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观察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有无 感染及胎膜 早破 ,详 细询 问新 生儿食欲 ,大小便颜 色 ,胎
1 临床 资料
便排 出情况 ,有无呕 吐等 消化 系统症 状 ,有无 感染症状 ,有无
1.1 一般 资料 观察我 院 2010-2011年分娩的 1 243例 新 接 触萘和樟脑丸 ,有无使 用某些药物 ,家庭 中有无类似疾病 。
部分患儿 口腔也 可有轻 度黄 染 ,黄染 为浅 黄色 。黄 疸期 间 , 否有病理性黄疽 的可 能。
d,2 对于病理性黄疸患儿 ,首先针 对病 因治疗 ,应特别 注重
表 现 ,足月儿 多在 12d内消退 ,早 产儿 多 在 15~ 22d消 退 。 减轻 黄疸程度 ,防止胆红素脑病 的发 生。早产儿 以及极低 出
新生 儿黄疸 的观察 与护理
蒲 玲 四川省西充县人 民医院 637200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7585(2013)13-1786-02
新 生儿 黄疸是新生儿 常见 的症 状之一 ,可分为 生理性 和 好在 自然光线下 观察 黄疽 。
例 ,占 98.1 ,占新 生 儿 的 32.7 ;病 理 性 黄 疽 8例 ,占 2.4 观察 神经 系统症状 ,注意有无精 神萎靡 、凝视 、激惹 ,注 1.9 ,占新 生儿 的 0.7%。生理 性黄 疸 中男 249例 ,女 158 意肌张力的改 变 和腱 反射 的强弱 ,尤 其在 重度 黄 疸 时更 应
例 ,孕周 <37周 164例 ,孕周 37 ̄42周 243例 ;病理 性黄 疸 注意 。
中男 5例 ,女 3例 ,孕 周<37周 2例 ,孕 周 37 ̄42周 6例 。 2.5 注意观察 有无 水肿 、头颅血肿 、腹胀 、贫血等伴随症状 。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
21 00年 1 1月中 第 2卷 第 3 2期
0co e 2 0 tb r 01 V0 . 12 No3 .2
11 ・ 4
J u l f hn rdt n l h n s dcn fr t n o ma o iaT a i o a C ie eMe i e I omai C i i n o
1 临床 资 料
肢 、 、 心, 手 足、 且颜色加深 , 说明黄疸逐 渐加重 , 引起 临床 的高 应
度重视 。 33 喂养奶量观察。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不影 响婴儿 的饮 . 食, 这一点也 是婴儿家 长不 重视 的原 因 , 为d J 吃奶正 常 , 认 ,L 身 体没有病 , 其实是家 长缺 乏黄疸 的相关 知识 , 应引起广大婴儿家 长注意 。若婴儿 出现拒乳 , 喂养 困难 , 吮吸无力等 , 予以重视 , 应
颜色变 化 , 反应 黄疸轻重变 化 , 生儿溶血病 引起 的黄疸 , 新 尿液
呈现酱油色 ,粪便由浅黄转为 白色 ,应 考虑胆道 闭锁 引起 的黄
疸 。所以 , 粪便 、 尿液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时诊断 和治疗。 35 生命体征观察。观察体温 脉搏 、 吸变化 、 . 呼 判断有无感染 以
及时治疗 , 防止 核 黄疸 发 生 。 3 粪便、 . 4 尿液观察 。 观察婴儿粪便 、 尿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 尿液
3 O名新生儿黄疸 , 2 男 3名女 7名 , 生理 性黄疸 2 1名 , 病理 性黄疸 9名 。 0名新生儿均在第 1 3 周家庭访视 中, 发现婴儿有黄 疸, 其家人均未发现 , 向其 家人讲解黄疸 的相关知识 , 并 注意 观 察婴儿 的精神状态 ,吃奶情况 以及婴儿黄疸 的颜色 、部位 等变 化。 2周后家庭访视 2 名新生儿黄疸 自行消退 , 1 确定为生理性黄 疸, 9名新生儿仍有黄疸 , 颜色加深 , 婴儿一般情况 良好 , 血清 查 胆红素 > 2 g L 通过病史询问 , 1m / 。 d 家族遗传史 以及观察婴儿一般 情况, 考虑黄疸 与母乳 喂养 有关 , 向其家人建议隔次母乳 喂养 1 周… 3天后 7名新生儿黄疸下降 , 周 后黄疸 消退 , , 3 2名新生儿仍 较重 , 黄疸指数为 1m /L再次与家长沟通 , 8g , d 发现家长未给予重 视, 没有 隔次母乳喂养∞ 认为d J 吃奶 正常 , 有生病 , , ,L 没 同时害 怕, L ' 营养不 良, bJ 再三 向其 家长耐心地解 释 , 消顾虑 , 打 取得配
184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生 , 红 素脑 病 后 遗 症 发 生 率 高 , 重 者 可 致 患 儿 死 亡 。 胆 严
2 2 皮 肤 颜 色 观 察 观察 新生 儿 黄 疸 的 颜 色 、 位 变 化 , . 部 可 判 断 黄 疸 的 严 重 程度 。若 新 生 儿 黄 疸 从 巩 膜 、 面 部 逐 渐 扩 头
体会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 料 收 集 我 院 NI U 2 0 3 2 0 2收 治 . C 0 80 ~ 0 8 疸 原 因 和 临床 表 现 , 及 治 要 以
疗护理措施 , 黄疸 严 重 时可 引起 核 黄 疸 , 致 后 遗 症 , 至 婴 导 甚
神经 系统 受 损 , 生 胆 红 素 脑 病 _ 产 】。我 们 对 我 院 新 生 儿 重 症 监护 室 ( I U) 8 N C 1 4例 新 生 儿 黄 疸 进 行 观 察 、 疗 及 护 理 , 治 均
能尽 快 找 出原 因 , 时 治 愈 , 而 防 止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现 将 及 从
儿 死 亡 。应 取 得 家 长 信 任 , 持 良好 的 医 患 关 系 , 其 主 动 保 使
配合医护人员早做好婴儿的观察、 疗和护理。 治
3 讨 论
新 生 儿 黄 疸 的 发 生 率 高 , 要 与 新 生 儿 的 生 理 特 点 有 主
关 :1胆 红 素 生 成 较 多 , 日生 成 胆 红 素 约 为 成 人 的 2 以 () 每 倍 上 ;2 肝 脏 功 能 不 完 善 , 细 胞 对 胆 红 素 摄 取 、 合 与 排 泄 () 肝 结
胆 红 素 的能 力 不 足 ; 3 肝 一 循 环 活 跃 。 另 外 , 种 致 病 因 () 肠 多 素亦 可 导 致 新 生 儿 黄 疸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 新 生 儿 肝 炎 、 生 如 新 儿 败 血 症 等 感 染 性 疾病 引起 肝 细胞 受 损 , 肝 脏 结合 胆 红 素 使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护 理】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邹长秀(江西省永丰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331500)【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㊂方法:选择江西省永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实施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给予舒适护理㊁双面蓝光照射;母婴同室㊁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㊂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黄疸消退,无并发症,治愈出院㊂结论: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复杂,采取及时正确的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核黄疸