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高速公路隧道营运通风
隧道通风规范

隧道通风规范隧道通风规范是指在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中,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少污染物的积累和传播,确保隧道内气流良好,经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管理,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隧道通风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通风系统设计1. 根据隧道的使用性质和长度,确定通风系统的类型和设计参数。
通风设计应考虑隧道的交通量、污染物排放量、风速和压力分布等因素。
2. 设计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风机、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和监测设备。
风机的数量、功率和位置应能满足隧道内的风量和风速要求。
3. 风机、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的布置应合理,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防止通风死角和负压区域的产生。
4. 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合适类型的监测设备,包括气象监测、有毒气体监测和火灾监测等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内的异常情况。
二、通风运营管理1. 通风系统的运营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应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在通风系统运行时,需要对风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并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
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并记录相关信息。
3. 定期进行通风系统的性能测试,包括风量、风速、风压和噪声等指标,确保通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 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气体泄漏和其他突发事件。
三、污染物控制1. 针对隧道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排风和过滤等方式。
污染物的排放和传播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定期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包括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等指标。
对于超标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对于存在爆炸和火灾风险的隧道,应设计和建设相应的防爆和防火设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综上所述,隧道通风规范是确保隧道内环境质量、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营管理,可以提供良好的气流环境,减少污染物积累和传播,保证隧道内的安全和舒适。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及实践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及实践摘要高速公路的隧道通风系统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含机电工程中的隧道监控系统、隧道供配电等部分。
本文通过将重点介绍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和实施中的风机安装、风机配电以及高速公路隧道通风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高速公路的隧道通风系统是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包含的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是高速公路道路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点。
而高速公路隧道空间相对闭塞,而车流量容易超过限度,因此研究高速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研究隧道通风系统的重要性因为高速公路的隧道空间相对狭隘、闭塞,大量车流产生的尾气不能很快地扩散开,再伴随着空气中CO浓度的逐渐增加,空气中的混合颗粒变多,会大大增加隧道中空气的毒性和污染性,造成隧道中毒现象。
另外,空气中混合颗粒、灰尘的增加会降低隧道内的能见度,会带来不能安全行车的隐患。
若高速公路隧道内发生车祸或火灾,情况会更加危险。
因此,在高速公路隧道中安装通风系统控制装置,当隧道空气的质量低于一定标准,检测设备就会自动开启风机进行及时有效的疏散,当有害气体扩散,空气烟雾浓度、能见度等达到标准后,关闭风机。
若要达到舒适标准,就可以根据隧道的长短,采取每几个小时向洞内不间断换气的方法,来稀释隧道内的空气异味,更好地保障隧道内空气质量。
安装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可以保障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完成高速公路运营和管理。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原则是在满足隧道通风标准、技术标准和防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和运营费用。
2 风机安装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包含一个重要环节——隧道的风机安装。
隧道通风设备的操作与控制工作应用区域控制器来完成。
2.1射流风机的安装隧道通风设备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生产标准进行,配套元件必须符合国家先进生产水平的标准。
公路隧道通风系统

公路隧道通风系统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在各地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长时间封闭运行,公路隧道内部往往会积聚大量的尾气和烟雾,给行车者的安全以及通行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应运而生,它能够有效地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保障公路隧道的安全与通行质量。
