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3)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1122(,),,)A x y Bx y (均在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像上,若120x x <<,则12,y y 的大小关系是( )A .120y y <<B .210y y <<C .120y y <<D .210y y << 【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反比例函数2y x=中k=2>0, ∴此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l <x 2,∴点A (x 1,y 1),B (x 2,y 2)均在第一象限,∴0<y 2<y l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所示是一块含30°,60°,90°的直角三角板,直角顶点O 位于坐标原点,斜边AB 垂直于x 轴,顶点A 在函数y 1=1k x (x>0)的图象上,顶点B 在函数y 2= 2k x (x>0)的图象上,∠ABO=30°,则21k k =( )A .-3B .3C .13D .- 13【答案】A【分析】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和勾股定理,设出适当的常数,表示出其它线段,从而得到点A、B的坐标,表示出k1、k2,进而得出k2与k1的比值.【详解】如图,设AB交x轴于点C,又设AC=a.∵AB⊥x轴∴∠ACO=90°在Rt△AOC中,OC=AC·tan∠OAB=a·tan60°=3a∴点A的坐标是(3a,a)同理可得点B的坐标是(3a,-3a)∴k1=3a×a=3a2, k2=3a×(-3a)=-33a∴213333k ak a-==-.故选A.【点睛】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设适合的常数,用常数表示出k,是解决问题的方法.3.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3,4),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kyx=(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A.12 B.20 C.24 D.32【答案】D【分析】【详解】如图,过点C 作CD ⊥x 轴于点D ,∵点C 的坐标为(3,4),∴OD=3,CD=4.∴根据勾股定理,得:OC=5.∵四边形OABC 是菱形,∴点B 的坐标为(8,4).∵点B 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 ∴. 故选D.4.如图,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的边AB 的中点D ,则矩形OABC 的面积为( )A .1B .2C .4D .8【答案】C【解析】【分析】 由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的几何意义可知:2OA AD g ,然后可求得OA AB g 的值,从而可求得矩形OABC 的面积.【详解】解:Q 反比例函数2y x =, 2OA AD ∴=g . D Q 是AB 的中点,2AB AD ∴=.∴矩形的面积2224OA AB AD OA ===⨯=g g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函数()0k y x x=>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一动点,过点A 分别作AB x ⊥轴于点B AC y ⊥、轴于点C ,AB AC 、分别交函数()10y x x=>的图象于点E F 、,连接OE OF 、.当点A 的纵坐标逐渐增大时,四边形OFAE 的面积( )A .不变B .逐渐变大C .逐渐变小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矩形ACOB 的面积为k ,BOE S V COF S =V 12=,则四边形OFAE 的面积为定值1k -.【详解】∵点A 是函数(0k y x x =>)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过点A 分别作AB ⊥x 轴于点B ,AC ⊥y 轴于点C ,∴矩形ACOB 的面积为k ,∵点E 、F 在函数1y x=的图象上,∴BOE S V COF S =V 12=, ∴四边形OFAE 的面积11122k k =--=-, 故四边形OFAE 的面积为定值1k -,保持不变,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系数k 的几何意义,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可求出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点A 在双曲线4y x =上,点B 在双曲线(0)k y k x=≠上,AB x P 轴,交y 轴于点C .若2AB AC =,则k 的值为( )A .6B .8C .10D .12【答案】D【解析】 【分析】 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得出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得出ACOD S 矩形=4,BCOE S k =矩形,根据AB=2AC ,即BC=3AC ,即可求得矩形BCOE 的面积,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AB ∥x 轴,∴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AB=2AC ,∴BC=3AC ,∵点A 在双曲线4y x=上, ∴ACOD S 矩形=4,同理BCOE S k =矩形,∴矩形3BCOE ACOD S S =矩形矩形=12,∴k=1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作出辅助线,构建矩形是解题的关键.7.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bx=(b≠0)与二次函数y=ax2+bx(a≠0)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b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A、抛物线y=ax2+bx开口方向向上,则a>0,对称轴位于y轴的右侧,则a,b异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B、抛物线y=ax2+bx开口方向向上,则a>0,对称轴位于y轴的左侧,则a,b同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C、抛物线y=ax2+bx开口方向向下,则a<0,对称轴位于y轴的右侧,则a,b异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D、抛物线y=ax2+bx开口方向向下,则a<0,对称轴位于y轴的右侧,则a,b异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要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中系数与图象位置之间关系.8.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a byx-=,其中ab<0,a、b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位置确定a、b的大小,看是否符合ab<0,计算a-b确定符号,确定双曲线的位置.【详解】A.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0,交y轴负半轴,则b<0,满足ab<0,∴反比例函数y=a b x - 的图象过一、三象限, 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B.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0,交y 轴正半轴,则b>0,满足ab<0,∴a −b<0,∴反比例函数y=a b x-的图象过二、四象限, 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C.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0,交y 轴负半轴,则b<0,满足ab<0,∴a −b>0,∴反比例函数y=a b 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 所以此选项正确; D.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0,交y 轴负半轴,则b<0,满足ab>0,与已知相矛盾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解题关键在于确定a 、b 的大小9.如图,ABDC Y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 0,3 1, 0A B -,顶点,C D 在双曲线k y x=上,边B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则k 的值为:( )A .6-B .4-C .3-D .12-【答案】A【分析】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DCF ABO ∆≅∆利用平移写好,C D 的坐标,由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得到2,DB BE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横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写D 的坐标,列方程求解k .【详解】解: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则,CF DF ⊥ABDC QY ,,CDF BAO ∴∠∠的两边互相平行,,AB DC =CDF BAO ∴∠=∠,90,DFC BOA ∠=∠=︒Q,DCF ABO ∴∆≅∆,,CF BO DF AO ∴== 设(,),k C m m由()(), 0,3 1, 0A B -结合平移可得:(1,3)k D m m ++, Q 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11()322BD BE DE CA h h BE ∴+=⨯⨯, ,,BD BE h h AC BD ==Q3DE AC BE ∴+=,4,DE BD BE BE ∴++=2,DB BE ∴=(1,3),(1,0),0,E k D m B x m++=Q ∴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110,2m ++= 2m ∴=- ,(1,)1k D m m ++Q , 3212k k ∴=+-+-, 6.k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移性质,中点坐标公式,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0.