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亲身实践浅谈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思路

合集下载

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治疗抽动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抽搐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抽动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行为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减少焦虑和压力,从而减轻抽动症状。

行为治疗主要是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替代行为等方法,帮助患者控制和减轻抽动动作。

3.教育和支持:对患者及其家人提供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教育,以增加对抽动症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4.物理治疗:如物理治疗、按摩和温热疗法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并帮助控制抽动症状。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抽动症状无法通过药物和行为疗法控制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深脑刺激、神经阻断和神经调节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抽动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由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和监督。

盘点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盘点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盘点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儿童在出现了抽动症之后,会经常地挤眉弄眼,家长非常担心,一旦患上这种疾病,要帮助孩子全面进行治疗,而且要注意调理方法,避免造成更多危害,同时需要注意一些诊断事项,避免造成孩子出现更多的影响,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那么,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都包括哪些。

治疗1.药物治疗主要对患儿的病情恢复有所帮助的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可乐定贴片、氯硝安定、肌苷等。

2.心理治疗本病对人格的不良影响十分常见,有的在抽动控制后仍不能适应社会。

所以应强调对因对症治疗的同时,注意心理的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

帮助患儿家长和老师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征,减缓或消除父母的担心和焦虑。

合理安排患儿日常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对于发声抽动的患儿可进行闭口,有节奏缓慢地做腹式深呼吸,从而减少抽动症状。

小儿抽动症的并发症。

抽动症并发症包括:多动症有些抽动症患者会出现抽动症并伴有多动症,其表现除肢体抽动,面部抽动,声音抽动外,还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涣散、多动、冲动、成绩下降等情况,这些都是抽动症并伴有多动症的表现。

抽动症的并发症表现为强迫症抽动症患者常伴有强迫症,抽动症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抽动,而强迫症主要在于无法控制自己的精神,从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两者并发可能会表现为:明知不对而欲罢不能,始终无法摆脱,有时很痛苦,会出现自残行为,如咬舌、咬破手指、损伤皮肤、毁容等,常留下感染或疤痕,甚至流露出不想活下去的念头,对此务必高度警惕,防止意外。

抽动症的并发症还表现为品行障碍对于抽动症并发品行障碍的现象,一些抽动症患者家长以及亲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进行打骂等都会引起抽动症患者的品行障碍,病情的加重,进而导致患儿的反社会倾向,造成无法估计的反社会行为。

家长应该尽早认识孩子的身体变化,可以利用药物进行治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支持心理咨询,到专业的医院进行了解孩子的发病特点,平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鼓励不要打骂,容易造成更多影响,大家应该全面认识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帮助孩子尽早治疗。

小孩抽动症怎么治疗好

小孩抽动症怎么治疗好

小孩抽动症怎么治疗好
有些小孩平时会经常做一些小动作,会时不时的眨眼睛,其实小孩抽动症是很多的,而且表现也是很突出的,作为家长就可以从日常的行为动作中分辨出来是不是小孩抽动症,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呢,目前来说也没有确切的根治措施,不过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1、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均为控制症状,进行病因治疗的尚无报道.神经阻滞多巴胺受体,从而控制抽搐等症状,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泰必利.
2、心理治疗对抽动障碍的儿童也相当重要.首先,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正确认识抽动障碍,避免各种加重症状的因素.
3、其次,通过减轻心理压力,解除造成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家长与老师要鼓励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家中,家长对孩子不必过分关注,更不要批评指责.虽然对一些孩子批评后可使症状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
失,但过后会出现“反跳”现象而使症状更加严重.
通过上面的药物或者是心理治疗,对于小孩抽动症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方法了,只要家长坚持按照一些最佳的治疗方案进行的话,说不定小孩的抽动症就会有一些好转,会有效的控制住,尤其是心理治疗对于孩子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药物治疗,配合相关的心理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辩证思路与方法

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辩证思路与方法

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辩证思路与方法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陈梁教授(2014年元月广东省中医院学术报告厅)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声秽语为特征并伴有社会功能、心理行为改变的疾病。

近10年来,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率在我国骤增,除非这些患儿以前根本不到医院就诊,否则这是我们不能不接受的事实。

