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慢性肾衰(CRF)是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本病病机复杂,病情严重,为便于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及提高其临床疗效,现将近五年来有关中医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 病名规范中医文献中无慢性肾衰的名词,在慢性肾衰病名诊断上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的观察来进行命名。

涉及到水肿、癃闭、关格、腰痛等范畴.根据朱文锋,王永炎等全国有关专家编制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现统一将西医慢性肾衰竭这一疾病命名为“慢性肾衰”。

2 病因病机慢性肾衰病因复杂,外湿侵入、内生湿热、瘀石内阻或劳倦房事致脾肾亏虚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其病机虚实夹杂、阴阳交损、正虚邪实贯穿于本病的始终。

正虚包括有气血阴阳及五脏六腑的虚损,邪实则有外感、湿热,风动,浊毒等数种变化。

2.1以正虚为主 CRF病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一与患者禀赋体质有关,二与疾病演化过程中并发症的属性有关,三与治疗所用药物的寒温属性有关,故宜因人而异,不可定论,文中周锦明所言为妥。

2.2正虚与邪实并重 CRF的主要脏器在肾而涉及于肝。

肾司开阖、主气化,而肝主疏泄,主升发,加之CRF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医疗费用高,故患者或多或少地伴有肝郁气滞表现,故肾虚肝郁、瘀毒内蕴也是导致CRF的主要病机。

2.3以邪实为主 CRF是由于痰迷肾窍,阻塞气机,气不化水,阳不化浊,水毒内闭,肾失开阖所致。

针对CRF因尿毒症毒素产生的湿浊证候及邪盛病重的病变,不少医家进一步提出了浊毒概念。

也有学者推崇血瘀为标实之首。

3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根据慢性肾衰的病机特点,笔者认为应以补虚为主,兼祛实邪,但有标实偏盛或为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时,则以祛邪为要。

综合国内诸家意见,治疗上可分为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其他疗法,综合疗法四类。

3.1辨证论治慢性肾衰病机错综难辨,但据累及脏器的轻重,其症状表现在一定的阶段出现一定的证侯,据此许多医家对本病进行了辨证论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病机和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病机和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邵命海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无相应病名,据其临床演变过程属于中医学的“溺毒”、“关格”、“癃闭”、“肾风”、“水肿”、“虚劳”、“肾劳”等范畴。

著名专家们对慢性肾衰病名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部分专家认为慢性肾衰属于中医学多个病症范畴。

如叶任高[1]、方药中[2]和时振声[3] [4]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归属于中医学的“关格”、“水肿”、“癃闭”、“虚劳”、“溺毒”、“肾风”、“水气病”、“尿毒”等范畴;还有一部分专家主张以一个中医病名概括慢性肾衰,如任继学[5]认为慢性肾衰应以“虚损性肾衰”命名,邹燕勤[6]认为慢性肾衰属中医“肾劳”的范畴。

根据朱文锋、王永炎等编著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现统一将现代医学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命名为慢性肾衰。

一、病因病机关于病因,一般认为大致有三方面:①外邪侵袭,由表入里,病情反复而加重;②是精神创伤或思虑过度,房室不节,起居异常;③素有肺脾肾亏损,复因感外邪触发,或劳累过度,或治疗不当,使脏腑、阴阳气血进一步失调,风、寒、湿热、瘀、毒等实邪滋生。

《素问·举痛论》有“劳则气耗”;《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有“因而强力,肾气乃伤。

”;《脾胃论》也有“形体劳役则脾病”;郑平东[7] [8]把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因分为“本因”、“标因”和“诱因”,“本因”为脾肾虚损,“标因”为肾病日久,损失分清泌浊的功能,使“湿浊”贮留体内,弥漫三焦,波及其他脏腑,而引发本病。

