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题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鲁迅2.《孙子兵法》3.弗朗西斯·培根4.叙述二、词语辨识(每词2分,共10分)5.“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此句中“使”的意思?6.“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中“且”的意思?7.“史公以风庐道奉檄守御”中“檄”的意思?8.“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中“叵测”的意思?9.“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中“远货”的意思?三、默写(10分)10.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四、分析题(本题20分)11.试析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独白的思想意义。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大学语文》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大学语文》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六次形考任务。
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本课程考核采用100%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形考任务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5小题,共50分)题目1《史记》《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题目2《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
他真实的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崐事和文化情况,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历史文献。
通过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等。
题目3艾青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现代大诗人,早年赴法学崐画,后攻诗歌。
1932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举成名。
艾青先后出崐版20多部诗集,主要作品有《北方》,《黎明的通知》,《火把》,《归来的歌》崐等等。
艾青堪为时代的鼓手,他的诗内涵丰富,紧密配合现实斗争,传出历史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具有时代的敏感性,思想的深刻性。
在艺术上追求深沉审美意象,崐语言清新,赋予音韵美,对新诗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题目4《牛棚杂记》《牛棚杂记》:作者季羡林,是一部亲历的“文革”及时,也是一代知识分子怒向苍天的血泪哭嚎,堪称历史的写真。
告诫每个中国人都必须以历史为鉴,对“文革”灾祸做出理想判断和深刻反思。
惟其如此,中国日后才有希望杜绝这一人间瘟疫。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复习题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复习题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21年秋季招生入学测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本科复习题一、判断题。
1.《渔父》为屈原所并作,其中“父”,同“夫”。
()【弄错】2.“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此句用了生硬的修辞手法。
()【对】3.在“愿意并无伐善,无施劳”中,“南征”就是攻取的意思。
()【弄错】4.婉约派就是宋词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存有辛弃疾、李清照等。
()【弄错】5.赋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歌集《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对】6.“时戴在剡,即便乘小船就之”。
此句中“就之”是指拜访他。
()【对】7.《白玉苦瓜》的体裁是诗歌,作者是余光中。
()【对】8.《前赤壁赋》的体裁是词,作者是苏东坡。
()【错】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对】1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此句中“穷”是指贫穷。
()【错】11.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中,“怀”是怀抱的意思。
()【错】1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
()【对】13.《项链》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短篇小说。
()【错】14.《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比兴手法。
()【对】15.《前赤壁赋》的体裁是词,作者是苏东坡。
()【错】16.杜丽娘由情而死,由情而生,情节奇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汤显祖超越生死的爱情观。
()【对】17.《渔父》为屈原所作,其中“父”,是父亲之意。
()【错】18.婉约派是宋词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
()【对】19.《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对】20.“诗经的“六义”就是指赋、比、启、风、雅、赞歌。
()【对】21.《哈姆莱特》体裁就是戏剧,作者就是莎士比亚,其国籍就是法国。
()【弄错】22.《绝对信号》作者高行健就是华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
()【对】23.“三苏”就是指苏轼、苏洵、苏辙。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根据“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这句话,理解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和成年时阅读的区别,下列哪个答案最确切?A、青少年时代的阅读更注重情感的体验,故事的经历,相对比较感性。
而成年时的阅读更会注重精神哲理,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理性。
B、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不值一提,成年时的阅读才有价值。
C、青年时代的阅读仅仅只是一种经验,而成年时的阅读更讲究实际的功用。
D、青年时代的阅读不需要太多重视,成年时代多阅读就行。
正确答案:A2.陶渊明写道,“抚孤松而盘桓”,他喜欢松树的原因为:()A、松树材质好B、松树有劲节C、夏天可以在其下乘凉D、松树隐喻故乡正确答案:B3.裴多菲奠定了()的基石,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A、奥地利民族文学B、匈牙利民族文学C、俄罗斯民族文学D、启蒙运动文学正确答案:B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下一句是A、众人夸B、极奢华C、极富华D、竟豪奢正确答案:D5.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年。
A、1955B、1953C、1952D、1954正确答案:D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读了四十多年的书,当摄猎的范围也相当地广泛。
摄猎改为涉猎B、这中间,我非常喜欢读诗,但父亲不准读,因为当时科举虽然早费了,但父亲似乎还以为会恢复的。
“早费了”改为“早废了”。
C、受到老先生不断的锤练,才逐渐使我从人人的肤浅中挣扎出来。
锤练改为锤炼D、我当时虽然读了不少的线装书,但回想起来,并没有得到做学问的门径正确答案:D7.陶渊明思想主要综合了哪两家?A、道家道教B、佛教墨家C、儒家道家D、儒家佛教正确答案:C8.“长干里”在今天的()。
A、扬州B、宣州C、杭州D、南京正确答案:D9.根据教学视频,诗人席慕蓉的祖籍为()。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5小题,共50分)题目1《史记》《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题目2《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
他真实的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崐事和文化情况,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历史文献。
通过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等。
题目3艾青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现代大诗人,早年赴法学崐画,后攻诗歌。
1932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举成名。
艾青先后出崐版20多部诗集,主要作品有《北方》,《黎明的通知》,《火把》,《归来的歌》崐等等。
艾青堪为时代的鼓手,他的诗内涵丰富,紧密配合现实斗争,传出历史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具有时代的敏感性,思想的深刻性。
在艺术上追求深沉审美意象,崐语言清新,赋予音韵美,对新诗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题目4《牛棚杂记》《牛棚杂记》:作者季羡林,是一部亲历的“文革”及时,也是一代知识分子怒向苍天的血泪哭嚎,堪称历史的写真。