方程2x 3x 10+-=的根可视为函数3y x =+的图象与函数1y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则方程3x 2x 10+-=的实根x 0所在的范围是( )A .010<x <4 B .011<x <43 C .011<x <32 D .01<x <12 【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推断方程x 3+2x-1=0的实根是函数y=x 2+2与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再根据四个选项中x 的取值代入两函数解析式,找出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抛物线的上方两个点即可判定推断方程x 3+2x-1=0的实根x 所在范围.【详解】解:依题意得方程3x 2x 10+-=的实根是函数2y x 2=+与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当x=14时,21y x 2216=+=,1y 4x ==,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下方;当x=13时,21229y x =+=,1y 3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下方; 当x=12时,21224y x =+=,1y 2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 当x=1时,2y x 23=+=,1y 1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 ∴方程3x 2x 10+-=的实根x 0所在范围为:011<x <32. 故选C .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解决此类识图题,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1.如图,A 、C 是函数1y x=的图象上任意两点,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B ,过点C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D .记Rt AOB ∆的面积为1S ,Rt COD ∆的面积为2S ,则1S 和2S 的大小关系是( )A .12S S >B .12S S <C .12=S SD .由A 、C 两点的位置确定【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 的关系即S=12k|. 【详解】 由题意得:S 1=S 2=12|k|=12.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x中k的几何意义,即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的关系即S=12|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kx 与y =-2x的图象交于 A、B 两点,过 A 作 y轴的垂线,交函数4yx=的图象于点 C,连接 BC,则△ABC 的面积为()A.2 B.4 C.6 D.8【答案】C【解析】【分析】连接OC,根据图象先证明△AOC与△COB的面积相等,再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AOD与△ODC的面积即可得△ABC的面积.【详解】连接OC,设AC⊥y轴交y轴为点D,如图,∵反比例函数y=-2x为对称图形,∴O为AB 的中点,∴S△AOC=S△COB,∵由题意得A点在y=-2x上,B点在y=4x上,∴S △AOD =12×OD×AD=12xy=1; S △COD =12×OC×OD=12xy=2; S △AOC = S △AOD + S △COD =3, ∴S △ABC = S △AOC +S △COB =6.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与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与三角形面积运算.13.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下列命题: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连接OA .若ACO ∆的面积为3,则6k =-;②若120x x <<,则12y y >;③若120x x +=,则120y y +=其中真命题个数是( )A .0B .1C .2D .3【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由题意可得k <0,y 1=,,sin cos 22x x x ππ⎡⎤∃∈-≤⎢⎥⎣⎦,y 2=2k x ,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判断①,根据点位于的象限判断②,结合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判断③,由此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 ∴k<0,∵()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y 1=,,sin cos 22x x x ππ⎡⎤∃∈-≤⎢⎥⎣⎦,y 2=2k x ,∴x 1y 1=k ,x 2y 2=k ,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 ∴S △AOC =1OC?AC 2=11x ?y k =322=, ∴6k=-,故①正确;②若120x x <<,则点A 在第二象限,点B 在第四象限,所以12y y >,故②正确; ③∵120x x +=,∴()121212120k x x k k y y x x x x ++=+==,故③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AOB V 是直角三角形,90AOB ∠=︒,2OB OA =,点B 在反比例函数2y x =上,若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上,则k 的值为( )A .12B .12-C .14D .14-【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1,2x A x ⎛⎫- ⎪⎝⎭,然后由点的坐标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过点B 作BE x ⊥于点E ,过点A 作AF x ⊥于点F ,如图:∵点B 在反比例函数2y x=上∴设2,B x x ⎛⎫ ⎪⎝⎭∴OE x =,2BE x= ∵90AOB ∠=︒∴90AOD BOD ∠+∠=︒ ∴90BOE AOF ∠+∠=︒ ∵BE x ⊥,AF x ⊥ ∴90BEO OFA ∠=∠=︒ ∴90OAF AOF ∠+∠=︒ ∴BOE OAF ∠=∠ ∴BOE OAF V V ∽ ∵2OB OA = ∴12OF AF OA BE OE BO === ∴121122OF BE x x =⋅=⋅=,11222x AF OE x =⋅=⋅= ∴1,2x A x ⎛⎫-⎪⎝⎭∵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上 ∴12x k x=- ∴12k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点在函数图象上则点的坐标就满足函数解析式,结合已知条件能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A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反比例函数21k y x+=的图象上有两点()11,A a y -,()21,B a y +,若12y y <,则a的取值范围( )A .1a <-B .1a >C .11a -<<D .这样的a 值不存在【答案】C 【解析】 【分析】由210k +>得出在同一分支上,反比例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然后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进行求解. 【详解】210k +>Q ,∴在同一分支上,反比例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1a a -<+Q ,12y y <,∴点A ,B 不可能在同一分支上,只能为位于不同的两支上,10a ∴-<且10a +>,11a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16.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2(0)y x 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AB x P 轴交反比例函数3y x =-的图象于点B ,以AB 为边作ABCD Y ,其中C 、D 在x 轴上,则ABCD S Y 为( )A .2.5B .3.5C .4D .5【答案】D 【解析】 【分析】过点B 作BH ⊥x 轴于H ,根据坐标特征可得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相同,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2a,a ),点B 的坐标为(3a -,a ),即可求出BH 和AB ,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过点B 作BH ⊥x 轴于H∵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B x 轴,CD=AB∴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相同 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2a,a ),点B 的坐标为(3a -,a )∴BH=a ,CD=AB=2a -(3a -)=5a∴ABCD S Y =BH·CD=5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题,掌握利用反比例函数求几何图形的面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7.已知抛物线y=x 2+2x+k+1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一次函数y=kx ﹣k 与反比例函数y=k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抛物线y=x 2+2x+k+1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可得到k <0,进而得出一次函数y=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据此即可作出判断.【详解】∵抛物线y=x 2+2x+k+1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4﹣4(k+1)>0, 解得k <0,∴一次函数y=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等,根据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确定出k 的取值范围是解本题的关键.18.