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知识
趣味语文知识

趣味语文知识一、古代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月亮①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明月还常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③有时明月还蕴含时空的永恒.如李白《把酒问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④月圆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意。
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燕子①燕子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②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花常常是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①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小学生趣味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学生趣味语文知识点大全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学习语文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趣味的语文知识点。
一、字词篇1. 词语猜谜:通过给出一些词语的解释或者提示,让小学生猜出正确的词语是什么。
2. 成语接龙:从一个成语的尾字开始,要求小学生继续说出一个以该字开头的成语。
3. 填字游戏:给出一些字母提示,小学生根据提示填写正确的字词。
4. 词语游戏:给出一段文字,要求小学生从中找出指定的词语。
二、阅读篇1. 推理阅读:给小学生一篇短文,让他们通过阅读短文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和判断。
2. 续写故事:给小学生提供一个故事的开头,要求他们续写下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节排序:给小学生一些故事的情节,要求他们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4. 阅读理解题:给小学生一段短文,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他们通过阅读理解短文,回答问题。
三、语法篇1. 句子改错:给小学生一些错误的句子,让他们找出错误并改正。
2. 词性填空:给小学生一些句子,要求他们填写适当词性的单词。
3. 语法填空:给小学生一段文字,要求他们根据提示填写适当的单词。
4. 语法判断:给小学生一些句子或者短文,要求他们判断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四、写作篇1. 写作练习:要求小学生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者一个季节的作文,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2. 写作改错:给小学生一篇错误的作文,让他们找出错误并改正。
3. 口头作文:给小学生一个话题,要求他们用口头形式进行即兴发挥。
4. 图画作文:给小学生一幅图画,要求他们根据图画进行描述并写出相应的故事。
以上是一些小学生趣味语文知识点的大全,通过这些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基础。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趣味知识

语文趣味知识一、成语游戏1. 猜谜语(打一成语或猜一字)①哑巴说话②变奏为春③举棋不定④滥竽充数⑤二四六八十⑥牵牛过桥()⑦不折不扣()⑧喜上眉梢()⑨两人力大冲破天()⑩见人就笑()2. 成语对联:①守株待兔②流芳百世③放虎归山④下里巴人⑤粗茶淡饭⑥雪中送炭3. 成语接龙:以“大庭广众”“石破天惊”“鲜为人知”的最后一个字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进行成语接龙比赛。
(不少于10个)大庭广众→石破天惊→鲜为人知→二、逻辑推理有三个人,分别姓王,姓刘和姓陈,他们每人身兼两职,三个人的六种职业是作家、音乐家、美术家、话剧演员、诗人和工人,同时还知道以下事实:1. 音乐家曾经对工人谈过古典音乐的欣赏。
2. 音乐家出国访问时,美术家和姓王的曾去送行。
3. 工人的爱人是作家的妹妹。
4. 作家和诗人曾讨论过“百花齐放”的问题。
5. 美术家曾与姓刘的看过电影。
6. 姓陈的善下棋,姓刘的和那作家跟他对弈时,屡战屡败。
三、奇妙对联1. 写人名:①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②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③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④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2. 对对子:例“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
”上联语出欧阳修的《醉翁记》,下联语出李白的《月下独酌》。
①孙行者②比目鱼③一条大路通南北④春夏秋冬四季风景“清一色,”⑤云长先死翼德又亡刘备安徒生哉⑥曹孟德兵败赤壁刘欢孙悦⑦此木为柴山山出⑧独塔巍巍七级四方八面⑨常德德山山有德⑩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3. 改对联:从前有个老进士,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于是他好得意,准备第二天大宴宾客,进行庆祝,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大门外。
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下联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由于这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仗着自家有财有势,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无不恨之入骨。
其中有个秀才见了这副对联顿时计上心来,决定要捉弄一下老进士以解心中恶气。
语文趣味知识

语文趣味知识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别来无恙)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见谅) 求人帮忙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指点说(赐教) 托人办事说(拜托)
( 1)古代四大美女“沉鱼”指西施,“落雁”指王昭君,“闭月”指貂蝉,“羞花”指杨贵妃。
(2)《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4)我国古代有两部兵书,一部是《孙子兵法》,另一部是《三十六计》。
(5)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伯(孟)、仲、叔、季。
⑹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趣味语文小知识

趣味语文小知识1.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的一系列技巧,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它可以是通过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反问、反转、设问等手法,达到引发读者思考和共鸣的效果。
