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压、静压、动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及装配知识
空气轴承的工作原理

空气轴承的工作原理空气轴承是一种无接触式轴承,它利用气体动力学原理来支撑和旋转轴承。
与传统的滚动轴承相比,空气轴承具有更低的磨擦和更高的旋转速度,因此广泛应用于高速旋转设备和精密仪器中。
空气轴承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气体动压轴承温和体静压轴承。
1. 气体动压轴承:气体动压轴承利用气体的动力学原理,通过高速气流的产生来支撑轴承。
当轴承旋转时,气体在轴承内部形成一个气膜,气膜的厚度和轴承的旋转速度成反比。
当轴承旋转速度增加时,气膜厚度减小,从而产生更高的支撑力。
气体动压轴承通常由气体供应系统、气体分配系统和轴承本身三部份组成。
2. 气体静压轴承:气体静压轴承利用气体的静力学原理,通过气体的压力来支撑轴承。
气体静压轴承通常由两个平行的金属表面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一个气膜。
当气体从气膜中流过时,会产生一个静压力,使轴承得到支撑。
气体静压轴承通常由气体供应系统、气体分配系统和轴承本身三部份组成。
空气轴承具有以下优点:1. 高速旋转:由于无接触,空气轴承可以实现更高的旋转速度,适合于高速旋转设备。
2. 低磨擦:由于气体的润滑作用,空气轴承具有较低的磨擦系数,减少了能量损耗和磨损。
3. 高精度:空气轴承的气膜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得轴承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旋转。
4. 免维护:由于无接触,空气轴承无需润滑和维护,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空气轴承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机械加工、航空航天、半导体创造等。
在机床上,空气轴承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切削加工;在风力发机电组中,空气轴承可以减少能量损耗和机械磨损;在精密仪器中,空气轴承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旋转。
总结起来,空气轴承是一种利用气体动力学原理来支撑和旋转轴承的无接触式轴承。
它具有高速旋转、低磨擦、高精度和免维护等优点,在各种高速旋转设备和精密仪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轴承分为两类

轴承分为两类:一类是滚动轴承,一类是滑动轴承。
一般滚动轴承分为四个部分:内圈、外圈、滚珠(针)和保持架。
有些轴承还带有侧盖。
“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这两个概念只有滑动轴承才有。
他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采用滑动摩擦的形式,限定工件在径向的位置。
滑动轴承需要润滑,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的润滑方式不一样。
总的说起来,静压轴承的各种性能要优于动压轴承,但动压轴承的成本略低。
动静压轴承主轴安装调试工艺规程装机调试必读动静压主轴安装调试工艺规程摘要:<1>开箱检查所有零部件,观察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
<2> 把磨头装上机床,注意在往机床上装的过程中,不要碰撞机床主轴。
<3> 从泵站加油口处加入2#主轴油约110升到油标的四分之三,加油时一定要三层绸子布过滤。
注意:一定要2#主轴油,不能用别的代替。
<4> 把泵站电机接入机床总开关,即机床总开关一开,泵站电机就工作。
检查泵站电机转向是否顺时针转动。
把高压进油软管插在加油口内,泵站工作15~20分钟,油路自循环,保证泵站出油清洁。
5> 把泵站上的压力继电器接在主轴电机的控制线路上,即泵站供油压力>13kg时,主轴电机可以启动工作;泵站压力<13kg时主轴电机不能启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动静压主轴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受损伤。
<6>把泵站上的高压进油软管接到主轴上的进油接头上。
注意:此步工序极为重要,一定要仔细认真,在接接头时千万别进入赃物。
因为这时如果进入赃物是不能出来的。
这样就影响了动静压主轴的正常工作,甚至抱轴!<7> 把回油管两端分别接在主轴和泵站回油管嘴上。
<8> 打开机床总开关,泵站工作,通过溢流阀调压,把泵站压力调整在1.7MPa∽1.8MPa之间。
<9> 观察主轴上的压力表,这时主轴处于静压状态。
静压应该是:1.6 MPa∽ 1.7 MPa之间。
动压承载原理静压承载原理

轴承和液体静压轴承两类。在液体动压轴承中,轴颈以 一定的转速相对于轴瓦作旋转运动,润滑油液则靠轴颈 带人收敛的间隙中,自动地形成压力油膜,实现液