告诫每个中国人都必须以历史为鉴,对“文革”灾祸做出理想判断和深刻反思。
惟其如此,中国日后才有希望杜绝这一人间瘟疫。
题目5茨威格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大多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畸形道德与冒险生活,主人公都有非凡的个性与奇特的遭遇。
另外,他更以别具一格的传记作品轰动于世,文笔潇洒,极富感情色彩。
主要作品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巴尔扎克传》等。
二、翻译(本题50分)将下面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题目6孙武孙子武者,齐人也。
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

-页脚--试卷代号:入学测试上海电视大学文科类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卷 A 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是( )。
A .麾.下(hu ī)B .白头偕.老(xi é) C .圈.养(qu ān ) D .干涸.(h é)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A .堪察B .湍急C .提防D .粗犷3. 《阿Q 正传》的作者是( )。
A .茅盾B .鲁迅C .老舍D .周作人4. 曾组织“创造社”,出版有诗集《女神》、《星空》的现代作家是( )。
A .沈从文B .穆旦C .朱自清D .郭沫若5.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千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一“护官符”的口诀出自( )。
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儒林外史》D .《聊斋志异》6.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王维7.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的是( )。
A.元宵节B.七夕节C.重阳节D.除夕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届车展组委会竭尽全力协调安排,科学合理设置展位,努力提供更多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了解不同车型的多样化要求。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去三亚过春节,那儿有灿烂的阳光、温暖的海水、洁净的沙滩,再加上椰林、蓝天,一幅幅在北方冬天难以置信的美丽景色,令人留连忘返。
D.从1999年起,我国平均每年发射一艘飞船,既紧锣密鼓,又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攀登,没有出现重大挫折,没有走过弯路。
9.下列句子使用比喻不当的一项是()。
A.白杨树就像笔挺站着坚守岗位的哨兵。
B.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浙大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模拟试题卷大学语文(专本)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你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2、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3、填入了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阅读下两段文字,回答4-5题:“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
”这是杭州电视台都市报道的头条新闻。
主持人建议市民到西冷桥边,把荷花一天天开放的过程拍摄下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大学语文》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六次形考任务。
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本课程考核采用100%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形考任务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5小题,共50分)题目1《史记》《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题目2《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
他真实的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崐事和文化情况,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历史文献。
通过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等。
题目3艾青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现代大诗人,早年赴法学崐画,后攻诗歌。
1932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举成名。
艾青先后出崐版20多部诗集,主要作品有《北方》,《黎明的通知》,《火把》,《归来的歌》崐等等。
艾青堪为时代的鼓手,他的诗内涵丰富,紧密配合现实斗争,传出历史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具有时代的敏感性,思想的深刻性。
在艺术上追求深沉审美意象,崐语言清新,赋予音韵美,对新诗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题目4《牛棚杂记》《牛棚杂记》:作者季羡林,是一部亲历的“文革”及时,也是一代知识分子怒向苍天的血泪哭嚎,堪称历史的写真。
告诫每个中国人都必须以历史为鉴,对“文革”灾祸做出理想判断和深刻反思。
惟其如此,中国日后才有希望杜绝这一人间瘟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杨衒之)为《》作的注,此书既是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一部散文佳作。
2.苏轼,字(子瞻/子由),号东坡居士,四川(成都/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意大利)剧作家。
4.《忆傅雷》的作者是(钱钟书/杨绛),他/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洗澡)等。
5.司马迁,字(子固/子长),西汉阳夏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诚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诗论家。
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了“(神韵/性灵)说”,即主张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
7.《蛮子大妈》的作者莫泊桑是(德/法/俄)国人,作品主要反映的是(普法/俄法)战争中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8《》(诗经/楚辞)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初至春秋末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三百零五)篇。
9.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之一,与韩愈并称“”,著有《柳河东集》。
10.短篇小说《大围巾》的作者是,她是个颇有成就的(种族)女作家。
11.屈原,战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浪漫主要长诗《》。
12.《再别康桥》选自《》,作者是。
诗中的康桥今通译为剑桥,为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13.雨果,法国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
代表作有《》等。
14.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心/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主要著述有《》。
15.傅雷,现代著名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一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译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以(作家名)的名著译作最为著名。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晋侯饮.赵盾酒2.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3.自非亭午
..夜分,略无阙处
2.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6.赵盾弑.其君
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8.若丧考妣
..之荣业
..9.不世
10.我与张自忠将军仅有一面之雅,但印象甚深,较之许多常常谋面
..的人更难令我忘怀。
11.若丧考妣12.丰仪13.京畿14.微行15.要津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2.试简要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3.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在选取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特点?
