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水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1部分 血透水处理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1部分 血透水处理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第1部分血透水处理以下是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第1部分血透水处理一般步骤和质量管理措施:1. 水源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水源非常重要。

通常使用的水源包括市政自来水、反渗透水和蒸馏水。

确保水源符合透析液质量要求,并且不含有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的有害物质。

2. 水质检测:对水源进行定期的水质检测是必要的。

常见的水质参数包括细菌总数、内毒素、溶解氧、电导率、pH值等。

确保水质符合透析液质量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水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水处理设备:使用适当的水处理设备来处理水源,以去除潜在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包括反渗透系统、蒸馏器、离子交换器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4. 透析液配制:根据透析液的配方,将水源与透析液浓缩液混合,以制备透析液。

确保配制过程符合标准操作程序,并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配制。

定期检查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确保透析液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 透析液质量控制:定期对透析液进行质量控制,包括透析液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内毒素检测等。

确保透析液的质量符合透析液质量标准,并及时纠正任何异常。

6. 记录和文档管理:建立透析液处理的记录和文档管理系统,记录每次水质检测、透析液配制和质量控制的结果。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追溯和审查,并帮助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措施。

血透水处理是血液透析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对于血透水处理的制备和质量管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透析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一、水处理间与配液间管理规范1.水处理间、配液间应授权封闭管理。

2.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不得堆放杂物。

3.使用过的透析液桶、消毒液桶等放置在专门存放区,不能与未使用桶装液体混放。

4.各种水质监测工具应独立存放,保存完好,效期、功能状态正常。

5.透析浓缩液配制前,对透析干粉进行二人查对,现用现配。

6.水处理间与配液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二、污物处理室管理规范污物处理室是暂时存放医疗及生活废弃物的场所。

(一)医疗及生活废弃物的管理各种医疗废弃物处理原则:第一时间、现场(透析治疗区)分类处理,封闭包装,封闭转运,严禁渗漏和遗撒,严禁锐器、生活与医疗废物混放。

1.透析穿刺针、注射针头等使用后应即刻放置专用锐器盒中。

2.治疗结束后应尽快将透析器膜内、膜外及管路内液体通过污水管道密闭排放。

3.透析器、管路及相关用毕的医疗用品(注射器、护理包、棉签、手套等)放于黄色医疗废物袋中。

4.生活废弃物品一律放置黑色垃圾袋中。

(二)污物处理室消毒及环境要求1.污物处理室保持干净整齐,通风良好,无异味。

2.各种医疗、生活废弃物密闭存放,存放时间不能超过24h。

3.污物间台面、地面、门把手和保洁车等,每天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或国家许可物表消毒用品进行消毒。

三、洁具间管理规范洁具间是存放各种保洁工具及其清洗、消毒的场所。

1.洁具间保持干净整齐,通风良好,无异味。

2.消毒剂应现用现配,监测有效浓度,记录详实。

3.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各区域使用清洁用具分开放置,并在清洁用具上做清晰标识。

4.配置清洁区与污染区(含潜在感染风险区域)分开,普通区与隔离区分开的水池和拖布清洗池,各区域使用清洁工具分别冲洗、消毒,分开干燥存放。

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第五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监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二)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三)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四)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五)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必须具备透析专业知识和血液透析工作经验。

第八条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督促落实和血液透析室的日常管理。

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规范(2020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规范(2020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规范一、候诊区和接诊室管理规范候诊区和接诊室既是患者等候区域,也是患者称量体重,医护人员分配患者透析单元、评估生命体征、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开取处方和化验单等的工作区域,应注重该区域的秩序管理。

