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性高碘致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研究
高碘地区妊娠妇女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疾病调查

高碘地区妊娠妇女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疾病调查摘要目的调查高碘地区妊娠妇女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疾病患病特点。
方法选择高碘水源聚集地的徐州丰县,随机抽取孕早期妇女320例,留取中段尿及血标本,检测尿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结果孕妇尿碘中位数635.2 μg /L,碘过量、碘适宜、碘超足量、碘缺乏检出率分别为57.5%、12.5%、18.1%、11.9%。
320例孕妇中,有164例(51.3%)患甲状腺疾病,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和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的患病率分别为0.6%、3.1%、3.4%、30.6%、3.8%和9.7%。
结论高碘地区孕早期妇女面临较高的碘营养过量及亚临床甲亢、甲减等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
关键词碘过量;碘营养;甲状腺功能;孕妇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激素,其对于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尤为重要,妊娠早期是胎儿大脑的快速发育期,其生长所需甲状腺激素主要来自母体,因此,孕早期母体缺乏甲状腺激素将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1]。
反之,甲状腺激素过多亦会影响正常妊娠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碘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为此,我们选取徐州丰县作为高碘地区,对320例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功能进行调查,为相关的孕期监测与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于徐州市丰县妇幼保健院行早孕(1-12周)产检的孕妇,受试者均为当地居住时间超过两年的居民,且无甲状腺疾病个人史,孕检前一天未服用含碘丰富的食物、药物。
患者亦无剧烈妊娠剧吐。
2. 研究方法2.1尿碘检测:留取受试者空腹晨尿5ml,置于清洁聚乙烯塑料管中,密封,4-8℃保存,统一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水平。
高碘性甲状腺肿发生机制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碘性甲状腺肿发生机制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高碘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增大并产生结节等病变,其发生与碘的摄入量过高有关。
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着大量缺碘人群,而一些地区的海产品等富含碘,过量摄入碘会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日益发展和生活水
平提高,高碘性甲状腺肿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
因此,开展高碘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病
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碘性甲状腺肿的发生机制,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目的。
具体研究目标有:
1. 分析高碘性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病规律;
2. 探究高碘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3. 评估高碘性甲状腺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碘性甲状腺肿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梳理,了解高碘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2. 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有高碘性甲状腺肿的病例进行病史、病症表现、饮食习惯、环境等方面的调查。
3. 统计分析: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使用 SPSS 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四、研究意义
高碘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与环境中碘的摄入状况有直接关系。
本研究对高碘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深入了
解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能
够为我国制定针对性的碘缺乏和高碘性甲状腺肿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民身
心健康发展。
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_于园

2015年第12卷第9期 药品评价 4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它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任何一种微量元素都不是越多越好,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疾病,而碘摄入量和甲状腺疾病也呈现了U字形关系曲线,U字形底端的生态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碘剂量[1]。
我国自1996年起实行全民食盐加碘(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USI)政策以来,我国居民的碘营养状态发生了变化,相应的带来了甲状腺疾病谱的改变,引发了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正确认识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对于防治疾病有重大意义。
碘的分布、吸收与代谢自然界的碘元素广泛分布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分布并不均匀,其中以海水碘的含量最高,这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域间人群碘摄入量的明显差异。
人体碘的摄入80%~90%来源于食物,10%~20%来自饮用水,不足5%来自空气。
