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文艺复兴建筑解析

合集下载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建筑技术
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文 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成果,如力学上的成 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工具等 都被应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
三、代表建筑
佛罗伦萨大教堂
——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 曾经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宗教中心。 1295年由阿尔诺 沃·迪卡姆比奥在原先的佛罗蒂诺大教堂的基址上兴 建,1469年才最后完工。这座教堂大圆顶是继罗马万神 庙之后的又一大圆顶,是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 1377~ 1446 的杰作,设计并建造于1420年到1434年间,建筑表 面由白色,粉红,绿色的大理石按几何图案装饰,经久不褪 色。
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 采用了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型 制,穹顶呈八角形,跨度42.2米, 高107米,是当时欧洲最大的 穹顶。这个穹顶在欧洲的建 筑史上前无古人。
穹顶建造示意
穹顶的历史意义
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形制,严加排斥。 因此,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的标志
以前的穹顶,在外观上是半掩半漏的。但佛罗伦萨主教堂使用了鼓座,把 穹顶全部表现出来,这在西欧第一次。因此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标 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四、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欣赏
佛罗伦萨穹顶内部
佛罗伦萨大教堂入口立面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内部
坦比哀多
圣约翰洗礼堂
圣约翰洗礼堂天堂之门
圆厅别墅
圣彼得广场
Thank you
宫廷建筑
宗教建筑利用了世俗建筑的 成就,并发展了古典传统。造型更 加富丽堂皇。
城市与广场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是15世纪至19世纪先后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建筑艺术风格,其中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源于法国,后人广义地将三者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一、文艺复兴建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变革的时代,天才辈出,群星璀璨。

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宗教对人类精神的桎梏,排除了对神的依附。

“人”取代了神,被置于万物的中心,人现世生活的价值受到肯定。

人文主义使宗教烟消云散,人们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对自然美产生了有别于过去的体验,不再受到神话和宗教的制约,而是从景观本身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的精神影响出发来欣赏大自然。

这个时期的人们像罗马人一样,要创造属于自己活动的场所,这种场所的性质,则通过理性的建筑与环境艺术形式美表达出来。

这种背景下,古罗马建筑巨匠维特鲁威的著作被奉为圭臬,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些人继承了他以人体为“匀称”的完美典范的观念。

如达芬奇从数百个人体分析中总结出最典型、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以此来论证建筑美。

建筑大师和艺术家们借助古典风格的复兴,使建筑成为一门艺术。

这一时期,古典柱式再次成为建筑造型的构图主题。

建筑为了追求稳定感,圆形的穹窿顶与旋廊取代了哥特式建筑垂直向上的束柱、小尖塔等又尖又高的形式。

在建筑轮廓上,文艺复兴建筑讲究整齐、统一和条理性。

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精神及其世俗力量的建筑,当数罗马教廷的圣彼得大教堂。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它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

圣彼得大教堂历经一百多年终于建成,是一座恢弘、壮美的宗教建筑群体,加上它前面如双臂环抱的巨大广场,简直就是一座城中之城。

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建筑比例和谐完美,从局部到整体,从每个线角分割到体块的凹凸变化,似乎都符合某种“数”的秩序。

建筑体量搭配得当,线条疏密相宜,色彩恬淡静谧,穹顶呈现出完美的球面形状,显示出饱满、强健的整体美感和永恒的形式秩序。

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除了表现在宗教建筑上,还体现在大量的世俗建筑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文化
1.人性主义的体现: 达•芬奇曾经认真分析了上百个人
体的比例从而得出建筑的最美的比例 ,运用在建筑柱式中,
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体现文艺复兴时
期的核心——扬弃一切仅为宗教奉献的观念,宣扬人性主义。
《维特鲁威人》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把人体 看做是最美的,崇尚人性主义 ,同时圆和方被建筑界认为是 最美的图形格式,在柱式和建 筑外形中得到体现。
人 体 美 应 用 于 古 典 柱 式
陶立克柱式
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 锥台,装饰简洁,没 有柱础,柱身有20条 凹槽。建造比例通常 是:柱高与柱直径的 比例是6:雄健有力, 象征男性美;所以又 被称为男人柱。
爱奥尼克柱式
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 ,柱高是其直径的8-9 倍,柱身有24条凹槽 ,柱头有一对向下的 涡卷装饰,富有曲线 美。外形比较纤细秀 美,又被称为女人柱 。
壁画《末日的审判》。
2010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内的佛罗伦萨教堂穹顶的复制品
穹顶内部壁画《末日的审判》
在中央穹顶的外围,各多边形的 祭坛上也有一些半穹形,与上面的穹顶 上下呼应。它的外墙以黑、绿、粉色条纹大理石砌成各式格板,上面加上精 美的雕刻、马赛克和石刻花窗,呈现出非常华丽的风格。 整个穹顶,总体外观稳重端庄、比例和谐、没有飞拱和小尖塔之类的东 西,水平线条明显。穹顶是文艺复兴早期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佛罗伦萨城 市建筑的标志性建筑,它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屋顶形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完 美地结合起来了,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248根圆柱和88根方柱。虽然荟萃了各方精英,但也许是
由于体形过大的原因,各个要素之间的总体协调并非无懈 可击。然而建筑的巨大体量和空间的辉煌,无疑会给人留
下无法替代的印象。
圣彼得大教堂内墙壁饰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艺术时期,从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试图复兴古代的建筑风格和技巧,并将之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这些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包括比例协调、强调几何形状、对称性和装饰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文艺复兴建筑进行深入探讨,并展示一些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一、文艺复兴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在15世纪,佛罗伦萨成为了欧洲艺术与文化的中心,为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在佛罗伦萨,建筑师们开始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进行研究,并试图复兴这些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与此同时,文艺复兴建筑也得到了教会的支持。

