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必将取代书本

合集下载

第五届辩论会:电脑能否取代书本辩论主持稿

第五届辩论会:电脑能否取代书本辩论主持稿

第五届“激辩青春·和谐校园”辩论会主持稿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碧桂花城学校初中组第五届“激辩青春·和谐校园”辩论会现场。

辩论,是思维的碰撞,理念的拓宽。

辩论,有谁与争锋的气势,有唇枪舌战的洒脱。

让我们期待辩手的青春、理性、激情和集体的坚强、团结、自信。

掌声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接下来,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本场比赛的五位评委,他们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有人预言:若干年之后,电脑必将取代书本。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对于这样一个极具前瞻性,又充满争议的问题,今天8位辩手将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

表队,他们的观点是:电脑不会取代书本。

接下来,有请本场比赛的双方辩手作自我介绍,从正方开始:(辩手进行自我介绍)看来双方辩手都已经是严正以待,信心十足。

今天,究竟是鹿死谁手、花落谁家,还要看每一位辩手累积时间各为4分钟。

正方:(略)反方:(略)时间到,刚才的自由辩论真是十分精彩,双方辩手唇枪舌战,争锋相对,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下面是总结陈词。

3分钟,请!艺术上的至高享受,更是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可以说高潮迭起,感谢并祝贺双方的精彩表现!接下来,有果已揭分晓。

(停顿一下)下面我宣布,获得“优秀辩手”称号的是:获得“最佳辩手”称号的是:最后要颁发的是获得本届辩论赛冠军的代表队,他们是——____方代表队!请以最热烈的掌声祝贺再次祝贺获胜的同学。

同学们,第五届“梦想杯”辩论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

接下来,我们即将举行碧桂花城学校。

辩论赛辩词---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

辩论赛辩词---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

正方:香港大学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反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脑不会取代书本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20世纪是知识的年代。

我方要证明的是:电脑必须取代书本。

电脑包括软件和硬件,它具有分析、储存和传播资料、多媒体、人工智能和上网等卓越功能,而书本--根据《汉语大辞典》的定义,是装订成山的著作。

保存和传播知识是书本的主要功能,ttL 是电脑的其中一项功能。

所以电脑和书本在功能上是重叠的。

而取代就是指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

我们讲取代是在功能上的取代。

但请注意,取代并不代表铲除,而必然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有些事情就会发生。

这些条件是什么呢?在工具取代的层面上说,就是优越性和普及化,那就是人类在日常工具的使用当中,必定会、必定要选择一个较方便的、功能较强的、较优越的工具。

当大部分人选用此工具之后,便会形成普及化,最终取代旧有的工具。

我们用电灯来取代蜡烛作为日常用明的工具,不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吗?什么是电脑对书本伪优势呢?书本是一种靠文字和图画来传播和保存知识的媒介,而电脑除拥有书本的基本功能外,在处理资讯上有着更多、更快、更广和更省的优势。

多,是指电脑比书本用更少的空间去储存更多的资料,多媒体的设备更是集视、听、读等功能于一身,大大加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快,是指电脑输入、修改、传递和查询快捷,读者可以及时在网上阅读世界各地的著作;广,是指广泛,电脑的用途和传播范围广泛,信息可以在弹指间传遍全球;省,是指节省,电脑省去了大量信息传递的时间。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早地获取知识往往意味着科技和经济的优越。

那么何以会说电脑的普及化呢?我们知道各国现在注重电脑的推广,大至国家机构,小至家家户户,我们都可以看到电脑的踪迹。

但现在电脑的价格比书本昂贵,但我方说的是“必将”啊!那就是将来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电脑也必定在将来吞食书本的市场,最终取代书本在知识传播上的功能。

在人类工具史中,先进取代落后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落后的工具使我们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电脑必将取代书本正方一辩辩稿

电脑必将取代书本正方一辩辩稿

自我介绍一辩:我们字字出新,我们富有逻辑,11建工2班,xxx向大家问好二辩:我们富有逻辑,但绝不搞人身攻击,大家好,我是11景观xxx三辩:我们不仅不搞人身攻击,我们更要和对方讲讲道理,大家好,我是正方三辩,,,,四辩:辩者有云,十辩九论,八谈七议,六说五话,四人三言两语,方可一展,辩场豪情。

11建工2,,,,向你问好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在座各位大家好!据2008年阅读方式调查的报告显示,网络阅读的人数比例首次超过了书面阅读,远程教育的发展,人类已经走在信息时代的路上,从兽骨龟甲,到竹简帛书,到宣纸至今的白纸,再到电子书籍。