体润滑,其原理如所示;而液体静压轴承,摩擦副之间 的压力油膜主要是由轴承外部的供油系统产生的,因而 即使在极低转速、甚至静止条件下也可以实现完全
滑油沿轴向泄漏的途径相对比圆形腔要长,有利于轴承 静压浮起力的形成,同时矩形油腔便于加工。球磨机动 静压轴承油腔结构2球磨机主轴承几个重要参数的
选取2.1球磨机主轴承宽径比L/D的选取由流体动压润滑理 论可知,滑动轴承宽径比L/D是影响轴承承载能力的重要 因素之一,L/D增大时,轴承中油
膜的承载能力将随之增大,所以宽径比L/D的选取主要是 考虑轴承的承载能力。但实际在选取L/D时,还应考虑到 轴承的侧状接触,而应是点状接 触。接触点愈多、愈细、愈均匀,表示接触愈好。球面 瓦表面单位面积——上接——触点的多少,应根据
机械加工精度、荷载状况和转速而定。对球磨机轴瓦与 中空轴轴颈的配合,要求在60°包角和全瓦宽接触区形 成连续分布的接触带,接触斑点不应少于1点/
(10×10)mm,如未达到上述要求,应进行刮研处理。 轴瓦与瓦座的配接触面我们知道,磨机轴瓦外表面做成 球形是为了适应中空轴轴颈在筒体弯曲时所
产生的偏斜,使轴瓦跟随中空轴的转动作相应的摆动, 避免轴颈和轴瓦的“边缘磨损”现象。如果球面瓦与瓦 座接触面太大,将妨碍球面瓦灵活转动,中空轴轴
颈与瓦面局部接触,造成瓦面受力不均,长期这样运行 就会出现局部烧瓦。在剖析众多的安装或维修后运行时 烧瓦的事故,瓦背或瓦座的处理不当,球面接触面
主轴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主轴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1.涡流效应:主轴静压轴承中,通过高速旋转的球壳将液体(通常是
润滑油)转换成涡流。
涡流越大,油膜厚度越薄,反之亦然。
利用介质动
压原理,涡流与轴套之间形成压力差,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油膜力,支撑主
轴旋转。
2.压力分布:油膜在轴承内径和外径之间形成一个压力分布区域。
在
轴承内径,润滑油受到轴承载荷的压力作用形成较高的压力,使得油膜的
厚度较大。
在轴承外径,润滑油没有受到载荷的压力,形成较低的压力,
使得油膜的厚度较薄。
这种压力分布的区域,可以使得轴承稳定地旋转。
3.压力梯度:主轴静压轴承通过调整轴套与球壳之间的间隙大小,以
及润滑油的黏度和流量,形成一个良好的压力梯度。
即轴承内径到外径的
压力逐渐降低,在轴承内径形成最高的压力,使得油膜在此处形成最大的
厚度,提供最大的支撑力。
这样可以保证主轴在高速旋转时不会接触到轴
承摩擦表面,减少磨损和能量损失。
4.润滑性能:主轴静压轴承的润滑性能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润
滑油膜不仅能够支撑轴承载荷,还可以降低运动部件的摩擦和磨损。
因此,润滑油的选择和维护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求润滑油具有较低的粘度,良好
的氧化稳定性和耐磨损性能。
总结起来,主轴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润滑油膜的静压力支撑主
轴旋转。
这种轴承可以有效地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器的刚度和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动压、静压、动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及装配知识

动压、静压、动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及装配知识一、静动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先启动供油泵,油经滤油器后经节流器进入油腔、此时在主轴颈表面产生一层油膜,支承、润滑和冷却主轴,由于节流器的作用油液托起主轴,油经回油孔通过回油泵回至油箱。
然后启动磨头电机,主轴旋转。
利用极易产生动压效应的楔形油腔结构,主轴进入高速稳态转动后,形成强刚度的动压油膜,用以平衡在高速运行下的工作负载。
结构形式及特点: 整体套筒式结构,安装方便; 高精度:由于承载油膜的均化作用,使主轴具有很高的旋转精度: 主轴径向跳动、轴向窜动≤2μm;或≤1μm 高刚度:由于该轴系的独特油腔结构,轴承系统在工作时,主轴被一层压力油膜浮起,主轴未经旋转时为纯静压轴承,主轴旋转时由于轴承内孔浅腔的阶梯效应使得轴承内自然形成动压承载油膜,因而形成具有压力场的动压滑动轴承,该结构提高了轴承的刚度;轴向刚度可达到20—50kg /1μm;径向刚度可达到100kg /1μm 高承载能力:由于动压效果靠自然形成,无需附加动力,使得主轴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长使用寿命:理论为无限期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极少维修. 利用润滑油的粘性和轴颈的高速旋转,把润滑油带进轴承的楔形空间建立起压力油膜隔开。
这种轴承称为动压滑动轴承。
靠液体润滑剂动压力形成液膜隔开两摩擦表面并承受载荷滑动轴承。
