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文言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以虫治虫_公开课课件

以虫治虫_公开课课件

hu ì xiē 蝎 喙

qián
穰 ráng
p á ng 傍
再读:疏通文意

独立自主学习,向工具书求教: 借助书下注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独立 疏通文意。
再读: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学习,向同伴求教: 1.小组内交流,互相答疑。 2.小组间相互提问回答。
方为秋田之害 如土中狗蝎 千万蔽地
悉为两段
子方皆尽 岁以大穰 土人谓之
解释下列句中的“之”。
方为秋田之害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
代词,代指“子方虫” 则以钳搏之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代词,代指剑
其虫旧曾有之 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土人谓来自“傍不肯” 代词,代子方虫的天敌
驱之别院 代词,代癞蛤蟆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
以虫治虫 岁以大穰 不以疾也 徐喷以烟 用
因为
如 用 把
以丛草为林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其” 其喙有钳 其虫旧曾有之 常蹲其身 它的 这样 自己的
使其冲烟飞鸣
代蚊子
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借助书下注释、古代汉语词典,独立疏通文意。 举一反三:新旧知识联系,根据语境进行推断。 三人行,必有我师


通译全文
汇报要求
1、组内接龙通译全文 2、指出2—3处文言文的特殊现象。(一词多 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 3、指出沿用至今的成语,并解释意思。

思考

“傍不肯”为什么能够治好“子方虫”之害?
梦溪笔谈
据报载,有一年,山东某地农田里出现 了大量蜗牛,蜗牛啃食庄稼,农民们用尽 各种办法,也不见效。 后来,专家指出,当地大兴土木,破坏 了河塘湿地,致使萤火虫因无生存之地而 大量减少。萤火虫的幼虫是蜗牛的天敌, 萤火虫少了,所以蜗牛越来越多。 有什么办法可以消灭蜗牛虫害呢?

《以虫治虫》文言文精品课件

《以虫治虫》文言文精品课件
4、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 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 的一项重要措施。
小试牛刀:
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 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 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
用猪羊脬(pāo ,膀胱)盛脂其中,张口置 蚁穴旁,俟(sì,等待)蚁入中,则持之而
方法是 (
)。(用原文语句回答)
本文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
( )消灭( ),使农作物获得丰收,启示我
们(
)。
布置作业
▪ 1: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 ▪ 2:翻译全文。 ▪ 3:学习完本文, 联系我们这里防治害虫的方法,
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感受.
父亲的家世我也是成人后才得知,但 在我很 小时候 ,我就 知道他 的成份 是地主 。在那 个唯成 分论的 年代里 ,我好 像天生 就低人 一等。 别的孩 子肆意 欺负我 ,我不 敢做丝 毫抵抗 ,我怕 他们骂 我是“ 小地主 ”;小 学每学 期开学 都要填 成份, 那是我 最伤心 欲绝的 时刻。 每次在 我胆颤 心惊地 填上“ 地主” 时,我 都有生 不如死 的感觉 。为此 我曾经 在心里 恨过父 亲很长 时间, 我恨他 让我小 小年纪 就要承 受那么 多的屈 辱和难 堪!
去,谓之养柑蚁。
《以虫治虫》与上文都是写有关 _农__作__物__害__虫__的__天的敌文章,
试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在记叙内容上 有哪些不同点?
试一试
一、注音
喙( ) 钳( ) 穰( ) 傍(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 方: 蔽地: 悉: 旬日: 岁: 大穰:
2、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以虫治虫》(共22张)ppt7

初中语文《以虫治虫》(共22张)ppt7

3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则:就 以:用 之:子方虫 悉:全部 译文: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 方虫全被咬成两段 4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穰:丰收 旬日:十天 岁:年成 以:因为 译文: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 丰收 5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其:这种 土人:当地人 谓:称 之:它 译文: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人称它为“傍不肯”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 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梦 溪 括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 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笔
《梦溪笔谈》
沈括 (北宋)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李约瑟 (英)
以虫治虫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作者 沈括和《梦溪笔谈》。 2 、学习详略得当、简洁生动的写法。 3 、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 自信心与责任感。
方为秋田之害 则以钳搏之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代词,子方虫
语气助词,无义,不译 代词,代子方虫的天敌

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 不肯”
以虫治虫


岁以大穰 其喙有钳
因此
它的 这种

其虫旧曾有之
自学指导三: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现象?(用四个 字概括)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
1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界:地域、范围 为:成为 方:正当,正在 之:结构助词,的
译文: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子方虫,正在危害 秋田里的庄稼
2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 万蔽地; 其:它的 喙:嘴
蔽:遮盖 蔽地:遍地
译文: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 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

以虫治虫PPT1 苏教版 (共11张PPT)

