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园艺植物的命名
植物学引论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植物学引论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植物学引论: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它涉及到植物的分类、命名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植物的特征、进化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植物学的基础知识。
一、植物的分类方法1.1 植物的基本分类单位——种(Species)种是植物分类中的基本单位,指的是具有相同形态特征以及能够交配繁殖的个体群体。
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进行形态学、遗传学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观察和研究,将其归类到不同的种中。
种是植物分类和命名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和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依据。
1.2 植物的层次分类——分类阶元(Taxonomic ranks)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描述植物的分类信息,科学家们将植物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分类,这些层次被称为分类阶元。
常见的分类阶元包括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以及种(Species)等。
通过将植物按照不同的分类阶元进行归类,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及其所属的群体特征。
二、植物的命名方法2.1 拉丁化命名法植物的命名通常采用拉丁化命名法,这是由卡尔·林奈在18世纪提出并普遍应用的一种命名方法。
根据这种方法,植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单词构成,前者表示属名(Genus),后者表示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
例如,常见的豌豆的学名为"Pisum sativum",其中"Pisum"是属名,"sativum"是种加词。
2.2 命名的规则和约定为了保证植物的命名统一规范,在命名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定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简称ICN),植物的学名应该具有唯一性、可辨识性和可遵守性。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三章(4) 其它病原生物

体内,2龄幼虫在体内进入休眠状态。其孵化与根系分泌物有
关。 一个生长季可发生3-4代。
26
大豆胞囊线虫病根部胞囊放大27Leabharlann 菜用大豆胞囊线虫28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
29
(三)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与胞囊线虫相似,区别是植物受害的根部肿大,形成瘤状 根结;雌雄异型。雄虫细长、尾短、无交合伞;成熟雌虫梨形。 雌虫的卵全部排入卵囊中;成熟雌虫的虫体不变厚,不变为深 褐色。 重要种: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 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和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 孵化出的2龄幼虫遇合适的寄主即侵入,雌虫的幼虫和成虫 内寄生,唾液可刺激细胞增大;雄虫的幼虫内寄生,雄虫成
生殖系统:卵巢、子宫、阴门、受精囊;精巢、输精管、泄 殖腔、交合刺、交合伞
17
唇 口 口针 食道 中食道球 排泄孔 唾液腺 神经环 肠
唇区 口针 角皮 口针基部球
卵巢
精巢
真皮索 体壁肌 角质环纹
卵 受精囊 子宫 阴门 肛门
侧尾腺
18
精子 交合刺 交合伞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态 生活史:卵、幼虫、成虫、交配产卵的过程。 线虫一般有4个龄期;蜕皮一次,增长一龄。垫刃目线虫的 第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
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将种子弹射出去 (主动方式)。
桑寄生科种子表面有槲寄生碱保护,经过鸟类消化道时亦 不受损坏。列当、独脚金的种子极小,成熟时蒴果开裂,种子 随风飞散传播,一般可达数十米远。菟丝子等种子或蒴果常随 寄主种子的收获与调运而传播扩散。寄生藻靠游动孢子或接合
子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传播。
38
寄生性植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植物世界的多样性,科学家们发展了植物分类学,这是一门研究植物分类、命名和演化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系统以及命名规则。
