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

合集下载

白皮书-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中英文对照

白皮书-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中英文对照
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 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 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 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 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 献。
Preface Energy is an essential material basis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ver the entire history of mankind, each and every significant step in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energy innovations and substitution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 has enormously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human society. Over more than 100 years in the past,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completed their industrialization, consuming an enormous quant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especially energy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Today,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ushering in their own era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an increase of energy consumption is inevitable for 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developing its economy and eliminating poverty will,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remain the main tasks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Chinese people. Since the late 1970s, China, as the fastest growing developing country, has scored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its economy and society that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successfully blazed the trai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China is now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nergy producer and consumer. The sustained growth of energy supply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progress, while the rapid expans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has created a vast scope for the global energy market. As an irreplaceable component of the world energy market, China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global energy security.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accelerating its development of a modern energy industry, taking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wo basic state policies, giving prominence to building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 the course of its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striving to enhance its capabil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aking China an innovative country, so as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s economy and prosperity.

白皮书年度总结(3篇)

白皮书年度总结(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白皮书作为一种权威、全面、系统的信息发布方式,已成为传递政策导向、展示成就、解读趋势的重要途径。

本篇年度总结将回顾2023年度我国发布的各类白皮书,从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政策导向篇2023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多部白皮书,聚焦政策导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1. 《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该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实践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引领、开放合作,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2.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强调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体系和实践成果,展现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决心和努力。

3.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二、经济社会发展篇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白皮书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这一成果。

1. 《2023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白皮书从营养保健、美妆护肤、母婴、服饰鞋靴等9大赛道出发,全面分析了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力,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 《2023年度中国经济发展报告》:报告分析了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3. 《中国的社会保障》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参考。

三、科技创新篇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2023年白皮书从多个方面展示了科技创新成果。

1. 《中国的科技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情况、重大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展现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 《中国的网络安全》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我国网络安全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提供了政策指引。

3. 《中国的航天事业》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发展规划,展现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简介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至关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能源需求庞大。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能源状况和政策,包括能源供需情况、主要能源来源以及中国政府的能源政策。

能源供需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供需形势非常严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自2012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能源依赖度持续上升。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和交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能源供应压力加大。

中国的能源需求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清洁能源等。

煤炭是中国主要能源来源之一,但由于燃煤对环境的影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另外,中国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等。

主要能源来源煤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巨大,但国内产量有限,所以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

天然气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较低,但随着中国政府推动天然气发展的政策,天然气的比重正在增加。

清洁能源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清洁能源的发展,旨在降低碳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

中国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如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产业规划等。

能源政策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能源政策来引导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

以下是中国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鼓励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限制高污染燃煤发电厂的建设,鼓励发展天然气发电、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政府提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标,通过加强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加强能源监管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中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政策,如提高能源税收、加大能源强度调整力度等。

继续教育工序科目答案

继续教育工序科目答案
[X] A生态工业体系
[X] B生态农业体系
[X] C绿色服务业体系
[X] D废弃物再利用
19.碳基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X] A二氧化碳
[X] B二氧化硫
[ ] C氧气
[ ] D氢气
20.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X) A
( ) B
8.瑞典已成为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2006年达到23%,到2030年将达到75%,铸就名副其实的“风电王国”。
( ) A
(X) B
9.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用开放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X]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
[ ] B注重开发新能源
[X]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X]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5.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 ] A北京
[X] B上海
[X] C保定
[ ] D西安
6.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X] A厄尔尼诺
[X] A人类皮肤癌增高
[X] B农作物受害
[X] C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X] D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1.熊彼特所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第一部研究创新理论的专著。
(X) A对
( ) B错
2.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传统有两类,一类是合时宜的、有益的传统;一类是不合时宜的、有害的传统。
( ) A对
(X) B错
11. 3R原则指

什么是白皮书白皮书术语解释

什么是白皮书白皮书术语解释

什么是白皮书白皮书术语解释白皮书是现代国际政治的产物,是提升国际政治透明度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白皮书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白皮书,欢迎阅读。

什么是白皮书白皮书是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

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

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白皮书各国的文件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书。

白皮书文件类型封用蓝色,叫蓝皮书(如英国);用红色,叫红皮书(如西班牙);用黄色,叫黄皮书(如法国);用绿色,叫绿皮书(如意大利)等。

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不过,一国使用的文件封面颜色也可以有多种。

如日本防卫年度报告用白皮,叫防卫白皮书,其外交年度报告则用蓝皮,叫外交蓝皮书。

白皮书最初是因为书的封皮和正文所用的纸皆为白色而得名。

英语中“WHITE PAPER”和“WHITE BOOK”汉语均译做白皮书。

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英国,“WHITE PAPER”主要指政府发表的短篇幅报告。

任何题材、任何组织机构均可使用,亦可用于包含背景材料的政治性官方声明。

“WHITE BOOK”篇幅较长,内容更为重要和充实,主要是有关重大事务的一种官方报告书。

除英国外,其他国家在使用“WHITE BOOK”和“WHITE PAPER”时,往往未加严格区分。

英国1965年4月用“WHITE BOOK”的形式发表了《关于直布罗陀问题的白皮书》,书名用白皮书,封皮也用白色。

日韩等国也称“白书”,还被借用到文学中,指记录、宣言等,如“幽游白书”等。

“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装饰,封面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