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㊂【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护理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4.07.066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4)07-0117-0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发生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的皮肤㊁黏膜㊁巩膜和组织被黄染的症状,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引起严重的后遗症㊂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胎儿型红细胞裂解释放产生胆红素过度,新生儿对胆红素代谢能力较低,易发生黄疸[1]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永丰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为出生3h~28d,平均年龄12d㊂入院前查血清胆红素浓度>255μMol/L(15mg/ dl),经皮测黄疸指数为0.7~10.3mMol/L,所有患儿根据日龄或小时龄胆红素值综合评估后符合光疗指征,以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全身皮肤㊁黏膜㊁巩膜黄染,无尖叫㊁激惹㊁惊厥㊁嗜睡等精神异常症状,排除母乳性黄疸㊂1.2 方法 加强入院宣教,实行母婴同室的开放式舒适护理,根据病情轻重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双面蓝光照射或双面蓝光照射㊂采用由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公司生产的XHZ规格型号的新生儿黄疸治疗箱,波长为450~480nm㊂2 护理2.1 心理护理 根据家属的文化教育程度及家庭背景进行新生儿黄疸常识的健康宣教,讲解黄疸的主要治疗护理措施㊂光照疗法简单易行,经济方便,患儿无痛苦,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措施之一㊂解除家属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㊂由主管护士详细评估患儿病情,制定护理措施㊂2.2 保证患儿足够的水分及能量供应,防止脱水:为需要药物治疗的患儿常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采用输液泵或微量泵匀速输入药物,补充核黄素,加强巡视患儿,观察患儿病情变化㊂鼓励母乳喂养,记录出入液量及大㊁小便次数㊂2.3 双面蓝光照射的护理2.3.1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的准备 检查暖箱的性能,清洁暖箱㊁灯管和箱内有机玻璃床板,治疗箱表面用0.5%的含氯消毒剂试擦,待干燥后,箱内使用由南京电生理仪器厂生产的 华石牌”SMB-B1型微型消毒器消毒30min,通风备用㊂箱内湿化器加蒸馏水至2/3满,根据患儿胎龄㊁体重设置箱温为28℃~36℃,禁止在箱内箱上放置杂物以免遮挡光线,检查暖箱通风口,预热暖箱㊂调节室温22℃~24℃,相对湿度50%~60%[2],保持病室安静㊁整洁㊁舒适㊂2.3.2 新生儿的准备 沐浴能有效清除新生儿皮肤表面上羊水内所含的蛋白,使细菌生长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细菌的感染,在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㊂患儿沐浴后,不要扑粉,修剪指甲,测生命体征,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有无臀红,观察脐部有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双眼佩戴黑色光疗防护眼罩,选择大小适宜的尿不湿,外套黑色棉布,遮挡会阴部,脱光衣服充分暴露,将患儿放入预热备用暖箱,取舒适卧位㊂2.3.3 双面蓝光照射的护理 启动治疗箱上下灯开关,每天连续照射12h,每1~2h更换患儿体位,变换照射部位㊂光照期间,护士加强巡视,观察患儿有无发热㊁呕吐㊁腹泻等脱水现象,有无皮疹的发生,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当患儿发生严重不适时,应暂停蓝光治疗;维持患儿体温在36-37℃之间㊂护士箱内喂乳时采用45°角,喂食速度不宜太711快,喂乳后头部稍抬高并协助新生儿取侧卧位[4],防止溢乳㊂2.4 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每2h 测体温一次,观察大㊁小便的量和性状;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黄疸的色泽和分布,有无加重;注意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有无嗜睡㊁反应差㊁拒乳㊁吸吮无力,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㊂护士每天经皮测量黄疸指数,即在新生儿前额眉弓上方1cm 处及两侧面颊紧贴皮肤垂直测定3次后取平均值㊂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尽量在暖箱内完成㊂光疗结束后仔细检查患儿全身皮肤有无破溃和炎症,记录蓝光灯管使用时间㊂认真填写新生儿护理记录表㊂蓝光照射期间,护理人员和家属避免裸视蓝光源,预防电光性眼炎的发生㊂2.5 加强健康宣教,实行母婴同室的开放式护理 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复杂,应及早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促进患儿康复,预防并发症㊂鼓励母乳喂养,多喂糖水,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至全日总量的15%~20%㊂光照完毕指导母亲实行袋鼠式护理,新生儿与母亲亲密接触进行母乳喂养,同时注意产妇与新生儿保暖,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奶摄入量及免疫状态[5],同时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中以 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增进母婴感情㊂3 讨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之一,生理性黄疸常发生于生后2~3d,一般无需治疗,10~15d 可自行消退㊂病理性黄疸严重的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严重者可死亡㊂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6],使未结合胆红素光异构化,形成构象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上述异构体呈水溶性,可不经肝脏处理,直接经胆汁和尿液排出㊂母婴同室的开放式护理,定时喂乳可促进产妇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促进母子感情,同时母乳喂养促进新生儿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促进胆红素的排泄㊂本院亦收治了29~45d 不等的婴儿黄疸,因为家属对新生儿黄疸知识缺乏而延误治疗,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㊂双面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母婴同室的开放式护理,既促进产妇的康复,又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增进母子感情,体现以 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推广㊂参考文献[1] 唐红装,梁丽清,谢映梅.