如今的高发病率与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相关问题不无关系。

长期以来,西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多采用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偏高,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

近年来,我们临床运用中药和针灸、耳针等外治及心理情志疗法治疗该病,显示出了中医综合疗法的独特优势。

现就试从中医学的角度对其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辩证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并对五音相关情志疗法治疗提出些思考。

一、辩证求因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以抽动为主,而且易于反复。

究其病因,应责之于风痰作崇,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

此即为“百病皆有痰作祟”、“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而“肝常有余”,体属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怯弱,机体发育未臻完善,易被饮食、情志等诸多因素干扰。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气偏亢,肝失疏泄,故临床患儿大多具有急躁易怒或胆性的情志症状。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如土虚,气血化生不足,肝无以制,则木火愈旺,肝风扰动愈甚。

且久病耗损肝肾阴血,致肝阳偏亢,导致患儿性情急躁、秽语失聪、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愈加严重,病程迁延。

故本病实为本虚标实之证。

二、审因论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应立足于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拟方选药紧扣病机。

由于本病主要为脾虚肝亢,风动痰扰所致,故临床上以脾虚痰聚、脾虚肝亢证最为多见,其次为气郁化火、阴虚风动,但均表现为肝风内动。

风木旺必克脾胃,故当先实其土,后泻其木,健脾平肝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因此法疗上首重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在此基础上注重化痰通络药物的应用,以使脾气得健,痰湿自化,肝木条达,抽动得以平复。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一、概述
朋友的儿子长的非常帅气,就是有很多坏毛病,撅嘴,爱抠鼻子,扭脖子,说梦话,去医院检查说是抽动症,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抽动症会出现,当这种疾病出现时,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危害,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发作,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疾病的调理方式,避免造成呼吸道感染,而且在这种疾病发生之后,还会带来很多影响,那么,儿童抽动症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二、步骤/方法:
1、抽动症的治疗方法目前最先进的是神经修复重组疗法,此种疗法采用的是经过纳米与生物技术萃取过后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神经突触部位,对患者的脑神经进行修复,能够促进患者的神经系统细胞再生,对于神经元活性的增强有很大的帮助。

2、还有一种治疗抽动症的方法是生物修复疗法,此种生物技术借助于生物蛋白来修复人体的脑神经递质,恢复脑神经递质的正常分泌功能,使得以前的错误神经信号的传递得以正确进行,此种方法是从根本上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治疗过后患者康复良好,不会复发。

3、通过药物治疗抽动症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中西医药物对抽动症都有一定的疗效,比如说传统的精神类的药物,特别是中医精神类药物治疗抽动症效果显著,几乎没有副作用,能够缓解因为抽动症导致的食欲不佳,睡眠不好,肚子痛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三、注意事项:
家长一定要注意平时在生活中不要打骂孩子,平时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调养方法,并且,避免危险,全面进行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避免孩子的学习困难,希望大家注意这种疾病的发展过程,尽早治愈。

小孩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小孩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孩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导语:我们可能都听说过小孩抽动症吧,小孩抽动症说起来也不是一种病,但是由于小孩多动也给很多爸爸妈妈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小孩抽动症吧,小孩抽动症说起来也不是一种病,但是由于小孩多动也给很多爸爸妈妈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健康的成长,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治疗小孩抽动症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小孩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一、饮食,一般儿童多动症、多动症致病原因应该与不合理的饮食有极大的关系,即便不是也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的方式来改善症状。

小孩稚阴稚阳、易受外界影响产生疾病。

冲动型多动症其脏腑表现为肾脏代谢功能下降,正常的吸收能力与不正常的代谢能力联合作用,导致心脏、肝脏、肾脏负担加重,进而导致血液携养能力下降(导致器官器官缺乏滋养,严重的产生“抽动症”)和内分泌紊乱(暴躁、缺乏自制力)。

二、家长应该多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无论不合理的饮食还是娇纵的生活习惯,都是大人教育方式的体现,孩子只是一个简单的受体。

家长需要反思。

三、治疗,抽动症和较严重的多动症必须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要注意:
1、绝大多数多动症、多动症都不是智力问题、精神问题、和大脑的问题。

