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的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5、遗传力:遗传力就是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6、选择反应: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决定于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称为选择反应。

7、芽变:芽变是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8、群体品种:群体品种是指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它品种相区分。

9、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0、两亲杂交: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成对杂交或单交。

11、多亲杂交:多亲杂交是指三个获三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

12、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13、添加杂交: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方式称添加杂交。

14、单交种:两个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一代称为单交种。

15、双交种:双交种是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

16、三交种:三交种是用两个自交系先配成单交种,再以单交中作母本与第三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杂种一代。

17、远缘杂交: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的类型之间的杂交。

多指种属间存在杂交障碍的杂交。

18、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探讨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探讨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探讨一、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内容首先应该包括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遗传变异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进行遗传改良。

还需要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代谢途径等基本知识,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育种技术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育种技术,如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杂交组合的选择和创造、如何进行遗传材料的筛选和鉴定、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育种等,提高他们的育种实践能力。

3. 品种改良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常见园艺植物的品种改良技术,如水稻的抗病育种、番茄的耐旱育种、玫瑰的改良育种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育种改良,培育出更适应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园艺植物育种的实验,如杂交育种的实验、选择育种的实验、基因工程育种的实验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他们对育种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堂讨论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育种问题或案例,让学生展开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育种理论和方法。

课堂讨论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 现场教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形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农田、园林和实验室,进行实地调研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加深他们对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的认识。

三、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施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需要相应的实验室设施,如植物生长箱、显微镜、基因工程实验设备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共61页文档

园艺植物育种学共61页文档
园艺植物育种学
绪论
重点: 品种的概念和园艺植物良种的作用
难点: 园艺植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一、园艺植物的进化与遗传改良
• 1、自然选择与自然进化 • 2、人工选择与农业发展 • 3、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
1、自然选择与自然进化
变异 遗传 选择 自然选择是使有利于其本身生存和繁 殖后代的变异,逐代得到积累加强,不利 的变异逐代淘汰,从而形成新物种、变种、 类型以及对其所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 果。选择的主体是人以外的生物和非生物 的自然条件。
骑兵手
展望
萝卜的不同品种
• 苹果的不同品种
二、品种的概念及园艺植物良种的作用
2.品种的特性:
• 特异性: • 一致性: • 稳定性: • 地区性: • 时间性:
品种特异性
极早熟、抗病、抗逆性 强、耐弱光、极易座果、 单瓜重2kg左右
华蜜掌中宝
早抗蜜宝
抗病、耐湿、易坐果, 大瓜可达 10 公斤左右
二、品种的概念及园艺植物良种的作用
1.品种的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
市场的需要;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 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可用适当的繁殖方式保持 群体内不妨碍利用的整齐度和前后代遗传的稳定 性,以及具有某些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标志性状 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 一串红的品种
三、园艺植物育种及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根据生产需要,制定育种目标,采用种质资
源的调查收集、引种、选种、人工创造新品种 的育种途径,育成新品种。
对育成的新品种繁殖扩大数量并推广种植, 并在繁育推广过程中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不断 保持和不断提高良种的种性。
园艺植物育种流程图

园艺植物育种总论第一章(含慕课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总论第一章(含慕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艺植物育种学简介一、园艺植物育种的概念和性质1、园艺植物育种: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和细胞融合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获得良种后要迅速繁育纯正的种苗,以尽快满足生产上对新品种的要求。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植物优良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他是以遗传学和进化论为基础,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技术和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的综合性英语科学。

是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应用于改造果树。

蔬菜、花卉品种实践的科学总结.反之,它又充实了遗传学的理论基础。

3、园艺植物育种的任务(1)根据市场需要,科学地制定育种目标(2)根据遗传变异规律,确定最佳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或创造新种质(3)加速良种繁育,提高种性,降低成本,防止良种退化.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内容1、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

2、育种性状的遗传研究与鉴定3、选择育种的原理、对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

4、杂交和杂种优势的机理和利用5、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6、新品种田间试验、审定、良种繁育与推广。

三、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途径(1)基本途径。

①选择育种,利用自然变异②杂交育种,创造变异③倍性育种,创造变异④诱变育种,创造变异(2)高新技术育种。

太空育种,卫星描载育种材料———地面选择;细胞工程育种,①组织器官水平:胚乳、胚、叶片、茎尖培养②细胞水平: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培养与再生;基因工程育种,DNA重组,遗传转化,离体培养技术第二节品种的概念与特性一、品种的概念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品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符合人类需要,能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和载培条件.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品种称为无性系品种是来自一个实生或芽变单株的无性系后代。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探讨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探讨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探讨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植物遗传与育种的学科,主要研究目标为培育新品种,改良旧品种,提高植物产量,改善植物的品质和适应性等。

