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教案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熟悉实验室常用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3.熟悉实验中安全操作规范。
4.掌握氢氧化亚铁的合成方法
二、试剂和实验器材:
铁粉,盐酸,稀硫酸,干冰,烧杯,烧杯支架,塑料棒,烧杯口温计,水浴锅,漏斗,移液管,海绵,保鲜袋等。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准备好烧杯,烧杯支架,弯头烧杯口温计,移液管,塑料棒,海绵,烧杯口温计,水浴锅,漏斗,保鲜袋等实验器材;
2.将烧杯加入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稀硫酸,把烧杯放在烧杯支架上,用烧杯口温计测得溶液温度;
3.逐滴加入等量的铁粉,用塑料棒搅拌,观察溶液的色泽;
4.在水浴锅中放入干冰,将搅拌完毕的溶液用漏斗倒入干冰中,用海绵将溶液洗净,用保鲜袋收集氢氧化亚铁晶体;
5.将氢氧化亚铁晶体装入烧杯,加入适量的溶剂加热溶解,用移液管在稀盐酸溶液中滴定溶液中的氢氧化亚铁的含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检查实验用品和试剂是否完整,认真准备实验器
材;
2.烧杯口温计不可超过90℃,超过后要立即将烧杯口温计停止;
3.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烫手的实验器材或试剂;
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归还原处。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操作方案(改进)1.提出问题由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存在的溶液中容易被氧化,不易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
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P60的实验3-9操作,清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白色絮状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但实际操作时,一开始便观察到灰绿色沉淀,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产生了困惑。
为了加深学生对氢氧化亚铁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故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
2.实验设计2.1 实验原理把过量的NaHCO3粉末溶于稀硫酸得到除去氧气的NaHCO3溶液,再利用NaHCO3粉与FeSO4发生双水解反应制备Fe(OH)2。
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2NaHCO3+FeSO4= Na2SO4+Fe(OH)2 +2CO2↑2.2实验目的(1)理解氢氧化亚铁的还原性;掌握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2)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方法的探究,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2.3实验仪器药品仪器:烧杯、大试管、导管、胶塞、止水夹、滤纸、注射器药品:稀硫酸、碳酸氢钠固体、铁粉。
2.4实验装置图氢氧化亚铁的制法实验改进X2.5实验步骤(1)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2)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塞好试管塞;(3)用一支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2mL稀硫酸溶液,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使碳酸氢钠粉末未全部溶解;(4)待试管中气泡较少后,用另一支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5mL新制硫酸亚铁溶液,产生白色絮状物质,同时有气泡生成;(预先将两支注射器插好)(5)约1min后,气泡基本消失,试管中充满白色絮状物质,和教材实验进行对比;(6)放置1h以后,白色絮状物质基本不变色;(7)打开试管塞,白色絮状物质慢慢变为灰绿色,试管壁上有红褐色。
3.实验结论与教材实验相比,本方法可以较长时间制备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氢氧化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橡胶、制药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几种常见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制备氢氧化亚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亚铁盐与氢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亚铁盐溶液:将适量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
2.沉淀反应:向亚铁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同时保持反应温度在30-40℃之间。
此时,亚铁离子与氢氧化物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3.过滤、洗涤:将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亚铁。
4.干燥:将洗涤后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在低温下干燥,得到氢氧化亚铁粉末。
二、电解法电解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电解亚铁盐溶液,使亚铁离子在阴极上还原生成氢氧化亚铁。
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亚铁盐溶液:选择适当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将其溶解在水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电解:将亚铁盐溶液放入电解槽中,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
亚铁离子在阴极上还原生成氢氧化亚铁,同时阳极产生氧气。
3.收集产物:将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氢氧化亚铁。
三、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环保、能耗低,但反应速率较慢。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适宜的微生物:筛选具有氧化亚铁离子能力的微生物,如铁细菌、硫细菌等。
2.培养微生物:将选定的微生物在富含亚铁离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其大量繁殖。
