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沉积相三角洲.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沉积相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沉积岩中具有相似性质和特征的一组沉积物。
根据沉积相的不同特征和成因,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沉积相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物源沉积相物源沉积相是指沉积物来源于特定物源地区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物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陆源沉积相、海洋沉积相和湖泊沉积相。
1. 陆源沉积相:陆源沉积相主要由陆地上的物质经由河流、冰川等运动而形成。
其中包括冲积平原、河道、冰川前缘等。
这些沉积相的特点是颗粒较大,沉积速度较快,沉积物通常为砂砾、砂等。
2. 海洋沉积相:海洋沉积相是指由海洋中的物质沉积而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海底扇、大陆坡、海底平原等。
海洋沉积物通常是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沉积速度较慢。
3. 湖泊沉积相:湖泊沉积相主要由湖泊中的物质沉积而形成,包括湖泊三角洲、湖滨平原等。
湖泊沉积物通常是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二、环境沉积相环境沉积相是指沉积物形成的特定环境下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环境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河流沉积相、湖泊沉积相、海洋沉积相和沉积盆地沉积相。
1. 河流沉积相:河流沉积相是指在河流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河道、冲积平原等。
河流沉积物通常为砂砾、砂等,沉积速度较快。
2. 湖泊沉积相:湖泊沉积相是指在湖泊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湖泊三角洲、湖滨平原等。
湖泊沉积物通常为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3. 海洋沉积相:海洋沉积相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海底扇、大陆坡、海底平原等。
海洋沉积物通常为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4. 沉积盆地沉积相:沉积盆地沉积相是指在沉积盆地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湖泊盆地、海盆等。
沉积盆地沉积物的特点与其所属的环境有关,可以是砂砾、砂、泥等。
三、气候沉积相气候沉积相是指沉积物形成的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气候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干旱沉积相、湿润沉积相和寒冷沉积相。
1. 干旱沉积相:干旱沉积相是指在干旱地区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沙漠沉积相、盐湖沉积相等。
沉积相的分类

1.沉积相的分类:陆相组: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像、湖泊相、沼泽相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2.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3.冲积扇的类型: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Arid Fan) 气候干旱扇形清楚主河道或单一河道间歇性水流或洪水以副砾岩为主, 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 常见红层和膏盐类沉积. 无煤层,沉积构造类型少,碎屑流发育相带分布清晰4.湿扇(Wet or Humid Fan) 气候潮湿常年流水扇形不清叠加河道, 辫状平原, 正砾岩发育, 无副砾岩, 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 无红层或膏盐类沉积. 可见煤层,沉积构造发育缺少碎屑流, 可发育泥流相带分布不清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扇根,扇中,扇缘扇根:1泥石流沉积:基质支撑的混杂堆积,块状构造(副砾岩);2河道沉积:砂砾岩,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3筛析沉积:砂砾岩,粒度双峰分布。
扇中:1辫状水道沉积: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2局部片流沉积: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
扇端:水道不发育,以漫流活动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交互。
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1. 泥石流沉积形成:泥质母岩, 植被不发育, 地形较陡的地区, 遭受阵发性洪水侵蚀, 大量泥砂被携带流动。
流体性质:密度大粘度高, 可呈塑性——重力流。
形态:呈舌状或叶瓣状, 具有陡, 厚的清晰边界。
成分:砾, 砂, 泥混杂, 细粒成分占优势(主要由砂, 粉砂, 泥组成的泥石流称为泥流) 结构:分选极差构造:块状层理, 粒序层理, 一般层理不发育; 扁平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2. 漫流沉积形成: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 流速和水深骤减, 携带的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来, 形成席状砂, 砾岩堆积体, 为浅的坡面径流(漫洪沉积, 片流沉积). 形态:呈透镜体状, 一系列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成分: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
沉积相及微相划分