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广东医学,2010,31(23):3154-3155.[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3] 张润红.沐浴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39-40.[4] 孙苗.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8(20):53-54.[5] 杨舒广,杜放辉,叶贞志.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奶摄入量及免疫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49-50.[6] 薛辛东.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9.(收稿日期:2014-02-10)编辑:韩月月【护 理】优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王 娜(武汉市武昌医院内分泌科,湖北 武汉 430063)【摘要】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㊂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优质护理干预效果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水平方面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关键词】 糖尿病;服药依从性;护理干预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4.07.067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4)07-0118-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811。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护理

(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 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 见,由于肠壁胆红素浸入之故,肝脾肿大硬 ,尽早手术治疗,凡胆郁汁超过12~13周 胆汁肝硬变时手术效果差 。
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 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 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做好新生儿皮肤清洁护理 住院期间应每日沐 浴,保持皮肤清洁。出院后有条件的家庭应坚 持每日给婴儿洗澡,如果条件有限,应每日用 温水擦洗婴儿的颈部、腋下、腹股沟。及时做 好臀部清洁护理,预防红臀的发生。
做好脐部护理 每日用0.75%稀碘酊擦试脐 带2次,脐带脱落后仍擦拭3天,防止脐炎的 发生。
(5) G6P-D缺乏――病因:故明思意,体 内缺少G6D-P酶,为遗传性疾病,见于两广 较多。
生后1~2天出现黄疸,而黄胆不能被光疗所 控制,须经挽回后再行光疗方能奏效,若不 挽回大多发生核黄疸脑病,得此病一般不对 身体受至影响,只是禁用一些药物,禁吃蚕 豆等。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 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 黄疸应重在预防。
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 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 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 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 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 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 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 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 色尿中无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症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新生儿黄疸症舒适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症舒适护理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2012年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要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2012年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要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1.3 舒适护理患儿在喂哺1小时后,由产妇或者是新生儿家属将其带入抚触室,让患儿保持平卧,由专业人员进行抚触护理,采用标准的抚触法,从上到下,从头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等按照顺序一一进行,保证抚触者心情放松,确保双手的温暖,每一个动作保持动作轻柔,力度要适宜,重复次数不宜太多,当患儿烦躁、饥饿、疲劳时,要停止舒适护理[2]。
1.4 观察指标护理人员要将患儿第一次胎粪变黄时间记录下来,并且采用黄疸测量仪对患者的黄疸指数进行测量,并由专人进行负责测定,同时将相关的黄疸指数值记录下来。
1.5 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是x2检验,计量资料用(χ±s)来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照分析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第一次胎粪变黄时间情况分析见表2。
3 讨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一周内的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症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不成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等染黄,属于一种新生儿常见的多发症状之一。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4-117.
