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报备制度
项目信息管理上报制度

三公司项目信息化管理上报制度一、制度目的依据《河南五建集团综合考评实施办法》(B版)(以下简称综合考评办法),为加强我三分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力度,确保项目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使我公司信息化稳步循序渐进的发展,真正通过信息化达到项目适时向公司汇报、沟通,实现“企业管项目”的目的。
我公司对各个项目制定以下信息化上报制度,以达到项目信息化的常态化管理和运行。
二、制度实施要求工程项目信息化负责人按制度要求接受制度考核,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化上报资料和条件。
针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必要时出具整改通知单,各项目部和负责人应认真组织、限期整改。
整改后,应附相关证据资料,包括现场整改实况照片,反馈给公司,公司进行检查。
反馈虚假整改资料的,公司根据有关制度和规定进行加倍处罚。
三、制度考核分数招投标管理(8分),合同管理(14分)人力资源管理(5分)成本管理(18分),物资管理(10分)进度管理(10分)质量管理(14分)安全管理(14分)竣工管理(3分)设备管理(4分),满分100分。
四、制度考核成绩评定制度考核评定等级:优良三85分;合格70-85分;不合格<70分。
五、制度考核奖罚------------------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依据综合考评办法中工程项目部考评成绩得分计算规则和信息化部分综合考评相关评分统计表的评分办法要求,信息化综合考评总分值为100分,计算出项目部和各责任人信息化综合考评得分,每月于次月上旬或季末于次月上旬进行上报考核,依据综合考评得分进行奖罚内容如下:5.1对信息化综合考核季和年得分在70分以下的项目,罚款1000 -5000元,且公司将对其项目部提出诫勉。
对信息化综合考核季和年得分在85分以上的项目,奖励1000-5000元,且公司将对其项目部提出通报表扬。
5.2对各信息化负责人每月所负责专业综合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下的,每人每月或每季罚款50-200元。
工程施工信息报备制度范本

工程施工信息报备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工程施工信息报备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保障施工安全,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障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依据《建筑法》、《建筑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标准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
三、报备内容及流程1. 施工单位报备内容(1)工程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2)施工计划,包括工程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等;(3)施工人员,包括施工人员名单、身份证件、职称证明、施工证等;(4)设备资料,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清单、设备检测报告、使用证明等;(5)材料资料,包括施工材料清单、供货单位合格证明等;(6)其他相关资料,如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等。
2. 报备流程(1)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准备报备资料;(2)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施工信息报备申请;(3)建设单位接到申请后,对报备材料进行审核;(4)审核通过后,建设单位向监管部门进行批准;(5)监管部门进行审批,并发放批准文件给施工单位;(6)施工单位在收到批准文件后,方可开展施工工作。
四、报备责任1. 建设单位(1)负责接收施工单位的报备申请,对报备材料进行审核;(2)审核通过后,向监管部门进行批准。
2. 监管部门(1)负责接收建设单位的报备申请,并对报备材料进行审批;(2)审批通过后,发放批准文件给施工单位。
3. 施工单位(1)负责准备完整的报备资料;(2)按照要求向建设单位提出报备申请;(3)在收到批准文件后,方可进行施工工作。
五、监督检查1. 建设单位应定期对施工单位的报备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 监管部门应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报备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确保各方遵守相关制度规定。
六、责任追究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建设单位、监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分别承担相应责任,并依照相关法规予以追究。
重点项目信息上报制度范本

重点项目信息上报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重点项目的跟踪管理,提高项目信息交流的效率,确保上级部门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省级及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民生改善项目等。
第三条项目单位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定期上报项目进度、资金使用、质量安全等相关信息。
第四条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对本地区重点项目信息上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信息上报内容第五条项目进度信息包括:项目总体进展情况、主要工程完成情况、节点目标实现情况等。
第六条资金使用信息包括:项目总投资、已到位资金、资金使用进度、资金拨付情况等。
第七条质量安全信息包括:项目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检测结果、安全生产情况等。
第八条其他相关信息,如项目变更、突发事件处理、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等。
三、信息上报频率第九条项目单位应按照下列频率上报信息:(一)项目启动阶段,应在项目开工后15日内上报项目基本情况;(二)项目实施阶段,每季度末上报一次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信息;(三)项目验收阶段,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前30日内上报项目总结报告。
四、信息上报方式第十条项目单位应通过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在线提交信息,也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上报。
第十一条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设立专人负责审核、整理上报信息,对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项目单位进行整改。
五、信息上报要求第十二条项目单位应确保上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得虚报、瞒报、漏报。
第十三条项目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规范信息上报材料格式,确保材料整洁、有序。
第十四条项目单位应积极配合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对信息上报工作的检查、考核,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六、奖惩措施第十五条对按时上报信息、质量较高的项目单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可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六条对未按要求上报信息、虚报、瞒报、漏报的项目单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可采取通报批评、限制申报新项目等措施,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信息化项目申报和实施管理办法 (1)