教皇们希望通过建造宏伟的教堂来展示教会的权威和荣耀。

于是,在意大利的罗马和梵蒂冈等地,许多壮观的教堂和宫殿被兴建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艺复兴建筑风格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

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也开始采用这种新的建筑风格,为他们的城市增添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二、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文艺复兴建筑强调比例的协调与对称性,追求几何形状的完美和整齐。

这与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风格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新的元素加入其中。

首先,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融。

建筑师们常常会在建筑物周围创造花园和庭院,用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舒适度。

其次,文艺复兴建筑善于利用拱形和圆顶结构。

这些结构不仅能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还能为建筑增添一种庄重而壮观的气息。

代表性的例子是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它的圆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建筑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此外,文艺复兴建筑也非常注重建筑的装饰。

建筑师们运用了各种雕塑、壁画、浮雕等装饰方式,使建筑物更具艺术感和精致度。

三、代表性的文艺复兴建筑作品1.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它位于罗马梵蒂冈城内,是基督教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代罗马风格和文艺复兴风格,尤以其壮丽的圆顶著称。

建筑风格知识:文艺复兴建筑的细腻之美

建筑风格知识:文艺复兴建筑的细腻之美

建筑风格知识:文艺复兴建筑的细腻之美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为繁荣的时代,也是一段艺术的鼎盛时期。

其宏伟雄壮的建筑风格,更是在整个建筑史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文艺复兴建筑起源于意大利,早期建筑师受到了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启迪和影响,而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本文将就文艺复兴建筑的细腻之美进行探讨。

一、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文艺复兴建筑并非单一的建筑风格,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是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古典建筑进行继承、发展与创新。

同时在细节与精度方面做到了极致,使建筑物更加优美、精致、高雅和华丽。

其特点也表现在对空间的处理上,文艺复兴建筑强调空间的分割和对称和平衡,通过对空间的划分和对称来达到视觉效果上的平衡,营造出豪华恢弘的气息。

文艺复兴建筑大胆使用几何图案和对称组织形式,使得建筑的线条更加优美。

另外,文艺复兴建筑的修建所使用的材料也十分优质。

石材、大理石等高质材料的使用,使得建筑亮丽而明亮,外表华丽却不失质感,整体上更加美观。

二、文艺复兴建筑的流行文艺复兴建筑在15到17世纪大量流行于欧洲地区,由意大利发扬光大,其美学形式和建筑精神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是罗马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它的独特美感使许多游客心驰神往。

文艺复兴建筑的风貌也非常适合城市和公共建筑,例如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政府官方建筑和花厅都采用了文艺复兴的风格,以示政权的豪华和权威。

同样,教堂和市场也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建筑应用广泛的场景。

三、文艺复兴建筑的细腻之美在文艺复兴建筑的设计中,建筑师们通过对线条、形状和材质的处理,打造出了极具美感的建筑物。

其重视细节的精致和完美,是文艺复兴建筑中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在建筑外观设计中,文艺复兴建筑将各种几何形状融合在一起,强调对称和比例。

线条流畅而宏伟,展现了建筑之美的极致。

另一方面,在内部设计方面,文艺复兴建筑些许善于运用线条、比例等元素把空间布置得有条理、安详,形成类似艺术品所具有的完美比例之美。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

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各自创立学派和个人的独特风格。

总之,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一般认为,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而关于文艺复兴建筑何时结束的问题,建筑史界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一些学者认为一直到18世纪末,将近400年部属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另一种看法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到17世纪初才结束,此后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建筑的形成和延续呈现着复杂、曲折和参差不一的状况。

