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犹豫的毛驴”材料作文导写与示例
材料作文“犹豫的磨坊主”写作指导与范文

材料作文“犹豫的磨坊主”写作指导与范文【作文题干】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磨坊主和他的儿子一起赶着他们的驴子,步行到邻近的市场上去卖。
没走多远,一些妇女建议让年幼的儿子骑上驴子走路。
老人听到此话,立刻叫儿子骑上驴去。
又走了一会,他们遇到了一个老头,他认为应敬老尊贤,建议年迈的父亲骑上驴子。
老人便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
他们没走多远,又遇到一群妇女和孩子。
有几个人立刻大喊道:“你这无用的老头,你怎么可以骑在驴子上,而让那可怜的孩子跑得一点力气都没啦?”老实的磨坊主,立刻又叫他儿子来坐在他后面。
结果,那个老实的磨坊主,没走到市场,便被人们的评论声吓跑了……要求:1、观点或主旨要言之成理,不能偏颇,不能脱离材料范围立意。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字数800字以上。
5、书写认真规范。
【构思点拨】在审题立意方面,新材料作文的立意自定,不代表不限立意,天马行空。
考生需要审好题目,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对自然的拟人表现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
它具有三个特点: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意在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道理)。
在这则寓言故事中主要对象是磨坊主,所以最佳立意应该从磨坊主这一角度切入。
切合的立意有:1、拥有自己的主见,莫被他人左右。
2、坚持走自己的路。
3、强大自己的内心,要有坚强的意志。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5、一个人要成功,就要做自己的国王.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6、他人的意见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需要辩证区别,仔细分析。
7、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使人人满意,想使人人满意,反而会谁也不满意。
8、坚持自己的道路与听取他人意见之间的关系;应以坚持自己的道路为主。
或立成走自己的路为主,还需听听他人建议。
9、坚定、立志,要有属于自己的信念。
【500字作文】不听劝告的驴子500字

【500字作文】不听劝告的驴子500字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主人叫一头小黑驴把一袋沉重的米背回家。
袋子破了,他想一
个小洞碍不了大事,背上米就走。
经过一片森林,一只鸟飞了进来,焦急地说:“黑驴,黑驴,你的袋子破了,大米掉
到地上了。
快把它补好!”黑驴想,袋子里有很多大米。
少了几粒是怎么回事?他一定想
让我停下来啄我的米。
我不会被他愚弄的。
他无视那只鸟,向前走去。
他走啊走,袋子的小洞越来越大,洒在地上的米越来越多。
爬过一个山坡,一只黄狗
追上来,大声喊到:“驴子兄弟,这袋米快要漏光了,快补一补袋子呀!”黑驴心想,袋
子里的米多得是,怎么可能漏完呢?他肯定想让我停下来,好吃我的米,我才不上它的当。
它假装没听见,三步并作两步跑了。
就这样,袋子上的小孔变得越来越大,米袋变得越来越轻。
稻子撒得满地都是,但黑
驴还在哼唱。
漏在地上的米急忙一个接一个地喊道:“黑驴,黑驴,你太浪费了。
把我们
一个接一个地捡起来,把米袋放回去,然后把米袋补好。
别让我们再掉下去!”凯米的声
音太低了。
黑驴怎么能听到?
