尾神社、梅之宫神社在日本因供奉酒神而非常著名。
三家神社所供奉的酒神代表了日本酿酒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情况。
三轮神社供奉的诸神中有一位「大国主命」神,他是日本土著民族的代表。
表明距今2000年前在同亚洲大陆交流时,大米的种植技术和以大米为原料的酿酒技术一同传到了「出云阿国」,这就是日本清酒的原型,清酒是日本民族的国酒。
松尾神社供奉的酒神据说是秦氏,他是距今1500年前从朝鲜半岛旅居日本的众多有技术的工匠中掌握酿酒技术的代表人物。
梅之宫神社供奉的「木花咲耶姬」神,传说他用大米酿制甜酒。
表明1200年前就开始了制麴酿清酒的起源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
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
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
在大型的宴会上,结婚典礼中,在酒吧间或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清酒。
清酒已成为日本的国粹。
清酒的特点日本清酒虽然借鉴了中国黄酒的酿造法,但却有别于中国的黄酒。
该酒色泽呈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其酸、甜、苦、涩、辣诸味谐调,酒精含量在15%以上,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日本清酒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
精选的大米要经过磨皮,使大米精白,浸渍时吸收水分快,而且容易蒸熟;发酵时又分成前、后发酵两个阶段;杀菌处理在装瓶前、后各进行一次,以确保酒的保质期;勾兑酒液时注重规格和标准。
如“松竹梅”清酒的质量标准是:酒精含量18%,含糖量35g/L,含酸量0.3g/L以下。
清酒知识点总结

清酒知识点总结清酒是一种以大米为原料,经过发酵和蒸馏而成的酒类。
它是日本的传统酒类,也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清酒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高级饮品。
清酒的制作过程复杂、精细,也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清酒的相关知识,包括清酒的历史、制作工艺、品种分类、风味特点以及饮用方法等内容。
一、清酒的历史清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
当时,日本的殷实人开始将大米酿造成酒。
至8世纪时,日本就已经有了专门用于酿造清酒的酒坊。
当时的清酒是直接用嵌木或土坛来保存的,古代的清酒带有浓烈的麦芽味,因而贵族喜爱。
到了12世纪清酒更是成为了贵族、武士和神官们慢慢咒斥的饮品。
除了此外,清酒还被用于祭祀神灵的供品,可见其地位之高。
清酒的酿造工艺和传统技术在日本一直被认为是国宝级的文化遗产。
在日本的精神世界中,清酒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现在,清酒已经成为了日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日本向世界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
二、清酒的制作工艺清酒的制作过程包括稻米的蒸煮、酿造、发酵和提炼等阶段。
首先选择优质的大米,并且经过精心加工,遵循一定的酿造工艺。
在稻米蒸煮阶段,蒸煮大米是制作清酒的第一步。
将大米和水混合,放入蒸锅中蒸煮。
蒸锅的温度和时间会直接影响清酒的品质。
然后在酿造阶段,经过蒸煮好的大米要进行酒曲和糖化麴的接种由于,发酵酒曲等蛋白质、糖类负责将水转化成酒。
之后在发酵阶段中,将酒曲和蒸煮好的大米、水装入酿酒桶中。
发酵桶要储存到水温恰当的场所,等待发酵。
待出现“清”和“泣”两种状态时,此外适合由粗大之醇酒提取酒精。
最后在提炼阶段,通过提炼方法可以提取出高纯度的酒精。
三、清酒的品种分类清酒根据酿造方法和风味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大吟酿、吟酿、特醇、纯米酒、料理酒和其它酒等六大类。
其中大吟酿是所有清酒中最高级的品种,它是日本清酒的代表品种。
大吟酿产于山田锦、美山锦、出羽燕等几个著名稻米产区,口感柔和,醇厚纯正、闻香芳醇。