信息化项目申报和实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信息化项目的需求申报流程、明确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管控要求和管理流程,指导项目相关人员全过程管控执行,提高项目执行过程的规范性,持续改进公司信息化项目过程管理能力和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信息化需求申报和项目实施管控。
第二章主要内容及工作职责第三条信息化项目申报和实施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需求申报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
第四条公司领导工作职责1、审批信息化项目需求。
2、项目关键问题决策。
第五条IT中心工作职责1、负责信息化需求的评审。
2、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把关。
3、负责信息化需求的申报。
4、参与项目实施团队和项目实施工作。
第六条需求部门(实施部门)工作职责1、负责信息化需求的申报。
2、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3、指定项目经理。
4、负责项目实施团队组建和项目实施工作。
第三章需求申报管理第七条需求申报。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在年度预算范围内,需求部门提出信息化项目需求,填写信息化需求审批表(见附录A),经业务分管领导审核后,提交给IT中心。
第八条需求评估。
IT中心组织人员对业务部门提交的信息化需求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1、项目需求描述是否明确。
2、是否已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3、是否符合公司的信息化规划。
4、初步确定项目的实现方式(自主开发、外部采购)。
5、对项目预算进行初步评估(人工、服务器硬件、网络要求、存储空间、安全要求等)。
IT中心评估后达不到实施条件的,由需求部门对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重新提交评估。
第九条分管领导审核。
IT中心评估通过后,提交给IT 中心的分管领导审核。
第十条公司领导审批。
公司总裁对信息化需求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项目预算和采购。
项目审批通过后,对于需要外部采购的项目,把项目预算报财务部,通知采购管理组织招标工作。
招标过程中,项目实施部门和IT中心对招标业务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把关。
第四章项目实施管理第十二条项目启动。
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制度

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工程信息报备管理,提高工程信息报备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程项目的信息报备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应遵循“及时、准确、完整、安全”的原则,确保工程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第二章工程信息报备范围第四条工程信息报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工程项目立项报备;2. 工程设计报备;3. 工程施工任务书、合同报备;4. 工程质量检验报备;5. 工程进度报备;6. 工程安全生产报备;7. 工程竣工验收报备等。
第五条工程信息报备应当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工程信息报备的责任主体为工程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并应建立完善的报备管理制度。
第三章工程信息报备流程第七条工程信息报备的流程如下:1. 工程部门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初步整理;2. 提交给相关主管部门审核;3. 完成审核后,将信息报备至上级部门;4. 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将报备至公司领导层;5. 公司领导层审核通过后,工程信息报备流程结束。
第八条工程信息报备流程中,每一环节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相应工作,并确保工作的流畅。
第四章工程信息报备管理第九条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报备系统,记录和管理所有的工程信息报备记录。
第十条信息报备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1. 保护信息安全;2. 实现信息共享;3. 提高报备效率;4. 便于信息查询和统计。
第十一条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第五章工程信息报备监督检查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定期对工程信息报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十三条监督检查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工程信息报备的准确性;2. 工程信息报备的及时性;3. 工程信息报备的完整性;4. 工程信息报备流程的规范性。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第十四条对于工程信息报备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和失职情况的责任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理。
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制度

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工程信息的报备管理工作,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
第三条工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图纸设计、质量安全检测报告、工程变更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信息。
第四条工程信息的报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
第五条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应当坚持“谁报备谁负责”的原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工程信息报备管理应当与项目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相关工作相互配合,形成协同作用。
第二章报备内容及要求第七条工程信息报备包括初步设计报备、施工图设计报备、工程变更设计报备、施工方案报备、质量安全检测报告报备等。
第八条工程信息报备应当提供真实的工程数据资料,并在报备前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核实。
第九条工程信息报备应当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填报,不得有虚假信息或遗漏重要信息的情况。
第十条工程信息报备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填报和审核,确保报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一条工程信息报备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三章报备流程及责任第十二条工程信息报备的流程包括填报、审查、报送和归档等环节,由责任人负责监督整个流程。
第十三条工程信息报备的填报应当由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审查由质量安全部门负责,报送由项目经理负责,归档由档案部门负责。
第十四条工程信息报备中填报错误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由填报人和审核人共同承担,项目经理应当对报送环节负责,档案部门应当对归档环节负责。
第十五条对于重要工程信息的报备汇总,应当由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逐级审核,并由项目总监最终签字确认。
第四章报备监督及评估第十六条工程信息报备监督应当定期进行,并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抽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工程信息报备按时未完成或出现严重错误的,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进行追责处理。
项目报备管理规定

