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之插损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一、外观检验: 二、组装性能:2.1插芯:突出长度正常,弹性良好,有明显倒角,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及其他不良。
2.2散件:各散件与适配器之间配合良好,无松脱现象,机械性能良好,有良好的活动性,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破损、裂痕,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同批次产品无色差。
2.3压接:对光缆外皮及凯夫拉线的压接固定要牢固,压接金属件具有规则的压痕,无破损、弯曲,挤压光缆等不良。
三、端面标准:根据附录1《光纤连接器端面检验规范》检验。
四、插损、回损技术标准: 五、端面几何形状(3D)标准:六、合格品标识:合格产品标识包括:出厂编号(每个产品对应唯一的出厂编号,由生产任务计划号加流水号组成)、型号规格、条码标签(根据客户要求可选)、产品说明书(根据客户要求可选)、3D报告(根据客户要求可选)、环保标识(根据客户要求可选)、插/回损测试数据等。
七、产品包装:7.1产品基本包装是:将光纤连接器盘绕成15-18cm直径的圈,连接头两端用扎带固定于线圈的对称中部,根据产品的不同型号扎紧方式有“8”和“1”字型扎法,以不松脱为原则,不能在光缆上勒出痕迹,0.9光缆使用蛇形管绑扎。
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将绑扎好的连接器头朝下放入对应已贴好标识的包装袋中封好袋口,并将包装袋中的空气尽量排除但不能将连接器挤压变形。
7.2基本包装完成后以整数为单位装入包装箱内,包装箱内部用卡板或气泡袋或珍珠棉或其他防挤压保护辅料隔开,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包装箱外贴上装箱清单和其他产品标识后封箱打包并放置到指定成品区。
八、各零部件技术标准: 8.1插芯: 8.1.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198-2002 《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技术要求》Telcordia GR-326-CORE 8.1.2详细技术要求见附录2《常规插芯技术标准》。
8.2光纤/光缆: 8.2.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258.1-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一部分总则》YDT 1258.2-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二部分单芯光缆》YDT 1258.3-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三部分双芯光缆》YDT 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YDT 1258.5-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五部分光纤带光缆》YDT 1258.3-2009 《室内光缆系列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8.2.2性能、尺寸、材质、颜色、环保等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光纤应用中的损耗及解决方案

④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应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末)。
⑤熔接机电极的使用寿命一般约2000次,使用时间较长后电极会被氧化,导致放电电流偏大而使熔接损耗值增加。此时可拆下电极,用蘸酒精的医用脱脂棉轻轻擦拭后再装到熔接机上,并放电清洗一次。若多次清洗后放电电流仍偏大,则须重新更换电极。
(4)保证接续环境符合要求
严禁在多尘及潮湿的环境中露天操作,光缆接续部位及工具、材料应保持清洁,不得让光纤接头受潮,准备切割的光纤必须清洁,不得有污物。切割后光纤不得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多尘潮湿的环境中。接续环境温度过低时,应采取必要的升温措施。
(5)制备完善的光纤端面
①宏弯损耗 光纤的曲率半径比光纤直径大的多的弯曲(宏弯)引起的附加损耗,主要原因有:路由转弯和敷设中的弯曲;光纤光缆的各种预留造成的弯曲(预留圈、各种拿弯、自然弯曲);接头盒中光纤的盘留、机房及设备内尾纤的盘绕等。
②微弯损耗 光纤轴产生μm级的弯曲(微弯)引起的附加损耗,主要原因有:光纤成缆时,支承表面微小的不规则引起各部分应力不均匀而形成的随机性微弯;纤芯与包层的分界面不光滑形成的微弯;光缆敷设时,各处张力不均匀而形成的微弯;光纤受到的侧压力不均匀而形成的微弯;光纤遇到温度变化,因热胀冷缩形成的微弯。
(6)正确使用熔接机
正确使用熔接机是降低光纤接续损耗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
①应严格按照熔接机的操作说明和操作流程,正确操作熔接机。
②合理放置光纤,将光纤放置到熔接机的V型槽中时,动作要轻巧。这是因为对纤芯直径为10 nm的单模光纤而言,若要熔接损耗小于0.1dB,则光纤轴线的径向偏移要小于0.8nm。
光纤连接器的性能及影响插入损耗的因素

光纤连接器的性能及影响插入损耗的因素作者:赵琪来源:《商情》2015年第37期【摘要】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光通信需要大量的光纤连接器,用于远程通讯装置间的连接。
由于对光纤通信网络的经济性和高性能的要求,高可靠性,小型化,低成本的光纤连接器就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FTTH光纤到户的迅猛发展,光纤快速连接器将在FTTH接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纤的性能及影响插入损耗的因素。
