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1-30T09:04:02.07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6期作者:王晓坤夏滨祥通讯作者[导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即慢性肾炎是现在很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之一,王晓坤夏滨祥通讯作者(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即慢性肾炎是现在很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之一,其起病方式多样,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以防止和延缓肾功能恶化、避免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标,西医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一般。

中医中药治疗此病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复发率,本文对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汇总,进行介绍。

关键词:中医;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为临床表现,起病原因尚不明确,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最终可能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

西医治疗效果一般,且副作用大,此时中医治疗此病副作用小而且经济实惠,效果显著。

1、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慢性肾小球肾炎作为原发性肾脏病变,临床上以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

身体出现浮肿的属于中医内科学“水肿”的定义;肾功能不全者则属“虚劳”的范畴。

本病多由于外邪入侵,日久耗伤脾肾先后天二脏,脾肾两虚,脾失运化,肾气化失司所致,或素体虚弱,又感受外邪而成,以脾肾两虚为本,水湿、风邪、血瘀等为标。

中医对此病治法不一,大致有利尿消肿、补脾益肾、活血通络、祛风解表等,往往取得较好效果,至于难治性特例,经过中医与西医配合诊治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2、治疗目前,中医中药对于本病的治疗包括内治法与外治法两种方法,中医内治法包括中药汤剂等;中医外治法则包括针灸、艾灸、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

2.1中医内治法2.1.1中药治疗王喜红等使用经方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治疗,选则患者872例,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发现,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总有效率[OR=3.38,95%CI(2.35,4.85),P<0.00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MD=-0.47,95%CI (-0.66,-0.28),P<0.00001]、肾小球滤过率(eGFR)[MD=0.73,95%CI(0.67,0.79),P<0.00001]、干扰素-γ(IFN-γ)[MD=-6.50,95%CI (-10.19,-2.81),P=0.0006]、白介素17(IL-17)[MD=-63.00,95%CI(-73.68,-52.33),P<0.00001]都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7期 -83-社,2010:549.[2]罗亮,成金罗.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32(6):379-383.[3]潘长玉.糖尿病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4.[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34-139.[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6(7):455-464.[6]Khoo J,Rayner CK,Jones KL, et al.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parasis[J].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9,3(2):167-181.[7]户玉轩,牛少强.健脾益气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3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3):361-363.[8]莫小书.应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7):40-41.作者简介:陈红梅(1977-),女,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

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60612065(修回:2017-03-09)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A clinical study on treating chronic nephritis 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官靖刘志会(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山东枣庄, 277100)中图分类号:R69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07-0083-02【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与西医组,各35例,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肾功能指标变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标签: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结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病程迁延,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肾小球疾病,可有肾功能进行性减退,预后差异大,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2002 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患者36 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19~43岁,平均29.8岁,病程1~5年。

经检查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均有慢性肾炎典型临床表现,多表现为轻度水肿或无水肿,轻度高血压,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1.0~2.6 g,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血肌酐(SCr)50%,尿红细胞正常,SCr较基础值无变化或升高25%,尿红细胞减少>25%,SCr较基础升高<100%。

无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数据以x±s表示,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用t检验。

2 结果临床疗效:36 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占17%,基本缓解14例占39%,有效12例占33%,无效4例占11%,总有效率89%。

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比较见表1。

3 讨论由于慢性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不尽相同。

大部分是免疫复合物疾病,可由血液循环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由抗原(外源性移植抗原或肾小球固有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肾小球局部形成,激活补体等炎症递质,从而引起组织损伤。

后期,免疫的起始因素可能已经终止,但由于血流动力学、肾小管间质损伤等非免疫机制可使肾小球病变继续发展。

中医认为该病多属于“水肿”“腰痛”“尿血”等范畴。

一般认为肾小球肾炎总的为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临床观察到肾炎主要以气虚和阴虚多见。

疾病初起更是以肺气虚最为多见,或有脾虚,或兼有阴虚,故治疗慢性肾炎多采用益气固表、健脾益肾法,并重视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优势。

综合近几年的文献,其治疗方式除辨证论治外,还有对症治疗、主方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中药治疗及内外治结合治疗,临床上均取得满意疗效。

