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
高分子材料论文综述

四、PMMA的性能
(2)表面硬度不足,易被硬物擦伤、擦毛而失 去光泽。 (3)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在Tg下受温度影响较 小;而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对温度较敏感。 (4)可通过与极性组分共聚,加入交联剂使其 形成网状结构,经拉伸形成丁香结构等手段来提 高其力学性能。
四、PMMA的性能
3、热性能 (1)属于易燃材料,点燃离火后不能自熄,火焰 呈浅蓝色,下端为白色。燃烧时伴有腐烂水果、 蔬菜的气味。 (2)PMMA可在-60~65℃范围内长期使用,短 时使用温度不宜超过105℃。 (3)比热容比大多数热塑性塑料低,有利于它快 速受热塑化。
高分子材料论文
——有机玻璃---PMMA
一、有机玻璃的概念
有机玻璃: PMMA是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 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 的塑料 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 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 应用最广泛。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 代号为 PMMA,俗称有机玻璃。
二、有机玻璃的诞生和发展
• • • •
特点: 表面光滑、色彩艳丽,比重小,强度较大, 耐腐蚀,耐湿,耐晒,绝缘性能好, 隔声性好。 形状: 可分管形材、棒形材、板形材三种。 1、光学性能 PMMA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这 也是其俗称“有机玻璃”的由来。PMMA 折射率 1.49 ,透光率92%。无机硅酸盐玻璃, 折射率 1.5左右,透光率80%。
高分子苯乙烯聚合综述苯乙烯聚合综述

苯乙烯聚合综述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日期]苯乙烯聚合综述【摘要】本文对苯乙烯聚合工艺进行概述,介绍苯乙烯不同聚合方法的制备工艺,重点总结了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工艺流程、设备及其特点,并指出了国内外苯乙烯聚合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苯乙烯,工艺流程,发展趋势【Abstract】The article summarize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styrene at home and abroad . It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s of different styrene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rocesses at home and abroad, together with its equi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Keywords】styren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development trends.1前言苯乙烯单体(Styrene Monomer,简称SM)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主要用来生产各种合成树脂和弹性体。
聚苯乙烯(PS)是苯乙烯最大的下游衍生物,分为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高抗冲级聚苯乙烯(HI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
其他的下游衍生物包括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ABS)树脂、苯乙烯- 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丁二烯- 苯乙烯橡胶(SBR)以及丁二烯苯乙烯乳液(SBL)等。
这些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玩具制造、纺织、造纸、制鞋等工业部门。
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2021年整理)

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文摘】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结构和性能关系以及作为新材料的应用技术,它的重要性在于所包含的每一类高分子都具有特殊的功能。
它主要包括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声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液晶、医用高分子材料几部分,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分子结构、组成与形成各种特殊功能的关系,也就是从宏观乃至深入到微观,以及从半定量深入到定量,从化学组成和结构原理来阐述特殊功能的规律性,从而探索和合成出新的功能性材料。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工程上应用较广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一些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反应型功能高分子、光功能高分子、电功能高分子、医用功能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等。
【关键词】材料;高分子;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为:与常规聚合物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聚合物大分子(主要指全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的聚合物)都应归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范畴。
而以这些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结构组成、构效关系、制备方法,以及开发应用的科学,应称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科学。
功能高分子材料科学是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规律的科学,是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与其他科学领域交叉度最高的一个研究领域。
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

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姓名:***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01班学号:**********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01班王庆阳 0707130104摘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合成工艺,以及产品的形貌及使用性能。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自由基聚合;缩合聚合;逐步加成聚合一、前言高分子材料作为新时期的全新全能型材料,是现代人类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发展高新科技的基础与先导,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将会使人类支配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人类的发展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促进。
