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管理办法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管理办法

附件4:河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产原良种场管理,提高原良种质量,保障增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河北省渔业条例》、《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河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认定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河北省水产局负责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认定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四条符合河北省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规划布局要求和省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其产品推广范围不少于两个设区市。

具有自主创新品种或省级以上相关品种科技成果的申报单位优先。

第五条技术力量(一)技术场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从事原良种生产、经营、管理的中级以上和初级水产技术人员占全场职工的比例分别不低于10%和15%;技术工人比例应占全场职工的30%以上。

(三)直接从事原良种生产的工人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苗种繁育工岗位技能鉴定证书。

(四)建立培训制度,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全场职工的20%。

第六条生产管理(一)原良种质量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二)制定并认真实施原种保存或良种选育、扩繁计划,包括保种或选育技术路线,生产工艺流程。

(三)全面贯彻健康养殖的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加强无公害等生态安全管理。

(四)定期更新亲本。

第七条质量管理(一)建立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二)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对售出原良种及其苗种的使用与质量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三)销售前进行种苗质量检查,出具质量合格证。

(四)销售的原良种情况要记录存档,并由质量检验员和生产记录员双方签字,技术副场长签字认可。

第八条档案管理(一)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设立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管理档案。

(二)对原良种亲本来源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资料。

(三)有原良种保存、选育、生产、用药、销售等原始记录。

第三章认定程序第九条申请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单位,应当向河北省水产局提交下列材料:(一)资格验收申请表(见附表1);(二)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的说明材料;(三)《养殖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四)种质检测报告、水源水质相关检测报告;(五)属于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提高原良种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根据农业部《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水生动(植)物原良种养殖生产的全过程。

第三条本规范是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的准则,由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管理人员:场长、副场长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从事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五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主管技术的副场长要具有遗传育种等相关专业知识。

第五条技术人员配置:全场中级以上和初级水产技术人员占全场职工的比例: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分别不低于10%和20%;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分别不低于8%和15%。

原良种场应设质量管理部门,根据规模内设专职或兼职质量检验员1-3名;在生产技术部门内设专职选育种员,兼职实验操作员和电脑操作员;在场部办公室设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员;在生产工区设兼职生产记录员。

要求以上人员有中专以上文化,具有水产养殖专业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完成本职工作。

第六条技术操作工人:要求技术操作工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按农业部有关要求(农人发[2000]4号文),经过操作技能的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技术操作工人占全场职工的比例,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分别为40%和30%。

第七条建立培训与考核制度。

原良种场应制定培训考核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对本场技术人员和技术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并引入竞争机制,定期考核上岗。

第三章环境条件第八条生态环境: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生态环境适宜于养殖种类的生长、繁殖和遗传性状保存。

第九条场址:原种场应建在该种类的原产地,良种场建在该种类适宜养殖的地区。

交通方便,通电、通讯。

第十条抗洪、防涝、抗旱能力符合水利部门50年一遇标准。

第十一条场区绿化、美化,环境整洁。

第四章生产设施第十二条原良种场应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能力。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02.01•【文号】农渔养函[1998]1号•【施行日期】2001.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农渔养函[1998]1号2001年2月1日)为加强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坚持建场标准,保证原、良种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对象1.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列入渔业投资计划的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

2.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要求升格为国家级的水产原、良种场。

二、验收内容。

1.水产原、良种生产必备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2.管理、生产人员文化程度或相应的技术职称、操作技能;3.原、良种产品质量;4.生产与经营状况;5.各项管理工作水平;6.其他。

三、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应具备的资格1.按照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和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按期完成基本建设项目,并已正式竣工验收投产。

2.全场职工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初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和40%以上。

与技术挂靠单位签有长期技术协作协议。

3.从事水产原、良种产品生产一年以上,水产原、良种实际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60%以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经营状况良好。

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无重大责任事故。

5.设施、设备维护完好;场容场貌整洁。

四、申请验收需报送的材料1.资格验收申请书(格式见附件一)。

2.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3.单位名称、性质、编制、经费来源等批复文件,全场职工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名册(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从事的岗位)。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与复查办法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与复查办法