1.教育患者遵守透析室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保障就诊和治疗有序。

2.保持透析等候区、更衣室环境安静和整洁。

3.患者等候区应保持地面清洁、防湿滑,不得摆放杂物,避免患者跌绊。

4.设置有清晰的挂号、就诊、收费、取药、化验和辅助检查等诊治流程的提示板。

5.在人群集中高峰时段,安排专人进行疏导和管理。

二、血液透析治疗准备室管理规范(一)治疗准备室功能与设置治疗准备室是放置各种药物和无菌物品的清洁区域,设置在血液透析室(中心)清洁区的位置。

每班次应设置专用护士进行相关操作,进出该区域的人员应由透析中心的管理人员授权,封闭管理。

(二)治疗准备室管理1.非传染病和传染病的患者应分区,建议设置传染病患者专用治疗准备室。

2.药品管理(1)各种药品标识明确,独立存放,毒麻药双人双锁专人管理。

(2)静脉用、口服用、外用药物、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标识明确并分类存放,按有效期顺序放置。

(3)根据不同药物特性放入冰箱或药柜中保存,按照时间顺序分类放置。

(4)定期检查治疗室存放药品的有效期,过期药品及时更换。

3.冰箱应使用冰箱温度表持续监测,保持清洁、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4.进入透析治疗区域的物品不得再次进入治疗准备室。

5.不得放置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桶加盖,垃圾产生后随时清理。

6.治疗准备室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三)药物配制流程血液透析过程中所需的肝素溶液、低分子肝素制剂、红细胞生成刺激剂、铁剂等药品的配制,必须在治疗准备室对每位患者分别进行配制。

1.药品准备(1)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准备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2)每次配药前先对治疗台面进行清洁消毒擦拭,确保治疗台干净整洁。

透析用水安全标准

透析用水安全标准

透析用水安全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透析用水是透析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安全标准直接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透析用水安全标准是保障透析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严格遵守透析用水安全标准是确保透析治疗安全有效进行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透析用水安全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广大医护人员和透析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些标准,确保透析治疗的安全可靠性。

一、透析用水的基本要求1. 透析用水的纯度要求:透析用水必须经过专业的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微生物、化学物质等有害成分,保证水质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透析用水的纯度级别一般分为三级:一级纯水、二级纯水、三级纯水,不同级别适用于不同的透析设备和治疗目的。

2. 透析用水的温度要求:透析用水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35-37摄氏度之间,以确保透析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透析治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透析用水的流量要求:透析用水的流量要求一般应根据透析设备和治疗方案的要求进行调节,以保证透析患者充分清洗和废液排出,避免透析不畅导致的不良后果。

二、透析用水的检测和监测1. 透析用水的检测项目:透析用水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水质检测、微生物检测、化学物质检测等内容,可以通过各种专业检测设备和方法进行检测,确保透析用水的质量和纯度符合标准要求。

2. 透析用水的监测周期:透析用水的监测周期一般应根据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一般建议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定期检查水质和设备运行状况,确保透析用水安全可靠。

三、透析用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 透析用水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透析用水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是确保透析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设备的卫生和安全性。

2. 透析用水设备的定期维护:透析用水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更换滤芯、清洗管路、校准仪器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稳定性。

血液透析中心水处理间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水处理间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水处理间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进出水处理室随手关门并锁门,非本科人员不得进入水处理室,进修参观人员需领导同意,否则一律不得进入。

2.技师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及一定的医疗知识。

(二)环境管理
1.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健、蜘蛛网,地面无垃圾,水处理机表面无积灰。

2.每日擦拭水处理间物体表面一次,水处理室有专用的抹布和拖把。

3.水处理室定时通风换气,避免阳关直晒,保持室内空气洁净,下班关闭门窗。

(三)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保养
1.每半年应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

2,设立水处理设备档案,每日记录运行状况(反渗水产水量、电导度、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3.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更换。

4.每天应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按时反冲、再生,确保盐缸清洁,里面为饱和盐液;开机15分钟后监测总氯,监测
硬度,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供水。

5.对反渗水每月进行细菌监测,每季度进行内毒素检测。

6.化学污染物至少每年测定一次。

7.水处理设备使用时应注意用电、用水的安全,下班前必须关闭电源(预处理设备电源除外)。

(四)整改措施
一旦测定透析用水内毒素含量和细菌培养不达标,立即进行复查。

如达标,继续观察;如仍不达标,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整改后再复查直至正常。

血液透析消毒技术规范

血液透析消毒技术规范

元江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消毒技术标准1、人员管理要求1.2、从事血液透析的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必须更换工作服,换工作拖鞋,进行操作治疗时应戴口罩。