2. 什么是象征意义象征意义是指某一个事物或符号所代表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使用象征意义,可以将某个具体的形象或事物转化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感受。
3. 什么是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句子组成的句子结构。
这些句子彼此之间通过并列连词(如“和”、“或”、“但是”等)或者逗号连接,表达出相互平行的关系。
并列句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同时也可以强调其中的各个要点。
4. 什么是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某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效果。
隐喻并不直接点明所要表达的概念或情感,而是通过暗示和联想,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5. 什么是排比句排比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系列具有相同结构的词、短语或句子并列使用,以达到强调和夸张的效果。
排比句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富有韵律感,并能使读者更加注意到其中的对比和强调。
6. 什么是双关语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具有多重意义的词语或短语,以达到幽默、引人思考或引起注意的效果。
双关语常常利用词语的音、形、义的巧妙变化,使读者在理解时出现一种双重或多重的解释。
7. 什么是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一种象征性和形象化的表达效果。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变得具体而生动,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8. 什么是押韵押韵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在诗歌或韵文中使用具有相同或相似音韵的词语,以达到一种韵律和音乐性的效果。
押韵可以增强诗歌的美感和节奏感,使诗歌更加动听和易于记忆。
9. 什么是擬人化擬人化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以达到一种象征性和形象化的表达效果。
小学语文常考的趣味语文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常考的趣味语文知识汇总小学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
学好小学语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语文常考的趣味语文知识,希望对小朋友们有所帮助!1、成语接龙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它具有一定的固定搭配和富有深刻意义的语言形式,成语接龙就是利用成语的固定搭配,通过前一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接上后一句成语的第一个字,继续讲述故事情节的一种游戏。
如:眼的大小虎口余生生龙活虎虎踞龙盘......2、猜一猜猜一猜是一种通过音、形、意等不同方面的提示,让学生去猜测事物、词语、成语等的趣味性语文游戏,这种游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如:猜一猜:我是一个生物,透过我可以看到世界?答案:眼睛。
3、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一种通过故事情节,解释成语意义的教育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如:悬崖勒马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公子,得到了一匹千里马,非常骄傲。
有一天,他骑马行走在悬崖边上,结果马惊吓了一下,就要跳下悬崖。
公子急忙勒住马,惊险地脱险。
从此,人们用“悬崖勒马”比喻及时止步,转危为安。
4、成语演义成语演义是一种将成语融入故事情节中,通过实例来说明成语的用法和含义的语文教育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成语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如:守株待兔故事:有一个农民,他每天都在田地里劳作,却总是连续几年收成不好。
一天,他在田地里发现了一只正在啃食农作物的兔子,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守住这株树,等兔子再来,然后将其抓住杀掉。
于是,他就不再劳作,整天守着那株树,可兔子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人就用“守株待兔”来比喻消极怠工,等待奇迹的出现,不努力工作。
5、词语游戏词语游戏是一种通过音、形、意、字等多种因素制造出难度,要求学生通过游戏分辨、想象词语的游戏。
语文常见的趣味知识汇总

成语一、数字猜成语。
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1+2+3(接二连三)3.5 (不三不四)5 10(一五一十)9寸+1寸=1尺(得寸进尺)二、填上数字,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 (六)神无主×(九)霄云外=(五)湖(四)海2. (百)家争鸣×(十)万火急=(千)载难逢3. 各有(千)秋÷以一当(十)=(百)花齐放4. (九)牛一毛-(八)面玲珑=(一)丝不苟三、成语填空,使填的字组在一起是一个地名。
1. 人定胜(天)(津)津乐道2. 人才济(济)(南)征北战3. 语重心(长)(春)暖花开4. 声东击(西)(安)居乐业5. 至高无(上)(海)底捞针四、成语填空,使填的字组在一起是一个人名。
1. 投桃报(李)一穷二(白)2. 宁死不(屈)(原)形毕露3. 无(孔)不入(子)虚乌有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五、动物名填空,使前后各成两个成语。
胆小如(鼠)目寸光呆若木(鸡)犬不宁守株待(兔)死狐悲生龙活(虎)口余生打草惊(蛇)欲吞象关门打(狗)仗人势叶公好(龙)腾虎跃顺手牵(羊)肠小道目无全(牛)毛细雨六、在空格里填上恰当的字,完成下列成语。
七、辩言语,填成语1. 很少的几句话:寡言少语2. 说了很多的话:千言万语3. 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自言自语4. 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5. 像蜜糖似的话:甜言蜜语6. 随口乱说的话:胡言乱语7. 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冷言冷语8. 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流言蜚语9. 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污言秽语10. 虚假而动听的话:花言巧语八、根据成语典故,填写历史人物的名字。
1. (曹植)煮豆燃萁。
2. (岳飞)精忠报国。
3. (李白)铁杵成针。
4.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5. (项羽)四面楚歌。
6. (包拯)断案,铁面无私。
7. (韩信)背水一战。
8. (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9. (更羸)惊弓之鸟10. (秦始皇)焚书坑儒11. (祖逖)闻鸡起舞歇后语一、写动物名称,使之成为一句完整的歇后语。
语文趣味知识