液体润滑剂是被两摩擦面相对运动带入两摩擦面之间。
产生液体动压力条件是﹕两摩擦面有足够相对运动速度﹔润滑剂有适当黏度﹔两表面间间隙是收敛。
二、动压滑动轴承的安装动压轴承结构图1 装配前的准备(1)准备所需的量具和工具。
(2)按照图纸要求检查轴套和轴承座的表面情况及配合过盈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按轴颈将轴套进行加工,并留出一定的径向配合间隙,其值约为(0.001~0.002)d(d为轴颈的直径mm)。
(3)按照图纸要求检查轴套油孔、油槽及油路。
在确认油路畅通后方可进行装配。
2 装配(1)装配时可用压力机将轴套压入轴承体内或用大锤将轴套打入轴承体内。
静压轴承原理

静压轴承原理静压轴承是一种常见的轴承形式,它利用流体静压的原理来支撑和减少轴承的摩擦。
静压轴承的原理是通过将流体(通常是润滑油或空气)压入轴承壳体中,在轴承与轴之间形成一层薄膜,使轴承可以在流体薄膜的支撑下运转,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静压轴承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静压轴承的原理是基于流体静压力的作用。
当轴承转动时,流体被压入轴承间隙中,形成一个压力区域。
这个压力区域可以支撑轴承并减少摩擦。
当轴承受到外部力作用时,流体薄膜会产生反作用力,使轴承保持在稳定的位置上。
这种原理使得静压轴承具有较低的摩擦和磨损,适用于高速、高负荷和高精度的工作环境。
静压轴承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稳定阶段和停止阶段。
在启动阶段,轴承开始旋转,流体被压入轴承间隙中,形成压力区域。
在稳定阶段,轴承达到稳定转速,流体薄膜可以完全支撑轴承并减少摩擦。
在停止阶段,轴承停止旋转,流体逐渐排出轴承间隙,压力区域消失。
这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保证了静压轴承在不同工况下都能有效地工作。
静压轴承的原理使其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较低的摩擦和磨损,能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其次,静压轴承可以适应高速、高负荷和高精度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静压轴承还可以降低能量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静压轴承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静压轴承的原理需要与设计、制造和维护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轴承的尺寸、材料和流体供给系统等因素,以确保轴承能够正常工作。
在制造阶段,需要保证轴承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减少流体薄膜的泄漏和轴承的摩擦。
在维护阶段,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轴承和检查流体供给系统,以保证静压轴承的正常运转。
总之,静压轴承是一种利用流体静压力原理的轴承形式,具有较低的摩擦和磨损,适用于高速、高负荷和高精度的工作环境。
静压轴承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对于轴承的设计、制造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动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动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动压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系统中。
它的工
作原理是利用润滑油的动态压力,从而减轻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以实现平稳运转。
动压轴承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轴和轴承套。
轴是旋转的主体,而轴承套是放置
在轴孔内的零件。
当轴旋转时,润滑油在轴承套的作用下形成一层油膜,这层油膜能够隔离轴和轴承套之间的摩擦。
轴承套内表面通常有一些油槽或油孔,用来供应润滑油,并形成一个润滑油膜。
当轴旋转时,由于润滑油的黏性,润滑油膜会形成一个油膜随轴的旋转而产生挟油泵效应,该效应也称为动压效应。
润滑油膜形成后,在轴与轴承套之间形成一层动压力。
动压力的作用下,轴和轴承套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变得很小,减少了摩擦和磨损。