项目报备管理规定引言概述:项目报备是指对即将启动的项目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和报备的管理活动。
项目报备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达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项目报备管理规定的五个部份,包括报备流程、报备内容、报备责任、报备审核和报备存档。
一、报备流程:1.1 提前准备:项目负责人应提前准备项目报备所需的相关材料,包括项目背景、目标、范围、预算等。
1.2 报备申请:项目负责人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报备申请,并附上相关材料和报备表格。
1.3 审批流程: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备申请进行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通知项目负责人。
二、报备内容:2.1 项目背景:包括项目的名称、目的、重要性和背景信息,以便上级主管部门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
2.2 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以便上级主管部门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
2.3 项目范围:详细描述项目的范围和工作内容,包括项目的时间、地点、参预人员等,以便上级主管部门了解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三、报备责任:3.1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报备的准备和申请工作,并确保报备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报备进行审批,并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审批结果。
3.3 相关部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负责提供项目报备所需的支持和协助。
四、报备审核:4.1 审查报备材料: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报备材料进行子细审查,确保报备内容准确、完整。
4.2 评估项目可行性:上级主管部门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判断是否批准项目的启动。
4.3 提出建议和要求: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审查结果提出建议和要求,项目负责人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回复。
五、报备存档:5.1 存档管理:上级主管部门将项目报备材料进行存档管理,确保项目信息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5.2 更新维护: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更新和维护项目报备材料,确保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3 信息共享: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将项目报备信息进行共享,以便其他相关部门了解项目的发展情况。
项目报备管理规定

项目报备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项目报备管理是指对各类项目进行报备并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规范项目报备流程和要求,可以提高项目报备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项目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管理,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二、报备流程1. 项目报备申请项目负责人或相关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报备申请,申请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目标和预期成果、项目计划和时间表等内容。
2. 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报备申请进行审批,审批时需对项目的可行性、资源需求和预期效益进行评估,并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
3. 报备登记上级主管部门在项目报备通过审批后,将项目信息进行登记,并分配一个唯一的项目编号。
同时,将项目报备信息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 项目实施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计划和时间表,组织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处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5. 项目验收项目实施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验收申请。
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估,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和质量要求。
6. 项目总结和归档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上级主管部门将项目报备信息进行归档,以备将来参考和查询。
三、报备要求1. 报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报备申请中的信息应准确、完整,包括项目名称、负责人、参与人员、预算和资金来源等内容。
报备信息应反映项目的真实情况,不得虚报、漏报或误报。
2. 报备时间的及时性项目报备申请应在项目启动前及时提交,确保项目在启动前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和支持。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3. 报备流程的规范性项目报备流程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报备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的顺畅。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相应的报备工作。
四、责任和监督1.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报备的主要责任人,应确保项目报备申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组织项目实施,并按时提交项目验收申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签名: 日期:
公司总裁意见:
签名: 日期: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第六条各集团信息中心通过立项申请后组织书面文本(包括:需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项目方案、供应商及报价等),报控股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进行立项和报备。各集团信息中心依据决议,组织项目实施。
第七条控股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对新建项目进行备案登记,同时每年对在用项目系统进行备案信息更新。
第八条本制度由信息化管理部负责解释、修改和补充,本制度自签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条项目立项申请是确定信息化项目建设预算和计划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控股总部层立项申请,由控股公司信息化管理部按规范填写立项申请书,向控股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各集团分公司层立项申请,由各集团信息中心填写立项申请书,提交控股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审核。
第五条各集团信息中心负责组织立项申请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控股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审核。
2017年6月1
附流程图:
信息化项目报备审批流程
附表:
信息化项目立项申报表
编号:
申报日期:年月日
项目名称
发起部门
项目范围
项目主办人
需求概述:
效益分析:
是否完成可行性分析
□ 是□ 否
期望实发起部门意见:
签名: 日期:
信息部门意见:
签名: 日期:
事业部/中心意见:
签名: 日期:
信息化项目报备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信息化项目立项报备管理是公司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总部及各分公司信息系统引进、开发符合集团整体规划要求,便于推广应用,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特此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细则
第一条公司信息化项目立项报备管理由控股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
第二条公司信息化项目立项报备管理,包括立项管理和报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