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扩音机设计模电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8W扩音机(06自动化)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8W扩音机(06自动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于昕梅编2006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2008 年 6月一、设计名称: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二、题目:8W扩音机三、目的1、进一步掌握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2、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3、初步掌握普通电子线路安装、布线和调试等基本技能;4、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文献查阅、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四、设计要求1、输入信号源采用信号发生器输入,其幅度为5mV,频率为1kHz;2、最大输出功率为8W;3、负载阻抗为8Ω;4、频带宽度B W=6kHz;5、非线性失真系数≤3%(在B W内满功率下)。

五、仪器、设备和材料1、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以及示波器等仪器设备;2、面包板、导线以及工具一套;3、根据元器件清单,每组提供元器件一份。

六、设计过程1、初选电路形式或根据参考电路确定器件(二、三极管、集成块)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要求的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

2、画出电路方框图,完成电路各部分的指标分配(如每级电压放大倍数值等)。

3、计算各单元电路的参数和确定各元件的参数值,如电阻值(选合适的标称值)、额定功率。

4、验算电路的技术指标。

5、对电路工艺进行设计(例如元件在板上布局等)。

6、对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

7、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七、注意事项1、因电路较复杂,接线时务必整齐,导线应长短合适,紧贴面包板,尽量做到横平竖直。

2、分块调试,出现问题时,应从前往后逐级查找,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课程设计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知识的融会贯通。

八、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撰写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每位学生必须按要求认真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未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学生不得参加课程设计的考核和成绩评定。

音响系统放大器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音响系统放大器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一、 设计题目音响系统放大器设计二、 主要内容及要求设计一个音响系统放大器。

具体要求如下: ⑴ 负载阻抗 Ω=4L R ; ⑵ 额定功率 W P O 10=;⑶ 带宽 BW ≥kHz Hz 15~50; ⑷ 失真度 %1<γ;⑸ 音调控制 低音(100Hz )±12dB;高音(10kHz )±12dB; ⑹ 频率均衡特性符合RIAA 标准;⑺ 输入灵敏度 话筒输入端≤5mV;调谐器输入端≤100mV; ⑻ 输入阻抗 R i ≥500k Ω; ⑼ 整机效率 η≥50%;三、 进度安排1.老师给出选题内容,课程设计的相关要求,指导时间及任务完成期限。

2. 复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内容,扎实基础。

3.去图书馆和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并且构思整个设计思路。

4.选择适当的芯片组合电路,设计各个部分的电路图,并用仿真软件设计,改善电路图。

5.根据电路的原理写出设计方案。

6.设计方案的检查,修正,改进,按要求打印方案。

四、 总评成绩指导教师学生签名音响系统放大器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一般说明:音响系统中的放大器决定了整个音响系统放音的音质、信噪比、频率响应以及音响输出功率的大小。

高级音响中的放大器通常分为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及电源等两大部分。

前置放大器又可分为信号前置放大器和主控前置放大器。

信号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均衡输入信号并改善其信噪比;主控前置放大器的功能是放大信号、控制并美化音质;功率放大器及电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整机电源及对前置放大器来的信号作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

2.音响系统放大器。

具体要求如下:⑴ 负载阻抗 Ω=4L R ; ⑵ 额定功率 W P O 10=;⑶ 带宽 BW ≥kHz Hz 15~50; ⑷ 失真度 %1<γ;⑸ 音调控制 低音(100Hz )±12dB; 高音(10kHz )±12dB; ⑹ 频率均衡特性符合RIAA 标准; ⑺ 输入灵敏度 话筒输入端≤5mV;调谐器输入端≤100mV; ⑻ 输入阻抗 R i ≥500k Ω; ⑼ 整机效率 η≥50%;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本设计由语音放大器、电子混响器、混合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及功率放大器五部分组成。

扩音机课程设计

扩音机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扩音机系、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贾雅琼职称讲师专业:自动化班级:自本1004班完成时间:2010年6月10日摘要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关于音响放大器在电子技术基础中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在其他类专业工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扩音机的通常作用是把从话筒等音频设备输出的微弱的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故主要用到运算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因此由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功率放大器这几个部分组成。