时代的发展毋庸置疑,电脑必将取代书本。

第一、取代并不代表铲除,并不表示书本从此消失,这是一个共存的未来,但是,作为储存和传播知识的工具,书本将来必会被电脑取代。

正如同电灯取代蜡烛;汽车取代马车那般。

电脑除拥有书本的基本功能外,在处理资讯上有着更多、更快、更广的优势。

我们可以窥视到书本的弱势,它已经渐渐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我们知道信息的保存和传播越来越重要,速度要快,性能要好,但是书本又无法满足我们在这方面的需要,而电脑在这方面就有更快、更多、更省的强大功能和庞大的发展潜力。

电脑的需要是应时代的要求,电脑取代书本在知识传播上的功能也是无可厚非。

第二,环保意识使新读者疏远纸质书媒。

时代在进步,知识也在不停的进步更新中,书本在保存知识的同时也要记录传播新的知识,这样,全球,全人类需要的书籍又何其的多,而且又在不停的更换中,那些可怜的植被还没来得及生长就要拿去融成纸浆然后成书了。

,书本在无形中成为破坏大自然的罪魁祸首。

但电脑就不同了,它节省了大量纸张、印刷费用和能源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

”电脑可以随时随地的更新,要的只是数据,换的只是与时俱进的小芯片。

第三,据统计,从小学到高三,上海的学生要使用教材,,一共花费1750.36元人民币。

雄辩有力的说理艺术

雄辩有力的说理艺术

雄辩有力的说理艺术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默契、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

下面就为大家觉个例子,予以解剖讲明。

正方:电脑必将取代书本(香港大学)反方:电脑不回去带书本(新新加坡了南洋理工大学)反二:请问对方一辩,是不是书本的一切功能都可以被电脑取代呢?如果不能,那些还是不是书本呢?正一:对方同学,我们今天说的是书本的主要功能。

书本的功能是传递和保存知识,而电脑比书本做得更好啊!我们今天说的主要功能不是其他功能。

对方同学,请你清楚这一点,谢谢!反二:对方二辩同学,如果说电脑知识取代了部分书本的话,那么是不是说电脑与书本必将共存于未来社会呢?正二:既然对方承认了了电脑于书本现在是并存的了,如果说在将来再多给一点时间,电脑取代书本是合适的。

另外我要再补充一点,刚才你们说了主要功能不是其他功能,到底是什么功能却没说出来。

你们为什么没有说出来?请你有机会的时候给我们说清楚。

如果电脑传播知识和保存知识比书本优秀,那么为什么电脑不能取代书本呢?请对方同学论证下。

反二:对方三辩,《圣经》也是一本书,请问这本书如何被取代?正三:不好意思啊,对方同学,我们也知道现在有了可电子版的《圣经》!更何况现在的《圣经》已不再是保存和传递媒介那么简单的工具了,它是宗教上的工具!对方同学,我方的立场是说,按照工具发展的规律,工具必然在一个同样目的的功能上取代落后的工具。

只要两个条件满足就可以达到必然性,那就是第一有优越性,第二是普及化。

但对方同学说来说去还没有说电脑为什么不会、不可能、不可以取代书本。

谢谢!辩论的两大基本要素是“论”和“辩”。

论就是“立”——正面论证己方观点的正确性;“辩”就是破——辩驳对方的错误。

“辩”是中心,“论”为“辩”服务。

很显然在这次辩论中正方同学注意以下几点:1.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引例恰当,分析透彻。

2.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失误,驳论精到,切中要害。

辩论赛_电脑必将取代书本(自己整理)(1)

辩论赛_电脑必将取代书本(自己整理)(1)

电脑必将取代书本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我方要证明的是:电脑必将取代书本。

电脑包括软件和硬件,它具有分析、贮存和传播资料、多媒体、人工智能和上网等卓越功能,而书本──按照《汉语大词典》的概念,是装订成册的高作。

保留和传播知识是书本的主要功能,也是电脑的其中一项功能,所以电脑和书本在功能上是重叠的。

而取代就是指排除他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

咱们讲取代就是在功能上的取代。

但请注意,取代并非代表铲除,而必然指的是在必然的条件之下,有些事情就会发生。

这些条件是什么呢?在工具取代的层面上说,就是优越性和普及化,那就是人类在日常工具的利用当中,一定会、一定要选择一个较方便的、功能较强的、较优越的工具。

当大部份人选用此工具以后,便会形成普及化,最终取代旧有的工具。

咱们用电灯来取代蜡烛作为日常照明的工具,不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吗?什么是电脑对书本的优势呢?书本是一种靠文字和图画来传播和保留知识的媒介,而电脑除拥有书本的大体功能外,在处置资讯上有着更多、更快、更广和更省的优势。

