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都市越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答案详解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 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2014成都中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以及解析

2014年学大教育高频考点测试卷成都卷初中语文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1、【答案】D解析:【知识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思路方法】此题考查正确识别汉字读音能力,加点字属于易错易混字。
加点字属于易错易混字。
(A 缄默jian;B蓬蒿hao;C长吁短叹xu)2、【答案】C(A读-牍;B制-治;D障-彰)解析:【知识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形【思路方法】此题考查正确识别汉字字形能力,注意同音异形字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含义。
3、【答案】B解析:【知识点】正确理解使用成语【思路方法】此题考查正确理解使用成语的能力。
B项中随波逐流,贬义成语,不符合语境。
4、【答案】D(A有和难以形容杂糅;B舞姿不能萦绕耳畔;C展开栏目,搭配不当,应为开办。
)解析:【知识点】病句修改【思路方法】明确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换、调、补、删。
5、【答案】C 读wei 不读yi,赠送;解析:【知识点】理解实词的含义【思路方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实词的含义。
6、【答案】B解析:(B修饰;A 来-凭借;C他-助词,无义;D做-替)【知识点】理解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思路方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7、【答案】C(扩大范围,不包括郭攸之、费祎依、董允)解析:【知识点】理解文章内容【思路方法】审清题干要求,用原文回答,分析理解文意,得出正确答案。
8、【翻译】1\亲近贤良的大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强盛的原因。
2\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拿来咨询他,肯定可以使得阵列井井有序,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解析:【知识点】翻译文言文句子【思路方法】注意重点词语的准确翻译:“以”的意思是“来”,注意一词多义的翻译特点,以及固定结构“所以”的翻译。
9、【答案】(略)解析:【知识点】名句名篇背诵默写。
【思路方法】此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注意易错字。
10、【答案】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四川成都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四川成都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21分 )一、基础知识 ( 共 12 分 , 每小题 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纳罕(nà)堕落(duî)骸骨(hái )吹毛求疵(chī)B.栖息(qī)确凿(zá0) 磐石(pán)鳞次栉比(zhì)C.拮据(jū)嗤笑(chī) 倒坍(tān)鲜为人知(xiān)D.峥嵘(zhēng) 伫立(chù)秕谷(bǐ)锲而不舍(qiâ)2.下列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张驰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B.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D.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撩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3.结合语境,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五一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C.去年,成都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突然就戛然而止。
D. 不论是面对多么险恶的环境,人民军队将永远是共和国坚强的中流砥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初三(甲)班没有被评为“文明班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该班级存在严重的轻视体育的现象。
B.中国足球队能否在2015年亚洲杯取得佳绩,征战巴西世界杯,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
C. .文章的绯闻事件中,使马伊琍一句“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 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 0分)一、现代文阅读(3 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
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
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
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
诸予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2014年语文中考二模考试参考答案

2014年语文中考二模考试参考答案一、基础。
(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
1空1分,错一字扣0.5分。
)(1).偶然值林叟(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年少万兜鍪,(6).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7).吾义固不杀人。
2、看拼音写词语。
(4分。
1个词语1分,错一个字不得分,扣完为止。