2、不要使用精神类药物、中枢神经兴奋类药物,因为这种“添加剂”式的治疗方法,虽见效快,但不能解决脏腑功能失调的本质问题,相。

抽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抽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抽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抽动症,又称为多动症或运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运动或发声。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

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对于抽动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抽动症的主要方式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控制不自主的运动和发声,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失眠等,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剂量。

除了药物治疗,行为疗法也是治疗抽动症的重要手段。

行为疗法主要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反馈和心理治疗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控制不自主的运动和发声。

这些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自我控制,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家庭支持和教育也是行为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心理疗法也是治疗抽动症的重要方式之一。

心理疗法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等。

通过心理疗法,患者可以找到心理平衡,减轻焦虑和压力,从而减轻抽动症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治疗方法,运动疗法、中医疗法和手术治疗等也是治疗抽动症的一些辅助手段。

例如,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释放紧张情绪,缓解症状。

中医疗法则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而手术治疗则是对于一些严重病例的最后选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治疗抽动症的最佳方法是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心理疗法等多种手段的结合运用。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帮助患者走出困境,重返正常生活。

希望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能够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让抽动症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帮助和关爱。

活用中医理论,巧治小儿抽动症

活用中医理论,巧治小儿抽动症

小儿在一次感冒之后,出现了头部间歇性不可控摇摆的症状,医生说是患了小儿抽动症,这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病,据说主要是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造成的,颇不易治。

本人正在学中医,对医生此说颇不以为然,自思比小儿精神压力大的孩子不知有多少,但他们绝大多数并没有患上抽动症,可见精神因素导致小儿抽动症的说法很难站住脚。

根据中医理论,这种抽动症应属痉病或癫痫的范畴,前者可能是血虚生风、肝阳上亢所致;后者可能是痰迷心窍、郁热生风所致。

那么,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呢?我请一位中医给儿子把了把脉,脉象弦细。

由此判断当是前者,因为如果是痰迷心窍引起的抽动症,应当脉象弦滑。

又考虑小儿头发偏枯黄,这是血虚的表现;儿子出生于2002年,从五运六气的角度看属木气过旺,容易出现肝阳上亢;加上儿子饮食方面偏食肉类,少吃果蔬,平时肝负担过重,同时由于肝血不足(血虚),也容易出现肝阳上亢。

从中医五行辨证的角度看,肝属木,肺属金,肝主生发、肺主肃降,所谓金克木;感冒之后,肺功能受损,容易出现金不能克木,肝风上行不能制,从而引发头部抽动。

综上分析,本人判断儿子此次的抽动症是血虚生风、肝阳上亢所致。

那么应如何治疗呢?查相关医案,治疗类似痉病都采用虫藤饮加减平肝熄风的思路。

儿子年仅8岁,我担心这类方子会有较大的负作用。

又在医书上见到古代名医朱丹溪有言:凡遇痉症,宜补虚养血,少加降火,切不可作风治,而用药兼风,恐反燥其学室,而致不救之患。

《经》曰:治风先治血,血实风自灭。

鉴于此,我决定寻找虫藤饮加减之外的治疗思路。

根据朱丹溪的理论,拟采取补血的办法,但家人齐声反对,言“小儿不可补”,又考虑补血非短期所能见效,而家人被儿子日益频繁的抽动搞得心急火燎,只好放弃此法。

夜翻医书,见到小柴胡汤可治少阳诸症,还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且柴胡是中医“和法”治疗的代表药物,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扶正祛邪,对“休作有时”的疾病普有疗效。

考虑到头部抽动具“休作有时”的特征,又是筋的问题,而筋为肝所主,自然都属于小柴胡汤的可治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抽动症可以说是一种能够勾起父母绝望情绪的一种病,因为孩子就那样在你面前眨呀、翻呀、扭呀、抖呀,时时刻刻地刺激着你的神经,好不容易见缓了,换一个季,又抽上了,真是郁闷!去年春天我经历棵棵得病的时候,中医的思维已经开始在我的头脑里扎根,所以一开始她眨眼的时候,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肝火,背上刮了个痧就好了。

