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史玉柱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1402孙宇琦一、背景案例陈述巨人集团的创始人史玉柱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硕士学位,有着相当专业背景,敢于在那时辞去公职单干创业,是件很不容易的决定。
89年,史玉柱承包了深圳科技工贸公司电脑部,并利用买者信息不对称大打市场广告,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也为创业巨人集团奠定了基础。
随后91年,他创业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借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大肆利用广告推销,利用买者缺乏选择性、判断性和比较性的环境,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到93年,巨人就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巨人”企业,年销售额近5亿元,引起了国家领导的关注和重视,随后史就成为中国改革的风云人物。
93年是中国电脑行业遭受“外敌入侵”的一年,随着西方10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解散,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失效,COMPAQ、HP、AST、IBM等世界著名电脑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94年史玉柱进行第二创业,跳出电脑行业,走多元化发展的扩张之路。
四大方面:电脑、房地产、保健品、药品四个方向。
95年,发动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三战役,大规模的闪电战术创造出了奇迹,30多个产品上市后15天内,订货量就突破了32亿元,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96年,开始建造巨人大厦,同时伴随着保健品市场的普遍下滑,导致资金短缺,天灾原因,没有能按合同完成大厦20层,4000万楼花成为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债主上门。
同时巨人员工停薪两个月,一批骨干离开公司,整个公司人心惶惶。
接着舆论哗然,巨人集团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
二、史玉柱创业的成功之处1,抓住了市场需求,敏锐的嗅到了国内市场上缺乏一种中文操作系统,从而推出了汉卡。
2,营销成功,将身上所有资金投入广告,气魄宏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善于整合资源,巨人集团创立之初,家小底薄。
史玉柱便邀请全国的电脑经销商座谈,让利推销产品。
使其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公司规模急剧扩大,迎来了巨人集团的第一次腾飞。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史玉柱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史玉柱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史玉柱,自负的冒险家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
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巨人集团的陨落是有着深刻的多重原因的。
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财务管理的失控,以及企业策略和文化的偏差。
在此,我只对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一个主观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人们在说起巨人集团的时候就一定会说到史玉柱,在说到史玉柱的时候就一定会感叹曾经的巨人神话。
在史玉柱叱咤风云的时候,人们探讨的是他的成功秘术。
在史玉柱马失前蹄的时候,人们谈论的是他的受挫真由。
在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时候,人们赞叹的是他的不屈精神。
性格决定命运。
史玉柱的个人因素在巨人集团的崛起和陨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研究史玉柱个人,分析史玉柱在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来探究和剖析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观原因。
一、成功的冒险家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从小就敢想敢做,外号“史大胆”。
他聪明而执着,对于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很着迷,曾经照着书上所说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方法,自己配置土炸药,并且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检验了“自造炸药”的威力,完全不顾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和同学打赌,史玉柱竟然把一瓶湖南产的辣椒酱全都灌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当他赢得胜利的时候。