而作为高分子材料生产的工业基础,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及其重要,因为它不仅关乎到高分子材料后续产品的性能,并且易于改良、优化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因此,本文将对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合成工艺,即:自由基聚合工艺、缩合聚合工艺、逐步加成聚合工艺,作简单的探讨,为今后在高分子材料工业合成方面的学习及工作奠定基础。
二、自由基聚合工艺2.1综述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当前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反应之一。
工业中,我们将自由基聚合工艺定义为:单体借助于光、热、辐射、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单体自由基,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通过高分子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由基聚合化学反应主要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同时,在链引发阶段,我们通常选择引发剂作为产生自由基的物质,并通过改变自由基的种类来适应不同的聚合生产工艺。
通常而言,我们将自由基聚合工艺,以实施方法的为分类标准,继续细分为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每种聚合方法聚合体系、产品形态、产品用途各具特色,具体可见表2-1 高聚物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产品形态与用途。
下面,我们将对这几种自由基聚合工艺的聚合体系组成、产品形貌及性能、适用范围做详细介绍。
表2-1 高聚物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产品形态与用途表2.2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我们将本体聚合定义为:在无其他反应介质存在的情况下, 单体中加有少量引发剂或不加引发剂依赖热引发的聚合实施方法;因为该种聚合方法得到的产品为块状,故又称“块状聚合”。
和高分子相关的文献综述

和高分子相关的文献综述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医学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质关系、表面改性、功能化等方面。
合成方法是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基础,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例如,聚合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通过将单体分子连接起来形成大分子,从而得到高分子材料。
另外,也可以利用化学修饰方法对已有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功能。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往往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链的排列方式。
例如,在聚合物中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可以改变其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等。
此外,高分子材料的链的排列方式也会影响其物理性质。
例如,线性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热膨胀系数。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质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变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质,可以实现对其润湿性、抗菌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调控。
例如,聚合物表面的修饰可以使其具有亲水性或疏水性,从而实现不同的应用需求。
另一方面,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团或添加剂,可以赋予高分子材料特定的性能和应用。
例如,聚合物中引入荧光基团可以使其具有荧光性能,用于生物成像和传感应用。
另外,高分子材料还可以通过掺杂纳米颗粒或添加纳米填料来实现特定的性能,如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等。
总结起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涉及到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质关系、表面改性和功能化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到具有特定性能和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新材料,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综述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综述导电高分子材料(Conductive Polymer Materials)是指在室温下能够具有电导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以其独特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能源存储、敏感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综述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导电高分子材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聚苯胺(Polyaniline)、聚咔嚓(Polyacetylene)、聚苯乙烯(Polystyrene)等。
这些高分子材料通常通过掺杂或修饰来增加其电导性。
掺杂剂常用的有氧化剂、还原剂、离子等,修饰方法可以是在高分子材料上引入功能基团或接枝其他有机小分子。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溶液浇铸法等。
化学聚合法是将单体在化学反应条件下聚合为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链的活性自由基引发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是通过电化学氧化或还原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聚合,如聚苯胺的电化学聚合法;溶液浇铸法是将聚合单体溶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制备薄膜或纤维。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它们可用作导电薄膜、导电涂层和电磁屏蔽材料,以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此外,它们还可用作电极材料和导电胶黏剂,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