一、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分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植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以及它们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分类学的目的是将生物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以便于信息的存储、传递和研究。
在植物分类学中,植物被组织成一系列的分类阶层,从大到小分为有纲、目、科、属和种等级。
这些阶层反映了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和共同特征。
二、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分类系统是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它是科学家根据植物的进化关系和形态特征建立的。
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植物分类系统是由英国植物学家APG III小组于2009年制定的“被子植物分类APG III系统”。
APG III系统基于基因序列和形态特征的综合研究结果,将被子植物划分为几个大类,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在双子叶植物中,进一步划分为一子纲和二子纲,分别包括多个目、科和属。
三、植物的命名规则为了对植物进行统一和准确的命名,国际植物命名规则(ICN)被制定。
ICN规定了植物名称的格式和规则,使得植物名称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致性。
植物的命名主要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形式,并遵循一定的命名法则。
一个完整的植物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例如“Rosa chinensis”,表示中国月季。
属名通常以大写字母开头,而种加词则以小写字母开头。
在ICN规则中,每个植物物种的名称只能有一个官方版本,这是为了避免命名混乱和歧义。
如果在不同的文献中出现了相同的物种名称,要按照ICN规则中的优先原则进行判定。
此外,为了方便植物学家们进行交流和参考,每个植物学名还必须与有效的出版物关联。
这样的出版物被称为命名出处或原始出处。
植物的命名法则

植物的命名法则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而对于植物的命名,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法则。
通过命名,我们可以准确地辨认和归类各种植物,为植物研究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命名法则,以及命名的分类和原则。
一、植物的命名分类植物的命名按照国际规定,主要分为两个分类,即科学名称(学名)和普通名称。
科学名称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来命名的,通常由拉丁文组成,具有国际通用性;而普通名称是对植物通俗的、易于理解的称谓,可以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或者当地习惯的名称。
二、植物的学名命名原则植物的学名是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的一套命名原则来确定的。
以下是植物学名的命名原则:1. 学名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词组成,以尽量减少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2. 学名是由“属名+种加词”或者“属名+种名”的方式组成的,属名以大写字母开头,而种加词或种名以小写字母开头。
3. 属名和种加词要用斜体字书写,以示区别。
4. 学名必须唯一,并且不得与已有的植物学名相同。
5. 学名可以根据植物的特征、形态或者研究者命名等方式来确定,但不能出于商业目的或者不恰当的原因而进行命名。
三、例证以一种常见的植物——草莓(学名:Fragaria ananassa)为例来说明植物命名法则。
Fragaria是草莓属的属名,而ananassa是种加词,表示这个种植物的特征或者来源等。
根据植物学名命名原则,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植物属于草莓属,并且是一种特定种类的草莓。
同样,通过学名我们可以准确地识别其他植物。
例如,珊瑚树(学名:Erythrina variegata)属于珊瑚树属,variegata表示这个种植物的花色斑驳多变。
四、命名法则的重要性命名法则对植物研究和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学名,我们可以准确地辨认和命名各种植物,并将其分类到正确的属、种之中。
这对于研究者和植物学家来说,是进行科学研究、进行植物分类和构建植物分类系统的基础。
其次,命名法则也有助于保护植物资源。
植物命名法

植物命名法园林小百科之植物命名法每一种植物,各国均有不同的名称,即使在同一国内,各地的叫法亦常不同,例如北京的玉兰,在湖北叫应春花,在河南叫白玉兰,浙江叫迎春花,江西叫望春花,四川峨眉叫木花树。
由于植物种类极其繁多,叫法不一,所以经常发生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的混乱现象。
为了科学上的交流和生产上利用的方便,早在1867年,在国际会议上制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以双名法作为植物学名的命名法。
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