日本清酒文化

这些清酒的风格和口感各不相
04
同,但都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
色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03
此外,还有一些以特定地区命 名的清酒,如山形县的月山、 京都的菊正宗等
Part 3
日本清酒的饮用 方式
日本清酒的饮用方式
一般来说,清酒可以常温饮 用,也可以冷藏或加热后饮
用
此外,在饮用清酒时,还可 以搭配各种美食,如生鱼片、 寿司、烤肉等,这进一步丰
现代的清酒生产商已经开始利用新的发酵技术和材料来开发出更多种类的清酒。例如,一 些生产商开始使用水果和其他天然材料来开发出新型的清酒,这些清酒的口感和风味更加 丰富和多样化。此外,一些生产商也开始探索使用其他谷物来代替大米作为主要的原料, 以开发出更多种类的清酒
除了在口感和品质上的创新,现代的清酒生产商也开始注重清酒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他们通过与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合作,推出限量版的清酒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收藏 家。此外,他们还通过举办品鉴会、展览和主题活动等方式,来推广清酒品牌和传统文化
x
以下是对日本清酒文化的详细介绍
Part 1
日本清酒的起源
日本清酒的起源
最初,这种酿造技术是用
于祭祀活动,后来逐渐发 展成为一种家庭酿造酒的
B
技术
日本清酒的起源可以追溯
A
到约2000年前,当时日本
开始使用大米、水、酵母
和酒曲来制作酿造酒
到了7世纪,日本开始引
入中国唐朝的酿酒技术,
C
这进一步推动了日本清
酒的发展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日
D
本清酒的技术不断改进,
并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
的各种类型和风格
Part 2
日本清酒的种类 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清酒历史日本清酒历史你喝清酒,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清酒吗?在对清酒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喝得出清酒真正的味道?想从一无所知变成清酒通吗?第一步你就必须先了解清酒的历史。
清酒之源~中华文化打开日本造酒史,我们可以说,假使没有中国,现在可能喝不到日本清酒……。
根据日本「大隅国风土记」记载,日本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当稻米种植技术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九州近畿地方就有用嘴咬嚼蒸煮过的稻米数分钟再吐到碗里发酵的「口嚙酒」,虽然是很简单的制程,不过却只有巫女才有嚼制口嚙酒的资格,可见酒在日本初现,即和宗教有所关联。
照日本历史的记载,口嚙酒时期约有五、六百年,一直到公元250年左右,中国的魏志东夷传中有关倭国之酒的记载,说明当时日本酒已经脱离口嚙酒的形式,而清酒名称的正式出现,则是在日本地方史「播磨国风土记」中首次披露,推算时间,日本历史首次出现清酒,约为公元400年左右。
综观日本的造酒史,其实清酒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出遣隋使与遣唐史,所带回日本的文化中,制酒正是其中的一环,而根据日本「古事记」记载,中国的曲先传到韩国,唐朝时再由韩国辗转传到日本,从此日本清酒原料中才加入了「曲」的成份。
因为隋唐文化的大量灌注,才让日本清酒得到改良与进化,也让日本人更重视酒的文化。
中华文化对清酒的影响有多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清酒的首席酿酒师从古至今都被称为「杜氏」,杜氏一名之由来,根据日本酒造史的考证,最有力的说法正是仿自中国酒神杜康。
清酒制度化之始~朝廷僧坊之酒在这个将酒神圣化的时代,酒与政治宗教息息相关,一般民众与清酒的距离还相当遥远……。
公元689年,日本朝廷正式设立宫内省造酒司,专司清酒之制造与研发,清酒的酿造体制至此完整。
隋唐文化的介入,让日本酒正式由「民族酒」进入到「朝廷酒」的时代。
