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精选多篇)

合集下载

风情园建设实施方案

风情园建设实施方案

风情园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风情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旨在打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和独特风情的城市绿地。

风情园建设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规划、设计和建设,为市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建设目标。

1.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风情园,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3.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4.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三、建设内容。

1. 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进行风情园的整体规划设计,确定景观、建筑、植被、水系等要素的布局和风格,确保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2. 建筑设施,在风情园内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如仿古建筑、民俗展示馆等,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3. 休闲娱乐设施,设置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如游乐设施、儿童乐园、露天剧场等,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4. 绿化景观,在风情园内进行绿化美化工程,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打造宜人的自然景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5. 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文艺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等,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建设步骤。

1. 确定规划设计方案,征求市民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2. 开展建筑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的招标工作,选择合适的承建单位。

3. 同步进行绿化美化工程和文化活动策划工作,确保建设内容的全面推进。

4. 建设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各项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5. 风情园正式对外开放,举办开园庆典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五、建设效果。

1. 建成后的风情园将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和文化地标,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2.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3. 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精选多篇)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精选多篇)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精选多篇)文章来源第三篇:2014年锡伯民俗风情园景区2014年锡伯民俗风情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县领导:2014年,锡伯民俗风情园景区在县委、政府的高度关心支持下,积极利用上级财政支持,依据伊犁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14年自治区预算内资金(第一批)基建支出预算的通知》(伊州财建[2014]69号),及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财政专项补助资金70万元,启动了锡伯民俗风情园停车场、西迁纪念馆西迁沙盘、锡伯族人像、靖远寺牌门楼等改扩建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档次,丰富了景区内涵,提升了景区品味,有效提升了景区良好形象。

针对风情园景区多年来,停车难、停车不便、交通不便的情况,投入资金10万元,启动了风情园停车场改扩建项目。

扩建停车场面积为806平方米,由于扩建停车场地处原五乡卫生院楼处,停车场在开工前期,对部分路基进行了大面积深度处理,有力保障了在建停车场的工程质量。

结合景区周边建设“景观化、细致化、一致化”的要求,对停车场周边进行了“美化、绿化”,拉运了大量土方对停车场周边进行了场地平整和绿化、安装了路沿石,制作异形座凳对绿化带周边进行了美化修饰。

此项目于2014年4月9日开工,于2014年5月20日完工,项目的建成和使用不仅彻底解决了景区历年来停车难交通不便的问题,也极大提升了景区周边环境状况。

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周环境及景区内部美化、绿化质量,投入资金4.58万元,通过大量拉运土方的办法对锡伯民俗风情园景区大门东厕及景区厕所周边进行了场地平整和绿化,绿化总面积达1724平方米,通过绿化工程,对景区部分零星工程进行了维修改善,对大门东侧绿化带安装了路沿石,有效保证了大门东西两侧绿化带的协调性。

根据游客及专家意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补助资金,重新改造了西迁纪念馆内沙盘和锡伯族仿真蜡像。

投入资金17万元完成了西迁沙盘和伊犁河谷沙盘改造项目,投入资金16.08万元,完成了六尊锡伯族仿真(请关注,通过西迁纪念馆内沙盘和锡伯族仿真蜡像项目的实施,使馆内沙盘更加精准美观大方,锡伯族蜡像更加逼真和具备代表性,提升了西迁纪念馆参观项目游客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一、前言民俗风情园是一种旨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具有一定历史、民俗、文化内涵的景区,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旅游形态之一。

民俗风情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渊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探索和体验。

二、建设定位本项目旨在打造一座富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民俗风情园,以呈现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乡土氛围和民族文化气息,成为广大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的热门景点。

三、设计理念本项目秉承“让游客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和文化”这一设计理念,不仅要在建筑风格、装饰材料、展示内容方面严格按照传统民俗特色来打造,还要将每个角落融入历史文化元素,让游客在这里能够体验到最本真的历史文化特色。

四、景区规划布局本项目建设面积为1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入口广场、文化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民俗体验区等几个主要区域。

1.入口广场入口广场有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餐饮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设施,旨在为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服务。