前置放大器对输入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送入音调网络, 最后送入功率放大级进行功率放大后的信号送入扬声器,在扬声器上得到了放大后的音调信号。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扩音机;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器;功率放大器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enter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hitherto unknow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d on audio amplifier in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t is not only the specialtie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but also in other types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is necessary.The purpose is to change the megaphone usually from microphone audio devices such as the weak signal output enlarged speaker of the high power can promote the voice signal,it mainly use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s and power amplifier.So by preamplifier、tone controller、power amplifier this several parts.The preamplifier of the input signal to the appropriate amplifier, enlarge after the signal into tones network, finally into power amplifier level power amplifier after the signal into the speaker, the speaker has been amplified the tones of the signal.Key words:The compute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gaphone; Preamplifier; Tone controller; Power amplifier目录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二、设计原理分析 (2)2.1 扩音机原理 (2)2.2 LM353芯片介绍 (3)三、设计过程 (4)3.1 前置放大器 (4)3.2 音调控制电路 (6)3.3功率放大器 (11)四、扩音器的调试 (13)五、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附录Ⅰ (18)附录Ⅱ (19)附录Ⅲ (20)附录Ⅳ (21)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目的(1)熟悉集成功放的基本特点掌握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学习扩音机电路的测量的方法,测试给项指标(3)掌握扩音机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4)提高独立设计电路和验证实验的能力2. 设计任务1)设计扩音机要求(1)(2)(3)输入电阻(4)频率范围为20Hz-20KHz(5)音调控制范围:低音为(6)2)组装调试扩音机3)画出扩音机的完整电路4)仿真调试二、设计原理分析2.1扩音机原理扩音设备的通常作用是把从话筒等音频设备输出的微弱的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故主要用到运算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音响放大器设计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音响放大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标题均为小三号,宋体)1.设计要求1)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2)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3)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部分电路调试。

2.设计指标(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1)设计一音响放大器,要求具有音调输出控制,对话筒的输入信号进行扩音。

2)以集成功放和运放为核心进行设计 3)指标:已知:VCC=+9V ,话筒模拟输入电压为5mV ,负载RL=8欧姆 频率范围:40Hz~10KHz音调控制特性:1KHz 处为0分贝,100Hz~10KHz 处有上下12分贝的调节范围。

增益:大于20分贝。

额定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W 3.设计过程根据技术指标要求,音响放大器的输入为5mV 时,输出功率大于1W ,则输出电压Vo>=2.8V 。

总电压增益Av Σ=Vo/Vi>560倍(55dB)。

图一 各级增益分配图二、方案设计与论证(首段,对设计要求的总体分析)2.1功率放大器设计话放级混放级音调级18.5dB9.5dB–2dB29.5dBA V =612倍功放级图二 LM386低电压通用型集成功率放大器功放级的电压增益 R11=20K2.2 功率放大器设计如果出现高频自激(输出波形上叠加有毛刺),可以在1脚与8脚之间加0.15 F 的电容,或减小CD 的值。

2.3 音调控制器(含音量控制)设计已知fLx=100Hz ,fHx=10kHz ,x=12dB 。

33F 114V =≈R R Av R 3147k ΩR 32 47k Ω R P 31 470k Ω470k Ω4o由式(3-7-16)、(3-7-17)得到转折频率fL2及fH1; fL2 = fLx *2x/6=400Hz ,则fL1 = fL2/10=40Hz ; fH1 = fHx /2x/6=2.5kHz , 则fH2= 10fH1=25kHz 。

【精品】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精品】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精品】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一、框架(1)任务:设计一台具有50W功率音响放大器,要求声音清晰,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支持3.5mm音频输入。

(2)实施:选用模拟式和数字式电路,设计和组装电路,调试音响放大器,完成实物演示。

二、设计1. 原理设计(1)电源部分采用折磨精度的运放作为电源的主要电路:运放采用LMi3320芯片,它能将外部直流电压转换成小压差(±25V)。

并且芯片内置保护功能,能以较宽的电流范围将输出电压维持在±25V,运放芯片在运行时可以根据音乐音量的增大减小时电流的输出,更好的驱动音响喇叭。

(2)信号处理部分本设计的信号处理部分采用模拟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音频信号:对于音频输入部分,采用高性能的功放放大器,它能够将输入的小信号充满的放大,使得各种音频设备输出的信号能被正确的携带进入放大器内部;信号经过后处理,将信号标准化并转化为数字信号,用于后面数字放大部分;最后,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并且通过功率放大器,最终将信号放大,推动音响驱动器实现有效播放。

(3)元器件及材料LMi3320运放,op07运放,NE5532运放,STM32单片机,电容,0.2mm铜厚的喷锡板,330ω电阻,220uF电容。

2. 电路设计音响放大器设计主要分为三部分:电源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功率模块。