酒被认定为是上天所赐,因此只有皇宫、大型庙宇与神社才能酿造,日本清酒在所谓的「朝廷酒」时代,是至为神圣与尊贵的,与当时的中国相比,酒在中国已经是公开贩卖的商品,在日本却遭到诸多的限制,可见当时日本朝廷对酒的重视程度。
严格说起来,现在日本清酒并未真实重现1400年前的制程与风味,现代日本清酒的制法,是承袭自公元927年所编撰的「延喜式」一书,该书不仅明载当时的律法与宗教仪礼,也明载了十五种类清酒的酿制法,延喜式所记载的酿法可以说是有正式完整记载流传下来最古早的清酒酿制法,当年以延喜式酿造法所酿制之清酒,只限使用于宗教仪式,一般平民百姓根本就不可能喝得到,与此同时,由庙宇神社所酿造的「僧坊酒」也与造酒司所酿之清酒齐名。
清酒变成平民化商品,大概始于公元1150年,当时日本以促进都市化及商业繁荣为要务,酒是与米有相等经济价值的产品,因此朝廷准许民间酿酒及卖酒,制酒中心由朝廷转到寺庙及神社,以京都为中心的酒屋也在此时兴盛了起来,不过民间卖酒的时间并不长久,随着日本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由也由朝廷转到幕府,统治者由贵族变成了武士,幕府与朝廷对酒的管理持相左意见,公元1252年,幕府就下了禁制令,破坏了所有的民间酒器,禁止清酒在民间贩售,日本造酒史称此事件为清酒发展的大倒退。
清酒大鸣大放期~江户地酒时代清酒至此总算全面开放,民众与酒的距离越来越近,清酒的平民化,让清酒的发展一日千里……。
清酒的禁制令,大大阻碍了清酒的发展,不过这段期间日本人发现了以65度低温杀菌的原理,算是清酒制造史上的一大突破,一直到江户时代(17世纪左右),幕府开放民间酿酒,原来只有朝廷及神社寺庙才能酿造的清酒,民间只要领有执照,同样可以酿制(公元1657年),日本清酒才由「僧坊酒」转进了「地酒」的时代,禁酒令的完全开放,让清酒进入百家争鸣的灿烂时刻,当时丰臣秀吉在京都建立伏见城,伏见一地即成为江户时期的清酒酿制中心,现在日本人仍称伏见地区为「清酒的故乡」,1698年幕府做过正式统计,当时全国酿酒户数高达27,251户,一年酿酒用米容量高达91万石(约163,800,000公升)。
随着酿制清酒的开放,日本清酒在江户时代之后,于技术上有很多的进步,江户时代末期(约公元1840年),日本人首度发现水质对酒的好坏有极大的影响,兵库县滩区鱼崎乡的山邑太右卫门发现西宫的泉水是一种富含高磷酸、碳酸钾、铁质及碳酸锰的硬水,这种水正是清酒的理想酿制用水,因此直到现在为止,西宫市的「滩之宫水」仍旧是最理想的清酒酿制用水,兵库县从此变成与京都伏见地区相庭抗礼之清酒圣地。
江户时代紧接着出现的是明治时代,明治维新首重富国强兵,酒的税收对当时的财政有很大影响,为了增加税收,明治维新时期下令没有执照的一般民众不准在自家私酿清酒,清酒也是在明治时代首度外销(公元1872年),日本政府在接触西方科学之后,开始正视化学原理对制酒过程的重要性,1897年日本微生物家兼化学家古在由直与矢部规矩治研发了第一种专供清酒发酵用的清酒酵母「Saccharomyces Sake1897 IFO-0304」,让日本政府信心大振,因此于1904年设立大藏省酿造试验所,正式利用化学及微生物学之范畴研发清酒的酿造。
清酒大起大落期~昭和时代科学让清酒在这个时候产生质与量的大跃进,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物资缺乏期间,科学虽维持住清酒的量,却扼杀了清酒的质……。
昭和时期是清酒变化最大的时期,1933至1935年间,日本相继研发了坚型精米机及其它酿制清酒的机器,投入清酒生产行业,机器化大大提高了清酒的生产效率及产量,微生物学也在这个时候发挥了效用,适合各种口味清酒的酵母相继研发,大量投入生产行列,科学的成就,让清酒在质与量方面都得到提升,不过紧接在后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却让日本清酒面临了空前的浩劫。
战时的日本,发生了米荒,偏偏又不能停止生产代表日本精神的清酒,为了用更少的米酿更多的酒,日本政府于1944年下令,全国生产清酒的造酒场,在生产清酒的过程中,皆需强制加入由废糖蜜所提炼出的酿酒用酒精,以期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日本清酒在战前很少添加酒精,因为添加非天然成份的酒精加速发酵,会破坏清酒的口味,战争可以说大大地扼杀了清酒的品质,战败后日本经济萧条,有人甚至因为没米吃而饿死,米在这个时期喂饱肚子的意义大于酿制清酒,而日本政府也在1945年下禁酒令,限制酒类的自由贩售,但是禁酒令只造成私酿酒横行,直到1949年,政府才取消禁酒令,因为禁不住非法私酿酒的风潮,因此有人戏称这是「虚幻的禁酒令」。
