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

合集下载

高中作文 写作议论文核心段落五步法+巧妙用例-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高中作文 写作议论文核心段落五步法+巧妙用例-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议论文核心段落写法议论文核心段落指议论文中间的若干起重要论述作用的段落,其写法是有规律可循的。

掌握以下基本步骤,便可以快速构思,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段落。

当然,在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后,你便可以不拘于此,随意发挥了。

一、“五步法”来完成(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论点。

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

(观点句)(2)第二步:对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或引用名人名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

要简单明了。

(阐释句)(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材料句)(4)第四步:分析说理(点明示例与论点的关系)。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分析句)(5)第五步:本段小结。

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结论句)一个标准的议论段一般来说依次包含上面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例文1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例文2胸怀博大的人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利于事业,也能弥补自己学识的不足。

高中议论文精彩段落(共4篇)

高中议论文精彩段落(共4篇)

篇一:3、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写好主体语段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第三周写好主体语段(2013年3月15日)【学习目标】1.明确议论语段写作的意义。

2.掌握标准议论语段的特点。

【学习时间】1学时【学习过程】一、什么是标准语段先看一篇满分作文,特别注意文后评点。

稳中求胜①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

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

何也?②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③沉稳从志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

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④沉稳从难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

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

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⑤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技巧讲解

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技巧讲解

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技巧讲解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技巧讲解:一、核心语段的基本结构模式:主题句+支撑句1、2、3、4……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

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

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例如: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

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

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忌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

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分析】此段采用了例证法。

由四个句子组成。

“主题句”是①,②③④是支撑句。

第2句和第3句是转折关系第3句和第4句之间是承接关系。

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主题句即观点句。

其主要内容要用概括的关键词明确表达,后面的主题句才有充分展开分述的空间,也才能给结论留下回扣的对应点。

例如:自信比相信天命更有意义。

(观点句)一般人通常喜欢相信天命,在他们的意识里,任何事物都归于上天的安排(过渡句):生命从上天获得,健康有上天保佑,饮食靠上天赏赐,利益有上天赠与。

(概括叙述现象)过分地相信上天,结果把自己的主权毫无条件地送给了神明,而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主宰的道理。

(分析现象的危害)只有自信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黑暗的可以变成光明,悲伤的可以化为幸福,崎岖不平的道路可以铺成平坦光明的坦途。

(阐释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生活幸福、精神愉快、前途光明都得靠自己争取,凡事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依赖神明的支配不是更加实惠吗?(揭示普遍道理)【分析】观点要靠事实说话,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用观点加材料的简单公式便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

议论文核心语段积累

议论文核心语段积累

议论文核心语段积累1.《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有时是智者睿智的思考,是一种见微知着洞察世事的学问。

【观点句】但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哲人,都能拨开重重迷雾,通过事物的苗头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事实。

【阐释句】着名富豪丁磊,就是一个善于见微知着的人。

互联网在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大陆伊始,并不为大众接受,然而丁磊去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从互联网在九十世纪的世界掀起的技术革命,成功预言了中国也将成为网络大国。

于是,他果断创立网易,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商界的典范。

【材料句】试想,倘使丁磊没有认真分析,通过互联网发展的苗头透视其日后的兴盛,又怎么能成为执牛耳的佼佼者?马克思通过三大工人起义预言资本主义必亡,诸葛亮隆中定三分,他们也都是见微知着,能从一叶落而推知天下秋的典范。

【分析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正是智者迈向成功的开始。

【结论句】2.《一叶落知天下秋?》然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有时也是愚者的主观武断,容易滑向谬误的深渊。

【观点句】面对一个细节,如果不认真思考,就很容易会被表面的假象蒙蔽双眼,得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

【阐释句】着名科学家亚里斯多德,固然称不上愚者,然而却曾被生活假象所蒙蔽,没有进一步进行实验就归纳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谬论。