多,是指电脑比书本用更少的空间去贮存更多的资料,多媒体的设备更是集视、听、读等功能于一身,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快,是指电脑输入、修改、传递和查询快捷,读者可和时在网上阅读世界各地的高作;广,是指普遍,电脑的用途和传播范围普遍,信息可以在弹指间传遍全世界;省,是指节省,电脑省去了大量信息传递的时间。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期,更早地获取知识往往意味着科技和经济的优越。

那么何以会说电脑的普及化呢?咱们知道各国此刻注重电脑的推行,大至国家机构,小至家家户户,咱们都可以看到电脑的踪迹。

但此刻电脑的价钱比书本昂贵,但我方说的是“必将”啊!那就是未来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电脑也一定在未来吞食书本的市场,最终取代书本在知识传播上的功能。

在人类工具史中,先进取代掉队的例子不足为奇,而掉队的工具使咱们无法跟上时期的步伐。

所以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我方坚决以为电脑取代书本是必然的趋势。

电子书是否应该取代纸质书辩论辩题

电子书是否应该取代纸质书辩论辩题

电子书是否应该取代纸质书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电子书应该取代纸质书。

1. 环保性,使用电子书可以减少纸张的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

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数据,每年全球纸张消耗量高达400亿吨,而大部分纸张来自于砍伐树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 方便性,电子书可以随身携带,不占据太多空间,而且可以在不同设备上阅读,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这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方便快捷。

3. 更新及时,电子书可以随时更新内容,避免了纸质书需要重新印刷的问题,保持内容的新鲜和及时性。

反方辩手观点,电子书不应该取代纸质书。

1. 阅读体验,纸质书有独特的纸张质感、书籍香味和翻页的乐趣,这些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

像美国作家安妮·迪拉德曾说过,“我喜欢纸张的质感,喜欢书籍的香味。

”。

2. 阅读习惯,很多人习惯于纸质书的阅读方式,对于长时间阅读电子书可能会感到眼睛疲劳,影响阅读体验。

而且,一些研究表明,纸质书的阅读效果更好,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

3. 承载历史文化,纸质书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者,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很多古籍文献只有纸质版本,电子书无法完全替代其历史文化的价值。

在这个辩题中,双方都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对于正方辩手来说,环保性、方便性和更新及时是推动电子书取代纸质书的重要因素。

而反方辩手则从阅读体验、阅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和反对意见。

在我看来,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和需求下选择使用。

比如,对于一些需要频繁更新的教材、杂志等,可以选择电子书;而对于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纸质书更能体现其历史文化的价值。

因此,我认为电子书并不应该完全取代纸质书,而是应该在互补和共存的基础上发展。

电脑不会取代书本总结陈词

电脑不会取代书本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论辩,但精彩之余难免有些偏颇之处,请允许我指出:第一、对方一辩在立论中一再强调电脑的优点,例如储存多,容量大,但是容量大就等于必将取代吗?水壶比水杯的容量大,难道对方辩友要让我们大家以后喝水全都改用水壶而不用水杯啦。

所以电脑的优越性不能成为它必将取代书本的理由!第二、对方#辩在陈述中如此肯定的说“必将”,即“电脑将来一定会取代书本”,仿佛看到了千万年以后,真真切切的光景。

对此我方确实佩服,您比天气预报还强大的预测能力,请问下期彩票开机号呀?第三、(对方#辩一直在谈,取代是种趋势,趋势就是规律。

但是我想告诉对方辩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规律是趋势的的充要条件而趋势是规律的必要条件。

而您方一直混淆两者概念,妄图用一些趋势去证明必将取代的规律,可见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第四、对方#辩为我们描绘出一百,三百,乃至一千年以后电脑将会发展到多么多么强大的功能,即使我们大家认同你的电脑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了,但你用未来电脑和当下的书本比,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不具有可比性。

您又怎能预料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书本就是停滞不前的呢?下面我将从三个核心方面来论证我方观点:首先,要想说明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就必须说明书本的一切功能和作用电脑都必将完全继承和发挥。