这种“湿浊”何廉臣称之为“溺毒”,并谓“溺毒入血,血毒入脑”。

“诱因” 为突然感受外邪,肺气不宣,治节失职,三焦水道不利,湿浊贮留加之原有脾肾虚损,猝感外邪后,脾肾损伤更甚;或饮食不节,或过度劳累,损伤脾胃,而使脾肾虚损加重。

关于病机,大部分医家认为主要是脏腑升降功能失常,清浊不分而逆乱的结果,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以脾肾两脏为主。

围绕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诸多医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如叶任高[1]认为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以脾肾虚衰、浊毒潴留为病机关键。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 ( C R F ) 是 各 种 慢 性 肾脏 疾 病 发 展 到 一 定 阶 段 的结 果 , 临 床 以代 谢 产 物 潴 留 、 水 电 解 质 酸 碱 平 衡 紊 乱 以 及 肾 脏 内分泌功能失调为 特征 的一系 列症候 群 , 是 严 重 危 害 人 类
健 康 及 生命 的 常 见 病 。 自然 人 群 的 发 病 率 为 5 0 / 1 O 0万 人 ~
2 0 0 / 1 0 0万 人 , 近些年来 平 均每 年 以 8 % 的速 度增 长 , 我 国 南 京军 区总医院的流行病 学调 查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研究 显示 , 慢 性 肾 衰 竭 的发病率约 为 5 6 8 / 1 0 0万 , 在人类 主要 死亡原 因 中占第 5 —9 位 … 。随 者 该 病 发 病 率 的 增 高 , 其 治疗 费用 也越 来越 高 , 给 社会带来 巨大的经济 负担 , 成 为 社 会 普 遍 关 注 的 话 题 。 现 代 医学在治疗慢性 肾衰竭 中具有 一定 的疗效 , 但 存 在 着 毒 副 作
病之本 , 脾虚运化失 常 、 肾虚蒸 腾汽化 失 司、 湿 浊 瘀 血 内生 是 发病之标 。而湿浊 、 瘀 血 既 是 肾 衰 产 生 的病 理 产 物 , 又 能使 脏
腑功能进一 步受损 , 往往使 病情 进一 步加重 , 形成 恶性 循环 ,
最后导致正气虚 衰 , 湿浊瘀血壅滞而发病 , 形成虚 、 湿、 瘀 虚 实
够 延 缓 大 鼠慢 性 肾衰 竭 的 进 展 , 减轻。 肾脏 的 损 害 。 李 均 等
研 究 黄 芪 对 慢 性 肾 衰 竭 大 量 蛋 白尿 大 鼠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a的
夹 杂 之 证 。石 景 亮认 为 其 病 理 病 机 主 要 为 本 虚 标 实 , 虚 实 夹 杂 。本 虚 多 责 之 脾 肾 亏 损 , 标 实多是水湿 、 浊毒 、 湿热 、 瘀 血 为