)①瞰望②讪笑③销声匿迹④受益匪浅3、下列句中的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5、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4分)梦想是一场瓢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梦想是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的航船找到温馨的港湾;梦想是一首飘扬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情感的慰藉二、(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0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8、邹忌如何成功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4分)答:(1)邹忌委婉劝说(1分)。
设喻说理,用家事喻国事,以小见大,类比推理出“王之蔽甚矣”,让齐威王从中受到启发,使齐威王易于接受。
(1分)(2)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注意语言含蓄委婉,忠言不一定逆耳,用使对方愉快接受的方式说话。
(2分)(二)董遇“三余”读书(9分)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背着)(擅长)10、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C )(3分)11、用自己的话说说董遇“三余”读书是指什么?给我们的学习什么启示?(4分)(1)董遇的“三余”指趁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来读书;趁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来读书;趁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来读书。
(2)我们的学习要学会主动学习,不是没有学习的时间,而是看我们是否学会利用闲暇时间。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2014-3-20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工卷(单项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5至8页,共8页,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XXX一、(1 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肄业(yi)笑靥(ye)箴言(jian)溘然长逝(ke)....B.扎实(zha)麻痹(bi)鞭笞(chi)模棱两可(1 ing)....C.解剖(p6 u)媲美(pi)裨益(bi)扪心自问(men)....D.胚胎(pT)聒噪(g u6)粗犷(guang)引吭高歌(ha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磨砺幅员亲和力与日剧增B.端详博弈捅娄子食不果腹C.渔具婆挲座右铭沧海桑田D.跻身膨胀出洋像寥若晨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八保养汽车车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打蜡,也就是通过研磨的方式将漆面细小划痕磨光,进而到达使漆面..光亮的美容效果。
B.以“巴金故居‟‟“坝上老华西"为代表的首批20个市级标识导示类文化地以及中心城区各区负责的30个区级文化地标,已经全部面市。
..C.如果说宋代文化具有深沉内敛的品格,那么宋代的瓷器无疑是诠释这一精神底蕴最好的注脚之一,而本I卷(单项挑选题,共27分)文所述的龙泉窑纸槌瓶即是具体而微的一例。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摸底诊断性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原文为“大概可以发现”,“人们都能发现”表述绝对化)2.B (“它以漫漫无际的时空来反映某一特定时空发生的故事”违背文意)3. B (“都没有突出的特色”不合文意,原文强调的是“组群间的秩序”,并非说单个建筑没有突出特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B5.(3分)C (“朔”在此指农历初一,“昧爽”才指拂晓、黎明)6.(3分)D (“因党同伐异之罪而入狱”不当,文中杨涟下狱的原因是许显纯“自为狱词,坐涟赃二万”)7.(1)(5分)您果真能一日询问三次,不一定拜见,也不一定让皇上知道,只需让宫中知道还有朝中大臣在,事情自然成功。
(译出大意2分;“诚”“第”“济”三处,每译对一处1分)(2)(5分)这个时候魏忠贤已经掌权,众小人依附他, (他)忌惮正直的人正满朝(都是),不敢太放肆。
(译出大意2分;“用事”“盈”“肆”三处,每译对一处1分)【参考译文】杨涟,字文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推选廉洁官员,名列第一,提拔户科给事中,转为兵科右给事中。
万历四十八年,神宗皇帝生病,将近半月不能进食,皇太子不能够参见。
杨涟同各给事中、御史前往拜会大学士方从哲,御史左光斗催促方从哲向皇帝问安。
方从哲说:“皇上忌讳染病。
即使询问病情,左右的人也不敢传达。
”杨涟说:“过去文潞公询问宋仁宗的病情,内侍不肯说。
潞公说:‘天子起居生活,你们不让宰相知道,莫非有异心,赶快交给中书省法办。
’您果真能一日询问三次,不一定拜见,也不一定让皇上知道,只需令宫中知道还有朝中大臣在,事情自可成功。
”过了两天,方从哲才率领朝臣进宫问安。
等到皇帝病危,太子还在宫门外徘徊。
杨涟、左光斗派人告诉太子的伴读王安说:“皇帝病很重,不召见太子,不是皇帝本意。
应当极力请求入宫侍奉,尝尝药品,伺候皇帝进餐,傍晚才返回。
”太子完全采纳了他的意见。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2014年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编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文字,请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青春年华,最值得珍惜。
这无价的光阴要用来做最有意义的事,万万不能等到diāo líng之时,再独自感伤,追悔莫及!青春,需要守望,需要zhàn fàng,更需要圆满人生价值!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A.“扫黄打非”办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扫黄打非•秋风2014”行动今日启动。
B.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C.2014年博鳌论坛围绕《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主题展开讨论。