一、通风系统的作用公路隧道通风系统是利用通风设备,通过控制进出隧道的气流,实现隧道内空气的流通,主要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1. 调节温度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能够调节隧道内的温度,使其保持在较为适宜的范围内。
在夏季,隧道内的温度往往比外部要高,通风系统可以通过排除热气,降低温度,提供舒适的通行环境。
而在冬季,通风系统则能够提供恰当的加热,防止结冰现象的发生。
2. 除尘净化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除去隧道内的粉尘和烟雾。
交通流量大的公路隧道,汽车尾气和路面灰尘会大量产生,如果不及时清理,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行车安全。
通风系统通过排风和换气,能够及时将粉尘和烟雾排放到隧道外,保持隧道内部的空气清新。
3. 防止爆炸公路隧道中,由于车辆燃烧、事故或其他原因,有时会产生可燃或易燃气体,若遇到明火或者火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通风系统可以控制隧道内的气流分布,将可燃气体及时排除,减少爆炸发生的风险。
二、通风系统的组成公路隧道通风系统主要由进风口、排风口、管道、风机、监测仪器等组成,其详细功能如下。
1. 进风口进风口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位于隧道的一端或两端。
进风口能够引入新鲜空气,通过与隧道内废气进行混合,实现空气的循环。
进风口的位置和尺寸需要根据隧道的长度和特点进行设计,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向隧道内部供气。
2. 排风口排风口通常位于隧道的另一端或隧道两侧的高处。
它能够排出隧道内的废气和烟雾,使隧道内部空气保持流动。
排风口的数量和位置需要根据隧道的长度和通行流量进行设计,以保证废气能够及时排除。
3. 管道通风系统中的管道主要起到传输和分配气流的作用,它连接进风口、排风口以及其他相关设备。
道路隧道通风技术

道路隧道通风技术隧道是现代都市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需求,让交通更加便捷,但在隧道中行驶车辆的尾气和排烟会导致空气质量极差,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因此,隧道通风技术是十分关键的。
道路隧道通风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从最初的靠开放口进行自然通风,到如今的科技应用,逐步完善了隧道通风系统,为行车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的环境。
一、隧道通风技术的重要性道路隧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路网的建设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然而,由于隧道中汽车尾气和排烟的特殊性质,这些物质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会严重污染空气,甚至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引起人们的不适和行车安全问题。
因此,隧道通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隧道通风技术的分类1.自然通风技术:自然通风是对空气的自然流动利用,容易实现和操作,但其不足之处是它对气流的控制能力相对有限,且无法应对大量车流的尾气排放。
通风口的大小和数量、隧道周围地形等都会影响自然通风效果。
2.强制通风技术:强制通风受到人为控制,隧道内的空气通过专门安装的通风系统进行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尾气、烟雾和噪音对人的危害。
强制通风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多方面工作,需要考虑车速、尾气产生的速率、天气情况等因素。
三、隧道通风技术的发展历程1.自然通风时代:早期的隧道通风是通过在隧道顶部设置通风口,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小范围的空气更换。
虽然自然通风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技术,但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和车辆排放的增大,自然通风的通风效果越来越不足,需要更加先进的通风技术来支持隧道的通风环境。
2.机械通风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通风被广泛应用。
机械通风是指在隧道内建立了通风系统,通过特殊的设备循环排放出的废气,实现隧道内的新鲜气体补充,从而保证隧道内空气清新。
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相比,能够更好地控制隧道内空气的品质,为车辆行驶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通行环境。
23年前,我国开始研究和开发了机械通风技术,国内外技术专家积极参与中山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工作,使通风机、通风井、装置和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隧道通风要求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隧道通风要求在公路工程规范中,隧道通风是一个关键的要求,旨在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以实现安全、舒适和可持续的通行环境。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规范中关于隧道通风的基本要求。
一、通风目的隧道通风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排放物(如废气、烟雾等)和控制温度,以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同时,通过隧道通风系统,有效排除尾气和尘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通风系统设计要求1. 隧道通风系统应具备足够的风量和差压,以保持隧道内的正压状态,防止烟雾涌入。
2. 通风系统应设计为可靠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并及时提供相应的控制和监测。
3.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不同隧道截面的要求,包括高度、宽度和曲率等因素。
三、风机选择和布置1. 风机选择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截面和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通常采用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来实现通风效果。