若点A (﹣4,y 1)、B (﹣2,y 2)、C (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C .y 2>y 1>y 3D .y 1>y 3>y 2【答案】C【解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 1、y 2、y 3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点A(﹣4,y 1)、B(﹣2,y 2)、C(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上, ∴11144y =-=-,21122y =-=-,312y =-, 又∵﹣12<14<12, ∴y 3<y 1<y 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比较,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9.已知反比例函数y=﹣8x,下列结论:①图象必经过(﹣2,4);②图象在二,四象限内;③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④当x >﹣1时,则y >8.其中错误的结论有( )个 A .3 B .2 C .1 D .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①当x=﹣2时,y=4,即图象必经过点(﹣2,4); ②k=﹣8<0,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③k=﹣8<0,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错误;④k=﹣8<0,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0>x >﹣1,﹣y >8,故④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20y x x =<的图象与直线1l :()103y x b b =+<交于点A ,与直线2l :x b =交于点B ,直线1l 与2l 交于点C ,记函数()20y x x=<的图象在点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C ,线段BC 围城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 ,当4233b -≤≤-时,区域W 的整点个数为( ) A .3个 B .2个C .1个D .没有【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根据图形W 得到整点个数进行选择. 【详解】 ∵()20y x x=<,过整点(-1,-2),(-2,-1), 当b=43-时,如图:区域W 内没有整点,当b=23-时,区域W 内没有整点,∴4233b -≤≤-时图形W 增大过程中,图形内没有整点,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图象,根据函数解析式正确画出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函数,它是由一元二次函数反过来得到的。
反比例函数的特点是,自变量的增大导致函数值的减小,自变量的减小导致函数值的增大。
本文将介绍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经典例题以及解题思路。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当两个变量之间满足一个恒等关系时,这个关系可以用一个反比例关系式表示。
一般地,反比例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k/x,其中k为常数。
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非零实数集。
2.反比例函数的值域是非零实数集。
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经过原点的开口向右下方的双曲线。
4.当自变量等于1时,反比例函数的值等于常数k。
5.反比例函数的平行于y轴的渐近线是x=0。
三、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经过原点的开口向右下方的双曲线。
当自变量趋于正无穷时,函数值趋近于0;当自变量趋于负无穷时,函数值趋近于无穷大。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x轴和y轴均不相交,且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上。
四、反比例函数的经典例题及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得到等式3=k/2,解方程可得到k=6、因此,此反比例函数为y=6/x。
例题2:证明反比例函数y=3/x与y=4/x在坐标原点处相交。
解题思路:将两个函数分别带入坐标原点,可得到y1=3/0=0,y2=4/0=0,因此,两个函数在坐标原点处相交。
例题3:如果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变量x增加了50%,那么函数值y会发生什么变化?解题思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y=k/x,将x增加了50%相当于原来的x增加了1.5倍,那么y就变成了原来的1.5倍。
例题4:如果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减少了60%,那么自变量x会发生什么变化?解题思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y=k/x,将y减少了60%相当于原来的y减少了0.6倍,那么x就变成了原来的0.6倍。
总结:反比例函数是一类常见的函数,它的特点是自变量的增大导致函数值的减小,自变量的减小导致函数值的增大。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一、基础知识(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1.函数解析式:()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图象:(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4.k的几何意义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图1 图25.说明:(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三、例题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3x B.C.3xy=1 D.(2)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B.C.D.答案:(1)C;(2)A.2.图象和性质(1)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①若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___________.②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k=___________.(2)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3)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2),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象限.(4)已知a·b<0,点P(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若P(2,2)和Q(m,)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6)已知函数和(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1)①②1;(2)一、三;(3)四;(4)C;(5)C;(6)B.3.函数的增减性(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且,则的值为().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2)在函数(a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A.<<B.<<C.<<D.<<(3)下列四个函数中:①;②;③;④.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和y=x+1的图象过同一点,则当x>0时,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答案:(1)A;(2)D;(3)B.注意,(3)中只有②是符合题意的,而③是在“每一个象限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4.解析式的确定(1)若与成反比例,与成正比例,则y是z的().A.正比例函数B.反比例函数C.一次函数D.不能确定(2)若正比例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2,m),则m=_____,k=____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为________.(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的值.(4)已知一次函数y=x+m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P (x 0,3).①求x 0的值;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5)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毫克)与时间x (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完后,y与x 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毫克.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②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③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 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答案:(1)B;(2)4,8,(,);(3)依题意,且,解得.(4)①依题意,解得②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5)①,,;②30;③消毒时间为(分钟),所以消毒有效.5.面积计算(1)如图,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A、B、C,过这三个点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的两条垂线段与x轴、y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则().A.B.C.D.