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报告

合集下载

石墨烯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墨烯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墨烯可行性研究报告-石墨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近年来,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引起了全球各界的极大关注。

其独特的结构和出色的性能,使得石墨烯在许多领域都具备广阔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从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质、应用领域以及产业化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评估石墨烯的可行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蜂窝状结构,具有高度的导电性、高强度和优异的热稳定性。

目前,石墨烯的制备主要通过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等方法实现。

石墨烯具备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使得其在电子器件、纳米传感器以及能源存储等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我们探讨石墨烯的应用领域。

石墨烯作为一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制备中。

由于石墨烯具备高度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因此可以被用于制备柔性显示器、透明导电薄膜等器件。

此外,石墨烯还被应用于纳米传感器的制备中,可以用于检测环境污染物、生物标记物等。

在能源存储领域,石墨烯可以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能源存储器件的制备,提高其性能。

除此之外,石墨烯还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使得其在复合材料、涂料以及防腐蚀材料等领域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

最后,我们对石墨烯的产业化实施进行评估。

虽然石墨烯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在产业化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石墨烯的制备成本相对较高,制备工艺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产业化的可行性。

其次,石墨烯在大规模生产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如难以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材料。

此外,石墨烯的应用标准和监管仍不完善,需要建立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为了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加大研发投入和合作力度,以提高石墨烯的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总之,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备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从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质、应用领域以及产业化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揭示了石墨烯的可行性。

分析报告-石墨烯

分析报告-石墨烯

分析报告-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结构材料。

它具有极高的导电性、热导性和机械强度,是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材料之一。

石墨烯的发现为许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例如电子学、能源存储、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

本文将对石墨烯的特性和应用进行分析,为读者们展示它的无限潜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石墨烯的特性。

石墨烯由一层厚度仅为一个碳原子的蜂窝状结构组成,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性质。

首先,它的导电性极高。

由于石墨烯中的碳原子排列非常紧密,电子可以自由地在其表面上移动,因此使得石墨烯具有比铜更好的导电性能。

其次,石墨烯的热导性也非常优秀。

碳原子之间的距离非常短,因此热量可以很快地在石墨烯上传导,使其成为理想的热导材料。

此外,石墨烯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即使在非常薄的情况下也能够承受很大的张力。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石墨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是电子学领域。

由于石墨烯的出色导电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如晶体管、电容器和传感器等。

石墨烯晶体管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低功耗的特点,能够显著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用作柔性电子材料,可以制备出可弯曲的电子产品,如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显示屏等。

其次是能源存储领域。

石墨烯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设备中。

石墨烯作为电极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够提高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密度和充放电速率。

石墨烯的应用使得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推动了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

再次是生物医学领域。

石墨烯在生物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能够检测体内的生物分子并实时监测生理状态。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用于药物传递系统,利用其在体内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将药物高效地输送到需要治疗的部位。

石墨烯在肿瘤治疗中也有很大的潜力,具有热疗和光疗的特点,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确杀灭。

最后是材料科学领域。

石墨烯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可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石墨烯工厂实习报告

石墨烯工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型材料石墨烯因其卓越的性能,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为了深入了解石墨烯的生产工艺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我于2023年夏季在XX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此次实习让我对石墨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生产流程参观实习的第一周,我参观了石墨烯工厂的生产车间。

从原料处理、制备工艺、测试分析到成品包装,整个流程清晰有序。

我了解到,石墨烯的生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处理:将石墨作为原料,经过研磨、筛选等工序,得到一定粒度的石墨粉末。

(2)石墨烯制备:将石墨粉末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石墨烯的剥离和生长。

(3)测试分析:对制备出的石墨烯进行结构、性能等方面的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4)成品包装:将合格的石墨烯产品进行包装,准备出厂。

2. 实验室学习在实习的第二周,我进入实验室学习石墨烯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以下内容:(1)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剥离法等。

(2)石墨烯的性能测试:包括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

(3)石墨烯的应用领域:包括锂电池、超级电容器、传感器、航空航天等。

3. 实际操作体验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参与了石墨烯的生产过程。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如何操作生产设备,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市场调研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进行了石墨烯市场的调研。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企业等方式,我对石墨烯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对石墨烯的生产工艺、性能测试、应用领域等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操作生产设备,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