建筑史学界对意大利以外欧洲各国文艺复兴建筑的性质和延续时间并无一致的见解。

尽管如此,建筑史学界仍然公认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对以后几百年欧洲及其他许多地区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广泛的持久的影响。

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解析

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解析

佛罗伦萨大教堂
• 结构特色:
1. 穹顶的外轮廓是双圆心穹顶; 2. 采用骨架券结构并分内外两
层施工,中间是空的; 3. 双圆心穹顶的高度已经超出
单圆心穹顶高度,但为把穹 顶再增高,成为城市视觉中 心,下面架了12米高的鼓 座。 4. 结构图式古罗马手法,双圆 心穹顶参照哥特式,加鼓座 又为拜占庭式,但它却的确 是全新的创造。
城市与广场
城市改建往往追求庄严对称。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按性质分为集市活 动广场、纪念性广场、装饰性广场、交通性广场。按形式分,有长方形广场、圆形或椭 圆形广场,以及不规则形广场、复合式广场等。 广场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四周有附属建筑陪衬。早期广场周围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 闭,雕像常在广场一侧;后期广场较严整,周围常用柱廊,空间较开敞,雕像往往放在 广场中央。
• 八边形的歌坛,对边宽度42米, 用穹顶覆盖。在当时技术上十 分困难,不仅跨度大,而且墙 高超过了五十米,连脚手架的 模架都是很艰巨的工程。
• 穹顶高30多米,连同采光亭在 内,建筑总高107米,成了整 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这是建 筑史上的一次大幅度的进步, 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创造者的 英风豪气。
宫 廷 建 筑
资本主义发展,大量豪华府邸迅速建设。 府邸建筑多为四合院,一般为三层,临街而造。平面构图紧凑整齐, 不似中世纪城堡般复杂,正立面是矩形,上下左右干净利落,只是 顶上的檐口挑出深远,窗子大小一律,排列整齐
宗教建筑
教堂建筑利用了世 俗建筑的成就,并 发展了古典传统, 造型更加富丽堂皇。 不过,往往由于设 计上局限于宗教要 求,或是追求过分 的夸张,而失去应 有的真实性和尺度 感。
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解析
主要内容
• 文艺复兴建筑的起源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特征 •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时代特点 • 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建筑与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皇宫的主要建筑是两 层楼群,房间数不胜 数。而这些楼群又以 一个个漂亮的庭院花 园隔开。其中最有名 的有白马庭院,拿破 仑就是在这里告别了 跟随他戎马生涯20年 的将士们,因此, “白马院”也称“永 别院”,可以说是枫 丹白露宫最富有历史 意义的房间。
法国枫丹白露宫
法国枫丹白露宫
法国枫丹白露宫