头一个字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是种名,多为形容词。
以此二名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
但是完整的学名,尚要求在双名之后,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第一字母应大写)和命名年份,但是在一般使用时,均将年份省去。
例如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其属名Ginkgo为中国广东话的拉丁文拼音;种名biloba为形容词,意味二裂的,形容银杏的叶片先端呈二裂状;最后的L.为命名人Carl von Linne,即林奈Linnaeus的缩写。
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此外:1、有些植物的拉丁学名是有两个人命名的,这时应将二人的缩写字均附上而在其间加上连词“et”或“&”符号。
例如蚊母树的学名Distylium racemosum Sieb. et Zucc.。
2、如果某种植物是由一人命名但是由另一人代为发表的,则应先写原命名人的缩写,再写一前置词“ex”表示“来自”之意,最后再写代为发表论文的作者姓氏缩写;如果有些植物的学名后附二个缩写人名,而前一人名在括号之内,这表示括号内的人是原来的命名人,但后来经后者而更换了属名之意。
例如例如竹柏的学名为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 ex Zoll.。
3、对于种以下的变种,则在种名之后加缩写字var.后,再写上拉丁变种名;例如红玫瑰的学名应写为Rosa rugosa Thunb. var. roseaRehd.;对于变型则在种名之后加上缩写字f.后,再写变型名,最后写缩写的命名人。
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 (3)多年生花卉: 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 实。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有变化,可分二类。
? (1)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香豌豆等。 ? (2)宿根花卉:如万年青、非洲菊、君子兰等。 ? (3)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桐、马蹄莲、花叶
芋等。 ? (4)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为地生兰类:如
春兰、惠兰、建兰、墨兰等;附生兰类:如石斛、万代兰、兜 兰等。
? (5)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肥厚多 汁变态状的植物。包括仙人掌科及番杏科、景天科、大戟 科、萝摩科、菊科、风梨科、龙舌兰科等各科植物。
2.灌木类 (shrub)
? 树体矮小,通常无明显主干,多数呈丛生状或分枝接近地 面,高不及6m。许多为理想的观花、观叶、观果、盆栽 观赏树种。又分为:
? (1)常绿灌木类 在华南常见,四季常青,耐寒力较弱, 北方多数温室栽培,如龙血树类、变叶木、红背桂、绿萝 等为著名的观叶树种。
? (2)落叶灌木类 冬季落叶,季相变化明显,种类多,分 布广,用途广泛,许多种类都是优秀的观花、观果、观叶 树种,被大量用于地栽、盆较观赏。
亚目………蔷薇亚目 Rosineae
?
科…………蔷薇科 Rosaceae
?
亚科………李亚科 Prunoideae
?
属…………梅属 Prunus
?
亚属………桃亚属Amygdalus
?
种…………桃 Prunus persica
? 按照上述的等级次序,植物分类学家即以“种” 作为分类的起点,把 “种”定为基本单位, 然后:
常见园林绿化植物命名知识

十四、露地花卉
观赏花卉中凡生长与发育的全部生命活动能在露地条件下完成的,包括短期内需要稍加保护防寒的,均称露地花卉。
如:美女樱、金盏、芍药、晚香玉、百合、梅花等。
十五、多年生花卉
观赏植物中凡全部生命过程需二年以上才能完成的统称多年生花卉。
如: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地被植物、蕨类植物、开花灌木、观花乔木等。
如:树蕨类、贝壳杉、金钱松、黄山松、东北红豆杉、欧洲红豆杉等。
九、观花植物
开花美丽、色艳、花形奇特或具香气供观赏的植物。
如:牡丹、月季、代代花、石榴、白兰花、凤眼莲、千屈菜等。
十、观果植物
以果实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植物。
如:罗汉松、红豆杉、木瓜、佛手、八角、枇杷等。
十一、观枝干植物
植物枝、干颜色新奇秀丽,或有栓皮等附属物可供观赏者。
如:金镶玉、卫矛、红瑞木等。
十二、观叶植物
以叶形、叶色为观赏对象的植物。
如:相思树、关音竹、吊兰、天冬、虎耳草等。
十三、秋色植物
植物进入秋季,由于受气温影响,昼暖夜凉,日照逐渐缩短,叶内的叶绿素受冷遭到破坏,而叶黄素、胡萝葡素日益突出并覆盖全叶面,从而使叶色变黄、变红或紫红色,十分艳丽,为秋季增添了美景,这类植物称秋色植物,又因多为叶色故亦称秋色叶植物。
六、庭荫树
指可供栽植在庭院里、广场上或其它建筑物附近,用以遮蔽阳光的一类树木。
如:梧桐、银杏、槐树、白蜡等。
七、攀缘植物
茎干柔软不能自行独立直立向高处生长,需攀附或顺延别的物体方可向高处生长的植物,也称藤本植物。
如:紫藤、金银花、西番莲、葡萄、香豌豆、常春藤、炮仗花等。
八、观赏植物
其株形、叶、花、枝、果的任何部分具有观赏价值,专以审美为目的而繁殖培育栽培的植物。
植物的命名

植物的命名名称具有特定的信号意义,人们用一个公认的、一致的名称交流对植物的认识才不至于发生混乱。
“一物多名”和“一名多物”的现象必然造成混乱。
为避免这种泪乱,首先要分清几种名称的含义。