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A、B是函数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任意两点,AC//y轴,BC//x 轴,△ABC的面积S,则().A.S=1 B.1<S<2C.S=2 D.S>2(3)如图,Rt△AOB的顶点A在双曲线上,且S△AOB=3,求m的值.第(3)题图第(4)题图(4)已知函数的图象和两条直线y=x,y=2x在第一象限内分别相交于P1和P2两点,过P1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P1Q1,P1R1,垂足分别为Q1,R1,过P2分别作x 轴、y轴的垂线P2 Q 2,P2 R 2,垂足分别为Q 2,R 2,求矩形O Q 1P1 R 1和O Q 2P2 R 2的周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5)如图,正比例函数y=kx(k>0)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垂线交x轴于B,连接BC,若△ABC面积为S,则S=_________.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Rt△ABO中,顶点A是双曲线与直线在第四象限的交点,AB⊥x轴于B且S△ABO=.①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②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7)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在函数(k>0,x>0)的图象上,点P (m,n)是函数(k>0,x>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E、F,设矩形OEPF在正方形OABC以外的部分的面积为S.①求B点坐标和k的值;②当时,求点P的坐标;③写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D;(2)C;(3)6;(4),,矩形O Q 1P1 R 1的周长为8,O Q 2P2 R 2的周长为,前者大.(5)1.(6)①双曲线为,直线为;②直线与两轴的交点分别为(0,)和(,0),且A(1,)和C(,1),因此面积为4.(7)①B(3,3),;②时,E(6,0),;③.6.综合应用(1)若函数y=k1x(k1≠0)和函数(k2 ≠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k1和k2().A.互为倒数B.符号相同C.绝对值相等D.符号相反(2)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A(,1),B(1,n).①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3)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k≠0)的图象与x 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m≠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点,CD垂直于x轴,垂足为D,若OA=OB=OD=1.①求点A、B、D的坐标;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D两点,坐标轴交于A、B两点,连结OC,OD(O是坐标原点).①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m的值;②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C和△POD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给出证明并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解的个数.①;②.(2)①反比例函数为,一次函数为;②范围是或.(3)①A(0,),B(0,1),D(1,0);②一次函数为,反比例函数为.(4)①反比例函数为,;②存在(2,2).(5)①构造双曲线和直线,它们无交点,说明原方程无实数解;②构造双曲线和直线,它们有两个交点,说明原方程有两个实数解.。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习题

反比例函数1.定义:形如y =x k (k 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xy=k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 和y=-x 。
对称中心是:原点。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性质: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y 的取值范围是y ≠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y 的取值范围是y ≠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0(≠=k xk y 图像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S=PM ∙PN=xy x y =∙。
k S k xy xk y ==∴=,, 。
5.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待定只需一个点,正k 落在一三限,x 增大y 在减,图象上面任意点,矩形面积都不变,对称轴是角分线x 、y 的顺序可交换。
练习题1.下列函数,①y =2x ,②y =x ,③y =x -1,④y =11x +是反比例函数的个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位于()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0,则它的长y 与宽x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4.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k (x +1)和y =-k x(k ≠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5.已知点(3,1)是双曲线y =k x (k ≠0)上一点,则下列各点中在该图象上的点是()A .(13,-9)B .(3,1)C .(-1,3)D .(6,-12)6.某气球充满一定质量的气体后,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的气体的气压P (kPa )是气体体积V (m 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0kPa 时, 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应()A .不大于2435m 3B .不小于2435m 3C .不大于2437m 3D .不小于2437m 3第6题图第7题图7.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 A .与电阻R (Ω)成反比例,如右图所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 与电阻R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 表示电流I 的函数解析式为().A .I =6R B .I =-6R C .I =3R D .I =2R 8.函数y =1x 与函数y =x 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0个9.若函数y =(m +2)|m |-3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A .2B .-2C .±2D .×210.已知点A (-3,y 1),B (-2,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4x 的图象上,则().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二、填空题11.一个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经过点P (-2,-1),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12.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kx +1和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都经过点(2,m ),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13.一批零件300个,一个工人每小时做15个,用关系式表示人数x 与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14.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y =1x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AB ⊥x 轴于B ,CD ⊥x 轴于D ,如图所示,则四边形ABCD 的为_______.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9题图15.如图,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上的一点,且矩形PEOF 的面积为8,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16.反比例函数y =21039n n x --的图象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n =_______.17.已知一次函数y =3x +m 与反比例函数y =3m 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当m =_____时,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6.18.若一次函数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 x 图象,在第二象限内有两个交点, 则k ______0,b _______0,(用“>”、“<”、“=”填空)19.两个反比例函数y =3x ,y =6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1,P 2,P 3……P 2005,在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x 1,x 2,x 3,…x 2005,纵坐标分别是1,3, 5 ……, 共2005年连续奇数,过点P 1,P 2,P 3,…,P 2005分别作y 轴的平行线与y =3x 的图象交点依次是Q 1(x 1,y 1),Q 2(x 2,y 2),Q 3(x 3,y 3),…,Q 2005(x 2005,y 2005),则y 2005=________.20.