已经被辣得连庆祝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史玉柱,一个胆大而执着的人,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勇往直前。
这样大胆的他,自然是很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
1984年,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的统计局。
由于工作突出,他被保送到深圳大学读研究生。
当他学成回到单位后,却立即向领导递交了自己的辞职报告。
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和惊叹下,他带着4000元的创业资本,来到深圳开始寻找他的梦想。
史玉柱案例分析

问题1、运用所学的管理伦理的知 识,分析史玉柱的领导模式及其 特征,并分析其领导是否存在领 导缺口
史玉柱的领导模式是冒险又具创新性 型的传奇式集中, 对新领域和创新极具热情,和冒险主义的特 征。如从一开始的桌面文字处理系统,到巨 人大厦,再到保健品和网游,都能看出史玉 柱的领导特色。
东山再起 谈道德
1989年,27岁的史玉柱刚刚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就投入到了下海创业的大潮。 凭借一款叫做M-6401的桌面文字处理系统,史玉柱的事业开始扶摇直上。到 1993年,史玉柱的巨人公司销售额突破了3.5亿元。巨人公司由此成为中国第二 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刚刚把公司总部从深圳迁移到珠海的史玉柱也成为了珠海市 政府重金奖励的第二批知识分子之一。 不过,和那一代的企业家类似,不断增加的业绩也膨胀了史玉柱日益增长的野心。 随后,史玉柱的巨人企业先后投入重金,相入了生物制药和房地产领域。 1994年,史玉柱开始修建后来为其带来噩梦的巨人大厦。为了单纯所谓的“中 国第一高楼”效应,好大喜功的史玉柱经过层层加码,把巨人大厦的层高由18 层提到了78层。为此史玉柱砸进去了巨人所有的现金流,外加大笔外债。1997 年,不堪重负的巨人集团和史玉柱终于被拖垮。此后,史玉柱开始消失在人们的 视线之中,巨人大厦也成为了中国最为著名的烂尾楼之一。 3年之后,史玉柱却奇迹般地出现了媒体面前。之后,史玉柱开始大讲当初巨人 集团的战略失误,以及自己对此的深刻反思,以便博得人们对其的同情。
史玉柱还存在能力缺口
能力缺口:依靠个人的力量与影响力,他们 无法抵御在社会传统与组织文化中长期运行 的组织惯性
依靠个人的力量与影响力,他无法抵御在社会传统 与组织文化中长期运行的组织惯性.十年未曾改过 的“送礼就送脑白金”的庸俗广告,无法迎合人们 对广告的口味。史玉柱在网游领域开辟的所谓“免 费模式”让青少年用户的“网瘾”成为了一个普遍 的社会难题,与社会道德背道而驰
管理学史玉柱案例分析

向巨人学习
勤奋:干一行钻一行,养成一个好习惯,谁 消费我的产品,我就把他研究透。
创新精神:懂得放弃旧的,去创新新的产品 (脑白金从产品配方、促销手段、文告投效 等全部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学习精神:唯一的专家都是消费者,在实践 中多多学习。
致谢
向巨人学习
史玉柱觉得失败之后可能有两种人,一种人是精神 上被打击得太狠了,一蹶不振;另外一个是失败了, 但是精神还在,顽强的精神还在。只要精神还在,完 全可以再爬起来。
一直有一个概念,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 当巨人一步步成长壮大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有
关成功者的书;在巨人跌倒之后,我看的全是有关失 败者的书,希望能从中寻找到爬起来的力量
分析史玉柱的个性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从史玉柱成功失败再成功的经历中浅析民营企业家应具备的胜任素质如此史玉柱如此巨人的管理对我们的启迪史玉柱其人的个性与他的管理行为立志高敢冒险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目标过高贸然行动计划缺乏理性认真谨慎懂得反思知错善改严格领导言出必行?立志高敢冒险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在创业时他提出要做中国的ibm做中国的巨人充满了创业的激情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除了以上的素质 之外,还需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能力:
一方面他必须对自己经营的事业了如指掌, 有预测生产和消费趋势的能力;
另一方面,他必须善于选择合作伙伴,有 组织或领导他人、驾驭局势变化的能力。
如此史玉柱,如此“巨人”的管理对我们的启迪
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 在管理活动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每个方面都 牵动着企业的利益关系,对企业的存亡产生至关重要 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自己努力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充 实自身的经验,并学会吸取教训,才能在企业管理中 把企业带的更高更远。
所以我们可以在史玉柱破产的案例里学到如何规避风险的方法与技巧

所以我们可以在史玉柱破产的案例里学到如何规避风险的方法与技巧摘要:1.史玉柱破产案例简介2.规避风险的方法一:分散投资3.规避风险的方法二:谨慎扩张4.规避风险的方法三:保持充足的现金流5.规避风险的方法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6.总结与启示正文:在当今社会,风险无处不在。
对企业而言,如何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稳健发展,是企业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忽视了风险管理,最终导致破产。