以虫治虫PPT1 苏教版 (共11张PPT)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
北来科学家、政治家。
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祐进士。 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 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 《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 年(1075)使辽,斥其争地要求,又图其山川形势、 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学 土,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 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 丰五年(1O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 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 苏镇江市区),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翻译: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 方虫,正要成为秋田里的危害。
忽然
蠼螋,杂食性昆虫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翻译:忽然有一种昆虫 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 的“狗蝎”,嘴上长有 钳子,成千上万,遍地 都是。

遮盖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与……搏斗 变为,成为
翻译:它们遇上了子 方虫,就用嘴上的钳 子与子方虫搏斗,子 方虫全被咬为两段。
同学们再见
丰收的田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初中语文《以虫治虫》(共25张)ppt12

初中语文《以虫治虫》(共25张)ppt12

第四步:巩固拓展
【环节二:教师归纳】
1.解释下列词语。 方为秋田之害: 正当,正要 悉为两段: 岁以大穰: 全,都 年成
其虫旧曾有之: 过去
友情提示:学友先说→师傅补充点评→其他师友完善
第四步:巩固拓展
【环节二:教师归纳】
2.辨析词义 方为秋田之害 成为 二虫尽为所吞 被 则以钳搏之 用 岁以大穰 因为
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
第三步:互助释疑
第三步:互助释疑
【环节一:师友解惑】
师友互助解惑,将解决 不了的疑难点提到全班解决。
第三步:互助释疑
【环节二:教师释疑】
本文讲述的是“傍不肯”消灭害虫子方虫, 从而取得农业丰收的事,对我们今天从事农业 生产有什么启示?”
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 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 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举措。
友情提示:学友先说→师傅补充点评→其他师友完善
第四步:巩固拓展
【环节二:教师归纳】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它们)遇到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 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②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
友情提示:学友先说→师傅补充点评→其他师友完善
第一步:交流感知
第一步:交流感知
【环节一:师友检查】
1.正确拼读文中的生词。 2.熟读课文,能正确停顿。 3.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理解 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词义和用法,能 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友情提示: 自主检查→互助检查(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第一步:交流感知
【环节二:教师指导】
第五步:总结提高

以虫治虫PPT课件8 苏教版 (共15张PPT)

以虫治虫PPT课件8 苏教版 (共15张PPT)

沈括(1031~ 10行想像创作, 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 三、了解古代生态治虫的优越性,并尝试 学以致用。
狗蝎 (xiē)
喙 (huì )
大穰 (ráng)
钳 (qián)
旬日(xú n) 傍不肯 (páng)
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常州市勤业中学
范宇航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 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 史上的一位巨人。 他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 所著的《梦溪笔谈》共二十 六卷,六百零九条,遍及天 文、数学、物理、化学、生 物、冶(yě)金、机械、 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 书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 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 平。 英国著名科学家称《梦 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 的坐标”。
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 损食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 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盛脂其中,张口置 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
注 释: (1)广南:地名。 (2)以:用来。
(3)患:担心。 (4)损食其实:咬坏柑橘的果实。 (5)园户之家:种橘的农户。 (6)脬(pāo ,膀胱) (7)俟(sì ,等待)
1.先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有疑难的作记号)。 2.再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词、句。 3.最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释疑。 温馨提示: 表述明确,语句通畅(年号,地名,物名等可不翻 译)。
秋天田地 里的庄稼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 地区 正 当
全,都
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
嘴 遮盖 用
语气助词, 不翻译

初中语文《以虫治虫》(共16张)ppt8

初中语文《以虫治虫》(共16张)ppt8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 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 史上的一位巨人。 他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 所著的《梦溪笔谈》共二十 六卷,六百零九条,遍及天 文、数学、物理、化学、生 物、冶(yě)金、机械、 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 书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 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 平。 英国著名科学家称《梦 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 的坐标”。
1.先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有疑难的作记号)。 2.再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词、句。 3.最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释疑。 温馨提示: 表述明确,语句通畅(年号,地名,物名等可不翻 译)。
秋天田地 里的庄稼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 地区 正 当
(3)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1.《以虫治虫》这个标题中两个“虫”老师分别用绿
色和黑色,你能揣摩老师的用意吗?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你的理解。

2.“以虫治虫”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文中有很多句子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如: (1)方为秋田之害。 (2)千万蔽地。 (3)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 …… 请从这三句话中任选一句,进行大胆的想 像创作,使文章变得更生动有趣。 要求: 1.不可直译课文。 2.50~80字。
沈括(1031~ 1095)
• 一、能读通、读懂课文。
• 二、能抓住文中简洁的语言进行想像创作, 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 三、了解古代生态治虫的优越性,并尝试 学以致用。
狗蝎 (xiē)
喙 (huì )
大穰 (ráng)
钳 (qián)
旬日(xú n) 傍不肯 (páng)
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以虫治虫PPT 苏教版 (共11张PPT)