回到家里,驴想把米倒到米缸里,可他发现只剩下一个空袋子,没有几粒米了。
主人
发现了,一边用鞭子狠狠地抽驴子,一边大骂:“你浪费粮食,还偷懒!”黑驴后悔没听
劝告,哎,真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啊!。
驴驮着重物的材料作文素材

驴驮着重物的材料作文素材《驴驮着重物:关于坚持与承受的故事》素材一《倔驴负重行》我曾经在农村的亲戚家呆过一段时间,他们家养着一头驴。
有一次,家里要盖个小仓房,需要从另一个村里拉些木材回来。
这驴就派上了大用场,它得驮着那些数量可不少的木材。
那情景我现在都记得清楚,亲戚把木材拿绳子捆得紧紧的放在驴背上,一开始驴还甩甩头像是有点不愿意,但很快就接受了这沉重的任务。
驴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出发了,那道路可不算平坦,有小土坡还有不少小坑洼。
我好奇地就一路跟着这驴走。
路上有一处泥洼,驴小心翼翼地伸蹄子进去,刚走两步身子突然一歪,木材晃了晃,吓得我以为要倒了。
可那驴赶紧调整,站稳了腿,后腿用力一蹬就从泥洼里出来了,继续驮着木材稳稳前行。
这时候我就想啊,这驴虽然不会说话,但它知道自己背负着重任,就坚持这样走着,不管路上有啥艰难险阻都没有撂挑子。
就好比生活中的许多人,身上有很多压力和重担,也许会摇晃一下,但还是继续前行。
素材二《不甘示弱的小驴子》还有一回,邻居家的驴也是驮重物,它驮的是一袋袋粮食往山顶的仓库运。
这驴长得精瘦但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
邻居给驴驮上那些装满粮食的袋子时,我看着都感觉重得不得了。
这驴驮着东西开始爬坡的时候,就有点吃力,每一步都好像用尽了全身力气。
它的蹄子一下下踩在山路上,扬起些许尘土。
突然之间,可能是踩滑了一下,带着粮食的驴子竟然向下滑了一小段。
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可这倔强的驴子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它先是低下头,像是在调整呼吸,喘了几口气后脖子伸得直直的,四条腿又用力朝着山上迈去。
那一刻,我真的很佩服这头驴,它虽然驮着很重的东西,可它那不甘心被重担压垮的模样,就像生活中所有不甘被困难打败的人们,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素材三《老驴的坦然负重》亲戚家有一头老驴,年纪比较大了。
可当有重物需要驮运的时候,它依旧会被派上用场。
有一次,它要驮运一些农产品到集市上去卖,东西堆起来高高的。
老驴驮上后,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就那么慢悠悠地走着。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作者:刘少成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13期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将一头活蹦乱跳的驴放置在两堆等质等量的干草中间,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就会饿成一头死驴,只是因为它不能决定该吃其中的哪一堆。
这是著名的以十四世纪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名字命名的悖论——布里丹之驴漫长的七个世纪后,发生在这头驴子身上看似可笑的情景,正源源不断地重现在人类社会中。
这次它有了一个更加高大上的名字——选择恐惧症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要作出许多选择,也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选择恐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首先,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提供了“布里丹之驴”和“选择恐惧症”这一话题,同时,它又具体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有二:一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即要对材料进行适当引用和分析,不能抛开原材料;二是“你认为人们应该怎样克服选择恐惧呢?”即要讲出解决“选择恐惧症”的方法。
此文内容可以按照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行文,即简述材料、引出话题(即“选择恐惧症”),然后分析造成“选择恐惧症”的原因有哪些,最后提出解决“选择恐惧症”的方法。
例文从“布里丹之驴”看“选择恐惧症”□一考生活蹦乱跳的一头驴在两堆同质同量的干草前面居然活活地饿死掉了,原因只是因为它不能决定该吃哪一堆。
这是著名的以十四世纪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名字命名的悖论——布里丹之驴。
乍看这故事,我觉得荒诞可笑,但七百多年过去了,这一可笑的情景却源源不断地重现在人类身上,很多现代人患上了被称之为“选择恐惧症”的心理疾病。
大到专业的选择,小到生活琐事,不一而足。
这不由得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为何选择太多,人却变得无法选择甚至无所适从了呢?其实,“选择恐惧症”的本质是因为“自由意志导致人们无法作为,或者选择决策能力的丧失。
”类似的例子还有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果酱实验”:第一个摊位有6种果酱口味可供选择,第二个摊位有多达24种口味。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布里丹之驴》是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懒惰的驴子因为贪图美食而死于饥饿。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勤奋是人生必备的品质,面对困难得想方设法、发挥聪明才智才有可能克服困难,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这个寓言的理解不局限于物质上的贪婪和懒惰,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造就、品质上的提高,督促人们改变慵散的状态,努力去追求梦想。