[2]伍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8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4-95.
[3]熊燕,石胜,彭图元.新生儿肺炎及并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7-88.
7光疗的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手段仍以光疗为主[6]。光照前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及心理护理。使家属真正理解光疗的作用方法,效果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蓝光治疗时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蓝光箱消毒后插电,调节箱温28℃~32℃。光疗前洗澡,清洁皮肤,勿扑粉或涂油,以免影响疗效。用黑棉布遮挡生殖器和眼睛,以免损伤生殖器和眼睛,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泻等常见副作用每2小时测T、P、R一次,若体温38℃以上,应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勤换尿布,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干燥。由于不显性失水和腹泻,光疗时应在按需方哺乳上加喂10%葡萄糖或静脉补液。蓝光结束后,用皮胆仪测量新生儿皮胆并做好记录,并检查全身皮肤有无损伤,洗澡后足以保暖。
2预防感染的护理
出生时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的分泌物和黏液,每次喂奶后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以免引起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根据气温变化增减包被,预防呼吸道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并发症[3]。所以做好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干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积极治疗。通过以上干预,减少或消除感染因素所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粘膜、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μmol/L、早产儿大于257μmol/L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后遗症或死亡。现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综述如下: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儿科

胆红素脑病
患儿不发生胆红素脑病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
1.病情观察观察 黄胆出现的时间,黄胆色泽变 化,了解黄胆的进展。密切观察儿体温、脉搏、呼吸、 吸吮力、肌张力和脐带、皮肤颜色及大小便情况。观 察患儿皮肤颜色,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 防和治疗心力衰竭,同时注意观察黄胆患儿的全身症 状,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3.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差,易遭到细菌 等侵袭。严格无菌操作,尤其要防止交叉感染,医 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集中操 作,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后引起感染,因此要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 染。 4.液体与营养 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特 别是采用光疗时,为防止不显性失水,根据日龄及 体重给予静脉液体输注,当奶量达到全肠内营养时 不用再额外补充液体。
色。
护理内容
护理内容
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
关
新保生持儿体的温体稳温更定好的被检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测量体
温时应关闭光疗灯,减少误差。肤温≥37.5℃时<38℃给予下
调暖箱温度0.5℃,30min后复查体温,如果体温未降至正常需
告知医生,遵医嘱暂停光疗。当肤温≥38℃,遵医嘱给予降温
健康教育
1.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温度保持22-24℃,湿度保持5565%。 2.注意新生儿卫生,定时更换潮湿衣服,做好皮肤护 理。 3.多晒太阳,晒太阳时注意保护眼睛及预防晒伤,遵 医嘱适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4.根据医嘱服药,注意门诊随诊。 5.足月儿新生儿黄疸一般2周内消退,若小儿皮肤黄疸 加深或退而复现,需及时就诊。 6.母乳性黄疸者,可鼓励继续母乳喂养,若患儿黄疸 严重,可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再恢复母乳喂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6-10-17T13:50:42.2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7期作者:朱红梅
[导读]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以后的28天内出现的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异常升高。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淮安 211700)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搜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以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给予对照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以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以优质护理。
观察并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的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体内胆红素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183-02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以后的28天内出现的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异常升高,从而出现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疸等临床症状。