一、学名、中名和俗名“学名”(scientic name)是指用拉丁文书写的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各项原则的科学名称,每种植物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学名。
一个完整的植物学名包括属名、种名和命名人,必须符合双名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简称双名法。
双名法是生物分类之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一书中,采用前人的建议创立的。
双名法要求1个种的学名必须用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了的词组成。
第一个词是属名,是这个种所处的属,属名的第1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词称为种加词,或种区别词,通常是一个反映该植物特征的拉丁文形容词,种加词的第一个字母一律小写。
这2个词共同组成一个种名,所以不能把种加词叫做种名。
同时,命名法规要求在双名之后还应附加命名人之名,以示负责,便于查证。
因此该种名的命名人,对其所命名的植物负有科学责任。
少数具亚种或变种的,可具三名。
除属名第一字母为大写外,其余种名以下各级名称之首字母均小写。
学名中常见的一些缩写字“中名”是指得到《中国植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等权威著作认可的正式的中文名称。
中名和学名应该是一对一的关系,每种植物只有一个学名、一个中名(中名有时也有例外)。
由于植物分布的地域差异、人们对植物的利用和认识不同,它必然还会有多个别名、地方名或俗名。
值得注意的是,用中文书写的名称,绝对不能叫做学名,与学名相对应的正式的中文名称,也不能叫做中文的学名,只能叫做“中名”,而其他的中文名称则称为“别名’、“地方名’或“俗名”。
“拉丁名”是指用拉丁文书写的名称,它和中文书写的名称一样,有异名,别名、俗名和地方名,因此,拉丁名也不等于学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园艺植物的命名
第一节自然植物的命名——植物学名(Scientific Name)
一、植物学名概念:
关键词: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ICB,Code);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三名法(Trinomial Nomenclature)。
植物任何一级分类单位,均须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进行命名,这样的命名叫作学名。
其它任何文字所命的名称都不能称作学名。
在国际上通用的又具有统一表达形式的植物名称。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植物的学名(scientific name)即拉丁名,都使用拉丁文的词或拉丁化的词来命名。
在国际上,任何一个拉丁名,只对应一种植物,任何一种植物,只有一个拉丁名。
这就保证了植物学名的唯一性和通用性,避免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
植物学名的命名方法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使用双名法或三名法。
二、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
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发明的,它用于对种(species)一级的野生植物以及自然起源的栽培植物进行命名,双名法书写的植物学名由三部分组成(没有特别需要时,可省略成两部分),其完整内容和书写格式为:属名+种加词+种命名人名字或缩写
1、植物“种”的学名(双名法)表达形式
(1)组成公式: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姓氏(缩写)
桑树Morus alba L.
( Morus + alba + L.)
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
(Rosa + chinensis + Jacq.)
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 Prunus + persica (L.) + Batsch.)
2、表达格式说明
以“桑树Morus alba L.”说明
属名:属名都是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用斜体。
如桑属的学名Morus 。
种加词:种加词大多是形容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用斜体。
如桑树的种加词alba。
命名人:命名人姓氏,除单音节词外,均应缩写,缩写时加省略号“.”。
如Linnaeus(林奈),缩写为L.。
命名人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三、三名法(Trinomial Nomenclature)
三名法是以双名法为基础制定的,用以对种以下(变种variety,亚种subspecies,变型form )等级的野生植物进行命名。
1、三名法表达形式
三名法书写的植物学名由六部分组成(没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可省略成四部分),其完整内容和书写格式为:
属名+种加词+种命名人名字+变种(亚种,变型)符号+变种(亚种,变型)加词+变种(亚种,变型)命名人名字。
或者:属名+种加词+变种(亚种,变型)符号+变种(亚种,变型)加词。
例如:蟠桃(桃Prunus persica”的变种)
蟠桃Prunus persica var. compressa Bean.