4.试简要分析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简述《大围巾》的主题思想。
6.以《孙武》为例,简要说明《史记》表现人物的手法。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1.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2.试析欧阳修的《朋党论》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3.试析《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情感变化的脉络。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郦道元,水经2.子瞻,眉山3.英国,莎士比亚4.杨绛,洗澡5.子长,史记2.6.简斋,性灵7.法,普法8.诗经,三百零五9.唐宋八大家,韩柳
10.辛茜娅·奥齐克,犹太11.屈原,离骚12.猛虎集,徐志摩
13.浪漫,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14.唯物,荀子15.翻译,巴尔扎克
(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饮:给酒喝。
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饮”。
2.且:将要。
3.亭午:正中午。
4.吊:慰问。
5.老:尊敬,赡养。
6.弑:杀,古代指下等杀上等,如臣杀君,子杀父等。
7.亡:丢失。
8.考妣:父母。
9.不世:非凡,不是没代都有的。
10.谋面:彼此见面。
11.若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有贬义。
考妣,父死曰考,母死曰妣。
12.丰仪:风采仪表。
13.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14.微行:指古时帝王或朝廷高官外出,穿着平民的衣服,以隐藏自己的身份。
15.要津:指重要的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比喻显要的地位。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郦道元的《江水》主要描写了瞿塘峡、巫峡的开凿,巫山、巫峡的地理位置,新崩滩的形成,大巫山挺拔巍峨的气势,相关的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以及三峡两岸美丽如画的四季风光。
2.试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渔翁寒江独钓”与柳宗元政治遭遇及其傲岸不屈个性间的关系,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3.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在选取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左忠毅公逸事》在选取材料上,紧紧围绕着左光斗与史可法师生间的交往,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这些材料虽然是“逸事”,但既典型又真实可信。
全文紧扣住“逸事”二字,并以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不枝不蔓,叙事简洁。
叙述中注意了人物的言行及心理特征的描写。
4.试分析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李白遇赦还乡的欢快心情,具体
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5.简述《大围巾》的主题思想。
参考答案:《大围巾》的主题思想是通过罗莎母女三人的悲惨遭遇,特别是小玛格达的死,强烈地控诉了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身心的严重摧残,从而揭露了法西斯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
6.以《孙武》为例,简要说明《史记》表现人物的手法。
参考答案:史记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法有:
(1)通过事件突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比如,用训练女兵表现苏武的胆识和才能。
(2)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如,用吴王最后的“不愿下观”表现了吴王的无奈和心情的沮丧。
(3)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
如写吴王乞求孙武不要斩杀爱姬,“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表现了吴王的慌乱,而孙武决然执行了军令。
在矛盾冲突中鲜明地突现了孙武的军事才能。
(4)通过对话表现人物。
如孙武在接受吴王训练女兵任务时的对白就形象地表现了吴王的傲慢和孙武的成竹在胸。
(5)通过衬托对比表现人物。
如写孙武的军事才能和深远识见,通篇都以吴王作为衬托。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1.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梦境,给了作者以广阔自由的想像空间,将一个个并不联系的生活片段、瞬间感受衔接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电影镜头,让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
梦,成为推动作者的思想发展的依据。
作者凭借梦境这个特殊的空间来进行创作构思,飞驰想像,全面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
2.试析欧阳修的《朋党论》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参考答案:欧阳修的《朋党论》通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论证。
首先,作者以“自古有之”的论断对朋党表态,从“道”与“利”的角度区分了“君子党”与“小人党”;其次,作者通过历史上的事实论证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是非功过;再次,作者通过人君对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态度对比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并通过归纳点明了自己写作此文的目的。
3.试析《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情感变化的脉络。
参考答案: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早年留学的地方,《再别康桥》一诗是诗人重游故地之作,它以清丽幽雅的格调,如梦如幻的境界构画了康桥的美丽,表达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
诗开始即点题,“轻轻的我走了”,紧扣“再别”,诗人犹如西天的云彩般来去匆匆。
继而,诗人依次捕捉康桥最有代表性的景物“金柳”、“青荇”、“潭水”,它们在诗人的笔下,都幻化成爱与美的象征“新娘”、“彩虹似的梦”;悠悠的美景显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熟稔与迷恋,同时也引发了对诗人青春时代的归依。
诗人在青春旧梦的畅游中终而选择了沉默,他选择的是悄悄的别离,在“轻轻”、“悄悄”、“沉默”中,诗人与康桥融为一体,共同沉醉在最具感情色彩却又含而不露的清幽画意中。
最后诗人告别“沉默”的康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让属于康桥的一切永留康桥,这才是游子最赤诚、最感人的爱。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