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蛋白质教案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 教案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钟南山院士事迹、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过程: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以及发、毛、蹄、角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资料卡片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化合物,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
例如,烟草斑纹病毒的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就超过了两千万。
因此,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我们学习蛋白质组成和结构。
一、蛋白质组成和结构蛋白质的复杂结构:1、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下面是几种氨基酸的例子:氨基酸特点,写出氨基酸的通式。
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通式: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现在从动植物体内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有几百种。
但是,构成主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多种。
什么是两性物质,推测氨基酸的性质有那些?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还能互相反应(从结构上去分析)2、多肽肽: 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间脱去一个水分子, 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肽键: -CO-NH-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标出肽键。
分子生物学原理教案—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分子生物学原理教案—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教学要求:1.掌握遗传信息、遗传密码与mRNA的关系,遗传密码的特征。
2.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中主要RNA、三种酶和多种蛋白质因子的功能和作用特点,生物合成过程及能量变化。
3.了解翻译后蛋白质的加工方式。
4.了解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课时安排:总学时 4.0第一节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1.0第二节氨基酸的活化1.0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0第四节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运输0.6第五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0.4重点:1.遗传密码与mRNA的关系及其特征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3.氨基酸的活化难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教学内容: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1.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遗传密码的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和摆动性。
2.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3.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及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适配器氨基酸臂、反密码子4.蛋白质生物合成需要酶类、蛋白质因子等二、氨基酸的活化1.氨基酰tRNA 氨基酰tRNA合成酶2.真核生物起始氨基酰tRNA是Met- tRNAi Met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起始:起始因子;延长:延长因子,注册、成肽、转位,核糖体循环;终止:终止密码子。
2.真核生物的肽链合成过程四、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运输1.多肽链折叠为天然构象的蛋白质分子伴侣、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肽-脯氨酸顺反异构酶。
2.蛋白质一级结构修饰主要是肽键水解和化学修饰3.蛋白质空间结构修饰包括亚基聚合和辅基连接4.合成后蛋白质可被靶向输送至细胞特定部位五、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抗生素对翻译的抑制作用2.其他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中、英文专业词汇:translation翻译codon密码子initiation codon起始密码termination codon终止密码code密码ribozyme cycle核糖体循环adaptor转换器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翻译后加工interferon干扰素antibiotics抗生素anticodon反密码子releasing factor释放因子wobble pairing摇摆配对degeneracy简并性signal peptide信号肽secretory protein分泌性蛋白质elongation factor延长因子streptomycin链霉素tetracycline四环素chloromycetin氯霉素puromycin嘌呤霉素cycloheximide防线菌酮思考题:1.试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及3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高二化学下学期 第13周 第4章 第3节 蛋白质、核酸及教案-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方案Ⅱ】课题研究,自主学习可供参考的研究课题:(1)氨基酸的种类及用途;(2)人类研究蛋白质功能的意义;(3)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4)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方面开展了哪些研究;(5)蛋白质与人体健康;(6)蛋白质变性知识的应用。
二、活动建议【实验4-2】蛋白质盐析实验1.实验所用的蛋白质溶液不能太稀,而且要现配现用。
配制鸡蛋白溶液时,不能使蛋黄混入,因为蛋白和蛋黄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蛋白质。
2.做盐析实验时,饱和溶液不能加得太少,如果加入固体,效果会更明显。
在所有的盐中,具有特别强的盐析能力,不论在弱酸性溶液中还是在中性溶液中都能沉淀蛋白质。
其他的盐(如钠和镁的氯化物或硫酸盐)要使溶液呈酸性时才能盐析完全。
使用时,使溶液呈酸性反应,会更有利于盐析作用。
【实验4-3】蛋白质变性实验1.蛋白质溶液不能太稀,醋酸铅的质量分数应为1%。
2.可用、溶液代替醋酸铅溶液,效果相同。
3.可补充甲醛溶液使蛋白质变性的实验。
实验时,将甲醛溶液酸化或将蛋白质溶液酸化,会提高试剂的灵敏度并加快蛋白质的凝结。
【实验4-4】蛋白质颜色反应实验1.实验所用的浓硝酸应不低于40%。
2.也可向未稀释的鸡蛋清液体上滴加浓硝酸8~10滴,很快就显示黄色。
或将浓硝酸滴在煮熟的鸡蛋白或白羽毛上,也立即显现黄色。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初步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二、预习内容(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氨基酸概念: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
注意:(1) 氨基:氨分子(NH3)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
氨基的电子式(2) α—氨基酸(向学生介绍α、β位):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3) 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
(二)、蛋白质1、蛋白质的性质(1)颜色反应:。
