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7.2权力运行受监督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第3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第3课时)一. 教材分析《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七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权力的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滥用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权力的运行规律,以及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对权力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权力运行的规律,以及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权力的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滥用会带来负面影响。
2.引导学生认识权力的运行规律,以及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3.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2.如何有效地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力运行的规律,以及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2.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支持。
3.准备实践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权力运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案例中权力运行的问题、权力滥用带来的影响、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提出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具体措施。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会导致腐败,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权力、制度、规则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认识到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会导致腐败。
2.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提高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怎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剧让学生体验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4.主题演讲: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看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讨论题目。
2.准备情景剧剧本和相关道具。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的后果。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权力运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每组提出具体措施。
4.巩固(5分钟)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出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原则。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精]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精]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688fc6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8.png)
[精]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为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第二课时。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认识宪法监督权力运行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对权力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学生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宪法监督权力运行的作用。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治观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宪法监督权力运行的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约1课时(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思考。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因权力滥用导致不公平现象的案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权力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宪法在权力运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理解。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权力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权力的正确行使和监督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权力的理解和权力的制约监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对于权力的认知可能停留在表面,对于权力滥用和腐败的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权力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力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合法途径监督权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 教学重难点1.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2.学生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学会通过合法途径监督权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合法途径监督权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案例和知识点。
3.准备小组讨论的表格和笔,方便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权力应该如何行使?为什么权力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权力滥用和腐败的现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监督权力。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2权力运行受监督教学设计

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要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培养法治意识。
板书
权力运行受监督
1.权力监督包括多方面:
2.权力监督方式:
3.政务公开的形式:
4.行使监督权没有年龄限制:
5.监督权包括:
部编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行政机关怎样行使权力?
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讲授新课
自主探究:小明的爸爸是交警,在处理酒驾问题时打了司机一拳,被周围的群众拍了视频,上传到了网上。
学生讨论:
交警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怎样行使权力不用人管
交警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犯了错误,小明的爸爸会受到处罚。
监督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责任。
自治探究:小学生能监督吗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千万要明确行使监督权时要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帮助学生厘清错误观念。
帮助公民了解监督权的渠道,培养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小明爸爸不会受处罚,酒驾是违法的。
警察也不能打人啊。
老师总结: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在我国,权力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包括党的监督、国家机关的监督、民主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群众的监督、舆论监督。
老师列举图片:帮助学生分清这些监督。
2.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视频播放政务公开的情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本课时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法治观念,对权力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深层含义尚不了解,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认识到权力滥用会损害公民权益。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培养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生活情境,用于实践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个权力滥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权力滥用对公民权益的损害,认识到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让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第2课时。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滥用会带来不良后果,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宪法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治观念,对权力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理解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行使监督权,以及如何参与到权力监督中来的方法还不够明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滥用会带来不良后果。
2.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宪法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2.如何行使监督权,以及如何参与到权力监督中来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权力监督的看法。
3.实践操作法:模拟权力运行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监督权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相关权力滥用和受到监督的案例。
2.讨论话题:制定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模拟道具:准备模拟权力运行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权力应该如何运行?”让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权力滥用和受到监督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权力滥用带来的后果,以及权力受到监督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权力监督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模拟权力运行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监督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行使监督权,以及如何参与到权力监督中来的方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第1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七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权力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避免滥用权力,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权力的运行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保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法治观念,对于权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权力如何运行,为什么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以及如何进行监督等深层次问题,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原因。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监督权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行使监督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权力运行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原因。
2.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行使监督权。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原因。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权力的认识。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权力滥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权力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行使监督权?监督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掌握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方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总结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7.2权力运行受监督教学设计课题权力运行受监督单元 3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 6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自觉行使监督权。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3.知识目标:知道权力需要监督,权力违法会被追责,学会行使监督权。
重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
难点权力监督包括的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行政机关怎样行使权力?
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积极思考回答
问题
复习巩固旧知
识,引出新知识
讲授新课自主探究:小明的爸爸是交警,在处理酒驾问题时打了司机一拳,被周围的群众拍了视频,上传
到了网上。
学生讨论:
交警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怎样行使权力不用人管
交警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犯了错误,小明的爸爸会受到处罚。
小明爸爸不会受处罚,酒驾是违法的。
警察也不能打人啊。
老师总结: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在我国,权力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包括党的监督、国家机关的监督、民主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群众的监督、舆论监督。
帮助学生厘清错误观念。
老师列举图片:帮助学生分清这些监督。
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自主探究: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行使监督权呢?
1.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2.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视频播放政务公开的情况,
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合法的形式,主动公开信息。
监督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责任。
自治探究:小学生能监督吗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千万要明确行使监督权时要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帮助公民了解监督权的渠道,培养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课堂小结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培养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