禁酒令开放之初,日本米的生产量依然不敷使用,为了增加清酒产量,酒商自行提高酒精的用量及添加葡萄糖,而政府也认定这是合法行为,清酒品质再度向下沉沦,这个时期的清酒,可以说是日本有史来最糟糕最劣质的,直到1955年日本米的生产量总算足以应付日本人民在食用上的需求,酒精添加量才稍有节制,但是一直到了1964年,无添加酒精的纯米清酒才宣告复活,不过许多厂商却在战后学到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酿酒哲学,纵然日本米产量足以供应纯米清酒的生产,在成本与利益的考量下,大部份的厂商选择牺牲品质,依然利用添加酒精的方式酿制清酒,目前日本清酒中,只有少部份是无添加酒精的纯米清酒,因此现在日本清酒中能标榜纯米酿造无添加酒精的,可以说是弥足珍贵。
至于日本清酒的分级制度,始于1943年,当时将清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种等级,当时的清酒品质都很差,分级的意义不大,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与征税。
直到1962年日本清酒四等级才改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种等级,不过分级制的实施并没有多久的时间,1989年日本政府就立法废除清酒等级,1992年正式通过清酒等级之废除,现在日本清酒不再以级别区分,而是以特定名称来区分酒的种类,依特定名称之定义,是以精米率及使用原料来作区分,现在日本清酒共分八种,依序为纯米大吟酿、大吟酿、纯米吟酿、吟酿、纯米酒、本酿造酒、特别纯米酒、特别本酿造酒。
随着时代潮流之演进,清酒的用途也更多样化,现在的日本,清酒除了饮用外,还可以用做美容保健用途,像用清酒洗脸及泡清酒浴,在日本也曾引起一阵流行。
日本清酒简要历史时间重要事项BC300年稻米种植技术东传日本,唾液发酵之「口嚙酒」初现。
AD250年「魏志」东夷传记载日本人喝的酒。
AD400年「清酒」一辞首次出现于日本地方史「播磨国风土记」AD689年设置宫内省造酒司。
AD748年「万叶集」记载能国熊来的酒屋(酒屋首次出现于日本的记载)AD927年「延喜式」编撰完成,宫内省造酒司清酒制法首次出现明确记载。
AD1252年幕府下禁酒令,民家酒壶全数毁坏丢弃,全国不准卖酒。
AD1569年「多闻院日记」一书首度记载清酒加热杀菌之制程。
AD1657年造酒股设定,有执照者可酿制清酒。
AD1840年兵库县人山邑太左卫门发现「滩之宫水」。
AD1872年日本酒首次输出海外(奥地利)。
AD1878年瓶装日本清酒开始贩售。
AD1897年酿制清酒专用酵母研发完成。
AD1904年大藏省酿造试验所设立,清酒进入化学与微生物学的时代。
AD1933年紧型精米机出现,清酒酿制进入机械化时代。
AD1943年酒类事项依等级分类设定,日本酒由一级到四级分类。
AD1944年大战期间,政府下令清酒酿制皆须强制加入酒精。
AD1945年日本战败经济雕零,政府下禁酒令限制酒类之自由贩售。
AD1949年禁酒令取消,酒类恢复自由贩售。
AD1962年日本酒级别改为特、一、二级。
AD1964年战后首度出现无添加酒精成份之纯米清酒(玉乃光)AD1973年酒类酿制过程禁止使用防腐剂。
AD1992年日本酒级别废止。
清酒的酿造清酒的酿造的基本原料是白米、曲、水及酒酵母,基本制造方法是先蒸好白米,然后加进曲、水和酒酵母使之发酵成酒,将之过滤就成了清酒。
清酒最早出现在平安时代,初期时由朝廷酿造,之后就转到寺院,直到鐮仓时代,才普及到民间。
到了江户时代初期,出现了「池田」酿酒中心,之后又出现了「伊丹」酿酒中心及江户的「滩」酿酒中心。
酿酒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例如精确计算蒸白米时水和米的比例,采用三段下料方式,严格控制火力以及采用三九天酿酒方式等,大大提高了清酒的品质。
不过,真正确立了日本清酒的酿制法,还是在明治引进西欧科学酿酒法以后才形成的。
清酒的酿制方法如下:首先把粗米精制成70%的精白米,放水浸泡后蒸,往蒸熟的米里加进黄曲菌,制成米曲,使产生淀粉霉和单摆脢,做成酒母。
然后将米曲、蒸好的米以及水混合,再加入乳酸和清酒酵母,乳酸可防止其它杂菌的繁殖,促进清酒酵母繁殖。
在曲的酵素作用下,米的各成分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及维生素,反过来又成为酵母的营养来源。
这个操作过程需要十天时间,最后制成未过滤的酒。
必须注意的是,往酒母内加米曲、蒸米和水时,要分三次放,称为三段下料方式,即「初添」、「仲添」和「留添」。
当然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严格的时间、温度和比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