但目前大多数文献仅是一般临床经验总结,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研究。

因此,今后应进行客观化评估筛选,开展相关治疗机理的实验研究及规范的临床观察。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dvantages in treating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s in recent years,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TCM include not onl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but also symptomatic treatment,modification of the chief prescriptions,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single Chinese herb,and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which all have achieved some remarkable effects. However,the majority of articles were abou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which lack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Therefore,the results of relative researches should be under objective evaluation.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and standardized clinical observation need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future.Key words: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TCM treatment;review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是一组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为基本表现,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肾小球疾病。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为慢性 肾衰竭 祖国传统 医学在治疗 本病 上有 多种途径 .笔者 等给予治疗 组 肾安 合剂联合穴 位敷 贴 ,对照 l组 、2组 分别予 氯
将包括外治法治疗 的文献进行 综述
沙坦钾 片和肾炎康 复片。治疗 6个月 。比较 3个组 别的疗效 治
l 针 灸 疗 法
疗组 的治疗 有效率 高于对照 1组 、2组
效好 于对照 组 .治疗组 符项 肾功能指 标 比治疗 前 及对 照组 降 结 果研 究组 的血 清 门蛋 白下 降程 度 、24h尿 蛋 向等观 察指 标的
低 朱崇安等㈦治疗慢性 肾炎选用 针灸 “下 -:皇”的方法 .与西药 上升程度 和疗 效均 显著优于 对照组 邵 勇 l观察 黄 芪注射 液穴
用两医常规 方法治疗进 行 对照 ,结 果 显示 观察组 的总 有效 率优 照组
于对照组。段 苇I l治疗慢性 肾炎蛋 尿,治疗组 予基础治疗联 合 6 耳 穴 压 豆
艾灸加黄葵胶囊 ,对照组 予基础治疗 加缬沙坦 通过 观察 分析 ,
运用耳 穴治疗疾 病的 历 史很 悠久 .《灵柩 ·五邪》 记载 :“邪
治疗 ,证实针 灸治疗对模 型大 鼠相关指标 水平 有降低 作 。张 规治疗 ;治疗 组应 用常 规治 疗 加参 附注 射液 穴位 注射 ,结 果
超 等 观察温 针 灸联合 【f】药 汤剂 治疗 脾肾 气虚 型慢性 肾 炎 ,结 示 ,治疗组疗 效 、主要症状 体 征疗 效 、治疗 前后 尿红细 胞数 减 少
关键词 中 医外 治法 ;慢 性 肾小球 肾炎;研 究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R277.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006—0979(2019)01—0103—02

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分析目的临床对照实践研究中西医联合疗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笔者实践研究将选取本院最近两年间确诊的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掷骰子分组法随机分为联合组与西医组(各31例),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后评估SCr、BUN、24h 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改善情況及临床疗效。

结果通过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联合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西医组(P<0.05);其中联合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93.6%)与西医组(71.0%)存在明显差距(P<0.05)。

讨论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治疗中灵活应用中西医联合疗法,不仅能够改善或者控制患者肾炎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疗效显著。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慢性肾小球炎是肾病科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衰竭等等。

该病起病方式不同,病程进展缓慢且治疗具有一定难度,目前临床西医治疗效果不甚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2年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

治疗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5(42.5±2.8)岁,病程1~8(4.2±1.6)年,平均病程4.2年;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23~61(40.2±1.5)岁,病程2~7(4.5±3.8)年。

本文选取病例临床诊断均参照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诊断标准制定并执行。

在临床研究中采用掷骰子分组法随机分为联合组与西医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

1.2 方法西医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采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蛋白尿及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措施,并给予纠正贫血、控制血脂等对症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益肾汤,处方:丹参15g、白豆蔻10g、黄芪20g、山药15g、当归15g、山楂10g、水蛭5g、桃仁10g、熟地15g、茯苓15g。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的期间来我院就治的38例已作过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

按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往往可见正虚与邪实并存,并多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故采用以正虚为主兼顾邪实的临床分型进行治疗。

结果3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基本缓解1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1%。

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应抓住虚、湿、瘀为重点,加强对症处理,必要时中西药合用以缓解病情进展为主,还要重视风邪及痰浊的病理因素。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世界性难治病之一,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尤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辨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前提。

增强辨证的可操作性连贯性,使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更为全面,可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达到较为完美的境界,从而提高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将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本文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的期间来我院就治的38例已作过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初步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分型与病理类型关系,进一步完善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论治。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的期间来我院就治的38例已作过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的是9岁,最大的是66岁,大多数患者是30岁至50岁之间,可见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中青年为主,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要劳动力。