此外,动压力还能够分散轴承套上产生的热量,以保持轴承温度在正常范围内,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动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摩擦小,能减少能量损失;二是寿命长,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三是运转平稳,能减少振动和噪音。
因此,在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中广泛应用。
总结一下,动压轴承利用润滑油的动态压力,实现轴与轴承套之间的分离,减
少摩擦和磨损。
其工作原理简单实用,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在现代机械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一、引言静压轴承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其主要作用是支撑转子,减小转子与轴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二、静压轴承的结构静压轴承由两个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
固定部分包括壳体和导向环,旋转部分包括轴和滑动面。
其中,壳体是静止不动的,导向环固定在壳体内侧,并且与轴相切。
滑动面是轴上与导向环接触的表面。
三、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1. 静压效应当旋转部分开始运动时,由于滑动面与导向环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流体(通常为液体或气体)就会从空隙中进入,并形成一个高压区域。
这个高压区域会产生一个向心力,在垂直于滑动面方向上支持旋转部分。
2. 惯性效应当旋转部分开始运动时,它会产生一定的惯性力。
这个惯性力会使液体或气体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从而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这个低压区域会产生一个向心力,在垂直于滑动面方向上支持旋转部分。
3. 压缩效应当旋转部分开始运动时,由于液体或气体的可压缩性,它们会在高压区域被压缩。
这个压缩效应会使液体或气体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从而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这个低压区域会产生一个向心力,在垂直于滑动面方向上支持旋转部分。
四、静压轴承的优点和应用1. 优点静压轴承具有以下优点:(1)摩擦小:由于液体或气体的介入,静压轴承的摩擦系数非常小。
(2)磨损小:由于液体或气体的介入,静压轴承的磨损非常小。
(3)寿命长:由于摩擦和磨损的减小,静压轴承的寿命比其他轴承更长。
(4)运行平稳:由于液体或气体的介入,静压轴承的运行非常平稳。
2. 应用静压轴承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航空航天:静压轴承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和卫星等航空航天设备中。
(2)机床制造:静压轴承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机床、精密加工机床和大型数控机床等设备中。
(3)液压设备:静压轴承被广泛应用于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力变矩器等设备中。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压、静压、动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及装配知识
一、静动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先启动供油泵,油经滤油器后经节流器进入油腔、此时在主轴颈表面产生一层油膜,支承、润滑和冷却主轴,由于节流器的作用油液托起主轴,油经回油孔通过回油泵回至油箱。
然后启动磨头电机,主轴旋转。
利用极易产生动压效应的楔形油腔结构,主轴进入高速稳态转动后,形成强刚度的动压油膜,用以平衡在高速运行下的工作负载。
结构形式及特点: 整体套筒式结构,安装方便; 高精度:由于承载油膜的均化作用,使主轴具有很高的旋转精度: 主轴径向跳动、轴向窜动≤2μm;或≤1μm 高刚度:由于该轴系的独特油腔结构,轴承系统在工作时,主轴被一层压力油膜浮起,主轴未经旋转时为纯静压轴承,主轴旋转时由于轴承内孔浅腔的阶梯效应使得轴承内自然形成动压承载油膜,因而形成具有压力场的动压滑动轴承,该结构提高了轴承的刚度;轴向刚度可达到20—50kg /1μm;径向刚度可达到100kg /1μm 高承载能力:由于动压效果靠自然形成,无需附加动力,使得主轴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长使用寿命:理论为无限期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极少维修.