在了解到全省首个农 民主导 的研究 湖青松水产 专业合作联社 挂牌成立 、 养 殖户刘玉财今 年有 望获 得又一个 丰收年
调研 现代渔业 建设 。 汤建 鸣局 长一行实 所 “ 长江水 系中华绒螯蟹研究所 ” 在固城
后, 汤建鸣局长高兴地指出: 螃蟹 是高淳 农业乃至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 为高
广、 生产及行政等部门的人员组成5 ~ 7 人
验收小组, 通过审查材料和实地考核等方 法进行综合考评。
4 . 验收小 组全体成 员根据 《 国家级
各 项内容 分项考评 打分 , 考评平均得 分
4 . 水产原、 良种及其他产品的生产情 水产原 、 良种场资格考评表 》( 附件2 ) 的
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 技术和 管理人员培训证 明、 用户反馈信息、 场区 平面图、 各级主管单位审查转报函、 其他 符合 《 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 的相 关材料等。
四、 验收 程 序
年, 符合国家水产原、 良种场规划布局, 自
愿 要求 升格 的水 产 原 、 良种场 。
漓 繁致富指南 2 0 1 7 - 1 9
—3~
南京市开展 渔业专题走访调研 活动
9 月7 E l ,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汤建 鸣
业 工作 。
局长一行到南京市高淳 区和浦 口区走访
地 调研了青松水产 专业合作 社 、 刘玉财 家庭渔场 、 丽铭农 庄、 通威公 司浦 口养殖 基地 、 赵学山稻鳖养殖示范基地 、 省淡水
5 . 对 验收不合 格的场家 , 农业 部渔
业渔政管理局将根 据验收小组提出的整 改 意见 , 责令 限期改 进 。 到期仍 不合 格 者, 不再进行 国家级水 产原 、 良种场的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21年第1号《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21年12月30日经农业部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韩长赋二一一年一月五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根据《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表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就是指是维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具备较低经济价值和遗传繁育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育种区域,依法划设并不予特定维护和管理的水域、滩涂及其紧邻的岛礁、陆域。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辖的其他水域内成立和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专门从事牵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有关活动,应严格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辖区内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

第五条农业部组织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科学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具体实施计划,并组织落实。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加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投入。

第六条对毁坏、强占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犯罪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机构投诉。

收到投诉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机构应依法调查处置,并将处理结果知会举报人。

第二章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立第七条以下区域应成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保护水生生物物种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二)我国特有或者地方特有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三)重要水产养殖对象的原种、苗种的主要天然生长繁育区域;(四)其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2011年第1号《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0年12月30日经农业部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韩长赋二〇一一年一月五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根据《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水域、滩涂及其毗邻的岛礁、陆域。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水域内设立和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事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有关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

第五条农业部组织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科学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具体实施计划,并组织落实。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加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投入。

第六条对破坏、侵占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机构举报。

接到举报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机构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第二章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立第七条下列区域应当设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保护水生生物物种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二)我国特有或者地方特有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三)重要水产养殖对象的原种、苗种的主要天然生长繁育区域;(四)其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

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规范

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规范

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原良种场建设的环境条件、规模、生产设施、生产能力、人员配置及制度建设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农业部《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山西省水产种苗管理办法》《山西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认定和管理办法》3环境条件场址及周边环境符合GB/T18407.4、GB3095的规定;水源充足,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淡水养殖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适宜经营种类的生长、繁殖和遗传性状的保存;原种场建立在该种类的原产地;电力、通讯、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4原良种亲本来源及质量原良种来源有保证,亲本来源清楚、记录齐全,且亲本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规模5.1静水池塘养殖原良种场原种场有供原种自然栖息的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配套池塘面积5hm2以上;良种场配套池塘养殖面积在5hm2以上。

5.2流水及设施渔业原良种场养殖面积3000m2以上。

6生产设施6.1布局池塘应集中连片,排列整齐,亲本池、后备亲本池、苗种池布局合理,比例适当。

6.2静水池塘养殖原良种场6.2.1亲本池单池面积1300m2~3300m2,水深1.5m~2.5m,土池池埂宽度3m以上;原种场亲本池面积占全场池塘总面积的40%左右,良种场苗种池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30%左右。