慢性肾脏病定义和分期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定义和分期的研究进展
三、CKD的KDOQl分期的合理性问题 KDOQI—CKD分期系统是一个数字化的体系。CKDI 期到3期患者采用的GFR水平是呈线性变化的,这暗示 了疾病在这些阶段之间的进展速度是稳定的。然而,目前 流行病学得到的数据却显示CKD3期中患者所占的比例 最大(7.7%/13.1%),超过了CKDI期和2期的患病率之 和(5%),这显然不符合疾病发展的规律。而且,CKIM期 和5期在美国人群中患病率均为0.2%一0.4%,这表明 CKD3期患者很少进展至4期和5期【s】。CKD患者中男女 比例为0.6:1,与ESRD患者中男女比例(美国I.7:l;英 国1.6:1)不同,这也是许多研究者质疑的焦点之一㈣。 1.GFR与eGFR的正常值问题:分期系统采用的正 常GFR指标来源于1950年进行的一项包括72例住院患 者的菊粉清除率的研究以及1969年Wesson等进行的研 究。这些研究结果忽略了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多样性, 并未在其他人群中得到验证。事实上.除年轻男性外,大 多数人的GFR低于90 ml·min。1·(1.73 ms)~。使用该值作 为界定值过于简单,许多研究者建议采用各年龄段人群 GFR的第5百分位作为界定值mJ。 eGFR界定值的选择存在争议。使用MDRD公式计算 得到的平均eGFR在高龄(70-79岁)高加索人种中男性 为70 lnl·rain。·(1.73 m2)~,女性为63 ml·vain-I·(1.73 mO~。
如何改善CKD分期对ESRD风险的预测是指南修订 之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Hallan等㈣的研究证实综合 考虑尿Alb/Cr比值和eGFR可以显著增强对ESRD风险 的预测效力。该研究在1995至1997年间选择了65 589 例患者,进行了10.3年随访,其中124例进展至ESRD, 结果显示,eGFR水平和蛋白尿均与进展至ESRD的风险 独立相关。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表明综合考虑尿 AIb/Cr比值和eGFR可以显著增加诊断的准确性㈣。将 CKD3.4期患者转诊至肾脏病专科,其中包含了4.7%的 普通人群,有69.4%患者进展至ESItD;而采用尿Alb/Cr 比值及eGFR则仅包含了1.4%的普通人群,但仍可预测 65.6%的患者进展至ESRD。当eGFR<60 ml·rain一·(1.73 m21_I,无蛋白尿时,进展至ESRD的HR为34.8;当 eGFR≥60 ml·rain“-(1.73 rn2)~,有蛋白尿时,进展至 ENID的HR为36.4;当eGFR<60 m】.rain-1·(1.73 m2)~, 有蛋白尿时,进展至ESRD的HR为500.3。以上显示了 eGFR与蛋白尿在预测ESRD风险方面的强协同作用。研 究显示在Alb/Cr比值和eGFR#t,/Jn用其他因素(即所谓 “最佳临床模式”,包含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状况、糖尿 病、收缩期高血压、降压药物、HDL等)并不能进一步提高 预测ESRD的效力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了提高对 EsRD的预测效力,同时缩小筛查后转诊的患者数量,减 轻医疗负担,应该综合Alb/Cr比值和eGFR进行考虑。 [kizlerf麓1称上述研究是将蛋白尿列入CKD分期的强有力 的证据,并认为目前已经到了修正KDOQI指南的时机。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 心 脏病变 .
4 慢 性肾功 能衰竭 治疗 研究 其它方 面的 进展 .
由动脉粥样硬化( S 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V 是慢性肾功能 A) C D)
4 I 趋向于西医结合中医的治疗:. . a辨证论治;. b 中成药治疗 ;. e 中
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冠心病和心功能衰竭也是慢性 肾功能衰竭透析 药针剂治疗;. d 中药保 留 灌肠( 或配合结肠透析) e中药药浴或足浴; 针 ; . £ 患者 的 主要 死 亡原因 。心肌 新生血 管形成 受损 是导致 C F患者 C D的 直 灸治疗 ;. R V g穴位注射治疗;. h综合治疗。 42 再 生 医学 领域 : . 运用 多能 干 细胞 移植 的方 法 把干 细胞移植 到 肾 接原 因 。 11 C F心脏病变传统的C D危险因素包括有年龄、 . R V 性别、 吸烟、 糖 损害区定向诱导分化为肾小管上皮和肾实质细胞。如骨髓千细胞的移植。 尿病、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 绝经、 体力活动减少等。