(Prunus + persica + var. + compressa + Bean.)
var.是varietas(变种)的缩写。
2.表达格式说明
(1)属名(genus)斜体,书写首字母大写;种加词书写用斜体,全部字母小写;种命名人名
字正体,首字母大写;变种(亚种,变型)符号分别为var.(subsp. f. ),书写用正体,所有符号小写,变种(亚种,变型)加词斜体,全部字母小写+变种(亚种,变型)命名人名字书写用正体,首字母大写。
(2)在没有特定需要的情况下,种和变种(亚种,变型)的命名人名字都可以省略不写。
这样一个三名法植物学名就省略成属名,种加词,变种(亚种,变型)符号和变种(亚种,变型)加词四部分了。
蟠桃Prunus persica var. compressa Bean.也就可以表达为Prunus persica var. compressa
第二节园林园艺栽培植物及品种的命名
一、命名要点:
1、野生引入栽培的植物命名:保留与自然分类相同的分类单位和学名(即根据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ICB,Code给予的名称),不称为品种。
2、人工选育品种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ICNCP)命名。
二、植物品种命名
1、品种(Culivar)的概念与特征
品种的概念:野生植物在人工条件下长期的定向选择或通过人工杂交等育种手段获得栽培性状基本一致的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的特征:是经济学和生产资料,不属于自然分类范畴;形态、生态、生理等与野生种有差别;多要求特定的栽培地区和栽培条件;常有时间性,不断更新;常要求特别人工的繁殖方式。
2、品种命名方式:
品种的命名双名法为基础制定的,格式上和三名法类似。
一般表达方式为:
属名+种加词+品种加词(品种名称)
例如:品种中文名…火焰‟大花君子兰,学名为Ciliva. miniata 'Flame' 其中Ciliva. miniata 是大花君子兰的学名;英文Flame是品种名,(cultivar epithet),意为火焰,指该品花色火红似火焰。
2、表达规定与说明:
(1)依照最新《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栽培加词(品种名)必须放在单引号… ‟中间,首字母大写。
词的个数也可以是2个或者3个,比如大花君子兰(C. miniata)种内的另一个品种C. miniata cv.'Cape Red'的栽培加词Cape Red就是两个英文单词,但每一个词第一个字母都大写。
(2)品种名称可以用任何一种现代文字表示。
(3)新品种名称不得与一个属或种的学名或普通名相同。
如等Rosa, Rose, Cameliia,山茶,均不得用做品种名。
(4)品种名根据品种等级(Cultivar Class)关系可跟在种名,属名后。
品种等级可以是属、种等。
如,Camellia japonica(华东山茶)被视为华东山茶的品种等级,该等级中品种…牡丹茶‟品种名可表达为:Camellia japonica…牡丹茶‟。
Rosa(蔷薇属的属名) 被视为现代月季的品种等级,现代月季品种“First Red” 品种名可表达Rosa “First Red”。
菊花品种“安妮公主”Dendranthema…Princess Anne‟或Chrysanthemum …Princess Anne‟。
(5)转入另一国栽培时,原品种名应保留,因语言不同可音译、译义或改变名称作为商品名,该商品名名称应与原品种名并列。
如:Dendranthema…Princess Anne‟安妮公主;Rosa …First Red‟首红。
(6)品種名不得含有以下的字:雜交(cross, hybrid)、突變(mutant, transformed) 、群(grex, group)、型(form)、品系(strain)、選(selection)、品種(variety)、改良(improved) 、幼苗(seedling)等。
第三节其它命名
有性杂交种的命名(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
1、同属不同种的有性杂交种:
组合名(Collective Name)
例如:二乔玉兰Maglonia ×soulaneana;
美人梅Prunus X bliriana ¡®Meiren¡¯
公式化名称,例如:Digitalis purpurea×D.lutea
属名+hybrida (hybrids)
例如:现代月季Rosa hybrida
2、不同属间的杂交后代:
组合名(×属名A属名B>新属名)
例如:蝶风兰属×Phalanetia就是由蝴蝶兰Phalaenopsis和风兰属Neofinetia杂交而来的杂交属。
公式化名称(属名A×属名B)
例如:蝶风兰属也可表达为:
Phalaenopsis ×Neofine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