3.氧化反应:将培养好的微生物加入亚铁盐溶液中,微生物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氢氧化亚铁。
4.收集产物: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氢氧化亚铁。
总结: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和生物法等。
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氢氧化亚铁(Fe(OH)2)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以下为一种常用方法:
材料:
1. 铁粉(Fe)
2. 醋酸钠(NaCH3COO)
3. 氢氧化钠(NaOH)
4. 水(H2O)
步骤:
1. 将一部分铁粉(Fe)加入适量的水(H2O)中,搅拌使其完全湿润。
2. 将醋酸钠(NaCH3COO)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并继续搅拌,直到产生稀释盐酸(HCl)气体停止为止。
3. 逐渐加入氢氧化钠(NaOH),并继续搅拌,直到溶液变为混浊的灰色沉淀。
4. 将混浊的沉淀用过滤纸或滤芯分离出来,用水洗净以去除未反应的化学品。
5. 将得到的湿沉淀置于开放空气中晾干,或者在低温烘箱中加热干燥。
注意事项:
-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眼部和呼吸保护设备,以避免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
- 该实验涉及到的化学品可能有毒,应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并遵循相关的实验规范。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4. 打开a处止水夹,用洗耳球从b处鼓气,使 试管Ⅱ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轻轻压入试管 Ⅰ中,即可在试管Ⅰ中看到白色絮状沉淀 生成。白色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改变。 5. 从a处用洗耳球向试管Ⅰ中鼓入空气,振 荡,可看到白色絮状沉淀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改进Ⅴ
1. 向烧杯中加入无锈光亮的铁丝团或铁钉, 再加入1:4的稀硫酸,盖上一个表面皿, 给烧杯加热,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 冷却待用。
3. 称取3.4g固体氯化铵置于洁净的烧杯 中,再加入28.5mL浓氨水,搅拌,溶解后, 移至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经煮沸过的、 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备用。 4. 在漏斗上放置一张折叠好的滤纸,用煮沸 过的蒸馏水润湿滤纸,并使之紧贴在漏斗 内壁,赶去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再 注入较多的经煮沸的蒸馏水,使漏斗颈内 充满水形成水柱,这样既可加快过滤速度, 又可排除漏斗颈中的空气,防止Fe2+被氧 化。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实验目的】
1. 使学生掌握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产生氢氧化亚铁时的现象及 其转化为氢氧化铁时的现象。
【实验原理】
+2价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白色絮状的氢氧化 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不稳定,又迅 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 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为: Fe2++2OH- = Fe(OH)2↓ 4Fe(OH)2+O2+2H2O = 4Fe(OH)3
3.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取1支5mL针筒,将针头插入盛有硫酸亚铁的 针筒内,抽取2mL-3mL硫酸亚铁溶液,排出 空气,将此溶液通过胶帽,注入盛有氢氧化 钠溶液的针筒内,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 7-30II所示)。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今天我们聊聊怎么制备氢氧化亚铁。
嘿,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轻松愉快地完成这项“化学大业”!氢氧化亚铁,简单说就是一个小小的化学家伙,通常是个绿色的沉淀物。
它在化学实验中可是大显身手的,尤其是在分析和合成中。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想知道,怎么才能让它从实验室的无形变成有形呢?我们得先准备一些材料。
别紧张,材料并不多,主要是铁盐和氢氧化钠。
想象一下,铁盐就像一个个小铁块,乖乖地等着我们来“调戏”。
至于氢氧化钠,嗯,就像咱们生活中的“调味品”,用得好,能让铁盐变身。
先在实验室里找出你需要的试剂,记得,铁盐一般用的就是硫酸亚铁,颜色可好看了,浅绿色,像春天的小草。
氢氧化钠呢,白色的晶体,看起来就像细细的盐。
准备工作搞定后,接下来就是混合的过程。
我们先把铁盐溶解在水中,水就是它的好朋友,帮它变得温柔可亲。
慢慢地把铁盐放进水里,不要着急,别像小孩子一样急于求成,要让它完全溶解,变成均匀的溶液。
准备另一个容器,开始把氢氧化钠溶解在水里。
再一次,慢慢来,让它跟水来个亲密接触,搅拌的时候要有点节奏,像在跳舞一样。
当这两个溶液都准备好了,终于要进行“大合体”了!把氢氧化钠的溶液慢慢倒入铁盐的溶液中。
哇,瞬间颜色变化的那一刻,简直像是魔法!绿色的沉淀物慢慢冒出来,大家可别惊呼,这就是我们要的氢氧化亚铁呀!小心点,别让沉淀物跑掉了。
此时的你,简直就是个化学魔法师,看到这些小绿色颗粒,你肯定得意洋洋。
不过,嘿嘿,光有沉淀可不够,咱们还得把它清洗干净。
用水冲洗几次,把多余的氢氧化钠和杂质都冲掉。
清洗的时候,要温柔一点,别让它们感到受伤。
冲洗完后,沉淀物就会变得更加纯净,像一颗颗翠绿的小宝石,等着你去发现它们的美丽。
我们得把它晾干。
可以把沉淀物放在干燥的地方,记得别让它被水淋到。
等它干透了,就能储存起来,或者用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哎呀,想想都觉得自己挺牛的,成功制备出氢氧化亚铁,简直是小小的成就感满满啊!通过这次实验,大家是不是也对化学产生了点兴趣呢?制备氢氧化亚铁并不难,关键在于细心和耐心。
高考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化学实验

2019年高考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化学实验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化学实验因Fe(OH)2在空气中易氧化,4Fe(OH)2+O2+2H2O=4Fe(OH)3,故Fe(OH)2在水中稳定存在的寿命只有几秒钟,在实验室制取Fe(OH)2时,一定要用新制的Fe2+盐和先加热驱赶O2后的NaOH溶液,且滴管末端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下,再滴加NaOH溶液,也可以在反应液面上滴加植物油或苯等物质进行液封,以减少Fe(OH)2与O2接触。
