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图原理——建筑的比例

合集下载

建筑构图原理

建筑构图原理

示例1,圣马可广场
示例2,北京故宫
示例3,天坛祈年殿
示例பைடு நூலகம்,巴黎凯旋门
2,建筑构图技法 建筑设计工作的内容包括建筑群体的布置、 建筑物的平面及空间布局和立面处理、建筑局部 (细部)处理,以及室内装修等各个方面,它们 是有机的统一体。设计者除了具备正确的设计思 想外,还必须掌握广泛的科学技术,建筑历史和 艺术理论等专业知识,还必须有熟练的建筑构图 技法。 建筑构图技法是指建筑设计中运用一定的手 段组织空间布局、处理立面、细部装饰等方面以 取得完美的建筑形式的技法。
一.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 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彼此之间是辩 和建筑形象 证统一的关系。 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 满足的使用要求。 2.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 工技术。 3.建筑形象:是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这里 所指的建筑形象为广义概念)
二.建筑构图原理的几个概念 1,建筑构图 Composition,原意:组合、联系。因此在国 Composition, 外很多文献书籍资料中可以理解为全面的建筑设 计的布局、组合之意。 建筑内外各部分(或各组合体)本身与整体 之间的布置与配合,称为建筑构图。 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体各个部分的布局和组合 形式,以及它们本身彼此之间和整体间的关系, 就是所谓的建筑构图。
建筑构图原理
主讲: 主讲:xxx 课时: 课时:30
建筑构图原理(或理论)是建筑基本规律的一 部分,建筑构图的理论素养和技巧是建筑师的基本 功。 前言: 第一章 前言:关于建筑构图原理
关键词:建筑构图原理,建筑构图,建筑构图技法 关键词:建筑构图原理,建筑构图,
一.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二.建筑构图原理的几个概念 三.建筑构图原理的主要内容 四.建筑构图原理的特点 五.研究与学习建筑构图原理的意义与方法

建筑构图原理对建筑创作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建筑构图原理对建筑创作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作,使我可以自信满满的进行立面设计并可以用专业的眼光解析每一个建筑作品。这个影响
将会贯穿我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一生,使我受益匪浅。
回顾自己三年的建筑课程设计,有些设计对于构图原理知识的应用是比较到位的,取得 了很不错的效果。当然,有些早期设计由于知识的缺乏,对于构图的把握较为欠缺,下面是 对自己的一些作品分析:
·幼儿园设计 幼儿园是为刚上学儿童服务的,因此幼儿园的设计应让小朋友产生亲切之感,使幼儿园 成为其乐园。从这一宗旨出发,我以卡通片中的芝麻街为设计理念,让建筑的立面造型充满 卡通的童趣,营造了一所卡通屋。立面构图为非对称构图,灵活有趣;墙面开窗均为大小不 一的凸窗,大小凸窗交替重复排列,形成一种复杂的连续的韵律。其用色都统一于暖色调— —黄,红,褐色,给人温暖,平易近人的感觉。当然,我也发现的一些问题:整个建筑均衡 性不是很好,有点零碎不够整体;有些门窗的比例没有处理好,感觉有点乱。入口部分不够 突出,没有做到重点处理,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巴黎罗浮宫新馆 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巴黎罗浮宫新馆是一个 典型的事例,新馆位于地下,地上入口部分为一 巨大玻璃金字塔,与其旁边的旧馆形成鲜明的虚 实对比与风格对比:一个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晶莹 剔透,一个是岁月洗刷后的庄重沉稳。通透的玻 璃体既没有破坏历史建筑的美感,同时也对新馆 的关键部分做到了重点处理——强烈的对比突出建筑入 口。在其新馆内部,设计者则采用与旧馆色调基本一致的 材料做内饰,利用了微差的手法,使新旧馆发生联系,在 变化中获得统一。
不同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许多中低层建筑常通过利用材料,质感及颜色的变化来取得 稳定感。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府邸在墙面处理上进行了三段式划分,底层墙面用粗糙 大石块砌筑,表面起伏大,砌缝宽;二层石块虽平整,但砌缝仍达到 8cm;三层则采用光滑 石块,这种处理方法使的重心靠下,从而获得较好的稳定感。