【材料句】而放眼今日激荡世界的金融危机,也是华尔街的经济高管们在表面的经济泡沫中迷失自我,天真地以为美国经济将持续兴盛不衰造成的惨烈教训。

【分析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果没有透过表象探求其中的本质,则会滑向唯心的主观臆测,扭曲了事实真相。

【结论句】3.《说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观点句】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时候,忍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必须的。

【阐释句】历史上无数的人和事给我们的证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兵败被俘后,越王勾践强忍着羞辱,忍辱负重地俯首称臣,忍气吞声地给吴王做牛做马,每天卧薪尝胆,提醒自己要“忍”。

“忍耐”使他有机会活下来,为自己积蓄力量;“忍耐”为他赢得机会,灭吴复国。

写好议论文核心论证段落

写好议论文核心论证段落

写好议论文核心论证段落通常的议论文,也不是每一段都是用来论证的,按段落的内容侧重大致可分为阐释性段落和论证性段落。

阐释性段落主要是提出或总结观点、阐释概念,一般用于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等,这些段落写法比较简单。

论证性段落是展开论证推理的段落,是议论文形成说服力的关键。

怎样写好核心论证段落呢?思想认识:核心论证段落是集中、充分展示自己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的地方,要力求在结构形式、论述深度、语言美化等方面尽可能地完美,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知识准备: 核心论证段落层次较多,但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

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

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格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出现。

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可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下面有详细例证)核心论证段落的基本结构一般采取总分的结构主题句+支撑句中心句可以出现在段落的任一位置,但通常位于段首主题句+支撑句①+支撑句②+支撑句③+支撑句④+支撑句⑤……核心论证段落应该依次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例1: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

①(主题句,观点句)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

②(支撑句1,材料句)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

③(支撑句2,分析句)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④(支撑句3,结论句)例2: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

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

人教版高中语文《如何写好议论文核心论证段落》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如何写好议论文核心论证段落》优质课件
• 这段话先用河流拟人,再设问引到谈论人,然后通 过引用并阐释得出主题句。再运用对偶分“顺 境”“逆境”两种情况论述善听的作用,最后用对 偶和比喻进一步阐述。整体思路非常清晰,在思维 步步推进中展示文采,显得非常自然。
• 那么,何时容易坠马?恐怕就在那飘然的一瞬。不信你看, 骑者在马踏着艰难的小步,步上坎坷不平的山岗,或扬起 四蹄,飞跃险滩急流时,总是瞪着惊恐的眼睛,勒紧缰绳, 夹紧马肚,可谓“驰马忧坠”矣。而当马缓步于青山绿水 之间,流连于鲜芳艳蝶之阵,飘飘然忘于思坠之时,可悲 的坠马却常常由此发生。历史上,闯王李自成便是一例。 这位曾破千官、斩百将,驰骋疆场使明朝走向覆灭的赫赫 英雄,最终溺于牛金星的谗言之中,败于吴三桂的刀剑之 下。我想,这无不与金銮殿上的琉璃金瓦、三足宝鼎上的 紫烟有关。
• 这段文字文采与推理结合得十分紧密。一系列的四字结构 和对称句,将大家都很熟悉的李自成的史实充分形象化、 现场化,令读者耳目一新。展示文采的功力极其老到。
营造文采的方法
1、善用修辞手法。
2、巧用文言句法。
片段练习
• 1.请给下面的议论主体段落补写总结部分。 珍爱生命,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 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 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生与死严峻的考验。她虽然 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完成了小学、中学全部 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 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小结:例证主体段落写作章法
• 1.起始部分:分论点一般是一个简洁的陈 述句, 要鲜明准确。
• 2.事例Βιβλιοθήκη 分:引述事例一般要二至四句话,内容 要围绕分论点,交代人物的状况、行动和结果。