寓言故事中的布里丹之驴,象征着人性中的懒惰和贪婪,却毫无自知之明。
它贪图食物的味道,只想享受美味的食品,却不思求得滋补,不愿为自己的生命锻炼和付出,谋求永远的享乐。
它以为这种享受永不会停止,却不知道自己的生命随时有可能面临危险。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也陷入到布里丹的陷阱中,一边追求享乐,一边忘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生活作出努力。
不少人沉迷于网上游戏、综艺节目,错失了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最后追悔莫及。
故事中的狗与驴相反,尽管瘦弱无比,却兢兢业业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它饱经风霜,仍然坚定地守护着主人的财产。
它明白职责所在,即使没有享受到美食,也坚持工作,最终获得了主人的称赞。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需要像这只忠诚的狗一样扮演自己的角色。
不管是生活中的工作,还是社会责任,都需要全心投入,对自己的工作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出自己该有的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获得人们的赞许。
寓言故事中的结局告诉我们懒惰是危险的根源。
驴子因为懒惰而死去,而忠实的狗则因为勤勉而获得了表扬。
在现代社会,勤勉依旧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只有努力付出,才能获得成功。
如果人们懒惰惯了,那么应及时发觉并改变自己的状态。
应该抓住自己的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自律、耐心和毅力,只有那样才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
总之,《布里丹之驴》是一则饱含人生智慧的寓言故事。
通过讲述驴子和狗的故事,赐予人们深刻的启示和人生指南。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知道勤劳是人生必备品质,面对困难必须开动聪明才智,及时改变自己的状态,勇往直前,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的作文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的作文《驴子背上的重物》话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村子里的李大锤骑着他的老伙计——一头名叫“小毛”的驴,踏上了去集市的征程。
这头驴子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能驮得起那沉甸甸的货物,让李大锤和他那帮朋友都夸它是个好帮手。
这天,李大锤又得扛着一袋袋的大米和蔬菜,走在通往集市的小路上。
他一边走,一边跟旁边的张三说:“这小毛啊,真是个忠心耿耿的家伙,不管多重的担子,它总能稳稳当当驮过去。
”张三听了,笑着拍了拍李大锤的肩膀:“是啊,咱们村里的人都说,小毛是咱们的好伙伴。
”他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岔路口。
李大锤看着前方那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犹豫了一下。
这时,他想起了村里的老王头说过的话:“选哪条路都得谨慎,别让小毛跟着你绕圈子。
”于是,李大锤果断地选择了那条直通集市的路。
就在他们准备继续前行的时候,突然听到“咔嚓”一声,小毛的背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了。
李大锤赶紧回头一看,只见小毛的背上竟然背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原来,小毛为了帮李大锤运送更多的货物,竟然自己背上了那只箱子。
李大锤看着小毛那副憨厚的样子,心里不禁一阵感动。
他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小毛的脑袋:“小毛,你这是干啥呢?这么重的箱子你也背?”小毛抬起头,用那双忠诚的眼睛看着李大锤,仿佛在说:“主人,我这就带你去集市,保证让你满意!”就这样,在李大锤和小毛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顺利地到达了集市。
李大锤看着手中的满满一袋子货物,心里充满了感激。
他转头对小毛说:“小毛啊,今天你真是太棒了!咱们回家吧,我给你弄点好吃的。
”小毛摇了摇尾巴,仿佛在说:“主人,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
”这次的经历让李大锤更加珍惜与小毛之间的友谊。
他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崎岖,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而小毛也将继续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敢,为李大锤的生活添上更多的色彩。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摘要】布里丹之驴是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讲述了驴子同时获得两块草料而选择犹豫不决,最终空着肚子饥饿而死的悲剧。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学会珍惜眼前拥有的,不要被贪婪和犹豫所困扰。