当>0时,两个函数值y ,一个随x 增大而增大,另一个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y =3x 与y =1x B .y =-3x 与y =1x C .y =-2x +6与y =1x D .y =3x -15与y =-1x 21.在y =1x 的图象中,阴影部分面积为1的有()2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m x(m ≠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 点,CD 垂直于x 轴,垂足为D , 若OA =OB =OD =1.(1)求点A 、B 、D 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3.如图,已知点A (4,m ),B (-1,n )在反比例函数y =8x的图象上,直线AB 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C 、D 两点,(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C 、D 两点坐标.(3)S △AOC :S △BOD 是多少?第23题24.已知y =y 1-y 2,y 1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4,x =4时,y =3.求(1)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x =14时,y 的值.25.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1)利用图中的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26.如图,双曲线y =5x在第一象限的一支上有一点C (1,5), 过点C 的直线y =kx +b (k >0)与x 轴交于点A (a ,0).(1)求点A 的横坐标a 与k 的函数关系式(不写自变量取值范围).(2)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个交点D 的横坐标是9时,求△COA 的面积.第26题图反比例函数测试题答案1.B .;2.D .;3.A .;4.A .;5.B .;6.B .;7.A .;8.B .;9.A .;10.D .;11.y =2x;12.y =x +1;13.y =20x ;14.2;15.y =-8x ;16.n =-3;17.m =5;18.<,>;19.2004.5;20.A .;B .;;21.A ;C ;D ;22.解:(1)∵OA =OB =OD =1,∴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A (-1,0),B (0,1),D (1,0).(2)∵点AB 在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上,∴01k b b -+=⎧⎨=⎩解得11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点C 在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上, 且CD ⊥x 轴,∴C 点的坐标为(1,2),又∵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m x (m ≠0)的图象上,∴m =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23.(1)y =2x -6;(2)C (3,0),D (0,-6);(3)S △AOC :S △BOD =1:1.;24.(1)y =216x 提示:设y =k -22k x,再代入求k 1,k 2的值.(2)自变量x 取值范围是x >0.(3)当x =14时,y =-162=255.;25.解:(1)由图中条件可知,双曲线经过点A (2,1)∴1=2m ,∴m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又点B 也在双曲线上,∴n =21-=-2,∴点B 的坐标为(-1,-2).∵直线y =kx +b 经过点A 、B .∴122k b k b =+⎧⎨-=-+⎩解得11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2)根据图象可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上方时, 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即x >2或-1<x <0.;26.解:(1)∵点C (1,5)在直线y =-kx +b 上,∴5=-k +b ,又∵点A (a ,0)也在直线y =-kx +b 上,∴-ak +b =0,∴b =ak将b =ak 代入5=-k +a 中得5=-k +ak ,∴a =5k+1.(2)由于D 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交点∴599y y k ak⎧=⎪⎨⎪=-+⎩∵ak =5+k ,∴y =-8k +5③将①代入③得:59=-8k +5,∴k =59,a =10.∴A (10,0),又知(1,5),∴S △COA =12×10×5=25.;。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1. 知识回顾反比例函数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变量的值与另一个变量的值成反比。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y = k/x,其中k为常数。
2. 练习题2.1 简答题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2.如何表示反比例函数?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点?4.反比例函数中的常数k又叫做什么?2.2 计算题1.若反比例函数y = 3/x,求当x = 2时,y的值。
2.若反比例函数y = k/x,当x = 5时,y = 2。
求k的值。
3.若反比例函数y = 8/x,求当x = 4时,y的值。
4.若反比例函数y = k/x,当x = 6时,y = 3。
求k的值。
2.3 应用题1.若两车以反比例的关系行驶,已知当一辆车行驶80km时,另一辆车行驶120km。
求当一辆车行驶120km 时,另一辆车需要行驶多少公里?2.现有一件工作,16个工人需要7天完成。
如果增加工人的数量,可以缩短工作天数吗?请理论上解释,并举例说明。
3. 答案3.1 简答题1.反比例函数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变量的值与另一个变量的值成反比。
2.反比例函数可以表示为y = k/x,其中k为常数。
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呈现出一条曲线,当x的值增大时,y的值会减小;反之,当x的值减小时,y的值会增大。
4.反比例函数中的常数k又叫做比例系数。
3.2 计算题1.当x = 2时,根据反比例函数y = 3/x,可求得y = 3/2,即y = 1.5。
2.当x = 5时,根据反比例函数y = k/x,代入已知条件y = 2,得2 = k/5,解得k = 10。
3.当x = 4时,根据反比例函数y = 8/x,可求得y = 8/4,即y = 2。
4.当x = 6时,根据反比例函数y = k/x,代入已知条件y = 3,得3 = k/6,解得k = 18。
3.3 应用题1.已知两车行驶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设一辆车行驶x km时,另一辆车行驶y km。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形如y=k/x的函数,其中k是一个非零常数,x和y 是实数。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1.当x=0时,反比例函数无定义;2.当x≠0时,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y逐渐减小;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条平面上的双曲线。
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对于反比例函数 y = k/x,k 是一个非零常数,任意给定的 x 和y,都有 xy = k 成立;2.如果反比例函数过点(x1,y1),则对于任意其它点(x2,y2),都有x1y1=x2y2成立;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4.反比例函数的导数为负。
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1.工程中的消耗问题:项工程需要的材料数量与施工时间成反比;2.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当物体行驶的速度越快时,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越短;3.汽车的油耗问题: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每升汽油的价格呈反比;4.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人口越多,资源消耗越快。
五、经典例题1.小明开车从A地到B地,全程360公里。
如果他保持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需要多长时间到达目的地?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的速度和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成反比。
设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为t,则有60t=360,解得t=6、所以小明需要6小时到达目的地。
2.水龙头4分钟可以装满一个水箱,水箱在3分钟内漏掉了60%的水,那么继续放水多少分钟可以装满这个水箱?解答:设继续放水的时间为t。
根据题意可知,放水的时间t和装满水箱的时间成反比。
所以有4×(1-60%)=(3+t)×100%,化简得到t=1.2、所以继续放水1.2分钟可以装满水箱。
3.假设一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比值为k,如果圆的半径扩大3倍,求此时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比值。
解答:设新圆的半径为r,则原圆的半径为(1/3)r。
原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比值为k,即2π(1/3)r/π((1/3)r)²=k。
初中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初中反比例函数知识训练