可过了几天又眨上了,还有点向斜上方翻眼。

我意识到这已经不是我的能力范畴的,查了查资料了解到西医上叫”小儿抽动症“,也了解到西医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用抑制神经的药物来控制。

于是我赶紧去同仁堂抓了几副中药,大夫说这孩子脾胃不好,一副药所有症状就都消失了,我吃了三付就没再吃。

但过了大概十多天,我在电脑上下载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下载完我去干别的事了,一个小时后回来看到棵棵一直在玩,”久视伤肝“,于是又开始了而且眼翻的更厉害,再去看原来的大夫就不灵了,随后又看了几个大夫都没治好,看方子有的大夫着重于调脾胃,有的大夫着重于解肝郁,有的大夫着重于活血化瘀,每张方子都是20多味药,味道都不好,熬药的和吃药的都特郁闷。

前两种有些疗效但进展缓慢让人心急,后一种活血化瘀的不但没用感觉孩子脸色还越来越不好。

于是我暂时停止吃药观察了一段时间,但病情很快发展到吸鼻子撇嘴,还时不时地扭一下脖子,看得我巨郁闷,要知道我家棵棵可是一个小美女,现在却搞成这个样子。

看来消极抵抗更是死路一条。

绝望之时我想到了祝肇刚大夫,他是我非常认可的一个医术高超的大夫,伤寒论研究的很透,以前给棵棵治湿疹就非常有效,当时的方子我没留,但凭记忆应该就是桂枝汤的底(记得有本书上也写过桂枝汤可治湿疹),他后来因为上养生堂节目火了所以号非常难挂,我就一直偷懒没继续给孩子调理,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治病真是不能耽搁呀,而且要治就应该一次性治好不能拖拖拉拉的。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及我自己看书的感悟,祝大夫开出的方子我一看就感觉很靠谱,孩子的症状是肝郁、脾虚、心火旺,有湿性湿疹,抽动,晚上打呼噜,开出的药方一共11味药,药方如下:北柴胡5克,当归5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生黄芪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薄荷5克(后下),生麦芽30克,桂枝5克,大枣5克,菖蒲5克(中医讲究的是个性办证施治,我列此方只为让大家了解高手思路,切记不可照搬)。

棵棵回来吃了三付所有症状就消失了,最明显的变化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不打呼噜了,原来打的很厉害我也没管她,认为就是肺气虚,吃点山药补补就行了,但惭愧的是一忙起来也没给孩子弄,小呼噜就这么一直打着。

后来在论坛上妈妈们热议“腺样体肥大”,我才想起来,就打呼噜这事要到西医查,估计棵也能查出这个病来。

7付吃完我又自己抓了7付,后来没什么事了我就再没有去看,通过这通折腾基本知道这病是怎么回事了,正所谓“三分治七分养”,我决定今后还是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的体质提高上去,虽然祝大夫的药是甜的,但总不能吃一辈子,而且孩子的心理问题不是靠大夫能解决的。

在棵棵得病期间我加了一些小儿抽动的QQ群,了解到很多患儿的一些共同特点,大多体质不太好,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或遗尿或爱感冒或早产或剖腹产,棵棵就是剖腹产,尿床尿到4岁,后来用黑胡椒粒敷肚脐治好的。

尿床的原因除了脾胃虚弱摄液功能差,再就是肾寒,我给她捏积的时候注意到她尾椎骨上一直到腰一片淤青,就像穿了个铁壁阿童木的铁裤衩,原来以为是胎记随着年龄增大会退去,没想到越来越明显,我试着捏了捏屁股蛋她说疼,我又试着搓了搓,竟然搓花了!说明是寒凝,当时我就特有信心,心说什么时候我把女儿这个铁裤衩脱了去,什么时候棵棵的体质就上来了(后来通过揉搓淡多了)。

当然体质是基础,发病还有诱因,除了春天肝气生发易生风病:“外风引动内风”的原因之外,孩子的情绪也是诱因。

棵棵原来是个快乐开朗大方的孩子,但自从有了弟弟,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虽然我早就知道生老二以后老大会有类似的心理问题,我也把弟弟扔给保姆,尽力多陪她出去玩,但依然避免不了她对弟弟敌视情绪的蔓延和对我的爱的怀疑,所以她变得越来越小心眼了。