世间林林总总的书本,伴随着人类走过几千年的文明,早已与人类的生活交融在一起,书本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更是一个民族信仰的凝聚。

面对这些书本所承载的有形和无形的信息,电脑能必将的完全取代吗?再次,要想证明必将取代就得说明其必然性,但对方的观点却显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前提上,假设阅读习惯的改变,假设电脑技术的完美无缺,还有社会行为和法律法规等等统统都要跟着假设,在这样的无限假设下,又怎能得出必定,必然,必将取代的未来结果呢。

对方辩友总是展开天马行空的无限想象和无限猜测,而却不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适当的推理论证,面对对方辩友构建的空中楼阁,我方只能慨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呀!最后,如同西医和中医共同造福与人类健康事业,如同英语和汉语共同应用于人类沟通交流,同样,电脑和书本共同服务与人类精神文明。

辩论赛复赛试题

辩论赛复赛试题

初赛:
1.正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反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2.正方:互联网络,使人越来越亲近反方:互联网络,使人越来越疏远
3.正方: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反方:电脑不会取代书本
4.正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反方: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
5.正方:不要“自扫门前雪” 反方:应当“自扫门前雪
6.正方:提倡购买国货利于经济发展反方:提倡购买国货不利于经济发展
7.正方:未来社会,女性比男性压力大反方:未来社会,男性比女性压力大
8.正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方:书读百遍,其义未必自见
9.正方:“做”比“说”重要反方:“说”比“做”重要
10.正方:相处容易相爱难反方:相爱容易相处难
复赛:
1.正方:大学就业是根据兴趣反方:大学就业是根据专业
2.正方: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反方: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3.正方:应该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反方:不应该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4.正方:大学生应重视知识学习反方:大学生应重视能力锻炼
5.正方:大学毕业后应先就业反方:大学毕业后应先考研
决赛:
正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席:朋友们好!欢迎各位收看’99国际大专辩论会。

今天是A组的第三场初赛,也欢迎现场观众的光临。

朋友们,辩论,说到底是智慧的比赛,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思想的体操。

不过,现在似乎我们思想发展的速度略慢于物质发展的速度。

在以前我们通常用已知来推论未知,比如说门捷列夫用他发现的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去推导出了三种未知的元素,但是现在在很多方面,人类似乎很难运用已知来推导未知,比如电脑,有哪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电脑专家可以明确地预见电脑最终将能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所以有一位思想家提醒各位注意,不要让我们人类的思想滞后于行动。

假如有一天思想和行动真正脱离的话,人类将失去智慧。

所以为了不使我们的智慧丧失,我想请朋友们要多做一做思想体操,多多关注和参与我们的辩论比赛。

下面我就把今天参赛的双方辩手介绍给大家:(略)下面我隆重向大家介绍我们评判团的七位评委:(略)担任本场比赛的点评嘉宾是:(略)朋友们,刚才我说专家很难预见电脑最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是因为电脑的发展速度实实在在超于我们人脑的想象。

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大概就在几十年前,那些电脑的发明者,他们能够想象出电子读物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吗?但是今天我们不是可以随意在网上阅读了吗?依此类推,在未来的多少年之后,电脑是不是可以取代书本呢?这是一个带有前瞻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颇多争议的话题。

今天我们不妨就此来辩论一番。

根据赛前抽签的结果,正方香港大学所持的立场是: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反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所持的立场是:电脑不会取代书本。

下面要进入陈述立论的阶段,首先请正方一辩李伟建同学发言,时间是三分钟。

请!正方陈述己方立场,并对辩题进行阐释。

注意他如何说明“电脑和书本在功能上是重叠的”,以及他对“取代”和“必然”的解释。

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我方要证明的是:电脑必将取代书本。

电脑包括软件和硬件,它具有分析、储存和传播资料、多媒体、人工智能和上网等卓越功能,而书本──根据《汉语大词典》的定义,是装订成册的著作。

保存和传播知识是书本的主要功能,也是电脑的其中一项功能,所以电脑和书本在功能上是重叠的。

而取代就是指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

我们讲取代就是在功能上的取代。

但请注意,取代并不代表铲除,而必然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有些事情就会发生。

这些条件是什么呢?在工具取代的层面上说,就是优越性和普及化,那就是人类在日常工具的使用当中,必定会、必定要选择一个较方便的、功能较强的、较优越的工具。

当大部分人选用此工具之后,便会形成普及化,最终取代旧有的工具。

我们用电灯来取代蜡烛作为日常照明的工具,不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吗?什么是电脑对书本的优势呢?书本是一种靠文字和图画来传播和保存知识的媒介,而电脑除拥有书本的基本功能外,在处理资讯上有着更多、更快、更广和更省的优势。

