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后练习及答案学习资料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15、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共1362年的史事。
主持编纂的人_______,字______,是_____代的_______家、_______家。
2、本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并注重用_______表现人物。
二、阅读文章,做相应的练习。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___________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__________________为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邪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当涉猎____________,见___________往事_____________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_______始就学。
及____________鲁肃过______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_________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______刮目______________相待,大兄何见事____________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翻译加粗字(词语),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孙权从哪3个方面劝吕蒙读书?(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孙权介绍给吕蒙两种读书方法,分别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达了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朝代)家、家。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3、(填原句)《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5、文中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6、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二、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卿()涉()猎孰()遂()即更()三、注释1、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当: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 )B.益: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C.往事: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D.卿: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 )五、(一)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蒙辞以军中多务()以: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即: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乃: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而: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二)古今异义孤古义:今义:治古义:今义:博士古义:今义:但古义:今义:往事古义:今义:六、翻译句子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七、问答题1、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2、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3、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4、句子品味(分析能说明什么)(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卿言多务,孰若孤:(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6、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7、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8、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劝学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释加点词。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 {但当涉猎( )B.{自以为大有所益(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共1362年间的史事。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涉猎()孰( 遂(1、当涂掌事当: 6、蒙乃使就学 乃:)。
{门当户对( {多多益善(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 •把 B •被 C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C. {见往事耳D. {卿今者才略往事不堪回首 ( 卿今当涂掌事 (2.3.4.即更刮目相待( 蒙乃始就学( 结友而别()A .立即B .就是C . )A •于是B •却C •只,仅仅A .并且B .但是C .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如果,假如1. 蒙辞以军中多务(V )V)3、《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 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蒙乃始就学(A ) A •于是B .却C .只,仅仅结友而别(C ) A •并且B •但是C .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篇一」20xx语文人教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学》课堂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精讲精练【基础积累】1.说说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今义:(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古义:今义:(3)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4)卿言多务,孰若孤古义:今义:(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今义: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各表示什么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文中有两个成语常被后人引用,写出这两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1):(2):【整理感知】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5.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1)孙权劝学,吕蒙以“为”理由推辞。
孙权现身说法,用“来”反驳,并告诉吕蒙学习的方式是“”,其好处是“。
”吕蒙诚服,于是开始学习。
(2)学习一段时间后,吕蒙大有长进,以至于鲁肃见后称赞道:“,!”而吕蒙也自豪地说:a……”事后,鲁肃因信其才略而拜见蒙母,并与吕蒙结为好友。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吕蒙在孙权劝学”以前是一个没有什么学识的人。
B •文中没有直接写吕蒙进步之快,而是借鲁肃之口说出,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C.吕蒙一听鲁肃的夸奖,就得意洋洋地自夸起来,可见吕蒙是个有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的人。
D •孙权要吕蒙涉猎”,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以便能更好地去管理军中事务。
【中考链接】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回答问题。
(江苏省南京市2007 年语文中考题)【甲】《孙权劝学》(原文略)【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责备)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公开的文告),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A .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 .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D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待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C.见往事( )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蒙辞以军中多务。
七、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孙权劝学》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经典故事,讲述了孙权在劝说刘备与自己结盟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精彩的论辩,最终说服了刘备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孙权的卓越才智和外交能力,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故事的情节。
孙权在曹操的追击下,向刘备伸出了结盟之手,但刘备却因为与曹操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拒绝了孙权的提议。
于是,孙权便开始了他的劝说之旅。
他先是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说明了曹操的势力虽然强大,但他的野心已经引起了各方的警惕,形成了反曹联盟,从而削弱了曹操的势力。
接着,孙权又以刘表、刘璋等人的例子,说明了“顺潮流而动,逆潮流而亡”的道理,告诉刘备如果不与孙权合作,就会像刘表、刘璋等人一样被淘汰。
最后,孙权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告诉刘备自己曾经也是一介平民,但因为顺应了天下大势,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那么,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首先,我们要看到孙权的智慧和外交能力。
他能够看清形势,把握机会,从而在乱世之中立足。
其次,我们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孙权在劝说刘备时,能够站在刘备的立场上,理解他的想法和顾虑,从而更加有效地说服了刘备。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孙权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才能够以自己的例子来劝说刘备。
当然,这个故事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比如,孙权在劝说刘备时,是否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忽略了刘备的利益?刘备是否应该与孙权结盟,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等等。
综上所述,《孙权劝学》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它告诉我们,要把握机会,看清形势,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我们也要在做出决策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课后练
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权谓吕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语段中画线的词语。
①谓:②博士:
③涉猎: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而吕蒙却以“
”为由推托了。
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
(2)孙权指出的读书办法是“”。
(3)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
3.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当;①但当涉猎②卿今当涂掌事
D.今;①卿今者才略②卿今当涂掌事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蒙/乃始就学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讨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即更刮目相待
C.肃遂拜蒙母
D.见往事耳
(2)古代不同身份的人,称谓是不一样的:“卿”是;“孤”是:
;“寡人”是。
(3)你知道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吗?写出来并解释其含义。
(4)吕蒙对鲁肃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一句话包含着哪几层意思?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
1.(1)gū qīng yé shè
(2)①告诉,对……说②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③粗略地阅读
2.(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军中多务始就学
(2)但当涉猪,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D
4.A
5.(1)跟志士分别三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2)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
6.B (不是正面烘托,而是侧面烘托。
)
7.(1)C
(2)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古代王侯的自称古代诸侯对臣下的自称
(3)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4)吕蒙在求学时的坚毅精神;表现了自己的学习成就;对鲁肃以老目光看待自己的批评。
(5)只要虚心接受教诲,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