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主要事迹

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主要事迹

一、投身扶贫攻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到任之初,立即投身到定西市扶贫攻坚工作的第一线,深入农村,与村民交流交流,调研了解当地农业生产情况。

通过科技帮扶和技术指导,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引进优质种子和肥料,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

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协助当地农民成功种植了多种高效经济作物,有效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探索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任期间,不断探索科技创新,为当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与当地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技交流会和技术培训活动,带动了当地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

通过他的努力,定西市的一些传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加强科技服务,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任期间,注重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工作,他深入农村基层,广泛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帮助农民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通过他的努力,当地农民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开展科技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引进了一批优质科技项目,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他的努力,定西市与其他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得到了加强,为定西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任期间,不断努力学习、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出色地完成了科技特派员的各项工作任务,备受当地政府和人民裙众的一致好评。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5篇模版)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5篇模版)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5篇模版)第一篇: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文章一、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痴情三农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是个“痴人”。

无论外出开会还是下乡,都带着笔记本,遇到什么农情事情都汇集下来。

遇上什么事情及时解决。

一次下乡经过**镇南,发现路边生长着外来生物黄顶菊,他赶紧让司机停车下车查看,仔细观察,确定是黄顶菊后,赶紧到镇政府通报情况,赶紧组织人员铲除,及时控制了有害物中的蔓延。

他将自己的手机电话开通成农情电话,群众有疑难问题电话解答,接受群众电话咨询2000余次,手机成了农技110。

棉花生长期间,西木左村的干部群众需要棉花管理新技术,群众白天各忙各的,他决定夜晚给群众培训,虽然正值星期天,他还是及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那天从晚8点一直讲到10点半,听讲的群众达300多人。

2007年4月初,一场倒春寒袭击了我市的大部分麦田,不少村的群众打电话询问受灾原因和补救措施,经过现场观察,确定了低温是造成小麦干尖,黄苗的主要原因,他及时提出了补救措施,打印了上万份技术资料,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保证了小麦丰产丰收。

2008年7月傍晚,一场冰雹袭击了**乡的几个村庄,接到消息后,就和市乡干部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受灾村庄,查看受灾现场,分析灾情,现场对100多名群众讲解了棉花、花生等作物的灾后管理措施,稳定了民心,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几年来,**每年下乡时间达200天以上,室内培训40多次,现场培训30多次,直接培训群众8000多人次,足迹遍及400多村,被称为**农情活地图,两次被评为**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市专家服务明星,2007年被全国计生协会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志愿者,2007年评为**市科技拨尖人才。

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技推广的新途径面对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断减少,而农民群众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新途径,一是与种子经营部门共同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田间调查,试验示范,分析对比,确定适合我市种植推广的新品种,新措施。

【事迹材料】种粮大户科技兴农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种粮大户科技兴农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种粮大户科技兴农先进事迹材料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位执着而坚毅的身影,他就是备受赞誉的种粮大户_____。

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科技的执着追求,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_____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目睹了传统农业的艰辛和低效后,他立志要通过科学技术改变农业的面貌。

为了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_____积极参加各种农业培训和技术讲座,如饥似渴地学习农业知识。

他订阅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杂志,关注最新的农业动态和研究成果。

同时,他还主动与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流,虚心请教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实践中,_____大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他率先尝试种植了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并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

通过科学管理,他的稻田产量大幅提高,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_____还积极购置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

从播种机、插秧机到收割机,一应俱全。

这些机械设备的应用,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还缩短了农时,提高了作业质量。

在灌溉方面,_____摒弃了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引进了滴灌和喷灌技术。

这种精准灌溉方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除了在种植环节注重科技应用,_____在粮食储存和加工环节也下足了功夫。

他投资建设了标准化的粮仓,配备了先进的通风、防潮设备,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同时,他还引进了现代化的粮食加工设备,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

科技兴农不仅让_____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其他农户,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和现场观摩。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为了更好地推广科技兴农理念,_____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合作。

他参与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爱岗敬业:农业科技的奉献者

爱岗敬业:农业科技的奉献者

爱岗敬业:农业科技的奉献者在农业领域默默耕耘了三十年,他始终坚守在"三农"工作的最前线,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实用的农业技术。

他的努力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显著贡献,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敬业奉献,情系三农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对农业的热爱近乎痴迷。

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下乡调研,他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下每一件与农业相关的事情。