2. 相模式 (Sedimenary facies model)——以相序递变规 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 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 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 的发育的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 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 的空间组合形式 。是某种沉 积环境中 各种沉积特征的全 面概括。
沃尔索相律示意图
河流相
河流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3、沉积构造 1)层理类型多样,以反映单向水流的大型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为 特征,斜层倾角为15°~30°,层系厚度一般为30cm或更薄,一般 不超过1m。还有平行层理和上攀波纹状层理,以及包卷层理等。 2)河流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有时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扁 平面倾向上游,倾角10°~30°。 3)河漫沉积可见钙质结核和泥裂,以及碳化植物屑及立生植物根。
III.海陆过渡相组
1.三角洲相 2.泻湖相 3.障壁岛相 4.潮坪相 河口湾相
河流相
河流相
河流类型:
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和网状河
1、曲流河: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势平坦地区; 曲流河特点: 1)河道较稳定,天然堤 发育; 2)河道深、弯、坡降小; 3)水流缓、水量变化小; 4)心滩不发育,边滩、 漫滩发育。
辫状河沉积模式图
河流相
河流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1、岩石组合 1)河流沉积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碎屑沉积物组成。 2)上游偏粗,下游偏细。砾石成分复杂,有比较多的陆源砾石。 3)底部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是河流相的重要鉴定标志之一。
2、结构 1)河流沉积的分选差到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 曲线常为双峰,正偏态; 2)粒度概率图上、常表现明显两段性,且以跃移总体为特征。
②由于河床在河谷中侧向迁移的结果,称为迁移多阶,其特点是分布范围 相对较小,横向较易变化,韵律间自下而上粒度具有由粗变细的总趋势。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三角洲相沉积是指在海洋或湖泊水域中,三角洲河流口部的泥沙、砾石等物质在水流和水浪的作用下,在沉积盆地中形成的岩石层。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表现如下:1. 沉积物特征:沉积物包括沉积岩、煤、盐等,主要由砂、泥、粒石等物质组成。
沉积物的层位和结构往往呈现出逐层递减的特征,即底部粒级较大,逐层递减趋势明显。
2. 沉积构造:沉积构造包括泥砂层理、交错层理、斜层理、标准层理等。
其中,泥砂层理在三角洲相沉积中表现尤为明显,呈现出倾斜度较小、厚度比较均匀、层间关系复杂的特点。
3. 浅滩砂体:由于三角洲相沉积通常出现在浅水区域,因此形成了大量的浅滩砂体。
这些砂体通常呈现出砂体粗细变化明显、轮廓折曲多变的特征。
4. 沉积序列:由于三角洲相沉积通常受到河流、海浪等环境影响,因此在不同层位中表现出的沉积序列也比较复杂。
除了基本的递减趋势外,还包括多个不同的沉积体系,如河道相、三角洲前缘相、陆相及深海相等。
5. 生物化石:在三角洲相沉积中,通常会产生一些生物化石。
这些化石可以为人们研究当时地质环境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沉积物的成分和成因。
参考文献:1. 马永峰, 吴恩泽, 陈志龙等. 内蒙古东部下巴山组沉积相特征及其对油气地质的启示[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 41(1): 1-9.2. 陈立, 刘希林, 赵秀富. 渤海湾深水区三角洲相沉积特征与模式[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2(5): 44-52.3. 孟晓晖, 郭玉红, 安振海等. 富源盆地下奥陶统三角洲相沉积特征及其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99-1509.。
三角洲沉积体系 共86页

湿地
定义: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 湿的地段。
表达湿地的词约有30个左右,但学术上有个比较 统一的名词———沼泽.
在湿地研究影响最大的英语国家中比较普遍的 名词有四五个,如swamp, marsh, bog, moor, fen 等.某些文献中指出其间有些差别,例如swamp 指木本植物多于marsh而排水情况优于bog的一 种湿地; marsh指软、湿、低的草本覆被为主 的有由水过渡到陆的趋势的湿地; marsh土常 多碱性,而bog常多酸性; moor常指较开阔、地 势较高、排水较差、有小灌木丛以致泥炭的湿 地; fen则是英国常用的名词等.
The principal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nclude braided channels(辫状河道), meandering channels(曲流河道), lacustrine delta fill, backswamps, and floodplain environments such as swamps, marshes, and freshwater lakes(淡水 湖泊) (Coleman and Prior, 1982).
This plain includes the active distributary system of the delta, as well as abandoned distributary-fill deposits, and may be flanked by marginal-basin or bay-fill deposits. Distributary channels are numerous, but environments between channels make up the largest percentage of the lower delta plain.