【关键词】光纤机械接续, FTTH 光纤连接器性能,插入损耗一、光纤接续技术概览传统的光缆接续采用光纤熔接机,利用热缩套管对光纤进行保护,接续损耗小,这种接续方式也称为热熔接。
多年来户外光纤接续作业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这种光纤接续方式是利用高压电弧将两光纤断面熔化的同时用高精度运动机构平缓推进让两根光纤融合成一根,以实现光纤模场的耦合。
热熔方式的缺陷在于:仪器价格昂贵、接续需要用电、操作需要培训、维护费用较高、操作场地受限。
这种接续方式在FTTH 建设中仍然可以延续应用到户外施工段,但在狭小的室内环境中施工其效率和便利性大大降低。
光纤机械接续方式也称为‘冷接续’。
在FTTH 建设过程中,光纤机械接续技术再次被大家关注。
光纤机械接续顾名思义无需要特殊的仪器采用机械压接夹持方法利用V 型槽导轨原理将两根切割好的光纤对接在一起,无需用电,且制作工具小巧。
二、光纤连接器结构与性能光纤连接器也叫现场组装型连接器,是指不需要熔接机,只通过简单的接续工具、利用机械对准连接技术实现入户光缆直接成端的方式,连接器现场组装的过程中无需注胶、研磨。
光纤连接器使用技术分预置光纤和非预置光纤两大类。
预置光纤的接续点设置在连接器内部,预置有匹配液;非预置光纤接续点在连接器表面,不预置匹配液,直接通过适配器与目标光纤相连。
预置型光纤连接器接头内设有预置光纤,预置光纤和现场光纤在V槽等装置内被固定,接头内部有预留空间,可以使光纤预先设置一定的余长,即使尾端固定时产生位移,也可在此处进行位移补偿和应力释放。
谈一谈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以及如何优化它们?

谈一谈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以及如何优化它们?编者注:连接器损耗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难权衡的一个参数,尤其是当没有明确的指标时。
比较连接器只是一个无源器件。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连接器的损耗以及优化方式。
本文由光纤电火花写作。
连接器性能直接到影响光传输质量,因此,为保证光纤链路信号高效传输,通常使用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和回波损耗(Return Loss)这两个关键的光学性能指标对其进行评估。
本文将重点讨论影响两种损耗的主要因素及其优化方法。
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的概念插入损耗是什么?在电信领域,插入损耗指在传输系统的某处由于某器件的插入而发生的信号功率的损耗,通常指衰减,用来表示端口的输出光功率与输入光功率之比,以分贝(dB)为单位。
显然,插入损耗值越低,表明插入损耗性能越好。
回波损耗是什么?回波损耗是指由于传输链路的不连续性,部分信号传输时反射回到信号源所产生的功率损耗。
这种不连续性可能是与终端负载不匹配,或者与线路中插入的设备不匹配。
回波损耗比较容易误解成回波带来的损耗,实际上它指的是回波本身的损耗,即回波被损耗的越大,回波就越小。
它表示传输线端口的反射波功率与入射波功率之比,以分贝为单位,一般是正值。
因此,回波损耗的绝对值越高,反射量越小,信号功率传输越大,即RL值越高,光纤连接器的性能越好。
影响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的因素单根光纤跳线直连是最理想的光纤路径,此时损耗最小,即A、B两端间不受干扰的一根直连光纤。
然而,通常情况下,光纤网络需要连接器来实现模块化和路径分割。
因此,理想的低插入损耗和高回波损耗性能会由于以下三个原因大打折扣。
端面质量和清洁度显然,划痕、凹坑、裂纹、颗粒污染这类光纤端面缺陷会直接影响其性能,导致较高插入损耗和较低回波损耗。
任何阻碍光信号在光纤之间传输的不正常情况都会对这两种损耗产生不良影响。
端面清洁度对比连接器插芯对中定位偏差光纤连接器的主要作用是快速连接两根光纤,保证两根纤芯之间准确对齐,实现两个光纤端面精密对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功率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
常见光纤连接器和光路损耗计算

常见光纤连接器和光路损耗计算1.目的PON网络会使用到各种光纤连接器,本文介绍了常用光纤连接器的相关概念,并提供了光路损耗的计算方法。
2.范围适用于Fixed Access GPON/EPON产品的现场工程师。
3.光纤连接器按外部结构来分,光纤连接器可分为:FC( Ferrule Connector)、SC (Subscriber Connector)、ST( Straight Tip)、LC( Local Connector)等。
其中FC、SC、ST这3种多用于尾纤、光纤跳线等应用。
按光纤的端面结构来分,可分为PC (Physical Contact)、UPC (Ultra Physical Contact) 和APC (Angled Physical Contact)o其中UPC的端面结构和PC 相似,但研磨精度比PC高,抗反射能力也比PC强。
Inpul Fibfii OutpulFH>er4.光路损耗计算PON在单芯光纤上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上下行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频段传输。
其中下行波长为1490nm,上行波长为1310nm根据标准,对GPON来说,OL倒ONU的光路损耗最大不能超过28dB;对EPON来说,上行的光路损耗不能超过24dB,下行不能超过23.5dB。
其中损耗主要由4方面因素决定:光分路器插损、光纤跳纤点损耗、光纤熔纤点损耗和光纤衰耗,再加上计算时所增加的3个dB的余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光路损耗=光分路器插损+光纤跳纤点损耗+光纤熔纤点损耗+光纤衰耗+ 3dB光分路器有1:2、1:4、1:8、1:16、1:32、1:64等多种规格,考虑接头插损、分光器插损等因素,各分光比情况下光分路器所引入的插损如下。