电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外部的直流电压转换成±25V的电压,然后再交由信号处理模块和功率模块经行处理。

电源模块以固定的LMi3320运放实现,它可以将外部传入直流电压得到平衡的±25V的输出。

(3)功率模块该模块将从信号处理模块得到的模拟信号放大至±25V,然后再将其在实现50W功率的情况下,转入驱动器输出至音响放大器。

三、调试完成电路的设计后,进行音响放大器的调试,首先拆下电路,进行检查,确保电路结构完整,各种元器件牢固;接着根据说明书尝试与3.5mm入口相连,使得放大器可以接受外部传入的音频信号;然后,接入电源,开启开关,对放大器的功能和特性做出校准;最后,用音乐源测试放大器的效果,确保声音清晰完整,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课程设计扩音器

课程设计扩音器

课程设计扩音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扩音器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以及使用方法。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描述扩音器的工作原理,列举扩音器的组成部分,并解释其作用。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组装和拆解扩音器,调整音量和音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扩音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方面展开。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扩音器的组成部分:讲解扩音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扬声器、放大器、音频输入端等,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2.扩音器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扩音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声音的接收、放大和输出过程。

3.扩音器的使用方法:教授如何正确使用扩音器,包括组装、调节音量、切换模式等操作。

4.扩音器的维护保养:讲解扩音器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延长使用寿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讲解扩音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演示法:通过现场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扩音器的工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扩音器,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扩音器的使用场景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扩音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扩音器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记录并给予评价。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点评。

3.考试:定期进行课程考试,测试学生对扩音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郑州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扩音机学生姓名 LXLL专业班级 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学号 9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YYYY完成时间 2013年6月6日扩音机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类电子产品使用非常广泛。

扩音机电路是把微弱的声音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的大功率信号,电路结构主要分为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三部分。

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要小。

在本次设计中前置放大级分为两级,第一级为共源放大电路,整个电路的放大倍数主要靠第一级;第二级为射级跟随器,保证音调控制电路有较好的效果,给音调控制电路以较小的信号源内阻。

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电压增益高、输入阻抗高等优点,用它制作的音调控制电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等优点,功率放大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

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转换功率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关键词:扩音机;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1 课程设计目的 (1)2 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1)设计要求 (1)3 设计方案与论证 (1)4 设计原理 (4)5 总体的制作与仿真 (5)电烙铁的使用 (5)电子产品仿真图 (6)6 总结 (8)致谢 (9)附录一:总体电路原理图 (10)附录二:实物图 (11)附录三:元器件清单 (11)1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学习扩音机的设计方法;2. 掌握扩音机的电路原理;3. 熟悉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课程设计报告_扩音器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_扩音器设计

1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扩音器的设计
目录
摘要 .............................................................................................................................................. 1 目录 .............................................................................................................................................. 2 前言 .............................................................................................................................................. 3 课题背景 ............................................................................................................................... 3 设计目的 ............................................................................................................................... 3 第一章 设计要求 ........................................................................................................................ 4 第二章 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 4 2.1 设计方案 ..................................................................................................................... 4 2.1.1 设计方案图 .................................................................................................... 4 2.1.2 设计电路框图 ................................................................................................ 5 2.2 系统工作原理 ............................................................................................................. 5 第三章 总体电路设计及仿真 .................................................................................................... 5 3.1 Multisim 电路仿真 .................................................................................................... 5 3.2 Protel 版图绘制 ........................................................................................................ 7 3.3 仿真误差分析 ............................................................................................................. 8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W扩音机设计与调试一、绪论扩音机不仅仅是音响设备,这类放大器还广泛用于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中。

扩音器的主要功能是对弱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推动负载工作,同时需要对音调进行调节。

就是用电子原件,通过一定的组合,把微信号放大,就是扩音器的原理。

是把接收进来的信号,经过电子元件的组合,把信号放大。

其动作原理是把电讯号转换为声音讯号的转换器。

性能优质的音频放大器则有优质的音频信号和较大的功率,使其有足够的功率去推动扬声器系统发声。

因此研究和设计功率放大器对音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课题介绍了一种具有收音、拾音等输入的功率扩音机的设计。

通过完成本课题,要求掌握音响电路的前置级,音级集成分立元件功放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小型电子电的装调技术。

1.课题的意义:通过设计和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目的:使学生灵活的牢固掌握课堂中的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学会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并应用这些方法进行一个实际的电子线路的系统设计。

