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中移动荷载车道的定义
midas移动荷载加载方式

定义车辆荷载
midas移动荷载加载方式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注意:
横向折减系数: 多车道横向折减系数。
组合选项: 组合:按提供的系数组合各子荷 载工况。 单独:各子荷载工况独自发生作 用。
子荷载工况里的系数: 子工况计算效应的增减系数,( 类似横向分配系数的概念)。
定义车辆荷载
1)车轮荷载:一个车轮的标准中70kN。
2)分布宽度:1m 纵向宽度:1m
3)最多车道数:该横向框架分析模型上可 能作用的最多车道数。
midas移动荷载加载方式
移动荷载工况
比例系数:冲击系数
midas移动荷载加载方式
2.盖梁计算移动荷载的施加
模型的注意事项
注意:
1.对于预制结构:一般支座间距小,可不模拟横梁。 2.对整体现浇结构:一般支座较稀疏,必须模拟横梁。
midas移动荷载加载方式
定义车道荷载:
注意: 1.对于预制结构:移动荷载直接施加在盖梁上。 2.对整体现浇结构:移动荷载施加在横梁上。 3.车道起终点的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直接施加到盖 梁上时,应为最外侧支座之间的区域)
midas移动荷载加载方式
定义车辆
注意: 1.车辆荷载:纵向计算单车道反力的一半(车道一个车轮的 反力,但交接墩考虑两孔效应叠加)。 2.车道数量:考虑实际的车道数量。 4.特别注意车轮至路缘距离如在定义车道时已考虑这里填0 3.可以勾选中央分隔带考虑双幅桥的情况。
注意:
组合: 考虑将两侧人群荷载叠加。 即总效应最大。
对应关系: 车辆和车道对应起来。
midas移动荷载加载方式
1.桥面板计算移动荷载的施加
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移动荷载设置流程目录midas Civil 技术资料1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1 一、定义车道线(车道面)2 二、定义车辆荷载5 三、定义移动荷载工况7 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9 五、运行并查看分析结果12 参考文献14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2013/05/17本章主要结合中国规范JTG D60-2004[1]进行纵向(顺桥向)移动荷载分析介绍,移动荷载分析主要是计算移动荷载(车道、车辆或人群荷载)在指定路径上(车道线、车道面)移动时产生的各种效应(反力、内力、位移、应力)的包络结果,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定义车道线/面;(2)定义车辆荷载--车道荷载、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等活荷载;(3)定义移动荷载工况;(4)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5)运行分析并查看结果。
一、定义车道线(车道面)荷载>移动荷载>移动荷载规范-china,定义车道线或车道面,确定移动荷载路径,程序提供车道单元和横向联系梁两种方法,其中,车道单元法是将作用在车道中心线上的荷载换算到车道单元上(换算为集中力和扭矩),单梁模型中常用;而横向联系梁法是将移图1-1车道单元法及横向联系梁法示意图动荷载作用在横梁上,然后由横梁按比例传递到临近的纵梁单元上,梁格模型中常用,此时需要将横梁定义成为一个结构组,传力示意如图1-1所示。
随后即可进行车道线定义,首先是“斜交角”设置,对于斜桥梁格模型可以输入起点和终点的斜交角度,此设置需跟横向联系梁法配合使用,车道单元法不需要设置此项。
“车辆移动方向”,对于直桥,选择三者无差别;如果是斜桥,则车辆移动方向不同,分析结果也不同,故要选择“往返”。
图1-2车道单元法及横梁联系梁法定义图示 “偏心距离”的输入,蓝色虚线为车道中心线的位置,Start-End 为车道单元,以顺桥向为基准,当车道中心线在车道单元的左侧时,偏心距离a 为负值,右侧为正值。
midas常见问题汇总

Part I.部分使用说明1. 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l 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l 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
定义人群移动荷载时,一定要输入Qm和Qq,并输入相同的值。
集中荷载输入0。
l 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l 定义车辆组。
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l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
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
例如: 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
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l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 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l 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a. 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c.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在程序内部,自动将输入的荷载除以在”车道面”中定义的车道宽后,按面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Midas建模分析常见问题及解答