专题05 段落写作-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万能模板

专题05 段落写作-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万能模板

(二)因果论证
示例三:选择勇往直前,才能改变人生,创造可能。(观点句)鲁迅选 择弃医从文,即使遭到其他学者的攻击、反动国民政府的秘密监视和部 分民众的不解,他依然勇往直前,用文学来涤荡民族的灵魂,创作了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警醒了千万的中国人,创造了“用文学治病 救人”的可能。袁隆平选择进行野稻研究,即使遭到政治运动的打压、 不明事理的群众破坏实验稻田,他依然勇往直前,最终研制出超级水稻, 改变了国家粮食短缺的现状,创造了“粮食巩固国防”的可能。张桂梅 选择扎根山区,创办华坪女高,扭转了无数山区女孩的命运,带给山区
(三)假设论证
谁 + 为了什么+ 做了什么+ 怎么做 + 结果怎么样
叙例后运用假设分析法进行分析议论。
①如果(假如、假设、假若、要是、倘若、设若、若)…… 就……(那、那么、那就) ②假如……怎能……;若无……怎能…… ③试想,如果没有……,又怎么会有…… ④如果……也许只能……
(三)假设论证
示例一: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好减法。(观点句)适当的 减去一些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我们才能有所 建树。(阐释观点)东坡居士屡遭贬谪,曾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 消沉郁闷。但当他来到赤壁之上,望着滔滔江水,他释然了,他减 去了对功名的欲望,吟出了《赤壁赋》等千古名篇。(事例句)正 是因为他减去了心灵的负担,才使他成为一代文豪、诗词大家。 (分析句)试想,假如他不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而徘徊于入世 与出世的矛盾之间,他不减去奢侈的欲望与心灵的负担,他又怎会 潜心于诗文创作,留下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假设分析)减去心 灵上的种种负担,廓清人生的道路,释然面对一切,就能让我”——青蒿素,让无数人免受疟疾施虐。 (回扣观点)
他们是平凡人,却怀一颗不平凡的敬畏生命、敬畏科研之心,立志救民,抚 慰苍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非凡成绩”。

手把手教你写高考议论文主体语段“五步曲”作文讲练大课堂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手把手教你写高考议论文主体语段“五步曲”作文讲练大课堂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 那么可能有读者想问了:难道我直接把论点明明白白摆出来吗?老师不 会只看论点不看论证吧?这就说明论点提出来的方式需要加以考量。
● 我们提出论点的方式并不限于白话的形式,而是要对语言进行包装加 工,让老师可以读懂但是又不是太过简明扼要。我们可以引用古诗文或 者名人名言,当然前提是贴合论点,表达一个意思,也可以用各种文学 手段使语言看起来更“高级”。总之,最好不要过于简单提出论点,适当 的包装会让你的文章获得更高分数。
●五 随堂练笔
●1.以“青年有担当,中国就有希望”为分论点,运用议论文语段 写作五步曲,写一段议论语段。
● 【答案示例】
● 青年有担当,中国有希望。(提出论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就 当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担当意识。(解释说明)北宋 范仲淹虽自幼家境贫寒,却能立志要经世济国,匡扶社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一生之中虽因忠于国事而屡遭贬谪,但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他大力开展庆历新政,大义申请戍边守国,每到一处为官就赢得一方百姓爱戴。(举 例论证)唯有边关安稳,百姓安居,国家才能有发展的希望。北宋能成为中国古代历 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对国家对社会有担当范仲淹功不可没。(总结升华)作 为新时代的青年,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也赐予我们新的机遇,我们更应当勇挑重 担,大展身手。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归纳论述)(300字)
(2)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出论点)发扬伟大长征精神,就是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相信 我们的人民,因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解释说明)疫情期间,一封封请战书上鲜红的指 印,是他们“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殷殷之情;红军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是他 们对未来的信念,《长津湖》中有一句台词让无数人泪目:“这一仗我们不打, 就是我们的后代要打!”(举例论证)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 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 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总结升华)携长征精神遨游,凝聚价值追求,当代有为青 年当自立自强,走好我辈的长征路。(归纳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
一、要掌握核心语段的基本结构
模式:主题句+支撑句1、2、3、4……
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
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