6.2.2后备亲本池单池面积3000m2~7000m2,水深1.5m~2.5m,土池池埂宽度3m以上;原种场后备亲本池占池塘总面积的30%左右,良种场后备亲本池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20%左右。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4号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4号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号)《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已于2001年12月8日经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杜青林二00一年十二月十日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加强水产品种选育和苗种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水产苗种质量,维护水产苗种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水产苗种包括用于水产繁育、增养殖(栽培)生产和科研试验的水产动植物的亲本、稚体、幼体、受精卵、孢子及其遗传育种材料。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品种选育、培育、水产苗种生产、经营、管理、进口、出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其苗种的管理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农业部负责全国水产种质资源和水产苗种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产种质资源和水产苗种管理工作。

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第五条国家有计划地搜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和破坏水产种质资源。

第六条国家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并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殖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未经农业部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事捕捞活动。

建设项目对水产种质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管理办法
附件4:
河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认定和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产原良种场管理,提高原良种质量,保障增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河北省渔业条例》、《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河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认定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河北省水产局负责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认定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符合河北省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规划布局要求和省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其产品推广范围不少于两个设区市。

具有自主创新品种或省级以上相关品种科技成果的申报单位优先。

第五条技术力量
(一)技术场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从事原良种生产、经营、管理的中级以上和初级
(一)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设立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管理档案。

(二)对原良种亲本来源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资料。

(三)有原良种保存、选育、生产、用药、销售等原始记录。

第三章认定程序
第九条申请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单位,应当向河北省水产局提交下列材料:
(一)资格验收申请表(见附表1);
(二)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的说明材料;
(三)《养殖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四)种质检测报告、水源水质相关检测报告;
(五)属于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第十条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本辖区原良种场的申请,并提出审核意见,连同相关材料一并报送河北省水产局。

河北省水产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认为可行后,委托河北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现场验收。

河北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科技、生产、行政等方面专家5-7人成立验收小组,通过审查材料和实地考察进行综合考评(详见附表2),考评得分超过85分为合格。

验收合格的报河北省水产局审批后予以公告,并颁发《验收合格证》;验收不合
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验收合格证》有效期为五年,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在有效期期满前三个月,向省水产局提出换证申请,经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复查合格后换发新证。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水产原良种场经公告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其名称、场地、性质和保种选育种类;确需变更的,应当按原程序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水产原良种场应当严格按照第六条、第七条的要求,开展保种或选育、扩繁工作,确保亲本、后备亲本的数量和质量。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安排生产经营计划,并积极完成省水产局等上级渔业主管部门的协议生产任务。

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应当在每年11月底前将当年工作报告送达河北省水产局。

工作报告内容包括:(一)亲本种群规模和数量;
(二)原良种生产、销售和推广情况;
(三)保种或选育、扩繁的主要工作情况;
(四)享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需提供资金使用情况;
(五)原良种生产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

(六)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遇有重大事项如单位负责人变更或办公迁址、突发责任事故或自然灾害,水源水质出现严重问题等,应及时向河北
省水产局书面报告。

第十五条河北省水产局负责组织对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进行不定期检查。

发现保种、选育、管理工作或在良种繁育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二章基本条件规定,情况严重的;
(二)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情节严重的;
(三)擅自变更单位名称、场地、性质或者保种、选育方向,且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整改的;
(四)连续两年不按时提交年度工作报告或重大事项变更没有及时报告的。

(五)无正当原因拒绝接受或不能完成上级渔业主管部门依法布置的工作任务的。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原种场,是指有固定场所、相应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等基本条件,以未经人工选育改良的种群为亲本,收集、保存水产种质资源并生产供应亲本或后备亲本并通过省水产局认可的单位。

(二)良种:指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

包括1、纳入国家和省渔业生产发展规划
或重点推广计划,并已形成规模产量和市场效应的养殖主导品种或特色品种;2、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的新品种;3、经过河北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的新品种,其中引进种须至少经过两个周期的繁育饲养并至少经过两个设区市的试养,确实证明适于我省养殖且有一定市场前景;杂交种须经过累代选育,所选育的性状遗传稳定率达到95%以上。

(三)良种场,是指有固定场所、相应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等基本条件,以原种或良种为亲本,引进、培育并生产供应亲本、后备亲本和良种苗种,并取得省水产局认可的单位。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河北省水产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