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

中国能源白皮书双语

中国能源白皮书双语

中国能源白皮书(China Energy White Paper)一、引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能源政策和能源结构对全球能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为了科学规划和管理中国能源资源,中国国家能源局每年发布能源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能源发展现状、政策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篇白皮书的目的是通过双语(中英文)的方式,准确、全面地介绍中国能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向国内外读者提供权威的、可信的信息。

二、能源概况1.能源构成:中国能源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组成。

其中,煤炭一直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但国家正致力于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比例。

2.能源消费:中国能源消费量巨大,但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高。

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能源供应:中国能源供应相对紧张,但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技术进步,能源供应状况将逐渐改善。

三、能源政策与措施1.能源政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能源效率。

政府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支持。

2.能源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与交流,推动能源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与多个国家签订能源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

3.能源创新:为了应对全球能源问题,中国加大能源科技研发投入,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应用。

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和能源管理技术等成为重点研究领域。

四、未来展望1.能源转型:中国将继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比例。

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其他清洁能源成为未来的重中之重。

2.节能减排:中国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3.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英双语文档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英双语文档

英文回答:The "White Paper on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s a bilingual (English-Chinese) document that outlines China's energy policies, strategie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e document highlights the country's commitment to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White Paper is available for global readers to understand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while the Chinese version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domestic policymakers, researchers, and industry practitioners. Both version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hina's energy sector, including its current statu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lans.The White Paper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international dialogue and collaboration on energy issues, as it presents China's perspective and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energy governance.中文回答:《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是一份中英双语文档,概述了中国在新时代下的能源政策、战略和成就。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研究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国,其能源状况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的能源状况,包括各种能源的产量、消费和进口情况,以及中国政府对于能源领域的政策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的能源状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能源需求量一直在快速增长。

目前,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其中,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其占总能源消费量的约70%。

在能源产量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七大天然气生产国。

但是,随着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产量逐渐下降,中国的能源进口量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

中国的能源政策研究为了应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和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

其中,重点包括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能源消费的结构调整等。

具体来说,中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包括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等。

同时,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中国政府也在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限制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等。

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中国政府致力于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之一。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统计公报2019》的数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8.3%,其中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包括:(1)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中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和发展计划。

(2)补贴政策:中国政府通过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例如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机。

(3)电网政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电网政策,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和消纳,例如优先并网和实行上网电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七年十二月北京目录前言一、能源发展现状二、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三、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四、提高能源供给能力五、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六、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七、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八、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结束语前言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

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步入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一、能源发展现状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

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

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

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

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

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

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供给能力明显提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

建成了一批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矿。

2006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2.1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

其中,原煤产量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

先后建成了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等若干个大型石油生产基地,2006年原油产量1.85亿吨,实现稳步增长,列世界第五位。

天然气产量迅速提高,从1980年的143亿立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586亿立方米。

商品化可再生能源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电力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6.22亿千瓦和2.87万亿千瓦时,均列世界第二位。

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较快,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建设了西煤东运铁路专线及港口码头,形成了北油南运管网,建成了西气东输大干线,实现了西电东送和区域电网互联。

—能源节约效果显著。

1980—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

按2005年不变价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3.3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1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3.9%,扭转了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上升的势头。

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综合效率为33%,比198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其中钢、水泥、大型合成氨等产品的综合能耗及供电煤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消费结构有所优化。

中国能源消费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

中国高度重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6年的69.4%,其他能源比重由27.8%上升到30.6%。

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比重由4.0%提高到7.2%,石油和天然气有所增长。

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趋势明显,煤炭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比重由20.7%提高到49.6%,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居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中国能源科技取得显著成就,以“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为标志的基础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石油地质科技理论的发展。

石油天然气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特别是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煤炭工业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矿井,重点煤矿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

在电力工业方面,先进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普遍应用,水电站设计、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核电初步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自主设计和工程建设能力,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堆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烟气脱硫等污染治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迅速提高。

正负500千伏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正负800千伏直流、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

—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国策,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

中国的能源政策也把减少和有效治理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作为其主要内容。

2006年,燃煤机组除尘设施安装率和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近100%,烟尘排放总量与1980年基本相当,单位电量烟尘排放减少了90%。

2006年,全国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脱硫火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04亿千瓦,超过前10年的总和,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火电总装机的比例由2000年的2%提高到30%。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

中国能源市场环境逐步完善,能源工业改革稳步推进。

能源企业重组取得突破,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

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煤炭工业生产和流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电力工业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建立了监管机构。

石油天然气工业基本实现了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

能源价格改革不断深化,价格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

中国优质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供应能力的提高;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也增加了持续稳定供应的难度;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

单纯依靠增加能源供应,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相对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

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部分城市大气污染已经变成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

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能源市场体系有待完善,能源价格机制未能完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

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能源监管体制尚待健全。

煤矿生产安全欠账比较多,电网结构不够合理,石油储备能力不足,有效应对能源供应中断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二、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中国能源发展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能源发展道路,最大程度地实现能源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发展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国内能源的稳定增长,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促进世界能源的共同发展。

中国能源的发展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将给国际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世界能源安全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节约优先。

中国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节能技术研发,普及节能产品,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不断提高能源效率。

—立足国内。

中国主要依靠国内增加能源供给,通过稳步提高国内安全供给能力,不断满足能源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多元发展。

中国将通过有序发展煤炭,积极发展电力,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鼓励开发煤层气,大力发展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能互补,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

—依靠科技。

中国充分依靠能源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突破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制造水平,开创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增强发展后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