我们从这家企业的失败教训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风险规避方法。
一是合理配置资产。
这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一个项目中,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企业家应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合理配置,降低投资风险。
二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这家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员工贪污、浪费等问题。
企业家应加强对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企业运营规范,降低内部风险。
三是关注市场动态。
这家企业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调整战略,导致市场份额丧失。
企业家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应对潜在风险。
四是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这家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
企业家应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确保企业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迅速应对。
五是加强法治意识。
企业家应增强法治意识,确保企业经营合规,避免因违法行为导致的法律风险。
总之,这家企业的破产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企业家应在资产配置、内部管理、市场动态、风险应对等方面,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加强法治意识,确保企业经营合规,降低潜在风险。
史玉柱成功案例分析

及时反思
道具收费模式起始于韩国,2006年,盛大的《传奇》与巨 人的《征途》先后一周内学习该理念,其中史玉柱通过后 者又将其利弊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网游界由此掀起第一场 革命,《天龙八部》正是这一商业模式的最后一位受益者。 在它之前,各大网游公司已因巨人的成功纷纷效仿商业模 式的演变,中国游戏市场总值也实现了从几十亿到几百亿 规模的飞跃。 因《征途》意外爆发的偶然性事件“私服扩散”,记者曾 走访和电话调查全国多家网吧,结果显示:《征途》玩家 出现较大流失趋势。不少玩家告诉记者:“这是一款好游 戏,不过确实烧钱,我们刚开始没想到会这么花钱,但后 来发现实在吃不消”、“周围玩《征途》的人越来越少, 这款游戏的玩家流失速度可谓迅速。”
果断决策 第一桶金
在读完研究生之后,史玉柱决心辞职创业。1989年夏,史玉 柱自认自己开发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作为产品已经 成熟,便用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 1989年8 月2日,他利用报纸《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收钱的时间 差,用全部的4000元做了一个8400元的广告:“M-6401, 历史性的突破”。13天后,史玉柱即获15820元;一个月后, 4000元广告已换来10万元回报;4个月后,新的广告投入又 为他赚回100万。
2004年11月,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三四 年前史玉柱就曾想过投资做网游 。在进入网游之前,史 玉柱曾经找来专家咨询,也曾专门拜会一些行业的主管领 导。结论是,至少在8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网络游戏的 增长速度会保持在30%以上。而在史玉柱看来,国人对娱 乐的需要日益增长,中国游戏玩家的比例相对也较低,增 长潜力巨大。因此,史玉柱断言:现在的网游市场肯定是 一个朝阳产业。
史玉柱 身上体现出的管理学原理
造本105 管西收
史玉柱案例分析创业与创新的关系

史玉柱案例分析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创业与创新是紧密相连的概念,两者相互促进和支持。
在史玉柱的案例中,他凭借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勇气,成功打造了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游戏公司。
以下是对史玉柱案例中创业与创新关系的分析。
首先,创新是创业的基础。
创新是指在已有的知识、技术和商业模式基础上,通过独创的思维和方法,开创新的产品、服务或市场的过程。
在史玉柱的创业过程中,他通过创新的思维,提出了“轻资产”、“轻人力”的商业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重资产、重人力的游戏公司模式。
他将游戏制作外包给外部团队,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使得公司能够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运作,从而取得了竞争优势。
其次,创业推动了创新的发展。
创业是指创造、创新和推动价值创造过程的行动和决策。
在史玉柱的创业过程中,他需要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推动了公司内部的创新氛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鼓励员工提出新的创意和观点,并且提供了资源和支持来实现这些创意。