在能源存储领域,导电高分子材料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添加剂,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导电高分子材料还可用于敏感传感领域,例如,利用其导电性能可以制备传感器,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监测。
另外,由于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它们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用作生物传感器、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
总结起来,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种类和制备方法,并在电子技术、能源存储、敏感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
环糊精基聚合物综述

环糊精基聚合物综述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环糊精基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环糊精基聚合物是指以环糊精为基础单元,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环糊精是一种具有空心球形结构的分子,能够将一些分子嵌入到其内部形成包合物,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环境保护领域、食品工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对环糊精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环糊精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1.自由基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是环糊精基聚合物制备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将环糊精单体与自由基引发剂在溶液中反应,形成高分子链。
自由基聚合法制备的环糊精基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
2.离子聚合法离子聚合法是指利用离子聚合反应的原理制备环糊精基聚合物。
该方法是将含有离子基团的单体与环糊精单体在水溶液中反应,形成高分子链。
离子聚合法制备的环糊精基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3.交联聚合法交联聚合法是指利用交联剂将环糊精单体交联成三维网络结构,形成环糊精基聚合物。
该方法制备的环糊精基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适用于制备各种形状的材料。
二、环糊精基聚合物的结构特点环糊精基聚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孔隙结构环糊精基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能够嵌入一些小分子物质形成包合物。
其中,孔径大小和形状可以通过改变制备方法和单体结构来调控。
2.生物相容性环糊精基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与生物体组织相容性良好,适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3.环糊精基团环糊精基聚合物的基础单元是环糊精分子,因此其结构中含有环糊精基团。
环糊精基团可以与一些小分子物质形成包合物,具有很好的分子识别性。
三、环糊精基聚合物的应用领域1.生物医药领域环糊精基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制备成为药物载体,用于药物的缓释和靶向释放。
另外,环糊精基聚合物还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和医用材料等方面。
光催化 可控自由基聚合 综述

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综述一、概述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是一种新兴的合成方法,通过光催化产生自由基,在可控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具有精确结构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本综述将从光催化原理、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以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二、光催化原理1.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光催化是指在光照条件下,光催化剂吸收光能,激发其电子并参与化学反应的过程。
光催化反应的关键是光催化剂的选择和光反应的机理研究。
2. 光催化产生自由基光催化反应中,光催化剂的激发态电子能够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产生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能够参与聚合反应,从而实现可控自由基聚合。
三、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1. 控制自由基的产生通过合理选择光催化剂和光照条件,可以控制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和数量,从而实现可控自由基的聚合。
2. 控制聚合反应条件在聚合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溶剂、反应时间等条件,来实现聚合反应的可控性,从而得到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四、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应用1. 高性能功能材料的制备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高性能功能材料,如光催化剂、传感材料、电子材料等。
2. 环保高效合成方法与传统的聚合方法相比,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效率,能够实现对废弃物料的有效利用,具有很大的环保意义。