一旦发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解决。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路边生长着外来有害生物黄顶菊,立即停车查看,并迅速通报镇政府,组织人员铲除,有效控制了有害生物的蔓延。

他将自己的手机变成了农情热线,接受群众的咨询,解答疑难问题。

在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满足群众对新技术的需求,他不顾是周末休息时间,晚上为群众进行培训,从晚上8点一直讲到10点半,吸引了300多名群众参加。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灾情,指导群众进行灾后管理。

他的足迹遍布400多个村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情活地图"。

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专家服务明星。

二、创新探索,开辟农技推广新途径面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减少、农民对科技需求增加的新形势,他积极探索新的农技推广途径。

他与种子经营部门合作,通过田间调查、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新措施,有效提高了农业产量。

他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主持实施了多项农业科技项目,推广了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先进技术,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污染,提高了产量。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三、淡泊名利,坚守职业道德三十年的工作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公认的"农业专家"。

他对待农民群众的疑难问题总是有求必答,而对于推销产品的请求,他却从不应承。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农民选购农药,避免了假农药的危害。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致力于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农技人员先进事迹的材料,旨在表彰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专业能力。

二、事迹材料(一)生产一线无私奉献农技人员高先生,自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成为该站技术骨干。

他始终坚守在农田一线,尽心尽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去年春季,当地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病虫害,威胁到农民的收成。

高先生利用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组织了技术人员深入农田调查,准确判断了病虫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并提出了详细的防治方案。

他不仅亲自上田示范,还耐心指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并及时向农民提供必要的防治技术培训。

经过他的努力,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的产量明显增加。

在高先生的带领下,该技术推广站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

他们从不计较辛苦和付出,只为了农民能够得到更好的收益。

高先生经常加班加点,与农民商讨技术问题。

无论是大夏天的酷暑、还是严寒的冬天,他总是迅速出现在农田一线,传授农业技术,并耐心解答农民的疑问。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度责任感赢得了农民的称赞和尊重。

(二)科研成果显著农技人员李女士,是一位拥有多年科研经验的专家。

她主要从事作物育种工作,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李女士多次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作物抗病性和产量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

她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抗逆的作物品种,抗病能力远超普通品种,同时产量也明显提高。

这一成果不仅为农民种植增加了可靠的品种选择,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除了科研成果,李女士还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她积极参与农技推广工作,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

她通过举办培训班、撰写技术手册等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和推广新品种的种植技术。

经过她的努力,该地区的农民种植抗病品种的数量大幅增加,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以其先进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人知。

以下是黄大发的一些先进事迹材料:
1. 勤勉工作:黄大发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团队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努力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

2. 爱岗敬业:黄大发深知自己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的衣食问题,因此他对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农业科研上。

他经常加班加点,细致入微地研究每一个问题,不惜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3. 创新精神:黄大发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和采用新技术,不断寻求突破和进步。

他推动了很多前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农业等,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4. 志愿服务:除了工作以外,黄大发还积极参与各种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他组织农技培训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和收益。

他还参与环保、扶贫等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更多的人。

5. 诚实守信:黄大发一直以诚实守信的为人原则对待工作和生活。

他凡事坦诚相待,绝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待工作中的每一项决策都能够真实、公正地对待,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
高度信任。

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展示了他积极向上、勤勉工作、关心集体、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成为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典范。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科技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为农业生产贡献了许多先进科技。

本文将介绍几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并探讨他们如何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经验。

第一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李明。

李明是一位研究农业育种的科学家,在他的领导下,他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多个高产、抗病的农作物品种。

为了推广这些品种,李明采用了多种策略。

首先,他主动与当地农民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然后,他组织了一系列培训课程,向农民们介绍先进品种的特点和种植技术。

此外,他还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宣传先进品种的种植成效,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关注。

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先进品种得到了广泛推广,显著提高了农民的产量和收入。

第二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王亮。

王亮是一位专注于农业机械研发的工程师。

他研发了一种高效的收割机,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割效率。

为了推广这种收割机,王亮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他与农机销售商合作,将收割机的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农民购买的门槛。

其次,他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展览和交流会,向广大农民展示这种收割机的性能和效果。

最重要的是,他亲自到农田中指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和调整收割机,以确保其高效运行。

正是因为他的努力,这种收割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农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第三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张建国。

张建国是一位研究农业灌溉技术的专家。

他针对农田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灌溉方案。

为了推广这种灌溉技术,张建国采取了多种手段。

首先,他编写了一本详细的技术手册,向农民介绍了灌溉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其次,他组织了一些现场示范,让农民亲自体验这种灌溉技术的效果。