再加上我平时对她的期望值也比较高,结果是她越来越不自信了。

这应该是她肝郁的原因了。

去年冬天我因为忙于公司的经营,虽然知道冬藏的重要性,但却还是没有好好给孩子们补养,所以入春以来棵棵的脸色也不是很好,从这点来说我真觉得对孩子很亏欠。

所以3月份我下决心把公司关了之后,马上给棵棵好好做了一下全身按摩,先是把头风去了(按揉风池、风府和耳后高骨一圈),然后把腿上尤其是小腿上小疙瘩全部揉开了。

做完第二天棵棵的脸色就透出亮来了。

虽然冬天一直在给她捏积,但她从尾骨到腰部一直还是不那么松弛,上周六在家里,我又赶18点肾经当令的时候用王佑三软膏在这个部位猛搓了大概5分钟,搓的她直喊烫。

搓完脸蛋就露出红晕来了。

现在的我不担心她的抽动症复发,因为眼看着孩子的体质在一天天转好,心情也在一天天变好,她已经非常确定妈妈爱她,也看到了弟弟的可爱,越来越自觉地呵护弟弟。

抽动症在体质上原因根在肝和脾,有些孩子先天肾寒。

脾为土,肝为木,“土虚则木摇”,血虚则生风”。

多数小儿抽动症的孩子都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或遗尿的问题,这是先天体质不足的表现,先天体质不足的孩子肾虚、脾虚,肾水不足则不足以泽木,肝火自然会旺,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病症表现为眨眼和筋不能自主地抽动。

春天对应肝对应木,春天风大,容易“外风引动内风”所以小儿抽动在春季多发。

另外深一步来说,木(肝)生火(心),抽动症的孩子大都心火旺,心思重,按按心包经大都痛得很。

《黄帝内经》病机第十三条说到:“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心)”这里面的瘛,就是肢体肌肉抽动的意思,在我的群里接触到的孩子的病确实是一个个都心火旺得很。

以前我在新浪博客上也看到一位妈妈写的文章,是说她给孩子艾灸“瘈脉”,结果孩子很快不抽了,同时湿疹也治好了,这个“瘈”字在字典上查是通“瘛”的,所以应该是治疗抽动表证的效果很好的穴位,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小儿抽动症之所以长期治不好,就是因为有些中医学艺不精,只记得”祛风先活血“这句话,只针对表面症状本着活血化瘀的思路开药,可却忘记了孩子的体质摆在那里,已经无血可活,无血可化了。

群里的好多妈妈就遇到了这样中医,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实在是太遗憾了。

小儿抽动症的发病机制在体质的基础之上还有情志原因,情志原因毫不夸张的说占80%,通过接触家长我有个感受,抽动症孩子的家长大多内向,敏感,多思多虑,容易焦虑或对孩子的期望值高,直接影响到孩子肝气不疏,心火重。

更有像我这样暴脾气的,暴怒之下吼叫把孩子吓坏的。

本来我出于羞耻之心是不想说的,但想想正是这次经历让我顿悟,相信也会给各位家长很大的启示。

其实我家棵棵在病情稳定后也有过一次复发,是突发的,原因是因为什么事我没搂住火,冲着棵棵怒吼,就在我吼叫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快速地眨动了四五五下,凭直觉我心说糟了,把孩子吓着了,赶紧停下来给棵棵捣小天心镇惊安神。

果然,第二天开始吸鼻和咧嘴,脖子也有点点扭(后来我自己给她调理好了)。

这件事让我彻底明白抽动症是怎么来的了,是我们给孩子造成的。

可能你没有直接吼叫过孩子,但你爱孩子的方式,你们夫妻间的不和睦,你对孩子的要求等等,都让她感到惊恐无力,让她感到内心压抑。

说到内心的压抑,大家可以揉揉心包经,痛得很,孩子竟然也一样,我给棵棵弹拨过极泉穴,竟然半天只麻到肘弯,而且整个腋窝肌肉很疼,说明孩子的心包经不通。

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

所以我说抽动症的家长即使遇上神医,父母这方面不做出改变,解不开孩子的心结,照样还是不能把病治彻底了。

现在小儿抽动症在重点小学多发,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孩子太辛苦,太压抑了,小小的身板上背负了太多家长的愿望,小小年龄肝郁就很严重。