广场还设置了一块1300平米的草坪,供游客休息和感受自然风光。

2.文化展厅文化展厅主要是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展示,通过古老的文字、民间传说、历史文物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独特之处。

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主要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的流传、发展历史和传统技艺等丰富内涵,以表演、模拟场景等形式展示当地的各种民俗活动,如婚俗、葬礼习俗、传统戏剧、舞蹈等,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的民俗秘境。

4.民俗体验区民俗体验区主要提供各种传统民俗活动的互动体验,如小吃品尝、传统手工制作、民俗游戏等,让游客不仅亲身体验到民俗文化之美,还能亲身参与传统活动,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

五、建筑风格设计本项目的建筑风格以浓郁的传统民俗特色为主线,融合了中式、西式、日式等多种应用风格,体现了多元化的文化特色。

民俗花园建造方案

民俗花园建造方案

民俗花园建造方案一、项目背景民俗花园是为了推动本地民俗文化发展而建造的公共设施。

该花园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公顷,计划投资金额约为500万元。

二、建造目标本项目的建造目标如下:1.打造一个突出本地民俗文化的公共设施;2.丰富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3.增强本地文化的自信心和推广力。

三、建造方案为实现以上建造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建造方案:1. 设计理念以“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展示现代,创新文创”为设计理念,开展全面的规划设计,突出民俗文化元素,强调文化交流,体现时代精神。

2. 建筑布局2.1 建筑物民俗花园内主要建有以下建筑物:1.传统民居建筑:1.仿古村落(整体移植);2.民俗博物馆;3.民居展示馆;4.民俗戏台。

2.现代建筑:1.大型文创商业街;2.大型亲子娱乐场所。

2.2 绿化园区在花园内设置一定的绿化园区,配以充足的景观亮化,形成生态环境与艺术融合的效果。

3. 内容构架3.1 活动内容在民俗花园内开展以下活动:1.民俗文化展览;2.文创展销活动;3.传统文化体验活动;4.民间手工艺制作展览活动。

3.2 素材展示该花园涵盖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精品,特别是本地的民俗文化居于主体地位,在民居展示馆等场所呈现出来,展示许多本地传统手工艺之美。

四、可行性分析1. 经济可行性本项目计划投入资金约为500万元,经济效益较佳,预计年收入约为1000万元。

2. 社会可行性本项目能够极大地推动本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少能为市民带来休闲娱乐之外的文化体验,有利于本地文化的推广,具有很大的社会可行性。

五、总结通过本文所提出的民俗花园建造方案,能够实现本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间和选择。

同时,预计本项目还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

三一文库()/各类材料/企划方案〔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1、充分利用现有的资,力求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效益,力戒大拆大建。

2、力求挖掘、弘扬、传承最真实、最原始的xx地区的民俗风情,形成自己的独有的不易被别人复制的特色。

3、一切建设必须以游客为中心,以游客满意为建设的目标。

4、量力而行,分步实施,xx民俗风情园初期以一个自然湾落为主,积累经验,逐步扩展,最终形成一个较具规模、有自身特色的景区。

二、xx民俗风情园地选址xx民俗风情园初步选定在罗田县大河岸镇古楼冲村漂流下站张八塘处。

理由:1该处有保存尚好的土坯房村落;2该处有较为有名的进士河漂流,每年夏季客流量比较大3该处有尚待开发的瀑降基地4该处民风淳朴,开发的环境较好。

三、xx民俗风情园地功能区划分xx民俗风情园应包括一个自然湾落,一片场,一片农田,一片果园。

具体功能区地应该有:停车场、湾落食宿区、湾落娱乐区、农耕体验区、果园采摘区、林赏花区。

四、进园道路现状;从xx到民俗风情园有1公里的路程,目前有约150米已经铺设水泥路面,宽约3.5米。

其他的850米为泥土路面。

中间有一座小桥,宽约2米。

改造措施:1加宽小桥到5米;2硬化路面850米3在小河边征地5亩左右,新建绿色的生态停车场。

停车场里栽植一行行的常绿的乔木大树,地面铺设生态砖,中间以茶叶带划分停车位,大小车辆停放在树丛中间。

4道路绿化参照世界最美的十大林荫小径(大道)来建设,道路两旁栽植一种树木,可以是桃树、李树、樱桃树等果花兼美的具备农村气息的,也可以是紫薇等花期特别长,花朵鲜艳美丽的品种。