三角洲相介绍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3. 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1)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 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形河口砂坝。水流从 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 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如图所示)。这一过程的不断重 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 (2)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 分支河道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缓,河床淤高。坡度减小 至一定程度,泄流不畅,洪水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呈散流倾泻于滨海平原或 叉道间海湾,流速骤减,沉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决口扇滩,从而使三角洲在横向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由于河流、波浪、潮汐对三角 洲的形成起直接控制作用,故 很多学者主张按这三者的相对 强度来划分三角洲的成因类型。 Galloway(1976)根据上述 三种作用的相对关系,分析了 世界上一些代表性三角洲,提 出了三角洲的三端元分类(如图 20-5)。三角形三个端元分别代 表了以河流、波浪、潮汐作用 为主的三角洲类型,分别称为 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 控三角洲。前者属于建没性三 角洲,后两者属于破坏性三角 洲。
沉积相的概念及分类

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剥蚀环境——以剥蚀作用为主的地区,是沉积物的供给地区,称为剥蚀区或母 岩区。 ②沉积环境——以沉积作用为主的地区,是接受沉积物,发生沉积作用的地区。
(3)动态模式:又叫相层序,能表示形成一个特征的 沉积体的沉积作用全过程的沉积模式。例如一个推进的堡 岛模式为一个向上变粗的垂直层序;又如一个曲流河模式 为一个向上变细的垂直层序;又如一套沉积层代表雨量逐 渐增加而造成的从碎屑旋回过渡到化学旋回的变化等。
(4)静态模式:表示在一个特定时间的沉积层 内的沉积环境特征和沉积物的相变规律。这种模式 能用来予测物源区的位置,予测资料不足地区的古 沉积环境,以及再造古地理。以现有资料不断检验 这个模式,还可以不断修改和提炼,使之更精确、 完善。 (5)比拟实验模式:以模拟实验所获得的沉积 特征为基础而作成沉积模式,有助于查明有特殊沉 积特征的沉积物成因的可靠准则。 (6)数学模式:为以数学方法模拟复杂的沉积 作用过程的模式。如以数学方法表示海平面上升或 降雨量增加和沉积物供给量增加的相互关系而作成 的模式,有助于对比和预测。
务是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由于古代的环
境已经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而消失,留下的仅仅是
一些不完整的地质记录。所以,人们只能通过对地 层中各种沉积特征的全面考察,并结合地层与大地 构造背景资料的综合分析加以推论。
河流相沉积模式

河流相沉积模式
河流相沉积模式是指在河流系统中,由于水流速度和输沙能力的变化,沉积物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沉积特征。
河流相沉积模式通常包括三种主要类型:
1. 河道相:河道相沉积主要发生在河床和河道内部,在沿河流动向的方向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典型的河道相沉积包括河床砾石、河滩砂、河漫滩泥等,这些沉积物在河道中形成沉积层。
2. 洪积相:洪积相沉积主要发生在河流周围的洪积平原和河谷地带,主要是由于河流周期性的泛滥和冲刷作用而形成的。
典型的洪积相沉积包括粗砂、细砂、淤泥等,这些沉积物经常形成平坦的洪积扇或洪积平原。
3. 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沉积主要发生在河口附近,当河流进入静水体(如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水流速度降低,沉积物开始沉积下来。
典型的三角洲相沉积包括三角洲前缘的砂质沉积、三角洲心滩的泥质沉积等。
河流相沉积模式的研究对于认识河流沉积演化过程、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河流相沉积的分析,可以揭示古代河流系统的演化历史,为油气勘探、水资源开发等提供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布亚湾港湾形潮控三角洲
27
潮汐三角洲
28
29
港湾状潮汐 三角洲
30
河口湾
31
钱塘江口河口湾平面示意图
32
河口湾潮汐砂脊的分布特征示意图
33
河口湾的理 想沉积序列
(据Galloway 和Hbobday)
34
古代三角洲研究实例
35
酒泉盆地赤金堡剖 面下沟组三角洲平 原砂砾质主河道
浅湖泥
遂宁组三角洲前缘亚相剖面结构和沉积演化序列 GR 深度 岩性剖面 RD
微相
30
(m) 130 1810
10
100
GR
深度 1430 岩性剖面
RD
微相
50
150 (m)
5
100
GR
RD
GR
RD
1440
前三角洲
1820
河口坝
分流间湾 1450
1830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分流间湾