D.为了扩展旅游宽度,兴化将打造“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看芦花、冬泡温泉”的旅游全景图,把4月的千岛菜花节向四季延伸。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无数篮球迷无须紧盯屏幕也能欣赏到NBA比赛。
B.距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初三学子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C. Windowsxp正式宣告隐退,将冲击我国约2亿用户,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D.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①一④ 每题1 分,⑤一⑥ 每题2 分)①知而好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6分) ▪ (1)其叶沃若 ▪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谨庠序之教 ▪ (3)为变徵之声 ▪ (4)或植杖而耘耔 ▪ (5)到乡翻似烂柯人 ▪ (6)宠辱偕忘 ▪ (7)渺沧海之一粟 ▪ (8)干戈寥落四周星 ▪ 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
等,该小题不得分。
▪ 五、(22分)
▪ 15.(4分)A C(A项“小学时就已立志终 身从事词学研究”与原文不符合;C项以偏 摡全,夏承焘教授讲授词选,还意在表现 其心忧天下的情怀)
▪ 11.(5分)正直坦荡;稳重谦让;为人仗义; 率性而为;淡泊名利。(一点1分)
▪ 12.(4分)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 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是故知 不务多/ 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 谓。(答对两处给1分)
▪ 参考译文:所谓士人,即使不能彻底掌 握治国的原则和方法,但必定有所遵循; 即使不能尽善尽美,但必定有所操守。因 此他了解知识不求多,而务求审慎地对待 自己的知识;说话不求多,而务求审慎地 对待自己所说的话。
▪ 19.(4分)答案示例:
▪ 启动“汉语盘点”,寻找年度字词。
▪ 征集年度流行字词,描绘国人语言 生态。
▪ 能概括新闻内容,2分;符合对联形 式且表达得当,2分。
▪ 20.(6分)
▪ (1)(3分)大部分人用群发短信的方式来表达祝 福(1分),大部分人对群发拜年短信显示出较大的 宽容(1分),但并不重视短信内容(1分)。
▪ 13.(8分)
▪ (1)(4分)描绘了一幅春天烟雨迷蒙中(1分), 草木生机勃勃(1分),渔翁醉眠桥畔(1分)的 闲适自得(1分)的图画。
▪ (2)(4分)下阕抒情含蓄委婉。一方面借用 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自然、 田园的渴慕之情(2分);另一方面借问答收 束全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达 田园风光美好,向往归隐之意,意味无穷 (2分)。
LOGO
▪ 3.C(A. “进而”重在表示递进关系,应改 为“从而”,连接上文的方法和下文的目 的。B.“面市”指(产品)开始供应市场, 应改为“面世”,“面世’’指作品、产 品与世人见面;问世。C.“具体而微”指 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D.“鱼 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 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句中应改为“鱼 龙混杂”)
▪ 7.B(19世纪的“裂变理论”不是核爆炸 学说)
▪ 8.D(适:适合,适宜)
▪ 9.C(A.介词,“和”/动词, “给予”;B.连词,表转折关系, “却’’/连词,表承接关系, “就”;C.均为连词,表转折关 系,“却”;D.指示代词,译为 “那’’/人称代词,译为“自 己”)
▪ 10.(8分)
▪ (2)(4分)①交代自己师从夏先生的缘由, 同时承上启下;②通过细节生动地表现夏 承焘先生学问深厚、亲切随和的特点。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 18.(4分)
▪ 示例1:古今成大学问者,不仅要有杰出的才华, 还必须为人正直,品格端方。夏先生正直而忧囱忧 民,终成一代词学大家;汪精卫才华卓著,但丧失 民族气节而为国人嘲讽。没有对国家民族的忠诚, 不能坚守自己的品格,即使学问再大,也不能引领 风骚,成一代翘楚。
▪ (2)(3分)答案示例: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啦 国人重视礼尚往来,过年时要彼此传达祝福。② 信息时代的浮躁表现。当今时代人们应酬增多, 没有足够时间精心表达祝福。③传达情感和问候 方便、快捷。(如答出其他内容,言之有理也可给 分)
▪ 答出一点原因且言之成理,1分,共3分。
Thank you
▪ (1)(4分)下棋本是小技艺,然而违背正道 来讨好别人,我感到羞耻;况且叶公是一 个品德高尚的人,他怎么会因为这而怪罪 一个小孩子呢?(译出大意2分,落实“枉”
▪ “罪”各1分)
▪ (2)(4分)(他)担任公卿的门客将近四十年, 却不曾(因私事)有所请求,像百龄这样的人, 难道仅仅称他为下棋的人吗?(译出大意2分, 落实“干” “若”各1分)
▪ 16.(6分)①以诗传为文之要,教导学生 关注自然万物,发现灵感;②以诗明人生 境界,教导学生淡泊名利而有定力;③以 诗表个人操守,引导学生正直做人,忧国 忧民。
▪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
▪ 17.(8分)
▪ (1)(4分)①仁爱温和。如对学生模仿自己 付之一笑,赐书嘱我等。②淡泊随性。如 自号“瞿禅”,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禅理; 写诗、衣着均洒脱不羁等。(答出一点2分, 意思相近即可)
▪ 示例2:刻苦自励,方可成就大业。夏承焘先生以 “笨”字自我勉励,翻遍图书馆全部藏书,打下历 史文化的深厚基础。陈寅恪先生熟读古今书籍而成 诵,钱钟书一生爱书不释卷。他们对学问的执着和 刻苦精神令人敬仰,更成就了他们璀璨耀眼的学术 人生。
▪ 观点明确,1分;能结合文章及个人积累合理阐述, 3分。如从淡泊名利、豁达宽容、为人谦逊等角度阐 述,言之成理均可。
▪ 4.D(A.不合逻辑,“因而”强加因果。 B. “活动”与“体验文人雅趣”不能搭 配。C.“卫冕”与“桂冠”重复)
▪ 5.D(有相应的客观证据,比如地球和月球 的组成成分,还有地球磁场的变化等)
▪ 6.B(A.“月球和地球的同位素元素完全 相同”表述绝对;C.“月球这么大的一块 固体物质”错,不是将地球一整块物质抛 射到太空,而是先让它们蒸发;D. “传 统地球内部构造理论已被推翻”文中无依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