进园道路和停车场是给游客的第一印像,是民俗风情园的“脸面”。

要通过一到三年的努力,要形成鲜花覆盖、浓荫匝地的独特景观。

要给游客以极度震撼的视觉效果,在游客心中刻下巨大的惊叹号。

五、湾落的改造和建设湾落的现状:湾落目前现有约十多户农家,只有一户建了楼房,建楼房的一户在湾落的最后面,对整个湾落的破坏有限。

民俗花园建造方案

民俗花园建造方案

民俗花园建造方案背景民俗花园是一种综合性的、以传播民俗文化为主的公园。

它由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景观、建筑、雕塑等构成,充分展示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和多彩性,是一种综合了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的公共文化设施。

设计理念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设施,民俗花园的设计应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经典、美丽和智慧。

因此,在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应该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突出本地特色建造民俗花园的地点不同,所代表的地域文化也不同。

因此,在设计民俗花园时,要根据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的特点来设计,不仅可以反映本地的文化特色,更能加强游客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3、提升参与感和体验感民俗花园是一种以展示和体验为主的公共设施,因此,设计民俗花园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这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满意度,也可以加深游客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1、景观设计景观是民俗花园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景观的设计,可以将民俗文化融入到整个花园中,为游客提供特别的游览体验。

景观设计应该强调民俗文化,提高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建筑设计建筑是民俗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设计应该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建筑风格,同时也要具有美观和实用性。

建筑的色调、造型、材料等方面都要体现民俗文化的特点。

3、雕塑设计雕塑是民俗花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

雕塑的创意和设计应该具有当地民俗文化的特点,能够提高游客的欣赏体验和文化认同感。

与景观、建筑相配合,营造出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艺术空间。

4、绿化设计绿化是民俗花园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能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能够带给游客自然的感受。

在绿化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景观的整体性和美学效果,避免绿化成为一个单调的局部布置。

1、选址选址是建造民俗花园的重要前提,应该依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选址。

2、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是建造民俗花园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和雕塑设计等方案,并编制相关的预算、投资和竣工时间等计划。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模版(2篇)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模版(2篇)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模版一、项目背景民俗风情园是一种融合了当地文化、传统习俗、民俗艺术和风土人情的旅游景点,它通过展示当地的传统、历史和特色,向游客展现一个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____年民俗风情园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搭建一个丰富多样的游览、娱乐和体验设施,提升当地旅游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休闲。

二、项目定位____年民俗风情园的定位是以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为核心,以全面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目标,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该项目将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三、项目规划1. 建筑规划:- 主入口:设计一座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门户,作为游客进入民俗风情园的主要入口。

门洞、门楼和门匾上可以雕刻当地的传统图案和文字,牌匾上可以写上“民俗风情园”等字样。

- 展览馆:在园内设置多个展览馆,用于展示当地的传统工艺品、手工艺品、民间艺术和民俗习俗文化,通过实物展示、模型展示、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游客传达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

- 游乐设施:规划一些适合家庭和儿童的游乐设施,如亲子乐园、儿童游乐场、儿童游戏区等。

游客可以在这些设施上玩耍、休闲和娱乐,增加他们的游园乐趣。

- 休闲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息和休闲的场所,如休闲花坛、休闲座椅、休息亭等设施,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增强游园的舒适度。

- 餐饮设施:规划一些餐饮场所,提供当地特色的风味小吃和传统菜品。

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

- 商业设施:在园区内设置一些商业设施,如文创产品店、纪念品店、手工艺品店等,为游客提供购物和纪念品购买的机会,同时也促进当地的传统手工业和文创产业的发展。

2. 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建设纪念馆:建设一座纪念馆,用于展示和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

农村民族风情园设施布设方案

农村民族风情园设施布设方案

农村民族风情园设施布设方案农村民族风情园是一处旨在展示各民族风情文化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风俗的机会。