例根据下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按图中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观察B管中现象.(1)操作1: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化学实验:B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2:打开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来夹紧止水夹a.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明造成两种操作现象不同的原因,(若两种现象相同,此小题不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加紧止水夹a使A试管进行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会将稀H2SO4和生成的FeSO4压入B管内,与适量的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但由于系统中含有空气,生成的Fe(OH)2即被氧化为Fe(OH)3,出现一系列的颜色变化。
当先使A管内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由于产生的氢气将系统中的空气赶紧,使生成的Fe(OH)2不再被氧化。
【答案】(1)液面上升,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一在于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要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尽可能减少中间过程,减少和溶液中溶解氧气的机会,达到充分减少溶液氧气含量的目的;二在于减少溶液中高铁离子Fe3+存在的机会,除去高铁离子Fe3+,又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选用还原铁粉来还原高铁离子Fe3+,一般在实验中采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来制取Fe(OH)2沉淀。
方法探究:
1.隔绝空气的复分解反应法
思路:配制FeSO4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及NaOH溶液均临时煮沸再冷却使用;在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盖一层油脂或苯等等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以防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
操作过程:
⑴新制6mL左右的FeSO4溶液。
⑵在上述试管中用特制的长滴管迅速直接将已经煮沸处理
的NaOH溶液伸入FeSO4溶液下层滴加(或直接加NaOH固体2~3粒),轻轻振荡(注意:不要破坏油膜),可观察到Fe(OH)2的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Fe(OH)2可保存较长时间。
2.氢气氛中复分解反应法
实验装置:试管I中装有Fe粉及稀硫酸;试管II中装有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操作方案(改进)
1.提出问题
由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存在的溶液中容易被氧化,不易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
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P60的实验3-9操作,清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白色絮状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但实际操作时,一开始便观察到灰绿色沉淀,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产生了困惑。
为了加深学生对氢氧化亚铁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故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
2.实验设计
2.1 实验原理
把过量的NaHCO3粉末溶于稀硫酸得到除去氧气的NaHCO3溶液,再利用NaHCO3粉与FeSO4发生双水解反应制备Fe(OH)2。
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
2NaHCO3+FeSO4= Na2SO4+Fe(OH)2 +2CO2↑
2.2实验目的
(1)理解氢氧化亚铁的还原性;掌握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2)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方法的探究,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2.3实验仪器药品
仪器:烧杯、大试管、导管、胶塞、止水夹、滤纸、注射器
药品:稀硫酸、碳酸氢钠固体、铁粉。
2.4实验装置图
氢氧化亚铁的制法实验改进X
2.5实验步骤
(1)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2)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塞好试管塞;
(3)用一支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2mL稀硫酸溶液,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
使碳酸氢钠粉末未全部溶解;
(4)待试管中气泡较少后,用另一支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5mL新制硫酸亚铁溶液,产生白色絮状物质,同时有气泡生成;(预先将两支注射器插好)
(5)约1min后,气泡基本消失,试管中充满白色絮状物质,和教材实验进
行对比;
(6)放置1h以后,白色絮状物质基本不变色;
(7)打开试管塞,白色絮状物质慢慢变为灰绿色,试管壁上有红褐色。
3.实验结论
与教材实验相比,本方法可以较长时间制备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4.实验评价
(1)把碳酸氢钠粉末溶于稀硫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仅能除去溶液中的氧气,还能利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排出试管中的空气,在试管中形成无氧环境。
(2)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双水解反应迅速,能制得较多的氢氧化亚铁,同时生成的二氧化
碳气体起到对氢氧化亚铁的保护作用,避免其被氧化。
由于用此方法制备的氢氧化亚铁始终处于二氧化碳环境中,所以密封后可以较长时间保存。
(3)实验用品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可用于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兴趣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