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施测计划与方案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的策划书3篇

工程测量的策划书3篇

工程测量的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测量的策划书一、工程概述1. 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2. 工程地点:[具体工程地点]3. 工程范围:[工程范围描述]4. 工程目的:[工程目的描述]二、工程测量的目标和任务1. 目标: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后续运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任务:建立测量基准:根据工程要求,建立适当的测量基准,包括平面基准和高程基准。

地形测绘:对工程区域进行地形测绘,获取地形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建筑物定位:对建筑物进行定位测量,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

施工测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变形监测:对建筑物和工程设施进行变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变形问题。

竣工测量:对工程竣工后的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测量,验收工程质量。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编制测量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1. 测量仪器和设备:选用精度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

2. 测量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和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GPS 测量等。

3. 数据处理:采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精度控制:建立合理的精度控制体系,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符合工程要求。

四、工程测量的进度计划1. 前期准备:[具体时间],完成测量基准点的选点和埋设,以及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检验和校准。

2. 地形测绘:[具体时间],完成地形测绘工作。

3. 建筑物定位:[具体时间],完成建筑物定位测量工作。

4. 施工测量:[具体时间],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测量,确保施工质量。

5. 变形监测:[具体时间],对建筑物和工程设施进行变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变形问题。

6. 竣工测量:[具体时间],完成竣工测量工作。

7.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具体时间],完成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编制测量报告。

测量工程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测量工程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测量工程的方案设计与实施一、引言测量工程是指利用仪器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各类测量、数据采集和实地调查的工程。

测量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某一地区的测量工程为例,介绍测量工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二、背景介绍某地区计划进行一项工程项目,需要对地形、建筑物分布、水系、道路等进行详细测量和调查。

为了保障工程的正常进行,需要设计并实施一套科学可行的测量工程方案。

三、测量工程方案设计1、测量任务分析首先需要对工程的测量任务进行分析,包括地形测量、建筑物分布调查、水系调查、道路调查、地下管道调查等内容。

根据各类调查内容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和测量仪器等。

2、测量方法选择针对不同的测量任务,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

如地形测量可采用GPS测量、全站仪测量等方法;建筑物分布调查可采用激光测距仪、无人机航测等方法;水系调查可采用船载声纳测深等方法;道路调查可采用激光扫描仪等方法。

3、测量精度要求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和使用需要,对测量精度进行具体确定。

精度要求对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工程要求、成本和技术条件等因素。

4、测量仪器选择根据测量任务和精度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

各类测量仪器有着不同的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和比较,确定最适合的仪器。

5、测量方案制定在对测量任务、方法、精度以及仪器等进行综合考虑后,制定科学可行的测量方案。

方案中包括测量的具体步骤和流程、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人员分工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四、测量工程方案实施1、前期准备工作在实施测量工程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测量仪器的检查和校准、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测量现场的规划和准备等内容。

2、测量过程控制在实施测量工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测量的过程。

包括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对测量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校核、对测量现场的环境和安全的控制等内容。

3、数据处理与分析测量工程实施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1.编制施工方案过程制定施工方案是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研究工程技术要求及设计文件,了解施工条件和要求。

(2)对施工区域进行细致勘测,收集基础资料。

(3)绘制施工图纸,明确各施工步骤和施工工序。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周期和分期工序。

(5)确定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并编制相应的经济预算。

(6)编制施工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方案。

(7)绘制施工组织、危险源分析图,制定施工管理计划。

2.施工方案的内容(1)技术安全方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2)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地布置图、临时设施布置、人员管理和安排等。

(3)施工进度控制: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确定施工的时间进度和工序顺序。

(4)材料和设备使用方案: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用量和使用方式。

(5)环境保护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声、污染物处理等。

二、施工方法1.地基工程施工方法(1)现场拓展:根据工程不同部位的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填筑和夯实等工作。

(2)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同时进行支护工作。

(3)地基处理:对于薄弱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如灌浆、混喷桩等。

(4)地基处理完毕后,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包括浇筑混凝土和铺设配筋。

2.建筑物施工方法(1)框架结构:先施工柱子和梁,然后进行框架的组装和安装。

(2)砌体结构:将砖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砌筑,并进行砌筑的外墙保护层。

(3)屋面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屋面的防水处理,并安装屋面瓦片。

(4)地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面的铺装和装饰。

3.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1)给水工程:进行给水管线的敷设和连接的工作,并进行试压和消毒等。

(2)排水工程:进行污水管线和雨水管线的敷设和连接的工作,并进行检测和排气等。

(3)水泵房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泵房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测绘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测绘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地区地形测绘工程,主要包括地形测量、地籍测绘、规划测绘等内容。

工程范围覆盖XX地区,总面积约为XX平方公里。

工程期限为XX个月,预计于XX年XX月完成。

二、编制依据1. 《测绘法》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 《地籍测绘规范》(GB/T 17942-2000)4. 《城市规划测量规范》(GB 50293-2014)5. 施工单位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三、施工计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进行现场勘查、技术交底、人员培训、设备调试、材料准备等工作。