2. 风机的布置应考虑到风量分配的均匀性,确保隧道各处的空气质量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3. 风机宜设置于隧道入口和出口附近,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间距安排,以确保最佳的通风效果。
四、通风出口和进口1. 通风出口的位置应设在隧道的最高点或侧墙上,以便排除烟雾和废气。
2. 通风进口的位置应考虑到外部空气质量和交通流量等因素,通常设置在隧道的底部或侧墙上,使新鲜空气能够有效进入隧道。
五、紧急通风要求1. 隧道通风系统应配备紧急通风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如事故、火灾等。
2. 紧急通风设备应能够迅速启动并提供足够的风量和差压,以排除废气和烟雾,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六、通风管理和维护1. 隧道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2. 通风设备和通风管道应及时清洁,以保证通风效果不受阻碍。
3. 通风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维护记录应妥善保存,供日后参考和分析。
结论公路工程规范中对隧道通风的要求主要包括通风目的、通风系统设计、风机选择和布置、通风出口和进口、紧急通风要求以及通风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环境控制技术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环境控制技术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地下交通建设已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
在隧道工程中,通风和环境控制技术至关重要,不仅可以确保道路用户的安全,还可以提供舒适的通行环境。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环境控制技术。
二、通风技术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流动来保持隧道内部空气的流动和质量。
通常通过调整隧道入口和出口的设计来实现自然通风。
入口通常设计为开放式,而出口则设置排烟口。
2. 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来实现空气流动,确保隧道内部的空气质量。
通常使用风机将新鲜空气引入隧道,同时排出污浊空气。
强制通风可以根据交通需求和气象条件进行调整。
三、环境控制技术1. 照明系统隧道内的照明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还可以增强驾驶员对交通情况的感知能力。
隧道照明系统应具备稳定性、高亮度和节能性的特点。
2. 消防系统隧道工程中的消防系统非常重要,可以提供火灾报警、疏散指示和灭火功能。
消防系统应采用灵敏的探测器和高效的灭火系统,确保火灾迅速得到控制。
3.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等。
一旦超出安全范围,监测系统将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紧急通信系统隧道内部应设置紧急通信系统,以便交通管理人员与紧急情况下的使用者进行沟通。
紧急通信系统应具备稳定性和全天候的可用性。
四、隧道工程中的挑战1. 高速风流问题在隧道中,由于车流的高速运行,会产生强大的风流。
通风系统需要根据车流量和速度来调整,确保隧道内部不会产生过大的风压。
2. 有害气体问题隧道中的车辆排放会产生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通风系统需要及时排出这些有害气体,以防止对使用者造成健康影响。
3. 火灾风险由于隧道封闭的环境,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恶劣的后果。
因此,消防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高度可靠。
五、技术发展趋势1. 智能化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在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公路隧道营运通风

20
推荐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不同车速CO浓度设计限值
正常营运 通过车速 条件 (km/h)
经历时间 (nim)
阻塞情况 (极端)
允许CO 浓度
(ppm)
通过车速 (km/h)
经历时间 (nim)
允许CO 浓度
50
55
60
21.60
19.64
18.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4
93
101
10 (JTJ026.1-1999) 108.024 20ppm
2
第二阶段(1975年至1992年)是法规的加强 和完善阶段。美国从1975年起,不断加强对CO、 HC的限制,几乎逐年加强对NOX限制。欧洲 1975年10月执行R15/01法规,只对CO、HC实 施限制;1977年10执行R15/02法规,增加了对 NOX的限制;1979年执行R15/03法规;1982年 10月R15/04法规,将HC和NOX加在一起进行 限制;1989年执行ECE-R83新法规,按发电机 排量划分限值,各污染物排放限值比1982年法 规限值减少了40%。
25
1、A1K方案通风
半横向通风方案
26
全横向通风方案
27
分段纵向通风方案
28
2、AK方案计算
二竖井分段纵向通风方案
29
三竖井分段纵向通风方案
30
2、各方案计算结论 1)A1K方案的通风方式比较
全横向通风方式所需电机功率较大,但车道风速符 合规范要求,所以全横向通风方式是可行的通风方式; 半横向通风方式所需电机功率较低,土建量相对也 较少,是经济的,但车道内风速已超过规范要求值, 不适用于本隧道方案或更长的隧道方案; 分段纵向通风方式所需电机功率较高,是不经济的, 但车道内风速符合规范规定。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课件——隧道运营环境检测

柴油车排放的气体中,除SO2等物质外还有大 量的游离碳素(煤炭)
煤烟对空气的污染程度用烟雾浓度表示 烟雾浓度可通过测定光线在烟雾中的透过率来
确定
第二部分 烟雾浓度检测
主要内容
烟雾浓度检测主 要采用光透过率
仪进行
烟雾浓度检测纵向的测点 布置与隧道的通风方式有 关,靠近进出口测点应布 置距洞口10m, 检测各通风
04
照度检测
第四部分 照度检测
照度检测要点
01
一般采用将光检测仪器和电流表连
接起来,并且表头以勒克斯(lx)
为单位进行分度构成的照度计
02
检测时将光检测仪器放到要测量
地方,当它的全部表面被光照射时,
由表头可以直接读出照度的数值
第四部分 照度检测
照度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4.硒光电池受强光照射时会逐渐损坏 为了测量较大的光强度,硒光电池 前应带有几块已知减光倍率的中性减光片
1.入口段照明
第二部分 隧道运营照明方式
2.过渡段照明
第二部分 隧道运营照明方式
2.过渡段照明
01
长度不大于 300m隧道
可不设置过渡 段加强照明
02
长度大于300m但是 不超过500m隧道
当在过渡段1能完全 看到隧道出口时
可不设置过渡段2和 3加强照明
03
过渡段3亮度不大于 中间段照明的2倍时
先把断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大致相等 的小块
在逐块在其中心测量各点风速v1,v2 v3…… vn
最后取得平均风速v
课程思政
01
真实地记录过去!
