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及其应用共46页文档
数控技术介绍及应用

数控技术基本概念
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以数 字或数字代码的形式实现控制的技术。如果一种设备的 控制过程是以数字形式来描述,其工作过程在数控程序 的控制下自动进行,那么这种设备就称为数控设备。
DNC(直接数控)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它是 使用一台通用计算机,直接控制和管理一群数控机床及 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多品种、多工序的自动加工。各台 数控机床只配置机床控制器用于数据传送、驱动控制和 手动操作。
DNC群控技术是FMS柔性制造技术的基础,现代数 控机床上的DNC接口就是机床数控装置与通用计算机 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及通讯控制用的,也是数控机床之间 实现通讯用的接口。DNC具有生产管理、作业调度、 工况监控、刀具管理等功能。实现分级管理,随着 DNC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已成为无人控制工厂 的基本组成单元。
1.3.5 适应控制系统
系统在实际加工过程,加工量的不一致、材质的不 均匀、切削力的变化、刀具的磨损等都将影响加工过 程。加工过程不是处于最佳状态。为提高切削效率和 加工精度,控制系统要能根据实际加工情况,随时改 变机床的切削量,适应瞬时发生的加工情况。
适应控制系统:
位置速度反馈
输入指令
位置速度指令
(2)连续控制系统的特点:
直线插补运算
圆弧插补运算
连续控制系统的插补功能由插补器来实现,根据 输入的指令进行数学运算,根据运算结果,对各坐标 轴进行脉冲分配,伺服系统驱动机床工作台完成规定 运动,加工出工件轮廓。
数控技术及应用(清华版.3.计算机数控系统)

2. 中断驱动型
这种结构的控制程序实质上是 一个多重中断系统。CNC系统 中插补、进给、程序的输入/输 出和显示、操作面板开关状态 的改变等操作,都是通过识别 不同的中断并执行对应的中断 服务程序来实现的。
13
3.4.2 CNC控制软件的结构
本节中将讨论如何将控制软件中 的程序模块组合到一起, 的程序模块组合到一起,构成整 体的控制软件的方式。 体的控制软件的方式。CNC系 系 统控制软件的构成方式, 统控制软件的构成方式,或者说 软件的结构, 软件的结构,主要有前后台型和 中断驱动型两种。 中断驱动型两种。下面分别予以 介绍。 介绍。 1. 前后台型
1
3.1 CNC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的功用
3.1.1 CNC系统的组成 系统的组成
图3.1是一个典型的CNC系统的原理框图。系统由数控计 算机、程序输入/输出装置和机床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2
3.1.2 CNC系统中的计算
1. 计算机的作用
机床数控系统主要是一种位置控制系统。数控系统接收工件加工程序 后,识别程序所注明的加工方式和加工尺寸,根据这些数据插补出理 论的刀具轨迹,然后将插补的结果,输出到执行部件,使刀具按轨迹 加工出所需形状的工件来。
2.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工件加工程序的输入、编辑和存储。 (2)工件加工程序的译码处理。 (3)机床状态的监测。 (4)刀具补偿。 (5)插补计算。 (6)伺服控制。 (7)故障诊断。
3.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1)单微处理器结构。 (2)多微处理器结构。
3
3.1.3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系统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件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任务二 数控机床的总体布局 数控车床常用布局形式
平床身
斜床身
平床身斜滑板
立床身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数控镗铣床及加工中心常用布局形式
✓ 卧式数控镗铣床(加工中心)常用布局形式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刀具的选择
1. 顺序选择
将刀具按加工工序的顺序,依次放入刀库的每一个刀座内。每次换刀时, 刀库按顺序转动一个刀座的位置,并取出所需要的刀具。
优点:①刀库的控制与驱动简单;②无需刀具识别装置;③维护简单。 缺点: ①当加工零件改变后,刀库中的刀具顺序需按照新零件的工艺顺序重新排列 ,降低了系统的柔性; ②当工艺过程中有些工步所用的刀具相同时,也不允许重复使用同一把刀, 必须按加工顺序排列几把相同的刀具,增加了刀具数量和刀库储存量; ③操作人员必须在加工前仔细检查刀具的排列顺序,否则会造成严重事故。
方式:刀具编码选择、刀座编码选择。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 刀具编码方式
采用一种特殊的刀柄结构,对每把刀具进行编码。 此方式对每把经组装刀具都进行二进制编码,并设法把此编 码信息 的载体以某种方式固定在刀具上,由于各种刀具几何形 状和尺寸不同,而刀具的夹头则相同,为便于识别,一般都把 代码信息载体固定在组装刀具的夹头上。此方式的刀具可随机 存放在任一刀座内,但刀具夹头必须专门设计和制造。
项目2 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组成
主传动系统:实现主运动; 进给系统:实现进给运动; 机床基础部件:床身、底座、立柱等,支撑机床本体; 辅助装置:液压、气动、润滑、冷却、防护、排屑等装置,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件第1章