心理和生理是相辅相成的,亲子教育的方向不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就得不到解决,病痛就一日不能得到根除。

现在大家都知道脾胃是后天之本,都想要给孩子调理脾胃,可是如果孩子长期处于一个压抑惊恐的气氛中,他的脾胃如何能调好,我们成年人都有体会,一生气就不想吃饭,肚子胀的鼓鼓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中医讲五行相生相克,木克土,即肝克脾胃,肝气不舒的话就会压制脾胃的功能,同时由于肝气横逆,胃气就会不降,打嗝,反酸,头昏头痛。

这种情况况下吃还不如不吃。

最近接触了林巨老师的生命教育理念,每一个抽动症孩子的发病可以说是一个机缘,一个让父母猛醒,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健康理念的一个机缘,只有让你真正地感受到痛了,你才能下决心改变,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起不到这个作用。

另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再说体质调理:网上有拔罐治疗小儿抽动症的,我进入QQ群了解到有一定疗效,但进展缓慢。

拔罐这种方法伤气,不宜多用,而且一定要注意的是拔完罐要给孩子补充营养。

个人觉得还是用推拿的方法给孩子做日常保健和治疗为好。

我体会的普通家长能操作的小儿抽动症治疗思路:药物:推荐祝肇刚大夫,已经有好几位妈妈在我的推荐下来北京调理,效果满意,值得来一趟。

食疗:饮食上遵循应季当地的原则。

以补养后天之本脾胃为主,饮食甘淡,多喝粥,不贪凉。

心理:加强亲子关系,给孩子在心理上松绑,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更重要。

健全的人格比100分和名校更重要,是孩子未来取得成功,获得幸福的真正法宝。

说起来容易,要想做到首先要给自己心理松绑,自己修炼一个强大的内心。

建议购买《儿童爱之语》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关注林巨老师的心灵成长讲座。

日常保健:保证睡眠时间,躺下就是养肝,闭目就是养肝;患病期间千万让孩子远离电脑电视;身体保暖,注意护住孩子的肚腹腰背和肩胛脖颈。

小儿推拿手法(6岁以下的孩子):揉小天心5分钟,平肝清肺+小清天河水+补脾(有湿疹的清补,有积食的先清胃再补脾)+ 坚持捏脊(冬天减少频率,早起捏)。

穴位(大一点的孩子):点揉风池穴和太冲穴以及行间穴去肝风肝郁+弹拨极泉穴打通心包经,一直弹拨到中指麻,点揉内关穴清心火安神+捣小天心安神镇惊+点揉三阴交穴滋养肝肾脾三经+太溪穴补肾,关于风池穴的重要性将另有博文阐述。

全身按摩:沾润肤露把孩子的全身经络摸遍,感受手下有不正常的硬结、条索、絮状物、痛点,用按揉或艾灸的方法把它们散开,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气血正常运行的罪魁。

重点是颈肩处、大腿两侧和小腿内侧以及足底。

脊柱上每个脊突下都要按一下看是否疼,疼的话艾灸至不疼。

擅用热水袋,经常用热水袋给孩子敷后背督脉,从尾椎骨开始敷,每段敷大概5分钟,痒的话挠挠后敷至不痒然后上移,最后至大椎。

受凉、腹泻时更要施此法。

艾灸:4月30日的新体会:棵棵的小儿抽动症已经好了,最近脸色也很好,4月里个子长了一大截。

但晚上鼻子有点堵,于是按揉尺泽穴、曲池穴和手三里穴,结果发现都疼,太疼了孩子受不了,于是采用艾灸的方法,灸曲池穴后,棵棵又开始耸鼻子扯嘴巴,说是不舒服,然后开始挠嘴边下巴,开始挠鼻翼两边,后来按照以下顺序开始挠整个头皮-后背-脖子-肘窝-两侧腿窝,我一看,这不正是她病情严重的时候所有难受的地方嘛!于是接着艾灸到所有部位都不痒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