02
准确地分析现在!
03
合理地规划未来!
谢谢观看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速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主要方式
二、高速公路隧道营运通风的主要方式
全射流纵向通风 自然通风 纵向通风 集中送入式通风 集中排出式通风 竖井送排式通风 横向通风 机械通风 送风半横向式 半横向通风 排风半横向式 组合通风
隧道 通风 方式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经济的纵向通风的方式。 它是靠自然风力产生的通风压力迫使隧道内空气沿隧道轴线 流动,就能达到通风的目的。 自然风大小方向不稳定; 适用于长度较短,交通量较小的隧道中。 采用机械通风辨别式: L· N >= 2×106 L - 隧道长度(m); N - 设计交通量(辆/h)。
纵向通风与半横向排烟的组合 浙江括苍山隧道(长7930m)
全射流通风与竖井送排的组合 重庆铁峰山2#隧道(长6025m)
通风方式的选择 影响通风方式的选择的因素: 1. 隧道长度; 2. 隧道交通条件; 3. 隧道所处地层的地质条件; 4. 隧道所处地形和气象条件; 5. 工程造价。
合理的通风方式是可靠性高,建设安装方 便,投资小,隧道内环境好,对灾害适应 能力强运营费用低的通风方式。
集中排出式与集中送入
集中排出式
集中送入式
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
污染物 浓度
集中排出式
入口 出口
污染物 浓度
集中送入式
入口 出口
竖井送排式
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
污染物 浓度
入口
出口
(2)横向式通风 基本特征:分别设有送风道和排风道,通风风 流在隧道内做横向流动 。
(2)横向式通风
优点: • 风流,污染物,压力分布均匀 • 有利于防灾救援 缺点: • 截面较大,工程造价较高 • 施工困难
英国Rotheritech 公路隧道虽然长度已经达到 1913m,但当时通过 的汽车数量较少,并未设置正规通风,自然通风就足够了。 1927年通车的美国纽约 Holland隧道2610m,就是世界上第一条设 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公路隧道。
机械通风
纵向 通风
半横向 通风
机械 通风
横向 通风 组合 方式
隧道长度(m) CO 设计浓度(ppm) ≤1000 250 ≥3000 200
注:隧道长度为1000m~3000m时,可按插值法取值
2 交通阻滞(平均车速为10km/h)时,阻滞段的平均CO设 计浓度可取300ppm,经历时间不超过20min。
2、洞内营运环境卫生标准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通风风流沿隧道纵向流动。
全射 流式
集中送 入式
纵向 通风
集中排 出式 竖井送 排式
工程造价较低;营运期间开支降低;无新鲜风补给,有一定的适应长度。
全射流通风方式
指通过设置在隧道内的风机产生的通风压力使新鲜空气 通过隧道口进入隧道并沿隧道轴线流动的通风方式。
射流风机
射流风机是一种开放进、出口的特殊轴流风机,与普通风 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出口风速高,价格便宜的特点。
高 速 公 路 隧 道
主讲人:杨文波
土木工程学院
第五讲
高速公路隧道营运通风
参考文献
[1]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 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 026.1-1999),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而汽油车的烟雾排放量只有柴油车的几十分之一,
所以考虑烟雾排放一般只考虑柴油车。
《规范》给出的烟雾排放量按下式计算:
nD 1 QVI qVI f a (VI ) f d f h (VI ) f iv (VI ) L N m f m(VI ) 6 3.6 10 m 1
关越I
关越II Laerdal
日本
日本 挪威
10.9
11.0 24.5
1985
1990 2001
纵向
纵向 纵向
坪林
终南山
中国台湾
中国
12.9
18.0
2003
2005
纵向
纵向
可以看出:纵向式通风为公路隧道当前及将来
一段时间内的主流通风模式,其中全射流通风主要
适用于长度在 5000 米以下的高速公路隧道,对于西
Z
隧道两洞口间的高差
运营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水平气压差 大范围的大气中,由于空气温度、湿度等的差别, 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压力也有差别,这种差别在气象上以 气压梯度来表示,其数值可从气象资料获得。 隧道两洞口外温度湿度的差别,会产生空气容重的 差别而产生洞口间的水平压差,该压差也可说是隧道位置 的局部气压梯度。 隧道外大气自然风 隧道外吹向隧道洞口的大气风,遇到山坡后,其动压头 的一部分可转变为静压力,此部分动压头的计算方法,根据 隧道外大气自然风的风向与风速计算。
烟雾设计浓度(k):光线在烟雾中的透过率表示
1 烟雾设计浓度与 车速,光源 有关。烟雾设计浓度(钠光 灯源)如下表:
计算的行车速度(km/h) k(m )
-1
100 0.0065
80 0.0070
60 0.0075
40 0.0090
2 当烟雾浓度达到0.012m-1 时,应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3 隧道内进行养护维修时,现场浓度不大于0.0035m-1 。