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

支撑句可以按
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例如: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

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

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
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忌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
诸葛亮比自己棋
高一
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

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
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
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分析】此段采用了例证法。

由四个句子组成。

“主题句”是①,②③④是支撑句。

第2句和第3句是转折关系第3句和第4句之间是承接关系。

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主题句即观点句。

其主要内容要用概括的关键词明确表达,后面的主题句才有充分展
开分述的空间,也才能给结论留下回扣的对应点。

例如:
自信比相信天命更有意义。

(观点句)一般人通常喜欢相信天命,在他们的意识里,
任何事物都归于上天的安排(过渡句):生命从上天获得,健康有上天保佑,饮食靠上天
赏赐,利益有上天赠与。

(概括叙述现象)过分地相信上天,结果把自己的主权毫无条件
地送给了神明,而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主宰的道理。

(分析现象的危害)只有自信
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黑暗的可以变成光明,悲伤的可以化为幸福,崎岖不平的道路可以
铺成平坦光明的坦途。

(阐释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生活幸福、精神愉快、前途光明都得靠
自己争取,凡事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依赖神明的支配不是更加实惠吗?(揭示普遍道理)
【分析】观点要靠事实说话,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用观点加材料的简单公式便可以自
然地得出结论。

要知道,再典型的事例也只是个案,现象的背后都可能包含普遍的道理,
但需要科学的归纳,理性的提炼。

这个归纳和提炼的过程就是从感觉中提升感悟的过程。

//这种思路通常的组织形式是:①段首观点句,②引用具体的事例(可以是单个经历,也
可以是多则事件;可以是百态列举,也可以是世象组合。

引用事例要把握一个尺度,如果
是引用单个经历可以适当详细些,如果是多则事件就要采用排比或者定语扩展的方式记述,千万不能逐一展开详细的描述),③对事件作分析评价,④揭示出普遍的社会属性或人生
道理。

例如:《还有一个苹果》
坚定的信念是摆脱困境的制胜法宝。

(段首观点句)//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让一
个穿越沙漠的独行侠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他的干粮和水包不幸被风暴卷走。

翻遍所有
的衣袋,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酸苹果。

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苹果让他找到了求生的信念。

他走过了不知多远的路程,摔了不知多个跟头,嘴唇干裂了无数道口子,衣服经历了无数
便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反复折腾。

他的心中一直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三
天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

(描述一个具体的事例)//沙漠独行侠的经历让我们悟出了一
个人生的命题:只要你信念的旗帜不倒,你就又走出困境的可能。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
们常常会遇到始料不及的挫折或失败,会身陷意外的困境,心遭不测的打击,这时,不要
轻易地放弃。

其实,只要心存不灭的信念,努力寻找,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远非想象的那
么糟糕。

(对事件作分析评价)//只要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你一定能够找到摆脱危险,
渡过难关的“苹果”,握紧她,就没有穿越不了的沙漠。

(揭示普遍的规律)
【解析】观点+事例+分析探究原因、目的等+阐述意义与价值等/重要意义、危害、严
重后果(正反)
二、要掌握常规的展开方式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假设分析、比较
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

1、假设分析。

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

(事例后+假设推理)
【示例】《耐住寂寞》
德国康德是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

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远离尘嚣,没有接
受任何媒体的吹捧,没有参加过什么名流聚会,没有什么领导接见的风光,他在寂寞中领悟、思考、探索天地的哲理,路不断地在寂寞下延伸。

(事例)//(假设)//如果他耐不
住寂寞,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出名和享受世俗的热闹上,他的一生可能会“丰富”些,但是,他能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宗师吗?
【示例】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观点)李世民懂得镜子的
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

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事例)//这难道不是
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
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

(评论)//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
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假设推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