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系统探讨.doc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意义重大。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高边坡是公路路基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难点和安全隐患之一。
高速公路、山区公路、高原公路等不同类型的公路均存在高边坡,而高边坡的防护问题一直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交通运输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对于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高边坡带来的安全隐患,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深入研究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探索改进和创新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确保通行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的探讨和剖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与技术创新展望,为公路建设领域的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公路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防护方案,以保障公路交通运行的安全稳定。
具体包括:1. 深入分析当前公路高边坡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探讨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2. 探索各种高边坡防护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比较其优缺点,为选择适合具体环境的防护方案提供参考;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实际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4. 提出实操建议,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5. 展望未来,探讨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创新方向,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安全生产提供思路和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公路高边坡防护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参考和支持,为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问题现状分析目前,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路基高边坡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许多高边坡存在着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使得高边坡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一、背景介绍公路路基高边坡是指公路边坡的高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坡度,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质工程。
由于地质构造、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公路路基高边坡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公路路基高边坡进行有效的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边坡的危害1. 土石流和滑坡:高边坡在雨水侵蚀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土石流和滑坡等灾害。
2. 水土流失:由于高边坡上植被覆盖不足或地质状况不稳定,导致土壤容易受到水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3. 泥石流:在地震、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高边坡容易诱发泥石流,对周边道路和房屋等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
4. 交通安全隐患:高边坡上有可能发生坡体塌方、石块滚落等事件,给道路通行带来安全隐患。
三、高边坡防护技术1. 植被覆盖: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可以有效地增强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监测边坡变形、水位、地下水位等参数,及时预警和采取有效措施。
3. 护坡结构设计:采用合理的护坡结构设计,包括挡土墙、挡土梁、护岸等结构,在有效保护边坡的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4. 护坡材料选择:对于边坡的护坡材料,应选择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透水透气的材料,以增强护坡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5. 排水系统:在高边坡上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降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减少边坡的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6. 坡面绿化:对高边坡进行坡面绿化,通过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生。
四、技术措施的效果评价通过采取上述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保护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植被覆盖和坡面绿化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边坡的抗冲刷能力。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前预警,减少对公路和周边建筑的损害。
护坡结构设计和护坡材料的选择可以有效地保护和稳定边坡,降低边坡的滑坡和塌方风险。
道路工程高边坡防护技术与施工探讨

道路工程高边坡防护技术与施工探讨【摘要】本文围绕道路工程中的高边坡防护技术展开探讨,首先介绍了道路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然后深入讨论了高边坡的防护技术及施工工艺,分析了高边坡防护材料的选择标准,并详细评估了高边坡防护的效果。