石墨烯原材料检验报告(200目) OK

石墨烯原材料检验报告(200目) OK
抽样数量来自检测方法/要求检测工具
判定要求
实测
判定
1
包装及外观
成品的外包装有贴标识票,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等内容。
目视
标识一致
2
产品统一包装,包装干净整洁,无破损,严重撞击等不良。
目视
包装干净整洁,无破损,受潮、严重撞击等不良。
3
灰黑色膏状,无分层、结块和交大颗粒
目视
灰黑色膏状,无分层、结块和交大颗粒
原材料检验报告
表号:QP1301-AO版本/修改号:A/01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客户代码:批次编号:
进料数量:检验日期:
1、外观、包装抽样计划:依GB∕T-2828∕.IT-2012,11正常单次抽样计划;MAJ:0.40MIN:0.65
2、性能测试:随机抽取30g∕批次。
3.检测内容及结果:
序号
检测项目
激光粒度分析仪
D50
D90
31-35Um
55-60μm
结果判定:
检验员:日期:
审核意见:
主管:日期:
4
PH值
30g
随机取5g样品加入50ml超纯水搅拌3min,超声15min,双层滤纸过滤,用PH计测量。
PH计
6.5-8.5
5
固含量
随机抽取来料桶数的1/10,各自随机称取5T0g原料,测试固含
烘箱电子天平
40-50%
6
粒径
分布
随机称取2g样品,超声分散IOmin,折射率2.46,吸收率1,用水做分散剂,折射率:1.330。

石墨烯调研报告资料

石墨烯调研报告资料

石墨烯调研报告资料一、概述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二维结构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子、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

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已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石墨烯的发现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被誉为“第二个碳纳米管”。

二、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目前常用的石墨烯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化学氧化还原法等。

机械剥离法是通过将石墨晶体用胶带剥离成单层石墨烯,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质量较高,但是生产效率较低。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在金属基片上通过热分解碳源得到石墨烯,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质量较好且生产效率较高。

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将石墨氧化后再通过还原得到石墨烯,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质量较差且成本较高,但适用范围广。

三、石墨烯的特性和应用1. 电学特性: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导性,电子迁移率高达200,000 cm²/Vs,是构建高速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2.光学特性:石墨烯具有宽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和发射特性,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等领域。

3.热学特性: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具有高导热系数和良好的热稳定性,适用于制备高效热导材料。

4.力学特性: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柔韧性,可用于制备坚韧材料和复合材料。

5.应用领域:石墨烯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包括柔性电子器件、智能手机、超高频电子设备等。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药物传递系统和仿生材料等。

四、石墨烯的发展前景石墨烯具有诸多优异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用途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电子、能源、材料和生物医学等。

随着石墨烯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石墨烯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阔。

石墨烯的商业化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大规模制备技术、产业化生产设备的开发、标准化和实用化的研究等。

然而,石墨烯的商业化前景依然看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石墨烯将会在各个领域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和商机。

石墨烯悬浮实验报告

石墨烯悬浮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石墨烯作为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新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能源转换和存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石墨烯的制备和表征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实验旨在通过悬浮技术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并对其进行表征,以期为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石墨烯粉末- 水性电解质- 乙醇- 离子液体- 磁力搅拌器- 悬浮装置-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实验设备:- 磁力搅拌器- 悬浮装置-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三、实验步骤1. 石墨烯悬浮液的制备:(1)将石墨烯粉末加入适量乙醇中,搅拌均匀;(2)将搅拌均匀的石墨烯乙醇溶液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性电解质,继续搅拌;(3)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以300 r/min的转速搅拌2小时;(4)用离心机将搅拌好的悬浮液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5)将上清液转移至离子液体中,继续搅拌1小时;(6)重复步骤(4)和(5)两次,以去除石墨烯表面的杂质。

2. 石墨烯悬浮液的表征:(1)利用SEM观察石墨烯的形貌和尺寸;(2)利用TEM观察石墨烯的微观结构;(3)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石墨烯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SEM观察结果显示,石墨烯悬浮液中的石墨烯片层分布均匀,尺寸大小在1-5μm之间。

2. TEM观察结果显示,石墨烯片层呈六角蜂窝状,厚度约为0.3-0.5 nm。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显示,石墨烯悬浮液的浓度为1.0 mg/mL。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悬浮技术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悬浮液,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石墨烯悬浮液中的石墨烯片层分布均匀,尺寸大小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该实验为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助于推动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石墨烯粉末的污染,使用无水、无油的容器和工具;2. 悬浮过程中应确保搅拌速度和时间的控制,以保证石墨烯的均匀分散;3. 在表征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石墨烯研究总结报告(一)