从道德意义的角度来看,这则故事提醒着人们要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贪心不足。
故事也反映了人性的悲哀,我们在追求过程中往往会忽视眼前拥有的幸福。
我们应当学会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反思自身的处境,并对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和感恩,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布里丹之驴、故事、道德意义、人性悲哀、珍惜、反思、生活启示、感悟人生、珍惜感恩1. 引言1.1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布里丹之驴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布里丹骑着驴子去市场的途中遇到了各种非议和责备,最终无法取悦所有人而决定放弃。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常常被他人的言论影响,难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受到外界的评判和压力,但重要的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价值观。
布里丹之驴的故事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寓言,它引发了对道德观念和人性的探讨。
故事中的布里丹和驴子都代表了人类的一部分,他们的遭遇和选择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的悲哀的思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通过对布里丹之驴的故事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处境,学会珍惜和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感悟其中的真谛,学会珍惜并感恩所拥有的一切。
2. 正文2.1 布里丹之驴的故事布里丹之驴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将一匹驴和一头驴子一起捆绑在一起,带着它们去市场卖。
市场上的路人看到这一幕都感到奇怪,认为这样做不合理。
于是有人告诉农夫,他捆绑在一起的驴和驴子个个都是负责任的,不同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合作而被卖掉。
最终,农夫索性将它们都解绑,但这时候驴和驴子反而不愿意分开了。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

材料作文“布里丹之驴”导写
尊敬的审阅者:
本文旨在导写著名的寓言——“布里丹之驴”。
“布里丹之驴”讲述的是一只驴子,它被一群智者包围,每个人都给它不同的建议,这让它变得非常迷惑。
最后,它被当街打死。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当我们面临矛盾时,不要听从太多人的意见,相反,要靠自己的判断力作出决定,否则你可能会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非常深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面临互相矛盾的建议和看法。
如果我们听从了太多人的声音,就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与此同时,别人的建议很可能只是建议,而不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而如果我们盲目地依从他人的意见,我们最终会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因此,这个寓言让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从自己的判断中获得真正的智慧。
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智慧和能力,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使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冒险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犹豫的毛驴”材料作文导写与例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
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是为难坏了。
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也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作文立意:那头毛驴最终之所以饿死,导致它最后悲剧的原因就在于它左右都不想放弃,不懂得如何决策。
因此,立意可以有要决断,果断,不要犹豫等等……追随你心不留遗憾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8)班张世豪李开复在他的自传中说:“你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模样。
”诚然,人生在世,我们都会于生命的十字路口处徘徊,而我们又应如何决定自己未来的模样?诗人弗罗斯特给出了回答,“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路。
”的确,生命无法倒流,于社会之林中的我们不应犹豫,不应迷茫,而应在人生的两条路中果断取舍。
想要做到果断取舍,我们应追随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如此方能在人生之旅中一路向前,一路芬芳。