严格手卫生,戴手套。

1.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院方统一1次/2年〕,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1.3、患者进入室前须更换拖鞋前方能进入透析治疗区,患者及工作人员拖鞋每周分开清洗消毒一次。

1.4、患者进行透析时应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上下机操作时严禁进行卫生清洁及更换床单。

2、透析室环境物品的消毒管理标准2.1、空气:治疗室、透析区、物品外表应到达?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要求,并保持安静和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2次,每次1小时,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培养,空气培养细菌数应<500cfu/㎡。

2.2、墙面、地面:保持清洁,枯燥,每次透析结束后地面用消毒灵拖把进行拖地;透析过程中发生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采取清洁,消毒处理。

2.3、每位患者透析结束后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必须一人一用一更换严格执行,有污染时及时进行更换或消毒对透析单元内所以的物品外表〔如透析机的外部,操作台,床头柜等〕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

2.4、护士站桌面,机,电脑每天用清洁毛巾擦拭一次保持清洁,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擦拭。

2.5、本透析室暂未收治传染病人未进行分区隔离透析,新入透析患者必须进行HBV、HCV、HIV梅毒螺旋体等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检测合格后对透析单元和透析区域相对固定。

2.6、严格一次性用物的管理,患者使用透析器、循环环路一次性使用严禁复用,注射器应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执行,血压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体温计每日跟换浸泡酒精,碘伏、酒精密闭保存,注明开瓶时间,有效期为1周,早班人员负责检查更换,治疗车上的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2.7、医疗垃圾按规定分类收集包装,每班透析结束后由清洁人员从专门污物通道运送到医院医疗垃圾暂存处,认真做好登记,运送途中防止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摘要:血液透析多被应用于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治疗中,而且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而且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中,其用水处理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水处理对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并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密切相关,该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如软水器、加压泵、反渗透系统等,每一系统均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来保障用水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中便以型号为WJ-RO II-1500A的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为例深入分析了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质控措施1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构成及质量控制措施1.1.原水加压泵血液透析中的水处理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保障血液透析的疗效有积极帮助,在这其中需要依靠该系统内多个部分的共同作用,原水加压泵便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该部分的运行与反渗透系统的运转密切相关,可以有效保障水处理系统过程中能够保持最小要求的水压和流量,从而使得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1]。

目前,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严格关注原水加压泵的流量和压力,并详细记录,一旦发生压力或流量异常,应及时上报。

1.1.砂滤器在当前血液透析的治疗中,能够将患者血液内的一些杂质去除,而在此之前,水处理系统内的砂滤器必须要有良好的滤过作用,在原水经过砂滤器后能够将其中的胶体、悬浮物去除。

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大量的原水会经过砂率器,但是原水内的水质中会有不足,但是在原水砂滤器过滤时,最终的水质会与被过滤介质的大小、形状、电荷等因素有关。

想要保障砂滤器可以对原水起到良好的滤过作用,应当考虑到原水内各种杂质的形状、大小等情况,一般情况下需对填充介质进行“上大下小”的设置,即在砂滤器罐体上部的杂质较大,下部较小,而且如此设置可以非常高效的去除原水内>25um的颗粒物[2]。

其次,因砂滤器内填充介质的设置优势,使得其本身的滤过效果非常好,而且具有长期性的应用优势,因此一般无需过于注重维护,不过可以根据血液透析时的用水量大小调整自动反冲洗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血液透析水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摘要】本文对血液透析用水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一定阐述,并提出了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措施以及相关的质量监测方法。

【关键词】血液透析;水处理;质量监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53-0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渗透用水的纯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透析患者安全,提高透析质量,对水处理系统制定正确维护和保养措施以及质量监测办法已经是目前各级医疗管理
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1]。

1 对血液透析用水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血液透析用水是将普通的自来水经过水处理而产生出反渗水,然后再在渗透机中生成的渗透液。