Part II. 常见问题
1)问: 在 MIDAS 软件中施工阶段分析采用何种模型? 2)问: 在 MIDAS 软件中静力荷载工况定义中的类型中包括了所有的荷载,为什 么菜单下面还有移动荷载工况和支座荷载工况等内容呢? 3)问:MIDAS 软件能自动统计用钢量吗? 4)问: MIDAS 在做时程分析时如何输入地震波? 5)问: 在 SPC(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 DXF 文件的应用 6)问: 在 MIDAS/Gen 中建立模型时,如何考虑楼板刚性的问题? 7)问: 在 MIDAS/Gen 中做 Pushover 分析的步骤? 8)问: FEmodeler 中 DXF 文件的应用? 9)问: 在 FEmodeler 中定义 Part 的方法? 10)问: 我在 FEmodeler 中定义了 PART,但是对该 PART 不能划分网格? 11)问: 在 MIDAS/Civil 的移动荷载分析中,如何得到发生内力最大值时同时发生 的其他内力? 12)问: 有关 MIDAS 的非线性分析控制选项? 13)问:MIDAS/Civil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的索初拉力控制选项? 14)问:MIDAS/CIVIL 中有关斜拉桥施工中的索力调整问题? 15)问:在 MIDAS 中如何计算自重作用下活荷载的稳定系数(屈曲分析安全系 数)?
节点温度 主要用于输入沿单元长度方向(如梁长度方向)的温差。 单元温度 主要用于输入各单元的温升和温降,是对节点温度的补充。例如,用于地下结构的 上板和侧墙的单元的温差不同时。 温度梯度 主要用于计算温度梯度引起的弯矩, 其中高度数值没有具体物理概念, 其中温差和 高度的比值相等时,即梯度相等时,计算结果相同。 梁截面温度 主要用于定义梁上折线型的温度梯答 目 录
第一篇:MIDAS 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
MIDAS人群荷载荷载及横向折减系数

桥梁专业微讲堂
题目:人群荷载加载及横向相关折减系数 主讲人:田亚宁
CONTENTS
1
横向相关系数
子荷载工况系数 横向车道布载系数自动折减
2
人群荷载加载
车道荷载 车辆荷载(标准+用户自定义) 移动荷载工况
01 横向相关系数
子工况荷载系数
子工况计算效应的增减系数,(类似横向分配系数的概念)。
效应查看——位移
1.程序根据所选规范自动考虑横向车道布载系数,位移大小为1.2倍关系。
02 人群加载——定义车道
注意: 偏心距离: 人行道中线到单元轴线的距离。 车轮间距:
输入0,考虑人行荷载为线荷载。
桥梁跨径: 配合定义车辆荷载定义时的计算跨 径。 比例系数:1
02 人群加载——车辆荷载
注意: 建立人群荷载的两种方法: 1.添加标准车辆(对应各规范); 同一模型中,一种规范下只能添加一种人群荷 载; 2.用户定义;
如果同一模型中,同一规范下需要添加不同人 群荷载,选择用户定义;
公路通用规范标准人群:
集度
宽度
城市规范标准人群:
集度 宽度
自定义人群荷载:
集度 宽度
02 人群加载——移动荷载工况
注意: 组合: 考虑将两侧人群荷载叠加。 即总效应最大。 对应关系: 车辆和车道对应起来。
谢谢您的聆听
2017-7
效应查看——反力
1.选择规范公路桥梁/新,横向车 道折减系数为1; 2.子荷载工况系数为1和1.15,支 座反力大小也为相应的关系。
效应查看值大小为1.15倍关系。
01 横向相关系数
横向车道布载系数自动折减
荷载工况3
迈达斯 技术资料-横向分析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桥梁横向分析目录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1 ----桥梁横向分析1 1.1横向移动车辆定义参数说明2 1.1.1车辆荷载 2 1.1.2车道线 2 1.1.3移动荷载工况3 1.2总结3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桥梁部 2013/04/121.1横向移动车辆定义参数说明1.1.1车辆荷载车轮荷载(P):70KN或140KN如果两后轴纵向分布有重叠时,就需要输入140KN。
分布宽度(b):沿桥横向,车轮矩形荷载分布面的宽度(平行板跨方向的分布宽度),b=b1+2h,见JTGD62-04-4.1.3。
纵向宽度(L):取横向分析模型的梁段宽度,即该梁段在整体桥梁模型中的长度,通常取1m(也可按需取值)。
其余设置,按图示填写即可,很好理解,这里不赘述。
根据规范规定,某个车轮荷载P的有效荷载分布范围为ab,轮重荷载集度为,这时作用在纵向宽度为L的横向分析模型的轮重即为:。
1.1.2车道线根据规范我们知道,车轮荷载垂直于板跨径方向的荷载分布宽度a值是变化的,如下图所示(a 值按JTG D62-04中4.1.3-4.1.5计算)。
故,Civil在车道线中提供比例系数(b/a)来调整轮重荷载的效应(内力、位移等)。
1.1.3移动荷载工况移动工况中,可通过调整比例系数(K)来考虑冲击系数或其他情况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定义车辆荷载、车道线、移动荷载工况需要输入的关键参数都介绍完了,现在我们对他们的具体作用做个总结。
1.2总结手算时,我们施加在横向模型上的车轮荷载=(这很好理解就是先求有效面积上的均布荷载,再求横向模型分担到的车轮荷载值,从该公式中可见,b值似乎对最终的结果没有影响,但是,轮重和效应折减是分别计入的,所以,b值不能被省略,可以看下述第4点的解释。
)其中:K-移动荷载工况比例系数;P-定义车辆荷载中输入的车轮荷载值;a、b-车轮荷载垂直于板跨径方向的荷载分布宽度、平行于板跨径方向的荷载分布宽度;L-横向分析模型的梁段宽度,通常取1m(也可按需取值);将上述公式变形为:容易知道:1、a、b的计算公式在D62-04规范的4.1.3-5条。
MIDAS使用的常见问题