五、挑战与展望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合成方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光催化剂的设计、反应条件的优化等。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其在材料合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理解其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不断拓展其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合成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研究人员们对光催化原理和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姓名:***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01班学号:**********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01班王庆阳 0707130104摘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合成工艺,以及产品的形貌及使用性能。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自由基聚合;缩合聚合;逐步加成聚合一、前言高分子材料作为新时期的全新全能型材料,是现代人类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发展高新科技的基础与先导,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将会使人类支配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人类的发展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促进。
而作为高分子材料生产的工业基础,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及其重要,因为它不仅关乎到高分子材料后续产品的性能,并且易于改良、优化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因此,本文将对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合成工艺,即:自由基聚合工艺、缩合聚合工艺、逐步加成聚合工艺,作简单的探讨,为今后在高分子材料工业合成方面的学习及工作奠定基础。
二、自由基聚合工艺2.1综述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当前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反应之一。
工业中,我们将自由基聚合工艺定义为:单体借助于光、热、辐射、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单体自由基,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通过高分子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由基聚合化学反应主要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同时,在链引发阶段,我们通常选择引发剂作为产生自由基的物质,并通过改变自由基的种类来适应不同的聚合生产工艺。
通常而言,我们将自由基聚合工艺,以实施方法的为分类标准,继续细分为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每种聚合方法聚合体系、产品形态、产品用途各具特色,具体可见表2-1 高聚物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产品形态与用途。
下面,我们将对这几种自由基聚合工艺的聚合体系组成、产品形貌及性能、适用范围做详细介绍。
表2-1 高聚物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产品形态与用途表2.2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我们将本体聚合定义为:在无其他反应介质存在的情况下, 单体中加有少量引发剂或不加引发剂依赖热引发的聚合实施方法;因为该种聚合方法得到的产品为块状,故又称“块状聚合”。
采用这种生产工艺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高压法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一部分聚氯乙烯产品。
我们不难发现,本体聚合工艺优缺点都很明显。
其中,我们可以将优点概括为:(1)聚合过程中无其他反应介质,工艺过程较简单,省去了回收工序。
(2)当单体转化率很高时还可省去单体分离工序,直接造粒得粒状树脂。
(3)所得高聚物产品纯度高。
我们也可以将本体缺点概括为:(1)放热量大,反应热排除困难,不易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宽。
(2)单体是气或液态,易流动。
聚合反应发生以后,生成的聚合物如溶于单体则形成粘稠溶液,聚合程度越深入,物料越粘稠(如图2-1 苯乙烯聚合转化率与其溶液粘度的关系),甚至在常温下会成为固体,发生“凝胶效应”。
图2-1 苯乙烯聚合转化率与其溶液粘度的关系图(3)任何一种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都伴随有体积的收缩。
作为工业中常用的生产高分子材料的方法,我们将通过对平板有机玻璃(PMMA)的生产流程的分析,详细了解本体聚合工艺的具体工艺流程。
首先,为了避免聚合过程中产生不可逆转的“凝胶效应”进而发生危险,在本体聚合过程中,我们会先采用“预聚合”小幅度地提高原料(MMA)的分子量,并适当释放聚合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热。
随后,我们会将“预聚合”的产物注入事先准备好的具有一定形状的模具中,完成剩余的聚合过程,冷却后取出产物即为PMMA有机玻璃。
其后,对得到的产物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后续的加工包装后,产品就可以输送到市场进行销售了。
除了PMMA以外,我们通过本体聚合工艺还可以得到多种高分子材料,如PS、PE和PVC,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详见图2-2几种单体的本体聚合流程图2-2 集中单体的本体聚合流程图值得注意的是,本体聚合工艺在几种高分子材料聚合生产工艺中,属于要求较多的生产过程,诸如需控制原料纯度并严格控制反应热的要求;但是,由于操作简便,且产品纯度极高,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有广泛应用。
2.3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指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借助悬浮剂的悬浮作用和机械搅拌,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介质(水或有机溶剂)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溶有引发剂的一个单体小液滴,相当于本体聚合的一个小单元,因此,悬浮聚合也称为“小本体聚合”。
悬浮聚合生产的聚合体系主要包括单体、引发剂、分散剂和分散介质。
因为悬浮聚合基本解决了在本体聚合中“凝胶效应”带来的危害的同事,保留了本体聚合的部分特点,所以其优缺点与本体聚合生产工艺相类似,优点如下:(1)用水或有机溶剂作为连续相,反应热易除去,温度易控制;(2)由于没有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溶液聚合物高;(3)生成的聚合物颗粒自动沉降,易于分离(离心法或过滤法);(4)悬浮法所得树脂的纯度高于乳液法;(5)颗粒形态较大,可以制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粒子。
聚合物颗粒直径一般在0.05-0.2mm,有些可达0.4 mm,甚至超过1mm,因产品种类和用途的不同而有变化。
同时,悬浮聚合也存在连续法聚合无法工业化、集合产物易凝集成块等问题,故在工业中悬浮法只用来生产合成树脂,应用范围较窄。
总体而言,典型的悬浮聚合工艺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向反应釜中投加去离子水,开动搅拌然后加分散剂、PH调节剂、以及必要的其他助剂,如清釜剂、分子量调节剂等;(2)投加单体;(3)加热到反应温度后投加引发剂,以避免产品分子量分布过宽;(4)聚合反应达到转化率(80—90%)后停止反应;(5)清釜:清除可能粘结于釜壁和搅拌器上聚合物。