圣彼得大教堂门前左 边树立着圣彼得高大的雕 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 笑,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 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 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 圣旨。他头上的缕缕卷发、 脸上的根根皱纹、下巴上 的撮撮胡须和身上的层层 长袍无一不被雕琢得细腻、 逼真。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
米开朗琪罗《圣伤》 圣母怀抱死去儿子的悲痛感和 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成就最高,在 西欧占主导地位,造成了西欧建筑史的新高峰, 并且为以后几个世纪建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依然是教堂。 特点: 不再盲目追求高,而是追求美;不再追求华丽, 而是追求和谐;注意发挥建筑师个性,努力创造 新颖的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盛行用大穹窿。
英国伦敦白厅
英国伦敦白厅
建筑外部正面分为三层。 第一层:梁托上建有一 排窗户,窗户顶部是扇 形和三角形相间的山墙, 由立柱和壁柱分隔; 第二层:窗户同第一层 一样,也有立柱和壁 柱, 。 第三层:扁平的栏杆式 屋顶。
乔托钟塔
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 年开始建造,外观是 一个四角形的柱状塔 楼,底部有精致的浮 雕,内部有楼梯可达 顶部,共有290阶。
钟楼的平面呈正方 形,每边长14.45 米,通高89米。底 部两层为无窗闭合 式结构,四周分别 装饰着六角形和菱 形浮雕饰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1年建成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是文艺复兴 建筑的第一朵报春花。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 特式建筑风格,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 要素,因为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和理性,并且同 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文艺复兴出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真 可谓群星灿烂。其中有伯鲁涅列斯基、帕拉第奥、米 开朗琪罗、阿尔伯蒂等等。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 恩格斯说:“拜占廷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 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 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一古 代的希腊;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 纪的幽灵逍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 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象是古典古 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这 就是“文艺复兴”。
1)佛罗伦萨 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1420--1434)
,直径42.5M
,亭子顶距地面高达115M穹隆顶是
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开
始。
佛 罗 伦 萨 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的 穹 窿
佛 罗 伦 萨 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的 剖 面
里层厚2.13M,外层下部厚78.6CM ,上部厚61CM 两层之间的空隙宽1.2~1.5M,空隙内设阶梯.
第三,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 性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 的普遍进步。
坦比哀多(罗马)(1507--1510)伯拉孟特--单一空间,集中构图
罗马 坦比哀多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妁纪念 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罗马 的坦比哀多(1502~1510 年),设计人伯拉孟特 (DonatoBramante, 1444~1514年)。这是一 座集中式的圆形建筑物, 神堂外墙面直径6.10m ,周围一圈多立克式的柱 廊,16棵柱子,高3.6m 。连穹顶上的十字架在内 ,有地下墓室。
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伟大的画家,他设计的 建筑物,和他的绘画一样,比较温柔雅秀。体积起伏 小,爱用薄壁柱,外墙面上抹灰,多用纤细的灰塑作 装饰,强调水平划分。他设计的潘道菲尼府第反映了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在手法上的追求。
禁欲主义和教会统治一切的宗教观,提倡
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建筑发展: 早期:15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盛期:16世纪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为中心;
后期:17世纪开始两种风格: 一是以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维琴察为中心的文艺 复兴余波; 一是由罗马教庭的耶稣教会所掀起的巴罗克风 格。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建筑代表作品也极多,盛期的有圣彼得大教堂等, 晚期有圆厅别墅等,文艺复兴建筑由意大利兴起, 影响到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以及整个欧洲, 各国的文艺复兴建筑各有特色。
文艺复兴运动: 即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
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反对中世纪的
众 星灿 烂
在建筑界,同样也出现了一些巨人。这些人的创 作活动披荆斩棘,代表着新生的资产阶级创造新的建筑 文化的热情。
这些人的教养和性格,都鲜明地反映在他们的创 作上,在总的时代风格之下,又各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 格乙创作个性的发展,是新的生产关系突破了中世纪行 会的束缚和因循守旧习气,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 人们的主体意识,更好地调动了人们的潜力的进步现象 。文艺复兴建筑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这种个人 风格的千姿百态。
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穹 顶
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
施工: 意义:
第一,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 形制,严加排斥。需要很大的勇气,很高的觉醒,才 能这样做。因此,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 的标志.
第二,古罗马的穹顶和拜占庭的大型穹顶,在外观 上是半露半掩的,不作为重要的造型手段。但佛罗 伦萨的这一座,借鉴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 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成了整个城市轮 廓线的中心。在西欧是前无古人的,因此,它是文 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2、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 1564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伟大的雕刻家和画家 ,倾向于把建筑当雕刻看待。爱用深深的壁龛、凸出 很多的线脚和小山花,贴墙作3/4圆柱或半圆柱。喜 好雄伟的巨柱式,多用圆雕作装饰。强调的是体积感 。最伟大的代表作是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
的佛 穹罗 窿伦 剖萨 面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结构:
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m高的一段鼓座。伯鲁 乃列斯基的主要办法是:第一,穹顶轮廓采用矢形 的,大致是双圆心的;第二,用骨架券结构,穹面 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这两点显然不仅借鉴了 古罗马的经验,而且也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经验, 在8边形的8个角上升起8个主券,8个边上又各有两 根次券。每两根主券之间由下至上水平地砌9道平 券,把主券、次券连成整体。
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和鼓 座,外加一圈柱廊,使它的体积感很强,完全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偏重于一个立面的建筑。 建筑物虽小,但有层次感,有几种几何体的变化, 有虚实的映衬,构图很丰富。环廊上的柱子,经过 鼓座上壁柱的接应,同穹顶的肋相首尾,从下而上 ,一气呵成,浑然完整。它的体积感、完整性和它 的多立克柱式,使它十分雄健刚劲。
1、伯鲁乃列斯基和伯拉孟特
勃鲁乃列斯基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出 身于行会工匠,精通机械、铸工,是杰出的雕刻家、画 家、工艺家和学者,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过建树 ,也设计过一些建筑物。他正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 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设计了佛罗伦萨主教堂穹窿顶.
伯拉盂特是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伯拉孟特出 身平民,本是个画家,早期在米兰从事过建筑工作, 风格子和秀丽。1499年到罗马之后,很快就受到16 世纪初年新思想的鼓舞,力求把高亢的爱国热情表现 在建筑物上,建立时代的纪念碑。他刻苦向古罗马遗 迹学习,足迹踏遍罗马城和周围地区,从此风格大变 ,追求庄严宏伟,刚健有力。小小的坦比哀多,成了 文艺复兴盛期建筑的第一个代表。在教廷的圣彼得大 教堂的设计中,他满怀豪情地以超过古罗马的建筑成 就为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