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14.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新中国成立后生意兴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D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 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实质。
措施:进行三大改造(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 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材料二 1956年,私营企业家积极配合了政府的决 策,其中,北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生,他是百年药号同 仁堂的总经理,南方的领头者则是上海申新公司的荣毅 仁,一时人称“北乐南荣”。——《跌荡一百年》
材料一 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 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 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 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 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中央党史研 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课后提升
知识点1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青海中考)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
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
“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C )
①农业 ②工业 ③交通业 ④手工业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五课 三大改造

作业: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主要是引导 农民参加( ),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到( ) 年底,我国完成了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到( )年,大部分手工业者加入了手工业 (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主要是发展企业的( )和全行业( )。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国家对资本家的生 产资料,实行( )政策。 5、三大改造何时完成?它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 义?
第五课
三大改造
1953----1956
※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 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 刻社会变革 ※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基础和基本特征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2、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建立 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3、完成:1956年底 4、农村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农民土地所 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完成,农民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形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完成:1956年底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改造形式: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 合营 2、改造政策:赎买政策---社会主义改 造的创举 3、完成:1956年底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与全行业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工商业代表向毛主席
报
喜
四、三大改造完成及历史意义
1、完成:1956年底 2、历史意义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 本解决,几千年阶级剥削的立即基本结束。 3、改造过程中的缺点
第5课-三大改造

困惑二:广大农村和城市 里的手工业者仍很贫困。 手工业大多是一家一户的 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 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 以手工业者的生活很艰难。
1956年,90%以上 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 合作社。
困惑三:他在上海水 泥厂当工人的儿子来 信说,虽然解放但是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依然存在。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按劳分配的 社会制度。
①土土地地改改革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土地地 ,农
原因
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
参加合作社的个体手工业者占总户的90% 以上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 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 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生产资 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 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 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对三大改造完成的评价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 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 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 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三大改造完成的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民们卖田,靠借高利贷生活的原 因是
第5课_三大改造

3.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4.(2010· 宁德中考)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 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 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 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 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9.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 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A、B、C 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 是( ) A.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B.洋务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大改 造完成 C.洋务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民公 社化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 完成
10.识读下图:
请回答: (1)两幅图片分别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 (2)由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土地所有制经历 了怎样的变化? (3)图二中农民积极报名加入的是什么社? 走的是什么道路?
巩固练习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
D
C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 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 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赞扬。公私合营后,企 业发展迅速,生产、销售量大增,表明( ) A.农村土地改革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党中央关怀下进行的 C.三大改造取得了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显示优越性
第5课三大改造

农业
改 造 前 性 质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民 私有制
个体手工业 私有制
资本主义 私有制
改 造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公有制 体公有制 后 体公有制 性 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完成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 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 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 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到1956年 底全国建立 了75.6万个
农业生产 合作社,
入社农户达 1.1亿,占 农户总数的 想一想:农村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96.3%
小农经济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 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 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 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 里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 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 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公有制
)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
赎买政策。逐步发展企业的 公 私合营。
巩固练习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 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 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 主义的基本制度.
第5课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二、公私合营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三大改造
阅读提纲
1. 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2. 三大改造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3、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务? 4. 三大改造是以什么形式进行的 5.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三大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
2. 内容:
上海市全行 业实行公私 合营的第一 个早晨
天津市的青年 资本家三千人 组成“报喜 队”,高呼 “坚决服从领 导,服从分配, 不抽逃资金, 积极接受社会 主义改造” 。
一、三大改造
1. 时间:1953年—1956年
4、改造的形式 2.内容: 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公私合营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3、主要 任务:把 生产资料 私有制改 造为社会 主义公有 制
河北邯郸 市郊农民 报名入社
新疆乌鲁 木齐郊区 维吾尔族 农民报名 入社
选举社干部
上海装订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的股金证
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
上海市工商界 代 表 荣 毅 仁 (左一)等带 着《申请书》 步入申请公私 合营大会会场。
赎买
历史意义
3、主要任 务:把生 产资料私 有制改造 为社会主 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1、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 的转变,2、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3、中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 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第一部社会主 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多种经济成份 并存状态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 会惟一的经济基础。
第五课三大改造课件

7建、立社旳会标主志义是制-三度-大在-改我-造国-旳初-完步-毕。
8改、造国,家主对要农把业分进散行旳社-个会-体主-农义-民 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 和共同富裕旳社会主义道路。
当堂达标
动脑筋 你以为三大改造在当初对
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D、组织生产合作社
6、“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
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旳歌
词,它反应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旳心情。
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时
B、过渡时期旳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毕之时
D、第一种五年计划旳编制中
复习回忆
1、一五计划旳执行时间是? 2、一五年计划优先发展旳对 象是什么? 3、一五年计划在工业和交通 运送业方面分别取得哪些成 就?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旳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学习目的
懂得农村土地改革后旳情况和在农村走 集体化道路旳必要性;
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旳过程和意义。
1.上图反应了我国从1953年起对哪三个行业进行旳社 会主义改造?改造基本完毕旳时间是哪一年?
2.三大改造旳基本完毕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全部制怎 样旳变化?改造旳完毕有何主要历史意义?
3.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陷?
(相互帮助、互补有无、共同富裕)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情况怎样?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极难发 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旳需要
把分散旳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旳社会主义道路。
第五课《三大改造》

1、掌握三大改造的原因、方式、时间、结果、意 义、存在的问题。
2、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
一、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农业的改造
1、原因:
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影响 生产发展,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 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 工具。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 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 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 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 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度,是中国社会主义 改造的创举。
⑴、时间: 1954年起
⑵、主要形式: 公私合营
赎买
(3)、成就: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 高潮。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占有的生
2、特点:
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 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农民为农业合作社挂牌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二)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 背景: 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结果: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兰州市民族服 装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分别是什么?
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三大改造
【课标要求】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
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
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C级)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B级)用框架形式总结本课
【当堂检测】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
B、借用
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
A、互助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D、公私合营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