(2)变性在等作用下,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 蛋白质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教学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2、认识蛋白质、酶与生命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2、蛋白质的性质教学用具:多媒体、相关实验用品[板书]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引入] 提问式引入1、根据你目前所知道的知识,那些食物属于蛋白质食品?2、人体的那些部位是由蛋白质组成的?3、讲解资料卡片——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提问:1、棉花和毛发烧焦了那个有焦臭味?棉花主要由什么物质组成?这种物质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2、阅读教材,试说明毛发烧焦有焦臭味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一、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板书]1.组成: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由C、H、O、N、S等元素组成。
[提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氨基酸。
本节课授课路线: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板书]2.氨基酸请同学们观察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并得出氨基酸的通式HR-C-COOH3、多肽: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板书]H2N-CH2-CO OH + H-NH-CH2-COOH → H2N-CH2H2O请同学们完成教材中的任意氨基酸形成肽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化学方程式书写口诀:酸脱羟基氨脱氢,然后往一起拼[展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二、蛋白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通过后面实验得出结论[板书]4.蛋白质的性质(1)蛋白质的两性[指出]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然存在着自由的氨基与羧基。
而且,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
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分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2)蛋白质的水解[指出][类比]酯的水解,加深对这两类物质性质的认识。
[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其他性质通过分组实验探究。
实验一:蛋白质的灼烧:分别点燃一小段棉线和纯毛线,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高中生物苏教版高二选修3教学案:第一章_第三节_蛋白质工程

第三节蛋白质工程1.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化学等技术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定点诱变和重组DNA技术改造基因,以定向改造蛋白质,甚至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的技术。
2.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是基因工程。
3.蛋白质工程的一般过程是:预期蛋白质功能→分子设计蛋白质→合成相应基因→基因指导新蛋白质合成。
4.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前提条件是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5.根据蛋白质被改动部位的多少,可将蛋白质改造类型分为“大改”、“中改”和“小改”。
6.通过蛋白质工程,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酶和新型药物。
对应学生用书P16蛋白质工程概述1.蛋白质工程的概念(1)手段:①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技术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②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定点诱变和重组DNA技术改造基因。
(2)目的:定向改造天然蛋白质,甚至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3)关键技术: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
2.蛋白质工程的一般过程先根据新蛋白质预期功能设计相关蛋白质结构,进而设计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在此基础上合成可产生新蛋白质的相关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新的蛋白质。
3.改造蛋白质的方式改造方式相关操作大改根据氨基酸的性质和特点,设计并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质,使之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和预期功能中改改变蛋白质分子中某一个多肽片段或一个特定的结构小改通过基因工程中的定点诱变技术,有目的地改造蛋白质分子中某活性部位的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以改善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1.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是通过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来实现的吗?提示:不是,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必须通过改造基因来完成。
2.蛋白质工程操作程序的基本思路与基因工程有什么不同?提示:基因工程是按照中心法则进行的: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形成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形成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行使生物功能,基本上是生产出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05第一章第三节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是含氮的高分子物质。它是由C、H、O、N 等元素组成的,有的还含有少量的S、P、Fe等元素(见表2-1)。值得注意的是一切蛋白质都含有 N,而且其含量相当稳定,一般为15% ~17% ,平均为16%。因此,只要测得食物中的含氮量,便可计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的需要量及供给量是两个概念,前者一般指维持 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量,后者则是在需要量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间内的需要和可能而提出的数量,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值,一般都以群体为对象,采用的都是平均值。
根据科学试验,正常人体每天蛋白质的破坏系数为23克,因而在理论上认为每人每天有23克补充胜器与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分解消耗量就可以了。但实际测定每日的供的量构破坏承敦是不有的,不够人体生长发育之需爱。我国成人面白质供给量应占越售你的能于10% -14%。具体来讲,每人每日每千克体重应给1.5克蛋白质,般每人每日不能低于0克劳动强度大者应适当增加至912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必须在56克以上。
二(代谢功能)
1.生成代谢活性物质
所谓代谢活性物质主要指酶和激素,这些物质都是由蛋白质合成的。它们对调节机体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人体酶广泛分布于所有细胞和组织中,如细胞中的代谢酶、消化道中的消化酶等迄今已知有千余种。它们在人体内主要起着催化作用,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微素是一种量微而生理效应很强的有机化合物在调节生理机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协调机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例如,甲状腺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钙化,胰岛素促进血糖的利用与合成代谢,肾上腺素维持人体的血压,生长素刺激肌肉及骨骼的生长及蛋白质的合成等。
保留在人体内的氮量
蛋白质的生物价=从食物中吸收的氮量 x100%
蛋白质的生物价是由蛋白质中含量最少的必需氨基酸来决定其余氨基胶被利用的程度。
第三节 蛋白质

阅读课本了解蛋白质具有多 种重要功能的原因?
蛋白质的结构
巩固练习:
② ① ④ ⑦ H —C— N—C— —C— N—C COOH NH2 —C —C—N—C— H O H H O H CH2 O H CH2 ⑥ ③ ⑤
H
CH3
H
C O NH2
2,了解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 动中的重要作用。 3,认识饮食和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 习惯。
一、蛋白质的存在和重要性
阅读 P13第一段话和资料 卡片,了解蛋白质的存在 和重要性。
考一考你
1,食物中的蛋白质能否被人体直 接吸收呢? 不能,要分解成氨基酸,才被人体 吸收,也就是说蛋白质是由氨基 酸组成的. 2,什么是氨基酸呢?