另外 C F患者C D危 R V 参考文 献 险 因素还包 括有 : [ ] We ese Lw—Fi r hL Rel e 8 Ivr ap a 0u 1 inse o s D, r di , i e t 1 ni pr h£ e e h M, . t o o 111 高毒索如肌 酐、 .. 尿素氮[. , 。 ] 胍乙 酸、 2 甲基 胍L , 3 甲状旁腺 ] mccri oa y J . eho , 9 5 3 :9 40 i ad mypt []N prn1 36 ( )32— 0. o h 9 素 【 。 型半胱氨 酸 ; 同 [ ] 刘春艳, 2 贾长绪. 尿毒症血清对大鼠心肌损害的研 究[ ] 中华肾脏 J. I12 中分子物 质( MS L .. M )1 如糖 基化 终末产 物 ; 病 杂志 ,9 9 1( ) l8 1. 19 ,5 2 :1 —19 113 贫 血【]微 炎症 反 应 、 . . 8、 肾素 血管 紧 张素 醛 固酮 系 统失 衡 等更 [ ] 吴国荃. 3 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替代治疗 [ . M] 北京: 出 北京 版社, 9 : 18 9 加重了心脏的损害。 1 7—1 8 0 0 . 12 R . C F心脏病变的治疗。C F心脏病主要为肾功能减退或丧失后 R [ ] RtE T ereo e aa y ig n snte rmc yd m []A 4 i . h l fh r rd l d e isnr eJ m z o t p t o a i h u h o 毒性代谢产物堆积、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的直接作用以及高血压、 贫血 J iny i,95 2 ( )8 8 1 . deDs19 ,6 5 :0 —83 k 等对心脏的长期损害【 。因此要改善 C F患者心脏病变, 9 R 应致力于治疗 [ ] 李秀吕, 5 胡燕燕, 张运 , 血 清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 等. 心脏原 有 的潜在病 因和病 变 。心血 管疾病 的 主要表 现 之一 即为 L H其 的 V 响的研究[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0 1 ( ) 13—15 J. 2 0 ,2 : 0 0. 发生率约占4 % 一 0 对患者危害极大。 0 6 %, [ ] 粱敏, 6 余月明, 侯凡凡,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心肌细胞增殖并增加 等. 2 出血倾 向和贫血 .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 中华肾脏病杂志, 0 ,94 :1 7 . J. 2 3 1( )7 — 4 0 2 1 出血倾 向是 慢性 肾功能 衰竭较 为 常见 的并 发症 。严 重 出血 会成 . [ 】 崔存德, 7 王桂兰, 李韶 , 尿毒症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对大鼠心肌 等. 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的原因。过去的观点认为, 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 舒缩性的抑制作用[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984 3 : 4—3 . J. 19 ,( )3 0 0 7 人出血的原因是血管内皮的损伤,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数量下降; 近来研 [ ] Pr l .h eec f e fnevno ayr a ds es 8 ote JT ebnfi ee ̄o t et ni er nl i — ae os iM i r i n le 究发现 , 血小板的功能异常才是出血的主要原因。C F R 的尿毒症出血的原 [ ] Np rDa rnp n。 0 , ( up :2一l. J . eh liTasl t2 11 Sp ̄)1 5 o l a 0 6 因是复杂的, 涉及血管损伤、 凝血、 纤溶功能异常等l 】 。左心室肥厚(e 1t f [ ] 杨雪军, 9 何立群. 慢性 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研究进展[] 上海 中 J. vn cl yerpyL H) et u r proh ,V 的发生 及发 展均 与贫血程 度 相关 , i f ah t 而且 可 因贫 医药杂 志 , 0 ,9 1)5 6 . 2 53 (2 :8— 1 0 血的控制而逆转l 】 。FakH等在德国完成的一项针对由血液透析导致 r n [0 李劲高, 1] 宛霞.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出血倾 向[ 】 广东医学, J. 的肾性贫血伴 L H的患者的前瞻性试验中发现, V 纠正贫血能够逆转 L H, V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