建筑比例美术知识点总结

建筑比例美术知识点总结

建筑比例美术知识点总结建筑比例是指建筑形式中各个部分之间大小、长短、高低等关系的比例和协调关系。

建筑比例美术是对建筑比例进行审美评价和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实践。

建筑比例美术既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又是建筑艺术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下面将对建筑比例美术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建筑比例的基本概念1.1 建筑比例的定义建筑比例是指建筑中各个部分的尺寸和比例关系。

即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间距等,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建筑比例是建筑结构和形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建筑表现力和美感的基础。

1.2 建筑比例的作用建筑比例决定了建筑形式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动感。

合理的建筑比例能够使建筑更具美感、功能性和艺术性,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建筑比例也是保证建筑结构和形式完整统一的重要手段。

1.3 建筑比例的分类建筑比例可以分为尺度比例、形式比例和结构比例。

尺度比例是指建筑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整体建筑的比例和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

形式比例是指建筑形体的大小和形状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均匀、对称、比例过渡等。

结构比例是指建筑结构形式和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梁柱、墙体、曲线等的比例关系。

1.4 建筑比例的审美标准建筑比例的审美标准是人们根据美感和经验对建筑比例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

其中包括均衡、和谐、协调、稳定、动感、比例过渡等要素。

这些审美标准既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审美情趣,又体现了建筑形式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二、建筑比例的设计原则2.1 建筑比例的尺度设计原则建筑比例的尺度设计原则是确保建筑形式的尺度合理、比例和谐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整体与部分的比例关系、结构形式的比例关系、功能构效的比例关系,以及建筑的尺度与环境、用地、公共空间等的比例关系。

2.2 建筑比例的形式设计原则建筑比例的形式设计原则是确保建筑形体的形态和比例协调、和谐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建筑的外观形态、内部空间的布局、不同建筑风格的比例要求等。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建筑图纸设计是指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将建筑设计成果转化为图纸形式,以便于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工作的实施。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构图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图纸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构图原理是根据视觉艺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图形、色彩、空间等因素的统一安排和组织,使得图纸在视觉上达到一定的和谐与平衡。

下面就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构图原理的基本概念构图原理是设计者在进行建筑图纸设计时,基于空间感知和美学原理对图纸内容、形式、结构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基本规律。

构图原理的首要目的是使得建筑图纸的内容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所规划的设计方案。

其次是追求图纸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最后则是追求图纸的功能性,使得建筑图纸在实际应用中更加便于阅读、理解和使用。

二、构图原理的基本要素1.图文关系:建筑图纸上的文字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文字与图形的数量、大小、位置、排列、形式等。

2.分割与结合:建筑图纸上的各类图文信息在水平、垂直和斜向上所形成的分隔线、集合线,包括主次分割法则与形式、构图配比和程度、相互依存与独立等。

3.节奏与韵律:建筑图纸上一定分割的线、文图的大小比例、排列直线、交叉角度、协调比准等形式上的重复和变异,产生形式鲜明、富有动感的效果。

4.平衡与比例:建筑图纸上的各种构图成分通过大小、形状和位置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均衡和比例,形式上的有机结合。

三、构图原理的主要作用构图原理在建筑图纸设计中主要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引导视线:通过构图原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得观者可以按照预定的顺序看到图纸上的内容,达到表达设计信息的目的。

2.增强表现效果:构图原理可以使得建筑图纸在视觉上更加生动、丰富,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表达设计方案的内容,增强建筑图纸的表现效果。

3.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通过构图原理的运用,可以使得建筑图纸上的信息传递更加直观、清晰,提高建筑图纸的信息传递效率,减少信息读取的疲劳感。

土建职称《风景园林》模拟试题及答案(新版)43

土建职称《风景园林》模拟试题及答案(新版)43

土建职称《风景园林》模拟试题及答案(新版)1、[多选题]公园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有()。

A.平行管网B.树枝式管网C.井字形管网D.环状管网【答案】BD2、[单选题]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忍受的范围,那些对生态因子具有较大耐受范围的种类,分布就比较广泛,这些种类就是所谓的广适性生物,如();反之则称为狭适性生物。

A.银杉B.珙桐C.金叶含笑D.悬铃木【答案】D3、[多选题]水景构成要素有哪些()A.溪泉.瀑布等B.堤岛山石C.植物与动物D.建筑小品E,水色光影【答案】ABCDE4、[单选题]《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露地栽培花卉规定:(),株高应为10~40Cm,冠径应为15~35Cm,分枝不宜少于3~4个。