练习
4 误服重金属盐使人中毒,可采用下列 那种措施急救? c A 喝大量开水 C 喝大量牛奶 B 喝大量氯化钠溶液 D 喝大量葡萄糖水
蛋白质的用途
人类的主要食品
动物的毛、 蚕丝是很好 的纺织原料 动物的皮 革是衣服 的原料 各种生物酶 均是蛋白质
蛋白质
牛奶中的蛋 白质与甲醛 制酪素塑料
驴皮熬制的 胶是一种药 材——阿胶
盐析与变性的对比
盐析
相同点 相同点
变性
加入某种物质后有沉淀生成
加入某些浓盐溶液,如 重金属盐、醛、加 : Na2SO4,浓食盐水( 热或剧烈震动 NH4)2SO4, 等
不 同 点
盐 不 同
复原
可逆,加水即可
不可逆
用途
杀菌、消毒、防 分离、提纯蛋白质 中毒
蛋白质 4,水解:
酶或酸、碱
水解
各种氨基酸
蛋白质教案完美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蛋白质教案完美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高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2.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3.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蛋白质及其作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教学资料和图片;2. PPT课件;3. 实验器材和试剂(如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样品等);4. 课后作业及答案。
学生准备:1. 预习蛋白质相关知识;2.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3.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5分钟)介绍蛋白质的定义、分类和分布,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情况。
3. 蛋白质的组成(5分钟)讲解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介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命名原则。
4. 蛋白质的结构(5分钟)讲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重点介绍一级结构的重要性。
5. 蛋白质的功能(5分钟)介绍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如酶、结构蛋白、运输蛋白、免疫蛋白等,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
6. 课堂小结(3分钟)7. 课后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课后练习完成情况;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学生对蛋白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蛋白质的实验室检验1. 介绍蛋白质检验的方法,如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等。
2. 演示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步骤,包括制备样品、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札记
有些女孩子爱美不吃肉,有些男生早上防止迟到不好好吃早饭,还有人挑食,结果对学习效率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其原因和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知识。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存在
C、H、O、N、P、S、Fe、Cu等存在
人体的肌肉、血液、毛发、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各种酶、各类激素及抵抗疾病的抗体都是蛋白质,它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互相结合形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人体内蛋白质约10万种,占人体重的15%~18%
(三)一些维生素的作用及存在
阅读表8-2
归纳
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
维生素B1可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
维生素D可预防佝偻病。
小结: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性质
膳食平衡塔介绍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
学生知识形成
学生知识形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拓展学生视野
巩固、习题:课本p225
学生练习
教后记:
三、蛋白质的来源
动物蛋白(鱼、肉、蛋、奶等)
植物蛋白(豆类、五谷、坚果、花生等)
思考:
人吃了猪肉为什么没有变成猪?
四、蛋白质的代谢途径
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
蛋白质→氨基酸→新氨基酸
蛋白质→含N代谢废物
拓展视野
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又一“丰碑”。在认识生命现象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
鸡蛋清中加入乙酸铅溶液
现象:产生淡黄沉淀
实验
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溶液并加热
现象鸡蛋清中加入:产生黄色沉淀
实验
将鸡蛋清中加热
现象:鸡蛋清凝固
总结:蛋白质的性质,并讨论以上变化那些是化学变化。
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回答:如何防止霉菌对某些食物的污染?
思考:
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直接阐明生命在生理或病例条件下的变化机制,意义身份重大,近年来好多科学工作者因和蛋白质有关的研究而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由此可见该领域的研究是何等的活跃。
创设情境思考蛋白质维生素的重要性,学好它的意义。
紧扣科学品质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五、蛋白质的性质
实验:蛋白质的溶解性
鸡蛋清中加水
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
从本实验可得出何结论?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硫酸铵溶液、硫酸钠溶液等能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
2.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3.联系日常生活,解答烹调和食用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1.蛋白质在人体里的代谢过程
2.认识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仪器试剂
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镊子等
鸡蛋清、头发、硫酸铵aq、乙酸铅aq、浓硝酸等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形成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课时设计活页纸
课题
第三节蛋白质和纤维素
总课时
1
教学目的
1.认识摄取蛋白质的重要性,初步认识“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维生素制剂
5.联系日常生活,解答烹调和食用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六、维生素
对维生素重要作用的认识是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进展
(一)、维生素的特点: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机体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不提供热量;不参与人体细胞、组织的构成;需要量很少;但绝不能缺少,否则可引起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太少(维生素D除外),必须由食物提供。
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新生和修补机体组织;
调节生理功能;提供能量(占总热量的8~15%);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运输功能O2和CO2
青少年要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满足人体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初中阶段学生每天在合理的膳食中,蛋白质的所占的比重应该为10%--15%。如果缺乏蛋白质,会使人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贫血。
(二)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不溶于水,经肝脏代谢转变成为可通过尿或粪便排出的水溶性代谢物。过量时,可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潜在的毒性,包括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
可溶于水,正常人过量摄入时可通过尿排出量的增加而不在体内蓄积。然而过大剂量摄入也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呕吐、肾病等。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