文学上也有两条路:乡土文学和城市文学。
莫言选择了乡土文学在火红的高梁吉书写人情冷暖,在瑰丽的想象中用一个微小的高密乡折射出一个偌大的中国;村上春树则选择了城市文学,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用一个个小人物照出人性的本真,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拷问着人们的心灵。
无论是莫言还是村上春树,他们都追随了心中最真实的想法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试想,若没有追随己心的选择,莫言又怎能斩获诺贝尔奖,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又怎能长居畅销书榜的前列?或许,在我们选择的那条路会有凄风苦雨,但也只能如汪国真所说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唯有如此,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果说城乡文学与乡村文学是莫言村上春树的两条路,那么入世与出世便是李的两条路。
出身名门,李叔同本是风度翩翩的才子,可他却选择了循入佛门,于清心寡欲中参悟人生,于桑树鸟鸣中享受生活,终获“红尘内外,一代奇才”的美誉。
或许他曾经怀疑过自己选择的这条修身之路,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因为他明白那些荣华富贵、红尘纷扰于他来说早已是回不去的曾经,纵使怀念也无法回放。
在两条路中选择了之后,我们或许也会怀念那一条未选的路,但也请在刹那的恍惚后稳定心神,因为我们追随己心选择路纵使荆棘密布,但终会引着我们获人生路上的梦想花开。
人生路上追随你心地选择吧,走吧,怎管它雨疏风骤、绿肥红瘦?正如李义山的诗篇,蓬山无路而青鸟殷勤、执著探看。
点评: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引人入胜,运用了莫言、李叔同等例子,论证丰富精彩,最后化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果断做抉择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8)班王啟越毛驴在两堆质量、数量相同的干草中犹犹豫豫,徘徊不定,想从中选出一堆最好的干草食用,由于它的举棋不定,最后倒在两堆价值相同的干草旁。
在现实条件下,我们每个人都犹如一只毛驴,在人生路口的选择上,很多人往往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没有果断地做出选择,最终其还是在原地踏步。
对比,面对选择,我们要做的就是果断。
漫漫人生路,其间选择无数。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这无尽选择,学习上、生活上、良心道德上……,在选择一方之前,我们都会天人交战一番,思前想后,犹豫不决。
但人生不是双轨道,我们只能选择一条,然后勇敢走下去。
优柔寡断难兴霸业。
秦末时期,藩镇割据,诸侯之间战火不断,烽火连绵。
而最为强大的两支军队——霸王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武装力量相互征伐,欲争雄于天下。
刘邦先于项羽进居关中,而项羽为争夺帝王之位乃设鸿门宴逼退刘邦。
在宴席上,项伯多次要求项羽将刘邦杀之,但项羽却迟迟未决,不能武断,最后放跑刘邦,导致一代霸王最终只有自刎的下场。
倘若当时项羽能果断下令,斩杀刘邦于营地之中,那么就不会有乌江自刎的凄惨历史事件。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各占半壁江山。
诸葛孔明大摆“空城计”,魏军首将司马懿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多次未下决断,丧失了一个剿杀蜀军的大好时机,为魏国的统一大业埋下了隐患。
两大枭雄由于迟迟未下决断,丢失了其成就伟业的历史机遇,最终只有名声没落,沦为平凡人中的一员。
观其现今,由于果断抉择而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例不胜枚举。
“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孩子落下的一瞬间,果断地做出抉择,用平凡的双手托举了生命的高度;“最美司机”吴斌在受到袭击的一刻,生命逐渐流失,他在放弃驾驶和保护乘客生命安全抉择下,毅然选择了后者,最终护住的旅客生命,也让其生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面对选择,不要茫然,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选择前进,唯有果断,才能铸就伟大人生。
点评:本文观点明确,题目直接点出主题,避免方向的错误。
在行文过程中,紧密结合材料,事例由古到今、正反两面论证形成鲜明对比,颇有以古衬今的韵味。
文章还结合了社会现实,富有时代感,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犹豫是种愚蠢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8)班蔡夏夏成功的人从来不会为过桥还是走路而犹豫不决。
他们目标笃定,做事果断,考虑成熟之后会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进发。
聪明者总是会比别人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不会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
权衡利弊,勇敢做出选择就是聪明者的秘诀。
而充分的机会在面前,却犹豫不决,扭扭捏捏,考虑左了又考虑右,最后还是没做出选择。
犹豫最终让机会白流,此般之人,岂不愚蠢?我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果断而成大器者。
孟子“舍鱼而取熊掌”的果断之选让他摆脱内心的痛苦挣扎,使他不至于在犹豫不决中二者兼失;孙膑的果断之策“围魏救赵”在历史上画出了精彩的一笔,他的勇敢之举不但赢回了战争的胜利,还证出了一个“果断”的真理。