A.—、二年生花卉B.宿根花卉C.球根花卉D.观叶植物【答案】A5、[多选题]以下哪些是花坛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A.美化环境B.组织交通C.控制视线D.渲染气氛【答案】ABD6、[单选题]按公园性质不同,可将公园分为()①文化休息公园②儿童公园③动植物园④体育公园⑤遗址公园⑥国家公园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答案】A7、[多选题]景观设计图式的常规手法()A.定点B.标高C.放线D.立面【答案】ACD8、[多选题]“潇湘八景”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描述的潇湘一带湘江流域八处胜景,如()。

A.平湖秋月B.潇湘夜雨C.平沙落雁D.江天暮雪【答案】BCD9、[问答题]居住区道路包括哪几级?这些道路的绿化有哪些要求?【答案】居住区内一般由居住区主干道、居住小区干道、组团道路和宅间道路等四级道路构成交通网络。

居住区主干道路幅较宽,绿化必须结合在道路两侧的其他居住区绿地中,根据安全视距进行绿化布置。

在居住小区干道、组团道路两侧以及宅前道路靠近建筑一侧的绿地进行绿化布置时,常采用绿篱、花灌木来强调道路空间,减少交通对住宅小区建筑和绿地环境的影响。

建筑透视构图技巧

建筑透视构图技巧

建筑透视构图技巧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而透视则是表现建筑空间的重要手段。

透视构图的原理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感知特性,通过透视关系将三维空间表现在二维画面上。

在建筑设计中,透视构图是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透视构图的技巧和方法。

一、透视基础知识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是指在视野中,物体由于远近关系与角度的不同,造成物体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透视分线性透视和点透视两种类型,其中点透视又称为圆柱透视或对角透视,是实现建筑空间感的关键。

在透视构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视点:即观察者的位置,确定视点后,才能绘制透视线。

2.绘制透视线:透视线按照规则方向绘制,一般为平行于画布的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水平线为地平线,垂直线为垂直于地平线的竖直线,斜线为与地平线不平行的倾斜线。

3.透视点的作用:透视点是观察者与物体的距离和角度的关键,它决定了透视图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二、1.透视的角度:建筑透视的角度一般为45度或30度。

通常情况下,45度的透视角度更为常见,而30度的透视角度更能表现低矮的建筑物。

2.视点的选择:视点的选择要根据所描绘的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视点,保证画面的美观和真实感。

3.透视线的确定:透视线的确立是透视构图的关键。

在绘制透视线时必须要注意线的质感,比如墙壁和天花板的交界处,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材质。

4.建筑物的比例和大小:建筑物的比例和大小是画面真实感的关键。

建筑物的比例应当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同时保持各个元素的比例和大小的适度,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

5.光影的运用:光影的运用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高光和阴影的处理可以使建筑物立体感更强,让整个画面更加动态。

6.颜色的运用:颜色的运用可以对建筑物产生影响,合理运用不同颜色能够突出建筑物的特点和个性,甚至可以调节画面的情绪。

三、建筑透视构图的实践1.建筑外立面透视图:建筑外立面透视图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建筑透视构图形式。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建筑美学构图原理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构图的方式来达到美学的目的。

构图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建筑元素的布局、比例、形态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美观和舒适的效果。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的整体形象、空间感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对于提升建筑的美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筑美学构图原理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形象。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整体形象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评价和情感体验。

因此,在构图设计中,需要注重建筑的整体形象,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比例来打造出具有辨识度和美感的建筑形象。

这需要考虑建筑的外观、立面、体量和比例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的整体形象能够呈现出和谐、统一和美观的效果。

其次,建筑美学构图原理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空间感。

建筑的空间感是指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和体验。

在构图设计中,需要注重建筑空间的层次、通透性、采光和通风等方面,以创造出具有舒适和开放感的空间体验。

这需要考虑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空间序列和视线引导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的空间感能够呈现出宜人和舒适的效果。

最后,建筑美学构图原理还需要考虑建筑的视觉效果。

建筑的视觉效果是指建筑在视觉上的表现和感受,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在构图设计中,需要注重建筑的比例、形态、色彩和材质等方面,以打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建筑效果。