1970 1970 1970
分流分间流湾间湾分流间 水下水分下流分河流水道河下道分流
1690
水下决口扇
废弃废河弃道河道废弃河
分流间湾
1980 1980 1980
水下水主下河主道河水道下主
龙遂15井遂宁组1652~1698m井段
川都6201井990 19遂90 宁1990组1936~1988m井段
44
36
酒泉盆地下沟组湖相三角洲沉积演化序 列和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宏观面貌
37
酒泉盆地下沟组水下分流河道
38
酒泉盆地下沟组湖泊三角洲前缘滑塌构造
39
肃南剖面下沟组上部滑塌构造
40
钻井地质分层与地震反射层的对应关系(龙651井)
蓬 镇莱 组
T1
一段
遂
宁
组
二段
T2
上 沙 溪 庙 组
T3
下 沙溪 庙组
三角洲沉积环境 和沉积相
1
三角洲的定义
三角洲是指河流与海洋或湖泊的 汇合处所形成的锥形沉积物,规模可 自数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依据 河流汇入的水体不同有海洋三角洲和 湖泊三角洲,通常所称的三角洲大多 是指海洋三角洲。
2
3
扇三角洲
4
由一次洪水作用形成的三角洲
5
一个正在发生 洪流沉积作用
的三角洲
A
5
2030
RD
100
RD
微相
50
GR
GR
150
深度 (m)
岩性剖面BΒιβλιοθήκη 5RDRD
100
微相
1890
分流间湾
泛滥平原
+
2040
天然堤
1900
水下分流河道
分流河道
泛滥平原
2050
决口扇
1910
+ 天然堤
泛滥平原
+
天然堤
2060
1920
分流河道
+
废弃河道
2070
主河道
夹
废弃河道
2080
川都20960 20井2032~2084m 井段(河道为主)
1930
主河道
决口扇
1940
泛滥平原
主河道
决口扇
川都617井1892~1946m井 段(泛滥平原为主)
43
1960
GR 遂深宁164度0 组岩性三剖面角洲RD前缘亚砂微相坝相剖面川都川结6都206构川井20都沉井和6积沉20相积沉井和相沉高积和积分高相演辨分和率辨高化层率分序层辨序综序率合综列层水柱合序下水状柱综分下图状河合分道图河水柱道下状分图
6
三角洲分类
盖洛韦(Gallowa ) 费希尔(Fisher,1969)
河控三角洲
建设型三角洲
海洋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 破坏型三角洲
潮控三角洲
7
三角洲分类
8
1、河控三角洲
海洋改造作用不强,是以河流搬运大量泥沙入海建造 的三角洲,按形态分为:鸟足状和朵状三角洲两种。 鸟足状三角洲是因河流输沙量大又发育有几条较大而 固定的分流河道,向海推进快,延伸远,分支河道和 指状砂体向海伸展长短不一,形似鸟爪。 朵状三角洲呈向海突出的半圆形或朵形,河流输沙量 较鸟足状三角洲有所减少,波浪和潮汐改造作用有所 增强,常将指状砂坝改造成席状砂。 典型的河控三角洲为密西西比河鸟足状河控三角洲
50
150 (m)
10
10(0 水下浅湖分泥 流河道GRG为R 主深G1R93度深)0 193度岩0 性深岩19剖3度性0 面剖岩面性剖面RDRD
RD
++ +
分微流分间相微流湾相间湾分微流相间
1650 GR
RD
50 50
(m)(m) 50150 150
150
(m)
GR
55
5 100 100
100
RD
分流间湾
1940 1940 1940
分流分间流湾间湾分流间
+
1660
天然堤
水下水分下流分河流水道河下道分流
水下分流河道
1950 1950 1950
分流分间流湾间湾分流间
分流间湾
1670
水下水主下河主道河水道下主
水下主河道
1960 1960 1960
水下水决下口决扇口水扇下决
1680
水下分流河道 +
水下天然堤
41
遂宁组连井地震剖面特征
亚层 序Ⅰ
LS8
L58D
L80
L651
亚层 序Ⅱ
透镜状反射
图2-6 遂宁组连井地震剖面特征
42
川都620井沉积相和高分辨率层序综合柱状图
泛滥平原
川都617井沉积相和高分辨率层序综合柱状图
遂宁组三角洲平原亚相剖面结构和沉积演化序列 GR
50
GR
深度 岩性剖面
150 (m)
18
具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的浪控三角洲朵体
19
巴西圣弗兰西斯科河鸟嘴状浪控三角洲
20
尼罗河三 角洲卫星
照片
21
尼罗河朵 状三角洲 卫星照片
放大
22
23
24
25
3、潮控三角洲
潮控三角洲形成的主导作用是潮汐的改造作用 远大于河流向海的建造作用,因而在河流流入河口 湾或其他形状的港湾中堆积的泥砂沉积物无法保持 稳定,分流河口砂坝被潮汐改造成裂指状向海扩散 分布的潮汐砂脊(坝),砂脊间有潮汐水道及潮坪 岛。但这类三角洲较少。典型的潮控三角洲为巴布 亚湾港湾形三角洲
9
10
具分流 河道的 三角洲
平原
11
密西西比河鸟足状三角洲
密西西比河全新世朵状三角洲
12
密西西 比河鸟 足状三 角洲卫 星照片
13
14
密西西 比河鸟 足状三 角洲的 河口沉 积微相
15
16
17
2、浪控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形成的主导作用,是由于波浪作用 大于河流作用,只有一二条主河道入海,分流 河道小而少,输沙量较少,被波浪改造后,沿 河口两侧形成许多平行海岸的海滩、砂坝、砂 嘴,在向陆一侧可形成半封闭泻湖、沼泽,仅 在河口区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呈向海突出的鸟 嘴形。典型的浪控三角洲为巴西圣弗兰西斯科 河鸟嘴状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
•取芯段测井相和分流河道 微相岩-电转换模型
.龙653井,JSN11砂体
龙遂2井,JSN11砂体
45
L80井JSN13— JSN12水下分流 河道砂体测井 相类型和沉积
相解释模型
46
LS1井JSN12前 缘席状砂和水 下分流河道砂 体测井相类型 和沉积相解释
模型
47
龙遂13井沉积相和高分辨率层序综合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