这种持续的创新推动了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也使得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另外,创业和创新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创业需要创新来寻找新的商机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而创新也需要创业来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在史玉柱的创业过程中,他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创业领域,并将自己的创新能力转化为了商业成功。
在游戏行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他也不断创新来迎接市场的变化,并将这些创新转化为新的商业机会。
总结起来,创业与创新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创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让创新能力得以发挥和实践;而创新则为创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在史玉柱的案例中,他凭借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勇气,成功打造了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游戏公司,并为创业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例。
因此,创业者应该在创业过程中注重创新,通过持续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不断推动创新的发展。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史玉柱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史玉柱,自负的冒险家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
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巨人集团的陨落是有着深刻的多重原因的。
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财务管理的失控,以及企业策略和文化的偏差。
在此,我只对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一个主观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人们在说起巨人集团的时候就一定会说到史玉柱,在说到史玉柱的时候就一定会感叹曾经的巨人神话。
在史玉柱叱咤风云的时候,人们探讨的是他的成功秘术。
在史玉柱马失前蹄的时候,人们谈论的是他的受挫真由。
在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时候,人们赞叹的是他的不屈精神。
性格决定命运。
史玉柱的个人因素在巨人集团的崛起和陨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研究史玉柱个人,分析史玉柱在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来探究和剖析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观原因。
一、成功的冒险家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从小就敢想敢做,外号“史大胆”。
他聪明而执着,对于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很着迷,曾经照着书上所说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方法,自己配置土炸药,并且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检验了“自造炸药”的威力,完全不顾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和同学打赌,史玉柱竟然把一瓶湖南产的辣椒酱全都灌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当他赢得胜利的时候。
已经被辣得连庆祝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史玉柱,一个胆大而执着的人,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勇往直前。
这样大胆的他,自然是很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
1984年,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的统计局。
由于工作突出,他被保送到深圳大学读研究生。
当他学成回到单位后,却立即向领导递交了自己的辞职报告。
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和惊叹下,他带着4000元的创业资本,来到深圳开始寻找他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长:马河涛 组员:卢钊、桑搏、唐金刚、王沛元 肖腾辉、徐兴业、张恒 张其松、郑洋、邓涵亮
1991年史玉柱创办成立了巨人公司并发誓要做“中国 的IBM”,做“东方巨人”。1995年,史玉柱发动以“巨 人脑黄金”营销为主的“二次创业”和“三大战役”,并 在当年当选全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可是,到1997年初, 史玉柱的巨人集团爆发危机,在所谓的“巨人风波”中轰 然倒下。
•严格领导,言出必行