分光比1:21:41:81:161:321:64插损5dB8dB11dB15dB18dB21dB光纤跳纤点损耗按0.3dB/个,光纤熔纤点按0.1dB/个,光纤衰耗按0.4dB/ 公里计算。
25ge的光模块 插损 回损

25GE光模块的插损与回损问题分析1. 概述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光模块作为光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而光模块的插损和回损是评价光模块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25GE光模块而言尤为关键。
本文将对25GE光模块的插损与回损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2. 25GE光模块的基本原理25GE光模块是指在25Gbps传输速率下的光电转换模块,通常包括激光器、调制器、解调器、接收器等组件。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远端,再由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整个过程中,插损和回损是不可避免的。
3. 插损的定义与影响因素插损是指光信号穿过光模块时产生的损耗,其值一般用dB单位来表示。
插损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光纤损耗、连接器损耗、耦合损耗等。
3.1 光纤损耗光纤本身具有一定的传输损耗,长度越长,损耗越大。
而且光纤的质量和品质也会直接影响插损的大小。
3.2 连接器损耗光模块和光纤之间的连接器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这也是影响插损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耦合损耗在光模块与光纤之间的光耦合过程中,由于排列不良或光学元件质量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4. 回损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回损是指光信号在光模块的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反射损耗,同样用dB单位表示。
回损的大小受光纤末端反射、连接器反射、折射等因素影响。
4.1 光纤末端反射光纤末端的切面质量和清洁度会直接影响光信号的反射程度,从而影响回损的大小。
4.2 连接器反射端口连接器的品质和安装质量都会对回损产生影响,接头的平面度和粗糙度都是重要因素。
4.3 折射在光模块传输过程中,由于光线的折射现象也会产生一定的回损。
5. 如何解决25GE光模块的插损与回损问题面对插损和回损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5.1 优化光纤选择优质的光纤材料,并且保持光纤的干净和整洁,能够有效降低插损和回损。
光纤接续损耗

目录[隐藏]1 什么是光纤接续损耗2 光纤接续损耗的种类3 解决接续损耗的方案光纤接续损耗是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参数,损耗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光传输系统的整体质量,在光缆施工和维护测试中,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提高整个光缆接续施工质量和维护工作极为重要,尤其是进一步研究光通信中长波长的单模光纤的通信性能、传输衰耗、测量精度和检查维修等方面有一定得现实意义。
光纤的接续损耗主要包括光纤本征因素造成的固有损耗和非本征因素造成的熔接损耗及活动接头损耗三种。
1、光纤固有损耗光纤固有损耗的产生主要源于光纤模场直径不一致、光纤芯径失配、纤芯截面不圆和纤芯与包层同心度不佳四方面。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模场直径不一致。
2、熔接损耗非本征因素的熔接损耗主要由轴向错位、轴心(折角)倾斜、端面分离(间隙)、光纤端面不完整、折射率差、光纤端面不清洁以及接续人员操作水平、操作步骤、熔接机电极清洁程度、熔接参数设置、工作环境清洁程度等其他因素造成。
3、活动接头损耗非本征因素的活动接头损耗主要由活动连接器质量差、接触不良、不清洁以及与熔接损耗相同的一些因素(如轴向错位、端面间隙、折角、折射率差等)造成。
1、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中应选用特性一致的优质光纤一条线路上尽量采用同一批次的优质名牌裸纤,以求光纤的特性尽量匹配,使模场直径对光纤熔接损耗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光缆施工应严格按规程和要求进行配盘时尽量做到整盘配置(单盘≥500米),以尽量减少接头数量。
敷设时严格按缆盘编号和端别顺序布放,使损耗值达到最小。
3、挑选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接续人员进行接续和测试接续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接续损耗的大小,接续人员应严格按照光纤熔接工艺流程进行接续,严格控制接头损耗,熔接过程中时刻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监测(接续损耗≤0.08dB/个),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熔接。
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时,应从两个方向测量接头的损耗,并求出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消除单向OTDR测量的人为因素误差。
光纤熔接损耗