因此,设计合理的设施布设方案对于营造良好的游览体验至关重要。

首先,入口处是整个园区的门面,需要设计精美的园林景观和标志性建筑,以吸引游客的注意。

可以考虑设置喷泉、雕塑和各民族特色建筑,增加视觉冲击力。

其次,设立主题广场或表演区域是展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区域。

可以在广场中央设置大型的舞台,用于举办各种民族歌舞表演和文艺演出,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然后,园区内设有各个民族特色建筑展示区,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

游客可以参观各个展示区,了解不同民族的居住风貌和建筑风格,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

接下来,设置手工艺品展示区和工艺制作体验区也是必不可少的。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并有机会亲自参与工艺制作,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此外,为游客提供民族服饰试穿和拍照区域也是一项不错的设计。

游客可以在此尝试穿各个民族传统服饰,拍摄美丽的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增设民族美食品尝区,供游客品尝各民族特色美食,领略不同地域的独特美味。

另外,设置民族传统游戏区也是一种不错的设计,让游客在游览中可以参与各种传统游戏,感受民族传统的乐趣。

在园区的角落可以设置一些静谧的小憩区,让游客可以在这里休息放松,欣赏园区的风景,感受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

最后,园区内还可以设置民族文化展览馆,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等内容,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结而言,在农村民族风情园的设施布设中,除了要有吸引人眼球的景观和建筑外,还要考虑到展示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必要设施,如主题广场、展示区、手工艺品展示区等,让游客在园区中获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留下美好的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精选多篇)第一篇: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1、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力求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效益,力戒大拆大建。

2、力求挖掘、弘扬、传承最真实、最原始的xx地区的民俗风情,形成自己的独有的不易被别人复制的特色。

3、一切建设必须以游客为中心,以游客满意为建设的目标。

4、量力而行,分步实施,xx民俗风情园初期以一个自然湾落为主,积累经验,逐步扩展,最终形成一个较具规模、有自身特色的景区。

二、xx民俗风情园地选址xx民俗风情园初步选定在罗田县大河岸镇古楼冲村漂流下站张八塘处。

理由:1该处有保存尚好的土坯房村落;2该处有较为有名的进士河漂流,每年夏季客流量比较大3该处有尚待开发的瀑降基地4该处民风淳朴,开发的环境较好。

三、xx民俗风情园地功能区划分xx民俗风情园应包括一个自然湾落,一片山场,一片农田,一片果园。

具体功能区地应该有:停车场、湾落食宿区、湾落娱乐区、农耕体验区、果园采摘区、山林赏花区。

四、进园道路现状;从xx到民俗风情园有1公里的路程,目前有约150米已经铺设水泥路面,宽约3.5米。

其他的850米为泥土路面。

中间有一座小桥,宽约2米。

改造措施:1加宽小桥到5米;2硬化路面850米3在小河边征地5亩左右,新建绿色的生态停车场。

停车场里栽植一行行的常绿的乔木大树,地面铺设生态砖,中间以茶叶带划分停车位,大小车辆停放在树丛中间。

4道路绿化参照世界最美的十大林荫小径(大道)来建设,道路两旁栽植一种树木,可以是桃树、李树、樱桃树等果花兼美的具备农村气息的,也可以是紫薇等花期特别长,花朵鲜艳美丽的品种。

进园道路和停车场是给游客的第一印像,是民俗风情园的“脸面”。

要通过一到三年的努力,要形成鲜花覆盖、浓荫匝地的独特景观。

要给游客以极度震撼的视觉效果,在游客心中刻下巨大的惊叹号。

五、湾落的改造和建设湾落的现状:湾落目前现有约十多户农家,只有一户建了楼房,建楼房的一户在湾落的最后面,对整个湾落的破坏有限。

十多户人家中多数在外打工,少数甚至已经在外面建了楼房。

目前在湾落中居住的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而且比较少。

房屋使用权的取得:争取古楼冲村委会的支持,由村委会出面协调,与农户签订合同,长期租用农户的房屋,租期考虑到投资的长期性,应该初步定为20年。

租金每年一付,每年大约每张床位房屋租金1000元到1500元。

农户可以部分出租自己的房屋,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家中居住,并可以参与到旅游的开发中来。