2. 施工实施阶段(10个月):分为地形测量、地籍测绘、规划测绘三个阶段。

a. 地形测量阶段(3个月):采用全站仪、GPS、水准仪等设备进行地形测绘,确保数据准确。

b. 地籍测绘阶段(3个月):采用全站仪、GPS、RTK等设备进行地籍测绘,确保土地权属清晰。

c. 规划测绘阶段(4个月):根据城市规划要求,采用全站仪、GPS、RTK等设备进行规划测绘,确保规划布局合理。

3. 施工验收阶段(1个月):对施工成果进行自检、互检、专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工艺技术1. 地形测量:采用全站仪、GPS、水准仪等设备进行地形测绘,采用水准测量法、三角测量法、GPS测量法等。

2. 地籍测绘:采用全站仪、GPS、RTK等设备进行地籍测绘,采用平面坐标测量法、高程测量法、面积量算法等。

3. 规划测绘:根据城市规划要求,采用全站仪、GPS、RTK等设备进行规划测绘,采用平面坐标测量法、高程测量法、面积量算法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设备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1. 施工单位成立项目管理部,负责工程的整体协调、组织、监督和管理。

本工程测量方案范文

本工程测量方案范文

本工程测量方案范文本工程的测量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前期准备、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一、前期准备1.详细了解工程的设计要求、测量任务和测量目的,明确测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

2.调查研究场地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现场情况,了解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3.确定测量的基准系统和参考系,如国家大地坐标系和相对高程系统等。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任务书,明确各个测量任务的具体内容、方法和要求。

2.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其性能和精度满足测量要求,并进行校准和检定。

3.安排有经验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工作,制定测量人员的任务分工和时间计划。

4.根据测量任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和测量网,并进行先验测量和控制测量。

三、测量过程1.进行现场布置和标志,确保测量点的准确定位和标志,清理现场杂物,确保测量环境的整洁。

2.根据测量任务书的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进行实测,如经纬度测量、线路测量、平面坐标测量等。

3.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记录,使用合适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合理安排测量的时间和顺序,根据测量任务书的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四、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辅助资料的整理和压缩,如照片记录、测量记录等。

2.进行数据的校正和过滤,检查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排除异常值和误差。

3.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平差和配准,通过数据的平差和配准,得到测量结果的最终精度。

4.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编制测量报告,详细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包括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情况、测量方法和过程的描述、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

本测量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实施。

工程测量实施计划和方案

工程测量实施计划和方案

工程测量实施计划和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城市新建商业综合体工程,在项目实施前需要进行测量工作,以保证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测量工作包括地形测量、建筑测量等内容,旨在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建筑结构数据,以便后续工程规划和施工。

二、测量目标1. 获取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数据,包括地势高低、地表特征等,以便后续规划和设计。

2. 获取工程区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包括用地性质、规划设计等,以便后续规划和设计。

3. 获取工程区域的建筑结构数据,包括建筑面积、高度、使用性质等,以便后续规划和设计。

4. 获取工程区域的地下管线数据,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等,以确保后续施工的安全进行。

5. 获取工程区域的环境数据,包括气象、水文、生态等,以便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

三、测量方案1. 地形测量:采用现代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GPS、遥感等设备,对工程区域进行三维地形测量,获取地势高低、地表特征等数据。

2. 建筑测量:采用激光测距仪、测距仪、GPS等设备,对工程区域的建筑进行精确测量,获取建筑面积、高度、使用性质等数据。

3. 地下管线测量:采用地下雷达、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工程区域的地下管线进行测量,获取管线类型、位置、深度等数据。

4. 环境测量:采用气象站、水文站等设备,对工程区域的环境进行监测,获取气象、水文、生态等数据。

四、测量计划1. 组织测试测量设备:准备全站仪、激光测距仪、GPS、遥感等测量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测量目标和方案,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现场操作技能、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4. 地形测量:组织测量人员对工程区域进行地形测量,获取地势高低、地表特征等数据。

5. 建筑测量:组织测量人员对工程区域的建筑进行测量,获取建筑面积、高度、使用性质等数据。

6. 地下管线测量:组织测量人员对工程区域的地下管线进行测量,获取管线类型、位置、深度等数据。

测量施工方案(11)

测量施工方案(11)

测量施工方案(11)
一、前言
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合理的测量方法和准确的数据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针对某工程项目的测量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项目位于XX地区,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包含主体建筑、道路及绿化等配套设施。

工程施工需要准确测量土地界址、建筑物高程、地形地貌等重要数据。

三、测量方案
1.土地界址测量:首先,对建筑物四周边界进行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
水平测量,确保界址线准确。

同时,结合GPS技术对界址进行定位标记,以便后续施工参考。

2.建筑物高程测量:针对主体建筑物,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保证
建筑物各部分高程一致。

结合建筑设计图纸,明确高程参考点,确保测量准确性。

3.地形地貌测量:使用激光测距仪对地面高差进行测量,避免盲目估算
造成测量误差。

同时,根据地形地貌变化,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与填方量,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测量完成后,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生成详细的测量报告和数据分析。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五、总结
通过科学合理的测量施工方案,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数据准确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在测量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操作,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性。