具体的病因或者诱因归纳如下:外感16例,劳累8例,饮食1例,疮毒1例,不明原因12例。

1.2治疗方法:按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往往可见正虚与邪实并存,并多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故采用以正虚为主兼顾邪实的临床分型进行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强调: 热郁者清透, 湿阻者
芳化; 热郁阴伤者, 一方面宣透, 另一方面注意甘寒育阴; 湿热内 蕴者, 日久波及血分应治以清化湿热, 凉血化瘀等法; 若乱投温 补等于“抱薪救火 ” ,后果严重;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通过此 法, 疗效比较满意, 尤其年轻患者疗效更好。韩履祺 4 $$ 5 提出于家 “久病多瘀, 菊认为, 久病入络 ” , 因此慢性肾炎多有瘀血存在, 用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之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可将本病分为肾 虚夹瘀, 脾虚夹瘀、 夹湿热或热毒, 气阴两虚兼瘀、 夹热, 湿热瘀 阻四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虚为主7 故应用活血化瘀法 7 强调养 血活血。方药以四物汤为基础 7 常用当归、 赤芍、 川芎、 生地黄、 清热解毒中药有提高机体体 丹参等。实验研究证实 7 活血化瘀、 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7 可去除抗原 7 抑制变态反应性炎 症的进展 7 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 7 扩张肾血管 7 提高肾血 流量 7 促进受损肾单位修复 7 促进纤维组织吸收。刘玉宁等 4 $! 5 提 出叶传蕙将本病病机概括为本虚标实两个方面, 内脏虚损、 阴阳 失调是病机重点, 水湿内停、 瘀水互结是病机关键, 本病分为肺 肾气虚、 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 气阴两虚四个证型, 分别以益气补 肾汤、 真武汤、 知柏地黄丸方、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叶传蕙临 床注重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 补虚与泻实治法的结合, 强调活 血化瘀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的运用,取得较满意的疗 “肾炎以阴虚为本 ” 根据 效。张锦玺等 4 $6 5 论述杜雨茂理论指出, 的观点, 本病临床大致可分为三型, 肾阴不足、 水湿内阻治以六 味地黄汤化裁, 认为该病以阴虚之证为多, 治当滋阴利水, 兼以 清热; 脾肾阳虚、 水湿郁阻, 多以真武汤化裁治之; 肺脾气虚、 水 湿内停,以六君子汤化裁治之。 以上各型病程日久, 势必久病多 瘀,常佐以活血化瘀药。同时大剂量益母草有明显活血利水作 用。对瘀血证候突出者, 常以活血化瘀为主, 加用益母草, 确能 血、 水三者在病理上的 提高疗效 4 $3 5 。周仲瑛 4 $8 5 从肾炎水肿气、 治水、 治血的理论依据 7 认为治血实非活血 因果关系7 提出治气、 “审证求机 ” 化瘀一端, 必须在 的原则下 7 辨清血热、 血溢、 血瘀、 血虚 7 审其虚实 7 采用相应的治法 7 同时提出了清热凉血、 凉血止 血、 祛瘀利水、 调气和血、 泻下通瘀、 化瘀泄浊、 补肾活血等七法 的临证要点及证候方药。 # 单方验方 邓启源以四妙散为主, 风水相搏型加入泡麻黄、 土茯苓、 益 母草; 水湿停滞型加入炙麻黄、 桂枝尖、 土茯苓、 茯苓皮; 风水泛 滥型加入益母草、 土茯苓、 建泽泻、 茯苓皮; 瘀血阻滞型加入紫丹 参、 益母草、 赤芍; 脾肾阳虚型加入泡附片、 桂枝尖、 土茯苓。治 疗肾小球肾炎 96 例, 全部有效 4 $9 5 。余承惠运用清平法治疗慢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基本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疾病特点为起病隐匿、病程迁延、病因复杂、病理类型多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炎的属于中医“肾风”、“水肿”、“血尿”、“尿浊”“腰痛”、“虚劳”等范围。


性肾炎在我国终末期肾衰竭的原发病因中 CGN 为 64.1%,占据首位[1]。

中医药治
疗慢性肾炎遵循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应用多
种治疗方法结合西医先进的诊疗手段,显示出一定优势。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综述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始发机制已得到普遍认可,近年来非免疫机
制导致的 CGN 也得到发展,以下分别从免疫机制和非免疫机制两面阐述 CGN 的发病机制。

1.1. 免疫机制
体液免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原位免疫复合物(IC)是体液免疫的主要内容。


环免疫复合物能激活补体、诱导炎症介质等导致疾病的发生。

原位免疫复合物可以使炎症反
应更为严重。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内容包括 T 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T 细
胞可直接损伤肾小球,或使炎症反应不断扩大。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够引起肾组织结构和
功能的损害。

细胞因子:目前研究的促炎细胞因子主要IL-1(白细胞介素-1)、IL-6(interleukin-6 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等。

可以改变肾脏的血流动力学,诱导 VEC(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导致炎性细胞的浸润在系膜区,促进 MC 增生,
造成肾小球的直接和间接损伤[2]。

1.2 非免疫机制
凝血障碍:CGN 时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VEC 遭到破坏,由原来的抗凝血功能转而发挥促凝
血作用,凝血纤溶系统平衡被打破[3],增加相关抗原物质沉积在肾小球参与炎症反应。

氧化
应激反应:体内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减少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炎主要是因为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但是其副作用多,尤其是对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的抑制和多种代谢紊乱。

免疫抑制剂:细胞毒类免疫抑制
剂主要有环磷酰胺、氮介、硫锉嘌呤、长春新碱等。

新型的细胞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A 都有
较好的近期疗效,但有肝毒性,肾毒性,高尿酸血症,齿龈增生,皮肤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主要有肝素和华发令,故临床中多选用肝素。

