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经典名言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他们的言行被记录在了《论语》和《孟子》中,这些记录称为孔孟名言。
这些名言充满了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对人们的生活和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孔孟名言的翻译,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思考。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位而众星拱之。
翻译:在治理国家时,要以德行为先导。
这就好比北辰星,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星星,但却能够引导其他众多星辰围绕它而转。
这句话是孔子强调领导者应以道德品质为重要指导原则。
领导者如果具备高尚的德行,就会受到众人的尊重和追随。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无法被人所接受。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信用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他就会失去朋友、合作伙伴或是社会公众对他的依赖和支持。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君子做事全面考虑,不与他人相互攀比;小人只喜欢吹嘘自己与他人比较优秀,而缺乏全面发展。
这句话告诫人们在做人做事时要有整体的视角和思考,不要过于追求与他人的优劣比较,而是注重自身的发展,不断追求全面而高尚的品德。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明白事物原理的人没有真正喜欢去实践,真正喜欢去实践的人没有真正享受其中的乐趣。
这句话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明白问题的本质只是第一步,真正理解和享受的人往往是那些愿意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拓展自己认知和智慧的人。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每天都能够学习并且坚持实践自己所学,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快乐,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译:如果想要做好一项工作,必须首先提供好工具。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在进行工作或学习时,必须准备好适合的工具和条件,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孔孟名句精选

孔孟名句精选孔孟名句精选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
(论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孔子)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摘孔子《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摘孔子《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摘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摘孔子《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摘孔子《论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摘孔子《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摘孔子《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摘孔子《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摘孔子《论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摘孔子《论语》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摘孔子《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孔子《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孔子《论语》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摘孔子《论语》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大一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

大一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大一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1. 孔子语录: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
2. 孟子语录:原文:人之初,性本善。
翻译:人从出生起,本性都是善良的。
3. 孔子语录: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享受的人。
4. 孟子语录: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聪明而喜欢学习,不以请教低于自己为耻。
5. 孔子语录: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时常复习,岂不快乐?6. 孟子语录: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7. 孔子语录: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朋友从远方来,岂不快乐?这些语录都是孔子和孟子的经典名言,它们体现了他们对待人事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这些语录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适用性,对现代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启示作用。
孔子的语录强调了做人要遵循道德准则,关心他人,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并提倡持续的学习和进步。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快乐,认为朋友的到来是一种快乐。
孟子的语录则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对他人的关怀。
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发展出更高尚的品德。
他提倡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主张虚心向他人请教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这些语录不仅对古代的学子和士人们有启示和鼓舞,也对现代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经典名言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善良和勤奋的人。
孔孟的人生哲理名言

孔孟的人生哲理名言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长幼有序。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博学之,过堂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可。
(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不以端正,无以成方园。
(孟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苦为谁甜。
(罗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他们的著作和学说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这些名言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孔孟名言,并进行适当的翻译。
1. 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家庭、国家、世界的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然后,他才能正确地管理家庭事务,带领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接着,他才能应用自己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去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繁荣。
最后,他才能努力实现天下人的和平与安宁。
2.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所强调的价值观观点。
他认为,人民的利益最重要,国家的利益次之。
而君主个人的利益则相对较轻。
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对于政权的责任和义务的看法,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非个人私利。
只有在尊重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之后,国家才能够稳定和繁荣。
3.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学问的态度。
孔子认为,知识的追求不仅仅在于理论上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在于实践和应用。
只有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而更进一步,只有将实践转化为乐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因此,孔子主张融知、喜、乐于一体的学习态度。
4. 孟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这句话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同伴会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优秀的朋友会对我们有正面的影响,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而不良的朋友则会给我们带来消极的结果。
因此,孟子建议我们选择和与之为伴的朋友,要慎重考虑,尽量选择对我们有正面影响的人。
5. 孔子: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这是孔子对于正直、公正的看法。
他认为,要修正错误,实现公正,首先要自身做到正直。
只有自身具备这种品质,才能对不公正的事物进行纠正和改变。
孔子主张个人的正直和公正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基石,倡导每个人都以身作则,做到行为合乎道义。
孔孟道德语录

孔孟道德语录孔孟道德语录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6、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7、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5、过,则匆惮改。
2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孔孟道德语录】。
孔孟名言警句

<<论语>>名言警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36.子不语:怪,力,乱,神.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3.食不语,寝不言.54.寝不尸,居不容.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56.未知生,焉知死?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58.过犹不及. 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6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6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6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8.言必信,行必果.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7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7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7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8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82.小不忍,则乱大谋.8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8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85.君子忧道不忧贫.86.当仁,不让于师.88.道不同,不相为谋.8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90.既来之,则安之.9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9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孔孟经典阅读语录

孔孟经典阅读语录孔子经典阅读语录1.我不怕学,但我怕不会钻。
2.与其没有书,不如相信书。
3.人贵而志大,学贵而恒。
4.可以忍受,但不能容忍。
5.平时学起来不容易,考试也来不及。
6.听他说什么,观察他做什么。
7.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你就不能成为方圆。
8.如果钟不敲不响,人就学不会。
9.边学边学,不是吗?10.没有长期担忧的人,一定有近期的担忧。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如果你父母在这里,不要远行,一定要好好旅行。
13.如果你富有,你将造福世界,而如果你贫穷,你将免疫。
14.先学后做,先思考后收获。
15.人们可以为自己做一些事情,然后他们可以做一些事情。
16.一个人玩得开心,和别人玩得开心,玩得开心?17.如果知望很高兴,那么齐国就几乎放心了!18.如果人没有野心,就像动物一样。
19.人不是白干的,人也不是不学习不成长的。
20.说近了,说远了,都是好话。
21.如果今天的国王和人民玩得开心,那么王毅将成为国王。
22、巧言,鲜仁!23.如果你想要真正的知识,你必须努力工作。
24、对,然后和重量;度,然后知道长度。
25、不在其位,不为其政。
26.不要用语言告诉别人;不要和人浪费话。
27.默默学习,学不厌,教不厌。
28.没有规则,你不能建造方形花园。
29.尽一切努力去认识世界上所有的单词,下定决心去读世界上所有的书。
30.读书突破千卷,写作如有神助。
31.活到老,学到老。
32.先贤们用他们的光辉炫耀,今天他们用他们的懦弱炫耀。
33.学近知,行近仁,知耻近勇。
34.人们互相了解,你也了解对方;当人们互相了解时,亲密是很重要的。
35、第四个孩子:没有意义,没有需要,没有坚实,没有我。
36.心之官思考,思考,收获,不思考。
37.我生来就不知道,我很古老,我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很敏感。
38.学习是有技巧的,总是有技巧的;假装聪明让人发笑。
39、成年人,谁不死心。
40、行业善于勤奋和休闲,而行动被思维摧毁。
41.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经典名言
[标签:栏目] ,孔孟经典名言
1、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12、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9、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2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7、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8、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1、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3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3、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34、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二过。
35、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3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7、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3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9、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4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4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2、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43、未知生,焉知死?
4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5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1、言必信,行必果。
52、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5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5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
55、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5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5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9、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6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1、巧言令色,鲜矣仁。
62、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63、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6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6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8、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6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7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7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7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7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80、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8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8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8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8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86、朝闻道,夕死可矣。
87、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88、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89、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则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义与利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者也!
90、孟子经典名言
9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93、小不忍,则乱大谋。
94、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9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8、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0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0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4、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05、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106、尽心上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107、德不孤,必有邻。
108、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10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1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12、且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11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1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16、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117、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8、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1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