结论部分指出了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对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技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高边坡、防护技术、施工、稳定性分析、工艺、材料选择、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技术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高边坡是指边坡高度大于15米的坡体,由于其陡峭性和高度,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不良的天气条件、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人为因素都可能导致高边坡发生失稳甚至坍塌,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高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道路工程中,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于已经存在的高边坡,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护和加固,成为了工程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难题。
通过引入新的防护技术和材料,提高高边坡的抗风化和抗冲刷能力,可以有效减少边坡失稳的风险。
对高边坡防护施工工艺的研究与探讨,也是为了保障道路工程的持续稳定运行。
本文旨在对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技术与施工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为路政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高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探讨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性。
通过对高边坡防护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效果评估的系统研究,提高我们对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次研究对高边坡防护技术的综合分析,为今后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促进道路工程高边坡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1-07-12T01:31:59.44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7期作者:罗春荣[导读] 高边坡路基防护是针对路基挖方段,高边坡边缘容易出现滑坡、坍塌等情况所进行的一种防护措施。
高边坡路基防护,无论是设计施工使用还是日后的维修保养,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落实具体的施工设计要点,有针对性的对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际应用需求的因素考虑进去,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因素,对于高边坡路基防护施工项目的质量影响。
罗春荣云南新创新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市 650000摘要:高边坡路基防护是针对路基挖方段,高边坡边缘容易出现滑坡、坍塌等情况所进行的一种防护措施。
高边坡路基防护,无论是设计施工使用还是日后的维修保养,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落实具体的施工设计要点,有针对性的对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际应用需求的因素考虑进去,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因素,对于高边坡路基防护施工项目的质量影响。
关键词: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引言在对公路路基高边坡进行防护技术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综合设计、预防为主、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同时在施工之前还要对周边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对路基边坡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到位,为后期养护工作量的减少奠定基础,也能降低整个工程成本。
1公路路基边坡常见病害1.1滑坡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高边坡自身结构松散,在承受土体自重力、受到施工扰动影响时,如若没有及时搭建有效的边坡防护结构,可能出现边坡乃至山体滑移问题。
部分岩体或边坡软弱面将会出现局部或整体下移现象,依次经历高边坡蠕动变形、滑动性破坏、渐趋稳定等阶段。
在问题严重时,将会破坏路基施工成果、堵塞道路、阻碍交通。
同时,在雨雪气候下或是雨季施工背景下,将会提高滑坡问题的出现率。
1.2裂缝在施工方案不合理、出现路基超挖欠挖问题或是分布软土地基、地质地形过于复杂时,路基高边坡承受过大荷载与遭受施工扰动影响时,易形成横纵向不规则裂缝,且这类裂缝普遍具有扩展性,受到风力侵蚀影响,裂缝宽度深度将不断增大。
道路工程高边坡防护技术与施工探讨

道路工程高边坡防护技术与施工探讨道路工程中的高边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工程问题,对于高边坡的稳定性和防护工作,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
高边坡防护技术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高边坡进行加固和保护,防止高边坡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
本文将就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技术和施工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有所帮助。
一、高边坡的危害和防护方式1. 高边坡的危害道路工程中高边坡的稳定性对道路的运行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
高边坡在遭受雨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对交通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边坡的防护方式主要包括加固措施和保护措施两大类。
加固措施主要是通过钢筋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挖掘加固等方式来增强高边坡的抗滑和抗崩塌能力;而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植被覆盖、防护网、护坡绿化等方式来减轻高边坡的受力,减少地表水的浸泡,从而减缓高边坡的自然破坏速度。
二、高边坡防护技术的施工探讨在进行高边坡防护工程之前,首先需要对高边坡进行全面的勘察,了解高边坡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同时结合道路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设计中需要考虑高边坡的稳定性、防护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考虑工程成本和工期等因素,做到互相平衡,确保高边坡防护工程的顺利进行。
