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备课 (33)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单元第三单元单元解读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民间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3篇课文组成,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作文。
教学重难点1.多元认字。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突破措施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课时划分9.猎人海力布 2课时10.牛郎织女(一) 2课时11.牛郎织女(二)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三 2课时园地三 2课时课题 9猎人海力布教学目标1.会认“酬”等4个生字,会写“嘱、誓”等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飞禽、酬谢、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课程整合点与主题丛书第三本整合。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猎人海力布》,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经典,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这个民间故事写了猎人海力布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1。
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草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美丽。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课文中描述草原景色的句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描述的草原美景。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3. 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4. 分析课文,探讨作者描述草原的方法和修辞手法。
5.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运用所学生字词。
第二章:《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古诗描绘的景色。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古诗中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古诗,体会古诗韵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古诗描绘的景色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4. 分析古诗,探讨作者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5. 总结古诗,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体会古诗韵味。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古诗,巩固生字词。
2. 仿写一首古诗,运用所学生字词。
第三章:《笋芽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案(3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3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读课文《落花生》。
2.能够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学习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熟读课文《落花生》,理解主题和含义。
2.进行正确朗读和语音语调练习。
3.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难点1.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学习课文《落花生》(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细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情节。
3.分角色朗读,模拟情境,加深理解。
第三步:语音语调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正确的语音语调,学生模仿跟读。
2.分组进行朗读练习,相互纠错和改进。
第四步:小组讨论(10分钟)1.小组讨论《落花生》中的主题和寓意。
2.每组选择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与全班分享观点。
第五步: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感悟,展示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落花生》。
2.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及对生活的启示,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音语调表达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个人和团体的优势,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少年中国说(节选) 优质版教案

课题13.少年中国说(节选)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理解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感受作者对祖国富强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国之情和责任之心。
语言运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思维能力: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审美创造: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前解析】关注作者:梁启超(1873—1929),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溘然长逝,终年56岁。
关注创作背景:《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写于1900年,即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时期。
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高效备课教案3篇(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高效备课教案3篇(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五年级高效备课教案3篇(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教案),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高效备课教案1《父爱之舟》教学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抓重点词句,研读”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
2.通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学生欣赏。
2.你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小船、水道、房子……)请你给这组画取个合适的名字。
(江南水乡)3.介绍作者吴冠中。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父爱之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欣赏作者的绘画作品既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又知道了作者是画家,再引导学生结合画的内容命名,进行语言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交流预学,检查字词1.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2.指导书写:考、疼、席、暑四个生字。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渔船报考教训心疼席子庙会彩排糖果抽象启迪毕业寄宿师范路费轮换领略意境磨灭4.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醒来,枕边一片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场景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试着给它们起个小标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目录第一单元说明 (1)1 白鹭(主备人:张焕玉) (2)2 落花生(主备人:张焕玉) (7)3 桂花雨(主备人:张焕玉) (11)4 珍珠鸟(主备人:张焕玉) (16)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主备人:张焕玉) (18)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20)5搭石(主备人:龚美仙) (21)6将相和(主备人:龚美仙) (25)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主备人:龚美仙) (30)8冀中的地道战(主备人:龚美仙) (34)习作“漫画”老师(主备人:龚美仙) (37)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39)9猎人海力布(主备人:陈兰春) (40)10 牛郎织女(一)(主备人:陈兰春) (43)11牛郎织女(二)(主备人:陈兰春) (46)习作习作故事(主备人:陈兰春) (49)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51)12古诗三首(主备人:业萍) (52)13少年中国说(主备人:业萍) (58)14 圆明园的毁灭(主备人:业萍) (62)15 小岛(主备人:业萍) (66)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主备人:业萍) (68)16 太阳(主备人:主备人:雷林付) (71)17 松鼠(主备人:雷林付) (74)习作5 介绍一种事物(主备人:雷林付) (79)18 慈母情深(主备人:雷林付) (81)19父爱之舟(主备人:雷林付) (85)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备人:雷林付) (89)习作6 我想对您说(主备人:雷林付) (92)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94)21古诗词三首(主备人:王玉华) (95)22 四季之美(主备人:王玉华) (102)23 鸟的天堂(主备人:王玉华) (105)24* 月迹(主备人:王玉华) (108)习作______即景 (111)第八单元教学初探 (113)25古人谈读书(主备人:廖江慧) (114)26.忆读书(主备人:廖江慧) (118)27.我的“长生果”(主备人:廖江慧) (123)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主备人:廖江慧) (125)习作:推荐一本书(主备人:廖江慧) (128)语文园地八(主备人:廖江慧) (130)第一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
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浓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自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首都是哪里?对于北京,你了解多少?你了解北京话吗?想了解北京话吗?跟我来吧!板书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情况1、给要求认的字注音2、听写生字3、概括主要内容三、细读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1、作者喜欢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2、在第一自然段中,从哪些地方让你可以感到作者很喜欢北京话,用“——”勾画出来。
3、汇报4、交流“诱惑”可以用什么词替换?哪个更符合*?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都听了谁说的话?比喻句是为了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理解破折号的用法。
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这什么说普通话十分重要?3、北京话是普通话吗?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4、理解:“包容”,写出近义词“改造”,具体改造谁的口音?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课文中介绍了谁学讲普通话?2、画出朋友学习的句子,读一读,哪几具词语说他是怎样学习的?决心大吗?学会了吗?他此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句话可以知道?3、理解破折号的用法4、“我”又是怎样学习普通话的?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这说明什么?5、为什么说听觉中的北京比视觉中的北京更为深远、广博?6、理解破折号的用法。
7、体会文中的两个设问句8、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北京的什么情感?四、品读揣摩表达1、你认为作者最相告诉我们的是什么?2、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北京话的?3、对于北京话的理解和认识都离不开什么?4、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案(3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3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大意。
2.能够理解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3.能够通过分角色朗读,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复述大意。
2.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对比理解。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诗歌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通过分角色朗读,表达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落花生》PPT。
2.朗读录音。
3.分角色朗读分组。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落花生》,并向学生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课讲解
1.讲解课文《落花生》的背景故事,并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进行分角色朗读,尽量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2.学生小组展示,相互评价。
四、课堂总结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意义,为下节课作铺垫。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背诵课文《落花生》。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美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同学们在分角色朗读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色,但有些学生在诗歌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后续课堂上加强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境。
以上为本节课的详细教学安排,希望能对教学实施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3、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
教学重点:
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
教学准备:查阅或搜集有关陶行知的资料。
一、复习大意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