3.指标要求(1)额定输出功率P。

≥1W;(2)负载阻抗RL=4Ω;(3)频率响应:在无高低音提升或衰减时f=50Hz——20kHz(±3dB);(4)音调控制范围:低音100 Hz±12 dB;高音:10kHz±12 dB;(5)失真度≤10%;(6) 输入灵敏度Ui<10mV。

4.解决的主要问题:(1)各级电压增差分配(2)确定电路形式及选用器件(3)音调控制电路(4)功率放大(5)检测电路及减小实际与理论的差距二、电路组成方案图1本设计包括:前置输入级、音调控制级、功放输出级;如图1,前置级主要是同信号源阻抗匹配,并有一定的电压增益,要求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音调控制电路主要实现高、低音的提升与衰减。

功放级将电压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保证扬声器得到一定的不失真功率输出。

三、设计方法1.各级电压增差分配:根据额定的输出功率Po 和PL 求出输出电压Vo =2Po*Rl = 21*4 =2 (V );整机中频电压增益Av=Vo ∕Vi=2V ∕10mv=200。

前置级时输出的噪声电压影响最大,一般增益不宜太高,Av1通常可取5-10 倍,取Av1 =5。

根据音调电路对中频电压增益的要求,所以 Av2=1。

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应根据电路的总增益来确定:AV1 · AV2 · AV3 = AV ,∴ AV 3 = 402、确定电路形式及选用器件集成模拟运算放大器在模拟电路中应用广泛,本设计电路主要选用适用的LM324集成运放构成前置级,音调控制级另外选用专用的集成功率放大器既保证功率输出又能得到高保真度,使设计简单。

输入级:输入阻抗要适合信号源的要求。

输出要同次级匹配,噪声系数要求小。

选用同向放大器作为前级的电压放大;采用跟随器为引导,以适合信号源拾音和收音输入的要求。

同向大器一般取Av=5,同向到地端电阻R2一般取51千欧,以减少运算误差。

同相放大器: ∵ Av1 =1+Rf ∕R1=5,而Rf 取51K Ω,取R1为10K Ω,通向到地端电阻R2取51K Ω,以减少运算误差。

3.音调控制电路常用的音调控制电路有三种:一是衰减式RC 音调控制电路,其调节范围较宽,但容易失真,另一种是反馈型电路,其调节范围小些,但失真小,第三种是混合式音调控制电路,其电路较复杂,多用于高档收音机中。

为使电路简单,信号失真又小,本级采用反馈型音调控制电路。

f Z 、1Z 是由RC 组成的网络,放大单元为41LM324即i f i o Vf R Z V V A -== 采用一个集成运放F007,∵F007开环增益高。

所以当信号频率不同时,f Z 、1Z 的阻抗值也不同,所以Vf A 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

假设f Z 和1Z 包括的RC 元件不同,可以组成四种不同形式的电路。

如图2(a )如示1C 值比较大,只在频率很低时起作用,则高信号频率在低频区,↓f 时,则|1|||12jWC R Z f +=。

↑=i i Vf R Z A 所以低音得到提升。

若3C 较小,只在高频时起作用,如图2(b)中,当信号频率在高频区↑f 时,↓+=3111jWC R Z 12Z R A Vf =∴↑,因此高音可以得到提升。

同理可论证低音衰减,高音衰减的电路。

如图这四种形式电路组合起来,即可得到反馈型音调控制电路,为了分析方便,先假设:1R =2R =3R =R1W =2W =9R1C =2C >>3C图2(1)信号在低频区∵3C 很小,3C 、4C 支路可视为开路,反馈网络主要由上半边起作用,又因为F 007开环增益很高,放大器输入阻抗又很高。

∴0≈'≈E E V V (虚地)因此3R 的影响可以忽略图3当电位器2W 的滑动端移到A 点时,1C 被短路,其等效电路如下所示,与图3很相似,可以得到低频提升。

(2)信号在高频区1C 和3C 对高频可视为短路,此时3C 和4C 支路已起作用。

为分析方便电 路中Y 型接法的1R 、2R 和3R 变换成△型接法的c b R R 、、a R 。

其中 )(332123131R R R R R R R R R R R a ====++=Θ 因为前级输出电阻很小(<500Ω)输出信号Vo 通过c R 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前级输出电路所旁路。