2. 高边坡防护材料的选择在进行高边坡防护工程时,需要根据高边坡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防护材料。
常见的高边坡防护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锚杆、钢丝网、护坡绿化等。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以确保高边坡防护工程的效果和安全性。
3. 高边坡防护施工工艺高边坡防护工程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加固、保护等环节。
在进行高边坡防护工程之前,需要对高边坡进行预处理,包括清理杂物、边坡整平等工作;然后进行加固工程,包括打桩、钢筋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等工作;最后进行保护工程,包括覆土、植被绿化、防护网等工作。
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系统探讨

2国 内外研 究概况 .
国际 上 有 关 道 路 防 护 与加 固技 术 的 研 究 , 多 年 来 一 直 是 广 大 道 路 工 作 者 关 注 的 焦 点 之 一 。 有 的 研 究 已开 始 将 水 对 边
我国在 8 0年代 中期以前 ,主要以低 等级
公 路 建 设 为 主 , 由 于 交 通 量 小 , 深 挖 高
保道路的安全与稳定 ,亟需 对高等级 公路
的 边坡 综 合 防护 加 固技 术 进 行 全 面 系统 的
研究。
吨 的表 层土 ;同时 由于植被破坏 导致温 室 效应 的 C0, 增加 了 1 % ,世 界在以每年 0 8 0亿吨的 巨量 排放 CO 和硫 化物 ,臭氧
层 日益 遭 到 破 坏 。 自 l 5 9 0年 以 来 ,世 界
日益严峻 ,为了环境 的持续发展 ,环境 会 计学诞 生了 ,国际社 会第一次认真地考 虑
把环境和资源的损失计算到经济成本 中去 , 经济增长必须考虑到环境的代价 ,即由环 境 问题引起了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 。如何
在 加快公路 建设和汽车 工业发展 的同时 ,
摹惫 强 l
物 防护 ; 防护 区 划 综合 防 护 设 计
进 一 步 研 究 ,如 边坡 的侵 蚀 机 理 、边 坡 水
等级公路边坡 综合防护系统研究 h渐引起 l 公路 部 门的 重视 。边坡 综合 防护 设计 是
高 等 级 公 路 设 讣 的 重 要 内 容 之 一 , 需 根
失 1 .6亿元 ,因排水防护不 当使基 层与 68 路基含水量增加 引起公路整体强度 下降造 成 的 损失更 是无 法统 计 。
长 期 以 来 ,路 基 边 坡 的 综 合 防 护 技 术 一直 是 公路 修 筑 中 的一 个薄 弱 环 节 ,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加强边坡稳定性,防止边坡滑坡、崩塌以及碎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保障路上车辆及乘客的安全。
以下是对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的探讨。
第一,设计合理的边坡结构。
边坡防护的第一步是合理设计结构。
设计边坡时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坡度、坡高、土壤稳定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减少施工中的山体开挖量,确保路基底部具有稳定的地基条件,减轻边坡的荷载与侵蚀影响,从而设计出较为稳定的边坡结构。
第二,实施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
随着工程发展,许多加固技术被应用于实践中。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可以进行喷泵加固、植筋加固、屏障加固、防护网加固等,对边坡进行适当加固,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抗侵蚀能力和荷载承载能力。
在实施加固措施时,要注意加固的密度和深度,确保加固能够携带预计的荷载,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第三,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
公路路基高边坡通常面临着水土流失的问题,因此排水措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设计边坡时,应考虑到排水管道的布局,预留良好的地形条件,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保证边坡顶部和底部的排水畅通,避免水分渗透,导致边坡整体稳定性下降。
第四,合理选择植物种类。
植物具有根系稳定、侵蚀抵抗能力强等特点,在边坡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对保障公路安全具有一定的帮助。
常用的植物种类有梭梭树、山体松、杏树等。
植物的栽种和养护应注意适宜地点、适宜季节、适宜数量等,切忌破坏边坡结构稳定性。
最后,定期检查维护。
一般公路边坡的维修周期在三到五年左右,对于高边坡来说,周期更要缩短。
定期检查边坡的稳定性、排水性能以及植物生长情况等,及时发现并进行修缮,确保边坡处于良好的物理、环境状态。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保证道路的安全与畅通。
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的探讨

第10期北方交通・25-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的探讨霍德峰(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沈阳110005摘要分析了影响路基边坡稳定的因素和边坡的侵蚀机理,提出了边坡防护的类型、特点及进行边坡防护设计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路基边坡防护1前言防护工程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如何保持高等级公路边坡的稳定,采取何种技术措施对边坡进行防护,越来越受到公路设计与管理人员的重视。
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很多,总体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影响边坡稳定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四个方面。
(2人为因素影响边坡稳定的人为因素有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和养护管理因索。
3边坡侵蚀机理通过对边坡力学特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公路边坡由于降雨产生的坡面流与明渠流具有不同的水力学特点,它应该是产流降雨强度、坡长、坡角、除草系数的函数。
由于坡角增大,一方面使势能向动能的转化加快,另一方面确实是单位坡长所接受的降雨减少,因此边坡的流速应该存在一个临界坡角,从Muzik的边坡径流平衡时间关系式出发。
推出了一个公路边坡坡面径流流速的关系式: V=K xLo.珊×c060-蛳也x3ino30”a×n’o㈣×80’“式中的K为系数,L为坡长,Ⅸ为边坡坡脚,11为边坡坡面的粗糙系数,8为产流降雨强度。
通过对比式的数学处理得到边坡坡面流速的临界角为41。