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按患者每次接受血透析治疗为4小时计算,那么每次透析经透析机半透膜与血液进行溶质交换的透析液多达120l,如果所用透析液达不到制定的质量标准,其中的大量离子和有毒物质就很容易通过渗透作用而进入到患者的血液中去,由此便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出现[2]。

例如高硬度的透析用水通常会引发患者产生头痛、恶心以及高血压等硬水综合症;氯、氯胺、铅、铁、铜、锌和硝酸盐的含量超标是导致发生溶血症的关键原因;铝离子过量可使患者产生贫血和骨病;如果存在有细菌和内毒素,便很有可能使患者机体发生热
源反应。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透析渗透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患者临床病症的表现,其质量关乎透析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操作设备的医疗人员应高度重视血液透析用水的安全管理,必须严格水处理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实时对透析用水的质量做好监控和监测的工作。

2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2.1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明确管理办法水处理对于血透析
来说,不仅是整个治疗的源头,同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直接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所以其操作的规范性必须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引导和约束[3]。

第一,必须保持水处理合适的环境条件,比如温度和湿度等;第二,水处理间应设置专人看护,工作人员出入需登记,严禁闲杂人等随意进出;第三,制定规范的水处理规程,分解细化水处理的操作步骤,操作人员需严格进行岗前培训,直至熟练方可上岗;第四,制定妥善的维护和保养制度,将参数校正、还原和消毒都包括进来,并建立类似点检表的维护保养记录单,做好周详的维护保养记录,需要特殊强调的是消毒以1次/1-3月为宜,且需在每次消毒工作完成后进行一次残余消毒液浓度测试,确保未超标。

2.2 规范水处理设施的标识水处理相关的所有设施都必须
严格规范其标识。

参考aami标准,水处理设施的规范化标识大致为以下及个方面:①设备类型、用途、检测办法;②厂家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③注意事项警告语;④常见不规范操作图示;⑤工
作流程图(可张贴于墙上);⑥水管的流向需用箭头标识;⑦确保阀门记号完好;⑧有停水停电以及其他常见故障的应急办法指导。

2.3 水处理的质量控制血液透析用水需采用纯净度较高的反渗透水,建议水处理系统尽量采用双级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得到的反渗透水纯净度更为理想。

为避免水箱的二次污染,供水通常采用直供的方式。

水处理系统的许多相关耗材比如滤砂、离子树脂、渗透膜以及活性炭等需定期更换,更换的频率参考耗材厂家的说明和水质的具体情况。

根据用水量的情况通常需要每周反石英砂洗过滤器1次或者2次,更换频率为每年1次,活性炭过滤器的处理方法同石英砂洗过滤器;软化器中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更换频率通常为每1年或两年做一次更换;再生装置每两天再生1次;精密过滤器的精密规格选用5到10μm且每两月更换1次;2年到3年更换1次反渗透膜;主设备和后级管路每1到3个月做1次消毒清洗,并同样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测试。

3 血液透析用水的质量监测
血液透析用水的质量监测需要检测两方面的指标,分别为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

3.1 理化指标监测血透析用反渗水的理化指标包括ph、水的硬度、导电率、游离氯和氯胺浓度以及化学污染的情况等。

具体来看,ph需保持在6-8的范围之内,硬度应小雨17ppm,导电率通常维持在10us/cm,游离氯至少每周做1次例检,不宜超标。

关于化学污染至少每年做1次检测,其具体要求数据参考美国aami标
准,详细结果,见表1。

3.2 生物指标监测生物指标又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反渗透水的细菌测试,细菌测试即是进行反渗透水的细菌培养并统计所得菌族数血液透析用水要求菌族数小于200cfu/ml,确保每月至少做1次细菌培养;另一方面,细菌内毒素要求细菌数小于2eu/ml,检测频率每3月1次。

4 结论
安全的血液透析用水是提高透析质量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保障,相关医疗人员必须高度放松对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保养以及日常的监控,以此让患者的透析安全和治疗效果都可以得到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 谢申菊.血液透析用水的质量控制[j].安徽医学,2011,32(8):1144.
[2] 王质刚.血液净化设备工程与临床.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6.
[3] 余华良.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对血透用水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0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