人在进食过程中,通过食物链的作用,从土壤、水到动植物最终到人体,碘含量在逐渐浓聚。
人类碘的吸收主要在胃肠道完成,进入血液中的碘大部分进入甲状腺组织合成甲状腺激素,其他脏器如乳腺、唾液腺、性腺、胃黏膜等也可以浓聚碘。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所需的甲状腺激素的量是相对恒定的,合成这些激素所需的碘为50~75μg/d [2],其余碘主要经肾脏代谢清除,因此,尿碘是评价碘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
碘营养状态的评价标准及我国现状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的指标有尿碘、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 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环境中碘浓度等。
其中尿碘应用最为广泛。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odine and thyroid disease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分泌科 于园 冯波通讯作者 冯波,Email:fengbo@中图分类号 R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809(2015)09-0045-04摘要 碘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一)

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一)1980年,我国在河北省渤海湾海滨发现了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1〕,1983年,于志恒在高碘甲状腺肿综述中作了较系统的论述〔2〕。
此后十几年来,在这个病的流行范围、临床与化验室检查、并发疾病、发病机理以及高碘对儿童智力影响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现根据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综述。
1流行病学1.1国内:1983年之前,我国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高碘地甲)仅见于河北与山东省的渤海湾海滨和新疆自治区的奎屯乌苏山前倾斜地带,其流行情况,在高碘甲状腺肿综述中已作了叙述。
1983年,河北省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高碘地甲的调查〔3〕,证明在属平原地带的,保定地区的新城、雄县;廊房地区的永清、固安县以及邢台地区广宗和威县;山东省〔4〕,亦在属于平原地带的梁山,德州等县低洼盐碱地区发现了高碘地甲病。
这些平原地区的高碘地甲病与滨海不同的是,由于浅层高碘水所致,而且基本以村为单位,散点式存在,不像渤海湾海滨那样可以乡连乡、县连县地形成大片的病区。
除去河北山东外,钱启东报告了位于内陆地区的山西省孝义县的高碘地甲病〔5〕,病区处于盐碱低洼地带,系由于饮用浅层高碘水所致,水碘均值为533.8μg/L,尿碘中位数为2428.5μg/g.Cr,甲状腺肿大率为32.54%(3466人);刘德润报道〔6〕,在山西省晋中盆地十来个县的部分乡镇中存在高碘地甲病。
1993年,王永臣等报告〔7〕在位于黄河下游的滩区—河南前台县发现高碘地甲病,源于饮用浅层高碘水,水碘均值为1059.8μg/L,尿碘中位数为924.9μg/L,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22.4%(367人);1994年,赵福生等报告〔8〕,内蒙古土右旗发现了水源性高碘地甲病,水碘范围为380~1757μg/L,尿碘中位数为1151.7μg/g.Cr,甲状腺肿大率为10.84%(2712人)。
1997年,赵金扣等报告了江苏省丰县与沛县的高碘地甲病〔9〕,同样源自浅层高碘水。
碘过量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碘过量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李鸿(综述);张嘉越(审校)【摘要】Iodine is a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an important matter of thyroid hormone synthesis,and plays i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through thyroi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recommended iodine intake of 90-150 μg.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the iodine nutrition level is changed,since the iodine intake of many residents of coastal areas is greater than the WHO recommended amount, the thyroid disease spectrum is also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cancer with iodine excess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Thyroid cancer cell cultures and anim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odine excess and 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disease has a certain correlation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物质,并通过甲状腺体现其生理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碘摄入量为90~150μg。
随着全民食盐加碘的实施,人群碘营养水平发生了改变,不少沿海地区的居民碘摄入量大于WHO推荐摄入量,导致甲状腺疾病谱随之发生了改变。
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超声征象的流行病学研究