光纤熔接损耗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熔接是连接光纤的一种重要方法。
光纤熔接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和传输距离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是,光纤熔接损耗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光纤熔接损耗是指在光纤熔接过程中,由于熔接接头的制备和熔接质量等因素导致的光信号损耗。
光纤熔接损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连接损耗和插入损耗。
连接损耗是指由于熔接接头的制备和熔接质量等因素导致的光信号在连接处的损耗。
连接损耗受到熔接接头几何形状、纤芯直径、纤芯偏心、光纤端面质量、熔接参数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熔接参数是影响连接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
熔接参数包括温度、时间、熔接压力、电弧电流等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熔接参数都会导致连接损耗的增加。
插入损耗是指在光纤连接过程中,由于光纤接头的插入和拔出等因素导致的光信号损耗。
插入损耗受到光纤接头的质量、纤芯直径、光纤端面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光纤端面的质量是影响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
光纤端面的质量包括平整度、划痕、污染等因素。
如果光纤端面质量不好,会导致插入损耗的增加。
光纤熔接损耗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连接损耗和插入损耗都会导致光信号的损耗,从而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带宽。
如果连接损耗和插入损耗过大,会导致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减小光纤熔接损耗,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熔接接头的制备和熔接质量应该得到保证。
熔接接头的制备应该精细、规范,熔接质量应该稳定、可靠。
其次,熔接参数应该得到控制。
熔接参数的控制可以通过熔接机器的自动化控制和人工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最后,光纤接头的质量应该得到保证。
光纤接头的质量包括光纤端面的平整度、划痕、污染等因素。
光纤熔接损耗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连接损耗和插入损耗都会导致光信号的损耗,从而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带宽。
为了减小光纤熔接损耗,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包括熔接接头的制备和熔接质量的保证、熔接参数的控制以及光纤接头的质量的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
深圳市光波通信有限公司 罗群标 张磊 徐晓林
光纤连接器作为光通信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光纤无源器件,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光纤宽带接入系统的发展,光纤链路中光纤连接器(包括其它有源及无源器件上使用的连接头)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对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的测试准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影响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原因以及如何确保插入损耗测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等问题作以简单的论述。
一. 有关概念
1. 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IL )的定义: IL=0
1lg 10P P − (dB) 其中P1为输出光功率,P0为输入光功率。
插入损耗单位为dB 。
2. 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测试方法
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的测试方法一般有三种:基准法、替代法、标准跳线比对法。
由于在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要求插入损耗的测试必须快速、准确且无破坏性。
因此现在的生产厂家大都采用第三种方法,即标准跳线比对法。
其测试原理图如下:
4 1 2 3 标准适配器
光功率计
稳定光源
标准测试跳线 被测跳线
当单模光纤尾纤小于50M 、多模光纤尾纤小于10M 时,尾纤自身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测得的数据即为3端相对于标准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并将此数据提供给客户。
当单模光纤尾纤大于50M 、多模光纤尾纤大于10M 时,应在测出的损耗值中减去光纤自身的损耗值。
3. 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同一对插头,在同一只适配器中多次插拔之后,其插入损耗的变化范
围。
单位用dB 表示。
重复性一般应小于0.1dB.