左右;考虑到边坡土壤侵蚀量是流量与流速的函数,进一步推导出公路边坡土壤侵蚀量同样存在一个临界坡脚,这个坡脚大约在25。
左右,这与公路边坡常采用1:1.5坡率很是接近。
因此对边坡的防护应引起足够重视。
边坡在自然界降雨情况下不断经受降雨的袭击,其中一部分下渗,一部分在边坡汇集。
形成径流,径流在土颗粒表面产生剪切力,当这种力大到能抵消土的侵蚀能力时,土颗粒被径流带走,从而发生侵蚀,这种径流的剪切力与土壤颗粒抵抗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相可引起溅蚀、溶蚀、片蚀、沟蚀等不同的侵蚀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系统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路基边坡的病害类型、原因和边坡的侵蚀机理,提出了边坡的防护类型、特点及防护类型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路基边坡边坡病害侵蚀机理防护适用性植物防护防护区划综合防护设计前言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系统研究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
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是高等级公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需根据公路等级、降雨强度、地下水、地形、土质、材料来源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高等级公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同时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美化高等级公路的效果。
长期以来,路基边坡的综合防护技术一直是公路修筑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在 80 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低等级公路建设为主,由于交通量小,深挖高填较少,投资不大,因而防护工程不作为道路建设的主体工程,由此引起的损失亦不大,所以在工程中对边坡的综合防护研究常常被忽视。
进入 90 年代以后,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方兴未艾,由于缺乏对防护技术的系统研究,没有成熟的经验供设计部门应用,因此只能用低等级公路的防护技术或供鉴铁路部门的经验来实施局部防护,缺乏综合考虑,从而为工程埋下隐患,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有的甚至中断交通,如沈大高速公路鲅鱼圈所以南 180km 长的路段,后期的工程防治费用占整个工程防治费的80%、京石高速公路在 1997 年遇到洪水冲击后,很多路段出现路基垮塌,路面悬空的现象,再如众所周知的昆禄路等。
据交通部统计,仅 1991 年因水毁冲毁路基 1577km ,冲毁路面 43733km ,冲毁桥梁3606 座、涵洞 40343 道,塌方 4171 万方,直接经济损失16.86 亿元,因排水防护不当使基层与路基含水量增加引起公路整体强度下降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加快修建和交通量的急剧增加,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与日俱增。
自1972 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环保会议以来,由于公路工程修建等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和耕地占用,农民们失去了5000 多亿吨的表层土;同时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温室效应的CO增加了10%,世界在以每年80 亿吨的巨量排放CO 和硫化物,臭氧层日益遭到破坏。
自1950 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了 5 倍,人口从26 亿上升到 58 亿,但这一切增长完全建立在对地球的超负荷掠夺上。
地球退化、土地减少、每年对农作物和牲畜业造成的损失达430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粮食收入。
1950 年~ 1984 年世界粮食产量以每年3%的速率增长,1984 年以后放慢,1984~1992 年增长率仅为 0.7%,不及人口增长率的一半;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也由工业革命前的 55%降至 25%左右,我国森林覆盖率由50 年代的 30%降至1997 年的 12%左右。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为了环境的持续发展,环境会计学诞生了,国际社会第一次认真地考虑把环境和资源的损失计算到经济成本中去,经济增长必须考虑到环境的代价,即由环境问题引起了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
如何在加快公路建设和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损坏。
降低噪音,吸收汽车排放物,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已成为目前公路设计部门的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防护技术在理论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如边坡的侵蚀机理、边坡水力学特性研究、地区差异性以及公路部门与园林部门的专业交叉研究等等,以便提供边坡综合防护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因此,为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或防止道路病害,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确保道路的安全与稳定,急需对高等级公路的边坡综合防护加固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际上有关道路防护与加固技术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是广大道路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的研究已开始将水对边坡的侵蚀冲刷定量化。
根据降水侵蚀力系数,土固有的侵蚀性参数、地形分类及侵蚀控制参数等计算边坡上的平均流失,从而更科学地选择合适的边坡防护措施。
Eillison 提出击溅板得出雨滴的击溅侵蚀公式: G=K·V4.22 d1·.07 i0·.05(G :侵蚀量; V:雨滴下降速度; d 雨滴直径; i:降雨强度; K:系数 ),开创了植物防护定量研究的先河,以后经多人的努力,如 50 年代美国学者 Wischmeiere.W.H 和 simithD.D 等人利用美国 35 个土壤保持试验站8250 个休闲小区的降雨侵蚀实测资料,进行了降雨量、降雨动能、最大时段降雨、前期降雨以及各种复合因子与土壤流失量的回归分析,最后得到一个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至今在国际上广泛采用。