初中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初中反比例函数知识训练初中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初中反比例函数知识训练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中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反比例函数y=图象经过点(2,3),则n的值是( ).A、-2B、-1C、0D、12、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A、(2,-1)B、(-,2)C、(-2,-1)D、(,2)3、(08双柏县)已知甲、乙两地相距(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h)与行驶速度(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4、若y与x成正比例,x与z成反比例,则y与z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D、无法确定5、一次函数y=kx-k,y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满足( ).A、当x>0时,y>0B、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D、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6、如图,点P是x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y=于点Q,连结OQ,点P沿x轴正方向运动时,Rt△QOP的面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7、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m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V时,气体的密度ρ也随之改变.ρ与V在一定范围内满足ρ=,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气体的质量m为( ).A、1.4kgB、5kgC、6.4kgD、7kg8、若A(-3,y1),B(-2,y2),C(-1,y3)三点都在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19、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A(x1,y1)、B(x2,y2)两点,当x1A、m0 C、m< D、m>10、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1B、x>2C、-12D、x<-1或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可使用天数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1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在一次函数中,随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13、若反比例函数y=和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有两个交点,且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6,则b=.14、反比例函数y=(m+2)xm-10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的值为.15、有一面积为S的梯形,其上底是下底长的,若下底长为x,高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是.16、如图,点M是反比例函数y=(a≠0)的图象上一点,过M点作x轴、y轴的平行线,若S阴影=5,则此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17、使函数y=(2m2-7m-9)xm-9m+19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可列方程(不等式组)为.18、过双曲线y=(k≠0)上任意一点引x轴和y轴的垂线,所得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19.如图,直线y=kx(k>0)与双曲线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2x1y2-7x2y1=___________.20、如图,长方形AOCB的两边OC、OA分别位于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B(-,5),D是AB边上的一点,将△ADO 沿直线OD翻折,使A点恰好落在对角线OB上的点E处,若点E在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那么该函数的解析式是.三、解答题(共60分)21、(8分)如图,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2、(9分)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能用反比例函数关系描述的实例,写出其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函数图象.举例:函数表达式:23、(10分)如图,已知A(x1,y1),B(x2,y2)是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内的分支上的两点,连结OA、OB.(1)试说明y1(2)过B作BC⊥x轴于C,当m=4时,求△BOC的面积.24、(10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AOB的面积.25、(11分)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M、N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26、(12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交于M(2,m)和N(-1,-4)两点.(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MON的面积;(3)请判断点P(4,1)是否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C;4、B;5、D;6、C7、D;8、B;9、D;10、D.二、填空题11、y=;12、减小;13、5 ; 14、-3 ;15、y= ; 16、y=-;17、;18、|k|;19、20;20、y=-.三、解答题21、y=-.22、举例:要编织一块面积为2米2的矩形地毯,地毯的长x(米)与宽y(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x>0).x…12…y (42)1…(只要是生活中符合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均可)画函数图象如右图所示.23、(1)过点A作AD⊥x轴于D,则OD=x1,AD=y1,因为点A(x1,y1)在双曲线y=上,故x1=,又在Rt△OAD中,AD24、(1)由已知易得A(-2,4),B(4,-2),代入y=kx+b中,求得y=-x+2;(2)当y=0时,x=2,则y=-x+2与x轴的交点M(2,0),即|OM|=2,于是S△AOB=S△AOM+S△BOM=|OM|?|yA|+|OM|?|yB|=×2×4+×2×2=6.25、(1)将N(-1,-4)代入y=,得k=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将M(2,m)代入y=,得m=2.将M(2,2),N(-1,-4)代入y=a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2)由图象可知,当x<-1或026、解(1)由已知,得-4=,k=4,∴y=.又∵图象过M(2,m)点,∴m==2,∵y=ax+b图象经过M、N两点,∴解之得∴y=2x-2.(2)如图,对于y=2x-2,y=0时,x=1,∴A(1,0),OA=1,∴S △MON=S△MOA+S△NOA=OA?MC+OA?ND=×1×2+×1×4=3.(3)将点P(4,1)的坐标代入y=,知两边相等,∴P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在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反比例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是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将对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及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一个函数,它的函数关系是如下形式:y = k/x其中,k是常数,x和y分别是自变量和因变量。
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对于反比例函数 y = k/x,其定义域是除数x不能为零的实数集,值域为除数k不能为零的实数集。
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0,0)的曲线,其形状根据k的正负不同而有所变化。
当k>0时,反比例函数为一条开口向右上方的双曲线;当k<0时,反比例函数为一条开口向右下方的双曲线。
3.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a)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和x轴对称。
b) 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着x的减小而增大。
c) 当x等于1时,y等于k,这是反比例函数的特殊点。
d) 反比例函数可以通过求导得到,导数的值为-ky^2。
三、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当一个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运动时,它所用的时间与距离成反比。
2. 人均所得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当一个国家人口增加时,人均所得会相应减少。
3. 工人数量与完成一项任务所需时间的关系:当工人的数量增加时,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会相应减少。
四、练习题及答案1. 以下哪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A. y = 2xB. y = x^2C. y = 3/xD. y = x + 1答案:C. y = 3/x2. 反比例函数 y = k/x 中,若k > 0,则函数的图像是一条__________的双曲线。