方法42例早中期CRF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并加用肾康注射液,疗程均为4周。

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等,由此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总有效率78.57%,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早中期CRF疗效明确,可延缓CRF的进展,可推迟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昂贵的医疗费用及改善CRF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康注射液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功能持续下降的共同归宿,临床上主要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CRF晚期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为延缓CRF病情进展,推迟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使疾病在早中期得到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对本院42例早中期CRF患者予以肾康注射液治疗,疗效较好,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早中期CRF患者均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在30--68岁,平均年龄在48.35岁。

治疗前病程3月--26月,平均10.18月,原发疾病引起26例,继发疾病引起16例。

所有病例符合葛均波主编《内科学》第八版中的诊断标准[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5~89ml/min,血肌酐(SCr)150~707umol/L。

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所有检查结果均在我院检验科完成。

1.2治疗方法(1)常规治疗,包括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控制血压、血糖、感染、纠正贫血、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并予口服爱西特片6片,每天3次。

(2)肾康注射液80ml+0.9%NS200ml中静滴,每天一次,疗程4周。

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的变化情况。

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通讯作者:韩布新(1966一),男,博t,研究员,博f:生导师,主要从事各 种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及其康复的研究。 第一作者:任建伟(1971-).女,副主任医师.在职硕士。主要从事慢性肾 衰竭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治研究。
万方数据
・902・
潜伏期与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 (GFR)、血钙和血红蛋白负相关。Bae门。等研究发现ESRD患 者与对照组相比有较低的CNV值,但血透对CNV振幅没有明 显影响。CNV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较少。 上述研究充分表明:CRF患者极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临 床医师有必要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尤其足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 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对其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治疗。目前的问题 是缺乏简单、易行的认知功能的评定量表及方法,缺乏统一的 诊断标准,限制r其在I临床的应用。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致力于 寻找比较简易而可靠的、适合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测试方法, 如有可能将神经牛理检查与生化指标相关联,将有重要的研究 与应用价值。
任建伟L2 韩布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09)07-0901-03
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慢性肾衰竭(CRF)自然人群年发 病率为98—198人/百万人口,fL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 美国新发病例由1988年的150人/百万人口增到1997年的 287人/百万人口…。荧围2005年的USRDS报告预测,美1日 ESRD患者在2010年将达650 000人,其中透析患者约520
negative variation renal

BJ Sae.Park SS.Contingent

中早期慢性肾衰竭治疗研究进展

中早期慢性肾衰竭治疗研究进展

控 制 与 营 养疗 法 、 身 及 肾 小 球 局 部 高 压 控 制 、 脂 、 凝 和 全 降 抗 抗血小板聚集 、 中西 医 结 合 治疗 等 方 面 , 一 综 述 。 做


饮 食 控 制 与 营 养 疗 法
饮 食 控 制 与 营养 疗 法 是 C F非 透 析 治 疗 最 基 本 、 效 的 R 有 措施 。其 关 键 是蛋 白质 摄 人 量 及 成分 的 控 制 。 其 他 方 面 包 括 磷 、 呤及 脂 质 摄 人 的控 制 。 目前 普 遍 主 张 采 用 的低 蛋 白饮 嘌 食 (o rt nde, P ) 案 为 蛋 白 0 6 / k 1 poe i L D 方 w i t . g ( g・d , 量 供 )热 给不 低 于 3 k a ( g・d , 养 不 良患 者 需 适 量 增 加 蛋 白摄 5 el k / )营
ma in n l u a f so o e d a n ssa d p o n sso u g c n e lg a tp e r lef in frt ig o i n r g o i fl n a c r u h
[ ] C ne et 0 82 [ ] E u ha f r t. J . acr t L .2 0 ,6 9 :[ pbaedo i ] pn
疗 措 施 以延 缓 C F 展 。近 些 年 来 , R 进 随着 对 C F发 病 机 制 研 R 究 的 不 断 深入 , 延缓 C F进 行 性 恶 化 措 施 方 面 取 得 了 长 足 在 R 的进 展 。 本 文针 对 中早 期 慢 性 肾 功能 不 全 患者 的 治 疗 从 饮 食

