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起步2教育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3张PPT)

(3)仔细观察下列图表,填写出其中画横线的部分。
提示:代表人物:①康有为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思想主张:①自强、求富②三民③民主和科学 事件名称:①百日维新(戊戌变法)②辛亥
【新文化引渡春风】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
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 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毛泽东
内容 民主与 提倡_______ 科学 _____ 提倡新文学
代 表 陈独秀 首先提出,是新文化运动的 由_______ 两大口号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胡适的《_____________ 文学革命论 》 的《___________
2.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
【解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 对愚昧。腐朽的封建专制和人民的愚昧是阻碍中国发 展的根源,所以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积极倡导的 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的提出和倡 导影响巨大,既有其进步意义,也有其局限性。
【图解历史】 时间: 地点: A B 年
人物:陈独秀 意义:标志着 1915 A:_____ C 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 C:___________ 上海 B:_____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政治混乱 的局面之中。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_________ (2)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 思想文化 领域的革 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_________ 新运动。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 青年杂志 》 2.兴起:_____ (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 年》一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36张PPT)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鲁迅以他坚定清醒的现实 主义立场和坚忍持久的战斗精 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流砥 柱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 代表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口号)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民主 科学
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也包从西 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
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
北大红楼
新文化运动
主要阵地
1917 年初, 陈独秀 接受 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 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新青年》杂志不久也迁 往北京。《新青年》的主要撰 稿人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
主要阵地
当时中国第一流的学者纷 纷进入北大,北大拥有了陈独 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辜 鸿铭、刘师培等等一大批优秀 的教师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1889-1927)
李大钊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 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 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 创始人之一。
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 者、哲学家、文学史家、诗人。1917 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运动 ,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
新文化运动
主要人物
蔡元培,字鹤卿,中国近代革命家、 教育家, 1916 年至 1927 年任北京大学 校长。他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但却是这场运动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秉 持教育救国的理念,希望能通过改造一 所堕落的大学,用教育和启蒙的方式为 中国培养人才。
(1868-1940)
蔡元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9张PPT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 响
①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②意义(积极): ③局限性(消极):
谢谢观赏
——陈独秀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 名《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青年之友,青春领袖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Βιβλιοθήκη 胡适陈独秀(1879—1942) 原名乾生,安徽怀宁人。 早年参加辛亥革命。 1915年自创办的《青年杂志》。 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 在新文化运动的各阶段都发挥巨大作用。
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
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新文化运动期 间,发表《孔子与 宪法》。
李大钊
( 1889年-1927年)
胡适 (1891年-1962年)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 文学史家、诗人。
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 授,投身新文化运动, 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 一。
鲁迅 (1881-1936)
1918年5月﹐首次 用“鲁迅”为笔名﹐发 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对人吃人的制度 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
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
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四提倡,四反对”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探究出真知:性质与意义
性质(地位)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进步性 局限性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历史近代化的起步新文化运动课件

历史近代化的起步新文化运动课件

历史近代化的起步新文化运动课件汇报人:2023-12-22•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和主张目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和不足•新文化运动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启示0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9世纪末,中国面临列强的侵略和瓜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晚清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改革西方思想的传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落后状态。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影响。

030201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民族工商企业。

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社会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如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

社会矛盾的激化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

传统文化的局限性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文化、艺术、哲学等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西方文化的传入一些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意识到需要进行文化上的变革和创新。

知识分子的觉醒文化背景0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创办《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倡导思想解放和文学革命。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

陈独秀在思想领域,倡导独立思考、自由讨论,推动学术研究的科学化。

在文化领域,提倡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的现代化。

在文学革命方面,提出“八不主义”,主张文学创作应关注现实、反映人民疾苦。

以小说、散文、随笔、翻译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之外,鲁迅还在思想、艺术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

象丰满具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语言文字方面,主张废除汉字,采用拼音文字。

在思想领域,倡导无政府主义思潮,反对传统伦理道德。

在学术研究方面,提倡科学方法,推动学术研究的科学化。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八上历史•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 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 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提倡民主与科学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
西方近代科学
民主 民主制度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除旧布新——内容
新文化运动“新”的思想
3.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迅
4.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人血馒头: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 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 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 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材料:“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
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
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
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探索PPT教学课件2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探索PPT教学课件2