答案:开口向右上方3. 若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 -4) ∪ (4, +∞),则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3)一、选择题1.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 .若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图象上,且12x x <,则12y y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 k=−2<0,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21-=-,∴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D. 若点A (x 1,y 1),B (x 2,y 2)都在图象上,,若x 1<0< x 2,则y 2<y 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所示是一块含30°,60°,90°的直角三角板,直角顶点O 位于坐标原点,斜边AB 垂直于x 轴,顶点A 在函数y 1=1k x (x>0)的图象上,顶点B 在函数y 2= 2k x (x>0)的图象上,∠ABO=30°,则21k k =( )A .-3B .3C .13D .- 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和勾股定理,设出适当的常数,表示出其它线段,从而得到点A、B的坐标,表示出k1、k2,进而得出k2与k1的比值.【详解】如图,设AB交x轴于点C,又设AC=a.∵AB⊥x轴∴∠ACO=90°在Rt△AOC中,OC=AC·tan∠OAB=a·tan60°3∴点A3a,a)同理可得点B3,-3a)∴k1332, k23a×(-3a)3a∴21333 3k ak a==-.故选A.【点睛】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设适合的常数,用常数表示出k,是解决问题的方法.3.如图,是反比例函数3yx=和7yx=-在x轴上方的图象,x轴的平行线AB分别与这两个函数图象相交于点,A B,点P在x轴上.则点P从左到右的运动过程中,APB△的面积是()A .10B .4C .5D .从小变大再变小【答案】C【解析】【分析】 连接AO 、BO ,由AB ∥x 轴,得ABP ABO S S =V V ,结合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连接AO 、BO ,设AB 与y 轴交于点C .∵AB ∥x 轴,∴ABP ABO S S =V V ,AB ⊥y 轴, ∵73522ABO BOC AOC S S S -=+=+=V V V , ∴APB △的面积是:5.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与原点的连线,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垂直于坐标轴的垂线段以及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绝对值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轴),函数kyx=和3y kx=+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详解】解:A、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一致,正确;B、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与3>0矛盾,错误;C、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D、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5.已知点A (﹣2,y 1),B (a ,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4y x =的图象上,且﹣2<a <0,则(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k >0,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逐一分析即可.【详解】∵反比例函数y=4x中的k=4>0, ∴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2<a <0,∴0>y 1>y 2,∵C (3,y 3)在第一象限,∴y 3>0,∴213y y 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地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函数中,当x >0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y =x 2B .y =xC .y =x+1D .1y x = 【答案】D【解析】【分析】需根据函数的性质得出函数的增减性,即可求出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详解】解:A 、y =x 2是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 轴,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错误;B 、y =x 是一次函数k =1>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错误;C 、y =x+1是一次函数k =1>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错误;D 、1y x=是反比例函数,图象无语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确;【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在反比例函数y=93mx+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y1<0<y2,x1>x2,则有()A.m>﹣13B.m<﹣13C.m≥﹣13D.m≤﹣13【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y1<0<y2,有x1>x2,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的正负,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在反比例函数y=93mx+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y1<0<y2,x1>x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9m+3<0,解得m<﹣1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8.如图,,A B是双曲线kyx=上两点,且,A 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和5,ABO-∆的面积为12,则k的值为()A.3-B.4-C.5-D.6-【答案】C【解析】分别过点A 、B 作AD ⊥x 轴于点D ,BE ⊥x 轴于点E ,根据S △AOB =S 梯形ABED +S △AOD - S △BOE =12,故可得出k 的值.【详解】分别过点A 、B 作AD ⊥x 轴于点D ,BE ⊥x 轴于点E ,∵双曲线k y x =的图象的一支在第二象限 ∴k<0, ∵A ,B 两点在双曲线k y x=的图象上,且A ,B 两点横坐标分别为:-1,-5, ∴A (-1,-k ),B (-5, 5k -) ∴S △AOB =S 梯形ABED +S △AOD - S △BOE=1||11||(||)(51)1||525225k k k k ⨯+⨯-+⨯⨯-⨯⨯=12||5k =12, 解得,k=-5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本知识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同学们应高度关注.9.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 x(x <0)图象上一点,过P 向x 轴作垂线,垂足为M ,连接OP .若Rt △POM 的面积为2,则k 的值为( )A .4B .2C .-4D .-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S△POD=12|k|=2,然后去绝对值确定满足条件的k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S△POD=12|k|,所以12|k||=2,而k<0,所以k=-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10.若函数2myx+=的图象在其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 B.m<﹣2C.m>2 D.m<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m+2<0,从而得出m的取值范围.【详解】∵函数2myx+=的图象在其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m+2<0,解得m<-2.故选B.11.函数y=1-kx与y=2x的图象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 .k<0B .k<1C .k>0D .k>1【答案】D【解析】【分析】 由于两个函数没有交点,那么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的方程无解.由此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 令1-k x =2x ,化简得:x 2=1-2k ;由于两函数无交点,因此1-2k <0,即k >1. 故选D .【点睛】 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如果两函数无交点,那么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的方程(组)无解.12.如图,在某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气缸顶部的活塞加压,测出每一次加压后气缸内气体的体积(mL)V 与气体对气缸壁产生的压强(kPa)P 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进行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压P 与体积V 的关系式为(0)P kV k =>B .当气压70P =时,体积V 的取值范围为70<V<80C .当体积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P 也变为原来的一半D .当60100V 剟时,气压P 随着体积V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D【解析】【分析】A .气压P 与体积V 表达式为P=k V ,k >0,即可求解; B .当P=70时,600070V =,即可求解; C .当体积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P 变为原来的两倍,即可求解;D .当60≤V≤100时,气压P 随着体积V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详解】解:当V=60时,P=100,则PV=6000,A .