以PVC为例,在工业生产中,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的原料包括:单体、引发剂、悬浮剂、介质水和其他助剂(如链终止剂、链转移剂、抗鱼眼剂和防黏釜剂);随后,根据需要按照不同比例配比原料;将配比后的原料投入反应釜,并控制反应温度、压强和时间(表2-2聚氯乙烯聚合条件的控制表);完成聚合后,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最后将分离后得到的产物脱水、包装、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VC原料对人体有强烈的毒性,故在聚合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人体的接触VC的量,防止中毒现象的发生。
表2-2聚氯乙烯聚合条件的控制表2.4溶液聚合生产工艺我们将单体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并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进行的聚合过程称为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溶液聚合体系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单体、溶剂和引发剂。
我们根据聚合物是否溶于溶剂,通常将溶液聚合生产工艺分为两类,即: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沉淀)聚合,二者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只是在分离阶段有区别。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有:(1)降低了体系的粘度,推迟了自动加速现象的到来。
传热容易,聚合温度容易控制;体系中聚合物浓度较低, 容易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2)单体被溶剂稀释,聚合速率慢;相对其他各种聚合方法,溶液聚合所得的分子量不高,转化率较低;(3)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作油漆,涂料,粘合剂和纺丝液。
缺点有:(1)由于引入了溶剂,溶剂的回收和提纯使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成本增加;(2)链自由基向溶剂的转移反应使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降低。
总体而言,在实施溶液聚合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溶剂的选择,不恰当的溶剂选择会导致产品分子量低、分子量分布指数宽,进而导致产品报废无法使用。
这种聚合生产工艺的操作流程较为简单,控制条件也相对不像本体聚合工艺那般严格,具体流程详见图2-3 溶液聚合的生产过程图。
图2-3 溶液聚合生产过程图通常情况下,我们利用溶液聚合生产工艺生产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等物质,且产品性能优良。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一种单体中添加一到两种单体,来提高聚合产物的综合性能。
2.5乳液聚合生产工艺乳液聚合生产工艺是指液态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水中形成乳状液(液/液分散体系),在水溶性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的一种聚合物生产工艺。
若形成固态高聚物分散于水中(称为胶乳)时,我们则将乳状液称为固/液分散体系。
当固态的高聚物微粒直径在1μm以下,静止时不会沉降,聚合物胶乳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聚合物乳液。
乳液聚合生产工艺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油溶性单体、水溶性引发剂、乳化剂和介质水。
通过乳液聚合生产工艺,我们能直接得到许多工业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粘结剂、涂料和各种工业助剂。
其主要优点有:(1)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安全,且对传热十分有利。
(2)分散体系稳定性优良,高聚物呈高度分散状态,反应体系粘度小,可以进行连续操作。
(3)聚合速度快,分子量高,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聚合;(4)聚合物胶乳可以直接应用:作为胶黏剂、涂料或表面处理剂等。
缺点有:(1)聚合物分离析出时,需要加破乳剂,如食盐溶液、盐酸或硫酸溶液等电解质,因此工艺过程较复杂,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水;(2)如果直接进行喷雾干燥以生产固体合成材脂(粉状),需要大量热能,而且所得聚合物的杂质含量较高。
(3)产品中残留有乳化剂等,难以完全除尽,有损电性能、透明度、耐水性能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乳化剂的选择,其HLB值、CMC值、浊点和三相点会对产品的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正确的乳化剂选择会部分改善产物性能。
以丁苯橡胶生产为例,配方中包含:单体:丁二烯:苯乙烯,竞聚率丁二烯,苯乙烯;反应介质:水;乳化剂:歧化松香酸钾和脂肪酸钾;助乳化剂(提高胶乳的稳定性):萘磺酸钠或烷基萘磺酸钠与甲醛缩合物的钠盐;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锰烷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还原剂:亚铁盐(硫酸亚铁);助还原剂:甲醛合次硫酸氢钠(雕白粉);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电解质:(调节CMC,减小胶乳的表面张力,缓冲PH和粘度)磷酸钠;脱氧剂:保险粉;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叔-十二碳硫醇;终止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亚硝酸钠,多硫化钠,其他(多乙烯多胺)。
将原料按需配比后,通过聚合、脱单、分离和干燥工艺,我们便得到了丁苯橡胶粗产品,之后再进行交联、硫化等工艺即可。
详细工艺流程见图2-4 生产丁苯橡胶工艺流程简图图2-4 生产丁苯橡胶工艺流程简图三、缩合聚合工艺我们将含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经缩合反应生产小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聚合物的工艺过程称为缩合聚合工艺,简称为缩聚工艺。
缩合聚合工艺的单体的显著特点是官能度都大于2,且任意两个单体间都能发生反应生成聚合度更高的产物。
该种工艺的特点有:(1)官能团之间反应,无活性中心;(2)反应逐步进行,可得到不同分子量中间产物;(3)单体很快消失,反应程度逐步增加;(4)有小分子排出;(5)为可逆平衡,平衡常数对反应程度、聚合度将产生很大影响。
通过缩聚工艺生产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尼龙、涤纶、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氨基树脂、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硅橡胶、聚碳酸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