语文趣知识1. 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第一种说法,李耳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所以叫老子。
显然这种说法不够真实。
第二种说法是,李耳本来就姓老,李姓源于老姓。
李姓图腾为老虎,在苦县又称“狸儿”。
所以又叫老子。
2. 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十二生肖在汉之前一千多年就出现了。
而猫是在汉代才进入中国的,所以没赶上好时候。
3. 百家姓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头?《百家姓》是宋朝代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的。
“赵”是当朝皇帝的姓氏;“钱”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
4. 孺子牛从何而来?齐景公有一次庶子荼在一起嬉戏,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
儿子跌倒把他的牙齿拉折了。
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
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
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5. 为什么富家子弟叫纨绔子弟?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
所谓裳就是大裙子。
走路两腿易进风。
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绔”。
更有钱的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
这也是“纨绔子弟”一词的由来。
6. 为什么有钱有势的女婿要叫金龟婿?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
鱼符材质“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
”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
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7.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
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所以说上厕所、下厨房。
8. “扯皮”原意是什么?扯皮”是古代做鼓的一道工序,是门专业手艺。
在钉鼓皮时需要将皮扯紧,故称扯皮。
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推诿卸责的意思。
9.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语文知识趣味语文知识集锦选择题: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琵琶B、古筝C、扬琴(A)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A、拨弦乐器B、击弦乐器(A)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A、强拍B、弱拍(A)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A、比原来扁了B、和原来一样C、比原来宽了(B)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A、食器B、酒器(A)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B)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B)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A、王妃对她的陷害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C、大臣说她的坏话(B)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A、渔夫B、皇后C、王子(C)11、“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D)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A)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B)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C)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A、因蜀锦而得名B、因锦江而得名(A)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天姥山D、庐山(D)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A、甘肃B、新疆C、青海(B)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B)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A)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C)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A、历史研究B、风水勘探C、政治事件(B)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B)23、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A、杨玉环B、貂蝉C、赵飞燕D、西施(C)24、《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B)25、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木兰诗B、木兰辞C、琵琶行(A)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A、八月B、九月C、十月(B)27、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A)28、"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唐代一位高僧C、一种官职(C)29、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A、倒拨垂阳柳B、汴京城卖刀C、醉打蒋门神(C)30、“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D)31、“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A、拜访B、请罪C、道谢D、辞别(A)32、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D)33、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B)34、“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D)35、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A、青衣B、花旦C、彩旦(B)- 1 -36、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