∴c R 的影响可忽略。

视为开路。

当1W 滑到端至C 和D 点时,等效电路可以画成如下电路形式,其中1W 数值很大视开路。

本设计的音调控制电路选用反馈型电路。

虽然调节范围较小,但其失真小。

调节W1、W2即可控制高音、低音的提升和衰减。

4.功率放大采用TBA820M 功放集成电路。

该电路由差分输入级,中间推动级,互补推挽功率放大输出级,恒流源偏置电路等组成,集成电路具有工作电压范围宽(cc V =3-16V)静态电流小(典型值为9V、4mA)。

外接元件少。

电源纹波抑制比高的特点。

TBA820M是单片集成的音频放大器,8引线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

电源电压范围:3V-16V;主要特点是:最低工作电源电压为3V,低静态电流,无交叉失真,低功率消耗。

在9V时的输出功率为1.2W 。

各管脚功能为:①补偿、②反馈、③输入、④接地、⑤输出、⑥电源、⑦自举、⑧滤波。

四、使用的元器件1.各级所采用的集成运放前置级: LM324集成运放采用14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内部包含四组形式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除电源共用外,四组运算放大器相互独立。

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 ”为输出端。

两个信号输入端口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位相反;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同。

其外形符号如图4所示,引脚排列如图5所示。

图4 LM324的外形符号图5 LM324的引脚排列由于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运放都用LM324,第二级用了4、5、6、7、11脚,则第一级只能采用前面三个运放的任意一个。

2.器件(1)导线、焊锡若干,1个集成运放LM324和1个集成运放TBA820M,1个三极管,2个电位器150K 、1个电位器50K,2个插槽,电容、电阻若干。

(2)工具电烙铁(支架)、尖嘴钳、镊子及其他工具。

(3)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等。

五、数据分析1.音量电位器W3置于最大位置条件:(1)扩音机的输出在额定输出功率以内,并保证输出波形不产生失真。

(2)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

2.测量各项指标(1)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 =1.9V(2)输入灵敏度Vimax =10.3mV(3)最大输出功率Po =Vo2max/R=0.91WL3.实测值跟理论估算值的比较及分析通过计算理论估算值得出整机的放大倍数约为200倍,实测值为212倍比理论值大一些,由于电阻、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以及电容、焊点的焊接、导线的使用等都有一定的误差,以至于实测值的放大倍数比理论值来的大。

当负载阻值小于内阻时放大器大部分功率将消耗在内阻上,不仅不会增加输出功率,反而会降低放大器的效率,增加电源消耗。

所以在第三极电路出端要加一个4Ω电阻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输出功率,增强电路的可用性以及耐用性。

六、整体电路图图6(a)输入级图6(b)音调控制图6(c)功放输出七、结论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从理论的学习到实践操作,再将实践结合理论,从中我能够体会到许多乐趣。

首先,能够进一步地加深我们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坚定了我对课本知识的巩固的决心。

其次,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物的实践操作中,体会到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就是需要将我们所学的基础知识联系到实践中去。

最后,在比较圆满地完成此次课程设计中,我通过自己的动手将1W 扩音电路做出来了,感觉到了劳动创造美好。

合理布局,分级装调。

由于模电相对于数电会有很多的因素干扰,所以要一级焊完,要先测试一下看是否可行。

如果不行直到行为止,再接着焊接下一级,直到焊完。

但是我确实全部焊接完成之后才进行测试的,这是对自己焊功的自信,认为只要焊出来就不会出错。

可是第一次测却发现连一级都没有反应,一开始以为是三极管烧坏了,就去换了一个三极管,可是结果还是一样。

后来回去就对着电路图看,看一下有没有焊接错的地方。

经过我再三检查可以确定的是电路没有焊接错误,于是我萌生了重新焊过的想法。

但是同学提醒我说就看一下芯片有没有坏,我一想也对,线路都对只剩下这个没有查过。

第二周上课我就找同学借了两个有用的芯片去测试。

测试结果证明的确是芯片的问题,换过一个有用的芯片就可以了。

所以我的焊功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次模电课设就到此完美结束了。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一方面锻炼了我们的焊接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加深对电路设计和电路测试和电路排错的理解。

元件合理布局和走线。

电路焊接时得先对元件进行排版,排版时还要兼顾整体布局,是否恰当。

在最初拿到器件时,由于我的心急,没有排好板就直接焊上去,虽然只用了三分之一的板,但也不得不的用了两根导线,使得电路没有更好的完善。

通过这次的教训,使我知道了排版的重要性,相信我以后会做得更好的。

总之本次课程设计和实践,让我们把模电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更让我们牢固掌握课堂中学到的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学会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并应用这些方法进行一个实际的电子线路的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1]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0-250.[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70-110.[3]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出版2014.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