第1章 绪 论 2. 输入装置
输入装置的作用是将程序载体上的数控代码传递并存入数 控系统内。编好的数控程序,可通过光电阅读机、磁带机等输 入装置存储到载体上。目前,随着CAD/CAM、CIMS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地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进行程序的传输。
为了便于加工程序的编辑修改、模拟显示,数控系统通过 显示器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界面。较简单的显示器只有 若干个数码管,只能显示字符;较高级的系统一般配有CRT显 示器或液晶显示器, 可以显示图形。
第1章 绪 论
在数控机床上除了上述轨迹控制和点位控制外,还有许多 动作,如主轴的启停、刀具的更换、 冷却液的开关、电磁铁 的吸合、电磁阀的启闭、离合器的开合、各种运动的互锁和连 锁;运动行程的限位、急停、报警、进给保持、循环启动、 程序停止、 复位等等。 这些都属于开关量控制,一般由可编 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简称为PC,也称为可 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又称为可编程机床控制器PMC)来完成, 开关量仅有“0”和“1”两种状态, 显然可以很方便地融入机 床控制系统中, 实现对机床各种运动的数字控制。
第1章 绪 论
1.2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2.1 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装置、 数控装置、 伺服驱动
装置、 辅助控制装置和机床(或称裸机)等五部分组成, 如 图1-1所示。
-
第1章 绪 论
图 1 1 数 控 机 床 的 组 成
第1章 绪 论
1. 程序编制及程序载体
数控程序是数控机床自动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在对加工 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零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上 的相对位置,即零件在机床上的安装位置,刀具与零件相对运 动的尺寸参数,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切割加工的工艺参数以 及辅助装置的动作等。得到零件的所有运动、尺寸、工艺参数 等加工信息后,用有文字、数字和符号组成的标准数控代码, 按规定的方法和格式,编制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 编制程序 的工作可由人工进行。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则要在专用的编 程机或通用计算机上使用CAD/CAM软件进行自动编程。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
3.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4.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系统实物展示。
3. 数控系统仿真软件。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了解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程序结构、编程方法等。
2.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G代码、M代码、参数编程等。
3. 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程序编制的基本规则、安全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2.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编程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编程仿真软件。
3. 数控编程实例教材。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
2.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方法。
3. 熟悉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
(最新整理)数控技术及应用

4.辅助控制装置 辅助控制装置是介于数控装置和机床机械、液压部件之间 的控制装置,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来实现。PLC和数控装置配合共同完成数 控机床的控制。
5.位置检测装置
位置检测装置与伺服驱动装置配套组成半闭环和闭环伺服 驱动系统。
如图1-11所示
角位移检测 -----------------------------
2021/7/26
图1-11 半闭环数控系统的示意图
19
第三节 数控系统的分类
3.闭环控制系统 这类数控系统采用直线位移检测装置,该装置安装在
机床运动部件或工作台上,将检测到的实际位移反馈 到CNC装置的比较器中,与程序指令值进行比较,用 差值进行控制,直到差值为零。如图1-12所示
1.计算机直接数控DNC(Direct Numerical Control) DNC系统可分为直接型、间接型和分布式三类。
2.柔性制造单元FMC和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单元FMC(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是由 中心控制计算机、加工中心与自动交换工作装置组成 如图1-13所示。
数控设备则是采用数控系统实现控制的机械设备, 其操作命令是用数字或数字代码的形式来描述, 工作过程是按照指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装备了 数控系统的机床称之为数控机床。
2021/7/26
3
第一节 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数控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生产率高 2.加工精度高 3.柔性和通用性强 4.可靠性高 5.易于实现多功能复杂程序控制 6. 具有较强的网络通信功能 7.具有自诊断功能
2021/7/26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

高等院校教材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陈蔚芳 王宏涛 主 编薛建彬 楼佩煌 副主编北 京内 容 简 介 本书首先对数控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系统论述了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基础、数控加工编程方法、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与装置。
最后,还介绍了分布式数字控制技术以及柔性制造系统。
书中案例丰富,并在每章后配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供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另有配套的电子教案,可以免费提供给任课教师。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陈蔚芳,王宏涛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高等院校教材) ISBN 7030149505 Ⅰ畅机… Ⅱ畅①陈…②王… Ⅲ畅数控机床高等学校教材Ⅳ畅T G 65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05)第006982号责任编辑:段博原 鄢德平 于宏丽/责任校对:张怡君责任印制:钱玉芬/封面设计:陈 敬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倡2005年4月第 一 版 开本:B 5(720×1000)2006年3月第三次印刷 印张:231/2印数:5501—10000 字数:459000定价:30.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枙环伟枛) 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h t tp ://w w w .sciencep .co m印刷前 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控机床逐渐取代普通机床,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机床数控技术,其发展和应用的水平标志着综合国力水平,也是实现制造系统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系统化的基础。
枟机床数控技术枠作为培养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作用举足轻重,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机械、电子、控制、检测、编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技能,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要。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组成:CNC装置、执行装置、数控编程装置、数控机床等。
3. 数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组成、软件结构、控制原理。
4. 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组成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组成和应用。
2. 案例素材:提供典型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应用展示:介绍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解答疑问。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2. 熟悉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和程序结构。
3. 学会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2. 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准备功能指令、执行功能指令。
3. 数控编程的程序结构:程序格式、程序段、程序头和程序尾。
4. 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指令系统。
2. 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指令系统。
2. 编程练习素材:提供编写数控加工程序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2. 讲解:详细讲解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和程序结构。
3. 编程练习:学生动手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