在园艺业中,植物育种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园艺植物的发展和改良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在园艺专业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植物遗传育种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遗传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学生需要了解基因、染色体、基因型、表现型等基本概念,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遗传学是植物育种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遗传学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植物育种学的理论和方法。

其次是植物遗传变异的教学。

植物的遗传变异是植物育种的基础,植物在遗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变异类型,如随机突变、基因重组、多倍体等。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遗传变异类型及其发生机制,掌握检测和应用植物遗传变异的方法。

第三是植物育种方法的教学。

植物育种是通过选择和交配等方法,在植物群体中筛选和获得优良性状的植株,培育新品种。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育种方法,如自交系法、杂交法、选择育种法等,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掌握植物育种实施的步骤和技术要点。

第四是植物育种实践的教学。

植物育种实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环节,通过植物的选择、杂交和后代选择等一系列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需要参与实验室或田间的育种项目,了解育种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挑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探讨还包括教学方法和资源的选择。

通过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中需要使用适当的教材、实验设备和课外资源,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交流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8_园艺植物育种学--绪论ppt课件

18_园艺植物育种学--绪论ppt课件
特异性: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 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一致性:品种内个体间特征特性整齐一致。
2023/11/19
4
稳定性:经过特定的繁殖方法和在特定的 繁殖周期内,其特征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地区性: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一定地区 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 时间性:使用周期。
3. 良种的作用:良种是优良品种的简称。
1978年Melchers等人首次获得了马铃薯和番茄的属
间体细胞杂种。他们将培育的二倍体马铃薯和番茄叶
片细胞进行融合,所产生的杂交株被称为“马铃薯番茄
”(Melchers等,1978)。பைடு நூலகம்大多数杂种一样,杂交株同时
具有马铃薯和番茄的形态特征。其中一些株形成了“类
似块茎的生殖根”,但是没有产生可结实的花、果实以
自然选择是使有利于其本身生存和繁殖后代的 变异,逐代得到积累加强,不利的变异逐代淘汰, 从而形成新物种、变种、类型以及对其所处环境 条件的适应性。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选 择的主体是人以外的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条件。
2023/11/19
6
3.2人工进化和农业发展 野生植物——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栽培植物。
2023/10/10
1
植物育种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 综合。因此要求植物育种家不仅需要有科学的 造诣,而且也要求有艺术的修养。由于植物有 机体过于复杂,迄今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因 此育种的成就不仅依赖于科学,也往往依赖于 尚未上升到理论的经验,甚至机遇。
育种学的任务是改变植物的遗传模式,即 基因型,而不是改变其表现性。育种学要改变 的遗传模式是与经济用途有关的遗传模式,即 重视育种的实际意义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2023/11/19

育种学名词解释

育种学名词解释

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计划选育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决定生物遗传性状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统称为种质资源。

5.核心种质:选择全部种质资源的一部分,以最小的资源份数和遗传重复,最大程度地代表全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6.种质库:种质库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一般为种子)的低温保存设施。

适合种子繁殖的园艺作物。

7.品种:经过人工选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和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上相对一致,并将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8.多系品种:是若干个农艺性状表现型基本一致而抗性基因多样化的相似品系的混合体。

9.群体品种:群体品种是指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它品种相区分。

10.种质保存:利用人工或天然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11.种质资源同: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的苗网或者园地。

适合于无性繁殖的园艺作物。

12.种质创新: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含有特定有益基因或基因组合,满足人们特定需求的新材料的过程。

所得到的目标材料称为创新种质。

13.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14.简单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以致不改变遗传特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开花结实。

15,驯化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改变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开花结实。

16.生物多样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优良品种: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种子,其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四项指标均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品种的时间性:品种在一定时间内其产量、品种和适应性等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地区性:每一个品种的生物学特征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要求。

一致性:同一品种个体间在一些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是相对整齐一致的。

稳定性: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其相关特征或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主要目标性状:园艺作物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

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生产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即全株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干物质总重量,称作生物产量。

计算生物产量时通常不包括根系(块根作物除外)。

经济产量:经济产量是植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可直接供人们食、用或作其它用途的产品的重量,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生产的鲜重或风干重或干物质重表示。

产量构成因素:组成产量的因素。

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统称为种质资源。

种质: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当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栽培与选育得到的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外地种质资源:指在国内不同气候区域或由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创造的新种质。

引种:从外地或外国引入本地区所没有的植物,使它在新的地区生长发育,以增加本地区的植物资源,这种人工的植物迁移过程叫引种。

简单引种:是指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该植物品种由于环境适应能力强或两地之间的环境差异小而能够直接栽培。