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过程中,对患儿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预后,降低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在近些年,临床护理干预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现搜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对其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搜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共60例,平均黄疸时间为(16.23±5.27)d,黄疸时间范围是5h~27d,男患儿和女患儿分别是36例、24例。
实验组共60例,平均黄疸时间为(14.53±6.27)d,黄疸时间范围是3h~27d,男患儿和女患儿分别是39例、21例。
患儿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42.11±18.22)μmol/L,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范围为210μmol/L~268μmol/L。
全部患儿均不存在溶血、感染以及遗传代谢等情况。
在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1.2.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儿以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主要包括对患儿的抗感染处理、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以及其它一些对患儿必须的护理活动。
给予实验组患儿以优质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主要表现为:①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严密检测,观察患儿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并记录;②对患儿家长详细讲解新生儿黄疸护理的相关知识,使家长及时对患儿的各项生命指标的数据进行反馈,并对患儿家长讲解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提高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的重视程度;③医护人员关注患儿的哺乳情况,如患儿在哺乳时出现哭闹状况,则表明患儿可能患上口腔溃疡,要及时对其进行诊治,若患儿出现拒乳、反应缓慢等症状,则表明患儿可能有其它较为严重的病症,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治[2];④医护人员应该知道患儿家长对患儿进行适当地抚触,提高患儿交感神经的紧张度,减少患儿的不适感;⑤医护人员可以采用护阴罩对患儿进行光疗保护,每间隔2h对患儿的体位进行更换;⑥医护人员还应该注意对患儿的皮肤进行保水护理,对患儿的呼吸状况以及大小便状况进行严密观察,如发现异常,则应该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对症进行处理。
1.3 效果评价标准
①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黄疸消失,无不良反应;②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部分黄疸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③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没有下降或反而出现上升,黄疸状况无显著变化或者反而有加重的情形。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效果比较
实验组中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显效的有43例,显效率为71.67%,有效的有16例,有效率为26.67%,无效的有1例,无效率为1.66%,总有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中60例患儿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显效的有23例,显效率为38.33%,有效的有29例,有效率为38.33%,无效的有8例,无效率为13.34%,总有效率为86.66%(52/60)。
对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效果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黄疸消退时间
实验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3.2±2.2)d,对照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是(6.5±1.3)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较短,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胆红素下降幅度
实验组患儿的平均胆红素下降幅度为(115.6±11.5)μmol/L,对照组患儿的平均胆红素下降幅度为(82.3±8.9)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幅度较大,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如果没有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及时治疗,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后遗症,甚至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在近些年,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人们逐渐发现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加入优质的护理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的含量,从而有效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3]。
在本文的研究中,对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6.66%(52/60),且实验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幅度也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在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中加入优质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对
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作用显著,应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2:244-245.
[2]刘一,黄丹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2:173-174.
[3]张行燕,贾庭英.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