同时许多国家都针对各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情况,确定最佳参数,推导土壤流失方程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日本、美国等国家在设计规范中明确了防护设计和公路园林的设计重点、原则和具体措施,如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日本道路公团,1983 ,4)中,比较大的篇幅对护坡的方法、分类、方案设计以及公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同物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具有很强的设计指导性。
在边坡防护的系统设计中,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尤为重视植物防护或植物与圬工防护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达到同时发挥防护与美化的作用。
随着我国公路等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路基边坡防护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
在我国多年的道路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不少防护与加固技术的经验。
水是公路边坡上土壤侵蚀的主体,公路部门对水流的力学研究都是以明渠均匀流为研究对象,如曼宁流速公式等,利用这些公式进行排水构造物的设计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如果以此来描述边坡冲刷则有不妥。
如我国《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97)中推荐的沟管近似流速公式 V=20·i1/2,即流速与坡角的平方根成正比,而在公路边坡中,随边坡坡角的增大,径流流速确有增大的趋势,但坡角增大导致汇水面积减小,必然使流速减小,所以边坡径流流速应是产流降压强度、坡长、坡度、坡面粗糙系数的综合函数;在圬工防护理论计算方面,库伦理论,朗金理论被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支档结构和防护型式及 CAD 程序相继而生,但在设计时,仅从边坡的稳定性等因素出发,很少考虑水对防护的量化冲刷能力和环保因素,如:可否利用工程经济学研究某路段采用集中排水或分散排水 ?可否用混凝土预制块或网格代替费工费时的浆砌片石 ? 可否用植被防护或综合防护替代全圬工防护等等。
由于工程的千差万别,上述问题在规范中仅定性地作了限制,很少给出具体比选方法进行量化计算分析,由此设计出的结果可能一方面是工程达到了防护效果却造成了大量工程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是防护不当或方案错误导致防护失败,造成巨大资金重复投入,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高等级公路由于线形标准较高、设计人员素质低、比选方案少等因素,造成路基高填深挖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大交通量给沿线造成的交通污染不但威胁沿线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区域的生态平衡。
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公路的环保技术研究远远不能适应当今高速公路发展的道路建设要求,同时关于边坡冲刷防护、交通环境美化进行的综合设计也鲜为报道。
在国内植物防护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服务区、立交区,根据土壤、气候特点栽种花草树木,既可防风护坡,恢复因建路而破坏的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吸收尾气、诱导视线,还可防止暴雨对路基边坡的击溅冲刷。
西北水保所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引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贵州毕节公路段做过公路绿化效应及山区公路水毁防治的研究,北京市公路管理处作了一系列公路绿化设计研究,河南省交通厅与天津大学联合完成了 "土工合成材料在郑洛高速公路护坡工程中的应用及绿化研究 ",交通部科技信息所环保部分别在昆 (明)-曲(靖)路,楚 ( 雄)-大(理)路实施了 "生物防护与景观再造工程 "等等,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但水对边坡侵蚀冲刷的量化研究仍鲜为报道,理论上缺乏必要的支持。
同时由于各处工程项目的地理气候差异性,以及公路植物防护与园林专业的交叉相容,导致了防护物种和设计方案的千差万别,所以将水对土质边坡的侵蚀冲刷研究定量化,确定护坡方法的选择原则,划分不同地区用于公路防护的植物类型及特性,从而确定最佳综合防护设计方案已势在必行。
如前所述,由于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和设计上的随意性,同时由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及工程建设规模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综合防护方案的差异性,所以在侵蚀冲刷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高等级公路边坡进行综合系统研究,提出最佳防护设计方案已迫在眉睫。
反思我省的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现状,虽然做了许多实验性尝试,采用了多种防护型式,基本达到了预期防护效果,但仍有许多沉痛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如郑洛路九标 1996 年边坡水毁,开郑路边坡水毁索赔、安新路个别路段大面积边坡混凝土预制块坍滑等等,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有:(1)缺乏系统的防护方案、措施研究和综合设计;(2)在防护方案、防护型式选择方面缺乏技术、工程经济比较分析;(3)植物物种选择方面,随意性过大,缺乏和园林部门的探讨研究;(4)由于各地区的差异,缺乏各分区最佳防护典型型式,致使设计人员难以操作。
总之,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我省边坡防护设计可能一方面是工程达到了防护效果却浪费了大量的工程投资,另一方面是防护不当导致了路基边坡的早期病害。
边坡侵蚀机理研究通过对边坡力学特性研究,可得以下结论:公路边坡由降雨产生的坡面流与明渠流具有不同的水力学特点,它应该是产流降雨强度、坡长、坡角、粗糙系数的函数。
由于坡角增大一方面使势能向动能的转化加快,另一方面却使单位坡长所接受的降雨减少,因此边坡的流速应该存在一个临界坡角,从 Muzik 的边坡径流平衡时间关系式出发,推导出了一个公路边坡坡面径流流速的关系式 (紊流 ):V=K·L0.3976·cos0.3976a ·sin0.3012a ·n-式中, K 为系数, L 为坡长, a 为边坡坡角, n 为边坡坡面粗糙系数,δ为产流降雨强度。
通过对此式的数学处理得到边坡坡面流速的临界坡角为 41°左右;考虑到边坡土壤侵蚀量是流量与流速的函数,进一步推导出公路边坡土壤侵蚀量同样存在一个临界坡角,这个坡角大约在 25°左右,这与公路边坡常采用1∶1.5 坡率很是接近,因此对边坡的防护应引起足够重视。
边坡在自然界降雨情况下不断经受降雨的袭击,其中一部分下渗,一部分在边坡汇集,形成径流,径流在土颗粒表面产生剪切力,当这种力大到能抵消土的抗侵蚀能力时,土颗粒被径流带走,从而发生侵蚀,这种径流的剪切力与土壤粒抵抗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相可引起溅蚀、溶蚀、片蚀、沟蚀等不同的侵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