・74・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7月第14卷第19期ChinaPracMed,Jul2019,Vol.14,No.19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超声征象的流行病学研究丁丽萍宋黎刚石琨杨丽丽周明爽周菲刘子琪【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超声征象的关系,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判断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51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超声结果分为低回声组(264例)与高中回声组(255例),钙化组(168例)与非钙化组(351例),单发组(196例)与多发组(323例);另选取33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尿碘水平检测,并对各亚组甲状腺结节患者与对照组的尿碘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低回声组的尿碘水平(198.3±65.7)ng/L高于高中回声组的(186.5±56.2)ng/L及对照组的(176.5±63.1)gg/L,且高中回声组尿碘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钙化组的尿碘水平(205.9±75.0)jig/L明显高于非钙化组的(188.6±60.7屮讥和对照组的(176.5±63」)ng/L,且对照组低于非钙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单发组和多发组患者的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对照组的尿碘水平(176.5±63.1)ng/L明显低于单发组的(189.3土 70.1)gg/L和多发组的(185.9±58.7)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影像中提示低回声、钙化及单发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尿碘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回声、非钙化及多发结节患者,提示尿碘水平可能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推测尿碘可以作为评价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尿碘;超声;钙化D0I:10.14163/ki.11-5547/r.2019.19.039碘为人体中重要代谢指标,是甲状腺素的重要合成原料,人体中大部分碘离子聚集于甲状腺组织内,而少量碘离子则经过尿液代谢出人体⑴,因此,通过监测人体尿碘水平可作为评定机体碘营养情况的有效指标⑵。
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及其流行病学调查(一)

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及其流行病学调查(一)【关键词】饮用水;碘;高碘地区;流行病学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状况,为采取科学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该市地处黄河以北2县的所有乡镇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不同方位各抽取5个村庄,每个村庄采集饮用水2份检测饮水碘含量,并了解饮水类型及水井深度。
每个村庄采集5户居民食用盐样检测。
结果调查2个县的29个乡镇,采集检测居民饮水376份,其水碘含量均值(1121±913)μg/L,中位数903μg/L(05~6052μg /L),居民户碘盐覆盖率902%。
在29个乡镇中存在7个高碘地区,累计受危害199317人。
7个高碘地区都处于黄河以北的黄河冲积平原,集中分布、相连成片。
水碘含量与水井深度呈正相关。
检测居民随意尿样725份,其尿碘中位数3270μg/L(356~29385μg/L)。
检查居民甲状腺725人,甲状腺肿大率48%。
结论济南市现有7个高碘地区,居民甲状腺肿大率在正常范围,但其碘营养水平呈过剩状态,应停止碘盐供应,采取分类防治策略。
关键词:饮用水;碘;高碘地区;流行病学RegionaldistributionofiodineexcessindrinkingwateranditsepidemiologyinJinanAbstract:ObjectiveTomasterthepresentconditionsofiodineexcessanditsepidemiologyinJinancity,forprovidin gtheevidenceforcontrol.MethodsAcrosssectionwasadoptedfortheepidemiologicalsurveyinallofto wnshipsfrom2counties.Twosamplesofdrinkingwaterfromeachvillageweretestedforwateriodinecon tentaswellasthedataregardingtotheirresoursesandthedepthofwells.Fivesamplesofediblesaltwerec ollectedforquantitativeanalysisateachvillage.ResultsTwenty-ninetownshipswereinvestigated.Three hundredandseventysixsamplesofdrinkingwaterweretested,inwhichvaluesofiodinecontentwere(11 2.1±91.3)μg/Linmean,90.3μg/L(0.5-605.2Mg/L)inmedian.Therateofiodizedsaltis90.2%.Abouttwen tythousandpeoplewereatriskforiodineexcessaridlivingin7townshipswhereiodineconcentrationwas over150μg/Lindrinkingwat er.AllofthemweremainlylocatedinalluvialplainofYellowriver.Therewaspo sitiverelationshipbetweencontentofiodinewateranditsdepthofwell.Themediumofurinaryiodinein7 25inhabitantsfrom29townshipswere327.0μg/L(35.6-2938.5μg/L).Thyroidgoiterrate(TGR)of725sub jectswas4.8%.ConclusionTherewere7areaswithiodineexcessindrinkingwaterinJinan.TGRwasinnor malrange,butthenutritionlevelofiodinewasexcessininhabitants.Itwassuggestedthatiodizedsaltsup plyshouldbestoppedin7townshipsandtakingdifferentstrategiesagainstiodinedeficiencyoriodineexc essinthecity.Keywords:drinkingwater;iodine;excess;epidemiology20世纪90年代,河北、山东省陆续在渤海平原发现水源性高碘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1,2〕。
水源性高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水源性高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周丹;申红梅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年(卷),期】2013(034)003
【摘要】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科学研究表明,碘对机体的作用是双向的,碘缺乏和碘过量均可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健康危害.由于碘的主要作用器官是甲状腺,因此甲状腺疾病是碘缺乏和碘过量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随着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研究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水源性高碘的研究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对水源性高碘与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癌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一系列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193-196)