石墨烯研究总结报告(一)

石墨烯研究总结报告(一)引言概述: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子、光学和力学性能,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石墨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石墨烯的应用开发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正文:一、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 机械剥离法2. 化学气相沉积法3. 液相剥离法4. 氧化石墨烯还原法5. 其他新型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二、石墨烯的物理性质研究1. 石墨烯的带电输运性质2. 石墨烯的光学特性3. 石墨烯的力学性能4. 石墨烯的热导率研究5. 石墨烯的磁性研究三、石墨烯的化学功能化1. 石墨烯的表面修饰\ta. 按照种类分类\tb. 按照表面修饰方法分类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ta. 石墨烯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tb. 石墨烯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tc. 石墨烯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四、石墨烯的生物应用研究1. 石墨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ta. 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研究\tb. 石墨烯在DNA传感器中的应用\tc. 石墨烯在蛋白质传感器中的应用2. 石墨烯在药物传输和治疗中的应用\ta. 载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tb. 石墨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tc. 石墨烯在抗菌治疗中的应用五、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展望1. 石墨烯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前景2. 石墨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3. 石墨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4. 石墨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5. 石墨烯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总结:通过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研究、化学功能化以及生物应用研究的详细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石墨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虽然石墨烯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石墨烯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未来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石墨烯研究报告

石墨烯研究报告

石墨烯研究报告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薄层构成的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电子学、电磁学、力学和光学领域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石墨烯的研究迅速发展,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突破。

一、最新石墨烯研究成果1.提高石墨烯量子化合成效率的新方法石墨烯量子化合成是一种利用金属催化剂在气相中将碳原子聚集成石墨烯的方法。

由于石墨烯的高表面能和化学惰性,使其在制备过程中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反应产物不确定、量子化合成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在反应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乙烯,可以有效提高石墨烯的量子化合成效率。

根据发表在ACS Nano上的最新研究论文,使用这种新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结晶度更高、结构更完整,并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和可控性。

2.石墨烯在DNA纳米电子学中的应用DNA纳米电子学是一种与基因组学、纳米技术和电子学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石墨烯可以用于制备DNA纳米电子学中的电极、传感器和探针等。

这是因为石墨烯具有高度可调控的电导性和相对稳定的生物相容性。

关于这一点,Research Fellow Krishnan Shrikanth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研究解决了DNA转录的可控和准确性问题,同时也展现出石墨烯在基因测序、基因诊断和纳米药物递送中的潜力。

”3.利用石墨烯改善水氧化还原反应效率的新途径水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能源、环境和化学生产等。