综述 与 进 展 ・
J eRs p2 9 o3N. d eAr0 , 18 o M , 0 V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内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各类慢性肾疾病进展到后期的共同结局,对于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预后有着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逐年增多,临床中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诊断、治疗研究越来越深入,取得一定进展。

本文就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诊断引言: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1 failure,CRF),是临床当中常见病、综合征,病死率较高、预后差,临床表现为肾功能损伤、水肿、高血压,症状并不会突然发作,而是肾脏功能长时间恶化的结果,由于此类危险因素会长期存在,治疗效果不够优异,极易导致CRF从代偿期逐步朝向尿毒症期进行转变,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

现阶段,临床当中最主要治疗手段为,中医药治疗,可以逐步缓解CRF患者中期、早期症状,保护残肾具备的功能,适当延缓病情进展,进而推迟透析[2]。

不过中医药治疗存在疗效发挥所需时间较长问题,因此,现阶段临床当中逐步将中西医联合,对CRF患者展开治疗,治疗效果十分优异。

现就针对CRF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病因病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以各类继发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据首要位置,其次则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问题,如先天性多囊肾、肾发育不健康、膀胱输尿管反流等;遗传性疾病,如肾髓质囊性疾病、遗传性肾炎疾病、Fanconi综合病症等,全身性系统化疾病中以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以及结缔组织疾病等最为多见[3]。

近年来,临床医学研究越来越深入,有实践论证显示,CRF的原发疾病有一定改变,由于肾间质小管损害进而诱发的CRF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结缔组织肾损害疾病等引发的CRF也有一定程度上升[4]。

2 诊断2.1西医诊断在1933年中华内科杂志肾病专业组依托黄山会议座谈会纪要,制定完整、健全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之后这一标准在我国得到长时间沿用[5]。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一是血肌酐〉133μmol·L-1;二是内生肌酐清除几率〈80ml·min-1;三是存在累及肾脏系统性疾病或者慢性肾脏病病史[6]。

在1999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公布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在这一指南当中首次提出慢性肾脏病定义(CKD),国际当中对其关注力度不断提升,关于CKD进展机制以及干预成为国内外热点研究话题。

与1992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相对比,CKD分期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可以让患者直观了解病情[7]。

不过对于CKD评价争议相对较多,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一指南在临床当中有着重要指导价值,但是可能并不会完全适合我国慢性肾脏疾病防治,其自身仍旧存在一些地方需要重新修订[8]。

因此,在2012年时期,KDIGO组织重新针对CKD指南进行修订,并不断强化CKD的预后和诊断,诊断更加全面与完善,新标准主要为:肾脏损害标志、小管疾病引发的电解质或者其他异常、尿沉渣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有肾移植史;GFR<60mL·min等。

此类诊断标准是结合白蛋白尿、病因以及GFR等来确定,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可以将其使用到临床肾脏病诊断当中。

不过此类指南是个体治疗经验进而总结出的共性标准,其治疗加护以及分期诊断并不完全、彻底适用于所有患者[9]。

因此,需要在参考指南进行诊断基础上综合考量患者个体情况。

2.2中医诊断由于部分CRF患者在疾病早期或者整个病程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符合诊断需求的症状,但是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已经明确显示存在肾功能衰竭症状[10]。

故CRF诊断需要采取中医病名诊断、中医证候诊断以及西医诊断有机融合的模式展开。

其中中医病名诊断主要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这一标准内容进行诊断;证候诊断则主要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颁布的“慢性肾衰竭诊疗方案”,依托慢性肾功能衰竭涉及的证型文献进行确定[11]。

结合疾病本虚标实的特征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本虚症、标实证,其中本虚症主要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等;标实证除了常规的热毒证、风动症之外,随着临床研究力度增加,还增加水气证、浊毒证等几种类型[12]。

3治疗3.1 药物治疗3.1.1 西医常规治疗与辨证中药应用联合临床当中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过程中,主要在常规西医治疗前提条件下,依托辩证模式,按照差异化中医证型选择时方或者在某一专属时方基础上,随证加味[13]。