Part I. 部分使用说明1. 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λ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λ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
定义人群移动荷载时,一定要输入Qm和Qq,并输入相同的值。
集中荷载输入0。
λ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λ定义车辆组。
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λ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
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
例如: 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
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λ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 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λa. 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c.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在程序内部,自动将输入的荷载除以在”车道面”中定义的车道宽后,按面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midas移动荷载加载

道路条件
设置道路的平整度、坡度等参 数,以考虑道路条件对车辆行 驶的影响。
车辆间距
设置车辆之间的间距,以考虑 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动态作
用的影响。
CHAPTER 03
MIDAS移动荷载加载实例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工程背景
某高速公路桥梁,需要进行移动荷载加载分析, 以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工程参数
建筑结构
MIDAS可以模拟地震、风等自然灾 害对建筑结构的动态影响,为建筑 结构的抗震、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MIDAS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MIDAS能够模拟和分析复杂的移动荷载作用,提供高精度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果; 其用户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和学习;具有广泛的适用领域和行业认可度。
局限性
MIDAS主要适用于移动荷载的分析,对于静态或准静态问题可能不适用;对于 大规模复杂结构的分析可能存在计算效率问题;需要专业的工程背景和技能来 正确使用和解释分析结果。
在移动荷载加载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技术和设 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制定和完善移动荷载加载技术的标准和规 范,促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MIDAS软件未来的改进方向
拓展应用领域
不断拓展MIDAS软件的应用领域,将其应用 于更多类型的结构和工程领域。
优化用户界面
改进MIDAS软件的界面设计,使其更加友好、 易用,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MIDAS移动荷载加载
CONTENTS 目录
• MIDAS简介 • MIDAS移动荷载加载原理 • MIDAS移动荷载加载实例分析 • MIDAS与其他软件的比较 • MIDAS移动荷载加载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DAS中移动荷载车道的定义——我的理解MIDAS中关于移动荷载车道的定义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原理,MIDAS自己也讲的不是很清楚,事实上很多累死软件对横向荷载的分布处理也不是很完善,下面我就我个人理解,参考其他前辈的理解,说说我的看法,希望大家积极跟帖,多多讨论,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定义一般车道时,应该就是选择距离设计车道中心线最近的一根纵梁作为车道单元,然后定义偏心来按规范规定的等效车道荷载加载。
偏心距离是车道中心距离就近梁单元中心的距离。
结构尺寸确定后,车道中心和每个纵梁的中心(如果是单梁那就是结构的中心)都是已知的,这时就很容易确定车道的偏心距离了。
横向联系梁车道定义时和一般车道定义方法是一样的,要选择就近的一根纵梁作为车道单元,定义偏心、定义跨度、定义车道分配单元,唯一不同的就是横向联系梁要选择横向联系梁结构组而已。
MIDAS官方的说法是:
车道单元是定义车道位置的参考单元,civil中目前横向车道位置需由用户定义。
车道偏心量为车辆中心线距参考单元距离。
我理解的具体加载情况是:
一根单梁,车道中心布置,如果定义车道时不考虑车辆宽度,则荷载加载在梁单元中心线上;而如果定义车道时考虑车辆宽度(貌似2006版才有了这个功能)
1.8m,则荷载为偏心梁单元荷载,分别加载在梁单元中心两侧
0.9m的位置上,因此换算成梁单元荷载就是集中载和换算扭矩。
对于单梁分析,是否考虑车辆宽度对结构没有影响,但如果是梁格模型,是否考虑车辆宽度对结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规范规定的等效车道荷载是没有考虑车辆宽度的(但是,我在邵旭东的《桥梁工程》中看到了一句大实话:
车道荷载的单向布载宽度为
3.0m,这个才更接近实际情况)。
具体的,根据规范进行双车道中载和偏载加载时,一个是把车道荷载分别加载在两个车道设计中心线上,一个就是以最小间距3m来在一侧布置2个车道加载。
如具体偏载情况:
第一个车道中心位置:
人行道边缘+
0.5+
0.9第二个车道中心位置:
人行道边缘+
0.5+
0.9+
3.1,用梁中心线计算出偏心距离输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