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A、一种树木的名称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C、与树木无关(B)3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C)38、“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A)39、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A、头脑聪明B、活得长久C、与人长得相似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B)40、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A、男女平等B、一夫一妻C、婚姻自由(C)41、"东床快婿”原本是指:A、司马相如B、王羲之C、刘邦D、诸葛亮(B)42、“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曹操B、刘备C、谢安D、孔子(C)4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A、席勒B、雪莱C、歌德D、徐志摩E、舒婷(B)4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A、鬼节B、死节C、冥节D、聪明节E、寒食节(E)4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E、淝水之战(C)46、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E、舞蹈(D)47、"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A、晴雯B、袭人C、黛玉(A)48、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A、武侠B、言情C、战争D、伦理E、历史(B)4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E、应天书院(A)50、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C、西施E、赵飞燕(C)51、有一个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
你知道这种事物是什么吗?A、一种鬼怪B、一种远古动物C、人类D、树(C)52、“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A、马B、狮子C、老虎D、蛇(B)53、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A、阿普列尤斯B、契诃夫C、奥维德D、卡夫卡(D)54、《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什么东西而服了19年的苦役?A、一瓶葡萄酒B、一杯牛奶C、一片面包D、一块饼干(C)问答题:A、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B、数字猜成语(小黑板板书)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1+2+3(接二连三)333 555(三五成群)3.5(不三不四)5 10(一五一十)9寸+1寸=1尺(得寸进尺)C、说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1、矮子坐高凳--够不着2、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3、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同归于尽4、擦脂粉进棺材--死要面子5、炒咸菜放盐巴--太闲(咸)了6、厕所里挂个钟--有始有终7、外甥打灯笼--照舅8、猪鼻子插葱--装象成语解释1.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所欲为)2.不值得一提(微不足道或微不足道)3.比喻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血雨腥风)4.稍微一放松就立即消失了.(稍纵即逝)- 2 -5.故意作样子给别人看.(装模作样)6.形容非常驯服听话.(俯首帖耳)7.看见好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见异思迁)8.意味深长,值得仔细琢磨.(耐人寻味)9.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小心翼翼)10.好了还要更好.(精益求精)11.形容微风吹拂,阳光灿烂.(风和日丽)12.形容声音高低转折,节奏分明,和谐悦耳.(抑扬顿挫)13.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寂静。
(鸦雀无声)14.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黔驴技穷)15.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跟上去.(前仆后继)16.温习旧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知识.(温故知新)17.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眼花缭乱)18、用另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
(刮目相待)19、形容身体很弱,禁不起风,一吹就倒。
(弱不禁风)20、形容公开的、大胆的做坏事。
(明目张胆)21、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
(祸不单行)22、水干了,鱼靠在一起以唾沫互相润湿身子。
(相濡以沫)23、月亮明亮,星星稀少。
(月朗星稀)24、同样对待,不分厚薄。
(一视同仁)25、忍不住笑。
(忍俊不禁)26、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情不自已或不能自已)27、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准备作战。
(枕戈待旦)28、本来没有事情,故意制造纠纷。
(无事生非)29、看到家庭的败落等情况心理感到悲伤。
(触景伤情)30、比喻崇拜敬佩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31、每一个人或每一个事物都得到适当的位置。
(各得其所)32、每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各抒己见)33、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收获。
(守株待兔)34、人已昏迷,失去了知觉。
(不省人事)35、人声喧闹就像锅里的水烧开了一样。
(人声鼎沸)36、垫高了枕头安心睡觉。
形容不加警惕。
(高枕而卧)37、没有一点正确的地方。
(一无是处)38、心里感到空虚,好象失去了什么。
(茫然若失)39、你看我,我看你。
形容因惊惧而互相望着不说话。
(面面相觑)40、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津津有味)41、形容不高兴,精神不振作。
(无精打采)42、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前所未有)43、实在很好,不是徒有虚名。
(名不虚传)44、比喻隐蔽的或公开的攻击。
(明枪暗箭)45、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目不暇接)46、难以说出口的,隐藏在内心深出的事情。
(难言之隐)47、由于恼怒羞愧而发怒。
(恼羞成怒)48、口袋里空得像洗过了一样,形容很穷。
(囊空如洗)49、对恶劣的态度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让的态度。
(逆来顺受)50、接受工作时,挑选轻的,害怕繁重的。
(拈轻怕重)51、耍花招,欺骗人。
(弄虚作假)52、头发直立,把帽子都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