房屋的改造:现有的农房都是土坯砖砌墙,盖小黑泥瓦。

应该尽可能的保持现有风格和面貌。

只对屋内按照旅游的要求作必要的改造,一是地面铺设青砖,或者用黄泥筑平,二是墙面搓平涂白,三是添置卫浴设备,四是增加空调系统,六是添置电视机和电脑,七是石膏板吊顶。

地面的改造,最好是铺设当地早年土窑烧制的青砖,很有地方的特色,有适宜人的居住,但是造价较大。

黄泥土铺地,冬暖夏凉,但是于卫生上不是很好。

也可以采用一种当地生产的水泥砖,黑色,和青砖比较近似,但是造价少很多。

墙面涂白就以水泥砂浆搓平,再涂以乳胶漆。

卫生间可以整体向海尔等厂家定制,成本小,安装方便,缺点是比较现代,和整个房屋内的风格不是很一致。

空调系统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夏天利用山泉水、地下水来降温,冬天利用沼气和空气能来升温(空调系统单独专章论述)。

湾落的改造:湾落中原来有的石阶尽可能的保留,屋宇之间可以适当铺设青砖甬道。

湾落中的厕所、猪圈、牛栏等附属建筑,一律拆除,移到湾落之外适当而且方便的地方统一规划建设,腾出的地方可以增建部分房舍。

湾落中间设置一个公共活动场所,用于以后的文化娱乐活动。

湾落四围、房前屋后广泛栽植树木,树木以一个品种为主,常绿和落叶、赏花和赏果的相互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果。

六、四季花园的建设充分利用湾落后面的山场,建设好四季花园。

按照季节时序,游客依次可以观赏到:一是在湾落、路边、山上,或零星或稍稍成片的种植梅花园。

梅花是春天的第一花,树形奇特,花色鲜艳,可以吸引游客。

二是成片成行的种植桃树、李树和樱桃树园。

这三种树开花时间非常的接近,而且开花繁华满树,结果果压枝头,非常的惹眼,可以作为招徕游客的一大招牌。

三是在松树丛中广泛栽植兰草花,形成一个面积5亩左右的兰草园。

罗田已经是野生兰草花的保护地,清明节前后,满山兰花开放,清香缕缕。

组织游客到山上,唱着“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在树丛中寻觅兰花,应该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

四是利用现有的板栗林,建设一个高档次的板栗园。

罗田板栗天下闻名,最值得开发的是板栗开花和打板栗。

每年五月中旬到六月上旬,满田满畈满山的板栗一起开花,浓郁的香气直钻人的鼻子,沁入心脾。

九月上旬,板栗成熟,挂满枝头。

组织游客赏板栗花,大板栗是很快乐的事情。

五是建设紫薇花园。

紫薇花有多种色彩,花期长达100多天,盛花时节,繁华满树,远远望去,好像一片彩色的云朵降落在天边地头很是惹人的眼睛。

六是荷花。

利用水面,栽植莲藕,或者一朵或者一片,给人以清凉和惊喜。

七、种植基地的建设要在民俗风情园的周围选择一片农田,建设种植基地。

基地要和民俗风情园的沼气池配套,利用沼气水作为基地的灌溉用水和肥料来源,杜绝使用农药和花肥。

菜园可以划分成一块块的,出租给县城的客人使用。

要把视频摄像头安装进菜园,要把每天的情况现场直播给所有的客人,让游客真正的了解到基地的绿色生态。

在网络上设立专门的qq号码,接受游客的订单。

八、民俗风情的展示展示项目应该有以下项目:磨豆腐;收集农村的石磨,指定专人或者由专人承包,每天制作土豆腐、豆腐脑等产品,提供游客参与的机会。

打糍粑:收集农村的石,每天组织游客打糍粑。

赶碾农具展示xx民歌xx民俗如娶媳妇、抬花轿等第二篇:民俗风情园建设可行性报告)蜡像的制作,通过西迁纪念馆内沙盘和锡伯族仿真蜡像项目的实施,使馆内沙盘更加精准美观大方,锡伯族蜡像更加逼真和具备代表性,提升了西迁纪念馆参观项目游客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为加快靖远寺、风情园旅游资源整合步伐,全面展示锡伯族文化内涵,积极推进孙扎齐乡旅游名村核心区建设工作进程,在县领导的关心下,启动了靖远寺四柱牌门楼工程,此项目于20xx年7月15日开工,于20xx年11月20日完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受到了县领导、旅游局、文管所、孙扎齐乡的高度关注,结合孙扎齐乡旅游名村建设总体要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又增加了两景区连接的游步道、月洞门、围墙、绿化、过水涵洞等工程。