4. 互换性
由于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是用标准跳线比对法测出的,其值是一个相对值。
所
以在任意对接时,实际的插入损耗值很可能会大于用标准跳线比对法测出的值,而且不同的连接头、不同的适配器,其影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就有了互换性这一指标要求。
连接头互换性是指不同插头之间,或者不同适配器任意转换后,其插入损耗的变化范围。
其一般应小于0.2dB 。
如光波公司向客户承诺插入损耗小于0.3dB,互换性小于0.2dB ,则任意对接其插入损耗应小于0.5dB 。
二. 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
1. 光纤结构参数(纤芯直径不同、数值孔径不同、折射率分布不同及其它原因等)的
失配引起的损耗。
由于此类因素在现在的生产工艺中已可以避免,这里就不再赘述,详见相关资料。
2. 纤芯对中误差(纤芯错位损耗) 由于纤芯横向错位引起的损耗我们称之为错位损耗。
它是产生插入损耗的重要原因。
纤芯错位如图所示:
纤芯
多模渐变光纤在模式稳态分布时的错位损耗为:
−−=235.21lg 10a d L d 单模光纤连接时,当模场分布用高斯近似时,其错位损耗为:
−−=2exp lg 10w d L d 式中,d 、a 、w 分别为横向错位、纤芯半径和模场直径。
此类损耗产生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主要包括光纤的纤芯/包层同心度、插芯的
同心度以及测试适配器的参数不理想等。
上述几种因素对插损的影响还与外部器
件有尺寸配合有关,详见下文。
3.端面形状与间隙引起的损耗
造成此种损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光纤连接器端面的物理参数不够理想,造成两连
接光纤端面非平面直接接触,而留有一定间隙或非平面接触引起的。
根据相关公
式推论得出:只要端面间隙控制在1um 以内,这种损耗就可以忽略不计。
光波公
司现有的生产工艺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然影响插入损耗的因素除以上三种外还有很多,如:外部器件的尺寸配合、端面倾斜、端面的菲涅尔反射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论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相关资料。
三.生产过程控制要素
1.插芯的品质
主要是插芯的内孔径和同心度。
对于多模光纤连接器来说,要求其插芯同心度小
3um ,对单模光纤连接器来说,要求其插芯同心度小于1um 。
插芯的同心度、研
磨后端面的物理参数以及外部件的配合尺寸等因素,将最终影响到纤芯/插芯同
心度,最终导致错位损耗的发生。
2.研磨的水平
衡量研磨好坏的标准,一要看其端面,二要看其物理参数。
物理参数主要有三个:
曲率半径、球面偏心、光纤凹陷。
对于APC 型的连接器来说,还包括端面角度
(斜8度)及键角偏差两个参数。
这些参数均可对插损造成影响。
IEC 均对这几
个参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有具体的指标规定。
要做到这一点,一台性能稳定
的研磨机是必不可少的。
光纤连接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品质问题,绝大部分都直
接或间接与研磨机的稳定性有关。
光波公司目前所使用的研磨机均为原装日本进
口的精工研磨机,性能优越,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外部件尺寸配合
外部件的尺寸配合将对连接器的重复性和互换性产生直接影响。
尤其对APC型
的连接器来说,如果尺寸配合不够理想的话,其互换性和重复性将可能会超过
0.1dB或者更差。
光波公司目前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来料检验体系,对这一指标
进行针对性的检验,确保了尺寸配合对APC型连接器插入损耗的影响在控制范
围内。
四.测试控制要素
1.精确可靠的测试仪器
为使测试数据准确可靠,精确稳定的测试仪器将为此提供可靠保证。
光波公司现
在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均是日本安立及回拿大JDS的测试仪器,其性能稳定可靠。
2.标准连接器
标准连接器是一套精密制造或精选的连接器它包括标准跳线和标准适配器两
部分。
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实际上是其相对于标准测试线的损耗,因此必
须对标准测试线的指标(光学参数和物理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同样,适配
器的指标也要严格按照挑选标准适配器的原则进行控制。
这样测试的结果才
会最大可能地体现被测试连接器的真实品质。
因此,体现测试的准确性与可
靠性的关键就是标准测试线与标准适配器的控制。
3.端面洁净度
因光纤的外径只有125um,而通光部分更小,单模光纤只有9um左右,多模光纤
有50um和62.5um两种,所以对光纤端面的洁净度要求很高。
测试前一定要清
洁光纤端面,确保端面高度清洁,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如一次清洁
不行,可以多清洁几次。
五.重复性与互换性
1.影响重复性的因素
主要是机械配合尺寸。
如果配合尺寸较好的话,每次插拔均能重现同样的对接状
态,测试结果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另外还有适配器的好坏也会对重复性造成影
响。
2.影响互换性的因素
第三部分的所有因素,即插芯的品质、研磨的水平、及外部件的配合尺寸等都会
对互换性造成影响,因此也就更凸现了这些指标的重要性。
总之,要生产高品质的光纤连接器产品,必须有多方面的因素配合,包括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本文主要是根据我们多年的从业经验,针对光纤连接器的一个重要指标----插入损耗,提出我们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仅供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由于水平所限,文中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①…………光无源器件…………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出版)………林学煌编著
②………光纤通信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杨祥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