这需要考虑建筑的立面设计、细部处理、装饰和艺术元素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的视觉效果能够呈现出引人入胜和富有魅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美学构图原理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的整体形象、空间感和视觉效果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构图设计,可以达到建筑美学的目的,提升建筑的美学品质,为人们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舒适感的建筑环境。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重视建筑美学构图原理,通过综合考虑建筑的整体形象、空间感和视觉效果等方面,来打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建筑作品。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扬州瘦西湖畔 ----五亭桥
•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给人感觉上的大 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 抽象的几何形体显示不了尺度感,但一经尺度处理,人们 就可以通过这种处理感觉出它的大小来。在建筑设计过程 中,人们常常以人或与人体活动有关的一些不变因素,如: 台阶、栏杆等作为比较标准,通过与它们的对比而获得一 定的尺度感。
• (b)渐变韵律:连续的要素如在 某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变化, 例如逐渐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 变疏或变密等。
连续的韵律(西班牙巴塞罗那 米拉之家)
洞 庭 凌 云 塔
----
• (c)交错韵律:各组 成部分按一定规律交 织、穿插而形成,各 要素相互制约,一隐 一现,表现出一种有 组织的变化。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如何进行建筑体形和立面设计呢? 除了要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以 及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考虑外, 还要符合一些建筑美学原则。建筑造 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指建筑构图 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 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等。
(一)统一与变化
• 统一与变化,即“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 法则。
• 一般来说,圆形、正方形、正 三角形等具有肯定的外形而引 起人们的注意;“黄金率”的 比例关系(即长宽之比为1: 1.618)要比其它长方形好;大 小不同的相似形,它们之间对 角线互相垂直或平行,由于具 有“比率”相等而使比例关系 协调。
• 建筑物的各部分一般是由一定 的几何形体所构成。因此,在 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注意几 何形体的相似关系,对于推敲 和谐的比例是有帮助的。如右 图就是以相似的比例求得和谐
• (d)起伏韵律:渐变 韵律如果按一定规律 时而增加、时而减少, 有如波浪之起伏,或 具不规则的节奏感, 较活泼而富运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休市博物馆
介休市博物馆的形 体通过严格的比例计算, 力求给人一种庄重、沉 稳的形体,增加建筑的 历史韵味。并且在里面 的处理中也严格计算开 窗的位置与大小,在保 证内部采光需求的前提 下,尽量减少由于开窗 对建筑整体感的破坏。
北海公园白塔
北海公园白塔 通过上下结构的比例 计算与底座与围栏场 地的比例推敲,表现 出了教会的庄严与神 圣。
北方重檐亭子
沧浪亭
表现不同建筑性格的比例
墩 实
罗马铁达时凯旋门
(公元81年建造)
稳定
圆弧
庄重
北京天坛祈年殿
北京故宫太和殿
轩昂
巴黎雄师凯旋门
•黄金比矩形的应用实例
巴黎圣母院
实地调研分析
1、介休市祆神楼 2、介休市博物馆
3、北海公园白塔
4、天坛祈年殿
介休祆神楼
玄神楼位于介休 市北关顺城街,是元 神庙前的乐楼,又是 街心点缀的过街楼。 明万历年间改建,清 康熙、乾隆年间重修, 规模不大。楼高2层。 四根通柱直承上层梁 架,山门戏台上下叠 构,楼顶十字歇山式, 构造奇特,雄健稳定, 瑰丽壮观,
天坛祈年殿
天坛祈年殿, 通过三重攒尖顶各 层之间的比例、攒 尖顶与底部之间的 比例、祈年殿与底 座之间的比例,表 现出了祭祀建筑的 庄重、圣神,尤其 表现出了皇家祭祀 建筑的宏伟壮观。
建筑的比例
美产生于度量与比例 ——法国建筑师布隆代尔Biblioteka 制作人:魏文亮比例:
1、建筑物整体或者它的某个局部构建本身的 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
2、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的 大小关系。
比例在建筑中的影响
“比例”,是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 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 接影响到建筑美。
影响建筑比例的因素:建筑材料、建筑的功能与目的、建 筑艺术传统与风俗习惯。
建筑材料:古
代用石建造宫殿 ,跨度受石材的 限制,所以廊柱 间的比例间距很 小;
帕提农神庙
建筑的功能
与目的:为了 表现雄伟,建 造宫殿、寺庙 、教堂、纪念 堂等都常常采 取大的比例;
高大雄伟的故宫

建筑艺术传统 与风俗习惯: 南北方园林间 的差异——南 方园林建筑小 巧玲珑,以小 见大;北方园 林建筑富丽堂 皇,高大雄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