由于石墨烯具有高表面积、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独特性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水氧化还原反应中。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控制石墨烯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水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新途径将在开发新型电化学催化剂和改进电池和燃料电池等重要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石墨烯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在电子学、电磁学、力学和光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中一些可能打破传统技术的局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石墨烯专利申请情况分布
七、石墨烯在锂电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微片作为导电性极好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是一种 高性能导电添加剂。它可以与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材料颗粒 形成二维导电接触,在电极中构建三维导电网络,因而可大 幅提升电池性能。 石墨烯导电添加剂能够大幅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倍率 充放电性能,并显著延长电池循环寿命;同时还可增加活性 材料克容量发挥,从而提高电池容量;采用石墨烯导电剂方 案时,还可减少导电剂用量,有利于设计高能量密度电池; 另外,含有石墨烯导电剂的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发热 相对较少,电池表面温度相对更低,因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 安全性。 将石墨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中,其比容量可以 达到540mAh/g以上,如果在其中掺入碳纳米管后,负极的比 容量可以达到730mAh/g,而目前普通人造石墨负极比容量为 370mAh/g,可见石墨烯能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
贝尔实验室的Fulton等人制成的128Mbit石墨烯单电子存储器芯片照片
超级计算机芯片-目前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电阻率仅为10-6 Ω•cm
美科学家制出4寸石墨烯晶圆
IBM展示全球最快石墨烯晶体管,处理速度可达100GHz
从左到右:在石墨烯上印好的银电极把材料分成大小为3.1英寸的区域;组装 好的石墨烯触摸屏面板;接到电脑上使用的石墨烯触摸屏
氧化石墨还原法: 氧化石墨还原法是目前成本最低且最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的石墨烯制备方法。氧化石墨还原法是将天然石墨与强酸和强 氧化物质反应生成氧化石墨(GO),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成氧 化石墨烯,加入还原剂去除氧化石墨表面的含氧基团,如羧基、 环氧基和羟基,得到石墨烯。
石墨烯氧化物和还原后的石墨烯氧化物的化学结构
石墨烯分子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其碳原子间距仅0.14纳米
富勒烯(左)和碳纳米管(中)可以看作是由单层的石墨烯通过某种方式卷成的, 石墨(右)是由多层石墨烯通过范德华力的联系堆叠成的。
二、石墨烯特性: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最薄的一种材料,单层的石墨烯只有一个 碳原子的厚度,这种厚度的石墨烯拥有了许多石墨所不具备的特性。 超强导电性:石墨烯中的电子没有质量,电子的运动速度超过了在 其他金属单体或是半导体中的运动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1/300, 因此石墨烯拥有超强的导电性。 超高强度:石墨是矿物中最软的,其莫氏硬度只有1-2级,石墨被 分离成一个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后,性能发生突变,硬度比莫氏硬 度10级的金刚石还高,但拥有很好的韧性,且可以弯曲。
3、项目成果展示: 成熟的产品和工艺技术; 一定数量高质量的文章(SCI收录的中英文文章); 专利申请。
具体应用案例: 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的的石墨烯/锰酸锂复合材料,50C和 100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mAh/g和101mAh/g,远远高于单 纯的锰酸锂材料的放电比容量。 在专利CN101794874A中,以石墨烯为导电剂添加至磷酸铁 锂正极材料中,结果表明,添加了10%的石墨烯的磷酸铁锂电 极的充放电性能优于含20%导电炭黑的磷酸铁锂电极充放电性 能。 专利CN101728535报道了使用氧化石墨快速膨胀法制备的石 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导电剂,在相同用量下与常用 的乙炔炭黑相比,负极材料的比容量提高了25%~40%,库伦 效率提高了10%~15%。
通过粘生长法: 外延生长法是高温和超高真空中使得单晶碳化硅(SiC) 中的硅原子蒸发,剩下的碳原子经过结构重排形成石墨烯单层 或多层,从而得到石墨烯。外延生长法所获得的石墨烯面积较 大,且质量较高,缺点是单晶SiC价格贵。
SiC热分解法制作的SiC基板上的石墨烯(右), 实际分布有1~多层的石墨烯
七、石墨烯在锂电领域中的应用
八、国内生产状况 九、本人对公司项目的分析和建议
一、石墨烯的发现: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和安德烈• 盖姆教授通过一种很简单的方法从石墨薄片 中剥离出了石墨烯,为此他们二人荣获2010年度的诺贝 尔物理学奖,石墨烯从此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中。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体,由碳原子按六边形进行排布,相 互连接,形成一个碳分子,其结构非常稳定;随着所连接的碳 原子数量不断增多,这个二维的碳分子平面不断扩大,分子也 不断变大。单层的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即0.335nm, 相当于一根头发的20万分之一的厚度,1mm厚的石墨烯中将近 有150万层左右的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原理是为将一种或多种气态物质导入到 一个反应腔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材料沉积在衬底表 面。具体方法是将含碳原子的气体有机物如甲烷(CH4) 、乙 炔(C2H2)等在镍或铜等金属基体上高温分解,脱出氢原子的 碳原子会沉积吸附在金属表面连续生长成石墨烯。
Nature, Letters, 2009,457:07719
八、国内生产状况 石墨烯产业的最大瓶颈在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 前仍没有一种可以应用石墨烯的产品能够规模化生产。对石 墨烯最大的需求仍然是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使用。 石墨烯的高强度、高导电性及传热性、超大的比表面积等 特性能够在航天军工、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多领域有 潜在应用,但由于其成本过高,一直都处于研究阶段。从目 前的技术发展来看,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使用石墨烯的下游 行业是复合材料领域和显示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实现石墨烯批量化生产的企业或研究 机构,多数企业只能小量生产石墨烯,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多 为氧化还原法,生产出的石墨烯溶液也存在很多技术上需要 突破的问题。 石墨烯概念股是指石墨烯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类个股。 国内目前并没有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生产石墨烯。只有中 国宝安、中钢吉炭和方大碳素等几家公司正在进行石墨烯产 品的研制,目前都没有大规模量产的能力。
四种石墨烯生产方法的对比
相关文献数
微机械剥离法 SiC衬底热解法 CVD法 其它
石墨烯各种生产方法在文献数量上的对比
五、石墨烯应用前景 : 石墨烯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应用潜力非常广泛的 碳材料,在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锂离子电池、航天、 军工、新一代显示器等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都将带来革命 性的技术进步。石墨烯尚未形成产业化,售价非常高,目 前国内的售价在2000元/g以上,接近于黄金价格的十倍左 右。石墨烯凭借其特殊的物理结构和特质,在多个领域都 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一旦量产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石墨烯报告
惠国栋 3013.10.14
石墨烯比钻石还硬
2010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 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 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一、石墨烯的发现