驯化引种: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人工进化 决定于变异(自然变异、人工创造的变异)、遗传、选择(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野生植物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栽培植物。 人工进化是人有意识的对自然变异的选择。选择主体是人。选择保存和积累对人类有利的变异,是 野生类型向栽培类型转化。——形成若干起源中心。 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人工选择有利商品性状的改进,有时与自然选择不同。 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 遗传改良是利用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的变异。遗传改良加快新品种选育。
4 优良品种产生的条件
4.1自然进化 决定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和选择。变异和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
的发展方向。 自然选择是使有利于其本身生存和繁殖后代的变异,逐代得到积累加强,不利的变异逐代淘汰,
从而形成新物种、变种、类型以及对其所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的主体是人以外的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条件。
3 育种的直接目的是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3.1品种的概念 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 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 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 一串红的品种
品种的地区性
福州包头莲 不耐热,不抗寒、 不抗旱,抗病性较 弱,适合在山东半 岛栽培,在南方表 现差。
品种的特性
**时间性 品种在一定时间内其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经济性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的
消费兴趣转移,原有的一些品种便会被淘汰而更换新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3 优良品种的概念 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快速性、丰富性。
普通野生稻
栽培稻
新疆野苹果
栽培苹果
4.3 植物育种的历史与发展
我们的祖先为了他们的生存从狩猎和采集逐渐过渡到种植和改良作物。由于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
都来自于植物,植物产品的选育和改良构成了迈向现代植物育种的第一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 现使植物育种一跃成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Borlaug,1983)。
自然界 人工创造
育种的实质
变 异
新品种 或 物种
人工选择
植物育种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综合。因此要求植物育种家不仅需要有科学的造诣,而且 也要求有艺术的修养。由于植物有机体过于复杂,迄今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因此育种的成就不仅 依赖于科学,也往往依赖于尚未上升到理论的经验,甚至机遇。
育种学的任务是改变植物的遗传模式,即基因型,而不是改变其表现性。育种学要改变的遗传模式 是与经济用途有关的遗传模式,即重视育种的实际意义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品种的特性 **一致性 指同一品种个体间在一些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是相对整齐一致的。
品种的特性
**稳定性 指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地区性 指每一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要求。
大白菜不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天津青麻叶 抗病、耐寒、耐旱性较强, 从北部齐齐哈尔、牡丹江 到南部广州、海南岛几乎特
一般600-1000克, 平均果粒重 10-12克,最大 19克,8月下旬 成熟,宜在千 旱地区栽种。
杏 阿柯特 抗寒抗病毒性强, 产量中等,果形 大,长圆形,果 实黄色一半有片 红,味甜,皮稍 酸,7月下旬成熟。
3.4 优良品种在生产中的作用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改进产品品质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 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
2 为什么要进行园艺植物的育种
**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 发展园艺生产的途径 园艺植物栽培 栽培为品种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调节园艺植物生长与
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植物与环境和谐 相处,并达到最佳的经济生产状态。 园艺植物育种 育种给栽培提供栽培对象,优良品种是保证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
西洋梨 阿巴特
长盛不衰的老品种, 结果早,枝量少, 单果重200克,长椭 圆形,颜色为黄色有 红晕,甜香适度,8月 底成熟,9月初采摘。
红巴梨
产量高,稳产, 单果重250克, 颜色鲜红有绿 点,果肉白色, 甜酸适度,8月 初成熟。
李 斯坦林 结果多,在配好 授粉树的情况下 无大小年,长圆 形,颜色为蓝紫 果肉黄绿色,肉 硬味甜,9月初成 熟。
骑兵手
展望
萝卜的不同品种
❖ 苹果的不同品种
3.2 品种具有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地区性和时间性。
品种的特性 **特异性 指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极早熟、抗病、抗逆性 强、耐弱光、极易座果、 单瓜重2kg左右
品种特异性
华蜜掌中宝
早抗蜜宝
抗病、耐湿、易坐果, 大瓜可达 10 公斤左右
春秋两用,荚嫩白, 纤维少,口感极佳, 丰产潜力大,适应性 广泛
目前生产上的部分优良品种
早熟,春夏秋兼用,节 位低,豆条嫩白,丰产 潜力大,适应性广
适应地区广泛, 适播期长,易获 丰产,表皮大红 亮净,肉质细嫩 爽口,极受市场 欢迎。
适应地区广泛, 主作9-10月下旬,果实 表皮亮净,肉质细腻, 易获丰产。
在世界现有的约250000个植物种中,仅1000多种被用做食物来源。在这1000多个种中又只有29种 为主要的农作物,大约15个种为主要蔬菜和15个种为主要的水果,共同构成了人类膳食。优良品种 的选育和应用,对这些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新品种的获得主要依 赖于传统育种技术。
园艺植物育种学
绪论
1 园艺植物育种及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 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等途径 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新品种选育出后要加速繁育,尽快的推广应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 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