2020/11/12
15
《药》节选
他(小栓)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
东西,轻轻说: “吃下去罢,——病便好
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
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
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
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
阅读这段文字,从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2020/11/12赛先生——Science ——科学 18
天啊!我要和你 相爱,一辈子也不断 绝。除非是山没有了 丘陵,长江、黄河都 干枯了,冬天雷声隆 隆,夏天下起了大雪, 天与地合到一起,我 才敢同您断绝!
2020/11/12
敢夏江长上 与雨水命邪 君雪为无! 绝,竭绝我 !天,衰欲
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社会状
况依然很混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
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
民主和科学的觉悟。
2020/11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二 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高举“民主” 和“科学”大旗。
8
2020/11/12
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 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
中你发现什么?
愚昧
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 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 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2020/11/12
16
《狂人日记》节选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 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 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2020/11/12
9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 一,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1916 年 任北大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 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十月革命爆发后,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 马克思主义者。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15张PPT)

新文化运动内容
前期: 思想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 从;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道德 文学方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
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 克思主义 发表文章:《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 世界!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内容
前期: 思想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 从;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道德 文学方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抛弃反映封 建思想的旧文学,倡导通俗易懂反映现实的新 文学。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们推翻“黑漆漆” 的“吃人”社会。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 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典范。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京大学
1917年初,蔡元 培就任北京大学 校长后,提倡学 术上“兼容并 包”,聘请一批具 有新思想的学者 来校执教。北大 成为新文化运动 的中心。
新文化运动口号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袁世凯实行复古尊孔的统治政策,推 行孔教,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兴起——创办《青年杂志》
此图为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的封面。后来迁 往北京。它从第二卷 起改称为《新青年》。 从第四卷起,《新青 年》改用白话文和新 式标点符号,刊登新 体诗。它是新文化运 动主要阵地。

人教部编版历史《新文化运动》ppt2

人教部编版历史《新文化运动》ppt2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新青年》杂志、《文学革命论》,推
文 及代表作: 倒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化 鲁迅:《狂人日记》(白话小说),揭露封建礼
运 动 ( 旗帜
(口号):
小结 内容 ) 影响:
教的吃人本质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替代文 言文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2、提倡民主与 科学;3、是一场文学革命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辛亥 新文化 革命 运动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新旧冲突
除旧布新
万象更新
当时有哪些旧思想行为违背历史潮流?
“今天样这天那样税,明
天样捐税,弄得民穷财尽……在 这样的时代,还无人敢说大总 统,政府还有什么用处,可惜 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 的哭。”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
新思想 民主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作者
陈独秀
作品
《敬告青年》
鲁迅 陈独秀 《狂人日记》
《敬告青年》
鲁迅、李大钊 《狂人日记》
《孔子与宪法》
胡适、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性质: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
意义:
1、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 2、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
统治地位。
3、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与进步,探索救国救 民的新出路。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一个主题










































































退






















































5




















凡事 都是 多棱 镜,不 同的 角度 会
凡 事都 是多棱 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看到 不同的 结果 。若 能把 一些 事看 淡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境, 若把很 多事 看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情 。 让聚散 离合 犹如 月缺月 圆那 样寻常 ,让 得失 利弊犹 如花 开花谢 那样 自然 ,不计 较, 也不刻 意执 着; 让生命 中各 种的 喜怒哀 乐,就 像风 儿一 样,来 了, 不管是 清风 拂面 ,还是 寒风 凛冽, 都报 以自 然的微 笑, 坦然的 接受 命运 的馈赠 , 把是非 曲折, 都当 作是 人生的 定数 ,不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
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___海__创办《_新__青__年__》杂志。
在陈独秀的倡导下,李__大__钊_、胡适、鲁迅等人,以《_新__青__年_》杂志 和北__京__大__学为主要阵地,高举“_民__主_”与“_科_学__”两面大旗,发 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_民__主__ _科__学__。
二、打到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提倡_新__道__德___,反对__旧__道__德__;提出了“_打__到__孔__家__店_” 的口号,对尊孔浊流进行有力的回击。
三、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提倡_新__文__学___,反对_旧__文__学___ 。1917年胡适在《新青 年》上发表《_文__学__改__良__刍__议__》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_思__想__文__化__领__域___的延续。它给专制主 义以空前的觉醒;动摇了_传__统__礼__教__的__思__想__统__治__地__位_为 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在__中__国__的__传__播__创造了条件。
——鲁迅《狂人日记》
内容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 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 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 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 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 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使














































寿

新文化运动简介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口号 内容
民主 科学 (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独裁;提倡 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愚昧;提倡新道 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 旧文学。
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 年》。
自主思考、归纳
1、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2、以时间、人物、阵地、内容、影响 为要素,归纳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1、开始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反思,向西方学 习更加深入。 2、指导思想新,传播宣传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 3、产生的历史作用新,彻底批判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4、传播马克思主义。 5、内容新,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化。 6、形式新。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 场文学革命。 7、代表人物都受过西方的教育。




:
























穿
































西
(




)

























































我告诉ຫໍສະໝຸດ 你怎么弄

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