多,是指电脑比书本用更少的空间去储存更多的资料,多媒体的设备更是集视、听、读等功能于一身,大大加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快,是指电脑输入、修改、传递和查询快捷,读者可以及时在网上阅读世界各地的著作;广,是指广泛,电脑的用途和传播范围广泛,信息可以在弹指间传遍全球;省,是指节省,电脑省去了大量信息传递的时间。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早地获取知识往往意味着科技和经济的优越。

那么何以会说电脑的普及化呢?我们知道各国现在注重电脑的推广,大至国家机构,小至家家户户,我们都可以看到电脑的踪迹。

但现在电脑的价格比书本昂贵,但我方说的是“必将”啊!那就是将来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电脑也必定在将来吞食书本的市场,最终取代书本在知识传播上的功能。

在人类工具史中,先进取代落后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落后的工具使我们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所以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我方坚决认为电脑取代书本是必然的趋势。

谢谢!(掌声)主席:感谢李伟建同学!下面有请反方一辩赵奕文同学陈述观点,时间也是三分钟。

请!反方承认正方列举出来的电脑具有的优点,但是不认为电脑因此就会取代书本。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来宾,大家好!电脑发展至今的确优点多多,但问题也不少哇!这就是电脑的局限性嘛!这可是常识啊!但对方辩友却一字不提,难道你不面对它,它就不存在了吗?请对方辩友待会儿解释给大家听。

对方辩友刚才的逻辑,概括起来就是书本只是信息载体,电脑也是,并载得更多;书本能传播知识,电脑也能,并传得更快,但电脑和书本这些相似点能成为电脑必将取代书本的理由吗?“必将”是必然将要、必定将会,指的是事理上的确定不移。

对方辩友从头到尾讲的都是趋势有多好,可能性有多大,但无论趋势还是可能都不等于事理上的确定不移呀!因此这种取代在事理上不确定,在电脑技术上不可能,其真正运作上也不可行。

第一,事理上并非确定不移,并不是每一项事物因为有了高级替代品就有理由取代原有物品的位置,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缝纫机就是一例,电动缝纫机高速快捷,袖珍缝纫机便于使用,但人类原有的缝纫针线被取代了吗?还是“必将”取代?不,慈母手中线与各种缝纫机必将和平共处于现代社会。

同样,电脑的高速快捷也不是必将取代书本的理由,它们完全能够像缝纫机和针线一样共存于未来社会。

“取代”一说并非确定不移。

反方提出电脑和书本会并存。

第二,技术上不可能。

电脑有其新生局限性,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电脑病毒。

1999年梅莉莎、切尔诺贝利、漫游压缩成三大病毒,屡次袭击全球电脑,仅4月26日就有6 000万台电脑陷入瘫痪呢!电脑病毒防不胜防,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电脑病毒在电脑取代书本时会必然消失吗?对方辩友是如何看待这种必然性的呢?如果电脑病毒依然存在,电脑取代书本在事理上又如何能确定不移呢?反方指出电脑的局限性。

第三,电脑取代书本的真正运作不可行。

对方辩友说电脑比书本来得方便,所以电脑“必将”取代书本,但是因为方便就能说某项事物必将被取代吗?石英表比机械表来得方便准确,外加物美价廉,可机械表被取代了吗?今天机械表的活力倍增,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可见仅从“方便”二字绝难推出取代的必然性。

因为,它不是事理上的确定不移。

面对不应该、不可能、不可行,必将取代从何谈起呢?谢谢!(掌声)主席:感谢赵奕文同学! 下面要进入的是自由人的对话,在这段时间里自由人可以发言也可以不发言。

首先征求一下双方自由人的意见……好,要发言。

首先有请反方的自由人发言,请!反方自由人所提出的第二个条件并不太有力,到后面正方才有反应。

反自由人:谈取代就要明确前提条件。

你要取代我第一个条件就是我的功能你都有,你要是没有怎么取代我呀?第二就是,你的缺点我也要有,你满身是缺点,我又没有,你为什么要取代我呀!正自由人:在未来的世界里,电脑必将取代书本,但对方同学却含糊了我方的立场,忽略了这是属于前瞻性的问题。