项目的建成,成为了孙扎齐乡旅游名村核心区一道靓丽风景线,初步完善了旅游名村靖远寺、风情园旅游线路。

通过审核、审计,此项目工程建设造价为27.7万元。

一年来,在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自治县旅游局根据项目实施方案,严把项目质量关,进度关、资金关,积极为领导建言献策,有力保障了项目的实施。

目前以上项目均已完工,投入使用,达到了项目实施预期目标,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75.4万元。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以上项目自治区补助资金为70万元,恳请县领导给予关心和支持为盼,并对以上工程进行检查指导。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旅游局二○一○年一月二十三日第四篇:观锡伯民俗风情园观锡伯民俗风情园去年暑假,我和姑姑一家一起来到锡伯民俗风情园游玩。

民俗风情园位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西六公里处,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一下车,我们就兴致勃勃地来到风情园入口处。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具有锡伯族建筑风格的景区大门,大门和围墙是仿古城墙建造的,上面配有锡伯族猎手射箭和舞蹈的浮雕图案。

大门的两侧是西迁介绍图和开挖察布查尔大渠的浮雕,真是惟妙惟肖,太吸引人了。

走进园里,正对大门有一座高大的塑像屹立在石路的中央,经导游介绍,他就是锡伯族人民崇敬的大英雄图伯特的全身塑像,台基上还刻着英雄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在风情园的左面有一座层楼。

它的样子非常像古代打仗时用的城堡。

我们站在层楼上可以尽情欣赏风情园的总貌。

园内亭台楼阁,古树茂盛,鲜花盛开,绿草茵茵,花草中有各种动物的雕像,树林的小路边有石凳、石桌供游人们休闲,清澈的池塘里长满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一朵朵粉的、白的荷花亭亭玉立,各种观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一切都给游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无限的遐想。

我们在这里上拍了许多照片,留作纪念。

接着,我们又来到博物馆观看了有关锡伯族的的历史、传统、习俗的图片和实物的介绍。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锡伯族人的射箭。

听妈妈说,锡伯族人民是一个勤劳勇敢、能骑善射的民族,他们酷爱射箭,把射箭作为民族体育运动的主要项目。

在察布查尔县锡伯族,家家都有弓箭,人人从小就学射箭,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行射箭盛会。

为了尝试一下做英雄的滋味,我也射了两箭,结果只中了一箭。

走出风情园,我们来到一家锡伯餐厅,品尝了锡伯族的大饼、辣罐、花花菜等特色小吃,让我也从中感受到了锡伯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风格。

在风情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显示着锡伯民族是一个汇聚和展示锡伯族历史文化的地方,每当我想起来时,那真是令我回味无穷,感慨万千啊!新疆伊犁农四师69团一中三(2)班:王瑞志指导教师:涂玉荣第五篇:娘热民俗民风情园娘热民俗民风情园--------------------------------------------------------------------------------娘热民俗风情园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娘热,距离市中心6公里,是拉萨市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纯民俗景点。

娘热沟是一个富有灵气的山村,景区周围有西藏黄教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历史悠久的嘎日尼姑寺,吞你·桑布扎创始藏文及藏王松赞干布出学藏文并颁布第一个藏文政令之地一帕崩岗寺,著名的曲桑日追及近期新发现的曲贡遗址等名胜古迹不胜杖举。

娘热民俗风情园内建有民俗手工艺展销园,民俗风情园,林卡娱乐园,藏式客房,民俗藏餐厅,还举办独具一格的藏族婚俗,让中外游客乐在其中,美不胜收。

--------------------------------------------------------------------------------[关闭窗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