工程造价 交通风利用 技术难度 分期实施 运营费 洞内噪音 洞口环保
火灾排烟
不便
不便
较方便
较方便
方便
方便
有效
(5)发展趋势
长度大于10km公路隧道的通风方式
隧道名称 勃朗峰 弗蕾儒斯 圣哥达隧道 阿尔贝格 国家 法国-意大利 法国-意大利 瑞士 奥地利 长度(km) 11.6 12.9 16.9 13.9 建成年代 1965 1979 1980 1982 通风方式 横向 横向 横向 横向
公路隧道运行通风的目的主要有: 1. 对有害气体(主要是CO)进行稀释,保证隧道内 卫生条件; 2. 对烟雾进行稀释,保证洞内行车安全;
3. 对异味进行稀释,提高隧道内行车的舒适性。
2、洞内营运环境卫生标准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CO设计浓度(δ):1m3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表示
1 全横向通风方式与半横向通风方式时,CO设计浓度如下 表(采用纵向通风方式时可按下表各值提高50ppm取值)。
运营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Qreq ( CO) QCO
p0 T 6 10 p T0
δ p
CO 的设计浓度
标准气温(K),取273K T 隧道夏季的设计气温(K)
CO设计浓度(δ):
1 全横向通风方式与半横向通风方式时,CO设计浓度如下 表(采用纵向通风方式时可按下表各值提高50ppm取值)
部山区隧道而言,隧道长度在 5000 米- 6000 米之间
时也有采用全射流纵向式通风的可能,而长度在
6000米以上的公路隧道中,主要采用竖井送排式分
段纵向通风。
第五讲
高速公路隧道营运通风
营运通风的目的及卫生标准
营运通风的主要方式
主 要 内 容
营运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营运通风控制系统
三、运营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3] 何川等,公路隧道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科学出版 社,2014
一、高速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目的及卫生标准
1、通风的目的
高速公路隧道在运营期间为什么要进行通风?
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的过程 中,会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和烟雾,有害气体一方面致 使洞内空气恶化,不仅会影 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感,还会 对其身体健康 造成损害; 另一方面洞内大量洞内大量 烟雾使能见度降低,给行车 带来直接威胁。 因而需要对 运营隧道进行通风。
运营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1 QVI qVI f a (VI ) f d f h (VI ) f iv (VI ) L N m f m(VI ) 6 3.6 10 m 1
nD
考虑烟雾的车况系数
考虑烟雾的海拔高度系数
考虑烟雾的车型系数 考虑烟雾的纵坡—车速系数 L n 隧道长度 柴油车车型类别数,分大、中、小型车则n取3 相应的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h)
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包括CO、NOx、CO2、SO2和烟雾等,其 中以CO和烟雾对隧道运营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 CO的危害: CO进入人体过多,就会导致氧气在血液中的输送量不足,引 起头痛、眩晕、呕吐,严重时甚至引起昏迷、死亡。
烟雾的危害:
烟雾浓度主要影响行车安全。烟雾浓度越大,隧道内能见度 越低,增大行车的危险性。 若隧道内的换气频率过低,那么还会存在异味集聚,影响隧道 内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注:隧道长度为1000m~3000m时,可按插值法取值
2
交通阻滞(平均车速为10km/h时)时,阻滞段的平 均CO设计浓度可取300ppm,经历时间不超过20min。
运营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工程实践表明,在目前的规范规定的标准下,多数情况下长大公
路隧道需风量的确定时常以稀释烟雾的需风量起控制作用。
柴油机车排放的高浓度黑烟,降低了能见度,影响视野,是烟雾
运营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QCO
n 1 qCO f a f d f h f iv L N m f m 6 3.6 10 m 1
考虑CO的车况系数 车密度系数
考虑CO的海拔高度系数
考虑CO的车型系数 考虑CO的纵坡—车速系数
L
n
隧道长度
车型类别数,分大、中、小型车则n取3 相应的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h)
运营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作用在隧道内空气上的力主要有自然风压力、
交通通风力、射流风机的增压力以及各种通风阻力。
运营通风的设计和计算
温度差(热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