利用润滑油的粘性和轴颈的高速旋转,把润滑油带进轴承的楔形空间建立起压力油膜隔开。
这种轴承称为动压滑动轴承。
靠液体润滑剂动压力形成液膜隔开两摩擦表面并承受载荷滑动轴承。
液体润滑剂是被两摩擦面相对运动带入两摩擦面之间。
产生液体动压力条件是﹕两摩擦面有足够相对运动速度﹔润滑剂有适当黏度﹔两表面间间隙是收敛。
二、动压滑动轴承的安装
动压轴承结构图
1装配前的准备
(1)准备所需的量具和工具。
(2)按照图纸要求检查轴套和轴承座的表面情况及配合过盈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按轴颈
将轴套进行加工,并留出一定的径向配合间隙,其值约为(0.001~0.002)d(d为轴颈的直径mm)。
(3)按照图纸要求检查轴套油孔、油槽及油路。
在确认油路畅通后方可进行装配。
2装配
(1)装配时可用压力机将轴套压入轴承体内或用大锤将轴套打入轴承体内。
为了装配方便,轴套表面应涂上一层薄机油。
(2)用冷却法装配时,将轴套放人盛有液氮的容器中冷却,数分钟后将轴套取出,立即放人轴承座中。
注意:装配中不能用手直接拿轴套,以防冻伤。
(3)紧固螺钉固定防止轴套转动或轴向移动。
(4)测量轴套内径和轴颈外径,检查其圆度、圆柱度和间隙。
可以用刮研修正。
三、静力润滑的滑动轴承工作原理
静压轴承结构
静压轴承在其内圆表面上开有四个对称均匀分布的油腔油腔与油腔之间开有回油槽回油槽与油腔之间有封油面。
两个相对的油腔与一个薄膜节流器连通油压为P的润滑油经节流器薄膜两侧的节流间隙流入轴承相对的两油腔中。
当轴承空载时两相对油腔压力相等薄膜处于平直状态轴浮在中间。
当轴承受载荷W时上油腔间隙增大油压减小下油腔间隙减小油压升高形成压力差由此节流器上薄膜向上凸起使上侧节流间隙减小节流阻力增大下侧节流间隙增大节流阻力减小此时下油腔的油压增大P1上油腔的油压减小到P2压力差ΔP=P1-P2于是将轴抬起直至上下油腔的油压相等使轴颈处于油腔的包围中形成液体润滑。
静压轴承装配。
(1)检查配合尺寸。
(2)装配前,应彻底清除各零件的毛刺,并对零件、箱体孔及箱内部和管路系统仔细清洗,不允许留有切屑、磨粒、棉纱等杂物。
(3)静压轴承在压入轴承壳体孔(或箱体孔)时,要防止擦伤外圆表面,以免使油腔之间互通
(4)静压轴承装入箱体孔后,可用研磨方法使前后轴承的同轴度达到要求。
(5)接上静压润滑供油系统,润滑油要符合要求,并经粗、精过滤后加入油箱。
(6)用手轻轻转动主轴,当轻快灵活时可启动供油系统。
(7)启动后,要检查供油压力与油腔压力的比值是否正常,并检查各管道有无渗漏现象,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调整和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