气压P 与体积V 表达式为P= k V ,k >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当P=70时,V=600070>8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当体积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P 变为原来的两倍,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当60≤V≤100时,气压P 随着体积V 的增大而减小,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综合运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根据字母代表的意思求解.13.如图所示,Rt AOB ∆中,90AOB ∠=︒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的图象器上,则tan BAO ∠的值为( )A 5B 5C 25D 10【答案】B【解析】【分析】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于是得到∠BDO=∠ACO=90°,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S △BDO =52,S △AOC =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5OB OA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 则∠BDO=∠ACO=90°,∵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 =-<的图象上,∴S△BDO=52,S△AOC=12,∵∠AOB=90°,∴∠BOD+∠DBO=∠BOD+∠AOC=90°,∴∠DBO=∠AOC,∴△BDO∽△OCA,∴251522BODOACS OBS OA⎛⎫==÷=⎪⎝⎭△△,∴5OBOA=,∴tan∠BAO=5OBOA=.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时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14.如图,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函数11ky(k0x0)x=>>,,22ky(k0x0)x=>>,的图象分别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C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CV的面积为4,则12k k-的值为()A.8 B.8-C.4 D.4-【答案】A【解析】【分析】设()A a,h ,()B b,h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1ah k =,2bh k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ABC A 121111S AB y a b h ah bh k k 42222=⋅=-=-=-=V ,即可求出12k k 8-=. 【详解】AB//x Q 轴,A ∴,B 两点纵坐标相同,设()A a,h ,()B b,h ,则1ah k =,2bh k =,()()()ABC A 121111S AB y a b h ah bh k k 42222=⋅=-=-=-=V Q , 12k k 8∴-=,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熟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象必经过点(-1,2)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D .若x >1,则y >-2 【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函数所在的象限和增减性对各选项作出判断.【详解】解: A 、把(-1,2)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21-成立,故点(-1,2)在函数图象上,故选项正确;B 、由k=-2<0,因此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不正确;C 、由k=-2<0,因此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内,故选项正确;D 、当x=1,则y=-2,又因为k=-2<0,所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因此x >1时,-2<y <0,故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6.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2(0)y x 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AB x P 轴交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于点B ,以AB 为边作ABCD Y ,其中C 、D 在x 轴上,则ABCD S Y 为( )A .2.5B .3.5C .4D .5【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B 作BH ⊥x 轴于H ,根据坐标特征可得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相同,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2a ,a ),点B 的坐标为(3a -,a ),即可求出BH 和AB ,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过点B 作BH ⊥x 轴于H∵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 x 轴,CD=AB∴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相同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2a ,a ),点B 的坐标为(3a -,a ) ∴BH=a ,CD=AB=2a -(3a -)=5a∴ABCD S Y =BH·CD=5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题,掌握利用反比例函数求几何图形的面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7.如图,△AOB 是直角三角形,∠AOB =90°,△AOB 的两边分别与函数12,y y x x=-=的图象交于B 、A 两点,则等于( )A .22B .12C .14D .3 【答案】A【解析】【分析】过点A,B 作AC ⊥x 轴,BD ⊥x 轴,垂足分别为C,D.根据条件得到△ACO ∽△ODB.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2()S OBD OB S AOC OA ∆=∆=121=12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出2OB OA = 【详解】 ∵∠AOB =90°,∴∠AOC +∠BOD =∠AOC +∠CAO =90°,∠CAO =∠BOD ,∴△ACO ∽△BDO ,∴2()S OBD OB S AOC OA∆=∆ , ∵S △AOC =12 ×2=1,S △BOD =12×1=12, ∴2()OB OA =121=12 , ∴2OB OA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做辅助线,然后得到相似三角形再进行求解18.若点A(﹣4,y1)、B(﹣2,y2)、C(2,y3)都在反比例函数1yx=-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3>y2>y1C.y2>y1>y3D.y1>y3>y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1、y2、y3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点A(﹣4,y1)、B(﹣2,y2)、C(2,y3)都在反比例函数1yx=-的图象上,∴111 44y=-=-,21122y=-=-,312y=-,又∵﹣12<14<12,∴y3<y1<y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比较,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直线y=k和双曲线y=kx相交于点P,过点P作PA0垂直于x轴,垂足为A0,x轴上的点A0,A1,A2,…A n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过点A1,A2,…A n:分别作x轴的垂线,与双曲线y=kx(k>0)及直线y=k分别交于点B1,B2,…B n和点C1,C2,…C n,则n nn nA BC B的值为()A.11n+B.11n-C.1nD.11n-【答案】C 【解析】【分析】由x轴上的点A0,A1,A2,…,A n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则得到点An(n+1,0),再分别表示出∁n(n+1,k),B n(n+1,kn1+),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计算出A n B n=kn1+,B n∁n =k﹣kn1+,然后计算n nn nA BB C.【详解】∵x轴上的点A0,A1,A2,…,A n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An(n+1,0),∵∁n A n⊥x轴,∴∁n(n+1,k),B n(n+1,kn1+),∴A n B n=kn1+,B n∁n=k﹣kn1+,∴n nn nA BB C=11knkkn+-+=1n.故选:C.【点睛】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关键是抓住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解析式.20.如图,一次函数1y ax b=+和反比例函数2ky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则使12y y>成立的x取值范围是()A.20x-<<或04x<<B.2x<-或04x<<C.2x<-或4x>D.20x-<<或4x>【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象找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观察函数图象可发现:2x<-或04x<<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使12y y >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2x <-或04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函数与不等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