以虫治虫PPT 苏教版 (共11张PPT)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 害。 界 地域,范围 方 正当,正在 为 成为 之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害 危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 蔽地;
如 像 其 它的 喙 鸟兽的嘴 钳 指长在嘴上的一种钳状物 蔽地 遍地 蔽 遮盖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则 以 之 悉 为 连词,相当于就” 用 指子方虫 全,都 成为
二十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沈 括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北宋 科学家、政治家。 字 存中,杭州钱塘人。熙 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 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 举 平 生 见 闻 , 撰 《 梦 溪 笔 谈 》 。
《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撰,共 30 卷。内容涉及天文、数学、 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 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 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 宋时期的科学成就,如活字版印发术 等。


解释“以”和“其” 意思
岁以大穰( ) 其虫旧曾有之 其喙有钳( ) 则以钳搏之( )

动脑筋 你能想到生物 防治方面的其 他例子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1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词语。
文言实词,如“岁”、“穰”等。 文言虚词,如“之”、“以”、“其”等。 3、获得“生物治虫”方面的知识。
3
作者简介
沈括
(1031~1095),字存中,是我国北宋时代 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
外貌: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 方法: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 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方虫搏斗,子方
20
赏读课文 3、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收、 保护生态环境。 4、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 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 的一项重要措施。
曾经

“傍不肯”。
助词,凑足音节, 无意义
当地人
叫, 称作
代指那种昆虫 (子方虫的天敌)
即“旁”, 旁边。
小结: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 而是“ 旧曾有之”。
12
解释下列句中的“之”。 方为秋田之害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则以钳搏之 其虫旧曾有之
代词,子方虫
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或:【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
有农哪作些物不害同虫点的?天敌
22
试一试
一、注音
喙( ) 钳( ) 穰( ) 傍(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 方: 蔽地: 悉: 旬日: 岁: 大穰:
2、一词多义:
方为秋田之害:
则以钳博之:
其虫就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关于《梦溪笔谈》
它的内容涉及天文、生物、地理、气象、农业、文学、建筑等各个方面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的科学成就。 《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 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4
沈括与沭阳
5
注意字音的正确读法
21
小试牛刀: 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
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 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 用猪羊脬(pāo ,膀胱)盛脂其中,张口置 蚁穴旁,俟(sì,等待)蚁入中,则持之而 去,谓之养柑蚁。
《以虫治虫》与上文都是写有关_____________的文章, 试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在记叙内容上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 “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 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 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
尽, 年成因为(它)(获得)大丰收。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
肯”。
16
①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 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在这里记录了 一种什么现象?
土人谓之“傍不肯”
代词,代子方虫的天敌
1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 以虫治虫 岁以大穰 不以疾也 徐喷以烟
用 因为 如 用
以丛草为林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其” 其喙有钳
它的
其虫旧曾有之
这样 这种
常蹲其身
自己的
使其冲烟飞鸣
代蚊子
15
正确翻译文章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 正当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3、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23
我还会
四、根据课文填空:
1、 《梦溪笔谈》被称为( “ ”),作者是( ),字( ), ( ) 代科学家,政治家。
2、 傍不肯的外貌是( 语句回答)
),消灭子方虫的方法是 (
)。(用原文
本文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 )消灭( ),使农作物
获得丰收,启示我们(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的外貌和消灭子方虫的方法? 3、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 4、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9
赏读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而获得 大丰收的事。
2.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的外貌和消灭子方虫的方法?
生物治虫
②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如果你是地 方领导将怎样做?
17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 青蛙吃害虫 ▪ 猫头鹰吃田鼠 ▪ 啄木鸟吃害虫 ▪ 金龟子吃蚜虫 ▪ ......
18
赏读课文 先独立思考,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准备发言。
全都
成为
10
4、旬 日子方 皆
尽,
一“旬”为十
都,全

以(之) 大穰。
完,这里指被消灭
年成,收成
因为
庄稼大丰收
翻译第4句: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为(它)(获得)大丰收。
小结:以上三句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11
5、其 虫 这样
土人 谓
旧 曾 有 之,
过去
8
解释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
方 为 秋田

害。
正当
成为

小结:这一句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 地方 、 季节 和 危害范围。
危害
9
2、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
产生

喙有钳, 千万 蔽地;
它的
本是鸟兽的嘴。 这里指虫子的嘴。
遮盖
3、遇子方虫,则 以钳搏 之, 悉 为两段。
就用
代指 子方虫
▪ 蝎 喙 xiē ▪钳 穰 ▪傍
qián
huì ráng
páng
6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 ▪ 读准字音 ▪ 读清停顿 ▪ 尽量读得通顺流畅, 富有感情
7
合作学习 1、先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理解课文
(有疑难的作记号)。 2、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
的字、句。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解疑。
)。
24
布置作业 ▪ 1: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 ▪ 2:翻译全文。 ▪ 3:学习完本文, 联系我们这里防治害虫的方法,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感受.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