假如孟子在鱼与熊掌间犹豫再三,那它们都会馊掉,最后什么都会吃不到;假如孙膑在围魏国国都还是直攻魏军间犹豫再三,那不但魏军会大败,连自己的国家恐怕也会覆灭。
假如我们做事永远犹犹豫豫,那什么事情都会做不成,失败就永远是注定的。
是豪杰必有大志,大丈夫岂能犹豫。
在抗金战争中立下显赫功勋的岳飞在退隐庐山后如果还在为偏安的赵构皇帝的懦弱而犹豫不决,如果还在为朝廷的奸臣当道而犹豫,那北边百姓以何聊生?大宋王朝怎会有一个“精忠报国”的岳飞?犹豫是一个牢笼,禁锢了人的果断与勇敢。
犹豫,就是一种毒药,会滋生出懦弱,让人变得痛苦又愚蠢。
人生一回,就应畅快度过。
犹豫再三,岂是大志之人之举?连选择都不敢果断做出的人,以何谈成功?以何谈聪慧?犹豫是种愚蠢,愚蠢到让机会白白错失;犹豫是种愚蠢,愚蠢到连第一步都不敢跨出去;犹豫是种愚蠢,愚蠢到连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成功之道,绝对不需要任何的犹豫。
人生的选择,也绝对不允许任何的犹豫。
果断于勇敢是冲破犹豫之牢的法宝,也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评语:本文结构清晰,论证准确有力,在列举事例的时候详略得当。
但是一不足之处是说理部分教多,联系事例进行的论证少了点。
果断选择才能成功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8)班麦景云故事中的驴面对两堆草料犹豫不决,迟迟不做决定,最终被自己活活饿死。
其实只要它当机立断便能饱餐一顿。
倘若他明白果断选择才能成功,又怎会落得这样的结局?犹豫等于慢性自杀。
不果断选择一个目标前进,而是原地慢慢掂量,只怕换来的只有时间的流逝和成功的插肩而过罢了。
而若是勇敢地果断选择呢?奥运蹦床冠军何雯娜为国争光,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爱笑并充满活力的女生。
可她从前其实是体操队员。
面对教练转学蹦床的提议,她在体操和蹦床中选择了后者,并很快投入蹦床训练中,最终也用辉煌的成绩证明了自己。
试想如果当时的何雯娜犹豫迟疑,影响了正常的训练,现在还能被人们记住与赞美吗?成功从来不留给你丝毫的空闲时间。
若是一昧地比较的是,成功终将远去,只留你一人独自叹息。
人生本来就充满选择。
就像是四通八达的道路,不断面临分岔路口,不断面临选择,唯能做的不就是进行选择然后走下去?也许前路坎坷,可不选择,又怎会知道哪个好哪个又不好,下次应该选择哪种而不是错误的另一种?犹豫只会让你一次次错过本来享有的大好时机。
有人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当今的互联网社会,新浪微博在网络交际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然而,最早想到引进微博的不是新浪而是它的老对手搜狐。
但不同于新浪选择引入时的果决,搜狐内部十分犹豫,最终眼睁睁地看着新浪成为“微博老大”却无力回天。
连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日后回忆都不禁扼腕叹息,直言是人生一大败笔。
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面对选择却不早做决定,只能将成功拱手让人。
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但如果选择了,起码能尝到一种美味,不选择或是患得患失,美味就会被他人尽享。
明明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却因为自己那点“细腻”的心思而放过,最后只能悔恨当初不尽早选择。
与其做后悔者,何不试着做一个果断的成功者?果断选择才能成功。
莫像驴一样摇摆不定,最终害自己与成功背道而驰。
评:智者看智,仁者见仁。
只有拥有熊掌后才能去想鱼的味道,或是尝了鱼的鲜美才能想象着熊掌。
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做出选择,然后付出努力,必终胜利!学会取舍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8)班符云畔材料中的毛驴饿死在面对两堆草的选择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必要的时候要学会取舍。
学会取舍,要做到3点:擅于判断、敢于放弃和果断出手。
擅于判断是很重要的。
材料中,毛驴看似在深思,实际上它很愚蠢。
他在考虑时只想到干草的数量、颜色等,他其实就是只在考虑一点:两队干草哪堆有价值。
如果它稍微聪明一点,就可以直接想到:两队草的微观质量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吃哪一堆效果都差不多,如果犹豫不决就会饿死。
可是,人类一般不会头疼于选择哪堆草的问题,而会面临一些需要对重大事项做出选择的问题。
如果像毛驴一样思考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而不落实做出判断,那么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作出判断后要敢于放弃。
可说起来容易,在很多时候真做不了决定。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中,一对亲姐弟被同一块巨石压住。
但中间有一根杠杆,使俩人没被巨石夺走性命。
俩人分隔两边,也无法出来。
可消防官兵告诉母亲,说必须马上救一个出来,因为杠杆就要断了。
可抬起一边,就会让巨石压在另一边。
也即是说,只能救一个。
最后,母亲在千百个不愿中做出了选择,避免了双亡的结局。
很幸运,另外一个人还意外活了下来。
可在青海省玉树地震中,一位大学生竟然放不下钱财之念,跑回宿舍为自己和室友拿出了四五台笔记本电脑。
尽管他被网友调侃为“中国好室友”,但他这种做法是应该被严厉批评的。
电脑没了,可以再买。
但放不下几千块钱而返回震区,就极有可能丢失生命。
一旦生命丢了,拿什么也买不回来。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再艰难、痛苦都必须学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