此外,他还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设立了灌溉技术培训班,邀请农民参加学习。

通过这些努力,这种灌溉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应用。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以下是一些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其事迹的材料:1. 钟扬明:钟扬明是中国农业科技的先锋人物之一。

他在农业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的农业科技项目,包括高效水稻栽培技术、优质玉米品种选育等。

这些科技的应用使得农民的产量和收入都大幅度提高。

2. 罗纳德·华茂斯:罗纳德·华茂斯是一位美国农业科学家,他以其在作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领域的研究而闻名。

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多种抗虫害和抗逆性强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如抗虫玉米和抗逆水稻。

这些转基因作物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诺曼·博朗:诺曼·博朗是一位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物生理学和种子科学方面。

他通过研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的农业管理技术和种植方法,如精准施肥、适宜播种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4. 卡洛斯·普鲁韦穆伊: 卡洛斯·普鲁韦穆伊是哥伦比亚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他致力于解决农业领域的问题,特别关注小农户的可持续发展。

他研究了多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如咖啡、可可和香蕉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创新方法。

他的工作使得哥伦比亚的小农户能够提高收入,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贡献。

这些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们通过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为农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保护了环境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2012年2月)
冠县农业局相冠锋
一、基本情况
相冠锋,男,43岁,大学本科,农艺师。

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紧密团结全站人员,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定则干,干则成,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农业奉献,业务素质高、服务“三农”意识强,先后多次受到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表彰和奖励,2009年1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优秀检查员”,2010年12月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全省三品一标先进个人”,2011年5月被省农业厅、省环保厅、
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统计局联合评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聊城市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获聊城市自然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佳绩。

二、2011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
参加了冠县农业科技讲师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开展技术咨询、印发农技资料等形式,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千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解决生产问题20余个;开展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乡镇驻地举办有关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培训会8场,在部分村庄举办现场培训会16场次,发表电视技术讲座2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份。

(二)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

1.积极组织农业“三品”认证
年初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三品”认证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积极申报。

2011年共完成了4家企业(合作社)9个产品的绿色食品申报,全县已通过农业部认证有10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
“三品”认证面积达到21万亩,全县“三品”认证在全市排名由下游上升到前列。

2.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结合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针对小麦、蔬菜及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15期1360人次,带动示范户1万户。

搞好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3.积极推进农业“三品”专项整治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业“三品”专项整治检查。

2011年共检查农产品交易场所35个(次),检查各种农产品105批(次),检查农业“三品”生产加工企业19家(次),防范突发性重大农业“三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了冠县农产品的品牌力度和质量水平。

4.认真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结合我县蔬菜发展实际,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的入市蔬菜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2011年共检测茄果类、豆类、瓜类、白菜类、根茎菜类、绿叶菜类等30余个品种412个样品,
没有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同时配合省农业厅安排的4次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三)扎实做好黄顶菊疫情普查与防除工作
开展了黄顶菊疫情调查防控工作,深入乡村第一线,摸清黄顶菊发生地点、范围、面积以及其长势、密度等基本情况,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召开了3次专门会议,安排部署黄顶菊普查与防除工作。

通过《冠农简报》、报纸、广播、电视和有关会议等广泛宣传黄顶菊危害,植株识别及防除技术,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同时对发生地的黄顶菊及时进行除治,我县原发生黄顶菊区域已全部拔除或喷药灭除,集中统一烧毁或深埋,严防黄顶菊进一步扩散蔓延,减少了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四) 农村能源推广应用
1.努力实施户用沼气
积极开展宣传发动,规范项目管理,严格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建池质量,2011年我县承担的1250户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2011年全县新增沼气池5494户,新建了1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购买了沼气出料车和检测设备、维修工具,及时为附近沼气农户开展服务,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保证沼气池能长期正常使用。

2. 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和瓜果蔬菜的品质,而且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1年示范推广“猪-沼-果”、“猪-沼-菜”及“四位一体”模式1000多处,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沼渣沼液利用+农产品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15处,沼肥利用面积共计30万亩,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为促进我县农作物品种更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安排了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等试验项目。

通过生产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我县土壤、气候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

经过试验对比,目前已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济麦22、良星66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县农业生产,下一步继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训,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

做好沼肥利用、沼液浸种等工作,最大限度的提升“三沼”综合利用率,形成“建、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