我听了这么久,对方同学都说“不是”而不是“不会”。

我告诉大家,“不是”是指现状,我现在不是别人的太太,并不代表说我以后永远不是别人的太太呀!(掌声)好,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趋势吧!若不是大势所趋,贵国的来佛斯(音译)书院为什么会在今年六月份开学时鼓励学生留在家里一个星期,完全脱离书本利用电脑进行学习呢?如果不是大势所趋,贵国的华侨中学和来佛斯女中为什么会鼓励学生带手提电脑上课,把电脑当成书本呢?如果不是大势所趋,贵国的教育政策为什么会希望推行电脑普及化呢?难道对方同学对这一切都熟视无睹吗?谢谢!(掌声)主席:下面要进入的是盘问环节。

首先有请反方二辩向正方的一、二、三位辩手逐一提问。

请!反方应明确说明书本有什么功能不能被电脑取代。

反方二辩:请问对方一辩,是不是书本的一切功能都能被电脑取代呢?如果不能,那些还是不是书本呢?正方一辩:对方同学,我们今天说的是书本的主要功能。

书本的功能是传递和保存知识,而电脑是比书本做得更好啊!我们今天说的是主要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对方同学,请你清楚这一点,谢谢!反方二辩:对方二辩同学,如果说电脑只是取代了部分书本的话,那么是不是说电脑与书本必将共存于未来社会呢?正方抓住反方的弱点,进行反问。

正方二辩:既然对方承认了电脑与书本现在是共存了,假若说在将来再多给一点儿时间,电脑取代书本是适当的。

另外我要再补充一点,刚才你们说到主要功能不是其他功能,到底是什么功能却没说出来。

你们为什么没有说出来?请你有机会的时候给我们说清楚。

如果电脑传播知识和保存知识比书本优越,那么为什么电脑不能取代书本呢?请对方同学论证一下。

反方仅以《圣经》作例证,有些单薄。

反方二辩:对方三辩,《圣经》也是一本书,请问这本书如何取代呢?正方三辩:不好意思啊,对方同学,我们知道现在也有了电子版本的《圣经》啊!更何况现在的《圣经》已不单单是保存和传递媒介那么简单的工具了,它是宗教上的工具啊!对方同学,我方的立场是说,按照工具发展的规律,先进的工具必然在一个同样目的的功能上取代落后的工具,只要有两个条件满足就可以达到必然性,那就是第一有优越性,第二是普及化。

但对方同学说来说去还没说出电脑为什么不会、不可能、不可以取代书本。

谢谢!(掌声)主席:下面请正方二辩黄爱晶同学向反方提问。

请!正方二辩:对方二辩,工具必然有它的主要功能,请问书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反方指出书本的其他功能,正方未予回应。

反方二辩:书本的主要功能当然如对方所说是传载信息,可是信息不同书本功能就不同。

今天有的书本是传载语文数学信息,也有的书本传载艺术信息呀!对方辩友切不可一概而论啊!正方二辩:对方一辩,你知道从1991年到1997年中国大陆私人电脑销售量增长了多少倍吗?反方进一步强调电脑与书本将会共存,颇为有力!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是跟我们说趋势,可是我方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为什么呢?因为电脑的信息量在增加,而书本的出版量也在增加。

有的书只出书本不出电子版,没有什么东西取代它;而有的东西只放在网上,我们也不知道它原来是打算出书呢,还是跟书本没有什么关系呢?还有一种书,既出书又出电子版,两者共有吧,谈不上谁取代谁。

谢谢!(掌声)正方二辩:对方三辩,你可能不清楚中国大陆的国情,那么你知道贵国在1996年个人电脑的普及率是多少吗?反方三辩:新加坡的电脑普及率当然在逐年上升,可是我们却也知道,新加坡的国民到图书馆借书也是越来越多的。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根本没有看到电脑要取代书本的趋势嘛!对方辩友所论证的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就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就是书本的功能电脑必须也要全都有,如果不全都有,取代又从何说起呢?第二,书本的缺点电脑也必须有,如果你要取代我,你的缺点我都没有,你还凭什么来取代我呢?谢谢!反方三辩重申前面己方自由人所提出的两个前提条件。

主席:下面要进行盘问小结。

首先请反方二辩肖振同学发言,时间是一分三十秒,请!反方二辩:并非一切书本信息电脑都能取代,这就是对方一辩试图告诉我们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