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选
用潘生丁。

抗凝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血液的黏稠状态及肾脏微循环,延缓肾小球损害。

3 中医对慢性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当代医家的治疗
李平[4]教授认为慢性肾炎发病由内因,外因和诱因共同作用导致。

并提出治肾可以从治
肺入手,分别为益肺法治疗易感冒而导致慢性肾炎反复发作者;宣肺法用于已感受外邪出现
肺失肃降者;清肺法治疗慢性肾炎兼有痰热内蕴者,以控制感染;润肺法治疗慢性肾炎属于
肺阴虚者。

王铁良[5]教授认为此病病因病机复杂,阴阳寒热虚实错杂,本虚标实尤重湿热,
认为湿热贯穿疾病全程。

用药多平和,徐徐补之,慎用猛烈之品。

并将清热祛湿贯彻整个疾
病的治疗同时结合辨证论治将慢性肾炎分为肝肾亏虚,先天不足型;气阴两虚,湿热蕴蓄型(此为型多见);气血亏虚,血络瘀阻型;湿毒瘀互结,浊毒内蕴型。

分别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养阴汤加减、清心莲子饮加减、解毒汤加减治疗。

4 单方验方
宋曾强[6]总结温州市中医院肾病内科经验方祛风愈肾汤,认为本方主要从风邪论治肾脏病。

方用鹿衔草、银花藤、菝葜祛风邪,且现代医学研究祛风药多具抗变态反应的作用;丹皮、鬼箭羽、石见穿活血化瘀;泽泻、车前子、薏苡仁淡渗利湿;五味子、乌梅敛阴生津;
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祛风温阳化湿,活血化瘀作用。

孙津舒[7]观察肾炎益气汤治疗慢性
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结论显示:肾炎益气汤能够较好的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展。

5 中成药
朱开颜等[8]应用黄葵胶囊治疗 29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显著降低。

黄葵胶囊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为 5 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单体,清热利湿效果好,具
有抗炎、利尿、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抗血小板聚集、减轻高凝状态、降低全血黏度、
清除氧自由基、对抗内皮素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何泽云等[9]探讨槐芪黄颗粒对慢性
肾炎肝肾阴虚型患者中医症候的影响,结论证实槐芪黄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肾炎肝肾阴虚患
者的中医症候。

6 单味中药及制剂
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含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甙、黄芪皂苷、黄酮及黄酮类似物等多
种生物活性成分。

云霞等[10]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提到黄芪可
有效调节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能力。

川芎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嗪和阿魏酸等。

催路可
等[11]研究发现川芎嗪通过抗氧化作用对损伤足细胞进行保护,进而修复肾小球滤过膜,减
少肾小球性蛋白尿。

7 其他疗法
张超等[12]用温针灸探讨慢性肾炎患者且中医辨证属于脾肾阳虚型,说明加用温针灸治疗CGN 可以提高疗效。

曾明等[13]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针灸穴位治疗 CGN 大鼠模型,结果显示
3 种治疗方法均能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保护肾功能;疗效最佳者是药穴结合组。

总结
综上所述,西医具有先进科学的诊疗手段对疾病生理病理研究详尽,能明确的诊断疾病,可以将西医的明确病理改变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使疾病向愈。


医药治疗慢性肾炎具有一定优势,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的进展,保护肾脏
免受损伤,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琴,邵朝弟,巴元明.慢性肾小球诊疗指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129-132.
[2]张连云.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5):2359-2361.
[3]武伟,潘楚瑛,张延,陈道军,韩辉.佰塞通对肾脏病凝血与纤溶障碍的影响[J]. 中国医疗
前沿,2007,1(3):13-17.
[4] 张并璇,曹熠隆,孔繁婧,赵劼,李平.李平教授辩治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经验采撷[J].中国
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10):853-856.
[5]卜庆丰,亓红伟,王铁良.王铁良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经验撷箐[J]. 黑龙江医药,2011,14(1):139-140.
[6]宋增强,王冬梅.从祛风愈肾汤治疗慢性肾炎谈外风与肾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5):330.
[7]孙津舒. 肾炎益气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16,33(2):87-89.
[8]朱开颜,等.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22-123.
[9]何泽云,钱永萍,黄剑涛. 槐杞黄颗粒对慢性肾炎肝肾阴虚证中医证候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0):1412-1414.
[10]云霞,徐代艳.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 42 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7):822-824.
[11]崔路可. 川芎嗪对 C5b-9 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 泸州:泸州医学院,2012-5.
[12]张超,张春燕,吉勤,等.温针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4):240-242.
[13]曾明,程樱.黄芪注射液联合针灸穴位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J]. 医学导报,2014,33(1):24-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