希望该方案能够为工程项目顺利施工提供有效支持。

以上为本次测量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谢谢阅读。

施工期间测量工作计划

施工期间测量工作计划

施工期间测量工作计划一、前言在任何建筑工程中,测量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施工期间对测量工作的安排和执行具有极大的意义。

本文将就施工期间测量工作计划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施工期间测量工作的重要性1. 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期间对各项测量工作进行认真有效的规划和执行,可以保证工程的各项尺度、平面布置、房屋结构等方面的准确性,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2. 确保施工进度通过测量工作,能够及时掌握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整,确保工程按照计划进行,避免出现延误等问题。

3. 保障施工安全测量工作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准确了解工地的地形地貌特点,预先掌握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施工期间测量工作内容1.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为了了解工地的地形地貌特点,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地形测量主要包括三角测量、三角剖分和高程测量等内容。

2. 基坑测量基坑测量是为了确定基坑的开挖范围和深度,保证基坑的几何形状合理稳定,同时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有效进行。

3. 结构测量结构测量是指对建筑结构各个部位的尺寸、位置、角度等进行测量,确保结构施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室内测量室内测量是指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寸、平面布置、户型等进行测量,保证室内空间设计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5. 定向测量定向测量是为了保证工程的定位准确,保证各个构筑物之间的布局合理,以及保证地基与地下管线等设施的位置准确。

四、施工期间测量工作计划1. 工程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制定测量任务清单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定具体的测量任务清单,明确需要进行的各项测量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3. 分配测量人员根据测量任务清单的要求,确定需要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名单,分配各项测量任务并明确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施测计划与方案
一、测量依据
1、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基本资料和数据;
2、设计图纸和施工精度要求;
3、有关的标准及规范。

二、测量执行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三、投入的测量人员及仪器
1、根据本工程的情况,项目部投入测量技术负责人1人,测量技工4人,满足工程测量的实际需要。

2、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选用水准仪2台、经纬仪1台进行本工程的侧脸实施工作。

3、测量中所使用的仪器和刚吃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标定,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放样工作的简单步骤:
1、野外作业前准备工作:
(1)检测仪器是否在鉴定证书合格期内,确定是否为可用正常设备;
(2)检视仪器微调等螺旋是否在初始零位置,仪器箱内梁高测量尺和温度计等工具是否齐全。

2、到达作业现场后,打开仪器箱,在已知控制点处架设仪器。

3、对中整平进行测站定向工作。

4、开始放样工作
(1)确定放样点点号。

(2)将水平度盘旋转到放样点方向,并锁定水平度盘,使用望远镜初瞄,指导司尺员到达预定预定放样点的方向上,通知司尺员面对仪器方向移动位置。

(3)指导司尺员调整测量尺,最终达到十字丝附近,然后进行测量,并多位调整。

(4)接近放样点设计坐标位置处时,望远镜瞄准尺根部,指导司尺员调整方向,使得尺根部于望远镜竖丝方向上,然后调整后,再次测量,直到最终放样点的方向和距离的偏距都满足放样精度要求。

(以上放样过程中,水平度盘始终锁定在放样点的方向上,测量员须直到司尺员来调整测量尺位置到指定的方向)
(5)确定并通知司尺员钉桩,在桩位处再次立好测量尺后,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际放样的坐标和高程。

5、向现场管理人员指定桩位,并做好书面文件,双方签字。

6、放样完成后,回到室内整理编写报告书。

五、主要工序施工测量方法
1、施工基线及水准点布设测设施工基线和水准点的程序
复核监理人提供的控制点、水准点;
布设施工基线及水准控制点:
根据监理人提供的控制点、水准点和设计图纸。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监理与干渠中心线平行的施工基线,并再设若干各施工控制点,共同组成一个复合导线,对本工程的各项工程施工进行控制。

基点用木桩做成,上有十字标记,并设有明显标记加以特殊保护;
由我公司组织人员对基线及水准点进行验收后,提交测量报告给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批;
施工期间要定期对基准及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注意加以保护,以保证测量结果精度。

2、土方开挖测量
土方开挖之前,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定出开挖边线和开挖深度及坡度,并以定位木桩标示。

3.5.1土方填筑测量
测量技术人员根据图纸要求放出边线和标高,并用明显标志(如撒白灰)标示。

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测量资料报送监理人。

3.5.2现浇构件测量
现浇构件平面位置由经纬仪定点;标高由水准仪测量控制,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六、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测手段
(1)施工前必须建立测量控制网。

对监理人提交基线、基点及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办理签证手续;
(2)补充放线需要的控制桩及水准点;
(3)对基线、基点及高程点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并定期复测;
(4)使用的仪器、器具必须在检定的周期内,施工中定期进行自检校验;
(5)各阶段应适当设置加密控制点,使用前进行复测;
(6)施工过程应做好测量记录,并由技术负责人复核数据;
(7)工程完工,对施工过程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

七、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

(2)放护坡线时,确保架设仪器的稳定性。

(3)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

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布线或其他事情。

(4)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行人或行车,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5)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6)测量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