【作者】周丹;申红梅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81;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 150056;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13
【相关文献】
1.水源性高碘地区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筛查分析 [J], 侯振江;张靖宇;牟兆新;范洪;王华新
2.河南省黄河冲积平原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 [J], 王羽;郑合明;王传刚;李小烽;罗君;柯庚寅;杜正旺;杨金
3.河北省沿海水源性高碘地区甲状腺癌流行病学调查 [J], 李卫东;刘冬梅;何洪芹;王景阳;苑建磊
4.富平县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监测结果分析 [J], 郭世红;刘腾;赵爱珠;王月皎;惠秋芳
5.天津市水源性高碘对小学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J], 刘洪亮;曾强;韩树清;战威;韩鹏;赵彧;陈学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源性高碘致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研究
The ep idem iolog ica l study of h igh iodine go itre caused by wa ter
于合香, 高志坚, 单永明, 张本旭, 孙玉霞
YU He2xiang, GAO Zh i2jian, SHAN Yong2m ing, ZHAN G Ben2xu, SUN Yu2xia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81. 3; R181. 22
【文章编号】100826013 (2003) 0620547202
【关键词】甲状腺肿, 地方性ö流行病学
为了摸清德州市不同病区(高碘病区和非病区)
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 本文将德州
市卫生防疫站监测点调查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1980~2000 年德州市庆云、乐陵、德城
区水碘含量、人群甲状腺肿大率、患病率的监测资
料。
1. 2方法
1. 2. 1诊断方法根据全国统一试行的标准分度,
有甲状腺肿大É~Ì的病人, 其尿碘高于500 L göL 。
用触诊法检查儿童甲状腺。
1. 2. 2检测方法尿碘用灰化法测定。
甲状腺吸碘
率用国产4421 型甲状腺功能测定仪测定。
TT3、TT4
用R IA 法测定(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同位素所药盒提
供)。
TSH 采用R IA 双抗原法测定(天津利科公司药
盒提供)。
同时在各村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对水
进行水质分析, 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法。
1. 2. 3智力测定方法采用吴天敏推荐的中国比
内量表(第三次修订) 进行。
个别图片稍有改动, 其题
意内容不变。
2结果与讨论
2. 1流行病学特征
2. 1. 1病区分布情况经对全市饮用深层井水
(400~500 m ) 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德州、乐
陵仅有少数人发病, 其已改饮黄河水。
大部分病人分
【作者单位】德州市卫生防疫站免疫防病科, 山东德州
253014
【作者简介】于合香(1953- ) , 男, 河北故城人, 副主任医师,
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 地方病与疾病控制。
布在庆云县城及其24 个村庄。
水碘庆云为(986. 6±
296) L göL , 乐陵为( 578. 4 ±192) L göL , 德城区为
(748±386) L göL 。
2. 1. 2高碘甲状腺肿患病情况对庆云、乐陵、德
州3 县(市) 83 个自然村进行调查, 共检查64 873
人, 检查出甲状腺肿13 624 人, 检出率为21. 10%;
生理性肿大35 698人, 肿大率为55. 03%。
另选择饮
浅井水(水碘x
q
= 105 L göL ) 182 113 人, 检出率为
0. 35% ( 637ö182 113) ; 肿大率为0. 63% ( 1 147ö
182 113)。
饮深井水与饮浅井水的居民检出率、肿大率差异有显著性。
2. 1. 3年龄性别患病情况调查庆云县小屯和单
屯高碘病区2 377 人, 患病率为23. 60% ( 561ö
2 377) ;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 77% (275ö1 263) ; 女
性患病率为26. 32% (293ö1 114)。
患病女性高于男
性(V2= 9. 73, P < 0. 01) , 男女之比为1∶1. 4。
各年
龄组均有发病, 以5~19 a 多发, 患病率为44. 82% (445ö1 015)。
2. 2改水后考评情况
2. 2. 1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与7~14 a 学生甲状
腺肿大率2000 年在全市3 个监测点共查居民372 人, 患者4 例。
甲状腺肿患病率为1. 07%; 7~14 a 学生检查567 人未发现患者, 生理肿大21 人, 肿大率
为3. 69% , 处于稳定控制区标准。
2. 2. 2居民尿碘测定结果共采集各监测点尿样693 份, 尿碘值范围在100 L göL 以上者占66. 38%; 100~933 L göL 之间者占3
3. 22% , 本次考评结果,
大部分尿碘值在正常范围, 但有2. 3% 的学龄儿童
尿碘值在50~75 L göL 之间。
2. 2. 3智力测验结果本次测试高碘区(水源性)
儿童平均智商为82. 70; 非病区儿童平均智商为
83. 84, 属中等偏下水平, 符合农村智力水平特点。
自1965 年Suzuk i 系统报道了日本北海道食物
性高碘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之后, 到1978 年国内先后有河北、山东、新疆、山西等地陆续发现了水源性或食物性高碘甲状腺肿。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 我国各地又相继调查并证实了一些高碘性甲状腺肿流行
疾病控制杂志2003 年12 月第7 卷第6 期·547·
区1 。
本次研究表明, 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的防治, 只
要限制摄入过量的碘, 甲状腺肿可逐渐消失, 流行即可控制。
但德州地区深层地下水含碘丰富, 应防止把深层水井作为饮用水源, 防止高碘性甲状腺肿的再
次流行。
【参考文献】
1 陈祖培, 舒延清. 碘致性甲状腺机能亢进[J . 中国地方病学
杂志, 2001, 19 (1) : 73275.