二、石墨烯特性
三、石墨烯表征技术 四、制备方法 五、应用前景 六、石墨烯领域的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
超大比表面积: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即0.335nm,所以石墨 烯拥有超大的比表面积,理想的单层石墨烯的比表面积能够达到 2630m2/g,而普通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500m2/g,超大比表面积 使得石墨烯成为潜力巨大的储能材料。
三、石墨烯表征技术:
1、光学显微分析(AFM) 2、电子显微结构(SEM、TEM和HRTEM) 3、扫描探针显微结构(SPM) 4、拉曼光谱分析
国内主要石墨烯研究机构情况
九、本人对公司项目的分析和建议 1、公司所申请的项目的特点和意义: 石墨烯/钛酸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课题新颖,国内此类研 较少。(类似的专利有15篇,一篇失效) 石墨烯将会给传统的以及新兴的各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 革,因此公司开展与石墨烯有关的科研工作意义重大。 公司所开展的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研发工作已有一年,积累 了相关的工艺和数据,为新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石墨烯/钛酸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的开展和完成, 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和数据,进一步为公司将来申请863等国家 级重大项目打下基础。 新项目的开展可以为公司其他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和思路。 新项目的开展能够很好的锻炼现有的科研团队,并能有效 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
全球石墨烯文献发表情况分布
各国目前都在积极进行石墨烯的研究和专利布局,如陶氏 化学、通用、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施乐公司等国际大牌厂商都 在积极推进石墨烯产业的研究,从2004年至今,国际上关于石 墨烯的专利申请已经达到了1400余项,主要在石墨烯的制备、 能源领域的应用、显示技术方面的应用、石墨烯纳米材料以及 石墨烯复合材料等方面。
六、石墨烯领域的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 目前,全球共有8434篇相关的研究论文,共来自79个国 家和地区,排名前十的国家发表的文献量占总量的92.96%。 美国作为世界科学技术研究最发达的国家,其石墨烯研究方 面的文献量占2683份,占总量的31.81;我国的石墨烯研究 文献发表量为1201份,占总量的14.24%,位居全球第二位。
2、项目实施建议: 联系厂家购买小批量的石墨烯产品,再与公司研发的钛酸 锂产品进行复合以及对复合物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具体 方法参考钛酸锂/碳纳米管方面的研究,此类研究较多) 与宁大等具有石墨烯研究课题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对方 提供石墨烯方面的技术和样品,公司提供钛酸锂方面的技术 和样品,再进行复合研究。 公司可利用成本最低和技术最成熟的氧化石墨还原法生产 小批量的石墨烯,再与钛酸锂进行复合研究。(本方法制备石 墨烯所需仪器和条件:超声分散仪、磁力搅拌装置和冰浴; 药品:石墨粉、浓硫酸、浓盐酸、高锰酸钾、硝酸钠、过氧 化氢、水合肼等) 使钛酸锂与石墨烯以及碳纳米管一起复合,探索最佳配比 和性能。(有一篇专利做的是这个方向的) 使钛酸锂和碳纳米管复合,以石墨烯为导电添加剂,研究 最佳配比和性能。
两个应用方向: 作为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可提升电 极材料的电导率,进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同时石 墨烯“柔韧”的二维层状结构可以有效抑制电极材料在充放电 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引起的材料粉化,并增强与集流体间的导电 接触。 作为锂电池的导电添加剂。加入石墨烯后,锂电池的大电流 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能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