在充分给予西医原发病治疗以及对症治疗时期,结合病情组织实施辨证施治,针对肝肾阴虚患者以六味地黄汤为核心;脾肾阳虚患者主要以金匮肾气汤加减;阴阳具虚患者需要以大补元煎合济生肾气汤加减[14]。

除了应用时方之外,也有许多临床工作者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同时,依托辨证加用自拟方来达到治疗目的,获取一定治疗效果[15]。

3.1.2静脉给药中药制剂的使用临床当中部分中药静脉注射剂具备改善患者肾功能、帮助患者康复的目的,其中常见注射剂包括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注射液可以让肾间质纤维化得到改善,适当维护肾组织BMP-7的表达,减弱肾组织CTGF过度表达等各类机制,以此来保护烦恼肾脏。

也有研究显示,在常规西医治疗以及前列腺素注射基础上,适当加用黄芪注射液,可以让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对于改善慢性肾衰贫血有着一定帮助[16]。

不过,关于西药与中药制剂联合研究并不多,临床当中实践应用效果仍旧有待进一步验证。

3.2替代疗法3.2.1血液透析属于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患有CRF的患者来讲,在后期需要频繁做血液透析,一般每周需要做3次左右,每次4-6h左右,临床大量研究证明,坚持做透析可以让患者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部分患者可以存活约20年往上[17]。

3.2.2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治疗方法对于CRF患者治疗与血液透析有着一定相似性,是持续组织开展透析,直到毒素被彻底全面清除,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对较小,对于残存肾功能的保护效果与血透相比更加优异,对于联合有心脑血管病症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比血液透析更加安全,可以让患者腹膜炎等并发症实际发病率有效降低[18]。

不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两者均存在治疗费用较高、治疗复杂等特征,使得此类治疗方法在基层临床治疗中推广力度受到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CRF是多种不同肾脏疾病进展到晚期的综合征,病机十分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化、多元化,治疗预后较差。

全面阻止该疾病恶化、保护患者残肾功能、及时解决可逆性的加重因素、持续增强治疗效果,是肾病领域研究重点。

大量临床研究都证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肾功能衰退症状,提升机体免疫能力,适当延缓病情进展,具备一定优势和特色。

不过关于中医药联合治疗研究不够深入,联合治疗方案较为欠缺,需要临床工作者在后期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刘文,李仁喜,曹南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11):1404-1409.[2]朱晓婷,陈志强,张亚楠,等.益气化湿通络方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炎性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20,51(8):2193-2199.[3]沈江萍,颜新星,张宁宁,等.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糖尿病天地,2020,17(7):163.[4]施青霞.研究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措施和效果[J].糖尿病天地,2020,17(5):233.[5]吴常裕,杨海燕,占焕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9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肾功能的关系[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6):677-679,683.[6]胡苗青,周珂,梁恩军,等.生血通便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虚瘀阻证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6):150-153.[7]蔡倩.补肾消癥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5):122-123.[8]武广军,刘亮,张晓伟.补肾消癥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7):971-973.[9]李爽.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KD3~4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178-179.[10]殷久丽.健脾补肾活血泄浊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6):129-130,133.[11]杨泽勇.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6):174-175.[12]单艳梅.西医治疗加中药肾衰方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2019(1):113.[13]徐绍燕.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2019(11):198.[14]高洁,常相帝,刘益涛,等.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4):112-114.[15]汪卫红,许烨,李志明,等.黄芪水提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9,30(10):1386-1392.[16]陈芳.用阿加曲班对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抗凝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150-151.[17]刘敏,荣阳,荣根满.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5):106-107.[18]许文炎.血清瘦素、白蛋白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8):155-156,158.作者简介:(1972-01),男,壮族,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大专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含肾内科、血液透析)方面相关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