(收稿日期2003202211)
(修回日期2003204221)
(张志华校)
儿童创伤的伤因分析
罗其新, 项其智, 罗伟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264; R181
【文章编号】100826013 (2003) 0620548201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ö流行病学
为了探讨儿童创伤的伤因构成, 了解发病规律,
找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对麻城市人民医院
2000 年住院治疗的317 例因创伤住院的儿童进行
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 1对象根据ICD29 疾病编码, 选取麻城市人
民医院2000 年1~12 月份, 年龄在14 a 以下(含
14 a ) 的所有损伤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共317
人, 占同期所有损伤病人的23. 46%。
这些住院患儿
分布在外科、五官科和妇产科。
1. 2方法详细查看入院记录, 将致伤原因逐一登
记、整理, 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致伤原因按ICD2 10 编码表进行分类, 并作如下调整和归类: ①交通
伤: 包括V 052V 90 各项; ②烧伤: 包括W 39 爆竹炸伤、W 40 雷管炸伤、W 872X19 各项烧伤、Y19 酸碱烧伤; ③撞摔跌落伤: 即余下的W 032X59 各项撞、摔、跌、割、坠落伤等; ④自伤和他伤: 即X702Y28 各项(注: 不包括W 03、Y19)。
【作者单位】麻城市人民医院, 湖北麻城438300
【作者简介】罗其新(1963- ) , 男, 湖北麻城人, 主任医师, 学
士。
主要研究方向: 骨科临床。
2结果与讨论
2. 1一般资料317 例中男性226 例, 女性91 例,
男女之比为2. 5∶1。
在5~10 a 组这6 个组别中, 病
人数增多现象明显。
2. 2伤因分类317 例中, 有11 例未交待受伤原
因, 余下306 例的伤因统计为: 撞摔跌落伤149 例
(占48. 7%) ; 交通伤87 例(占28. 4%) ; 烧伤43 例
(占14. 1%) ; 自伤和他伤27 例(占8. 8% )。
在撞摔
跌落伤这一类中, 高处坠落伤有54 例, 其他意外伤
2 例。
本组资料中没有自伤的病例, 27 例均为他伤,
占总数的8. 8% , 其中小部分为家长所伤, 大部分系
在争吵、斗欧中受伤。
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 说明在
现实生活中, 儿童与社会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其思想也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面, 应引起家长、教员和医护人员的注意并作好引导及预防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 本组有2 例系成人照顾不当导
致的损伤, 1 例为1 a 的患儿, 其母在帮其脱衣时致肩关节脱位; 另1 例为1 月的婴儿, 被衣服上的橡皮筋缠住了手指1 d 后才发觉, 导致了手指坏死。
这说明成人在照顾婴幼儿时, 要注意防止衣服等物品对他们造成的损伤。
建议年轻的父母亲要加强学习照顾幼儿的基本知识。
(收稿日期2003204203)
(方益荣校)
·548·Ch in J D is Control P rev2003Dec; 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