2000年秋天,他还清了所欠的全部债务。 依靠诚信,他倡导的“有奖必有罚,奖罚必 配套”、“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说到做到, 做不到就不要说”的企业文化受到重视。史 玉柱还要求各地的经理对他们承担的责任要 “互保”。为了提高执行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史玉柱组建了 纠察队,对分公司进行监督。
简要例数史玉柱成功—失败—再成功, 从富翁—负翁—富翁的经历 从中浅析民营企业家的胜任素质
分析史玉柱的个性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 从史玉柱成功—失败—再成功的经历中,浅析民营企业 家应具备的胜任素质 如此史玉柱,如此“巨人”的管理对我们的启迪
史玉柱其人的个性与他的管理行为
立志高,敢冒险,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 目标过高,贸然行动,计划缺乏理性 认真、谨慎,懂得反思,知错善改 严格领导,言出必行
正是史玉柱的豪言壮语,为集团设定了过高的目标, 致使现实难以达到。同时,史玉柱在开拓自己完全不 熟的新领域时,贸然前进,没有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 导致他的新产品——脑黄金烂账过亿。这也间接导致 了“巨人倒下”。
•认真、谨慎,懂得反思,知错善改
1997年后,史玉柱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败,不断施 加给自己一种危机意识,使得他在高压下呈现一种 谨慎、认真的态度。他开始注重细节,明了具体计 划的重要性。虽然,他自负依旧,但是他在策划某 件产品之前,必定会孜孜不倦地研究、调查市场需 求,逻辑地分析解决问题,以数据和事实来修正和 支持自己的计划,一改从前的作风。
向巨人学习
勤奋:干一行钻一行,养成一个好习惯,谁 消费我的产品,我就把他研究透。 创新精神:懂得放弃旧的,去创新新的产品 (脑白金从产品配方、促销手段、文告投效 等全部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学习精神:唯一的专家都是消费者,在实践 中多多学习。
致谢
向巨人学习
顽强:作为一个曾经的失败者,史玉柱认为:“一个 人倒下去之后,这个人的价值应该是增加的,因为教 训能够使一个人成熟,成功能够使一个人头脑发昏, 失败能使一个人更有价值。” 人在顺境学到的东西很少,但在逆境学到很多 史玉柱的人格品质:拥有强烈的责任感,(老百姓 的钱我一定要还)。 面对失败,史玉柱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在 迷茫的时候总是虚心向别人求教。
第一次成功: 1、“汉卡”起家 ——具有远见卓识,对当前未来 的市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 发现和把握机会。 2、创办“东方巨人” ——目标远大、宏伟,敢于拼搏。 3、“二次创业”和“三大战役” ——勇于创新、果断决策、敢于 冒险。
失败 再次成功:
1、对行业的风险缺乏分析,采取激进 的扩张战略。 1、看准市场,重整旗鼓 ——能够对市场进行准确分析 ——面对千万负债表现出过 2、战略选择没有适应企业的内部条件 人的毅力、决心和信心,不 和外部环境,没有着眼于企业的长期 气馁。 生存和稳定发展。 ——合理计划企业发展战略 2、团队的精诚合作,企业的 3、“巨人”决策层权利分布严重不平 严格管理 衡。巨人的股份中,史玉柱占了90% ——强大的组织与领导才能 以上,其他几位老总都没有股份,董 事会形同虚设,决策权基本都集中于 3、成功的广告决策 史玉柱一人。 ——不畏闲言碎语,坚持自 ——能够正确对企业内部权利与责任 我 进行分配
•立志高,敢冒险,有“置之死地而后 生”的魄力
在创业时,他提出要做“中国的IBM”,做“中国的 巨人”,充满了创业的激情。他崇拜毛泽东,着迷于 军事艺术,对企业进行军事化管理,将革命精神融入 创业之中。1995年,豪赌一般,史玉柱发动以“巨人 脑黄金”营销为主的“二次创业”和“三大战役”。
•目标过高,贸然行动,计划缺乏理性
看“巨人”昔日:从惊世风云到败落无名
看“巨人”今朝:从山 穷水尽到完美逆转
一栋荒草肆虐的烂尾楼, 外加几亿元巨债,山穷水尽 的史玉柱十年来如履薄冰, 小心翼翼,卖脑白金,投资 银行股,进军网络游戏,在 一片废墟上,转眼炼就了超 过500亿元的财富。完成下 半场的完美逆转。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管理,让我 们从“巨人”之父——史玉柱说起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除了以上的素质 之外,还需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能力: 一方面他必须对自己经营的事业了如指掌, 有预测生产和消费趋势的能力; 另一方面,他必须善于选择合作伙伴,有 组织或领导他人、驾驭局势变化的能力。
如此史玉柱,如此“巨人”的管理对我们的启迪
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 在管理活动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每个方面都 牵动着企业的利益关系,对企业的存亡产生至关重要 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自己努力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充 实自身的经验,并学会吸取教训,才能在企业管理中 把企业带的更高更远。
向巨人学习
史玉柱觉得失败之后可能有两种人,一种人是精神 上被打击得太狠了,一蹶不振;另外一个是失败了, 但是精神还在,顽强的精神还在。只要精神还在,完 全可以再爬起来。 一直有一个概念,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 当巨人一步步成长壮大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有 关成功者的书;在巨人跌倒之后,我看的全是有关失 败者的书,希望能从中寻找到爬起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